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小學數學老師備課教案

小學數學老師備課教案

發布時間:2021-03-01 12:17:06

① 小學數學老師都用什麼教案

先編好教學設計,即書面教案(電子稿,手寫稿都可以)
然後根據教學設計,和課本相關內容在電腦上做好PPT(電子課件),在課堂教學中用!

② 小學數學教案,

幾年級的呀

③ 小學數學老師應該怎樣備課

一、轉變觀念,刷新理念
新課程標准指出,要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實施機制。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理念決定教學的思路,只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備課時給自己正確的定位,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二、備教材
(一)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准規定了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是由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方面組成的。這四個方面是一個密切聯系的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和態度離不開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同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必須以有利於其它目標的實現為前提。
1.明確知識內容的學習程度
上好一節課必須明確知識內容的目標設定,首先了解整個單元的內容,研讀教材分析,聯系前後內容,再進行教學設計。
以二年級下冊《認識角》為例,教師首先要了解這節課的知識目標發生了變化,以往的教材要求學生會畫角,而新教材則淡化了這個要求。另外,結合下面幾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師會發現,這節課一定要使學生透徹地掌握「角的大小和角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才能為下面學習「角的種類以及角的比大小」做鋪墊。
2.設定能力的提升要求
每個年齡段對學生數學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定目標都有所不同,而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段以及每節課的內容,滲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這些能力可以依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以及《教材分析》幫助教師去制定能力提升的目標方向。
3.制定情感、態度的價值目標
作為一線教師,平時課堂中要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目標貫穿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中去,必須充分認識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明晰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具體目標,並在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積極融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二)重點、難點
重點一般是一節課中應用最廣泛的知識,而難點則是學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識。教師備課時應思考如何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對於新教師而言,最好備課能備到每一句話和每一個細節。
比如下面這一段備課內容,是三年級上學期《觀察物體》的一個備課片段。
師:這是什麼?
生:愛心箱。
……
師:你知道這個愛心箱是哪個學校的嗎?(請左邊同學回答)
追問:他說得對嗎?你們怎麼知道的?
師:對!在愛心箱的左面寫著「東山小學」。
(問右邊同學)你們看到了嗎?
預設:坐在右邊和中間的同學看不見寫在愛心箱左面的字。
……
師:愛心箱的左面和右面我們都把它叫做側面(板書:側面)
這段備課,不僅備了教師說的每一句話,也預設了學生的每一個回答,相信這樣備出的一節課,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可以從容自如,輕松引導學生掌握所學內容。
(三)鞏固習題
習題的設計是為了鞏固一節課所學的內容。教師備課時,應當遵循由易到難的設計思路,並考慮分層教學。對於速度快的學生設計一些提高的內容,而對於掌握知識較慢的學生,則要選擇少而精的題目進行練習,而這些設計都要在課前備課中完成,並且注意難點要引導學生突破和理解。
三、備學生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上好課,必須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新內容之前已經掌握的知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預想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並預設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後來接班的老師,一定要回顧之前幾個年段的內容,這樣就能避免課堂上傳授內容過深或太淺而使學生失去興趣。
另外,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所不同,教師備課時應該顧及到每個學生的發展。考慮課堂語言的設計如何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並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備教學資源
1.生活中的數學
生活中的經驗是無形的教學資源,比如《認識千克和克》這節課,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逛逛超市,感受一些特定物品的質量,備課時結合學生已有的經驗,使這節課不會顯得枯燥無趣,並對「千克和克」形成感性的認識。
2.理論基礎和知識鋪墊
掌握教學的理論基礎其實也是對教師的專業要求,教師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影響教師備課時的語言設計和備課思路。所以在備課之前不妨先去了解相關的理論基礎和知識點,在教師備課用書的最後往往會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理論基礎,教師先自我學習,深刻理解知識點,才能在課堂上輕松應對學生的突發提問。
備課時了解理論基礎和相關知識,還可以在備課時為以後的相關內容做鋪墊。數學知識點是一環套一環的,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內容激發學生課後探索的慾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五、反思教學,二次備課
隨著教育的改革發展,大部分教師都意識到二次備課的重要性。課前的備課僅僅是一個教學思路和預備方案,而一旦真正上課,就會有很多插曲,這些插曲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教師在課後把這些插曲記錄下來,對自己當時的教學進行回顧反思,體會不足,幫助自己提升教學能力,並制定更加優秀的備課設計方案。

④ 小學數學的備課基本要求是

小學數學備課要求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市教育局對小學教學常規的若干規定,為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規范我校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全面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製定小學數學備課要求。望全體數學老師認真貫徹執行!

教學計劃

一、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1、知識與技能。2、數學思考。3、解決問題。4、情感與態度。

二、教學本冊教材要採取的教學措施(參見教師教學用書中的教材的編寫特點,再加上自己對每一個知識點要採取的教法。)

三、教學本冊教材要需要准備的教具和學具(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四、課時安排(參見教師教學用書)(具體到每一節課)

全冊備課

一、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1、知識與技能。2、數學思考。3、解決問題。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二、教材簡析(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1、教學內容。2、教學重點、難點。3、知識結構。

三、教學中要採取的教學措施。

四、我班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分析(主要從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幾個方面來分析。)

五、課時安排(參見教師教學用書)(具體到每一單元就可以)

單元備課

一、教材簡析(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1、教學內容。2、教學重點、難點。3、知識結構。

二、本單元教材的教學目標(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1、知識與技能。2、數學思考。3、解決問題。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教學本單元要採取的教學措施。

四、課時安排(參見教師教學用書)(具體到每一節課就可以)

五、單元自測分析(主要從本單元測試的基本情況、教學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典型解剖、補救措施這幾個方面來分析。)

六、補教補學教案(一定要寫成教案。主要針對本單元測試中學生沒有掌握牢固的及易錯的知識來設計,鞏固練習中的每一題都要有針對性、梯度性,確實做到該補教的補教、該補學的補學,使學生達到理解、明白、學會的目的。)

課時備課

一、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四、教具和學具准備。

五、教學過程。

1、導入(不同的知識採取不同的導入方法,要靈活多樣)

2、探究新知(必要時要能體現出讓學生自主探究、分組討論、合作交流、大膽創新等新課標精神)

3、課堂演練(練習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梯度性,一般要體現出基本題、變式題、開放題等練習題。)

4、課堂作業(課本上的練習題或補充拓展或《補充習題》)

5、課堂小結

6、教後感(主要寫本節課教法的成敗、學法的成敗,寫出自己的教完本節課的感想。)

⑤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備課

不要想一些捷徑、吃透教材、自己多實踐。

備課是教師在教學前所做的一切准備工作,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前提,是對新的教學理念的掌握、接受、升華和運用的過程。有效備課能體現出教師的智慧和心血。 一、備學生 《數學課程標准》中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對自己的學生了解得越充分、越細致、越有針對性,教學效果就越好。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合理分析學生情況:
(一)了解學生在接受新知識前的知識預備狀態,主要是看知識、技能、情感方面有何經驗基礎。這樣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措施。如教學「柱的表面積」一課,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自己總結與概括出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並能運用計算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一內容屬於規則學習的范疇,而規則學習的前提條件是獲得運用有關概念的能力。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圓柱的底面積x2,對這個公式中的規則學習,學生必須掌握「圓柱」、「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加」、「乘」等數學概念,否則學生不能自主地探究出圓柱的表面積計算公式,也就無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因此,准確地診斷學生的起始能力和已有知識經驗是做好有效備課的基本前提。為了全面掌握學生情況,教師可以課前詢問、問卷調查、做些小測試等准備工作以減少數學教學中的「無效勞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分析學生背景知識。數學知識經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學生從生活實際中學習、建構新知識,又使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數學知識的價值。如教學「環形跑道內外跑道相差多少」的問題時,讓學生去學校操場實地感受、嘗試,積累一定的背景知識後,學生能迅速地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道的差距是在彎曲跑道處,並能很快地解決問題。 二、備任務
當代教育理念是「學生的學習設計教學」,備課不是任憑教師主觀預設方案進行簡單的復述,而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因此,數學教師備課的主要任務是:充分領悟小學數學教材,為學生提供恰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開發學生的創造力。
(一)明確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主要是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三大領域,教師要准確把握學習任務,根據各自教學任務的特點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教學「量的計量」時就得加強單位間進率換算的教學,要使得學生弄清實際生活中為什麼長度單位間進率是「十」?而面積單位進率是「百」?等知識性問題。 (二)認真分析教材,領會教材設計思路,教學重難點,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以及教材的育人因素,這些都是教師備課必不可少的基礎環節。一位教師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沒有強調是沿中間的摺痕對稱,在測試時就有學生誤認為長方形有四條對稱軸。 三、備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主體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學習結果。數學教學目標的制定要講究全面、明確、適當、分層有彈性。既要確保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又要考慮到學生的發展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層次需求,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四、備檢測
教學活動中教學信息反饋也十分關鍵,檢測的目的就在於此。通過檢測可以了解到學生是否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如果未達到目標是何種原因造成的?教師得到信息後就可及時對教學進行調整。
備檢測是要注意設計合理的試題,檢測的內容要與教學目標相符,並且為了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檢測可以在教學結束後,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相信學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能,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學活動是師生共同交流的主要途徑,備課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顯現以學生為主,反映出新的備課理念和藝術。

⑥ 小學數學教學教案設計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及說課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117---118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 通過探究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兩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 的規律。

2. 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 談話引入,明確課題

母親節剛過,我們馬上又要迎來一個快樂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這也是全世界少年兒童共同的節日。其實,一年中有意義的日子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能說幾個嗎?(生說)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植樹節)你參加過植樹活動嗎?植樹不僅能美化環境,凈化空氣,而且植樹中還有很多數學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植樹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 引導探究,發現「兩端要種」的規律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①課件出示圖片。

介紹:這是我縣新修的一條公路。公路中間有一條綠化帶,現在要在綠化帶中種一行樹,怎麼種呢?

出示題目:這條公路全長1000米,每隔5米種一棵樹(兩端要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②理解題意。

a. 指名讀題,從題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兩端」是什麼意思?

指名說一說,然後師實物演示:指一指哪裡是這根小棒的兩端?

說明:如果把這根小棒看作是這條綠化帶,在綠化帶的兩端要種就是在綠化帶的兩頭要種。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④反饋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 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 200 +1=201(棵)

師:現在出現了三種答案,而且每種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種答案是正確的呢?咱們可不可以畫圖模擬實際種一種?如果從圖上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數一數,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誰的答案是正確的了呢?

2. 簡單驗證,發現規律。

①畫圖實際種一種。

課件演示:我們用這條線段表示這條綠化帶。「兩端要種」,我們從綠化帶的這頭開始,先在頭兒上種上一棵,然後隔5米再種一棵,再隔5米再種一棵,再隔5米再種一棵,照這樣一棵一棵的種下去……

師:大家看,已經種了多少米?(45米)這么長時間才種了45米,一共要種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種到1000米呀?!同學們,你有什麼想法?(太累了,太麻煩了,太浪費時間了)

師:老師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確實太麻煩了。其實,像這種比較復雜的問題,在數學上還有一種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嗎?這種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聽好嘍,這種方法就是: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先想簡單的,從簡單的問題入手來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長了,我們可以先在短距離的路上種一種,看一看4蠹蟻氬幌胗謎庵址椒ㄊ砸皇裕?

②畫一畫,簡單驗證,發現規律。

a. 先種15米,還是每隔5米種一棵,畫圖種一種,看種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誰畫得快種的好。(板書: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樣,再種25米看一看,這次你又分了幾段,種了幾棵?(板書:5段 6棵)

c. 任意選擇一段距離再種一種,看這次你又分了幾段,種了幾棵?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板書: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d. 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你們真了不起,發現了植樹問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規律,那就是:

(板書:兩端要種:棵樹=段數+1)

③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a. 課件出示:前面例題

問:應用這個規律,前面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了?那個答案是正確的?

1000÷5=200 這里的200指什麼?

200 +1=201 為什麼還要+1?

師:這個「秘方」好不好?

通過簡單的例子,發現了規律,應用這個規律解決了這個復雜的問題。以後,再遇到「兩端要種」求棵樹,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b. 解決實際問題

運動會上,在筆直的跑道的一側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兩端要插)。這條跑道長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學生獨立完成。)

問:這道題是不是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解決的?

師:看來,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現象也能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來解決。

小結:剛才,我們應用發現的規律,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我們已經知道,「兩端要種」求棵樹用段數+1;如果「兩端不種」棵樹和段數又會有怎樣的關系呢?

三、 合作探究,「兩端不種」的規律

1. 猜測「兩端不種」的規律。

猜測結果是:兩端不種:棵樹=段數-1

師:到底同學們的猜測是不是正確呢?我們還是用前面學習的方法,舉簡單的例子畫一畫,種一種。

要求:每人先獨立畫一段路種種看;然後4人一組進行交流。你們組發現了什麼規律?

2. 獨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組研究成果,發現規律,驗證前面的猜測。

小結:同學們太了不起了,通過舉簡單的例子,自己又發現了「兩端不種」的規律:棵樹=段數-1。如果「兩端不種」求棵樹,你會做了嗎?

4. 做一做。

①在一條長2000米的路的一側種樹,每隔10米種一棵(兩端不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學生獨立完成)

②師:同學們注意看,這道題發生了什麼變化?

課件閃爍:將「一側」改為「兩側」

問:「兩側種樹 」是什麼意思?實際要種幾行樹 ?會做嗎?趕緊做一做。

小結:今天我們研究了植樹問題的兩種情況。發現了兩端要種:棵樹=段數+1;兩端不種:棵樹=段數—1。以後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兩端要種」還是「兩端不種」。

四、 回歸生活,實際應用

1. 一根木頭長8米,每2米鋸一段。一共要鋸幾次?(學生獨立完成。)

8÷2=4(段)

4—1=3(次)

問:為什麼要—1?這相當於今天學習的植樹問題中的那種情況?

2. 我們身邊類似的數學問題。

①看,這一列共有幾個同學?(4個)如果每相鄰兩個同學的距離是1米,從第1個同學到最後一個同學的距離是多少米?如果這一列共有10個同學呢?100個同學呢?

②這一列還是4個同學,如果每相鄰兩個同學之間的距離是2米,從第一個同學到最後一個同學的距離是多少米呢?

3.在一條路的一側種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41棵樹。從第1棵樹到最後一棵樹的距離是多少米?

五、 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發現了植樹問題中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的規律,而且還學習了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復雜問題先想簡單的。植樹中的學問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查閱有關的資料繼續研究。

「植樹問題」說課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新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大家都知道,數學的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本冊安排「植樹問題」的目的就是向學生滲透復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為此,本課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 通過探究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兩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的規律。

2. 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教學分四大環節:

一、談話導入,明確課題

二、引導探究,發現「兩端要種」的規律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通過創設在公路中間綠化帶中植樹的現實問題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樹苗的問題」。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出現了三種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種答案對呢?引導學生通過畫圖實際種一種去檢驗。通過模擬種學生體驗到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太麻煩了,於是老師介紹研究復雜問題的方法:遇到復雜問題想簡單的,從簡單問題入手去研究。(說明:為了使學生對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思想體驗得更深刻,教材原題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側植樹我們將100米改為了1000米。)

2.簡單驗證,發現規律。

在舉簡單例子畫一畫這個環節,安排了兩個小層次:

① 按老師要求畫。

② 學生任意畫。

通過按老師要求畫,學生對棵樹和段數的關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然後讓學生再任意畫一畫,種一種,更豐富了學生的感性材料,為學生順利發現並總結規律打下了基礎。

3.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①應用規律,驗證前面例題哪個答案是正確的。

②應用規律,解決插多少面小旗的問題。

這樣一方面鞏固剛發現的規律,另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植樹問題的規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還能解決生活中很多類似的問題。

三、合作探究「兩端不種」的規律

1. 猜測「兩端不種」的規律。

猜測是一種培養學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學生已經發現了「兩端要種」的規律,這時候老師提出如果兩端不種,棵數和段數又會有怎樣的規律呢?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想表達的慾望也很強烈。所以這時候讓學生進行猜測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驗證證明絕大多數同學的猜測是正確的,這樣學生的研究成果被認可使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也更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2. 獨立操作,探究規律。

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放手讓學生先獨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過簡單的例子驗證前面的猜測,發現兩端不種的規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復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數學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四、回歸生活,實際應用

設計了三道題:鋸木頭、算第一個同學和最後一個同學的距離以及對算距離問題的進一步鞏固。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不錯吧

⑦ 小學數學名師教案

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為十」的計數法則,就叫做「十進制計數法」。

⑧ 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備課

不要想一些捷徑、吃透教材、自己多實踐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老師備課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