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白壽彝語文閱讀答案

白壽彝語文閱讀答案

發布時間:2021-02-25 20:49:51

❶ 蘇東坡和徐特立兩位名人的讀書方法對你有什麼啟示請談談自己的感想。

蘇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八面受敵」讀書法。他認為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內個問題就行容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年輕人鑽研學問,每本書都要讀幾遍。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個方面。比如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不要考慮其他方面。要探究事跡史事,或是典章制度,就換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學成以後,各方面都經得起考驗。《孫子兵法》有個重要原則,叫做「我長而敵分」。如果八面受敵,則不應八面出擊,而要集中優勢兵力以眾擊寡。蘇東坡讀書就是運用的這種方法,歷來為古今學者所稱道。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❷ 有哪些語文一直誤學著而我們渾然不知

首先必須要承認的是,這次全國統編教材(「人教版」)確實訂正了一些細小的失誤。例如滬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趙州橋》這一課,寫明這座橋梁「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1300多年了」,這明顯是較早前的表述,因為它始建於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元年(公元595-605年),因而這次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收入同一篇時,就更改為「一千四百多年了」。

不過,這樣的表述仍然很容易讓人誤以為,趙州橋從古保留至今;而實際上,現在的趙州橋只是「因名而古」,它在1950年代曾大規模重修過,使用了古代不存在的的水泥砂漿技術砌築,並更換了大部分石料。現在的課本無法讓孩子了解到這些。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上的另一篇《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提到《清明上河圖》「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同樣沒有引導、鼓勵孩子去了解更多信息。因為關於這幅畫作上究竟有多少人物,也是歷來有爭議的。

五百多人的數字,是白壽彝《中國通史》上提到過的約數,原本就並不精確,而仔細研究這幅畫的學者所給出的數字要多得多:據日本齋藤謙《拙堂文話》統計,《清明上河圖》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動物208頭/只(轉引自曹星原《同舟共濟:<清明上河圖>與北宋社會的沖突妥協》)。

另有一些表述,其實已經過時或不準確。例如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課《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國台灣省最大的一個湖……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這短短幾句話中,至少有三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台灣最大的湖其實是曾文水庫(17.14平方千米)而非日月潭(7.73平方千米),日月潭只能說是全島最大的(半)天然湖——它原先是天然湖,但後來又建造了水庫堤壩和水電站,故而算是半天然湖;

其次,湖中小島本名珠嶼,「光華島」一名在1945年台灣光復之後曾使用過,但1999年之後已經按當地原住民語言改稱「拉魯島」;

最後,這里日月潭名稱來歷的解釋,可追溯至晚清曹士桂《宦海日記》的記載:「山南水圓如日,山北水彎如半月,詢社人,潭名日月。」但現在考證發現,最早記載日月潭的是清道光元年(1821)升任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所著《蠡測匯抄》一書,而其中明確記載:「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也即並非由形狀如日月得名,而因水色不同得名。

❸ 如何做高中歷史大題

一、審准題目。
准確審題是正確解答的前提。題目的類型雖然多種
多樣,但其基本結構卻大致相同,因此,審題也就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試題結構。
歷史問答題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幹語、答項語、提
示語、限定語。例如:"評述民主革命時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一題中,"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是主幹語,"歷史作用"是答項語,"民主革命時期"是限定語,"評述"是提示語。
主幹語又稱"中心語"。一般位於試題的中間,由專用歷史名詞構成(材料問答題的主幹語一般以歷史材料的形式出現)。它告訴考生,試題是針對哪一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進行提問的。這是問題的主體,是試題的核心,試題的其餘各成分都圍繞它展開。只有正確理解中心語的內涵,才能把握住審題的大方向。不然,准確審題則無從談起。找出主幹語應作為審題的起點。
答項語就是求答項目,往往位於試題的最後。它具體規定應回答哪些方面的內容。是審題的最終落腳點。找准答項語就把握住了問題的關鍵,就明確了思維的方向、找到了解題的著力點,收集材料、組織答案就有了目標。審定答項語是審題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提示語常常出現在試題的最前面(個別試題的提示語融合的答項語之中)。規定用何種方式解答,也就是解決怎麼答的問題。常用的詞語有:"述"、"評"、"論"、"比較"、"說明"等等。這些詞語能夠清楚地告訴我們試題的類型,提示我們應對的方法。把握准提示語,就能夠確定答案的基本結構,確定試題的基本解答方式。
限定語是對主幹語、答項語、提示語在范圍、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規定答案要限定在什麼范圍內,基本上都是位於主幹語、答項語、提示語的前面(個別試題的限定語融合在主幹語之中)。如:"簡要評述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主要政治活動。"一題中帶著重號的詞語就屬於限定語。其中"簡要"是對提示語從程度方面進行的限定,"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對主幹語從時間范圍上進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對答項語從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准確理解了限定語就可以少做許多無用功,從而保證把非常寶貴的考試時間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並且還可以減少閱卷老師的勞動量,避免惹老師討厭。
當然,近幾年高考問答題的提問方式一般不是那麼直截了當。有的是一題多問。有的雖然是只有一問,但問題的各組成部分卻不是一目瞭然。如98年高考試題第49題:"美國獨立戰爭和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相繼取得勝利後,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成立了統一的美利堅合眾國,而西班牙屬拉美殖民地卻建立起一系列獨立國家。試從兩個獨立戰爭的背景和進程說明這種現象的原因。"題中的主幹語是"這種現象"即"美國獨立戰爭和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相繼取得勝利後,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成立了統一的美利堅合眾國,而西班牙屬拉美殖民地卻建立起一系列獨立國家",答項語是"原因",提示語是"說明",限定語是"從兩個獨立戰爭的背景和進程"。雖然這幾種成分的分布不是那麼清楚,但只要稍做深入分析,並不難找出。一題多問的,則需要逐個找出它們的主幹語、答項語、提示語和限定語。把一個題目看作是幾個題目分別解答。
第二,推敲關鍵詞語。
弄清試題結構,找出試題的四個組成部分,只是為准確審題創造了便利條件。理解了上述四部分的內涵才能算得上明確了題目要求。主幹語、答項語、提示語、限定語都是由若干詞或片語組成的,能否正確認識上述各成分,取決於對這些詞語,特別是關鍵詞語的理解。由此看來,弄清關鍵詞語的含義是審題的基礎,推敲關鍵詞語便成為審題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個步驟。
審題中最易於出錯的是限定語。對組成限定語的各詞語的推敲,往往決定著考生能否按照命題者限定的范圍答題。如果把題審"小",就會導致答案要點不全。如果把題審"大",就會多做許多無用功,浪費大量寶貴的考試時間,並且還會沖淡問題的主題,影響考試的得分。因此,我們在考試中應不惜投入大量精力進行這項重要工作。
在有多個問項的問答題中,審清每一問的主幹語並非易事。除第一問以外的各個問項的主幹語大多是代詞,如:"其"、"此"等等。這些代詞的含義都是由它前面的一句或幾句話決定的,有些語句往往還相當復雜。在審題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出現理解的偏差,導致不能正確認識這些代詞的含義。這樣,就必然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自然也就得不到本來應得的分數。
第三,推測命題意圖。
要做到真正准確地理解題義,完全按照試題的要求解答問答題,僅僅能把題目的結構弄清,把握住關鍵詞語的含義,從字面上理解了試題,是不能夠完全滿足要求的。只有認識到了命題者的意圖,審題才能算是真正"到位"。考生弄清了命題者要考查哪些方面的能力、考查哪些基礎知識,考查哪些方面的政治思想認識?就能夠按照命題者的意圖,順著命題者的思路去解答問題。這樣,考生對問題的解答,就會最大限度地接近試題的"參考答案"。

二、找齊材料
在"審清題目"之後,考生的思維應立即轉向對答題所需材料的收集上來。找齊材料是解好問答題的關鍵。只有找齊了材料,才能保證回答問題時不漏要點。換言之,就是不漏得分點。由此我們應得出這樣的結論:對答題所需材料搜集的齊全與否,將決定著問答題的最後得分。
"材料"包括兩大部分,一是與題目有關的基本史實,二是答題所需的歷史基本理論和基本認識。"收集"當然是指在自己的"記憶庫"中尋找。
對材料的收集要"全面",不漏過與題目有關的任何內容。同時,還要注意解決時間緊與內容多的矛盾,做到"簡明",對材料的搜尋只能是綱要性的,框架式的。

三、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是規范答題的必要條件。
1.理清答案的基本結構,篩選要點。
完成前面所述兩個步驟以後,考生的主要精力應立即轉到對答案的總體規劃上。設計好先答什麼?後答什麼?答到什麼程度?相關要點如何組合?等等。在此基礎上,再次對試題要求仔細推敲,然後從前面選定的材料中精選出與題目關系最密切的部分,組成答案要點。
2.研究試題的分值分布,確定答題的重點。一般情況下,分值較高的問項,理所當然是解答的重點。
3.理清試題本身並未明確指出思考方向的問項的解答思路,突破難點。這些問題雖然難以把握,但它們往往也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如:"原因"、"評價"、"體會"等等。下面探討一下解答此類問題的一般思路。
①"原因"。分析原因無論從什麼角度入手,都必須明確找出歷史的承擔者--題中所述歷史現象所涉及的社會團體(或個人)。逐個分析它們在社會上的政治、經濟地位,它們的政治、經濟要求,它們與題目中所涉及的事物的聯系。由此,就不難找出它們對題中所述歷史現象的發生所產生的作用,也就是說是上述歷史現象發生的原因。
②"評價"。一般應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進行分析。
消極方面,應從"危害"、"局限"、"不足"等幾個角度思考。
積極方面,通常又稱之為"意義"。往往分成以下三部分來回答:第一,用簡練的語言(一般是一句話)概括所考查歷史現象的本質特徵。第二,指出所考查歷史現象產生的直接的、近期的、較小范圍的作用和影響。第三,指出所考查歷史現象已經產生或將要產生的深刻的、長期的、大范圍的影響。
③"體會"(啟發、啟示、反映出什麼、想到了什麼?等等)。這類問題,考生常常會感到無從下手,許多同學在考試時,乾脆放棄這些題目。
其實,這種問題的答案並不是漫無邊際的。它們一般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題中現象所反映出的規律性、本質性的結論。第二,題中現象所反映出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等。第三,題中所述現象驗證了哪些現行政策的正確性或者是驗證了哪些事物的危害性。第四,我們能從題中現象中得出哪些經驗教訓。第五,吸取相應的經驗教訓後,我們的工作要朝什麼方向努力。
按照上述思路思考,我們就不難得出"體會"類試題的答案。再加上此類問題的評分標准一般比較寬泛。這類"難題"反倒能夠成為易於得分的題目。
4.打破思維定式,嚴格按照試題本身提供的信息,實事求是地分析、解決問題。
引進史學研究的新成果、新觀點,改變教材和社會造成的思維定式,是高考檢測考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審視歷史,獨立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一種命題方式。這種方式充分體現了高考試題以能力立意的特點,往往具有較高的區分度。同時,也都有著相當高的難度,是考生易於失分的試題。如:1995年高考第38題第3、4問:"魯迅揭露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什麼問題?","指南針在近代西歐和中國的不同用途說明了什麼?"答案為:"舊中國愚昧落後,中國古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未能充分發揮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科學技術能否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決於社會環境。"而許多考生卻基於"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長期領先,勤勞的中國人民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創造的燦爛輝煌文化成就為全世界所注目,我們為自己的祖先的成就而自豪"等思維定式,不能客觀地分析中國古代的社會條件,對在封建制度下科技被視為"奇技淫巧"等現象視而不見。結果他們的思維方向與試題要求南轅北轍,考取高分自然就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考生在確定解題思路時,一定不能先回顧以前做過的類似的題目,不能機械照搬教材上相關內容的表述。應是堅定地依照審題的結果,果斷地從教材相應內容中提取與試題有關的一些方面的信息,結合歷史學科特點,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樣,就能有效地排除思維定式的干擾,保證把審題的成果轉化成答題的正確思路。
5.編制提綱。
大家普遍認為,編制提綱是保證答案的完整、條理、規范、整潔的必要手段,應該是應試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但是,許多考生在應試中為了節省時間,往往省略這一步驟。這主要是由於考試時間緊與試卷題量大的矛盾所致。綜合利弊,較為恰當的做法是:提綱一定要列,但必需簡明扼要。
提綱應包括兩大方面內容,第一,明確列出共有幾個小問題,每個小問題分幾段,每一段分幾個層次,每個層次包含幾個要點,每個要點使用哪些關鍵詞語。第二,設計答案在卷面上的布局,安排好每一小問、每一層次在卷面上位置,為下一步的規范作答奠定基礎。
提綱字數不易過多,自己能明白即可。

四、規范作答
規范作答是解答好問答題的最終保證。
1.答題格式規范。解答問題要嚴格對應試題的提問方式,採用歷史教學界通常使用的格式,做到"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以求層次清楚。這樣組織出的答案就能與歷史閱卷教師的一般思路保持一致,為老師順利地閱讀、評判試題創造出便利條件。按照規范化的格式答題,能有效地減輕評卷老師負擔。同時,也在無形中為考生創造了更多得分機會。
2.語言規范。組織答案必須注意使用歷史學科語言。這樣做的優點主要在於:能用最簡捷的語言,最准確地表達考生的思想。同時,還能充分地顯示出考生的歷史學功底,從而贏得閱卷老師的好感。
3.書寫規范。書寫規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第一,字體規范、用字規范。答題一般應使用楷書,字體雖然不要求有多高的藝術水平,但必須要做到字跡清晰、卷面整潔。答卷時用字也必須注意規范,不能使用不規范的簡化字,更不能自己隨便造字。第二,布局規范。答卷時要盡可能按照"編制提綱"時設計的版面書寫,考生書寫的答案以占試卷所留空格的五分之四左右為易。做到了以上兩點,考生的答案就能讓閱卷老師一目瞭然。這樣,就能保證考生書寫的答案的所有要點,不因辨識不清(或者是因為書寫的雜亂無章,閱卷老師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找出所需要點)而不能轉化成得分點。

❹ 中國民俗與諸子哲學的關聯

20世紀是中國學術現代化確立的時期。傳統學術的繼續發展與西方學術思想的引進,對中國學術現代化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文獻學在傳統文獻學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並在20世紀後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一大批研究成果相繼問世,對學術界、讀書界及圖書館學教育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影響。
概觀百年文獻學的發展,有幾個主要問題值得關註:一,古典文獻的研究、整理與出版;二,文獻學研究的階段性;三,文獻學研究的主要路徑。
1古典文獻的研究、整理與出版
首先,總結20世紀文獻的新發現,如甲骨文獻、簡策文獻及其他出土文獻等。這些新發現的文獻為各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史料。同時,它們也是文獻學或文獻史研究的重要素材。特別是近十餘年間的一些重大發現,如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戰國簡策,湖南長沙走馬樓出土的吳簡等,都還未從文獻學的角度加以總結和研究。
其次,總結20世紀古籍的整理與出版,這可以分為如下幾個主要方面:①《四庫全書》系列,如《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四庫禁毀書叢刊》、《續修四庫全書》、《四庫未收書輯刊》等,以及一批相關工具書及研究著作的出版,形成了一門「四庫學」,豐富與深化了文獻學的研究。②綜合性叢書系列,如《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叢書集成》等,以及相關的工具書《中國叢書綜錄》等。③二十五史系列,如百衲本、標點本及各種版本的《二十五史》整理出版,《二十五史》的補編、三編、訂補等。④歷代詩、詞、文的整理與出版,與古代戲曲、小說的整理與出版。詩文方面,如《全唐五代詩》、《全宋詩》、《全明詩》、《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宋文》、《全遼文》、《全金文獻》等;詞曲方面如《全唐五代詞》、《全宋詞》、《全金元詞》、《全明詞》、《全清詞》,《全元散曲》、《全明散曲》、《全清散曲》、《古本戲曲從刊》等;小說方面如《白話中國古典小說大系》、《古本小說集成》等。⑤十三經、諸子、理學、科技等,如《十三經註疏》的整理與出版,《新編諸子集成》、《理學叢書》及各種古代科技著作的出版。⑥佛道系列,如《中國佛教典籍選刊》、《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等。⑦少數民族古籍的整理與出版,如近期出版的《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一千冊,經過眾多研究者20年的整理釋譯而成,令世人矚目。⑧其他,如方誌、類書的整理與出版。
2文獻學研究的階段性
百年文獻的整理、出版與研究,為文獻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與豐富的材料,推動了文獻學的發展。綜觀20世紀中國文獻學的發展,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20世紀前期(前40年),20世紀中期(中40年),20世紀後期(後20年),約略反映了百年間文獻學的形成,發展與繁榮的過程。
前40年,文獻整理出版都取得很大的成就,當時一些重要出版社,如商務、中華、開明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整理、影印或出版了一大批古籍。一些新面世的文獻,如甲骨文、簡冊、敦煌遺書、明清檔案等,逐步受到人們的重視。新文獻的發現,改變了前人從古書到古書的做法,運用新材料與古書相印證,得出了很多新的結論。而近代以來,引進西方的一些治學思想和方法,對文獻學研究也有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胡適、梁啟超、陳垣、洪業與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等,都作出了不小的成績。如胡適的《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古書真偽及其年代》,陳垣的《元典章校補釋例》以及洪業等人編纂的數十種古書引得。20年代,梁啟超提出文獻學,並認為文獻學即是廣義的史學,是研究各門學問的基礎,所做的工作是校勘注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為學術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此後不久,鄭鶴聲、鄭鶴春寫成《中國文獻學概要》,1930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是我們見到的第一部以文獻學命名的著作。鄭氏認為,編纂、結集、審訂、出版、翻譯、傳播等,均為文獻學研究的內容,這與傳統文獻學(以目錄、版本、校勘為主要內容)已大不相同。文獻學作為一門獨立之學,其形成已見端倪。
這一時期,中國文獻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文獻史研究,考其源流,可追溯到《漢書·藝文志》的總序,後世不少目錄仿其制。獨立成書者應以明代胡應麟《經籍會通》為首創。進入20世紀初,主要著作有葉德輝《書林清話》、《余話》,孫毓修《中國雕版源流考》,王國維的《簡犢檢署考》,陳彬和、查猛濟的《中國書史》,陳登原的《古今典籍聚散考》等。
中期40年,由於受到戰爭、政治運動等因素的影響,文獻學的研究相對沉寂,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張舜徽先生在文獻學上的貢獻。1945年,張先生出版《廣校讎略》,對文獻典籍的著述體例、標題著者、引注、序例、注釋、流布、校書方法、審訂偽書等,都作了仔細的闡述。後來他又出版了《中國歷史要籍介紹》、《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清人文集別錄》等文獻學著作,為其在20世紀80年代的文獻學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礎。這一時期,在文獻史研究方面,也有一些成績,比較重要的有楊壽清的《中國出版界簡史》,劉國鈞的《中國書生簡編》,李文琦的《中國書籍演變論集》、昌彼得的《中國圖書史略》,錢存訓的《中國古代書史》等。
後期20年是現代文獻學研究的繁榮時期。自從1982年張舜徽先生出版《中國文獻學》以來,文獻學著作大有層出不窮之勢。究其原因,可細分為如下幾點:①文獻是學術研究的基礎,20世紀後期,學術研究的興盛,學界逐步重視對文獻的搜集、整理與利用;②文獻知識與檢索,是學習的重要手段.許多大學都把文獻學的相關知識作為基礎課程;③文獻書籍是社會信息的主要來源,因此,一些導讀著作很受廣大讀者青睞;④古典文獻學的源遠流長,為文獻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⑤文獻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初步形成,為文獻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⑥文獻學研究隊伍的壯大,許多相關學科的研究者開始關注並從事文獻學研究,為文獻學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3文獻學研究的主要路向
20世紀,特別是後20年,文獻學的發展是多途徑的。概括起來,約有如下幾大系列:
——古典文獻學系列,其主要作者有張舜徽、王欣夫、吳楓、羅孟楨、王燕玉、杜澤遜、程千帆、徐有富等。他們基本上以傳統古籍整理的方法,即目錄、版本、校勘等,加以立說。張舜徽的《中國文獻學》,構建了古典文獻學的規模,並建立了這一系列研究的基本範式。
——新型文獻學系列,其主要作者有倪波、洪湛侯等。洪湛侯在《中國文獻學新編》中,用形體、方法、歷史、理論4方面來構築文獻學的框架,但其基本內容還是古典文獻學的,只是組配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倪波等人的《文獻學概論》,在建立新型文獻學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超越和更新了傳統文獻學研究的內容。
——分科文獻學系列,目前,僅就筆者所見,有文學文獻學、歷史文獻學、檔案文獻學、社會科學文獻學、科技文獻學、教育文獻學、中醫文獻學、法律文獻學、經濟文獻學、文學批評文獻學等。這一系列的研究並沒有一種統一的範式,各自從本學科文獻特點出發,以文獻揭示為目標,便於人們了解學科文獻的面貌。
——分支文獻學系列,主要有文獻傳播學、文獻社會學、文獻計量學、文獻保護學、文獻目錄學、文獻信息學,以及新近所見的文獻經濟學。這一領域的作者都比較年輕,他們勇於接受新知,運用相關學科的思想、方法,豐富與發展了文獻學的研究,他們將成為文獻學研究的生力軍。
——文獻史研究系列,從廣義看,文獻的編纂、印刷、出版、發行、交流、收藏的歷史以及圖書史等,均可看成是文獻某一側面的發展史。這方面的著作很多,主要專題史都已涉及,但仍缺少一部綜合反映文獻發展的史著。
——文獻學史系列,目前可以見到的有中國文獻學史、中國古典文獻學史、中國歷史文獻學史,其實三者所涉及的內容基本相同。在某種情況下,文獻學、歷史文獻學、古典文獻學,三者是同一意思,沒有太大的區別。
——文獻學專題系列,如周文駿《文獻交流引論》、張欣毅《現代文獻論綱要》、朱淵清《中國出土文獻與傳統學術》等。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典籍導讀」與「書籍與文明進程」兩個專題,近二十年間,成果層出不窮,在讀者中有廣泛的影響。向來被認為是「書齋」式的文獻學,有了一次面向社會的嘗試,應當說是相當成功的。
資料結集與工具書的編纂,主要包括3個方面:①文獻學資料結集,如《文獻學論著輯要》、《中國歷代圖書著錄文選》,以及各類文獻學專題資料集等;②文獻學家與著作研究,如《鄭樵校讎略研究》、《中國古代文獻學家研究》、《文獻家通考》、《中國文獻學要籍解題》等;③文獻學工具書的編纂,如《中國古文獻大辭典》、《簡明中國古籍辭典》、《文獻學辭典》《中國方誌大辭典》等,以及各種專書辭典。
4結語
總結歷史,展望未來。在21世紀知識與信息時代,文獻學作為研究、整理、利用文獻的一項專門之學將會更加受到關注,其本身亦將以全新的視野,開拓文獻與知識研究的新領域,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首先,研究者一方面將注重文獻學自身的建設,如資料的結集與文獻學理論體系的探究,社會發展與文獻學研究,文獻學教育、文獻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等;另一方面將注重文獻典籍與人類社會進步、文化及現代生活的研究,如文獻價值、文獻信息與傳播、文獻與社會生活、典籍與閱讀文化、書籍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其次,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文獻量急劇增加,人們普遍地傳播和接受大量文獻信息,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文獻學在揭示、整理,加工,檢索、計量、利用文獻等方面,將使用更現代化的手段,以適應人們的需要,對研究者來說,這將是一個持久的挑戰。

UID12307 帖子164 精華3 積分169 閱讀許可權10 在線時間95 小時 注冊時間2003-6-14 最後登錄2011-2-8 查看詳細資料
TOP

文獻的歷史與人類文明的歷史幾乎是同步的。有了文獻,也就有了文獻的各種活動,在文獻和文獻工作的發展基礎上,逐漸積累了經驗及其認識,形成人類社會一個相對獨立的知識門類文獻學。文獻學之所以成為科學不僅在於它擁有豐富的實踐來源,而且在於它具有「文獻與文獻工作」這一獨特的研究對象。文獻學就是專門研究文獻與文獻工作發生、發展及其運動規律的一門科學。
文獻學博大精深,孕育了上千年,產生於「西學東漸」的20世紀。文獻學承擔的是一項基礎性的研究工作,正如張舜徽先生所言:「我們最大的目的,便是要在對文獻進行了整理、編篡、注釋工作的基礎上,去粗取精,刪繁就簡,創立新的體例,運用新的觀點,替研究工作者們提供方便,節省時間,這便是文獻學的基本要求和任務」。(1)正因為文獻學對科學研究的獨特貢獻,因此被學者們譽為20世紀的一門顯學。本文從文獻學的概念入手,以文獻學發展的兩個特點,大文獻學觀和實用性原則,試圖管窺文獻學發展的全貌。
一、文獻學的概念
文獻工作雖然歷史悠久,但正式出現「文獻工作」一詞只不過100多年的光景。(2)1903年,歐萊特在《目錄學和文獻工作》一文中,首次使用了「DOCUMENTATION」,表示向信息需求者提供文獻或參考工具的過程。之後,文獻工作便成為目錄學、著作權、印刷技術、出版業、圖書館工作及文獻服務的新概念,這一學科從一開始就具有知識綜合的特點。
1907年,歐萊特在《情報和文獻工作的合理組織》一文中,對「DOCUMENTATION」又作了進一步的發展。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含義:1、與某一特殊事物相關的現存文獻構成;2、文獻的專門收集;3、提供給詢問者的文獻構成;4、收集文獻的過程;5、按UDC(普遍的十進分類法)用卡片排列的文獻編目。1920年「DOCUMENTATION」一詞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荷蘭人F·D·Duyvis在國際文獻工作大會上認為布魯塞爾目錄學研究所的宏大計劃不可能實現(給所有文獻編目),並由E·Hymans把文獻工作定義為各種情報的收集、組織和傳播。這個定義通用了多年,說明文獻信息傳播的思想受到人們的重視。
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文獻工作一詞在各國得到廣泛地應用,但是含義較窄,所指范圍也往往因人而異。(3)在法國,文獻工作一詞也常常被描述為專門情報設施的一個部分。1932年,法國文獻機構聯合會成立,但對文獻工作的認識還十分模糊。1953年,H·LEMAITRE和A·Thompson對「DOCUMENTATION」下了一個定義,即「文獻的建立、搜尋、組織和利用」,到1958年又簡化為「組織與傳播」。在英國,文獻工作「DOCUMENTATION」一詞的定義也是十分模糊的,直到1939年才由布拉福德對「DOCUMENTATION」下了一個定義。1948年,在拉福德又把它修改為「是所有記錄的收集和主題分類並使之發生效用的過程。
英文詞典《圖書館員用語匯編》(3[rd],4[th]ed.)把「DOCUMENTATIO」定義增加到13個。1.知識世界各種記錄的收集、分類並使其易於獲得的藝術;2.系統地組織知識記錄和知識來源以便盡快地找到它們,並能通過各種媒介得以傳播;3.記錄、組織和傳播專門知識;4.為最佳檢索而收集、存儲、組織已記錄的情報資料或文獻的科學;5.專門圖書情報機構所從事的活動,准備和復制資料以及隨後的發行活動;6.情報的選擇、分類和傳播;7.推薦和保存已記錄的知識,使其迅速起參考作用;8.通過程序有效地積累已記錄的知識、促進其發展;9.通過介紹、復制、出版、傳播、收集、保藏、存儲、主題分析、組織和檢索、提高專門化記錄知識的使用藝術;10.所有情報的收集、保存分類、選擇、傳播和利用;11.在專門化情報交流中所有指定的復雜活動,構成專門的圖書館事業的活動,准備和復制資料的活動以及發行活動;12.推薦、組織和交流記錄知識所需的技術,以便最大限度地檢索與利用情報;13.文獻的鑒別、研究、匯編和使用。
在美國,1937年美國文獻工作研究所建立時便使用了「DOCUMENTATION」一詞。1949年將文獻工作定義成一門技術:包括文獻復制、文獻傳播和文獻利用。20世紀50年代,伴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情報學作為一門嶄新的學科誕生了。由於它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處理文獻和信息,在社會和科學交流中發揮著十分重大的作用,比傳統的文獻工作更具時代性和社會適應性,因此美國文獻工作研究所更名為美國情報學會。實際上,所謂文獻工作已被情報科學一詞所取代。
自從文獻工作一詞出現以來,這一術語在各國的應用不盡相同,人們對它作過種種解釋。它的古典定義是指對人類活動一切領域內的文獻的收集、分類、利用。但隨著文獻工作的發展,這一術語的內容不斷豐富和發展。1960年國際文獻聯合會將文獻工作定義為「文獻工作是指對一切類型情報的收集和存貯、分類和檢索、傳播和利用,」這是取得西方許多國家公認的一個定義。(4)
在我國,「文獻學」始見於1920年梁啟超的《清代學術概論》——「全相望亦私淑宗羲,言文獻學者宗焉。」梁氏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又說:「明清之交各大師都重視史學——或廣義的史學,即文獻學」,可見文獻學與史學的淵源。1928年,鄭鶴聲的《中國文獻學概要》問世,這是第一部以「文獻學」命名的著作。該書作者認為:「結集翻譯編篡諸端,謂之文;審訂講習印刻諸端謂之獻,敘而述之,故曰文獻學。」表示中國文獻的生產、收集、整理活動,與西方文獻學術語有相近之處,也有一定的區別。(5)
中國文獻學內容廣博,但條理清晰。20世80年代,基本形成了古典文獻學和現代文學兩大研究領域。古典文獻學是以古典文獻的研究和整理為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文獻的源流、積聚、散佚及典籍體式等,整理包括文獻的辨偽、版本、輯佚、類纂、目錄、注釋等。古典文獻學繼承、豐富、發展了校讎學的理論和方法,確立了以目錄、版本、校勘為核心的文獻學體系。其代表作為1982年出版的《中國文獻學》(張舜徽著),該書對前人整理文獻的具體工作和豐碩成果,歷代校讎學家整理文獻的輝煌業績,都作了總結性的介紹,還對今後文獻工作提出了具體設想和努力方向。《中國文獻學》是我國文獻學領域的奠基之作,標志著古典文獻學理論的成熟。此後又有幾個影響較大的文獻學力作,它們是吳楓的《中國古典文獻學》,王欣夫的《文獻學講義》等。現代文獻學是針對大量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領域的文獻,採用西方的文獻組織方法和管理制度,對文獻進行搜集、組織、整理和檢索的科學。目前,這門學科還沒有一個成熟的體系,其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都處在不斷地變化之中。
二、大文獻學觀
所謂大文獻學觀,就是要超越一般的思維模式,大量移植、引進其它學科的研究方法,在更廣闊的學科背景中多角度、多層次地考察文獻學。
我們知道,中西文獻工作有不能的淵源。西方現代的文獻整理思想主要源於文藝復興以後,其代表性的著作就是1545年格斯納的《國際書目》。經過三百多年的孕育,1892年比利時的兩位律師保爾·歐萊特和漢尼·拉芳丹在布魯塞爾創立了國際書目處,1903年正式提出文獻工作的思想。由於文藝復興運動旨在反對封建神權對人性的壓制,因此文藝復興高揚的是科學、民主、自由、個性解放的大旗,表現在文化上就是各種思潮的涌現。文藝復興之後,是18世紀的工業革命,文獻活動逐漸向產業化方向發展。表現為文獻的內容極大的豐富了,文,史、經、哲、自然科學全面發展;並且文獻活動成為社會的基本活動,文獻工作是出版、發行、商業機構、圖書公司等重要的工作內容。從「DOCUMENTATION」出現,它就具有知識綜合的含義,形成了重技術和實用的文化傳統。在中國,文獻學以歷代古籍為主,以目錄、版本、校勘為三大支柱,以文史哲為主要學科領域。在長達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經歷了為數眾多的政府較書活動,而這一系列活動主要的目的,是為強化封建階級的專制統治,以「盛世修典」來歌功頌德、宣揚文治。大量的禁書、毀書就是一個明證。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文獻的研究范圍就非常有限,往往停留在對以往文化的追思上。(6)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西學東漸」,為中國文獻學提供了批判、吸收、溶合的大舞台。
在美國,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巴特勒試圖將科學方法系統地引入圖書館學研究、創立了著名的「社會說」,把圖書和圖書館置於整個人類社會的大舞台來考察。另一位代表人物謝拉,把傳播學理論引入文獻信息的交流領域,提出了「社會認識論」。在德國,卡爾斯泰特提出了「知識社會學」。70年代,蘭開斯特在《走向無紙信息系統》中預言:紙質文獻將被電子信息取代。這些新觀點新思想對文獻工作的實踐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科學觀念的引入和文獻環境的變化,促使一批學者廣義地提出「文獻學」這一新概念。20世紀二、三十年代,杜定友、劉國鈞、沈祖榮等一批學者留洋歸來,他們共同創立了中國的圖書館學教育。由於文獻是圖書情報工作的主要作用對象,文獻工作是圖書館情報部門的共同實踐基礎,圖書情報領域的學者開始運用圖書館學情報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文獻及文獻工作。圖書館學、情報學、文獻學在文獻和文獻工作的基礎上,有機地溶和,孕育著大文獻學觀的萌芽。
1964年,袁翰青的《現代文獻工作的基本概念》提到:「有人把『DOCUMENTATION』也譯成『文獻學』。文獻學誠然是我國固有的用詞,討論的內容卻著重於考證典籍源流,和現代文獻工作的涵義是不同。至於現代文獻工作是范圍相當廣的工作。」這是最早提出「現代文獻工作」這一概念的文章。作者認為把「DOCUMENTATION」譯成的「文獻學」,與中國固有的「文獻學」不一樣。前者傾向於現代文獻工作,後者是以研究「典籍源流」為主要內容。這是第一次提出區別於傳統文獻學(古典文獻學)的「文獻學」含義,只不過他們認為當時的「現代文獻學」尚未獨立,所以用「現代文獻工作」表述之。(7)袁翰青的文章延伸和擴大了文獻學的研究內容和范圍,為「大文獻學」的提出奠定堅實的基礎。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政治形勢的改觀,經濟的繁榮,學術文化空前活躍。中國文獻學研究進入了一個興盛時期,涌現出大批的文獻學研究成果。(8)1981年,歷史學白壽彝倡導建立「歷史文獻學」,包括了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輯佚學、辯偽學及古漢語、古民族語文、甲骨文字、金石文學、年代學、歷史地理學等眾多學科。1982年,謝灼華教授首先撰文討論了「文學文獻學」的含義、內容、范圍和作用。周文駿教授1983年發表了《概論圖書館學》,首先提出「文獻交流說」是圖書館學的理論基礎。隨後,又出版了《文獻交流引論》(1986)。周先生認為,文獻交流學是一門研究文獻交流全過程的科學,作為交流過程主體的文獻,其產生、發展、功能、內容、渠道、方法、效果及組織交流的相關機構,都屬於其研究范圍。「文獻交流說」是影響較大的一種觀點,進一步擴大了文獻學的研究視野,後來,又被發展成為「情報交流說」和「知識交流說」。這一時期,活躍在文獻學研究領域的還有單柳溪、謝元泰、韓有悌、桑榆、王餘光、陳國鋒、陳生農、林申清、金恩輝等學者,他們積極尋找新的思路,探索新的觀點,對文獻學研究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倪波是最早提出大文獻學觀的學者之一。1990年,他主編了《文獻學概論》,作者力求勾勒出一個包括古典文獻學、現代文獻學的新的文獻學體系。這是繼80年代以來,尋找圖書館學、情報學、文獻學等「上位類」學科的又一成果,「泛文獻資訊理論」由此產生。另外,黃宗忠的《文獻信息學》(1992)和朱建亮的《文獻信息學導論》(1992)進一步發展了「泛文獻資訊理論」的思想。1994年,張欣毅的《現代文獻論綱要》出版,本書強調運用「現代的科學觀點和方法」對古今中外各類型文獻作個本體范疇上的考察和研究。影響較大的幾部書還有卿家康的《文獻社會學》、周慶山的《文獻傳播學》等。此外,蔣永福主張建立「文獻物理學」,葉鷹首次大膽提出「文獻哲學」的思想及康軍的「文獻工程學」都獨具匠心、頗有新意。
世紀之交,文獻學在經過20多年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大文獻學觀基本形成,其思想也深入人心。因此,對大文獻學觀進行系統地梳理和有機地整合就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王餘光等認為:「作為文獻學的研究對象,文獻首先是個實體概念,包含有文獻屬性、類型、載體、體式等內容。其次文獻屬於社會文化范疇,包括文獻生產、整理、揭示、傳播、收藏和利用等一系列的社會運動,文獻價值及其實現、文獻與文化學術的關系等方面。再次,文獻還是一個歷史范疇,包括文獻的起源、發展和規律等。文獻學是全面系統地研究文獻的學科」,(9)「無論是以古典文獻整理為核心的古典文獻學,還是強調研究現代文獻社會傳播和利用的現代文獻學,都只是其中的組成部分。」(10)柯平提出運用系統論的科學方法,對文獻學進行綜合研究,在科學體系中尋找文獻學的定位。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於鳴鏑的兩篇文章《試論大文獻學》和《再論大文獻學》,這是第一次以「大文獻學」命名的文章,正如潘樹廣先生所言:「讀了於鳴鏑先生的《試論大文獻學》,如遇知音,很感親切。因為,有關『大文獻學』;也是筆者多年來苦苦思索的一個問題」。(11)「大文獻學觀」的確立,引起了學者們的共鳴。隨後,潘樹廣又發表了《大文獻學散論》,作者認為:「所謂大文獻學,有縱、橫兩個方面的意義。縱向看,古今兼容,將古典文獻學與現代文獻學有機結合;橫向看,整體把握,拓展文獻學的學術空間」。應該說,潘先生的這個總結是科學的、客觀的。
三、實用性原則
如果說「大文獻學」是在縱橫兩個方面對文獻學的拓展和兼容,那麼實用性原則就是一把科學的尺度,能夠對這個發展進程進行有效的監控和合理的選擇。
眾所周知,理論是為指導實踐而產生的,離開豐富的實踐活動,理論不僅無法理解,而且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和歸宿。20世紀最後20年,是文獻學空前繁榮的20年。一方面,對古典文獻學進行了補充、完善和發展,使古典文獻學成為一門相對成熟的學科分支;另一方面,借鑒、移植的新理論新方法在文獻學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產生了一批影響深遠的文獻學理論成果。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積極引進的多,消化整合的少。有的研究人員熱衷於構建新理論新體系,引用的新理論新方法明顯存在生搬硬套之感,有的只不過是新名詞的堆砌,對實際的效用很少關心。自然,這些理論和方法不可能用來指導文獻工作的實踐。因此,我們有必要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以實用性原則為指導,理論聯系實際,在文獻工作的實踐中,自覺地運用新理論新方法,使文獻學得到健康地發展。
當然,「一門科學作為一個整體,首先有它內在的,非功利的自我目的。至於它的實用性,其重要意義也只是排在第二位的。但是,科學對真理目標進行的自由式探求,恰恰能導致可能是最重要的實用性知識,並且能服務於社會人群」。(12)這里我們並不否認文獻學理論研究的超前性,但是,如果把實際的文獻工作棄在一邊,任何自由式的探求,也不會產生實際的效果。實用性原則,是文獻學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文獻學發展的又一個特徵。

❺ 2013年的歷史中考題目

選A。首先B排除掉,本題中只涉及到公民而雅典法中不是所有人都是公民。另本題跟法庭回的公正無私扯不上答半毛錢關系,主要說的是選舉的事情,故D排除。在A與C中「民眾法庭審判官由公民抓簽選出」「抓簽」是重點— —沒錯民眾法庭審判官就是靠抓簽選取出來的。你覺得這跟公民大會的「決策」是否公正有什麼關系?A所以是對還是C對。一目瞭然。

❻ 買《中國通史》,呂思勉白壽彝等版本,求介紹

呂思勉寫過一個
中國大歷史。上下兩冊。大約六七十元錢的樣子。對古代文化,經濟,官職都有比較全面的論述。個人覺得不錯。
但是呂思勉似乎對岳飛不怎麼感冒。相信你會有自己的判斷。

❼ 請使用新課標一文綜的老師,或是參加過文科課標一高考的學姐學長解答謝謝了

2014年的參考下吧。
2014年高考文科綜合試卷(新課標全國卷I)
(2014-07-08 10:58:49)轉載▼

2014年高考是我們河南省文科綜合試題使用的是課標全國卷(文綜卷I),2014年的試題相對2013年試題而言,在保持基本穩定的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變化和調整,可以說是穩中有變,而探究這些變化,對2014年高考試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對於我們2015年的高三的復習備考具有重大的意義。
文綜歷史部分試題的考點分布及其分值
1、中國古代史:58.5分(必修·客觀題和主觀題共28.5分,選修·選考題30分)
24題,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漢時期的政治制度(必修1政治史)4分;25題,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唐朝實行三教並行的政策(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6題,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宋明理學「存天理,滅人慾」中對人性的認識(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7題,中國古代的經濟·清初對外貿易的狀況(必修2經濟社會生活史)4分;40題第(1)問,宋應星科技成果的特點,第(2)問,宋應星的科技成就未受重視的原因(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12.5分;45題,中國古代的法律改革(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48題,對歷史人物包拯「包青天」的評價(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15分。
2、中國近現代史:43分(必修·客觀題和主觀題28分,選修·選考題15分)
※ ①中國近代史部分(39分,其中必修24分,選修15分): 28題,中國中國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動·鴉片戰爭後中印消費英國棉布、棉紗的差異(必修2經濟社會生活史)4分;29題,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1898年康梁發動舉人廢除八股取士而受到眾舉人的抵制的情況(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 30題,近代中國傳媒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必修2經濟社會生活史)4分;41題,抗日戰爭·對我國60年代歷史教科書中關於抗日戰爭目錄的修改(必修1政治史)12分;46題,對清末預備立憲的認識(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15分。
※ ②中國現代史部分(必修部分:4分):31題,新中國「一五」計劃期間實行糧食計劃供應制度的情況(必修2經濟社會生活史)4分。
3、世界史部分:43.5分(必修·客觀題和主觀題28.5分,選修·選考題15分)
※ ①世界古代史(4分):32題,古希臘、羅馬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必修1政治史)4分。
※ 世界近現代史(39.5分,必修24.5分,選修15分):33題,對美國1787年憲法的內容和特點的認識(必修1政治史)4分;34題,對蘇聯工業化和新經濟政策相關內容的認識(必修2經濟社會生活史)4分;35題,歐洲一體化進程·對歐元問世的巨大作用的認識(必修2經濟社會生活史)4分;40題第(1)問,牛頓科技成就的特點,第(2)問,牛頓的科技成就受到廣泛重視的社會原因(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12.5分; 47題,關注二戰後聯合國關於《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署問題(選修3二十世紀的戰爭與和平)15分。
總之,在全部歷史試題所有分數的145分當中,中國史部分:101.5分(必修56.5分,選修45分),世界史部分:43.5分,(必修28.5分,選修15分)。其中,政治史:92分(必修32分,選修60分),經濟社會生活史:20分(必修20分),思想文化科技史:33分(必修33分)。
縱觀整個試卷,歷史必修部分主要考查了: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漢時期的政治制度、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唐朝實行三教並行的政策、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宋明理學「存天理,滅人慾」中對人性的認識、中國古代的經濟·清初對外貿易的狀況、中國中國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動·鴉片戰爭後中印消費英國棉布、棉紗的差異、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18989年康梁發動舉人廢除八股取士而受到眾舉人的抵制的情況、近代中國傳媒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新中國「一五」計劃期間實行糧食計劃供應制度的情況、古希臘、羅馬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美國1787年憲法的內容和特點、蘇聯工業化和新經濟政策相關內容、歐洲一體化進程·對歐元問世的巨大作用、17世紀中國的傳統科技與同時期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較、不同時期對抗日戰爭的認識。
文綜歷史部分試題的特點
總體上,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考題相較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考題,可以說是穩中有變、穩中求變,總體難度略有下降,但學生想拿高分並不容易。
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考題相對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試題穩的表
現有:(1)從試卷的結構和分值分配來看,保持了穩定(必修部分12個選擇題48分+2個
主觀試題37分共計85分,選修4選1分值為15分);(2)從命題的形式看,試卷繼續保持
「三新」模式,即提供新材料、創設新情景、提出新問題,以新史料統領試題,最大限度的
考查學生閱讀理解和比較分析的能力,12道選擇題均為材料解析題,而且,在選項的設置
上比2013年更加科學規范;(3)從能力考查來看,試題仍然突出考查「四種能力」,即獲取
和解讀信息、描述和闡述事物、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4)從考察的知
識點分布來看,側重於對主幹知識的考查,如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進、中國傳統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變中國古代的商業和對外貿易、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近代中華民族反侵略求民主黨潮流、近代東西方的科技、近代西方代議制的確立、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和區域化等,這些均為教材中的主幹知識,不偏不怪;另外,三大板塊(即必修部分的政治史、經濟史和科技文化史)分布與去年相比大體穩定;從中外歷史的角度看,仍然是中國歷史比重較大;(5)對現實政治經濟生活中的熱點適度地給與關注,如35題對歐洲一體化的考查,實際上關注當今的中歐關系,41題考查抗日戰爭,實際上是關注當今的中日關系;(6)2014年選擇項的設置繼續保持2013年的模糊性的特點,12道選擇題中第24、25、28、32、34題都是「反映」類試題,第27、29、30、35題都是「表明」「表現」類試題,而「反映」「表明」「表現」「說明」類試題要求回答的是現象、原因、特徵,還是本質、影響、意義,只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這對考生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相對作答的難度是比較大的。
同時,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試題在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試題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和創新,其其調整和創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部分試題最大的變化是第41題的變化。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連續出了三年的小論文型題目,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改的要求,而且也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好評,在2013年的高考變成了信息說明題(稱為「比較說明題」),即給出了兩幅地圖,讓學生根據地圖提取兩項有關漢唐間歷史變遷的信息,並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試題的41題在承接2013年變化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變化和創新,變成了「修改說明題」,該題給出了1960年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抗日戰爭」內容的目錄摘編,要求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對該目錄提出一條修改建議,並說明修改理由,這是今年試題的一大創新和亮點,該題在選材上別具匠心,既突出了時政,又突出了歷史的教育功能。
其次,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部分試題的整體難度與去年相比略有下降。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卷I文綜歷史部分的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難度大幅度增加,尤其是非選擇題難度增加幅度相當大,導致學生的40題和41題的得分大幅度降低,也導致了2013年文綜的總體得分創了歷史新低。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部分試題在總體設計上,無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難度,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2014年選擇題選項的設置在字數、語言上更加完備、科學和規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文字閱讀量;(2)2014年的40題,在材料的選取上和問題的設置上,均沒有超出高中學生的認識范圍,17世紀東方傳統科技與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較相對而言還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另外,試題的答案與材料的關系還是相對比較密切的,只要學生靜下心來,認真閱讀材料,還是可以作答的;(3)2014年的41題在雖然由2013年的「比較說明題」變成了「修改說明題」,但是這仍然是說明題開放型試題,另外,經歷了去年的變化,在2014年的復習備考中,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對2014年試題的變化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備,因此學生不會像2013年那樣面對41題而茫然無措。
第三,2014年40題的設計除了上面提到的難度降低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今年的40題沒有關注現實中的熱點問題。2011、2012和2013年的40題均或明或暗的關注了熱點問題,如2011年40題考的是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選拔人才的制度和標准,實際上關注的是2011年公務員考試的熱潮和當時中國進行的大部制改革;2012年考查的是交通信號燈的變遷與工業革命及科技的進步,實際上關注的是中國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尤其是一些大城市;2013年考查的是對海洋的利用問題,實際上關注的是2012到2013年中國周邊的海洋局勢和海洋安全問題,中日關於釣魚島問題的矛盾及菲律賓侵佔我國南海的島嶼導致了我國海疆局勢的空前緊張,從而使我國的海洋主權和海洋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而今年的40題考查的是17世紀東方傳統科技與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較,這與現實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熱點可以說關系不密切吧。
第四,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部分試題克服和避免了2013年試題設計的一些不足和缺陷。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部分試題有兩大缺陷和不足:一是2013年選擇題的第34題考查了選修二一—《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的內容,這增加了試題的難度,違背了課改的精神,也給高中歷史的教與學將帶來很多的困惑與困難;二是試題的設置和考查的內容有重復的嫌疑,選做題的第45題考查清末新政與戊戌變法的比較(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6題考查洋務派與維新派在辦報方面的不同和產生的不同影響(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這兩個題目均涉及到維新派和維新變法運動,雖然考查的角度和內容不同,但總感覺考查的知識點有些重復;還有29題和46題均涉及和考查了洋務運動。今年的試題設計避免了以上問題的出現,這是今年試題的一個進步吧。
第五,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部分試題中國古代史的比重相對2012年和2013年的試題而言有較大幅度上升,而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的比重略有降低。2012年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別為39分、58分、48分,2013年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別為45分、55分、45分,2014年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別為58.5、43、43.5。我認為這不具有規律性,僅僅是出於命題的需要而出現的巧合和偶然的現象。還有今年文言文的閱讀材料明顯減少,我認為可能是命題者出於降低歷史試題難度的考慮吧。
第五,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部分試題的45題,即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試題又回到了考查教材意外改革的軌道上。新課標文綜試卷的45題,即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試題,2010、2011、2012年考查的均是教材之外的改革,2010年考查的是劉晏推行的榷鹽法,2011年考的是清朝在蒙古地區實行的盟旗制度,2012年考查的是王莽改制,而2013年新課標全國卷卷I文綜歷史部分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考查內容涉及了人教版選修一第九單元戊戌變法的相關內容,考查的是清末新政與戊戌變法的異同點,但是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的45題又回到了考查教材之外改革的軌道上,2014年的45題考查了中國古代的法律改革,這是現行選修教材之外的改革。這也算是今年試題的一個變化吧。
總之,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I文綜歷史部分試題的命制是非常成功的,仔細研究這套試題,對我們2015年的復習備考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2015年高考的復習備考對策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高考題每道題都在考查學生的能力。體現了《考試說明》中考核能
力要求的四個基本能力即獲取和解讀信息、描述和闡述事物、調動和運用知識、論證和探討
問題的能力。這四種能力的考核,是歷史學科考核的主要目標,意在注重考查考生對基本歷
史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考查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
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說能力的考核是高考的核心並貫穿始終。基於此,
在下面的復習備考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認真研讀新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明確課標要求、考綱內容,這樣,才能在教學和復習備考中做到有的放矢,才有針對性。
第二,抓好第一輪復習,不求速度,要求質量,夯實基礎。具體要做到以下幾方面:(1)抓好主幹知識以及主幹知識中的細節知識點,基本史實、基本概念必須要弄清楚,理解透徹,對於歷史事件必須有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認識;(2)要構建清晰的知識網路,三本必修教材中的每個專題都有自己的知識脈絡和知識結構,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是相通而不是割裂的,要掌握其中的內在聯系;(3)要注意把握歷史的階段特徵和同時期東西方歷史的比較,今年的40題就是東方的傳統科技與西方的近代科技的比較。只有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切忌以題海戰術代替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
第三,要精選試題,規范訓練。一是試卷要標准化,訓練試卷要跟高考模式保持一致,使試題有示範性,採用12+2+選做題模式;二是能力要求高考化,即試題難度、能力要求要與高考試題相當,總之,要練速度、練准確、練感覺、練規范、練能力。
第四 在加強選擇題訓練的同時,要有針對性的、循序漸進的對非選擇題進行方法的指導和訓練,提高學生解答非選擇題的能力(包含審題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組織的能力等)。材料的選取必須多樣化,既要有文字標題解析題,還要有表格數字資料、文物遺跡資料、地圖人物資料等,讓學生從各種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引導學生一定要堅持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論述,以充分的史實來支撐自己的論點,加強結合材料分析史實的能力。
第五 要和語文老師適當地結合,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理解的能力。近幾年的歷史試題均採用「三新」模式,即提供新材料、創設新情景、提出新問題,以新史料統領試題,最大限度的考查學生閱讀理解和比較分析的能力,而且在文綜試卷的政治、歷史和地理三科中,歷史試題的文字最長,閱讀量最大,而且材料的閱讀理解的難度也最大,而高考的時間又是有限的,因此就要求學生必須快速准確地閱讀理解並提取所提供材料的信息。而現實是,無論是在平時還是在高考中,許多學生不能准確理解材料,並獲取有效信息,從而導致歷史學科失分率相當地高。基於這種狀況,有必要常態地、長期地、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理解的訓練。
第六,作為歷史教師,尤其是作為高三的歷史教師,要讀書,要關注歷史學研究的前沿,開闊眼界,不斷充實自己。具體途徑和方法:一網上搜索資料,從網上看一些歷史資料;二看歷史專著,如被譽為「當代資治通鑒」的美國著名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北師大劉宗緒教授編寫的《世界近代現代史三十講》、白壽彝的《中國通史》、呂思勉的《中國通史》等;三是訂閱一些歷史方面的雜志,如《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等。
第七,無論老師或者學生都要關注時事熱點、周年大事等重要問題,要關心國內外重大事情,要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一是現實的熱點問題,如十八大的召開、民生問題、中日釣魚島問題、南海問題、烏克蘭問題、中東的政局問題、巴西的世界盃足球賽等,二是重大周年紀念問題,2015年高考備考要關注有關05或15年的事件,也要關注次周年紀念的事件,如04或14、06或16年的事件等。
第八,要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同心協力共同做好復習備考工作。一是要加強同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集合大家的智慧,這樣才能把高考的復習備考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扎實。二是加強綜合科相關教師之間的合作,要設置一個得力的綜合科備課組組長,協調好綜合科學科之間的合作。
以上是個人之見,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希望不吝賜教!!!

❽ 【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貞觀二年,唐太宗說:「國以人為本,人以


(1)思想:以民為本,不奪農時。(2分)
原因:唐太宗個人品格(善於反思和自內我批判);吸取容隋亡教訓;以儒家「仁政」思想為指導;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4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變化:從與民休息、剋制個人生活慾望變為苦役百姓、貪圖享受。(4分)
評價:唐太宗即位初期推行休養生息,可以說是明君,但他晚年也貪圖享受,勞民傷財,走向自身的反面。(4分)評價歷史人物應該全面看待其在不同時期的作為。(2分)

❾ 歷史材料題型的方法(初二 )

看這篇文章
史料是學習歷史的資料之一,引導學生閱讀並理解基本的史料是對初中歷史教學的一個要求。傳統觀念認為初中歷史知識簡單,僅靠記憶和背誦就足夠了。其實不然。隨著近幾年中考歷史考查角度的變化,無論是選擇題還是材料題都有大量的史料出現,這就為歷史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而在中考歷史中對史料閱讀的考查大部分是通過材料題來體現的。筆者結合近幾年的教學經驗,將材料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作如下探討。
一、讀設問
帶著問題去閱讀材料。有了設問,就可以根據設問知道這道題要考查的大概知識點。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無趣的。做材料題首先就要明白問題問什麼,不能只顧低頭拉車,不知道抬頭看路。假如學生先看材料,遇到材料很難,比如大段的材料特別是古文,他們就會心生膽怯,不知所措;遇到材料很簡單,他們很熟悉,就想當然地認為題目的答案是什麼,然後馬上下筆,這樣很容易丟分。而看完問題再看材料就具有針對性,可以對症下葯,又避免了粗心大意造成的失誤。
二、讀材料
1.標點符號是重要信息,尤其是句號、分號、省略號
材料一 有學者評論戰國時期某黨派說:「他們都是些注重實踐的政治家……他們認為貴族的存在已不合時宜……他們把商人和學者看做是可有可無或多餘的人。」這一學派認為:「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由亂。」「威不兩錯,制不二門。」
根據材料一概括該學派的思想主張。(2分)
分析:本段材料共分成五句話,仔細觀察會發現五句話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句話是當今學者的評論,後面幾句話是這一派別的言論。當今學者的評論中由省略號分成三層意思。第一個省略號之前強調法家重視實踐,第二個省略號之前半句強調否定貴族特權,後半句強調抑制商人和學者。古代法傢具體言論實際上就是對當代學者評論的進一步說明,所以古代法家的言論就是當代學者的評論。這樣答案就非常清晰明了。即主張變革:廢除特權;重農抑商;輕視教育;法治;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尊法抑儒(任答一點1分,共2分)實際上就是我們分析的內容,語言上概括性強些、精確些。
2.關聯詞很重要。如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僅,而且;雖然,但是;又,更,還……
材料二 這時,一方面,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地聯系的加強,民族聯系的加強,「四海之內若一家」,為統一提供了必要的社會基礎。另一方面,秦國變法比較徹底,政權鞏固,經濟發展,國富兵強,在實力對比上較之其他六國有著明顯的優勢,已經有了進行統一戰爭的可能性。充分運用這些有利條件,秦王政「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果斷地發動大規模的兼並戰爭。從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滅韓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止,前後只用了十年時間,便「初並天下」,統一了六國。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
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秦始皇為什麼能完成統一大業。(2分)
分析:該材料共分四句話,設問是秦始皇能夠完成統一大業的條件,通過閱讀我們會發現「充分利用這些條件」這句話表明前面兩句就是答案――完成統一的條件。再看前面兩句中的關聯詞,很明確「一方面」「另一方面」正好是兩個條件。所以答案就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地聯系的加強,具備了統一的社會基礎;商鞅變法使秦國增強了經濟實力,具備了進行統一戰爭的可能性。
3.讀懂題目的開頭部分很關鍵
比如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也極大地影響了亞洲乃至世界文化的發展,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
根據上述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分析:學生乍一看,可能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寫什麼。其實一般材料題的最後一問就是「認識」「啟示」「借鑒」之類的問題,說到底就是問本題的靈魂是什麼,幾段材料的主旨究竟是什麼。這
樣的題的答案一般就隱藏在該材料題的開頭部分中。
如這道題「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也極大地影響了亞洲乃至世界文化的發展,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就是對儒家思想地位的一個評價,當然我們也可以想到傳統意義的答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但題目的開頭部分是不能忽視的,是題眼,是整段材料的靈魂。
4.材料的出處是另一個重要信息
材料四 難道農民的兒子生來頸上帶著圈,而貴族的兒子生來在腿上帶著踢馬刺嗎?……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賴任何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人。
――《伏爾泰語錄》
這段材料體現了什麼思想?
分析:本材料假如不看出處比較難以總結,但一看到是伏爾泰語錄,我們就明白是什麼思想。即使不看材料我們也比較清楚伏爾泰的思想是自由平等。但是我們不能直接寫答案,必須看材料,對材料進行分析,省略號把這段材料分成三層。第一個省略號之前半句顯然是描述語言,兩個省略號之前強調平等,後半句強調自由。
三、答題
首先是必須要看分值。所謂量體裁衣,看分答題,一般有幾分答幾點。如果分值小,自己熟悉的問題也不可以隨意發揮。屬於知識點的答案一定不要答錯,沒有要求寫的,不要畫蛇添足。其次是作答要語言准確,具有概括性、全面性、發散性、邏輯性。再次是認真研讀設問要求,根據材料還是結合所學知識,還是兩者兼有;是運用教材語言還是運用材料語言。
歷史材料題千變萬化,要答好材料題,必須有較強的語文閱讀能力和深厚的歷史知識積累,再加上恰當運用上述技巧。無論是為了答好題還是為了學好歷史,學會閱讀史料都是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

❿ 道路的語言閱讀答案

1.心臟病、癌症、突發病(中風)、肺炎。 第五位
2.①交通要分離版 ②交通要連續 ☂交通流量均分 ④交通總量削權減
3.道路上的交通標線、標示、交通標志和交通信號。「道路語言」通俗易懂、直接、簡單、明了、連續性。
4.道路語言的規范、完善與科學化。
5.文中沒有劃線句
6.「交通微循環」是干到內外的胡同、里弄、窄街以及便道等道路。原因:這種「交通微循環」 網路由於它路窄,形勢復雜或難於管理等原因。
目的:(最後一段)從「疏通微循環網路,達到對於幹道網路分流的目的」到「是便道成為交通連續型的無障礙便道」。

與白壽彝語文閱讀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
© Arrange www.teachbao.com 2012-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