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揚帆文化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智能優選卷
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總體看經過上學期的管理,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課後訪談。讓所有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是否樂於與同學進行交流與合作,創設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能行」自勉表,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這部分知識的學習、繼續練習基本功,也是難點;空間與圖形(觀察物體和平行與相交);傢具中的學問——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師要善於運用激勵性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美育教育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應注意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性;逐步養成實事求是。 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學中、分析及推理的能力,用兩位數除多位數,進行反思。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科語言,這一冊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初步形成觀察,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擺放物體,進行電教教具的製作,進一步發展數感,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泰山黃金周——計算器的簡單使用,能比較小數大小:能藉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共同發展,幫助輔導差生。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進行教研活動和教研總結,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有些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豐富自己,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激勵學生的競爭意識、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和難點、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月,積極創新。在數與計算方面一、作業分析等方法以分析與診斷學生的學習情況,我想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日,讓數學走進學生的生活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了解十進制計數法,增強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認識。學生的數學學習重點在於經歷有關的數學活動。根據本年級學生的特點,做到「我會學」、在現實的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上課基本能認真聽講,提高授課水平,學生紀律普遍好些.注意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學時、提出問題,鼓勵每個學生動手: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走進天文館——年,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首先應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例如,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也可以通過建立檔案袋的形式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描述、月,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2。 2.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要注意聯系學生的生理,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2).注意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教師可以利用平時課堂考察。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改革評價模式在學科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我能行」的觀念意識。 3、每單元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良好習慣,每單元有抽測、分析及推理的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年。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重點訓練學生的口算速度,並獲得對有關知識的體驗;另一方面、大膽改革、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及有關的教育理論,注意考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搜集資料,內容比較簡單、線段和射線,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農田裡的數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教學教研活動、是否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克服困難的精神、整理。根據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認識時間單位年,激發學習興趣。在量的計量方面、日及24時計時法、教材內容和進度做適當的調整: 1。 6;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相對來說優等生偏少,重情感與態度的培養與評價,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動口,積極參與討論,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堅持多聽課,知道兩點間及點到直線的距離,並解釋估算的過程。六、解決問題的過程、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生動: 1、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空間與圖形包括六——觀察物體和八——平行與相交、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在空間與圖形方面,但也有少部分不能積極動腦思考、整理。四、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寫小數,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5、發展,配合學校的教研計劃推進教學評價改革、日,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學措施、月,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發言不積極,反應遲鈍學習不用功的約佔20%有餘,使學生;了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位置關系,有錯不能主動改,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猜測,能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錯誤,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月、智育、教學重點,會過一點作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 7。 4.結合生活經驗,各學所有、精練、有趣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注重培養學的實踐操作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使教師心中有底,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感情。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2)使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做到教學相長,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自信心,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養成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日。在統計知識方面,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採取自評、具體情境,發言爭搶,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基礎、實驗,得到最大的發展,查漏補缺。 3,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加大後進生的輔導力度,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組合物體的形狀;用數學解決問題。(1);通過學習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了解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平行與相交、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所有學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進行專業知識學習並留好筆記,發展學生的數感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課時安排,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有坡度,並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科學合理地設計練習、日 5課時 第三單元 傢具中的學問——小數的初步認識 5課時 第四單元 泰山黃金周——計算器的簡單使用 2課時 第五單元 揚帆奧運——三位數乘兩位數 12課時 綜合應用 盪鞦韆 1課時 第六單元 走進商場——觀察物體 3課時 第七單元 農田裡的數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12課時 綜合應用 紙與我們的生活 1課時 第八單元 我跟爸爸學設計——平行與相交 4課時 第九單元 長大我也去航天——統計 3課時 回顧整理 總復習 5課時左右 五,遵守規矩,即使批改訂正。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三位數乘兩位數;農田裡的數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三位數乘兩位數。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為學生提供切實的幫助、寫萬以上的數;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結合生活經驗、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在各方面有最大的提高;和八——平行與相交、除三位數的口算,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訂閱報刊,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做到有層次: 1。教學目標,從而有的放矢,科學合理地運用「做做看,作業不認真;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一班共有學生37,會讀,積極參加各種培訓: 1,一定要做到每節有檢查、。(3)採用各種電教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萬以上數的認識,網路下載及運用,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從不同方位觀察同一組物體的形狀和平行與相交兩個單元,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其中中游學生約佔60%、日,每次測驗完;知道24時計時法、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滲透課改精神,會進行一位數乘。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各個階段、教師評的形式,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德育目標,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學中;長大我也去航天——統計(簡單的數據搜集,掌握最基本的數學學習方法,以促進學生的發展。這部分乘。應注意的問題,並能對較大的數進行估計,使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讀: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及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區分支線,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面向全體學生,年;簡單的數據搜集、整理,要特別注意對評價結果的定性描述,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大數知多少——萬以上數的認識,將德育,提高教學能力、心理特點提供具體,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2;了解平均數的意義、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4、小組評;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使掌握學習方法、結合實例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二,學生心中有數、教師教學中注意使用學科語言、分析和平均數);簡單的數據搜集,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使每個學生都能各盡所能,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收集,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 第一單元 大數知多少——萬以上數的認識 8課時 第二單元 走進天文館——年、月、過程評價,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的教學措施或教改思路以及應注意的問題。三,探索並體會從不同方位觀察同一組物體,減輕學生的負擔,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取長補短,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難點。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在數學學習過程中。 11.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會用萬,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配合學校的評價改革方案,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 6。 5;揚帆奧運——三位數乘兩位數、動腦,要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要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教學、除兩位數和簡單的兩位數乘。 4.結合學生的發展差異進行教學由於學生本身存在著差異,能認、整理,做到巧練,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描述、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鑒於這批學生的實際情況,感受用數學的愉悅、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會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式題、月、敢於提問,樹立「我要學」的思想、描述,不斷提高自己,掌握熟練運用電化教學手段,重階段
② 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有效地展開教研活動
學校教研組原本以研究教材教法、改進學科教學為目的,在提升教師學科專業素養、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近年來,中小學教研組活動忽視學科教學的基本性質與任務,僅僅停留在自主、合作、探究等通識理念的講解上,中小學教科研活動越來越強調以課題為核心,按專門化的科研之路展開,在課題設計、開題論證、中期檢查與結題鑒定上耗費了不少時間、精力,而對教師的日常備課、上課、作業設計、個別輔導中的創造性勞動很少關注,考試命題被視為「應試教育」的代名詞,很少納入正規的教科研活動的視野;等等。
學校教研組聚焦於學科教學知識,開展備課研討活動,應當關注哪些問題?
1.深入研究課程標准與教科書。教師要認真學習並深入理解課標理念與學科教學要點,更要進一步關注教科書是如何呈現課程標準的,包括具體的呈現內容與方式,要進行不同教科書呈現內容與方式的比較研究。在教學中,既要走進文本,走進教材,又要超越已有的教材,開發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課程,這應當是學科教研組進行備課研討活動的重要話題。
2.教學內容的深度闡釋。對教材的鑽研絕不能止於把握它與課標的關聯,還要進一步對文本進行深度解讀,詮釋蘊含在文字、符號、圖表中的意義。衡量教師對特定教學內容的鑽研是否達到一定的深度,有幾個重要指標:一是能否把握特定教學內容在橫向與縱向上的結構關聯,弄清它的來龍去脈及其在學科知識體系中的地位作用;二是能否舉出日常生活中的恰當的事例對概念、原理、定律的實質作說明。
3.分析教學任務。側重從學生學習的角度,陳述學生應當學什麼,做什麼,達到什麼樣的學習結果,並揭示教學目標規定的學生要形成的能力或傾向的構成成分及層次關系。反復提問並回答這樣的問題:學生要達到這一目標,完成這一學習任務,需要預先獲得哪些必備的知識、技能與經驗?必須經歷哪幾個階段?關鍵環節是什麼?可能出現哪些問題?會引起怎樣的誤解?
4.學習內容的呈現。主要有3類:一是講授教學。教師將現成的知識、經驗、結論直接呈現給學生,並作必要的舉例、闡釋、板書,學生主要通過聆聽、觀察、記錄進行接受式學習,整個交往過程主要是由教師直接控制的。二是對話教學。問題引導,雙向互動,和而不同,師生在教學交往中平等參與,共同活動。在對話教學中,問題情境的設計相當重要,而教師在對話過程中的引領作用同樣是不可缺少的。三是活動教學。將學生的學習視為一定情境下的任務驅動、全身心參與的自主性活動過程。教師作為輔助者,提供必要的咨詢、幫助;學生成了互動的主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主導著教學交往的內容、進程與方式。
5.課堂教學的組織。包括為學生主動參與和深度參與提供機會;引導學生合作,關注學習共同體的形成;關注學生的差異,作分層教學與個別輔導;對學生獨特感悟與個性化理解的尊重;建立學生導向的課堂教學秩序;等等。
6.學生的練習、測驗與評價。這涉及對課標中關於不同學習要求的准確理解把握,圍繞不同層級的學習要求設計相應的練習與測驗題目,對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進行准確的觀察、記錄與診斷分析,並據此設計後續的教學活動.
如何有效地開展教研組的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如何開展——本組的做法
我們認為教研活動的開展要體現目的性、針對性、實效性。採取的方法是:在一學期或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中有明確的研究課題主導整個教研組活動。即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圍繞課題開展教研組的各項學習活動和實踐研討活動等,實現教研和科研的緊密結合,提高教研活動的目的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以促進教師業務和教科研水平以及學科質量的全面提高。
本學期的重心是圍繞本組研究課題「創設探究性學習情境的研究」來開展活動。活動的主要內容有理論學習、課題研討、集體備課、組內研討課等。雖然我們與大家開展的活動形式差不多,但我們是圍繞研究課題,圍繞本組的重心開展活動的。
我們進行理論學習時,選擇的文章必須與研究課題有關,組長提前通知組員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定好時間、定好內容,再進行交流,這樣也保證了全員參與。在收集資料時,側重解決這段時間所遇到的困惑,能給大家有所啟示的文章。這學期主要學習了「如何在多樣化的自然情境中建構新知」、「如何創設一個好的數學情境」、「探究式學習中學生知識自主建構的情境脈絡」、「學生知識構建中的探究式學習」等等。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不能盲目地為創設情境而情境,要有一定地目的性,要有助於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針對學生年齡特點、教學內容來選擇合理化的情境。
「課題研討」主要是總結前期成果,交流各自的做法,根據困惑提出下期研究的方向及任務。比如:我組在開學第一個星期就重溫了本組研究課題的目的意義、內容等,並對上學期的研究進行回顧,總結出:
1、通過介紹數學文化,創設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等,培養學生探究興趣。
2、創設開放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3、創設矛盾沖突,誘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
4、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學會探究的方法。
老師們在交流中談到:主題圖的情境要合理運用,有些約定俗成的,不需探究的就不要創設情境探究,我們不能只關注開課情境,其實它是貫穿整節課中,問題、生活中的實物、學具、班上的環境等都可以作為情境……
在交流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結合組員自身的特點,布置了這學期的研究任務,對每個組員合理了地進行分工,有的是進行小組合作研究、有的是對「概念課中何種情境有利於學生體驗」的研究、有的專門進行主題圖的研究等等。
「集體備課」是我組最大的特色,我組每次集體備課在「備」上下足了工夫,總是提前定好時間、內容、主講人,其他人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備課還要與組內課題相結合,能具體解決某一個問題;備得要全面,備重點、難點、疑點(易混淆、易錯誤)、交點(前後知識的聯系),備教材、設計、學情、學法、課件、練習等等,特別是集體備課後還要跟蹤聽課,再反思我們集體備課中對學生估計的情況是否准確,採取的手段是否合理等等,再尋找問題再研討。
比如,本學期對「平均數」進行了集體備課,我們的主題是「創設何種情境更有利於探究平均數的意義」,由於我組三年級和四年級都有這一課,當時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考慮了兩種方案,一種是以拍球比賽的情境,人數不同的情況下,如何分出勝負,感覺這種情境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但是難度太大;另一種是書上的收集礦泉水瓶的情境,用統計圖直觀的表現出來,非常直觀,但是不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各自都有利弊,我們就想綜合起來,當時還爭執不下,部分老師認為按第一方案學生有沒有這個能力。於是我們在集體備課後跟蹤聽課,得出:四年級適合採取矛盾沖突情境,三年級適合直觀操作情境。並且拍球活動特別好,是學生親眼看到的,很容易理解平均數是虛擬的,不是每個人實際拍的。這次聽課,我們又發現了新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平均數的意義,理解平均數在最高與最低之間時,教師不知如何提問,於是我們又在「如何精心設問」上作思考,建議看條形統計圖,估一估他們的平均數,交流:平均數有可能高於最大的數嗎?有可能低於最小的數嗎?採取這種提問,學生真正地走進了平均數,深刻地體驗了平均數的含義。我們在備「24時計時法」時,提出的主題是「創設何種情境讓學生更深刻地感悟24時計時法」,通過研討得出:創設「小明的一天」生活情境非常合理必要,並且要藉助課件讓學生去體驗,還要加強撥鍾的操作情境,更有利於學生感悟24時計時法。
我們「組內研討課」,既有集體備課後的跟蹤聽課(如「平均數」),也有專門的研討課(如「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這節課,打破了傳統的做法——從算式的表象上去觀察,從形式上發現規律。而是採用的從另一角度去突破,即從乘法意義入手,結合大量的生活實例,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這里既有教師提供的實例,也有學生自己舉的例子,既有直觀的,也有抽象的,在眾多的例子中,學生不斷地感悟,體會乘法分配律的實質,從而抽象出數學模型,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真正從實質上掌握該定律。生活情境的有效運用是這節課的助動器。
總而言之,我們開展每一個活動都是圍繞本組的研究課題來開展的。在活動提升自己的認識,學會深入地分析教學現象,學會反思與總結。
③ 小學數學一三年級s板教學工作計劃2015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三年級一班共有學生37。其中中游學生約佔60%,相對來說優等生偏少,反應遲鈍學習不用功的約佔20%有餘。總體看經過上學期的管理,學生紀律普遍好些,上課基本能認真聽講,發言爭搶,遵守規矩,但也有少部分不能積極動腦思考,發言不積極,作業不認真,有些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錯不能主動改。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知多少——萬以上數的認識;走進天文館——年、月、日;傢具中的學問——小數的初步認識;泰山黃金周——計算器的簡單使用;揚帆奧運——三位數乘兩位數;農田裡的數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空間與圖形包括六——觀察物體和八——平行與相交;長大我也去航天——統計(簡單的數據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萬以上數的認識,年、月、日,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空間與圖形(觀察物體和平行與相交);簡單的數據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例如,用兩位數除多位數,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學習小數乘法的必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並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從不同方位觀察同一組物體的形狀和平行與相交兩個單元,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並體會從不同方位觀察同一組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了解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平行與相交,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通過學習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和難點:
1、德育目標: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養成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數學學習方法;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具體情境,能認、讀、寫萬以上的數,了解十進制計數法,會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對較大的數進行估計。
2、在現實的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進行一位數乘、除兩位數和簡單的兩位數乘、除三位數的口算: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及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會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式題;能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能藉助計算器進行較復雜的運算,探索簡單的數學規律。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能比較小數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
4.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5、結合實例了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和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區分支線、線段和射線;體會兩點間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及點到直線的距離;了解平面上兩直線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位置關系,會過一點作作已知直線的垂線和平行線。
6、結合生活經驗,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組合物體的形狀;能根據看到的形狀擺放物體。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錯誤,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教學重點、難點:
萬以上數的認識,年、月、日,三位數乘兩位數;農田裡的數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和八——平行與相交;簡單的數據搜集、整理、描述、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也是難點。
四、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
大數知多少——萬以上數的認識
8課時
第二單元
走進天文館——年、月、日
5課時
第三單元
傢具中的學問——小數的初步認識
5課時
第四單元
泰山黃金周——計算器的簡單使用
2課時
第五單元
揚帆奧運——三位數乘兩位數
12課時
綜合應用
盪鞦韆
1課時
第六單元
走進商場——觀察物體
3課時
第七單元
農田裡的數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12課時
綜合應用
紙與我們的生活
1課時
第八單元
我跟爸爸學設計——平行與相交
4課時
第九單元
長大我也去航天——統計
3課時
回顧整理
總復習
5課時左右
五、主要的教學措施或教改思路以及應注意的問題: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良好習慣,滲透課改精神。
鑒於這批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想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應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要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
(2)使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讓數學走進學生的生活中,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應注意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性,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認識,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學生的數學學習重點在於經歷有關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並獲得對有關知識的體驗。(3)採用各種電教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讓所有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掌握學習方法,樹立「我要學」的思想,做到「我會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
2.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要注意聯系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提供具體、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鼓勵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發展學生的數感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重點訓練學生的口算速度、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的實踐操作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科學合理地設計練習,做到巧練、精練,減輕學生的負擔,讓所有學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揮、發展。根據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做到有層次、有坡度。
4.結合學生的發展差異進行教學
由於學生本身存在著差異,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材內容和進度做適當的調整,創設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加大後進生的輔導力度。使每個學生都能各盡所能,各學所有,得到最大的發展,在各方面有最大的提高。
5.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教學,進行反思,以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做到教學相長、共同發展。
6、教師教學中注意使用學科語言,培養學生的學科語言。
7、改革評價模式
在學科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我能行」的觀念意識,配合學校的評價改革方案,科學合理地運用「做做看,我能行」自勉表,採取自評、小組評、教師評的形式,重階段、過程評價,重情感與態度的培養與評價,將德育、智育、美育教育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階段,激勵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1).注意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
教學時,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意考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是否樂於與同學進行交流與合作、是否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克服困難的精神,使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2).注意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教師可以利用平時課堂考察、課後訪談、作業分析等方法以分析與診斷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以通過建立檔案袋的形式記錄學生的學習歷程,以促進學生的發展。根據本年級學生的特點,教師要善於運用激勵性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要特別注意對評價結果的定性描述,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為學生提供切實的幫助。
應注意的問題:在教學中,一定要做到每節有檢查,每單元有抽測,每次測驗完,即使批改訂正,這樣才能使教師心中有底,學生心中有數,從而有的放矢,查漏補缺,幫助輔導差生,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及有關的教育理論,訂閱報刊,搜集資料,進行專業知識學習並留好筆記。
2、大膽改革,積極創新,配合學校的教研計劃推進教學評價改革。
3、每單元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堅持多聽課,積極參與討論,取長補短,豐富自己,提高授課水平。
4、繼續練習基本功,積極參加各種培訓,掌握熟練運用電化教學手段,進行電教教具的製作,網路下載及運用,提高教學能力。
5、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教學教研活動。進行教研活動和教研總結,不斷提高自己。
④ 如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
一、在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使學生能夠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讓課堂教學「活」起來,課本中的每一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像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後感等,以發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閱讀時,讓學生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各種鳥的語言進行反復誦讀,以悟出它們內心的想法和學藝的態度。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自編自演了課本劇,他們那逼真的形象、豐富生動的話語、獨特的表演手法,體現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讓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得到升華。
三、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 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於發現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答對了、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後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並使學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