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語文形成性考核冊的答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b96daa0100il94.html
⑵ 大學語文考試題目(急)
1。詩中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的有機結合,達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在詩歌的第二段,通過行程、景物、季節、氣候的描寫和詩人心靈思想的抒發,我們彷彿看到了一位飽經滄桑,孤立無助,登上鄂渚回顧走過的道路的老年詩人的形象,又彷彿看到了一葉扁舟在急流漩渦中艱難前進,舟中的逐臣的心緒正與這小船的遭遇一樣,有著抒發不完的千絲萬縷的感情。而詩歌第三段進入漵浦之後的深山老林的描寫,襯托出了詩人寂寞、悲憤的心情,也令讀者不禁扼腕嘆絕。
2。面對如此美麗的圖畫,面對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出的最動人的良辰美景,而許真的是「樂極生悲」吧,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引發了詩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是如此的美麗,美妙的景色不禁使人想到了宇宙的深邃和永恆,從而聯想到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渺小和短暫。是誰站在江畔,第一個驚詫月色的明媚?光照春江的明月,又是從哪一年開始照耀到人間呢?恐怕已無人能說的清楚。畢竟,人的一生太短暫,太短暫了!人要和時間賽跑,終究是要失敗的,人生真的是很容易就逝去了。人類一代代永無窮期地更替,不正是人生短暫的表現嗎?而明月卻年年相似,這江月為什麼會年年依舊呢?可能象世上的離人一樣,也在等待著自己的親人到來吧!「不知江月照何人」這里用了一個擬人的手法,把月亮寫的很有感情,為了見到她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長明不衰。
3。《無題》(來是空言)表達了對一位遠隔天涯的女子的痛苦思戀。詩人在夢中與戀人失之交臂,醒來之後便陷入無盡的悵惘之中。痛楚的呼喚已無濟於事,於是提筆急書,寄情文字,卻發現紙上竟是些淡淡的字跡。待到急迫的心情平息下來,詩人借著殘燭的餘光,遙思獨居閨房的戀人,描畫出迷人的場景,「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綉芙蓉。」燭光半籠於翡翠與金絲的燭帷之中,光焰黯淡而柔和;由麝香熏過的芙蓉帳散發著淡淡的幽香,給華麗的景物蒙上了一層朦朧色彩,整個室內充滿了令人沉迷消魂的韻味,具有一種虛幻的審美效應。由此烘托出兩地相思者的孤寂與凄涼的心緒。
6。張岱出身於累代仁宦之家,早年曾漫遊蘇、浙、魯、皖等省,閱歷廣泛。他家經三代積累,聚集有大量明朝史料,讀書頗豐,他32歲那年起就得用家藏資料編寫記傳體的明史。明亡後披發入山,安貧著書。其著作有《石匱書》、琅環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深深庭院,眼神波俏的丫鬟,繁花和少年,華麗的衣裳,駿馬奔跑的姿態,神奇的燈,煙花在幽藍的夜空中綻放;還有梨園的歌舞,紫檀架上的古物,雪白的手破開金黃的橘子,新綠的茶在泉水中緩緩展開。這些都是張岱喜歡的事
張岱是愛繁華、愛熱鬧的人。張岱之生是為了湊一場大熱鬧,所以張岱每次都要挨到熱鬧散了、繁華盡了。
張岱知道的是:這個世界正在瓦解,天柱欲折,四維將裂,張岱在內心深處等待那一刻。那和滿洲的鐵騎無關,和李自成的義旗無關,和歷史無關,那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凈,是塵埃落定。所以張岱和他的人群見證了末世。他們見證無限的美、無限的繁華、無限的精緻復雜,見證了緩緩降臨的浩大的宿命。休說是王朝鼎革、人事浮沉,這種宿命的末世感將穿越康乾盛世,結出一朵最美的花,所謂「閬苑奇葩」
明代小品,文字通常是放得開了,但二袁其實還是官員氣派,作爽朗作灑脫,自高處平易近人;至於竟陵諸家,越放開越別扭,如僕人扮老爺,手腳不知何處安置。倒是張岱,便是賴皮,便是不講道理,也是娘胎里帶來的隨便。
張岱在文字中注視他的城郭人民,他失去的一切,他權當未曾擁有的一切。他竟無怨憤、無哀傷,偶爾張岱會感慨,但也只是一聲輕嘆。明季遺民中少有如張岱這般沒心沒肺。但張岱的沒心沒肺有更廣大的境界:冬天降臨時,凋謝的花、殞命的鳥何曾哭天搶地?而這古老文明的荒涼冬天已經來了
明清之際,程朱理學成為官方的科舉命題。「存天理,去人慾」為理學重要命題。
而理學的教條化,必然導致僵化。
明中葉以後,東南沿海資本主義萌芽,經濟的競爭導致人慾橫流,對傳統的意識形態形成一種破壞的力量。
從根本上來說,它的存在就是反其道行之的「特立獨行」的個性的表現,自為意識的高昂,敢於逆潮流而行的表現。
《自為墓誌銘》似嘲實傲,以個體的價值觀對抗正統思想道德。
七不可解:
第一:貴賤紊(世事的滄桑)
第三:文武錯(理想的自我)
第二:貧富舛(人格的操守)
第四:尊卑溷
第五:寬猛背
第六:緩急謬
第七:智愚雜
我只能幫你這么多了~~~
⑶ 大學語文形成性考核冊4答案
電大天堂【大學語文】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註:本答案僅供參考,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電大天堂【大學語文】形考作業一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蘇軾 蘇轍 曾鞏 2、啟蒙運動 人權 3、80 石頭記 4、宋代 四書集注
5、楊絳 堂吉訶德 6、子瞻 東坡居士 7、余秋雨 8、列夫·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
9、紀傳體 司馬遷 10、浪漫 巴黎聖母院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 試析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毀滅」的獨白。
這一段膾炙人口的台詞乃是整個悲劇的核心, 極富哲理性, 它展示了哈姆雷特的心靈煎熬。
「生存還是毀滅」這生死抉擇,引起王子深沉的思索。生存, 即活下去,忍受人世的苦難,要比死亡更加艱難,然而, 作為思想家的哈姆雷特具有一般人達不到的深度, 他一旦將這思慮再向縱深開掘, 馬上又出現新的問題: 倘若如宗教所說, 靈魂不死呢? 那 「活著」 時的諸多苦難不依舊存在嗎? 不還得照樣 「忍受」 嗎? 原來, 死不是苦難的結束, 而是苦難的延續, 如果生前不消滅世間的不義, 那死後的夢都得不到寧靜。這樣通過激烈的思想斗爭, 哈姆雷特堅定了信念, 最後選擇的不是毀滅而是 「活著」, 他要在忍受中揭露罪惡, 為父報仇, 重振朝綱, 直至完成 「扭轉乾坤的偉大事業」。這段獨白, 一針見血, 鞭撾社會罪惡, 指出時代特徵以及英雄人物的歷史使命, 更重要的是此段展示了主人公的思想驟變, 突出了他的哲人特點, 哈姆雷特從此擺脫 「自殺」 的念頭, 開始了一系列的復仇行動。
2、 簡述巴金的《秋夜》是如何前後呼應的。
開始, 寫夜讀《野草》, 走向夢境。寥寥幾筆, 勾勒出風聲、雨聲中的書齋環境, 尤其那忽明忽暗的燈影更增添了雨夜的迷茫氣氛。文筆洗練, 直接入題, 文章由實入虛。
文章最後寫夢醒。由虛入實, 化幻為真。緊緊圍繞 「燃燒的心」 再挖新意, 拓展出新的視野, 給人以道德凈化與精神升華的神聖感。而其中的景物描寫, 再次點出秋夜雨聲, 渲染了夢境的氛圍; 與開篇呼應, 使文章成為一個緊密聯系的有機的整體。
3、《晉靈公不君》一文從哪幾個方面集中寫出了晉靈公的殘暴和應得的下場?
本文從多個角度, 以鮮活生動的材料集中凸現了晉靈公的殘暴和應得的下場。
第一部分以典型的事例寫晉靈公的苛政、奢侈及虛言接受士季的勸諫。
第二部分寫晉靈公不但不改正錯誤, 反而對勸諫他的趙盾連續下毒手。
第三部分 寫晉靈公被趙穿所殺, 趙盾身背斌君之名。
3、 分析《氓》的寫作特點。
答:這首詩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 全詩充滿濃重的悲憤情感, 抒情中又交代了事情的發展, 間或還有深刻的議論, 形成明顯的夾敘夾議的特點。
(2) 在人物刻畫上, 生動的細節描寫和前後對比的寫法, 簡練而真實地再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3) 全詩以賦為主, 直陳其事, 娓娓道來, 有條不紊地展示了主人公從初戀到被遺棄的全過程。同時有比有興, 先以桑的榮枯, 引出自我容貌與精神的變化, 又以斑塢貪食作比, 貪愛誤入情網, 悔恨不己, 情真意切。賦比興三者交錯運用, 使整詩形式多樣, 抒情含蓄而有餘味, 產生感人的藝術效果。
三、翻譯題(將下列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共計10分)
我說:「您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吧 ? 江水總是這樣不斷地奔流, 但是它始婆沒有消失; 像月亮那樣有圓有缺, 終究沒有削減或增長啊。若從變化的一面來看, 那麼世間萬物幾乎不可能有一瞬間不發生變化。從它不變化的一面來看, 那麼萬物和人類都永遠存在, 又何必羨慕它們呢 ? 再說, 天地之間, 萬物各有主人, 如果不是為我所有, 即使一根毫毛也不能取。只有這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 耳朵聽到了, 就成為聲音, 眼睛看到了, 就成為顏色, 佔有它們, 無人禁止, 使用它們, 無窮無盡。這些天地間無窮無盡的寶藏 ? 而我們能夠共同享用。」
四.作文(30分)題材不限,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一檔33—40:中心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體工整
二檔24—32: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體較工整
三檔12--23: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清楚
四檔0—11:中心不明,每什麼內容,結構混亂,語言不通順,字跡潦草
電大天堂【大學語文】形考作業二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舒婷 朦朧 2、人比黃花瘦 3、詩經 305 大雅 4、狂人日記 5、會集 6、《水經注》7、渺蒼海之一粟 《前赤壁賦》8、曹操 9、劉義慶 漢末 東晉 10、胡適 11、左傳 12、《戰國策》 秦統一13、袁枚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概括《再別康橋》的主要特點。
答:此詩感情纏綿, 景物優美寧靜, 極富音韻美。全詩七節, 每節押韻, 節節換韻, 抑揚頓挫從音節的波動中自然流出, 朗朗上口。 「輕輕」、「悄悄」 又增強了輕盈的節奏。第七節和第一節句式相似, 遙相呼應, 這樣全詩把性靈、意象和旋律感不可分割地統一起來。另外, 詩行排列參差錯落而有規律, 富有建築的韻律之美。此詩, 顯示了作者新詩藝術的成熟。
2、試以《齊桓晉文之事》為例,說明孟子說理的特點。
答:第一, 用設問的方法取得主動權。孟子善於在關鍵時刻提出問題, 使交談按照自己設計好的思路進行。例如, 用 「無以, 則王乎」 引出王道等。
第二, 善於用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來說明事理。孟子選擇了一個發生在齊宣王身邊的 「保牛」 的故事, 來說明齊宣王有 「保民」 之心。這樣, 既使齊宣王感到親切, 又使齊宣王信服。
第三, 善於用比喻。孟子講道理, 很少空洞的說教, 多用形象的比喻。如「力舉百鈞」、 「明察秋毫」 等, 淺顯易懂, 寓意深刻, 使昕者容易接受。
第四, 適當重復。說話與寫文章不同, 稍縱即逝, 對重要觀點需加以重復, 以引起讀者注意。如 「不忍」、「不為」 等, 均重復多次。
3、辛棄疾的《摸魚兒》用了哪些典故,這些典故蘊涵了怎樣的思想意義?
答:(1)「長門事」指漢武帝時的陳皇後(或阿嬌)失寵後貶居長門宮的故事。(2) 「相如」指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陳皇後失寵後請司馬相如作《長門賦》以感動武帝,復得親幸。這里說縱然花千金買來司馬相如的賦,可我的滿懷深情和愁苦又和誰訴說呢?暗喻作者一片忠君愛國之心不能得到皇帝的理解和信任。(3)玉環、飛燕指漢代的趙飛燕和唐代的楊玉環,比喻朝中的主和投降勢力。(4)這首詞用比興手法,含蓄婉曲的寄託了詞人的身世之感和愛國情懷,表現了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懷和作者對投降派的強烈憎恨。
4、《選擇與安排》一文對文章的安排有哪些要求?
安排就是結構布局。對結構布局的要求有:
(1)結構要完整。要有頭,有中段,有尾。布局要嚴謹,起伏呼應要緊湊,不能鬆懈。
(2)層次清楚,條理縝密,有邏輯性。
(3)輕重分明。要強調一個主旨,文章中要顯出輕重,有兩種方法:一是層次位置有輕重,二是篇幅份量有輕重(但著重處畫龍點睛者除外)。
(僅供參考,意思對即可)
三、翻譯題(將下列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共計10分)
先父(方仲舒)曾經說: 同鄉的先輩左光斗在京城擔任過考官。一天, 風雪嚴寒, 有數位騎士跟從著微服 ( 穿著平民的衣服 ) 外出, 來到了一古寺中。見古廟廂房有一書生趴在案幾上睡著了。這位書生的文章剛寫完草稿; 左忠毅公讀後, 當即脫下紹皮外衣蓋在這人的身上, 為他遮擋風寒。左公向寺里的僧人打聽, 得知此人是史可法。等到考試的時候, 小吏點到史可法的名字, 左公瞪大了眼睛, 全神貫注地看著他 ; 試卷呈上來了, 當即批示為第一名。左公召史可法入室, 讓他拜過夫人, 說:「我的幾個孩子平庸無能。今後繼承我的志向和事業的, 只有你史可法了。」
四.作文(30分)題材不限,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一檔33—40:中心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體工整
二檔24—32: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體較工整
三檔12--23: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清楚
四檔0—11:中心不明,每什麼內容,結構混亂,語言不通順,字跡潦草
電大天堂【大學語文】形考作業三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氓 棄婦 2、王粲 3、季羨林 4、海涅 5、新月 6、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 《奧賽羅》 7、動詞 8、規律 9、聊齋志異 10、批判現實主義 戰爭與和平 11、莊子 12、夏桀 13、唐代 儒 《韓昌黎集》 14、已經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郁達夫《故都的秋》是如何表現北國秋的悲涼的?
答:(1) 作者從中外文人對秋的 「歌頌與悲啼」 的比照中, 抒發感慨。指出 「中國的秋的深味, 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充溢著濃重的文化意味。
(2) 巧用比喻於對比之中, 以虛映實, 強化了對北國故都之秋的贊美:「比起北國的秋來, 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 稀飯之與饃饃, 鱸魚之與大蟹, 黃犬之與駱駝。」這一組博喻, 以南國之最比北國之最, 而北國秋的甘醇、實在、 豐美、博大與曠遠……盡在其中了。
(3) 直抒胸臆。如文中所說:「南國之秋, 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 錢塘江的秋潮, 普陀山的涼霧, 荔校灣的殘荷等等, 可是色彩不濃, 回味不永。」 又於結尾時說 「秋天, 這北國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話, 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這就直接表達了對北國秋 「色彩濃, 回味永」 愛得深的強烈感情。
2、簡述《陳情表》是如何以「情」緯文的?
答:全文四個段落,雖角度不同卻段段不離一個「情」字。
全文從自幼父死母嫁的悲情,令人酸楚凄婉的同情;與祖母終生相依的祖孫之情,以孝為本不可動搖的親情;由武帝下詔而蒙受的恩情,辭不赴命的歉疚之情以及由此產生的報恩之情。縱覽全文,凄情、私情(親情)、孝情、恩情,以及文中所回盪著的抑鬱之情、兩難無奈之情、恐被猜疑的憂懼之情、又恐因不赴命而被責罰之情,用這些復雜深厚的「情」,將文章編織起來,起到了以「情」緯文,以情動人的效果。
3、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的升降浮沉的感情變化?
此詩有四個層次, 每一層都是感情驟升驟降的一次劇變。 前兩句為一層。全詩發端, 直抒流年之憂, 形成急劇下沉的感情曲線。 中間六句為第二層。面對 「長風萬里送秋雁」 的壯闊景色, 詩人心胸豁然開朗, 「蓬萊文章建安骨」, 點題入旨, 壯語連珠感情曲線忽地上揚, 憑借卓越的想像力打開一個新的境界。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攬明月」, 把喜悅推向極端, 又猛然驚醒, 回到現實, 憂從中來, 感情曲線驟然下沉。
「抽刀斷水水更流, 借酒澆愁愁更愁」, 感情忽地跌入痛苦的深淵, 但一近極限, 又頓然醒悟, 再推出第四層: 走出現實禁錮, 做個不拘禮節束縛的古賢名士, 泛舟於山水滄浪之間, 感情曲線重新上揚。
4、簡析《告白》和《啊,母親》風格上的異同。
《告白》與《啊, 母親》都是寫懷念, 前者是獻給情人的戀歌, 後者是寫給亡母的輓歌, 風格迥乎不同。
《告自》雄偉、壯闊, 充滿陽剛之氣。詩人以奔騰呼嘯的大海為背景, 將愛的懷念變成愛的呼喚, 驚心動魄地唱出內心世界的英雄狂想曲, 勾勒出一個運筆如飛、噸噸風雲的巨人即詩人自己的形象。形成一股強大的、無堅不摧的感情沖擊波, 具有強大的沖擊力、震顫力。
而《啊, 母親》卻委婉纏綿, 細致入微, 含蓄深沉, 充滿了陰柔之美。母愛是無限的、永恆的, 對母親的懷念也同樣是無限的、永恆的。這種懷念, 刻骨銘心, 深沉而持久,以此深化出女兒拳拳愛心的真純、深沉、持久、永恆不變, 如醉香若! 兩詩的區別顯而易見。
三、翻譯題(將下列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共計10分)
譯文:
秋季的雨如期而至, 千百條小河注入黃河。水流之大, 河兩岸和洲的兩邊, 都看不見對面的牛馬。於是乎, 河伯 ( 黃河之神 ) 洋洋自得, 以為天下的美景都匯集在自己身上。順著流水向東方行走, 一直到達北海, 面向東看去, 看不到水的盡頭。於是乎河伯轉過臉來, 仰視著海洋中的海神若嘆息說: 「俗語里有這樣的說法, 『認為沒有誰趕得上自己', 就是指我說的呀。再說我曾聽說 ( 有人 ) 認為孔子的見聞少, 認為伯夷的義氣輕。開始我還不敢相信, 現在我看您 ( 指海神 ) 的難以窮盡, 如果我沒有來到您的身邊, 那就很危險了, 我 將長久地被見識廣博的人嘲笑。」
四.作文(30分)題材不限,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一檔33—40:中心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體工整
二檔24—32: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體較工整
三檔12--23: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清楚
四檔0—11:中心不明,每什麼內容,結構混亂,語言不通順,字跡潦草
電大天堂【大學語文】形考作業四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儒家 孔子 2、荀況 荀子 3、赴(或走向) 4、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雲接地陰。5、初盛中晚 6、記錄 7、柳宗元 柳柳州 韓愈 柳河東集 8、巴金 《家》 《隨想錄》9、十五 10、木板 11、任公 《飲冰室文集》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試分析《追悼志摩》一文以敘述為外殼貫穿全文,以駁議為內核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的特點。
以敘述為外殼貫穿全文, 以駁議為內核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1) 對被悼念者一生作概括性敘寫。
(2) 敘述中融進對被悼念者人生的解說和辯解。揭示出 「我們必須先認清他的單純信仰的人生觀, 方才認得清志摩的為人」, 回擊了社會對志摩的攻擊。
(3) 在敘述中有正面的闡釋, 也有側面的印證。
如此寫來, 作者筆下的志摩的內心世界得以彰顯, 人生追求得以肯定, 人物性格愈發鮮明, 文章的蘊蓄也更加深厚。
2、簡析《蠻子大媽》中蠻子大媽的性格裂變。
開始, 莫泊桑把主人公放置於日常生活的自然狀態中, 人物, 都是平淡無奇的普通人; 言行, 也都是與此等環境相適應,但是, 戰爭打亂了一切, 逼迫他們違反常規, 驅使他們染上血腥, 走上仇殺。是環境的劇變, 導致了性格的裂變, 從而干出驚人壯舉。
戰爭剛開始, 尚未直接牽涉到個人利害時, 還能友好相待,但是, 隨著戰局的發展,愛子死於前線的噩耗, 使她慈母的心頓時燃燒起復仇的烈火, 無怨無恨的人一下子變成不共戴天的仇敵, 她沉著冷靜地燒死了她本來疼愛的四個敵人。
作為客觀環境的戰爭, 乃是一台 「製造血腥與仇恨的機器」, 它驅使蠻子大媽這樣一個本質善良的婦女, 做出不平常的殺人行動, 最後視死如歸, 以身殉國, 這才更具震撼力, 才突出了普通百姓是戰爭的受害者的主題, 從而控訴了戰爭。
3、分析《子路、曾皙、公西華侍坐》一文中孔子為何對曾皙言行格外動情?
答:子路也好, 冉有也好, 公西華也好, 都是用世之人, 只是性格不同, 才氣有異。在濟濟學人中, 進一步寫了 ? 尚祥山水、自樂其身的 「出世之人」 曾皙, 突出其高雅自樂。孔子為何對曾皙言行格外動情 ? 原來在儒家思想中, 治國有兩大方面, 一是管理國家, 一是宗廟祭祀。也就是禮、樂。子路、公西華、冉有談的是禮, 而曾皙談的是樂, 孔子賞識曾皙的 ? 尚待山水、詠而歸就是贊成曾皙以 「樂」 從內在培養成和諧性情。子路等三子則是從外在按 「禮」 行動, 內外兩面教育, 天下自然和諧安定了。孔子相詢時, 琴聲正希, 鏗爾舍琴, 一番妙論, 兀然出世, 正是顛沛一生的孔子所神往的, 因而, 格外動情。
4、 析《哀郢》的寫作特點。
答:
敘事與抒情結合。此詩為敘事詩, 但它絕非流亡的客觀記錄, 而是緊扣 「哀郢」 之 「哀」, 注入了血淚般的深情, 哀國、哀民、哀君、哀己, 「哀」 字貫穿始終, 成為全詩之魂, 嚴格地說, 此篇的敘事不過是為抒情提供個框架而已。如:「哀見君而不再得」,「哀故都之日遠」, 「哀州土之平樂」 等語,「哀」 字俯拾即是, 具有強大的感情力量。
設問、反諸、疑問句子的綜合運用, 使詩的感情色彩大增。如 「皇天之不存命兮, 何百姓之震懲」, 是設問, 明責蒼天而暗斥昏君。再如:「信非吾罪而棄逐兮, 何日夜而忘之, 」 是反語, 使憤怒、哀怨、留戀之情進一步深化。再如, 「當陵陽之焉至兮, 森南渡之焉如」, 表達了詩人四顧茫然、有國難歸、有 家難回的哀痛之情。
三、翻譯題(將下列文字翻譯成現代漢語,共計10分)
譯文:在三峽的七百里( 實為二百零九公里 ) 當中, 江兩岸山連著山, 一點也沒有中斷的地方; 重重的懸崖, 層層的峭壁, 遮住了天空, 擋住了日光: 除非中午和半夜, 就看不見太陽或月亮。到了夏天發大水, 江水漫上了山陵, 沿江上行下行的船都被阻絕。如果皇帝的命令必須急速傳達, 有時清早趴白帝城出發, 傍晚就到了江陵縣。這中間相距一千二百里 ( 實為三百五十公里 ), 即使騎著快馬駕著輕風也不像它這樣快啊。
四.作文(30分)題材不限,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一檔33—40:中心突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體工整
二檔24—32: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體較工整
三檔12--23: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清楚
四檔0—11:中心不明,每什麼內容,結構混亂,語言不通順,字跡潦
⑷ 2015春奧鵬福師《大學語文二》離線作業答案
2015春奧鵬福師《大學語文二》離線作業我能幫你的
⑸ 2015年福建師范大學大學語文二在線作業一答案
請加以下的這個號,一四零,五八六,二三九,九
⑹ 國家開放大學《大學語文》形成性考核任務試題
想要多選復習題的資料,個人建議到電大題酷小程序上面去找會比較方便與齊全。平時還可以在上面做做練習題來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
⑺ 國家開放大學學習指南形考作業及答案(作業3-5)
有一個小程序挺好的,平常做形考的時候都是用它來搜答案的,叫大象找答案,之前是叫電大題酷的,專門做電大試題庫的,所以試題都挺齊全的,基本上都能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