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語文教師讀後感
本書是有三位美國的教育專家所寫的,從始至終貫穿一條主旨就是:要實現有效教學,人力資源勝過技術資源。而且書中特別強調,教師所能利用和開發的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就是自己的個人品質或素養。就這一點我做為一個新老師深有體會。新老師往往沒有很多的教學經驗,很多時候不懂如何去應變。那麼要做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應該具備的一些素質及條件,對這一點我作了以下幾個思考。
首先、必須具有豐富的英文專業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巧,較強的表達能力,以及較高的文化素養,這是專業要求,英語教師沒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就談不上優秀。
第二、必須具有系統而全面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懂得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能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這是教師職業的要求,一名教師雖然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有滿腔的教學熱情,但如果不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其必然會走「彎路」,當然離優秀就還有一段距離了。
第三、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奉獻精神,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這是職業道德要求,一名教師專業能力再強,如果思想上有問題,責任感不強,不喜歡學生,甚至道德品質有問題,他也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第四、必須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其它藝術學科基礎知識,英語教師除了具備本專業的知識技能外,必須盡力擴寬其它基礎知識的掌握面,並能綜合運用它們進行教學。這是現代教育的時代要求。
第五、優秀教師必須具有創新和探索精神,無論是教學理念的貫徹,還是教學方法的選用都必須與實際需要相吻合,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只有結合各地具體情況不斷的探索,大膽的創新,才能不斷找出合符實際需要的東西,以滿足教育教學的時代要求。
第六、必須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善於吸納新知識,獲取新信息,並善於把這些新理念、新知識、新信息合理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以保持與時代同步。時代的飛速發展,新學科,新技術,新知識的大量涌現,要求教師必須善於接受新理念、掌握新知識、運用新技術進行教學,優秀教師更應該如此。
第七、必須積極參與教研、教改,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不光能做好教學工作,同時還要善於把教育教學工作中好的經驗總結、歸納出來,並加以推廣;對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利於學生良好發展,不利於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因素即時發現,找出適當的辦法,加以克服;能有效的利用現有環境資源、教學設施、當地特色文化合理地組織教學,運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第八、必須熱愛學習、善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是一位愛學、善學的人,只有終身堅持不斷學習,才能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保持與時代同步,不至於落後於時代的要求。
當然,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的做下去,做一輩子。
B. 怎樣成為一名優秀語文老師>讀後感
本書是有三位美國的教育專家所寫的,從始至終貫穿一條主旨就是:要實現有效教學,人力資源勝過技術資源。而且書中特別強調,教師所能利用和開發的最重要的人力資源就是自己的個人品質或素養。就這一點我做為一個新老師深有體會。新老師往往沒有很多的教學經驗,很多時候不懂如何去應變。那麼要做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一些素質及條件,對這一點我作了以下幾個思考。
首先、必須具有豐富的文學專業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巧,較強的表達能力,以及較高的文化素養,這是專業要求,語文教師沒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就談不上優秀。
第二、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熱愛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奉獻精神,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這是職業道德要求,一名教師專業能力再強,如果思想上有問題,責任感不強,不喜歡學生,甚至道德品質有問題,他也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第三、必須具有系統而全面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懂得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能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這是教師職業的要求,一名教師雖然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也有滿腔的教學熱情,但如果不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其必然會走「彎路」,當然離優秀就還有一段距離了。
第四、必須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其它藝術學科基礎知識,語文教師除了具備本專業的知識技能外,必須盡力擴寬其它基礎知識的掌握面,以及了解其他學科基本知識技能,並能綜合運用它們進行教學,在廣泛的文化情景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這是現代教育的時代要求,現代教育要求我們不是把所有學生培養成為藝術家,而是要努力提高所有學生的審美水平,以提高全民族的審美素養。
第五、必須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善於吸納新知識,獲取新信息,並善於把這些新理念、新知識、新信息合理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以保持與時代同步。時代的飛速發展,新學科,新技術,新知識的大量涌現,要求教師必須善於接受新理念、掌握新知識、運用新技術進行教學,優秀教師更應該如此。
第六、優秀教師必須具有創新和探索精神,無論是教學理念的貫徹,還是教學方法的選用都必須與實際需要相吻合,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只有結合各地具體情況不斷的探索,大膽的創新,才能不斷找出合符實際需要的東西,以滿足教育教學的時代要求。
第七、必須積極參與教研、教改,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不光能做好教學工作,同時還要善於把教育教學工作中好的經驗總結、歸納出來,並加以推廣;對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利於學生良好發展,不利於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因素即時發現,找出適當的辦法,加以克服;能有效的利用現有環境資源、教學設施、當地特色文化合理地組織教學,運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第八、必須熱愛學習、善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是一位愛學、善學的人,只有終身堅持不斷學習,才能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保持與時代同步,不至於落後於時代的要求。
當然,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的做下去,做一輩子。
C.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後感5篇
第一篇:《今天怎樣當教師》讀後感
王曉春老師的著作《今天怎樣當教師》一書中有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校園,然而卻關繫到我們所有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
今天,我們應該怎麼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教師是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得更加美好的光輝職業。教師以其創造性的勞動去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並在創造性的勞動中,享受因過程本身而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的歡樂。教師在為事業奉獻的過程中,其生命和才智也不斷獲得更新和發展。教師在為孩子操勞的過程中,也享受著教育的快樂和幸福。那今天,我們應當怎樣做一名好教師呢?
一、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
我們一直認為:沒有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創造成績,做出貢獻。我選擇教師這一職業,是因為我們崇拜蠟燭精神--他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別人。同時我們堅信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我想,只有當我們對事業注入深厚的感情時才能在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內心極大的充實和滿足,甚至可以以苦為樂,以苦為趣,達到物我兩忘,醉迷其中的"孔顏之樂"的境地。做一名教師既是我們對人生事業的追求,也是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我們想要體現自己的價值就必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干出事業,干出成績。
我任教的班級部分學生寄宿,對於寄宿在校的學生,學校就是他的家。當臨時班主任的日子裡,白天給他們上課,晚上有時要留在學校里陪伴著他們,可自己的孩子託付給外公外婆管。氣溫驟冷,提醒學生「多穿一件衣服」身體不舒服,提醒學生「按時服葯」,打球出汗了,提醒學生「趕緊擦擦洗洗把濕衣服換了」,直至再三叮囑:吃飯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凈。為了工作,為了學生的成長,我在工作與休息、工作與家務的天平上,對於前者,加重了砝碼,全身心地投入,這是我的追求。作為一名教師,我只能用我的無私,奉獻給學生一份快樂,奉獻給學校一份榮譽,奉獻給社會一份熱誠。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樂於奉獻、勤於探索、勇於創新是新世紀優秀教師的必備品性,三者缺一不可。
二、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很喜歡一首歌中唱的:「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我總是在想,是不是就像雞媽媽愛小雞一樣,愛學舌功能也成了我們教師的一種本能,而且又正是這種愛,才得以使我們每天能滿腔熱情地迎接他們,無怨無悔地教育他們。20年的教學經歷,我們全力營造一種熱情洋溢的教育環境,以和藹可親的教態,關切溫暖的語言,溫柔親和的目光組織教學。由只提要求到多給關懷,由一味指責到千方百計讓學生品嘗成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把信任和期待目光灑向每個職專學生,把關愛傾注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用愛贏得每一位學生的信賴。愛,包容了教師工作的所有內涵。「金鳳凰」可愛,「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職業學校學生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竭力尋找他們的優點,出自真心地贊揚,去鼓勵,為他們提供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相信「丑小鴨」一定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三、以身作則 為人師表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為示範,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舌功能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具有示範性。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起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是生活在學生中間的,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是廣大學生看得見的,因此我平時能嚴於律己,處處檢點。只有這樣,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熏陶學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為什麼」,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老師們,讓我們輕松上陣,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工作,做一個享受教育的陽光教師吧!
今天,我們做教師,在於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今天,我們做教師,在於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今天,我們做教師,在於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但願被稱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所有教育者,都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人;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人;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人;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人;以優秀的成果去鼓舞人;以充實的人格去塑造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獻,讓美好的人生在教育事業這面火紅的旗幟下熠熠生輝。
第二篇:讀《今天怎樣做教師》有感
在讀完了《今天怎樣做老師》,感觸頗多,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職業被世人賦予的比喻會比「老師」這個職業來得多:「園丁」,「蠟燭」,「領路人」,「導航者」……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可能是對老師最感慨,也是最真實的人生寫照了。老師老師,你有怎樣的教學水平和師德行風,在積極倡導師德建設的今天,已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小學老師在這支龐大的教師隊伍中,是屬於比較特殊的群體。也許,在許多人眼裡,我們只是一群「小蘿卜頭」而已,其實,我們肩頭的擔子,不會比中學老師來得輕,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更甚於他們。都說做老師難,做小學老師更難,做一個校長信任、家長放心、孩子喜歡的小學老師更是是難上加難!這一切的一切,都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做一個好老師!一個好老師,應該是愛每一個孩子的。記得有一首歌的名字叫《因為愛,所以愛》,我把它引用到了我們的小學教育工作中,感覺很貼切。大家都說,老師吃的是良心飯,我認為一點都不錯。家長把孩子交到我們手中,我們就有責任,有義務把孩子教育好這樣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及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在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一些事情:一年級孩子不會吃飯,老師一口一口喂;孩子尿濕褲子,老師幫他換洗;孩子感冒發燒,老師幫他量體溫,喂葯;孩子午睡起床,老師又幫他穿衣疊被;孩子學不會本領,老師手把手兒教;孩子做錯事,老師又和風細雨地進行說理教育;孩子晚來接,老師更是把他護送回家。雖然這些瑣事看似保姆做的,但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說明了老師愛孩子的那顆心。
話題作文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後感(5篇)話題作文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後感(5篇)
追求永無止境,奮斗永無窮期。選擇了這個職業,我無怨無悔,我要傾注我的心血給孩子,走進孩子的心田去耕耘我的青春與年華,去播種我的智慧與希望;,實現我的理想,向好老師邁進,,爭做一個好老師!
第三篇: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後感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該書的作者,王曉春,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教師觀念更新、語文教學改革、家庭教育。已發表的專著有《尋找素質教育的感覺》,《走進孩子的心靈》等。
我們今天怎樣做教師?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此書從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系問題、管理問題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教育不是為了把孩子弄得讓老師滿意,而是為了讓他自身得到切實的發展。」「恕我直言,愛失望的人並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是無論現實情況如何令人沮喪,都堅定地朝自己設定的方向前進的人。哪怕只能往前挪一寸一分,他也不放棄。」
「為別人當人梯」和「把別人當人梯」是同一種思維方式的兩個極端,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缺乏平等意識。人有人的尊嚴而不是工具。「
感受:以後不要把」甘當人梯「這句話奉為師德高尚的名言了。老師和學生,都應該是」人「,這」人本意識「告訴我們,平等不僅僅是個概念。
」不是教師只有犧牲了健康、家庭、親情這些大家視如珍寶的東西之後,才能獲得社會和大眾的認可?難道我們兢兢業業的工作不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而只是為了證明教育工作的崇高和偉大嗎?我們需要的是現代人的師德,現代人的生存方式和工作方式。怎樣活著,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自主權的。千萬別擺出一副「純潔受害者」的樣子,說自己不得不這么做。「
感受:師有理由」干好工作的同時,還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這是應該的。假如生活中你做不好,那麼你也當不好」老師「這個新時代的社會角色。
」師的生活是封閉的、單調的、線性的、片狀而缺乏立體感的、灰色的生活方式。看不見窗外的生活,感受不到社會的變化,與人談話插不上嘴。除了幼兒園的那點事,幾乎沒有談資。在社會一般人的眼裡,就是幼稚。在幼稚之外,又加了一層自卑——這是一種低效率、低創造性的生活方式。科技含量不高、不斷重復自我,而找不到超越自我的感覺。這是教師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如此生活方式對幼兒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是無法培養出開放的、生機勃勃的、全面發展的充滿創新精神的幼兒的。「
感受:對於我們個人而言,要多研究、多探索,避免重復、低效的勞動,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找尋職業生活的幸福感。讓自己生活得身體忙碌但內心輕盈。
王曉春老師這些酣暢淋漓的名言警句,無時無處不體現了王老師的睿智和深邃。而這些恰恰是我們這些青年教師所欠缺的。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其實這些都只說了一半。因為,對於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復,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則認為:教育首先是一種服務,教師是一種帶有濃厚服務性質的職業。一種為每一個幼兒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的服務,一種為社會培養健康健全的人類的服務。也惟有如此,作為教師心懷一種服務思想,才可能從過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誤區中走出來,走進幼兒,親近幼兒,關心愛護幼兒,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東西,才能為他們鋪設好最適合他們的道路,讓他們茁壯成長。作為當代的教師還應該」善思「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思想的蘆葦。「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教師應該是個思想者。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認真總結工作的得與失。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機會總是給那些有準備的頭腦。總之,今天要做一位合格的老師,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進取,不斷攀登,與時俱進,才能去迎接一個新的挑戰!
第四篇: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後感
如果說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名字所吸引,那麼當我一翻開它,讀了第一個案例,就不知不覺沉浸其中,捨不得放下了。它就是王曉春教授所編著的《今天怎樣做教師》一書。在這本書中,王曉春教授對收集的100個經典教學案例進行了一針見血的點評。讀完這本書,我突然覺得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特別是新課程的改革,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今形勢下,我們應該怎樣做教師?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教師?許多老師都覺得現在當老師太難了,常常內心茫然,手足無措。而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學生違反課堂紀律,對他們進行教育時,也常常覺得黔驢技窮。讀了《今天怎樣做教師》這本書,自感受益匪淺。
首先針對當今社會有許多的老師覺得做好一名老師太難了這一問題。讀了此書,我找到了答案。原因是我們的工作方法太簡單了,而且多年如一日,變化不大。無非是一邊「嚴管」,一邊「奉獻愛心」。嚴管不見效,就用愛心感動,愛心感動不了,就更加嚴厲地管理,再不管事,只好借家長的手再來「修理」了。然而學校管不了的學生往往家長早就失控了,家長還在指望老師把他的孩子教育過來呢!於是沒棋了。剩下的只有牢騷、無奈和疲憊。在這本書中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案例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有的老師還一味的相信師愛的力量,以為教師只要給學生以愛,最不聽話的學生也會「感恩」而改正缺點。針對這種現象,王曉春教授嚴厲地指出:「很多教師都是這樣,想用『關愛』換來學生的『感激』。教師一廂情願地以為,學生一感激,就會改正缺點。可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家庭的溺愛,感恩心態越來越淡薄。你想,你關愛再多,能超過家長嗎?家長關愛了那麼長時間,那麼大的力度,都沒能使孩子聽話。您的愛怎麼就那麼靈呢?」「千萬不要以為愛能包治百病,愛不屬於專業能力(雖然它對於教師是必須的,非常重要)……」可見在這本書里,王老師對案例中老師行為的評價很現實,一針見血。
在書中還指出大量的案例中存在著教師思維方式過於簡單及一些非專業化的反應。比如碰到釘子就急躁,遇到失敗就沮喪,稍不稱心就埋怨,怨氣沖天,顧影自憐,工作情緒化等等。老師們在遇到學生問題時,很少假設多種可能,只作單項歸因,而且對誰都這樣歸因。在更多的情況下,教師根本不問原因,甚至不想知道原因,只要你達不到我的要求,上來就管,就批。比如發火,比如罰抄作業,比如給家長打電話告狀……這哪裡是教育,這只是在「管孩子」,沒有學過教育專業的人,也完全能用這種方式工作。可見,在今天這個知識爆發的年代,做老師越來越難。只有不斷的提升和充實自己,同時也要不停的轉換角色才能當好一個合格的教師。
那麼今天到底怎樣做教師?引用此書中的一段話: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
第五篇:讀《今天怎樣做教師》有感
讀了《今天怎樣做教師》,我想做一名快樂高明而且讓學生喜歡的教師,到底應該怎樣去做呢?結合自己的實際,我有以下看法:
作一名快樂的教師,必須學會發現快樂,體驗快樂,教師的快樂來源於何處呢?
教師的快樂來源於教育對象的激情與活力。面對朝氣蓬勃、天真浪漫的青少年,教師會永葆青春、永懷童心、永有童趣,即使歲月染白須眉鬢發,心頭也會綻放不敗的春花。
教師的快樂來源於教育過程的挑戰與創新。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人不能兩次渡過同一條河流,更不可能重復使用一種教育方法。學生是千差萬別的,教育情景也是千變萬化的。這種變化,對教師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考驗。它激勵和鞭策著教師不斷創新,不斷超越,時刻置身於一種色彩斑闌的新奇感覺之中。
教師的快樂來源於學生心靈的回應與情感的互動。教師一串連珠的妙語、一個生動的事例、一句精巧的名言、一節成功的教學,都會贏得學生贊賞的目光、會心的微笑、熱情的掌聲、由衷的敬意;教師對學生的每一點關愛、每一絲呵護、每一次教誨,都會融入學生的腦海,刻在學生的心扉。此情無價,此樂無價。
教師的快樂來源於教育目的的崇高遠大,來源於教育成果的的豐碩殷實。教師之於學生,可以傳承精神,延續理想,升華知識,克隆品質。一名優秀教師,不僅是在培養著一批現實的優秀學生,同時也是在培養著一個未來的優良社會。當桃李遍天下之時,教師的思想主張便得以發揚光大,教師的付出便得以成倍的回報。那種精神的滿足與心靈的慰藉是任何物質財富都無法比擬的。
教師的快樂在於自己體察快樂、品味快樂,更在於自己創造快樂、享受快樂。一個善於創造快樂教學情景的優秀教師,能把枯燥的知識教學轉化為妙趣橫生的娛樂活動,自己教得愉快,學生學得輕松;自己教得省時省力,學生學得深刻扎實;自己講得少而精,學生用得博而廣。願做春蠶、蠟燭的精神、情操固然可歌可泣,但會演喜劇的能力水平則更加可喜可賀。
話題作文 今天怎樣做教師讀後感(5篇)小學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節日作文及各類中小學生作文
作一名高明的教師,必須有高明的方法。我的具體做法是:僅僅教師自己作出嚴於律己的榜樣是不夠的,他還必須以嚴格的紀律約束學生的行為。
最要緊的是,教師要以慈父的態度對待學生,他應當想到。父親把孩子託付給他,他就是處於代父親職責的地位。
既不應自己有惡習,也不應容忍學生有惡習。他應當嚴峻而不冷酷,和藹而不縱容,否則,冷酷會引起厭惡,縱容會招致輕視。他要經常講解什麼是榮譽與善良,因為愈是經常告誡,就愈少需用懲罰。他不應當發脾氣,但又不應當對應該糾正的錯誤視而不見。他的教學應當簡明扼要,他應忍勞耐苦,對學生的要求應堅持,但又不要過分苛求。
應當善於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向不發問的學生提問。對學生朗讀的表揚既不可吝嗇,也不可浪費,因為吝嗇使學生產生對課業的厭惡,浪費則產生自滿。
在糾正學生的過失時,既不能諷刺挖苦,也不應辱罵。有些教師在責備學生的過失時好像是在嫌惡學生,這就會挫傷學生勤奮學生的積極性。
應當要求學生在聽自己講話的時候要注意力集中,並保持安靜。因為名家的演講不應去迎合學生的標准,而是相反,學生的演講要去適應名家的標准。此外,如果可能,教師要細心觀察每個學生所贊揚的是什麼地方,他是如何贊揚的。教師對自己演講中的優點感到高興不是由於這些優點本身,而是由於學生能正確理解。能分出好壞。
作一名學生喜歡的教師,必須做到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教師。有人給師生關系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即電路適配器,相同的教育條件,教育對象,通過一定的師生關系配置,或許能爆發出強烈的教育能量,產生積極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會產生短路,使學生厭學。在這個電路適配器的關系中,老師處在更主動的位置上,建立什麼樣的師生關系,主動權在老師手上。在以往的師生關系中,教師是高高在上的說教者,在學生面前,他們是知識的權威。但是今天,學生接受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寬了,學生獨立性的增強和信息來源的擴大,使他們思維敏捷、充滿活力,有些教師在電腦操作、暢銷書閱讀等方面會落在一些學生的後面。老師要樂於向學生學習。老師應該把「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當成自己的座右銘,師生之間有時是以「能」會友的關系。現在的學生涉獵廣泛,學習速度遠遠超過教師,作為老師就應該謙虛地向學生學習。這並不是什麼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師不肯放下架子,不加強學習,不主動與學生交流、交心,甚至還把體罰、侮辱學生人格的做法當作最為有效的教育手段,那就不僅不會是受學生喜歡的教師,還會徹底破壞師生關系。無論中學生還是小學生,他們對自己喜歡的教師都會有一些普遍認同的標准,諸如尊重和理解學生,寬容、不傷害學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說話辦事公道、有耐心、不輕易發脾氣等。教師要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台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自覺接受學生的評價,努力做學生喜歡的教師。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每當想起葉聖陶先生的話:你這糊塗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裡有牛頓,在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身為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聖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D. 語文教育讀後感怎麼寫
寫讀後抄感要注意首先要設置一個境界 把你讀的文章引出來 後面加一句 讀了之後深受感觸等話語再把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出來然後把你的想法另起一段寫出來 要是自己的真情實感然後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個文章的觀點最後升化主題簡單說就是四個步驟:引,議,聯,結. 希望對你有幫助
E. 《語文課》讀後感
[《語文課》讀後感]
《語文課》讀後感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如是說,《語文課》讀後感。
冬天過去了,春天一定會來。鐵皮鼓想說,挺過了寒冷的冬天,春天的鮮妍美好就在那等著了。
可是,依我看來,整本書給人的感覺就是:冬天已去,春寒猶在。至少他當班主任的一個學期,他都沒有嘗到勝利的喜悅。更多的是焦急、擔心、憤怒甚至無奈。讓人有些擔心,有些氣憤,有些惋惜,而原來我想像的是他用他特別民主、特別尊重學生的辦法,在班級亂了一陣之後,是會慢慢走入正軌。也許他再當一個學期,就會出現我希望看到的現象,也許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一個不適合當班主任的老師。事實證明,他此後也沒再擔任班主任工作。但又有多少人能在初來乍到之時,穩得住班裡36種截然不同性格的36個學生?
記得2007年我初到紅旗小學,班裡33個同學,每天我總是兢兢業業地鼓足勇氣幹活,但我自己在期末放假那一天頭昏腦脹終至於病倒。那種從公立學校培養的自信在一個月之內土崩瓦解,從此歌聲不斷的我開始了橫眉冷對和灰頭土臉。和鐵皮鼓一樣,我也多次思考過一個問題:我是不是應該繼續在此呆下去?!這時有一句話深深地鼓舞了我:「只要信心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困難多如牛毛,辦法在哪裡?痛苦地思索,痛苦地尋找,終於明白,研究學生、走進學生心靈是最好的辦法。應該感謝魏書生老師,是他的書讓我靜下心來想問題,心態問題一旦解決,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
鐵皮鼓說,「在公立學校,我首先是一個學科老師而不是教育者,我每天最多的時間是用來備課而不是與學生交談,我只考慮我提供什麼而很少考慮學生需要什麼。但在私立學校,這一切都顛倒過來了,我不得不把更大量的時間花在與學生的溝通上,而用在備課上的時間卻大大減少了。我漸漸明白,老師首先是一個教育者,其次才是一個學科老師」。他說得太好了,盡管鐵皮鼓的書看起來他在班主任工作上並不成功,甚至有點蹩腳。干國祥說他當時「缺乏足夠的教育學與教學理論素養」,我覺得是很中肯的。而且,作為班主任現實工作,他還缺乏一種應有的組織能力。他總是思考很深,處理事情很謹慎或者說盡量追求完美,點上的事情花費了他太多的時間和經歷,面上的效果就無暇顧及了。而且他愛讀書、愛寫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班級管理效果。
但看他的書,我還是受到一種震撼,這種震撼的效果甚而至於是要超過魏書生和李鎮西給我的。
第一是絕對的真實。他自己說過要「生活在真實中」。很難,但事實上他做到了。他從沒有在書中板起臉孔說教,粉飾太平也不曾。很多時候,我覺得在看一本校園小說,只是沒有那麼輕松,現在我總得要為書中的教師擔心,甚至付出同情,讀後感《《語文課》讀後感》。同是天涯淪落人哪,可憐天下老師心!書中不時出現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奇跡終於發生了,徐克丁居然開口講話了!返回寢室的路上,我心裡很愉快,為徐丁克,我看到了我們改善關系的希望。」我是從這里開始做筆記的,因為我被感動得決心動作一下。「我很高興,因為他已經把書背下來了。更高興的是,徐克丁的目光開始變得柔和」「回到辦公室獃獃地想這件事情,心情一下子變得很壞」「來鹽外的這近半年來,我遭受了空前的打擊,這打擊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內心,我開始自我追問:你的位置在哪裡?生活的意義在一點一點地失掉,我開始陷入空前的尷尬中」。不要多舉例,這樣的真實,這樣到位的自我剖析,在其他同類書中是找不到的。就算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那也是重在對教育意義的追問的)、《傾聽花開的聲音》也讀不到。好象經驗已經完全設好,只需我們去照搬。鐵皮鼓是屬於「新教育」的,他們的「教育田野」的理念我覺得太好了,是的,教育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我們只有去開墾、耕種、施肥、除草……我們才可能知道那片田野是肥沃還是貧瘠還是雜草叢生,那些種子是優良品種還是先天不足還是環境已經破壞了她,才可以在碰撞與對話中給種子提供更優良的環境更適合的呵護……
第二是他絕對認真負責的態度。教育教學需要這種態度。教學研究也需要這種態度。據我所知,鐵皮鼓最近已經離開高中講台,去新教育從事專職教育研究。很是為高中語文教學遺憾了一陣子,但馬上又為他的方向歡欣鼓舞了起來。是的,這樣認真負責的一個老師,到哪就是哪的福氣。雖然,認識他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他在鹽外的那些學生不是都很想念他並且很多跟他關系很鐵嗎?他最近也在《所謂學生》的博文里寫到「假如老師也可以重新選擇學生的話,我或許更希望與私立學校的學生呆在一起」。原因是私立學校學生自有其可愛之處,但為了他們的進步嘔心瀝血也因此嘗到發展的快樂何嘗不是一條最重要的原因。鐵皮鼓也在書中寫到是私立學校的學生讓他「漸漸明白,老師首先是一個教育者,其次才是一個學科老師」「所謂的專業化,並不是知識化,老師的專業化應該首先是指一種人際溝通能力,其次才是知識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應該是教學能力的首要因素」。沒有一種認真負責的態度,沒有一種且行且思的反思習慣,談何教師專業化?作為普通老師,我曾用心佩服那些認真負責的老師,推而廣之敬佩那些愛崗敬業的從業人員。盡管他們很可能工資不是最高的,名氣也不是最大的。
第三是博覽群書,思想深邃。雖然他在班級管理方面處於尷尬之中,但具體去探究他的每一個案例,他都是用自己的深入思考之後的結果在操作。這種深入,看得出他的知識功底,這是很令人佩服的。很多人很難做到,包括我自己。正因為這樣,我才告誡自己要多讀書。為什麼這樣說?現在我們社會看重教師教給了學生多少知識,其實能力是比知識更重要的。思維能力是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種。也許一個人他在學校沒有學到太多的知識,他卻培養了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自己的獨特思想,那是了不得的事。無疑,學生遇上思想深邃的老師是幸運的了,引領啊,熏陶了,鐵皮鼓做得多好啊。所以我堅信,如果再給他一點時間,他是完全可以經營好的。看他的語文課例,就能看到更多的思想火花。
〔《語文課》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F. 關於教育方面的書的讀後感
本人沒有讀書的習慣、也好久沒有讀過教育經典。偶然間發現學校圖書室有這么一本算是塵封已久的經典名著,拿來也只是粗略的閱讀,不過或多或少也能領悟書中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已的感受。
一、《教育漫話》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按作者約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體育、德育和智育。本書中首先提及的是體育,實質談的就是健康教育。開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觀點「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溫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葯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他認為第一件應該當是「無論冬天夏天,兒童的衣著都不可過暖」,因為「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他指出,身體強鍵的主要標准在能忍耐勞苦。也許日本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一同進行的友好夏令營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聞熟悉了,面對中國孩子較弱的身體素質,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給出的葯方,「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葯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涼水,應與水接觸。」多麼簡單易行,可是在我們現在的教育環境下,能讓孩子做到幾項?最近國務院又下發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共十二條,其中心還是要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而且要落到實處,應該要成為一種學校規范,學生的習慣。
二、第二個話題:德育。「教育上難於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紳士的角度出發,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而這些「道德品質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在我們周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洛克認為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於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後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向,反而不利於習慣的培養。在德育培養的過程中,榜樣示範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的,都愛模仿別人,特別是小學生。如果我們把他們熟識的人的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面前,同時說明為什麼美麗或醜陋,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說教的力量都大。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的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做了,那麼,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身符,那時你再想用正當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錯誤就不容易了。」那麼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錯誤該怎麼辦?洛克指出,他認為懲罰應盡量避免,主張喚醒兒童內心深處的,觸及心靈的榮譽感和羞恥心,因為「兒童對於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別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他們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後,對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三、才是智育。洛克先生認為,相比於品質,學問不是最重要的。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於第三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所以本書中,把智育放到最後來談。他首先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使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一旦讀書成為兒童的負擔,他就會立刻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很喜歡讀書。應該把學習看做是一種游戲、消遣,把它當作一件做了別些事情以後的獎勵。這種觀點,他在書中曾多次提起。在語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學習語文的,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閑談,一點不需要什麼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說得很好,讀得很好了。主張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對兒童充滿求知慾望的好奇心給予鼓勵。在本書的最後,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別開來。兩個兒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對兒童的教育要根據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學習的。如這一段話,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葯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不掉的。」這樣的話不能不讓人去審視自己:我犯的錯誤會給學生留下什麼影響,還能補救多少?總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G. 『語文教育類書籍』的讀後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2010-02-05 10:44:27)
標簽:雜談
早在之前的讀書交流會上就聽李蓓蓓老師說起過《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了。說它是一本實用性很強的教育類書籍,事例感同身受,道理通俗易懂,毫無說教之詞,非常容易讓人接受。它不像其他教育類的書籍,讀的時候感覺道理很對,可是一旦放下書,卻完全不知從何做起;又或是通篇都是在教家長如何「訓練」孩子;或炫耀自己孩子的成功,讓人看了只會產生自卑感和距離感。這本書真正在教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作為一名承擔著教育29個天真爛漫孩子的年青教師,我怎能錯過這本書?於是我從網上下載了這本書,認真研讀起來。
讀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我看到了一位優秀的母親在教育女兒時的濃濃溫情和細膩呵護,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潤物細無聲。她在對女兒的教育中真正貫徹了素質教育,她的女兒不僅成績好,能力強,而且在個性品格上也有著超越年齡的豁達成熟。而作為母親只是單純地希望這樣的個性和品格能幫助女兒在未來的人生中不吃大虧。
這本書的作者尹建莉女士在書中提出了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則:如在「不管是最好的管」一文中提出:要尊重兒童,對孩子管制、指導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許多正常生長秩序被打亂了,孩子就會變得無所適從。在「像牛頓一樣」一文中提出家長要從內心認識到兒童成長需要「試誤」。孩子從生活中汲取的經驗與教訓,比你口頭講一百遍的道理都印象深刻」;在很多家長陪孩子寫作業問題上提出:「不陪才能養成好習慣」,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大家,陪孩子寫作業常常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結果適得其反;在我們懲罰不認真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她給出了「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的新理念……很多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的觀念,經過尹建莉女士的對比分析,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很多時候都做錯了。
又比如在「古詩滋養的孩子」一篇,我就很有共鳴感。在教古詩《畫》和《草》的時候,我極力想把古詩的平仄、韻律、對仗、工整之美解釋給孩子們聽,甚至一字一字地解釋詩句,可是效果卻南轅北轍。於是,我改變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詩詞的韻律感,我只講解詩中的重點字詞和整首詩的整體意境。這樣,學生對於詩詞容易理解多了。那尹建莉女士對於古詩又是如何說如何做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在孩子兩三歲前,讀詩不用解釋,只要把讀詩當作唱歌,體會其中的韻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歲,懂些事情時,再加進「講解」。但這講解一定要簡單,簡要地說一下這首詩的意思,同時把影響到理解的一些詞解釋一下就行了。
比如我在教圓圓背誦「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時,由於詩本身明白如話,只解釋一下什麼是「曲項」就可以了。少解釋不等於不「解讀」。我和圓圓對一些非常美的句子經常會反復品味,比如看到「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會關注它的對仗工整,體會每個用字的精緻;看到「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就想像那樣一種生活場景是多麼朴實有趣。這就是讀詩的享受。但對於每一首詩,我和圓圓更多地是把時間花在一次次的讀和一次次的背誦上。
我們從學習中體會到,大量的朗讀和背誦仍然是學習古詩詞最經典的方法,這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這個方法最簡單也最有效。「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前人對這一點已總結得很精闢了。
「少講多讀」並沒有影響圓圓對詩歌的理解,我經常發現自己以為簡要的解釋,有時也是多餘。記得圓圓5歲時第一次讀到「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時,她覺得李白好瀟灑,覺得這首詩特別好玩。我們剛剛讀完,她就對這首詩進行了「改編」——把「李白」改成「圓圓」,把「長安」改成「煙台」,把「臣」改成「俺」——逗得我一家三口都哈哈大笑起來。無須解釋一個字,我知道她已經理解這首詩了。
我覺得這本書其實很專業,它表面看來都是寫日常的零碎事,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正是這些事嗎?但作者總能從這些小事中看到深刻的教育問題,並且一層層地分析,一點點引著你走向問題的核心,讓你真正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我非常贊成尹女士的這個觀點——「好的教育是沒有痕跡的教育」。希望我能用這種不留痕跡的教育給孩子們一個更舒適、更自由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