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沒有專門作文備課的網站
今天是星期六,陽光明媚,太陽暖洋洋地照在身上是那樣舒適。我拋棄所有的煩惱,像剛出籠的小鳥,蹦蹦跳跳跑向街心花園,臉上露出甜美的笑容。這個日子,對於別人來說是很普通的,而對我,今天就是天堂,因為今天可以不上學,包括任何課外班!
到公園了,這里遊人不多,我首先來到這里的一片小樹林。我坐在竹椅上,拿出一本《綠野尋蹤》來閱讀。繁茂的枝葉為我擋住了強烈的陽光,樹葉的縫隙透過縷縷陽光,也能望見天空中的朵朵浮雲,林中的小路就像一隻帶著斑點的梅花鹿。一個小時過去了,我的眼睛一點也不累,這可能就是綠色的緣故。我感覺自己就像一隻快樂的小精靈在綠色的樹林里游盪。我站起身走出樹林,來到兒童游樂園,盪起了鞦韆。我雙手抓只鞦韆兩邊的繩子,輕輕盪起來,鞦韆好像搖椅似的,帶著我在空中飄著,好舒服!我知道別人會看到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穿著美麗的花裙子在享受快樂!
走出遊樂園,我來到公園廣常正在這時,我看見了一群白色的和平鴿。於是我買了一小包玉米粒想喂鴿子。我把玉米粒倒在手中,然後伸出手,一大群白鴿就向我飛奔而來,它們爭先恐後地啄著玉米粒,把我的手啄得又癢又痛,但我覺得很好玩。鴿子吃飽要走了,我戀戀不舍地把它們放飛到天空。奧運會的腳步越來越近,白鴿象徵著和諧、和平、進步,我喜歡它們。
陽光、綠樹、清新的空氣、竹椅、鞦韆、林中的小路、覓食的白鴿,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在這美麗的畫卷里享受著屬於我的快樂
Ⅱ 幼兒園小班的音樂小小豬怎麼備課
兒歌的篇幅短小,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孩子們喜愛。在幼兒園教學中,兒歌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尤其是在小班,兒歌教學的比重更大。為此,小編整理了以下小班兒歌大全,供大家參考。 128、小小豬 小小豬,胖乎乎,耳朵大呀,腿兒粗,走路搖搖尾巴,唱起歌來呼嚕嚕。
Ⅲ 速求初二歷史第九課新文化運動的教案也就是備課筆記
概念:思想解放運動(革命)
原因:辛亥革命後,國家形勢越來越亂,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尋求救國的新出路。
時間:1915年9月
標志:《新青年》(原稱《青年雜志》)
主要領導人物:李大釗、胡適、魯迅、陳獨秀等。
主要陣地:《新青年》
活動基地:北京大學
旗幟:「民主」與「科學」
精神:打倒孔家店
新文化運動的起止時間
1915年~1923年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
北洋軍閥統治前期,在中國滿布陰霾的天空中,響起一聲春雷,爆發了一場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猛烈抨擊幾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
這一時期,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敗後,列強支持袁世凱稱帝,加緊侵略中國,中國先進分子為改變這種局面尋找新的出路;經濟方面,中國資本主義在一戰期間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思想文化方面,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和留學風氣日盛,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被介紹到中國,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凱的尊孔復古的逆流為民主知識分子所不容(直接原因)。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人們對於辛亥革命失敗的反思。經過辛亥革命,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革命失敗的根源在於國民腦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識,必須從文化思想上沖擊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識,通過普及共和思想來實現真正的共和政體。因此,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經歷長期的物質、思想准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
袁世凱《大總統祭聖告令》
本大總統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為政體雖取革新,而禮俗要當保守環球各國,各有所以立國之精神,秉諸先民,蒸為特性。中國服循聖道,自齊家、治國、平天下,無不本於修身。
——《中國近代史資料選編》
新文化運動的口號
「德先生和賽先生」
「德先生」指的是「Democracy」(民主),「賽先生」指的是「Science」(科學)。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學」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資產階級宣揚民主,反對封建專制,把斗爭矛頭直指封建專制的理論支柱儒家思想;宣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和愚昧。這一口號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但這一口號仍屬於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性質,有它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眾運動相結合,不能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待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從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新文化運動中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的樹立,使中國許多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論廣泛傳播的大好機遇。教材關於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四個提倡、四個反對的闡述,真正體現出了新文化運動的「新」之所在。
胡適,他的《文學改良芻議》首倡白話文.他對學生打比方說:你們用古文說對不起我完成不了任務。結果學生用了一大串文字說。可他卻用「幹不了,謝謝」五個字就搞定了
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革命論》一文,不僅主張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還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迂晦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明了的新文學,從而使文學革命的旗幟更加鮮明。
現代公文語言是在「批判地繼承」中國古代文化遺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白話文代替了文言文。(《應用寫作》1997年第5期)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作為思想革命,它倡導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作為文學革命,它倡導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前期的新文化運動實質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斗爭。後期極力宣傳馬克思主義。
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也提出著名的八大主張:
一曰:需言之有物
二曰:不模仿古人
三曰:需講求文法
四曰:不做無病之呻吟
五曰:務去爛調套語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講對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語
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
民主和科學思想的弘揚,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並且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後期傳播的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成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到了宣傳動員作用,也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
新文化運動的局限性
新文化運動是由資產階級激進民主主義者發動的。它有偉大的功勞,也有嚴重的缺點。運動的倡導者忽視人民群眾,沒有把新文化運動同廣大群眾相結合,使文化運動局限在知識分子的圈子裡。他們還迴避當時對軍閥政府的實際斗爭,也沒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務。以當時的文學革命而論,雖然提出建設「國民文學」,但當時的文學活動也只限於一部分知識分子中,還沒有可能普及到工農群眾中去。對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味批判以及對西學的全盤肯定具有片面性。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4)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不過,新文化運動中的先進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緒,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著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這種看法一直影響到後來。其實無論是東方或西方,都應該互相地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共同進步.。
新文化運動的論述
五四前的新文化運動是舊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五四以後的新文化運動是新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好像得名自孫文(中山),其思想主導是胡適,他的《文學改良芻議》首倡白話文,將文言文稱作半死文字,白話文才代表了社會前進方向,並創作了一系列作品匯編為《嘗試集》,此外,胡適在對舊文化的批評中也發表了很多影響一代青年的文章,當時他以26歲(大概,我記不太清楚了)的年齡即暴得大名,被譽為「青年導師」(毛澤東當時深受胡適影響,其創導的《湘江評論》每期都要送胡)。在倡導科學和民主的同時,他和當時的很多文人受易卜生的影響,針對當時中國國情,提出了健全的個人主義——個人的自我拯救;婦女解放——救出他人;打破家庭孝道——救救孩子;和社會自由——人人平等的奮斗途徑。當時的很多文人也都基本上是按照這4個途徑開展文學創作的,我們比較熟悉的魯迅的很多小說都扣住了這4項內容。新文化運動後期,鑒於當時空談各類舶來主義的多,研究實際問題的少,胡適發表了《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的文章(眼見為實,當時毛澤東為響應還准備成立問題研究會,所定章程曾交胡修改),以此為標志,以胡適、傅斯年等人為代表的大批學者逐漸轉向自由主義,而以陳獨秀、李大釗等激進人士則轉化為革命派,信奉了共產主義。
新文化運動在大陸的影響一直及於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圍上,打破了封建舊文化的統治地位,以改良過的歐美新文化替代了舊文化,進一步啟迪了民智,溝通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對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個層次;在思想上,進一步打擊了封建專制思想,傳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國現代文人自由主義思想,並使自由主義和三民主義、共產主義並列為現代中國三大思潮,其在高級知識分子中更是主導;在政治上,為中華民族培養了一大批關心國事、圖存圖強的現代人才,同時也形成了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第三條道路」政治勢力,對鉗制當政者專制沖動,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貢獻。
Ⅳ 要講一堂有關艾滋病的5--10分鍾的課,需要生動有趣,可以幫我備備課嗎謝謝了!(很急的)
①2050年,我們已經可以隨便住在哪個星球上了,我和爸爸、媽媽住到了木星上,那裡有三大部分組成:歡樂城、海洋國和水果園。 我們先住進了歡樂城,哇,大地是超大彈簧床,我們一蹦,一跳,一蹦,一跳,真有趣,我在彈簧床上學小兔跳,媽呀,我竟然蹦到天上,「啊 」我張大了嘴,結果等我落下來時,嘴邊貼滿了奶油,細細一嘗,嘿,好好吃耶!原來天是蛋糕做的!來到 「一家三口」樂園,媽媽進了「蔬菜門」去學炒菜,等回到地球上讓我看看媽媽學做的「木星蔬菜」。爸爸進了口腔牙科醫生門」,因為爸爸整天嚷著,不是嘴巴那裡痛,就是這里癢,現在可好了,再也不用捂耳朵了聽他嘮叨了。我嘛,進了「書海」,啥叫書海呢?就是書的海洋,我可以整天坐在那裡看書,看也看不完,因為你看完一本書,機器人又會拿來十本新書。我們就這樣在歡樂城住了兩年。 然後我們來到海洋國,哇 ,好奇怪,一個蝦士兵說了聲:「歡迎光臨鄙國!」就塞給我們每人一大串河蚌珍珠走了,我們定睛一看,好大的珍珠,我發傻了,大喊一聲:di di di di」這時,鑼鼓,鞭炮聲聲響起,把龍王給招來了,後面還跟著三公主呢...... 接著我們來到水果園,哇,水果房子好氣派!水果們都邀請我們住進「水果別墅」,那裡真是太漂亮了,香蕉沙發,蘋果桌子,西瓜搖椅,還有石榴燈呢!水果園的菜更是豐富多彩,我們在那裡常吃的菜就有什麼水果鬼臉,水果補身子啦,等等......我一口氣還說不完呢!還有水果玩具,最好玩的是石榴雲梯和香蕉滑梯,如果你爬雲梯累了,只要回答一個問題,就能吃到一個小石榴,如果你滑滑梯想多滑幾次,只要稍微用一點力氣,等你滑到快要結束的時候……
②在豪華的大門上,有一個類似電話的東西,只要是本校的學生,都知道自己的座位號,你只要把自己正確的座位號打進去,就可以順利的通過,而你要是打錯了,將進不了學校。
我們的校園未來會是什麼樣的呢?噢,在我的想像中,它應該是這樣的。
在豪華的大門上,有一個類似電話的東西,只要是本校的學生,都知道自己的座位號,你只要把自己正確的座位號打進去,就可以順利的通過,而你要是打錯了,將進不了學校。
進了大門,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的花壇。這個花壇一共有兩層,旁邊有一個電腦,第一層是用板塊拼起來的,上面擺放著各種五彩繽紛的花朵,如果你想近距離觀察哪一朵,就在電腦上輸入它的名字,這樣,被你輸入名字的那朵花將會自己移動過來,而你就可以近距離觀察這盆花了。第二層是一個寬度為1。8米、長10米的游泳池,如果你想游泳,直接在電腦里輸入泳池兩個字,一朵花就會離開,下面就會出現一道梯子,你沿著梯子下去,將會看到那個泳池,這樣,你就可以游泳了。花壇的西邊是一個米黃色的磚搭蓋起來的教學樓,樓上有許多小洞洞。只要樓一臟,從那些小洞洞里就會伸出一雙又一雙的手,手上都拿著抹布,用不了一會兒,教學樓就會被這一雙雙勤勞的手檫的乾乾凈凈。這樣,同學們就再也不用大掃除。
另外,校園各個地方的顏色也別有韻味兒,教室是紅色的、醫務室是白色的、音樂小屋是粉色的,這樣,同學們的學習環境也會變得更加舒適。
希望採納O(∩_∩)O謝謝
Ⅳ 如何開展備課組活動
一、確定復備課內容:1、備教學制目標;2、備教材;3、備教學方法;4、備學生;5、備練習鞏固。
二、備課組活動的組織形式:1、每個課題可選定一位中心發言人進行說課;2、模擬試教;3、備課組的聽課、評課。
三、提高備課組教研質量的措施:1、學校應高度重視;2、教師應做好充分准備;4、保證備課組活動時間,使備課組活動常規化。
Ⅵ 幼兒音樂教案種太陽
音樂課教學案例《種太陽》 課題:我們的願望 年級:三年級 教學內容:歌曲《種太陽》 教學准備:圖片、電子琴、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打擊樂器、課件等。 教學思路: 利用合作學習的形式,通過指導學生演唱歌曲,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歌曲的情緒,進行創造性地表演,培養學生表現音樂,理解音樂的能力。 在教學設計上...,採用三個音樂板塊進行。第一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多次設問出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解決教學的重點、難點。第二個「擂台」環節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最後的「迷你音樂廳」環節是把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補充內容更多地介紹給學生,從而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 教學目標 1 .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夠准確掌握歌曲節奏與旋律; 3 .能夠參與小組活動,增強合作意識、體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4. 能夠開動腦筋,改編歌詞,唱出心中的味道。 教學重點 1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感受音樂情緒,用各種形式表現歌曲內容。 教學過程 師生相互問好, 一、 教學設想: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童話般的設問,來出示本課的教學任務,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通過分組活動進行歌曲的二度創作。 1 .創設情境 ( 展示圖片,交代本課的學習內容 ) 如老師問好: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 2、聽歌曲范唱,A . 學生分樂句進行練習,重點指導。 B . 在演唱基礎上用形體動作幫助學生理解歌曲。 C . 掌握歌詞與旋律 3 .在基本掌握歌曲的前提下分小組進行創編 ,例如除了種太陽,我們還可以播種什麼,播種出來的東西可以有什麼用等等。 (通過小組創編,學生的語言能力、肢體運動能力、音樂能力、人際能力和自省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從而突破重難點,使學生理解歌詞內容,更好地表現歌曲。) 二、音樂大擂台 教學設想:通過各組的展示達到各組之間互相了解,互相學習的目的。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競爭意識。 師:剛才大家都在歌曲中種了自己想種的東西,那現在我們來比一比,賽一賽。看看誰種的東西最棒! 各小組展示: ( 通過合作、競爭,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合作意識。 ) A .學生評議各組展示的情況。 學生通過自評、互評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的自省能力在這個環節得到了發展。 B .匯總情況,教師發獎。 師:通過你們剛才的表演,我知道你們聽懂了神奇的音樂語言。也用小組合作的力量戰勝了難題。下面我們將進入你們最喜歡的一個板塊「迷你音樂廳」。 三、走進音樂廳 教學設想:通過讓學生欣賞與本課教學內容有關的歌曲,從而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 學生欣賞:歌曲《搖太陽》。 ( 通過欣賞,激發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和審美能力。 ) 小結:今天我們演唱了歌曲,又欣賞了另一首關於太陽的作品,我想你們一定感受到了太陽的熱情,讓我們用最優美的舞姿,最動聽的歌聲,為金色的陽光放聲歌唱吧。! 學生有唱、有跳、用打擊樂伴奏,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出對樂曲的理解。( 在學生肢體能力的發展中,帶動其他能力的發展。如空間、語言、音樂創造等。 ) 教師在音樂聲中宣布下課。
Ⅶ 我初二,我們班參加班會課賽的比賽,求一些班會課主題要主持稿。流程。求哥哥,姐姐們的幫助。感激不盡。
初二的話一般都是 愛學校 愛祖國 什麼的主題班會 娛樂氣氛的主題班會文藝節什麼的版 主題的話 也就是花開權花落若相惜 願文藝之花開滿校園 流程 開始的時候朗誦一篇要求是要有文藝氣質 之後來個小游戲 數7 青蛙跳井什麼的 輸了的人才藝展示 這個才藝不限制 藝術節嘛 還要展示一些藝術品 讓老師布置作業 每個學生都做個 最好班級里有會美術的畫幅素描什麼的 毛筆字什麼的 之後如果學校有條件的話讓同學們自選材料現場製作點小玩意 完了根據你們的預算時間在相應的往裡加項目 比如三句半 全班大合唱 小品 之後閉幕式 稿子自己在網路搜 吧 找自己喜歡的
Ⅷ 如何備好一節散文體裁的語文課——《我喜歡》備課例談
——《我喜歡》備課例談
《我喜歡》是北師版五年級上冊第四主體單元「韻味」中的一篇課文,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文章韻味十足,作者張曉風採用自由寫意的並列段寫法,自由地、盡情地抒發自己對世間萬物的喜歡,視角獨特,語言清新,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豁達、獨特、樂觀的人生態度。贊美了人世間的友情、親情、真情,文辭優美,意味深長,啟人深思。在小學階段,教材里編寫了大量的抒情散文,這類文章「形散神聚」,語言優美、結構獨特、情意濃厚。本次五年級語文集體備課活動,對《我喜歡》這一課進行了交流研討。下面,我以《我喜歡》為例,就如何備好一節散文體裁的語文課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側重語言的學習和情感的體驗。
不管是什麼課型的備課,首先都要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必須有目標,目標就是要達到的目的,也就是要完成的任務。一般我們在確定目標時要考慮以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關注課程總目標、學段課程目標。其次,要鑽研教材,看課後思考題和本單元的金鑰匙。第三、整體考慮三維目標。最後,要研究學生的水平,學生已有的知識、認識和學習能力。《語文課程標准》第三學段目標里指出:「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理解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這些都是從朗讀、理解、表達以及個性化學習等方面提出的閱讀要求。《我喜歡》課文後學習要求:朗讀課文,讀出作者「喜歡」的心情。你喜歡什麼,試著文依照課文寫一寫。這是從有感情朗讀、學習表達兩個層面提出的要求。再加上本課是一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最突出的兩個特點就是:情感濃厚,語言精美。綜合《課標》的精神及教材的特點,我認為散文類體裁的課文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側重語言的學習和情感的體驗。因此本課的目標可以確定為: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浣凈、素馨、迭代、搖曳」等詞語。
2、邊讀邊想像,體會作者所描繪的景物特點及獨特感受,受到美的熏陶,激發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3、在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培養審美與欣賞能力,並仿寫課文。
以上目標綜合考慮三維,既有知識與能力的目標:學會生字;有感情的朗讀,審美和欣賞能力,仿寫課文。又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獨特感受,受到美的熏陶,激發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同時也兼顧過程與方法: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邊讀邊想像。
二、在鑽研教材時要重視備朗讀和咬文嚼字。
散文課文語言優美動聽,讀起來像詩歌一樣朗朗上口,抑揚頓挫,給人以音樂美。教學時應以朗讀為主,以讀代講。所以朗讀指導是教師教好散文體裁課文的一項基本功。因此,在備課時,教師首先要備朗讀,至少讀三四遍,對於散文的朗讀要求是:要讀出意境。就是要讀出情意,讀出畫面。很重要的點是教師在讀時也要學會邊讀邊想像。比如讀到「我喜歡冬天的陽光,在迷茫的晨霧中展開。」在讀時,教師就要懷首一份寧靜淡遠又不失希望的心情以舒緩、輕柔的語氣朗讀,並在腦中出現畫面:在冬天的寧靜的早晨,一輪紅日從東方天空的紅霞中徐徐升起,柔和的陽光穿過迷茫的晨霧,給人以無限的溫暖。
其次要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進行咬文嚼字。哪裡是重點?哪些詞、句是關鍵?教師不但要抓得准,還得讀得進(體會好),講得出。重點的地方要做上記號。比如第一到第四自然段的景物及描寫它們特點的詞,第五到第七自然段描寫獨特感受的句子:喜歡夢里奇異的享受;我認為它們具有同樣的尊榮;還有對社會、人生的感悟的句子:綻開在人們笑頰上;我不能自抑地要喜歡那些泛黃的線裝書等等。對這些語句,我們在鑽研教材時首先自己要有所感悟,以能夠體會作者樂觀的態度和欣喜的心情。教師有了這樣的理解和感受,才能引領學生由表及裡地走入作者描寫的意境。最後還要推敲作者是怎麼寫的,文章的結構是怎麼樣的。只有了解作者怎樣表達、為什麼這樣表達,才能較好地引領學生在教學中走一個完整的來回。
三、在教學設計時要以「美」或以「讀」為線索進行板塊設計。
要針對散文體裁和教學的特點,簡化教學環節,突出教學主線,以學定教,突出板塊的設計。如於永正老師他的閱讀教學的教案,大體上分為三個板塊:初讀課文,精讀課文,作業設計。從此次活動的研討交流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個比較適合本課特點的板塊設計。
1、以「美」貫穿教學設計。本篇課文文字美、句子美、結構美、情感美,教學時可以運用「賞、讀、品、疑、悟、寫」的方法,引導學生尋找美,發現美,感受美,領悟美,探索美。在教學時,可分為幾個教學坂塊:播放畫面,欣賞美;聽讀課文,發現美;美讀詞語,感受美;展示朗讀,表現美;研討質疑,探究美;拓展仿寫,內化美;總結延伸,升華美。也可以設計成以下幾個板塊:情境導入,激發體驗美;初讀課文,感知結構美;品讀課文,感悟語言美;研讀課文,體會情意美。這樣,「美」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能很好引導學生欣賞課文獨特的審美品位,體會文章語言的細膩精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2、以學習活動貫穿始終。以學定教,結合本課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語文學習規律,設計幾個富有情趣的實踐活動,如:觀賞——以畫激趣;讀文——以讀解詞;暢言——以說理文;品析——以品釋疑;感悟——以情悟情;抒寫——以文達情。學習活動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情理相融,讀寫結合,這樣的設計既能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領悟作者的情趣,又能讓學生抒發自己的個性感受,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3、教學設計中突出以「讀」為主。課文像一首散文詩,語言簡潔優美,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教學應以朗讀為主,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讀中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所以本課教學設計的一大特點,就是要以讀為主,以讀代講。比如本次教學設計中,有相當一些學校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檢查預習,自主質疑;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再讀課文,理清脈絡;品讀課文,感悟語言。整個教學過程突出了以讀代講,以讀動情,在讀中質疑、在讀中想像,從而體會、感悟作者對自然、對生活的獨特感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Ⅸ 集體備課靈活性模式有哪些作用各是什麼
看了幾位教師關於集體備課的心得的體會
看了幾位教師關於集體備課的心得的體會,深有同感.下面我也就我校實施集體備課的情談幾點看法:
第一:每周一次集中集體備課,都有一位老師作為主講人,主講這一周的主要內容、及如何備課。集體備課要求同科教師人人參與,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備,然後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議,最後大家討論,形成授課思路。後,老師自己再根據自己的特點,自己學生的情,加以修改,形成既有共性、又有個性的備課模式。然後推選出每天的示範課領頭人,把課盡量向前安排先講,老師聽課後加以改再講.
第事:集體備課有許多可取處,集體備課真正集中了各位教師的教學智慧,取長補短,為促教師「共同富裕」大開方便門。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幫助年輕教師迅速成長,對於新上崗的教師更是提供了難得的「教學藍本」,引領新教師早日入門,盡快熟悉教育教學,可以使新教師在教學中少走彎路,縮短成長周期。另一方面也讓老教師更加謙虛謹慎、嚴謹治學.
第三:個人單打獨斗只能使自己越來越落後,完全不適應時代及新課程的要求,而集體備課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同們行教研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相互取長補短,推陳出新,這既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也利於我們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
第四:能較好地落實課改要求.畢竟課改施行的時間不長,有些老師尤其是年輕老師經驗不足不能更好地落實課改要求.集體備課年老幫助年輕老師盡快的成長起來.
第五:集體備課有利於增強教師間的合作意識,凝聚教師的合力,營造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不僅適用於學生,也同樣適用於教師。通過集體備課,教師間學會協作和分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知識含量。集體備課能大力促學校的教科研氛圍.目前基層學校的教科研受應試教育的沖擊,搞的不是很好,集體備課使其理性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在理論和實踐間架起橋梁,教科研的氛圍在集體參與的行動與反思中逐步濃厚.逐步提高.
總集體備課,給我的感觸很深,我深深感到它的好處,也從中收獲很多.能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僅依靠個人孤軍奮戰,顯然不可能的,.集體備課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交流,取長補短,可以補充專業知識的不足。對於我們數學學科而言,其效果甚佳。
概括一句話:一支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院。只有搞好集體備課才能整體提高教學質量。
在實際的教學中,集體備課是一個常性的教學活動,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標推行的今天,尤其重要,關於這一點已經形成了共識,但是對於集體備課,現在主要流於形式,沒有實質性的發展,主要在於如何實施,適當才有收獲。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集體備課是在個人認真准備的基礎上行集體研討的一種有效的教研活動。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學中的一般問題,保證教學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地行。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它成了校本教研的一種重要形式。因為其價值取向就在於教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現在許多學校都在提倡集體備課,其目的不是為了追求形式,而是為了追求效果。因為集體備課至少有以下六點好處:
1、能有效凝聚集體的智慧
由於教師的教學年限、業務水平、學科專長和教學經驗各有不同,從而導致教學水平的差異,而開展集體備課就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同科教師的積極討論,可以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在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發,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2、能顯著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面對新課程,人們缺的不是先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與實踐有機結合的能力與機智。集體備課,可以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可以補充專業知識的不足,明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對於師資比較薄弱的學校而言,其效果更為顯著。3、能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集體備課是對教學工作行全程優化的教研活動,使教師在教學的認知、行為上向科學合理的方向轉化.自我鑽研、集體研討、分工主備、教後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這既有利於教師的揚長避短,更有利於教師在高起點上發展.集體備課要求同科教師人人參與,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備。通過相互交流與切磋,參與集體備課的教師既可以學習到他人的長處,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過揚長避短,實現共同提高。同時,集體備課的開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熟起來,另一方面也讓老教師更加謙虛謹慎、嚴謹治學。4、能大力促學校的教科研氛圍
集體備課是一種「行動研究」,所解決的是教學中最直接、最實際的問題,主要任務是完善課堂教學.而目前基層學校的教科研,應該也必須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否則易流於假、大、空.集體備課中,一些大家感興趣的課題,由於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華,其理性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在理論和實踐間架起橋梁,教科研的氛圍在集體參與的行動與反思中逐步濃厚.
5、能夠更好地服務於教學
集體備課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通過集體備課形成的教學方案是集體智慧的結,它與個人備課相比,對教材把握更加透徹,對學情的分析更加細致。因此,集體備課的教案會更切合學生的實際要求,更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6、能較好地落實課改要求
集體備課,體現了「合作、探究、創新」和以人為本的精神,促了教學相長,能更好地落實課改要求.素質教育的今天,集體備課的積極作用正愈來愈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應用,集體備課好處多多。集體備課獲益多
集體備課是中學教研組的一項常活動,有利於提高教師群體素質,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我校高三英語備課組在楊君坦組長的帶領下,備課組活動不流於形式,不敷衍了,不搞「花架子」,全體組員積極配合,在各自充分「自主」研修的基礎上,大家充分「合作、探究、創新」,各自的「預設」在經驗分享中達成新的「預設」,各自的「生成」在信息傳播中啟迪智慧。這種「同備一節課,同上一節課,同評一節課,同研一節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動,一年下來大家深感獲益頗多。
1、獲益一:集思廣益。
我校的集體備課,主要有兩種情,一種是開學前的集體備課,一般由備課組長先要求大家充分考慮這一學年特別是這一學期英語學科教學的全程安排及各階段的要求,集體貝殼時實現由組長發言,然後大家提合理性的建議或修改或補充;另一種是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一般由一名教師經精心准備後作中心發言,中心發言人必須說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流程、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其他老師再給予完善,最後由組長在研討的基礎上行整合,確定下一周的教學工作。
我們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備課組長也好,中心發言者也好,雖然苦思冥想、精心准備了,但也會有考慮不周、局部不細的情,有時甚至會出現知識性偏差(這對英語學科來說是正常的)。集體備課可以引發參與者知識的交融、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既可完善英語專業知識,又可優化教育教學設計。
集體備課的最大優點就在於集思廣益,最大程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在集體研討的過程中,使每個教師更加准確地把握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在同一年級產生優質的教學效果。
2、獲益事:直抒己見。
集體備課,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每位參與者都可以直抒己見,發表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對教材的處理、對教法的運用、對練習的要求等的看法,提出來讓大家評議。自己的觀點,如果能夠得到多數參與者的認同,就可能成為下一階段備課組的「集體行動」。自己的觀點,如果還得不到大多數參與者的認同,這里的因素還比較多,可能是你的觀點太理想化了,你班可以這樣做,其他班未必能做好;也可能是過於「傳統」了,完全可以「現代」一點。對他人的意見,要行認真分析,覺得確實有道理的,就放棄自己的觀點;如果覺得自己的觀點還是蠻有道理的,也不排除在大的方向上按備課組的要求行的同時,將自己的做法在自己班上行試驗。實上,集體備課是對教學工作行全程優化的教研活動,使教師在教學的認知、行為上向科學合理的方向轉化。自我鑽研、集體研討、分工主備、教後反思的過程,就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教後反思「教」,是可以有差異的。廈門一中的文化就是這樣,鼓勵「和而不同」。和而不同,讓教育變得有個性有詩意;包容差異,在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中達成和諧。
3、獲益三:思辨明晰。
古人雲:「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審問」也好,「慎思」也好,「明辨」也好,都要求我們「思辨」。
對於全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觀念、技能,我們必須認真地、刻苦地學習,盡快掌握。同時,我們更要注重活學活用,對教育教學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技能既大膽地吸收、借鑒,又靈活地與工作實踐相結合,有選擇、有批判、有針對性地加以應用,決不能照搬照抄,生搬硬套。
集體備課,讓我們感受到了這種「思辨」的過程。課程改革轟轟烈烈,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技能不斷出現,每個人的理解不盡相同。各類培訓,使大家在宏觀上有了一定的理解;教研組的一步學習,使大家在中觀上又有了一步的理解;但課改最終要落實到課堂,把課改的理念落實到具體的課堂中,集體備課就「零距離」地對接了。比如,如何樹立與新課程相適應英語教學新觀念,經過學習、思辨,大家統一了認識,認為英語教學不只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英語教學不只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4、獲益四:合作學習。
以往教師的學習,多為「自主」。課改背景下要求學生的學習「合作、自主、探究」,其實教師的學習也應「合作」。合作學習不僅是一種理念,同時也是一種學習方式。作為與新課程一同成長的教師,必須學會合作學習,共同構建教師合作文化。集體備課為合作學習創設了平台。
教師合作學習的主要方式是在學校中構建起學習型組織,基本的學習方法有頭腦風暴法、分享式討論和反思對話。「同備一節課」,看誰備得有新意,看誰備得有實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頭腦風暴」;「同上一節課,同評一節課,同研一節課」,太多的經驗大家在分享,太多的反思大家在「對話」。老教師的科學「預設」、合理「生成」,值得年輕老師學習;年輕老師的激發情感、媒體活用也值得老教師借鑒。我們備課組的教師們都養成了積極合作的態度、彼此信任的誠意和開放的學習心態,從而大家在共同的學習中共同成長。
我們說為師要向同行學習,只有尊重同行教師,才能在借鑒他人中完善自己。向同行學習實際上就是團隊合作學習,這種充分發掘和利用團隊中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的各種資源的學習,是促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5、獲益五:師長引領。
一個備課組,學校在安排工作時,往往會考慮年齡、資歷、經驗、性別等因素。我們所在的高三英語備課組9人中就有特級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碩士研究生、「海歸」教師、「老高三」教師和年輕教師。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優勢,特級教師人格高尚學識淵博,中年教師年富力強經驗豐富,年輕教師朝氣蓬勃熟練媒體,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前面已經論述,但我以為集體備課對年輕教師的更為有利。
同樣的教材,類似的學生,接近的教案,為什麼師長上起課來就那麼運用自如、得心應手呢?集體備課中,年輕教師從師長那裡領悟到「備好教材,心中有書;備好學生,心中有人;備好教法,心中有術;備好開頭,引人入勝;備好結尾,引發探索;備好重點,有的放矢;備好難點,突破難點;備好作業,講求實效;備好學案,滲透學法;備多用寡,左右逢源;終身備課,養成習慣;研究性備課,深層探索」的真諦。
只要年輕教師虛心請教,師長們還會就具體的教學內容,指導年輕教師走新課程理念下的備課要求,諸如「備課要體現預設與生成的統一,備課要體現尊重差異性的理念,備課要體現生活化的理念,備課要體現課程資源整合的理念,備課要體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轉變的理念」,「備課的基本策略有:開放性備課策略,預設性備課策略,結構性備課策略,反思性備課策略」等等。
師指一條路,燭照萬里程。聽師一席話,勝教幾年書。從某種意義上說,集體備課是年輕教師成長的「搖籃」。
6、獲益六:團隊和諧。
TCL集團的團訓是:「敬業、團隊、創新」,可以說這是一個企業成功的「三要素」。學校發展同樣需要這「三要素」。有了這「三要素」,教育教學工作就能在緊張、高效、和諧、有序的狀態下行,就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高三英語備課組就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團隊,而集體備課就為這個團隊的實現共同願景創設了溝通、合作、交流、研討的平台,集體備課的氛圍和效果,就是這個團隊和諧的「雨表」。
當今時代,競爭已不限於商界,只要有群體協作工作的地方,都存在著個體間的競爭,教育也不例外。今後,教師面對的可能是更加激烈的競爭。迴避競爭不是明智舉,只有在競爭中才能實現自身的最大價值。教師要以拼搏、取、貢獻為榮,以落後、平庸、無能為恥。作為備課組,首先要在競爭中整體提升備課組水平,其次才是教師個人間的競爭。但競爭應該公平的、范的、高尚的,高尚的競爭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
教師工作性質又決定教師要講合作。集體備課就是合作,實踐證明,有效的集體備課在實際教學中的確產生了顯著的效果,能有效推動教師團隊和諧發展,整體步。高尚競爭、追求卓越使備課組充滿活力,團結合作、協同行教使備課組充滿和諧溫馨。我們這個備課組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最終走向「多贏」的境界。
Ⅹ 兩小兒辯日 備課
一、談話導入
1.你們知道孔子嗎?(簡單介紹孔子。)
2.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說要謙虛實在,不能不懂裝懂。孔子又說過看一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也就是說,從這個人所作所為去判斷一個人,是否言行一致。那麼孔子是不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呢?剛好,《列子》中有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
3.板書課題,解釋課題。他們到底在辯論什麼呢?
二、讀通課文
1.試讀,將讀不準的字畫出來。
2.指名分小節讀,集體糾正讀錯的字音,讀破的語句。
3.學生齊讀。
三、精讀課文
1.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思考他們在辯論什麼問題。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藉助注釋自由讀課文,找出不懂的地方,然後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練習朗讀課文。
3.組織交流。結合學生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點撥。
4.背誦課文,復述故事。
四、研讀課文
1.為什麼這兩個小兒會有相反的看法呢?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回答。
2.假如你是「孔子」,當然你是掌握了現代科學知識的「孔子」,你會對這兩個小孩說些什麼呢?現在我們就來練習表演《新兩小兒辯日》。
3.分旁白、孔子、一兒、另一兒四個角色,四人小組合作練習創造性表演,教師巡視指導。
4.組織交流,一小組表演,其他同學做評委,結合學生的評議,教師可提出自己做孔子和學生合作表演,在表演中相機點撥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基本理念的指導下,精心組織學習活動,關注過程,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式的學習平台,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
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因此,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特別是小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從而豐富語文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
【設計特色】樂讀趣學自主感悟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引課激疑
在上課之前老師迫切想了解一個問題:咱們班是女生聰明還是男生聰明……(板書:辯)
大家辯論的非常激烈,老師發現我國的漢字非常有趣,大家看這個「辯」字,中間是個什麼部首,兩邊像是什麼?是誰聰明,事實勝於雄辯咱們在下面學習課文時一見高低。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一篇有關辯論的故事,看到這個「辯」字你想知道些什麼問題?
(由「辯」這一中心詞入手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定向研法
看老師寫課題。從課題中你已經知道了些什麼?
那麼,你認為這節課我們還應該做幾件事?(引導學生來定向:朗讀背誦譯文)
這幾件事如何去完成?
三、自學釋疑
1、范讀
好,讓我們先來把課文試著讀上兩遍,看一看能讀懂些什麼。(生讀)感覺如何,有什麼收獲?
讀不通順就是收獲,因為你已經感覺到了文言文和現代文有些不同,有哪些不同?(生談)想聽老師讀讀嗎?好,老師讀時請你認真聽聽是怎樣停頓的,你認為必要的地方可以拿筆畫一畫。(師范讀)聽懂些什麼嗎?
(必要的范讀和領讀放在學生「悱」「憤」狀態下進行,效果會更好。)
2、領讀試讀
來,先跟著老師讀一遍(出示有停頓提示的原文領讀)。
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幾遍,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搖頭晃腦地讀,前俯後仰地讀,都行,開始吧。(生自由讀,這里要給足時間。)
3、討論讀法→練讀→評讀
讀,已經通順了,我們先來看看課前提出的問題懂了嗎?(鼓勵生暢所欲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學收獲真不小,看來多讀確實是個好辦法。
(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多次朗讀中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4、合作譯文
文章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把原文翻譯一下嗎?大膽地告訴老師譯文中有什麼困難?
(剛才大家糾出了一群小壞蛋,這是我們譯文中的攔路虎,害怕嗎?好,下面我們就封殺攔路虎!)老師已把文章和註解搬到了屏幕上(課件)。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看誰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試著嘀咕嘀咕,自己弄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可以和同桌商量解決。
男讀女譯→女讀男譯→師讀生譯
(一遍遍不同形式地翻譯,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地保持,做到樂讀趣學,學有所得。)
四、合作匯報
好,老師還有一個難題,(發表)生看看難不難,但老師的要求可有點難,請注意看要求(課件):
四人一小組合作填寫,共同匯報。但四個人必須用四種方式填寫表格:1 用一個字填寫;2用現代語言填寫;3用原文填寫;4 口頭敘述。
日始出時日中時
人物觀點理由觀點理由
小兒甲
小兒乙
(小組合作一表四填,一舉多得,既有讀文譯文的檢測,又有概括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還是合作創新的體現。)
五、誦讀表演
師生分角色→分組分角色
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女生扮「一小兒」,男生扮「另一小兒」,老師讀旁白,咱們看看哪「一小兒」讀得好。男女生不分上下,我們再分級分角色比賽比賽。
(此環節是朗讀的基礎,重點指導語氣)
讀得不錯,下面請兩位同學上台來演一演,其它同學呢,任務就更重了——做導演。既然是導演,就要認真看演員表演得怎麼樣,並及時給予指導。好,老師演孔子(孔子本身就是老師嗎),下面我再代表《兩小兒辯日》電視劇劇組在你們中間招聘兩名優秀演員和一名解說員,有意者速來報名。(指名並徵求分工完畢)
第一次排練我們先用現代話演,這叫《新兩小兒辯日》,其它同學別忘了你是導演。當演員語言、動作等表演不到位時你可以隨時叫停,給予指導。注意,排練開始!
如果用古文來演效果肯定會更好,怎麼樣,先小組試一試。
(表演時揭示寫作特點與順序,為學生背誦做鋪墊。)
現在,誰能把這篇課文背一背呢?不要急著說自己不行,先試著嘀咕一遍,試試再說嗎。
好,誰敢站起來跟老師一起背一遍。
(使朗讀表演相輔相成,理解背誦相得益彰。)
如果你是孔子,你會如何回答?(到底一日內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有無變化?想弄明白這個問題有何辦法?誰能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對兩種現象做出科學解釋,或者用老師這兒的「太陽」(籃球)和「地球」(乒乓球)來做以解釋。
六、自評自結
學了這篇文言文,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其中孔子是一位什麼人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使學生從故事和人物身上受到啟發,由所查資料初步了解孔聖人,以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
回憶這堂課,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忘情地七嘴八舌地說一說:
1、本課學習重點是什麼?
2、這節課學習過程有幾個環節?
3、本節課的重點你掌握得如何?
(有總結才會有發展,及時的反饋強化有助於知識的形成與方法的掌握。)
七、探究作業:
1、把《兩小兒辯日》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夥伴聽,並考考他們。(必做)
2、試著翻譯下列句子:(努力做)
(1) 三人行,必有我師。
(2)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3) 溫故而知新。
(4) 學而時習之。
(5) (簡單古文)
教學目標
1、照注釋,一字一句地通過自己努力,和小組合作,把課文讀通讀懂。
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認識自然,探索客觀事理,敢於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
1、今天學習第30課《兩小兒辯日》(齊讀課題)
2、學生匯報預習收獲。
3、根據學生匯報,補充有關知識。
二、展示目標
我們已經學過文言文《對弈》,你能結合學習文言文的體會和本課要求,說說這篇課文我們該完成些學習任務?(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明確重點學習任務)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初讀課文。
2、學生談課文大意。(教師根據學生所說將學生意見分歧較大的詞句寫在黑板上)
3、質疑:在預習過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二)小組交流
1、重點理解分歧較大的詞句以及不懂的問題。
2、小組內質疑、釋疑。
(三)匯報討論,交流情況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用查字典或聯系舊知識等方法理解重點詞句,突破教學重、難點。
(1)住關鍵詞理解句意。
如:「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中「以」、「去」各是什麼意思?你能把它們的解釋放在句中說這名話的意思嗎?
(2)聯系舊知識理解詞意。
(3)古單音節詞變為雙音節詞理解詞意。
如「孰為汝多知」中「為」在這兩課的注釋中有「說」、「是」等意思,它們用在這兒恰當嗎?想想現在「為」一般可組哪些詞,它在這句話中是什麼意思?
同樣的,「知」可以變成什麼詞?
(此外,「問其故」可補充主語孔子;「車蓋、盤盂」不必照注釋說,可直接說名稱┅┅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只要解釋清楚、通順,可創造地採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同桌互說。
4、指名說。
5、集體評說。
6、想一想:這兩個小孩爭的是什麼問題,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
7、引導學生理解兩個小孩是根據不同的感覺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
8、你同意他們的意見嗎?(引發學生爭辯,根據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收集資料,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
9、剛才你們已經深入理解了內容,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嗎?(學生運動自由組合表演,在表演過程中指導學生把兩個孩子說話的語氣表演出來。)
10、大家再讀讀這篇課文,看誰能把兩個孩子說話的語氣給讀出來,齊讀課文。
(五)自方法,背誦課文
1、理解課文結構,即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
2、自己背誦課文,比比誰背得快,背得巧。
3、指名背誦,說方法。
4、集體背誦。
5、總結全文。
重點總結同學們在學習文言文時所用方法,充分肯定學生見解,激發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查閱有關資料,用科學知識解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
3、向學生推薦閱讀《女媧補天》、《誇父逐日》等文言文。
板書設計:
日初 盤盂
日初遠 日中 車蓋
孔子不能決也 孰為汝多知乎?
日初 滄滄涼涼
教學目的:
1.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2.學習本文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一共講了哪幾個人物?(孔子、兩個小孩)
二、介紹資料,了解背景知識。
1.孔子是什麼時候的人?
學生甲: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公元前551年,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學生乙:孔子從小生活在貧困之中,與寡母相依為命,學會了干不少「卑賤」的雜活。後來做過委吏(管倉庫)乘田(管畜牧)等小官吏。直至受魯國叔臣季氏賞識,做了魯國司寇,才進入大夫的行列。
學生丙:孔子熟讀古代文獻典籍,並整理好向弟子傳授,他打破了春秋末期以前的學在官府的狀況,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為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開了先河。
三、初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解決。
2.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四、學生字。
1.分小組學習生字。
2.交流匯報。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根據課後注釋疏通文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復述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同學們,平時你注意觀察過太陽嗎?說說你的觀察結果。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討論這個問題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句意。
1.學生對照注釋,自學課文,並找出不理解的字。
2.分組學習,交流學習成果。
3.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解釋。
第一自然段: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1)游:在這里指游歷說服,走訪各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
(2)小兒:小孩。
(3)其:指兩個小孩辯論、爭論這件事。
(4)指名讀這一段話,試著說說這段話的意思。
(孔子東游,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便問他們為什麼爭論。)
第二自然段: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午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1)第一個孩子的想法是什麼?讀一讀原文。
(2)始出:剛剛,開始升起來。
(3)也:語氣助詞,表示判斷成解釋的語氣。
(4)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個孩子的看法。(他認為太陽剛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很近,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遠。)
(5)再說說第二個孩子的想法。(他認為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離人遠,可是到了中午的時候離人很近。)
第三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1)第一個孩子為什麼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近,中午時離人遠?讀一讀他的理由。
(2)如:好像。此:這。乎:助詞,表示疑問,跟「嗎」相同。
(3)說一說他有這樣看法的理由。(太陽剛初升時大得就像車蓋,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盤盂,這不是遠的小而近的大嗎?)
(4)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1)第二個孩子為什麼會認為太陽初升時離人遠,中午時離人近?
(2)說說他有這樣想法的原因?(太陽剛初升時陰陰冷冷,到了中午太陽熱得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裡去。這不是離著近的熱,而離著遠的涼嗎?)
(3)有感情地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為:說。
(2)說說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孔子不能判斷。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得多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以表演的形式復述課文內容。(一個演孔子,兩個演小孩兒,一人當旁白。)
教學目標
1.根據課後注釋理解文章內容,並反復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解讀課題。
1.齊讀課題。
2.借已學過的古詩詞引出對「日」字的理解。
(1)引導學生背誦含有「日」。字的詩句。
(2)簡釋詩句中「日」字的意思。
(3)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理解課題,並導出「兩小兒在爭論太陽的什麼」這個問題,便於下一步展開對課文的深入學習。
(點評:古今漢字的字意有近似之處。就從課文的標題來看,古今含義就大致相同。因此,假以耳熟能詳的古詩詞「溫故知新」,學生就可以悟出題旨,並消除學習文言文的畏難情緒。)
二、反復誦讀,疏通文章。
1.暢談感受,明確方向。
(1)給出機會讓學生暢談初次接觸文言文的感受,並及時歸納和小結,啟發學生思考解決疑難的方法。
(2)根據各自己有的經驗,提出學習課文的方法。
2.合作學習,疏通文章。
(1)提示學生採用適當的方法,把課文讀懂、讀通順。
(2)選取適當的學習方法,通過小組協作,疏通文章。
3.檢查學習效果。
(1)請學生參考注釋,用現代口語復述故事,並根據學生復述的狀況進行即席點撥。
(2)復述故事。
(3)出示一組選擇題,讓學生選定兩小兒辯斗的焦點,即解開上課之初的問題——「兩小兒在爭論太陽的什麼?」
(4)通過「寫題板」的形式,快速表達各自的選擇結果。
(5)在學生基本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淺談」對重點詞——「笑」的理解,並適時點撥。
(6)藉助媒體畫面展示全文。反復誦讀,共同感受古文的「韻律美」,以期達到熟讀的效果,為深入理解課文鋪平道路。
(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動口、動腦,感受誦讀古文的樂趣。在多次誦讀中,學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點,又能明確下一步學習的方向。)
三、品讀課文,感悟寓意。
1.小組合作,弄清「辯斗」的觀點及理由。
(1)從文言文「簡潔」的特點入手,引導學生弄清兩小兒「辯斗」的內容,分清「辯斗」的觀點和理由。
(2)通過小組協作,分清「辯斗」的觀點和理由。
2.檢查學習效果並品讀課文。
(1)在學生分別匯報兩小兒觀點和理由的同時,完成板書。並再次指導學生反復品讀。
(2)反復品讀,品出對「笑」字的深入感悟。
(點評: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分清觀點和理由,並感受兩小兒爭論的氛圍,激發學生邊讀邊想。在反復誦讀之後,促使學生對兩小兒之「笑」有深入、獨特的感悟。並通過談論、誦讀等形式,展現學生對課文的「個性化感悟」。)
3.嘗試性背誦,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四、聯系實際,理解題旨。
1.解開「辯日」之謎。
(1)提出「辯日」孰是孰非的問題。
(2)通力協作,解開「辯日」之謎。
(3)運用媒體手段「印證」學生的解釋。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決」。
(1)引導學生談論對「孔子不能決」的看法。
(2)針對「孔子不能決」各抒己見,從而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點評:教學中為體現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的落實,精心組織「如何看待孔子不能決」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熱烈的討論之中悟出「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
五、回味「辯日」,師生漫談。
1.回味「學習歷程」,書寫心得。
(1)小結本節課的「學習歷程」,啟發學生寫出各自的收獲和體會。
(2)通過「寫題板」的形式,簡明小結自己「個性化」的情感體驗。
2.漫談體會。進行高效的師生互動與交流,拓展各自「個性化」的情感體驗。
(點評:引導學生回味本節課的「學習歷程」,為的是啟發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體驗,並用最簡潔的表達形式來表達自己的體驗。這種體驗是自主和個性化的;它始於「辯日」,但期盼孩子們能超越「辯日」水平。)
六、布置作業,課後延伸。
1.熟練背誦《兩小兒辯日》;
2.向親朋復述故事,並聆聽他們的體會。
(評:「背誦」、「復述」和「聆聽」,融語文課程中「積累」和「實踐」等多種目標於一體,將有限的課堂教學加以拓展,而學生也必將在拓展中再次受益。)
附板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生能利用課後注釋和查字典的方式疏通文意,
2.培養學生朗讀、背誦文言文的能力和比較文言文與現代白話文的特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索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讀出古文的韻味,理解孔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兩小兒勤於動腦,大膽探索真理的精神。
學法引導:
讀熟課文,看注釋理解句意,不懂得意思教師點撥,體會課文內容,兩兒爭辯的是什麼內容,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麼?結合資料,用科學知識回答兩小兒提出的問題,使學生認識到做學問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教學教法:
樂讀趣學自主感悟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引題、釋題。
1.兩個辛字中間加上什麼分別可構成一個怎樣的字?
2.區分「分辯」和「分辨」的意思,引出課題,生讀課題,釋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課前預習課文。能說一說讀古文的感覺嗎?
2.想聽老師讀讀嗎?師范讀,提出傾聽要求(課件出示原文)
3.聽懂些什麼嗎?(從讀法上)
4.教師領讀,(課件出示有停頓提示的原文)
5.學生自由練讀,選擇自己認為讀的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讀給大家聽[師隨機點撥]全班大聲齊讀課文。
6.讀通順後,解決剛才學生讀古文時困難中難讀這一點,學生提出解決辦法老師並相機板書
三、質疑,指導學法。
1.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會怎樣?」而通過剛才咱們那麼幾遍的讀,你知道他們在辯論太陽的什麼呢?你是怎麼讀懂的?
2.讓學生區分文言文和白話文不同之處,從而總結出學習本課的學習目標,[師板書]
3.讓學生總結出完成學習目標所要採用的方法,更進一步指明如何學習文言文。
四、精讀課文,解疑全文。
1.學習第一段,由學生說出整句話的含義,重點讓學生理解「游」字。
2.讓學生區分兩小兒,由此引出兩小兒辯論的內容,學習第二小節。
①從「也」字入手,指導學生朗讀。
②學生釋意,老師隨機板書。
3.小結,讓學生明白兩小兒辯論的內容就是太陽的遠和近。
4.合作學習三、四小節。
(1)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圈劃出兩小兒辯論太陽遠近各自的理由。
(2)小組間練習朗讀,採用你讀他譯,他讀你譯的方式(師生進行評價)
(3)重點學習「探湯」讓學生理解什麼是古今兩義,課件出示「孟」和「蓋」的圖片,並指導「孟」的書寫,理解句意後指導朗讀。
(4)課件出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兩句話。讓學生找出兩句類同之處,(從句式上,內容上)指導學生讀出反問,自信的語氣,並小結出兩小兒各自的理由(遠小近大,近熱遠涼)師板書讓學生達成背誦的效果。
5.學習最後一小節。
①這時候兩小孩子問孔子,孔先生,你說我們兩個到底誰說的對呀?孔子能判斷嗎?能決斷嗎?古文怎麼說
②解釋「熟為汝多知乎?」孰是什麼?為是什麼?汝是什麼?多知又是什麼?連起來就是?
③學生試背這兩句話,並提出兩小兒說這句話時態度怎麼樣?
五、研讀課文,讀後明理。
1.讓學生重點理解兩小兒對孔子的態度。
(1)教師提供資料讓學生明白太陽離我們遠近的有關科學知識,並讓學生當堂概括。
(2)學生提供孔子的資料,老師對孔子進行評價。
(3)師生互動後課件出示孔子說過的話,讓學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實就體現了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學習態度。
(4)讓學生理解兩小兒對孔子的笑,是在笑什麼?並指導朗讀。
2.拓展延伸,讓學生書寫感想,學習孔子實事求是和兩小兒善於動腦,大膽探索真理的精神。
六、交流學法,誦讀全文。
1.同學們我們初讀古文收獲就如此之大,從這篇古文中,讓我們認識到學古文其實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復復讀課文,聯系注釋講文意,過論交流明道理」(課件出示)
2.生讀課件內容。
3.師小結後,全班在音樂的伴奏下誦讀全文,結束課文。
板書設計:
兩小兒辯日
一兒 近(大) 遠(小)
一兒 遠(涼) 近(熱)
孔子不能決也
[個人簡歷]
王慧娥,女,1974.12,出生於西藏。1995年-2006年拉薩市實驗小學擔任班主任和藏語班語文教學,校課題研究員和拉薩市小語文教育學會會員。拉薩市首屆賽課一等獎,市級教學能手,2005年獲全國小學語文研究會先進工作者,2006年8月撰寫的論文代表西藏參加貴州省安順市舉行的論文研討會,論文多次在市級刊物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