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備課和上課的關系
備課是教學中的第一環節,講課與備課的關系猶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要讓課堂精彩就要做好備課工作。
有人說,課堂教學是「小池」,那麼備課便是「源頭活水」。可是課堂上卻經常不如備課中所料,課堂上並沒有完全展現我們所准備的內容,那我們就應當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呢?
課要備,經驗要採納,但教師要真正上好一堂課,絕不是靠寫教案寫出來的,也不是經驗堆積出來的。真正的好課是在教師與學生思維的碰撞過程中,在臨機應變中生成的,這就叫臨講備課,是備課的重要一環,或者說最後一環。臨講備課的好壞直接關繫到課堂講授效果的好壞。這就要求教師有深厚的功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老師要用一生備一節課。教師教學能力的積淀會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積淀,做一名精益求精的教師,應在生活中多積累,多觀察,多思考,用全部的精力、經驗、心血、時間來備好每一節課,使每一節課都成為精品。
但是精心備課並不是將上課時要說的每一句話都備到,老師過度的預設很可能限制了學生創造性的生成。備課,要有粗有細,粗在老師如何教,細在學生怎樣學;粗在方法,細在情趣;粗在預設,細在生成。從備課到上課,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創建開放的課堂 ——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發展學生的內省思維,這才是真正的教學改革。
『貳』 備課的經驗和上課的經驗
一、備課的經驗
1. 備課時要對三套不同的教材來回比較,從而選擇確定一種較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方法。70%左右要緊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縱橫滲透,綜合整合,作相關發揮。
2. 在假期中把新學期的課完全備好,包括各次考試的題目,要有一個整體的備課框架,然後才上課。最好的教學策略是按照「整體→部分→整體」進行教學。
3.備課要掌握教材的整體結構,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現狀與需求。廣泛搜集相關資料,合理取捨講課的內容。只能講授學生可能懂的內容,不能講授學生無法理解的內容。
二、上課的經驗
4.上課怎樣開頭,怎樣結束,要反復推敲。開頭要激發興趣,結束要讓人回味。開頭結束都力求短小精幹,切忌拖泥帶水。板書演示要清楚明了,重點關鍵要突出鮮明。堅決守時,決不壓堂。
5.上課要關心每位學生。要使絕大多數都能真懂。在讓學生思考、操作、討論時,優秀生和後進生應有所區別,體現出「因材施教」。要使優秀生感到一定困難,要使後進生感到在進步。
6.要善於提出恰當的問題,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的時間。一堂課要有動有靜,有張有弛,有嚴肅有笑聲。每一節課的最精華之處,一定要放慢速度,讓學生能銘刻在心。
7. 教學過程的關鍵是「交流—互動」。要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盡可能讓學生自己活動。學生的聽、說、讀、寫、議、辯、練、評要交替進行。
8. 每次上課後,要及時記下自己成功之處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學日記」,隨時總結經驗,自覺進行反思。要及時將教學經驗上升到模式建構,從個別上升到一般。
『叄』 教師如何備課才能與課堂教學創新相適應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一個最重要環節,認真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如何做好這項創造性的工作呢?我的體會是:備課要做到從多層次、多角度下功夫,具體認識如下:
一、備內功
要備好每一堂課,平時積累內功是非常重要的。「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和完善教師本身的業務素養。十年來,我主要通過下列途徑來積累內功:
1、養成自學習慣。大學後的繼續教育主要是業務知識和技能學習,雜志是最好的學習信息庫。從教以來,我從未間斷過訂閱《化學教育》、《化學教學》、《中學化學教學參考》、《中學化學》4種教育教學期刊和《中學生化學報》等,已習慣了雜志拿到手,當時就閱讀,最遲不超過兩天就要讀完。另外,每年還要學習幾本專著。這樣堅持自學既提高了自己的水平,又有益於給學生傳授自學方法和技能。通過自學,可以了解教育改革和研究的動向,了解本專業教學的新思想和新穎的教學資料,備課時才能做到及時吸收外域的先進經驗和優秀成果,便於創造性地轉化為自己的教學本領。教師終身從教若不訂幾本教育教學雜志,而總是安於現狀,這樣的授課學生是不歡迎的。我認為,《化學教育》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文章;《化學教學》的教改探索和教學經驗及實驗文章;《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的教學資料文章等都是中學化學教師應當閱讀的。尤其是青年教師,至少要訂閱這三種好刊物。
2、多聽名師的課,經常與同行交流。重視切磋教學疑難,改進教學藝術,集各家之所長,樹自家之風格,應是從教好學之本意。剛從師大畢業來醴陵一中任教時,我擔任高一四個班的化學課和一個班的班主任、年級的團總支書記工作,教學任務重,工作量大,又沒有經驗。因此,開始階段有些把握不住課堂教學要求,就主動拜老教師為師。先後聽了一年賀校長的課,聽了三年周老師的課,聽了當時校內外數十位各學科名師的示範研究課。周老師是當時的化學教研組長,全地區有名的教學權威,他的課講得非常好,語言生動,重點突出,例子舉得十分恰當,方式方法用得也好。他在台上講授,我在台下邊聽邊想邊記筆記,他的優點清清楚楚,他的某些不足我也明明白白。這樣,他的課與我的體會相結合,就備好了我的課。若自己單獨備一個教案往往需要二、三個小時,而聽課同時備課只需要45分鍾。可見,系統地聽課能夠減輕自己的工作負擔。在我們教師群體里,人才濟濟,教學能手多得很,永遠值得相互學習。
3、要不斷總結。學有體會,教有所得,把這些熔為一爐上升為理論,這個過程就叫做教學總結。我認為總結工作非常重要,上課不總結就不能抓住要領,不能形成體系;教學不總結就不能升華為理論,就不能發展和提高。我的體會是:學習--教學--總結三位一體,這樣就能形成自我發展內部機制。近年來,我寫了幾十篇教學專題總結,有的是自我寫作,有的是上交的總結,有的是教研活動報告總結。有6篇論文在全國會議上交流,有十多篇論文在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表,有5篇論文獲獎結集出版,有3部著作公開出版發行。寫總結並不僅是為了發表,能發表的終究是少數。我認為:寫好總結為的是把自己的經驗和理論思考提高到與自己工作相適應的最佳水準,使自己的「內功」提升一個更高的境界。
二、備大綱和教材
教材、教學大綱和會考說明、高考說明穩中有變。教案的設計必須以現行的教材為依據,以大綱和考試說明作指導,既要防止超綱教學,又要切實達成教學目標。如果滿足於憑老經驗備課,照搬名人的優秀教案就容易導致超綱。若片面理解新教材降低難度、刪去難點內容的目的,將教學過程簡單化,勢必完不成素質教育的任務。
現以90版大綱和教材、93版高考說明為例,談幾點備課體會。
1、要樹立全面的素質教育觀念
現行的大綱將「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等)」並列到「雙基兩育」教學目的中,就明確了新時期的「素質教育」較全面的內涵,也就進一步指明了教學活動中主導與主體的關系。據此,備課設計應轉向於如何組織學生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多看、善想、會做、能閱讀理解,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實現在「培養能力的活動中打好基礎,落實雙基的過程中發展能力」的教學目標。
2、要領會「減、降、增、分」的意圖
我認為,大綱和教材刪減部分過難的內容,降低部分知識的難度有兩個主要意圖:一是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二是促進教學改革,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
過多和過難的知識容易導致教學過程僅能顧及傳授知識,而無瑕重視和落實各種能力的培養。刪去的內容堅決不再講、降低的難度決不再拔高。把省下來的時間花到如何實施4種基本能力培養上去,從以下幾個角度端正備課認識:認真研究大綱的知識點和考試說明對知識點的能力要求。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活動、創造出樂學、活學的氣氛;在有限的知識探索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思考力,理解力,尤其是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拓知識向能力轉化的多種途徑。例如大綱增加的活動課包括課外閱讀、參觀、調查、科技活動和競賽輔導等,可以配合課堂教學更全面地提高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等。
3、備教材的內涵和外延、備教材的處理
教材的內涵包括:思想教育,化學思想(定性描述、定量控制、學用結合等)和科學態度及科學方法等。
教材的外延包括:新舊知識的承前啟後,適當相互滲透;恰當的引伸和向新情境遷移;復習課中將課本知識全方位滲透,尤其是選修內容向必修內容的深入滲透。
教材的處理力求靈活。我感受最新的一例是關於氯氣與水反應的教學曾是典型的難點,後來簡單地引入「可逆反應」和「弱酸的電離」兩原理,卻輕而易舉地突破了障礙,不僅讓學生能真正解答相關的系列的問題,而且為後學的這兩個概念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總之,新教材的教學思想必須以傳授知識為主,進而向培養和提高能力為主的目標轉化。實際上,這樣備課的難度比過去更大了,要求更高了,要側重於備在課本知識的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如何獲取知識、理解知識,如何靈活運用知識,如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等。即我們教師應當盡快樹立現代教學的備課意識,才能全面領會教材改革的精神,做到努力鑽研教材,真正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課堂教學活動。
三、備知識與重點和難點
教材所介紹的內容是經過高度濃縮的,基本上是知識提要,備課時需要作精心加工。教師的講課應有淵博的知識,能夠把與本堂課密切相關的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材料,思想品德教育,環境保護教育,化學史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社會知識、生活知識和生產知識,以及其它學科知識和現代科學知識等有機地融為一體,使課本知識活化,有血有肉才會生動,富有趣味,易於學生學習掌握。這些知識和材料主要靠教師平時積累,多留心報紙,多閱讀教學雜志,勤於記錄整理,到用時能得心應手。
重點內容重點備。教材重點和難點的教學過程設計是教案的主體,應寫得盡量詳細。因為只有經過文字條理化的語言才會簡潔、嚴密、邏輯性強,方有利於在限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教學設計。
例如,基本概念、原理的內容往往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教材一般只作正面介紹,容易形成學生的思維定勢。受傳統教學的影響,目前多數學生的思維只達到單向思維、順向思維、常規思維的定勢思維水平。備課時應多從正向、順向、反向、實例等4個方面去設計重點內容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直覺思維和綜合思維能力。
四、備教材和學法
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和要求,確定課堂教學的類型,並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學生的基礎、教師的專長等是選定最佳教法的主要因素。即使是同一個知識點,教法不同,往往教學效果大不一樣。各種教法都有其優缺點。如:傳統啟發式是傳授知識的最好教法,易被教師掌握和運用,也易為學生所接受,但不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於培養創造能力。現代啟發式雖有利於訓練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培養探索精神,但教學耗時多,進度慢。備課時應盡量結合兩者的優點,克服其不足,形成具體的綜合啟發式教學程序。又如:自學輔導法雖有利於提高自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悟性」,但教師的備課工作量特別大,有關材料較難准備,學生的知識面較難拓寬。因此,備課時應盡可能使各種教法互相結合,互相滲透,取長補短,使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
如何教似乎是老師的事,因此這方面的研究較易深入,也較成熟。如何學習好像是學生的事,教師對此往往關心較少,這方面的研究理應加強。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過程不僅是教師「教會」學生,學生「學會」知識過程,更應是一個教師施展「會教」本領,學生學會「會學」技能的過程。因此,學習方法的引導也應是備課的內容之一。
備課時如何備學法呢?我的體會是:
1、根據教學要求備學法。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新增了對學生學習能力要求的內容,如化學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分別作出了概括性的具體化的能力指標要求,其中,思維能力是4種能力的核心,考試說明又給出了詳細的要求。對照要求備學法,備觀察方法,實驗設計方法,各種思維方法和自學方法的學習指導,使學生逐步掌握學習化學的正確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2、根據教學內容備學法。新課教學一般要備預習方法、聽課方法、筆記方法、課後復習方法、作業方法、解題方法的指導;要備知識的記憶方法技巧,學問的鑽研方法,問題的思考方法,圖表、模型、實驗的觀察方法等,其中思考方法是備課的重點。不同的課型,不同類型的知識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如復習課用「知識結構化、網路化」法;實驗課用「原理--操作--現象--結論」五步法;學習無機物用改變順序的「組成--結構--性質--用途--存在--製法」六步學習法;學習有機物用「鍵型與官能團--反應類型--合成路線」三步學習法。要把這些方法「交」給學生。
3、根據學生實際備學法。有的學生讀書聰明,學得十分輕松,其學法得當。有的學生書讀得「死」,常怨「聽得懂課,看得懂書,就是做不好習題和考卷」,其學法肯定有問題。找出兩個這樣的典型代表,讓他們向全體學生匯報自己的學習方法,總結出考試成績好的經驗,考試成績差的教訓,有利於引起學生對學習方法的高度重視。
總之,我認為如果把課堂教學中怎樣設問看成是教法問題,那麼,算術答問就是學法問題;對一道例題的教學,若將怎樣審題,解題看做是教法問題的話,那麼,總結解題規律、經驗教訓、解題技巧、應變方法、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則可看成是學法問題。教法與學法是相輔相成的,將學法內容列入備課計劃是進一步落實教法的效果,實現教與學同步發展的有力保證。努力做到教法與學法的最優法,是實現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時代要求,需要我們不斷探求。
五、備學生
以班級為單位的課堂教育,主要針對全體學生,但又要考慮因材施教,對基礎程度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因此,備課時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情景使各類學生都有表現和發展的機會。
例如:一堂新課教學,設計有10個提問和示範練習,其中3個屬於基本要求必須掌握的,一般請中下層學生解答;有4個屬於較高要求略帶智能性的問題,一般請中層次學生示範解答;有3個屬於拔高要求,較靈活綜合性的問題,一般請中上層的學生示範解答。問題與人對應,備課要做到心中有數。
以一堂習題教學為例,備課備學生,我常設計這樣的程序「備3個例題,備3種教法,備3種學生。」
第一個例題中等難度,採用啟發討論式教學法,教師講解審題方法、思路,請中下層學生在黑板上演示解題方法和過程。然後集體討論,個別發言對該學生的解答進行評議,如果正確,那麼還有哪些方法同樣正確?如果錯誤,錯在哪裡?為什麼會錯?如何糾正?這樣的教學設計既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又能達到使中下層學生學會教師講授的內容,有利於激發中下層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主動學習精神,促進其轉化。
第二個例仍是中等難度,採用發現法教學,教師出示題目後,讓學生思考片刻,請幾位中等程度的學生講述其審題方法、解題思路、列出關系式,後一位學生對前一位學生的講述提出補充、糾正意見或新的思路。讓學生展開思路,充分討論,不斷有所發現,直到將此題的題意和解法基本弄清。最後,教師略作評價,板書其中最好的一種解法的解題過程,重點講解處理技巧,如計算題的數據處理是多數學生解題速度慢的原因,就要常講技巧,培養出「數字感情」來。
第三個例題中上難度,採用嘗試法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悟性」。首先由一位或幾位中上程度的學生在黑板上做題,其餘學生在草稿紙上試做。如果是計算題,有時可以先公布最後結果,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探索目標,以便及時修正方法,領悟其中的奧秘。然後各自與黑板上對照是否一致,如果不同,是誰錯了?指定幾位同學匯報自己的情況,修正黑板上的錯誤。最後,教師對學生的嘗試從以下5個方面作出評價。怎樣做?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會想到這樣做?不這樣做行不行,還有沒有別的方法?這些方法哪個最好?這個問題改變設問角度,還會變成什麼樣的題目?是容易了還是難了,如何解答?
由此可見,教師備課需要把心思花到學生身上,了解他們的現狀怎樣?估計他們課堂上會怎樣?設計引導他們變成怎樣?平常答問和考試成績變化情況是備課時將學生劃類的依據,按成績冊作名記號和課堂表現記號是進一步核實備課備學生是否備到了點子上的一種好方法。
我認為:千百年來形成的學校教育「教師一言堂」是導致中國公民民主與合作意識淡薄的根源!備課備學生,培養他們的民主精神和合作品質,這也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六、備板書與教具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精心設計板書計劃是教學藝術化的手段之一。優秀教師的板書經驗值得我們青年教師學習,報刊雜志常有介紹板書設計的文章值得我們去體會。
備教具包括准備實驗教具、電教教具、直觀模型和圖表等,必要時自己要製作某些教具。
實驗是化學的基礎,我在教學中不僅要保證教材上規定的實驗全部做好,而且經常補充一些必要的演示經驗,例如鹵素和硫的教學我補充演示了近30個實驗,在上級的實驗教學檢查中受到表彰。
幻燈教學是電化教育的主要形式,可以增大課堂容量,節約時間,提高45分鍾的教學質量。我一般把表格、總結、例題、閱讀材料、知識網路等製成幻燈片。領不到這么多空白片,就剪一些塑料膜自製備用。
七、備作業與反饋
為了減輕學生課後作業負擔,提高作業的效率,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常布置不同要求的作業。
對於准備學文科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學目標就是讓他們達到高中畢業水平,僅布置課本上的習題作業,每星期批閱一次。
對於成績中等左右的學生,教學目標則是培養未來的普通大學生,除布置課本上一些重點習題外,還要求按時完成《課程基礎訓練》上的練習,一般每個學習單元批閱一次。
對於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教學目標則是培養未來的重點大學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特別強,課本習題遠遠滿足不了他們需要。根據他們的學習自主性,除布置一些補充作業外,不作其它硬性要求,讓他們有機動的時間廣泛閱讀課外讀物,使其向知識更深更廣的全面發展。他們的學習反饋在於經常向老師請教各種疑難,輔導時也往往是「一點就通」。
課堂重要例題和各次考試做錯的題一般都要求重新上作業本。這也是反饋的一種好形式。
實施以上作業改革措施後,抄作業的現象大為減少,作業的針對性強,調動了不同層次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
八、要及時做好自檢自評
一個教案實施後要及時總結成功經驗,修理不足之外。堅持寫教學後記有利於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同時也為教學科研提供了素材,教學後記有的可能成為教學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參加工作12年來,我發表的數十篇論文多數是由教學後記整理而成的。從積累素材,到著手研究,再到整理成稿,修改成文,最後發表往往需要一定的過程和時間。例如,我的處女作「試論化學課堂教學的設疑藝術」一文用了3年;獲全國一等獎的「化學總復習課的再創造教學理論與實踐」一文用6年,學術論著「元素屬性及其氧化物水合物酸鹼性關系的探討」一文也歷時多年。
如果我們專備一個教學日記本,將每天的教學錄感記錄下來。莫讓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流失,這又何嘗不是教師的一種美德和對教育事業的新貢獻!
結束語
教師的備課實際上是在預塑自己的課堂教學形象。學生學業成績的好壞與教師的形象有著密切的關系,有時甚至起決定性作用。學生是否喜歡這個教師上課,決定了是否喜歡這門功課,能否學好這門功課。因此,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就是提高備課質量,課堂教學改革首先從教師的多層次全方位備課做起。
『肆』 簡述說課與備課,上課有什麼異同
三者的先後順序是:備課、說課、講課。
備課,是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版程的特點權,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
說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也就是授課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或教研人員,講述自己的 教學設計,「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的教學設計思想的分析
講課,是對說課的具體實施。
『伍』 備課與上課的關系是什麼
簡單的說是:備課為的就是上課。或備課和上課是相互的。
備課是了解要了解的東西。就是為了上課要講的材料先去了解、
反過來上課要是沒有先去了解一下要講的材料就好老是拿著書在看 難後在給你們講課。 這樣會拖課。 所以 備課為的就是上課。或備課和上課是相互的
『陸』 教師備課上課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據是教科書,也稱課本、教材。
教師備課要求:
1、鑽研教材內,鑽研教材包括專研學科課程標容准、教科書和閱讀相關參考書。但是學校放發的教參書是遠遠不夠的,可以看一看其他的教案參考書拓展自己的思路,例如《優秀教案》就很不錯。
2、了解學生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熟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其次,要了解班級情況,如班風等;再次,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
3、設計教法教師在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要考慮用什麼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以促進他們學科能力、學科素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德等方面的發展,要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特點等來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
『柒』 大學備課與上課課時比例是多少
努力上好課是每一位剛剛走上大學講台的年輕教師的心願。新教師們都知道,上課的質量多是由備課的質量決定的。但如何備好課卻不太清楚,怎麼才能讓新教師少走一些彎路,使教學獲得更佳效果,我這里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能對新教師們有所幫助。
一、心中要有學生。為了使教學切合實際,有的放矢;為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了解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要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時代特點;了解他們的學習態度,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習慣等。
在了解的基礎上,還要有研究。在研究後,要做出比較准確的預見。要預見到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有哪些困難,預見到他們對自己所開課程的態度、結合教學的內容幫助他們解決那些思想問題等。注意准備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考慮如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做人。
二、一定要吃透教材。教材包括教學大綱、教科書和一切教學必需的材料。作為教師要努力做到對所教教材達到「懂、透、化」的程度。意思是對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首先自己要「懂」,弄清楚每個概念和每條基本理論以及他們的來龍去脈。其次是要懂得「透徹」。做老師和做學生不同,我們要在「懂」的基礎上弄清楚哪些是教材的重點、難點。學習本門課程學生必須掌握哪些東西,在把握教材總體知識結構的同時,弄清哪些是影響整體內容的關鍵性內容。還要弄清哪些是難點、疑點,根據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哪些是他們感到困難的,會提出疑問的,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要清楚所教學科與相鄰學科的關系和聯系。
「化」有兩個層次的要求:第一要求,我們要把書面語言通過我們的學習、鑽研、理解、記憶轉化成自己的口頭語言,流暢地表達出來。雖然這對新教師有一定的難度,但我們一定要向這個方向努力。這里需要我們注意兩點:一是一定要把握住重點,難點和疑點,千萬不要面面俱到,不少新教師課堂教學的問題就出在面面俱到上。很多對學生自學很簡單的內容,我們沒有必要去講。這樣你就有精力去把重點、難點、疑點「化」掉。你就能很好地解決新教師容易出現的滿堂灌的問題。二是絕對不要照本宣科,有些教師把書背得滾瓜爛熟,一字不漏地在課堂上背了一遍,這種「死記硬背、囫圇吞棗」的辦法是課堂教學的大忌,也是新教師常犯的毛病之一。「化」的第二要求就是要把我們的思想、激情;把我們對學生、對事業、對祖國愛的情感,融到我們的教學內容中去,這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永遠追求的,希望新教師一開始就應該注意向這個目標努力。
三、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現在我國高校佔主導地位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許多新教師也多是這樣學下來的,我講你聽,我講什麼是什麼,我講什麼考什麼。但我們考慮過沒有,這樣講的效果怎樣?學生願不願意聽?為什麼有那麼多學生想法逃課?這些當然不全是講授法的錯,該講的還得講,只不過從學生的要求、內容的需要以及整體效果上的考慮,我們應該加一些案例教學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豐富起來,這是提高高校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應該是對我們每個教師的要求。
四、追求完美,但力戒完美主義。新教師可能會說,我們教學存在那麼多問題,我們哪敢追求完美。但事實上新教師課堂教學上很多問題是過於追求完美造成的。在聽課過程中,經常會見到有的新教師怕卡殼,不敢離開教案。怕卡殼就是完美主義在作怪。新教師內容不熟是正常的,忘了可以看一眼,但不要離不開,哪怕是講錯了,意識到了立刻就改或靈機一動,問學生,我這樣講對不對?都可以,可能效果會更好。「這種公開承認缺陷並且隨機加以解決的習慣在那些模範教師身上最為常見——他們同樣被視為最淵博的最有能力,最受學生愛戴的教師。」《給大學新教師的建議》P23。還有的教師沒到下課時間講完了,臉一下紅了,不知下邊該怎麼辦。還有的下課了還沒有講完,非要硬著頭皮講下去,可學生不買帳,效果可想而知。剩下時間了臉紅,沒講完硬著頭皮講,都是完美主義在作怪。所以我說,我們應該追求完美,但要力戒完美主義。真理向前多邁一步就會成為謬誤。
五、重視板書的設計。有些新教師在備課時把這一問題忽視掉了,課堂上的板書有的過於簡單,有的過於雜亂……。板書的作用不能小看,因為老師在課堂上與學生直接交流的時間很少,主要依靠語言和板書來表達,講授學生一聽就過去了,而板書是體現教學內容體系的,而且可以停留,學生可以邊看邊思考。
備課要設計一套醒目的板書提綱,要考慮其科學性、藝術性、條理性、啟發性等。板書決不能亂畫亂寫,應該寫什麼,什麼時候寫,寫在什麼地方,怎麼突出重點,怎麼體現知識之間的聯系,什麼時候擦,擦哪部分,保留哪部分都要在備課時設計好。如果用多媒體授課(我並不主張新教師用多媒體授課,因為它不利於新教師教學能力的全面提高)切記不要搞成教科書的電子版,要用干練的文字和簡明的圖表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問題,必要時可用動畫、視頻加深學生對重點、難點的理解和記憶。
六、一定要重視「再背課」。「再備課」是每次課後在教案的備注欄里記下教學中的觀察、思考、學生的反應、效果的比較、教後的評析、教學中的新感受、新認識等,隨時發現備課和講課中的新問題。長期以來,我們許多教師重視課前備課,而忽視課後的「再備課」,不少高校教師的「再備課」被教學日誌所代替。但我們知道,教學日誌是學校教務處對教師教學的一種管理手段,雖然起到一定的教學反思作用,但和「再備課」有本質的不同,「再備課」既是對課前備課的檢驗,也是對課前備課的再認識和再創造,是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中國教育報》1993年3月9日高如芳《「再備課」不容忽視》),它有利於教師積累教學心得,有助於教師走上教研之路,多出教研成果。每個有志於搞好教學、教研的新教師都應注意養成「再備課」的好習慣。
「上課好與壞,功夫在課外」,以上是我自己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一點體會,希望能對新入職大學教師的備課有所幫助。備課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只有認真對待備課,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成功的教師。
『捌』 教師備課上課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教師備課的主要依據是教科書,也稱課本、教材。
教師備課要求:
1、鑽研教材
鑽研教材包括專研學科課程標准、教科書和閱讀相關參考書。
2、了解學生
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熟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其次,要了解班級情況,如班風等;再次,要了解每一個學生,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等。
3、設計教法
教師在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要考慮用什麼方法使學生掌握這些知識以促進他們學科能力、學科素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品德等方面的發展,要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特點等來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
(8)備課上課一致擴展閱讀:
備課方法:
實行師生合作形式集體備課制,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就集體備課而言,進行三種層次的集體備課。
1、教材集體備課.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針對整本教材應教哪些知識、培養哪些能力等集體研究一次。
2、單元集體備課。即在每單元教學前,針對單元教學目標、訓練重點等集體研究一次。
3、課文集體備課。第一次討論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訓練的重點內容,使用的教學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學案等。第二次討論教案、學案的設計是否合適、恰當等,並提出修改意見。
從備課開始,就讓學生幫助老師搜集資料,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行同年級老師集體備課基礎上的主備老師分工負責備課制,集中了老師們的智慧,豐富了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