⑴ 勞技烹飪心得體會
有感於勞技課 【By Kaiser3344】
在開學後的第六周,我們初一年級去了勞技中心學習.這是我們第一次去這個既陌生又嚮往的地方.
每個班都要學兩個專業,有烹飪,陶瓷,黑白攝影,模擬駕駛等等.每個人都期待著老師說出自己喜歡的兩項專業.結果,老師說出的竟然是烹飪和陶藝.有人歡喜有人憂啊!有的同學很少接觸過烹飪,借這個機會好好學習學習.有的同學父母很少在家自己經常做飯,又要學這個專業,心裡難免有些不甘.
到了勞技中心,由一位漂亮,可愛的薛老師帶我們去教室學習.老師的幽默風格不禁讓我們對烹飪有了興趣.薛老師教我們的第一道菜是:土豆絲,先是練「刀工」然後是「調味」我門把老師教的都認真地記在了筆記本上,生怕等會自己實踐的時候不好吃.半個小時過後,老師終於教完了.我們先有順序地下看台,再迅速地到操作台等著老師說:開始.老師說完後,我們照著筆記本上的步驟,一步步地做.在我和同伴的努力下,一盤香味撲鼻,顏色良好的土豆絲做好了.老師走過來評分,我可有點緊張,等老師說A的時候,我太開心了,但一瞧旁邊的那一組,不僅味道好,而且顏色也很好.我的那盤的確比他們的差,看來以後要好好努力了.在後免得一天半中,老師有教給我們了「麻婆豆腐」「冬瓜湯」還講了些有趣的菜名的由來.
很快,兩天半的課程學完了.再怎麼不舍,也要學習下半周的課呀!就這樣,懷著對烹飪的不舍和對陶藝的好奇,開始了下半周的學習.
教我們陶藝的老師叫石鳴.在她手裡的泥巴,不用幾分鍾就可捏造出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第一節課她講了幾個關於陶藝的小故事,又教了我們怎樣「玩泥巴」.每節課我們都會有自己的新作品.心中的自信漸漸多了起來…….
歡笑與會汗水,成功與失敗……都成為這五天美味的調和劑.
⑵ 一篇勞技感想
15周,學校就組織我們初二年級全體學生到勞技中心進行勞技.勞技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這無疑是如同軍訓一樣.回想起軍訓時刻,這簡直是人間地獄,還清楚記得那些拿著教鞭的教官.所以我並不十分想去勞技,但是這一次勞技可以培養學生的德育品,讓學生養成自己動手實踐的習慣,於是我硬著頭皮去了.去到那兒後,我才發現這里並非我想的那麼差,雖然教官非常嚴格,但是還蠻講人情的.在這五天中,我們都與我們的教官相處,發現他與其他教官不同.他沉寞寡語,很少罰我們,那時我才發現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勞技的日子裡,時間似乎在我們不知不覺中被偷走了.每一天都是那麼的充實.每個班都要學兩門課程,有刺綉,絲網花,攝影,剪紙等等.當聽到我們班學的是黑白攝影和剪紙,我們十分郁悶.但是後來也漸漸發現其中的樂趣了.一切並沒有那麼無聊.看到我洗出來的黑白相片,剪出來的雙魚戲壽,心裡不由萬分感慨.正如老師所講的,你不去嘗試,怎麼發現另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呢?在勞技時,我不僅學到了技術,學到了知識,而且在思想上,意志上還有了啟發.在這里,我學會了與同學們團結合作,學會了珍惜時間,學會了嘗試做每一件事,體會到了自己親手收獲勞動果實的喜悅.僅僅是五天的日子對我來說卻是美好的回憶,現在回想起來,感慨萬千,是勞技讓我看到了全新的自我!
⑶ 勞技課的總結怎麽寫
給你一個參考:
這學期我們一年級的勞技課安排成了系列折紙活動,通過這種系列活動,我們感覺收獲很大。現總結如下:
一年級學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孩子營造一個生動活潑,寬松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製作的興趣至關重要。 但是我們教師面對的教學班裡,學生的能力參差不齊的,怎樣才能使學生都有興趣,又時我們這學期要著力突破的。優秀的學生不光能快速接受教師的指導,馬上折出來,折的漂亮,而且他們的折紙製作,創新構思的結果往往會令周圍的學生為之一震。愛表現的孩子往往又會喜形於色、手舞足蹈、自言自語,這樣會給同伴一種渲染,一種鼓舞,同時也會產生一種壓力,讓創造能力較差的學生產生自卑和壓抑。因此,我們教師在本學期的教學活動中,不僅重視活動中的主角,更去關注那些低頭沉默,甚至將作品躲躲藏藏不肯示人的孩子。如何卸下他們的心理負擔,不讓他們遠離創造,害怕創造呢?
1、 營造平等活躍的課堂氣氛
愉悅感是創造的前提,沉默的孩子也希望得到老師的誇獎,但是此刻他最需要的是老師真誠的指點、引導。因此,這時我們的做法不是手把手的教,而是和他組成合作小組,在合作中指導,平等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動手能力差的學生相信自己也能行,也會得到老師的重視。由此產生內心的創造熱情。
2、 「玩」中學,學中做
有專家用實驗證明,自由玩耍更有利於孩子創造性的發揮。那麼對於沉默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學習方式應該更加有效。我們常常允許那些不能按照老師所教的方法完成指定作品的孩子自由發揮,愛折什麼折什麼,會折什麼,就折什麼。因為這樣的過程不僅讓他們沒有了心理壓力,情緒是輕松自由的,而且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發現物體的新特徵,從而使創造性行為有出現的可能。如我們在折紙飛機的一節課里,那架飛行時間最長的紙飛機就是一個平時紙工勞動默默無聞的孩子,經過無數次玩耍、探究、設計折出的。
小小紙工,創意無窮,勞技教育為我們打開了實踐與創新的新天地,抓住細節,落到實處,用教師的創新精神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就是我們在勞技教學中的最深感受。我們覺得通過活動,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在活動的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大腦,使學生的智慧得到了發展,活動中學生創造性的想像、求異思維、好奇心等便會產生。教師把握好時機,因勢利導,調動學生努力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智力便會得到很好的發展,使勞技教育起到增智的作用。同時它又能培養發展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有利於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勞技教學,老師只是一位引導者,而真正的設計師是學生,學生可以在自己選擇的主題下,自由發揮,這樣的教學模式是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比擬的。學生在勞動技術課中不僅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更重要是通過勞動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讓學生感受到了勞動價值美和創造之美,培養提高了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⑷ 學生勞動課個人小結
自我總結
很高興我有機會上勞動技術課和社會實踐課。通過這樣的版實踐,我真正地認識到勞動權的重要性,學習到勞動和實踐給我的經驗,為我積累了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它將為我今後步入社會打下牢實的根基。
在實踐中,我真正學會了的不僅僅是課本中不曾出現的一些專業知識,更多的,我學會了勞動者的品質,有耐心,有毅力。做事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工作。只有把基礎的工作做好,才有進步的空間及機會。
實踐過後,真心體會到,雖然勞動很辛苦,但是,乏味中充滿希望,苦澀中流露著甘甜
⑸ 勞技心得體會
那一周,伴隨著淅瀝小雨,學工生活正在慢慢上演,每個同學都帶著期盼的眼神來到了勞技中心,
P LC編程和模擬駕駛中我相對喜歡模擬駕駛,從中我可以得到很多有關開車的知識
在模擬駕駛的教室裡面,電腦控制的『車輛』正在『高速公路』上疾馳,公路旁一幢幢建築物擦肩而過,我坐在主駕駛位置上,操縱著方向盤,左右轉彎,以前都顯得如此靈活
但是在靈活的駕駛背後,要經過多翻努力才能得到的,剛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算按老師講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這些基本步驟,都會搞錯,這些問題,好不容易克服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掛擋問題」我總是喜歡調檔,應該按順序依次掛擋,1-2再2-3,3-4等等,可是我總喜歡直接從1-4,結果無緣無故扣分了,有時心裡想著我要按順序換擋,可是手不停大腦使喚,,看著窗外的小雨,我不猶開始發呆,老師看到我的異樣,當他是到我掛擋有問題的時候,他親手教我,我有點受寵若驚,經過老師教導,換擋已經得心應手,沒有任何障礙了
一周是短暫的,還沒來及好好醞釀這一周發生的事情,學工已悄然結束
學工的最後一周,又下起了小雨,雨水濺到地面,發出 嘩嘩的響聲,雨越下越大,彷彿在替我們表達對這周學工的依依不捨,此時陰暗的天襯托出每個同學的心情,有的失落,因為在這個周,對自己選得那組,越來越感興趣,沒想到這么快就結束,;有的很興奮,拿著自己製作出來勞動成果,給同學看;有的雖然面無表情,但是這些同學心裏面想的應該更多吧。不同的心情在下雨天,襯托的如此明顯
⑹ 如何進行有效備課經驗交流活動總結
進行有效備課經驗交流活動總結的方法:
1、科學處理教材。新課程有新「課標」,教師備課的真正目標就是如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為此我們必須深入研究「課標」和教材,仔細閱讀有關參考書,弄懂教材的思想,結合學習實際情況,確定各章節的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關鍵點、障礙點及知識的內在聯系等,科學地確定教學目的,不斷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知識水平。此外,教材處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選擇編排教學內容,在「課標」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為中心,從縱、橫兩方面對教材進行處理,其中「縱」指知識的「線」,即知識的內在聯系,「橫」指知識的「塊」,即橫向聯系。這樣便於學生將知識聯系起來,避免前學後忘。
2、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提高備課質量的關鍵。教師在備課中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最優教學方法,選編典型習題,寫出具體可行的教案,並設計好板書及課堂小結。
3、研究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其方法的選擇應以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為依據,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要抓住關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重視學習。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水平,是提高備課質量的保證。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因此,教師自身學識水平的提高是關鍵。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1)博覽群書。從各種書籍、報刊中吸取與教學相關的精華內容,及時了解本學科、本行業的新知識、新情況,做好讀書筆記。
(2)常聽課。通過聽課,學習他人的長處,認真聽取評議,主動徵求領導意見和同行的意見,及時改正錯誤,傾聽學生及家長的呼聲,聽取學生對教學的評議,以便「對症下葯」,改進教學,開闊思路,不斷創新。
(3)勤寫。邊實踐邊總結,把自己積累的信息、資料、體會、辦法記錄下來,整理成文。
(4)走向社會。有選擇地交流,了解社會的變化與要求,使教學與社會息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