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跨越自己老師備課

跨越自己老師備課

發布時間:2021-02-24 01:58:27

⑴ 論述教師如何備好課,並結合自己備課的經歷,在分析自己備課的優點和不足的同時,談

隨著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學教育格局的不斷調整,青年教師在學校的比例增大,課堂教學改革已從「單兵」作業發展到集體合作,於是「集體備課」被提上議事日程,成為教學前沿的一個時尚用語。許多學校把「集體備課」寫進文件,作出具體要求,有計劃、有過程、有檢查,應該說集體備課是落實的、有效的,對教師的成長和個人資源的整合有著前所未有的促進,這樣的備課形式,鍛煉了一大批年輕教師,集體備課給了他們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中老年教師也在集體合作中吸納新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把生動的傳統教學經歷補充到了備課集體之中。
但是,我們也看到,一部分學校的集體備課只是徒具了一個形式,追逐了一時的熱鬧,同以前的單獨備課相比,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
一、集體備課的現狀
時下,有些學校的集體備課流於形式,不僅抹煞了教師的教學個性,浪費了人力資源,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阻礙了師生的共同發展。
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
一是一人擔綱,眾人偷閑。學期初備課組將所任教的任務分成若干段落,或分配或抽簽,責任上肩,任務到人,從形式上看是不錯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人照搬了教案,有人下載網上教案,很少有個人獨立的思考與創意,僅僅只是當了一回「搬運工」,東挪西移,完成任務了差事,教師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違背了集體備課的初衷。
二是缺少環節,隨聲附和。教案擬定後,應該說,備課組有一個討論會,徵求意見,修改完善,組內成員針對教案提出個人的獨特見解,幫助擬定者精益求精,從而形成集體的智慧。但是,這個關鍵環節要麼忽略過去,要麼無關痛癢,沒有從實質上整合集體的力量。使初步方案一躍而為既定方案,其結果是,教學課堂中,雖然班情各不相同,需要及時針對性地調整,但仍然千篇一律,缺乏創造性地運用。
三是反思乏力,停留於口述心記。授課結束,教師幾乎無一例外地有各種心得體會,一道例題,學生提出了創見性的解法,一次實驗,師生有了新的發現。本可以在教學方案中預見的,卻因討論草率而未涉及。教後備課組又沒及時組織總結,形成記錄,即使當時感慨萬端,也因停留於口述心記而作用不大,時間一長,便模糊不清,更不說下一次吸取教訓了。
二、集體備課的內涵
集體備課是指在課程改革的前提下,新的理念下,面對新的內容,新的資訊和新的教育對象而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的集思廣益的一種群體性智慧整合與發揮的教學研究活動。它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既要秉承傳統的優秀成果,保持先進的適合校情班情的做法,又要向課程改革,力爭與發達國家的教育接軌,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實踐。
採用集體備課的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增進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團結與合作,有利於形成強有力的戰斗集體,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潛力,把個人的教育實踐智慧和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合於集體合作之中。
首先,集體備課應有一個總體計劃。一般地說,集體備課在備課組內先由組長執筆,擬定學期總備課計劃,然後交由小組全體成員討論,集中大家的意見,修訂完善。計劃核心要素當是各校學生的認知結構程度、心理年齡特徵、區域信息常量、社會文化底蘊以及學校的層次定位等等。有了這樣周詳的考慮,其備課組的總計劃才是可能的,也才具有一致的明確方向。
其次,集體備課要分步組織實施。備課組長根椐總規劃,將各單元、各章節教學任務分配到人,組長要指導教師精心研讀教材、深入了解學生。洞察教改前沿動態,借鑒他人的典型課例和優質課教學經驗,從而形成富有創見而符合學情的教學設計。設計要緊緊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把「人」的因素放在顯著位置,徹底摒棄過去「目中無人」,只有教材教參的傳統觀念。方案初定後,應交由小組全體成員充分討論,吸納他人的正確意見,形成集體結晶。
最後,集體備課要注重反饋,深入反思。我們常常在教完一個章節、一篇課文後,總有新的發現,或是對教材的新領悟,或是師生在課堂上的新解法,有時甚至是教材不足、教參訛誤,這些都是十分難得的體會,而且一節課的內容,教師與教師收集的體會又各有不同,這就需要有一個交流平台,形成共識。備課組長遇到這種情況,要打破常規的備課組會議,趁熱打鐵,及時組織教師進行總結,形成文字。個人的感情可以在集體中得到肯定或是否定,解題的妙招可以推薦給他人,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引起預見性的關注。備課組長還可指導相關教師把有價值的問題寫成教學案例甚至學術論文。
總之,集體備課應做到:「計劃周詳 ----環節落實----反思及時」。唯其如此,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集體備課。
三、集體備課的作用
1、集體備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一個教師的成長成熟,總是與集體的關懷培養分不開的。過去,我們也生活在集體中,但卻是一種自發行為,缺少歸宿感,享受不到集體備課的成就感。即便有些教師出類拔萃,也幾乎是全靠個人的艱難進取,這樣的經歷至少延緩了教師的成熟期。
集體備課只是學校集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卻是教師參與最多、熏陶最多,也是直接關繫到教師業務能力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集體備課無論是對中老年教師,還是青年教師,都是迅速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的有效形式之一。
一個備課組,總是千姿萬態的。有的人才情橫溢,有的人活力四射,有的人待人寬厚,有的人思想敏銳。人格魅力強的,教學業務精的,業余愛好廣的,齊聚一堂,置身其中,他人的優點長處,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人、熏陶著人、教育著人。同事間的交流坦誠真摯,教學上的研究各抒已見,互相關心,互為補充,個人的素養從思想政治、心理成長到業務能力都在短時期內得到大幅提升。
2、集體備課有利於備課組的成熟
備課組作為學校教研活動開展的基本單位,也有一個成長成熟的過程。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尤其應關注備課組自身的建設。由於備課組具有臨時性特點,組內成員素質參差不齊,活動開展既要整齊一致,也要因人而異。
備課組的建設首先要立足於對每一個成員的培養,把鍛煉機會呈現在教師面前,讓教師通過聽課、上課、評課、說課、看課 (包括光碟)、讀課(雜志上的課堂實錄)等一系列活動,逐漸成長為行家裡手,甚至成為校內專家或是在市縣具有一定影響的人。備課組的責任就在培養教師,促進其專業發展的同時建設自己。
其次,一個好的備課組,要有一兩個靈魂人物。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使全組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集體至上,團結至上的建組理念。
3、集體備課有利於科研興校
綜觀科研成就顯著,教學質量名列前茅的學校,幾乎一致認為集體備課功不可沒,即使是有特級教師的學校,他也是工作在集體備課中而又帶動著集體備課的蓬勃發展。
對一所學校而言,集體備課是集團作戰,整合了各方面資源,加強了學校領導的力度,好的集體備課組織,學校的教師一定是空前團結的。
集體備課可以較好地促進課題研究。我校「校園虛擬網的開發與應用」就是這樣一個課題,不僅解決了管理、教學及後勤保障信息的暢通。也從理論上進行了一些嘗試,學校在這方面就全市而言,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集體備課與備課集體是有區別的一對范疇,前述的現象分析及內涵與作用,已較充分地闡明了什麼是集體備課,而備課集體則是高度和諧的集體備課形式,它是建立在集體備課基礎之上的,有著自覺意識和行為的研究共同體,獻計獻策,共同發展成為備課組成員的一致追求。
同時,備課集體的外延相對集體備課要寬泛的多,它不僅是指同學科年級內備課組的活動,也可跨越年級界限,有著較強的凝聚力。下面就備課集體的形成、發展和影響作一個簡要的論述。
一、備課集體的形成
備課集體是在備課組的集體備課過程中,通過備課組的一系列教研活動的鍛煉後,形成的一個由小到大,由核心成員到大眾趨向的一個團隊。
一般來說,備課集體是一種自覺行為,以備課組長或是某一核心人物為中軸的改變教育觀念,樂於集體奉獻,敢於發表創見的一群人,備課集體與集體備課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後者是基於學校行政的需要而構建的一級業務組織,而前者則是一群志同道合又善於研究,敢於研究的群體。後者有一定的約束及指導關系,而前者則是以志趣、理想為凝聚點的。後者著眼點在於更現實、更直接地為學生服務,為教學服務。前者則更多地關注教育動態,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力圖構建理想的教育人生,備課不僅僅是適用於課堂,更主要的是帶著研究的眼光看教育。
比較之下,備課集體既密切相關集體備課,又跳出集體備課之外。我們知道,當一個教師的職業追求一旦走向專業化的發展之路時,甚至可以跨越學校進行研究,可以文理兼容,這就是教育的境界。
如果一所學校,有那麼一個研究群體存在,那麼,它一定不僅是實現了集體備課,更主要的是崇尚著、融合到備課集體中。
二、備課集體的發展
備課集體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所學校的發展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文化的積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隨著學校歷史的增長,文化積淀自然增厚,但是,時間不等人,時代呼喚名師,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這就需要學校出台相應鼓勵措施,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在政策上、經費上保證備課集體的發展之需。
一方面加快備課組的建設,使其更多的人才迅速成長,另一方面擴大教研組的視野,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借他山之石,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素養的提高。
三、備課集體的深遠影響
備課集體一旦在一所學校形成,這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一定是突飛猛進,因為備課組聚集了一批教學能手,教改精英,甚至課程改革的專家型人物。
這樣的師資隊伍,學生是信服的,社會是認可的,家長是放心的。備課集體代表著一所學校的教學水平、教育能力乃至學術水平,不論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在學生中的影響,還是教師在教學中達成的藝術,都會得到社會的好評。
學校擁有了這樣的教師隊伍,自然地聲譽遐邇,而學校與名師也是相輔相成的,互為表裡的。名師越多、備課集體影響越大、學校形象越好,反之,學校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也帶動著名師的深造發展,使備課集體的內涵更加豐富。
總之,集體備課與備課集體有著質的區別,在現代學校教育中,我們崇尚備課集體的形成並迅速成長,同時,也希望集體備課更加完善,更能培養人,特別是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⑵ 目前初級中學老師一般如何備課,備課方式是什麼

如今,學校進入又一個五年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必將是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和跨越式發展的最佳機遇期。面對教育發展日新月異的形勢,必須用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思路來引領學校事業的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特製定學校「十二五」(2010-2015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全國、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為指南,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辦一所真正讀書的學校,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走「教育管理人本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教育手段現代化、育人質量素質化」的發展道路,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努力提升學校品位,更加彰顯辦學特色。

二、總體目標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發展」為育人目標,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善於合作,敢於競爭,身心健康,意志品質堅強,審美情趣高尚的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人才。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堅持人本理念,倡導文化管理,打造書香校園,提升科研品位,創造學校特色,實現跨越發展,將學校辦成校風端正、設施一流、理念先進、質量優良的學習型、科研型、現代化、特色化的農村優質高中,力爭成功創建省四星級高中。

三、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 推進以學會做人為核心的育人工程。

以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為核心,關注學生優秀品質的養成、行為能力的發展和現代意識(公民意識、主人意識、創業意識)的培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特點,完善德育工作機制,講究德育工作實效,真正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理念先進、專業過硬、責任感強、年富力強的優秀班主任隊伍。完善德育考評機制,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要進一步開展學校德育的課題研究,積極探索科學、合理、富有學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活動、德育管理和德育評價的科學體系。

2.明確德育工作主題。遵循德育工作規律,搭建主題教育平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按照學段特點確定德育主題有序推進實施,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系列化、課程化、特色化。

3.拓寬德育實施渠道。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課程建設,辦好家長學校,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建立「家庭—社會—學校」立體德育網路,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4.形成德育長效機制。積極圍繞新課程方案的實施,狠抓學風、班風、校風建設,狠抓傳統美德教育。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以簡便易行為准則,尋找突破口,常抓不懈。經常性地開展德育案例和青少年成長案例分析,通過案例分析,使廣大教師認識到德育工作的艱巨性和價值所在。

5.打造學校德育品牌。深入實施自主德育,切實改革評價體系,真正確立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信任、尊重、理解的原則,充分實現學生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調控、主動發展。辦好學生業余黨校,做好班幹部、團幹部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學生會在自主德育中的作用。

6.推行德育導師制度。按照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思想,按照教師和學生100%參與的原則,根據班級內教師數和學生數確定教師與學生的結對比例,通過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確定師生結對對象。教師負責在課外詳細了解結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學生思想困惑時及時提供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制定個人成長計劃,通過家訪或網上交流的形式與學生家長建立共同教育的機制,對貧困生或其他特殊學生提供救助渠道,了解學生的狀況,學業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關心學生成長。

(二)構建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和教學體系。

課程改革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核心改革,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更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制高點。今後5年學校堅持依法治校、科研強校方針,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構建一個充滿生機活力、適應學生全面發展和特長發展的課程體系。包括課程開發和課程評價制度,選修課學生管理和成績評價制度,教師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績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師繼續教育制度,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共享制度等。

1.加大學科建設力度。打造優勢學科,提升發展弱勢學科,扶持薄弱學科,堅持穩步推進、適度超前的原則進行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進一步增加選修課在學校課程中的比例,努力推出精品課程,出版校本教材,形成學校課程特色,在全市產生較大的影響。

2.創新課堂教學策略。轉變教師教學方式,促使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單一角色轉向知識學習的引導者、研究性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生人生發展的同行者。重視課堂模式的研究、實踐與推廣,努力形成校本特色,大力倡導以「學生主體參與,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建立校本課程管理與研究機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規劃,分階段、分學科、分專題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實行教師申報、學校立項、專家評審、學生試用的辦法。今後5年,開發5門左右校本課程,初步建立起學生選修課程體系。

4.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不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必然導致不同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了解學生的參與、體驗與感悟,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5.加強學生導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研究性學習。學生導師不低於教師總數的1/4,兼顧學生個人興趣、學校辦學特色和學校特殊地位等特點,結合新課程改革需要,開發學生研究性課題;結合各類競賽,確立重點研究選題。學校保障課題研究經費,並實行分類管理。

6.促進學生特長發展。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科技教育工作,倡導和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為國家輸送更多的藝體、科技及實用性人才。加強音樂、美術的課堂教學改革,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繪畫、書法、音樂、詩歌等高雅藝術,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並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

(三)打造專業化、研究型師資隊伍。

教師是課程開發的研究者、開發者與實施者。新課程實施要求教師學科知識能力專業化、教育理論素質專業化、教學實踐專業化以及教學品質專業化。新課程強調教師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共同參與知識的建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點,應放在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上,應在具體的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探索、不斷地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化素質,成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型教師。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引導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完善學校培養培訓體系,做好教師培訓規劃,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建立各層次優秀教師預備培養制度,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幹、「雙師型」教師、學科帶頭人,努力造就一批在姜堰、泰州有影響的教學名師。

3.大力實施「青藍工程」。成立青年教師培養領導小組,為每一位青年教師配備好教學和德育指導老師,協調各部門力量做好青年教師工作,制定好青年教師培養提高計劃,將那些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及時放到教學、管理崗位上鍛煉,充實教學、科研、管理骨幹力量,促進他們健康快速成長。

4.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全面實施「1133」計劃,舉辦骨幹教師研修班,對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統籌安排,系統管理。加大名優教師培養力度,明確培養目標,延長培養時間,加強考核管理。通過3~5年努力,教師中達研究生水平10人,姜堰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10名,泰州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3名,校內名師30名。

5.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強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採取有力措施,促使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人人參與重點課題研究(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參加1—2個課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將教學人員參與課題研究情況,納入個人業務考核范疇,並作為評優、獎勵、晉級的依據之一。

(四)完善科學化、動態性管理機制。

創新和進一步優化各項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努力實現管理目標明確化、管理工作責任化、管理過程精細化、考核評價科學化,保證學校在依法治校、民主開放、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運行。

1.建立質量管理制度。成立校級、年級兩級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學校質量管理的目標與責任;圍繞學校教學中心優化崗位設置,形成職責明確、協調順暢的崗位體系;形成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工作流程;建立科學、明確的工作責任標准,把學校質量落實到每個崗位、落實到每個人員、落實到日常工作每個環節。

2.創新分配製度。完善評聘分開、以崗定酬、績效掛鉤、多勞多酬、優教優酬、優勞優酬、優管優酬機制,全員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自主創新能力。

3.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建立部門、年級組管理目標責任制,進一步理順部門與年級的關系,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強化目標管理與考核,關注細節,注重過程,突出績效,讓學校各職能部門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

4.實行動態人事管理模式。根據獎先促後、追求適合的原則,依據學校有關考核的綜合情況,實施各層次人才合理流動,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保持學校人力資源的調配最優化。

5.構建「文化管理」格局,激發共同遵從的校園價值取向,形成「發展學校、成就未來」的清晰辦學理念,優化自然環境,和諧人際環境。充分發揮教代會職能,堅持民主管理,科學決策,努力實施和諧、透明,充滿文化底蘊、飽含人文關懷的智慧管理。

(五)建設交互性、數字化網路平台。

1.按照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要求,做好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讓所有教師都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環境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2.加強信息化硬軟體建設,實現校園數字化升級。重視硬、軟體建設與改造,逐年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強網路資源建設,整合學校網路中心、電教中心和圖書信息中心,建設數字化校園,實現全面的網路互動化、教學多媒體化、管理數字化;完成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實驗室建設工程,建成校本資源庫及課件研發製作室,使學校的信息化水平保持全市的領先水平。

3. 加強學校網站建設,不斷完善校園網路平台,包括智能辦公系統、教學及管理系統、家校互聯系統、家長信息自動傳發系統等,探究遠程教育模式,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裝備效能。

(六)開展全員性、草根式教育科研。

以「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為方向,規范教科研管理,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以實施教師成長三年規劃、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為載體,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促進學校教科研工作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1. 克服「功利主義」干擾,形成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制定學校教育科研發展規劃,完善教科研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積極推動教科研向應用和為學校發展服務的方向轉變,建立學科交*、隊伍整合、資源共享的教科研體制,完善教研與教學相互融合的工作機制,創新科研評價和激勵機制,激發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設立教育科研專項基金,制定和完善「教科研立項制度」、「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優秀教育教學論文獎勵制度」等,鼓勵教師承擔或參與國家級、省市級等教科研課題研究,要求教師人人參與校本課題研究。

2. 堅持「草根研究」法寶,構建開放的教科研網路。建立直接服務於教師發展、開放式的學校教科研網路,為教師獲得經常性的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協作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各類公開課、論文評比、課題研究、學科基本功大賽、專題論壇等教科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教學方法,了解教改信息,增強教師教科研意識,鼓勵教師積極自覺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喚醒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和科學研究意識,形成濃郁的教科研氛圍,探索教師專業發展道路,建設一支有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
3. 緊扣「課堂教學」改革,回歸務實的教科研本源。搭建學習平台、實踐平台和反思交流平台,圍繞「教學有效」「課堂高效」 開展廣泛的校本專題研究。切實加強集體備課,高度重視教學反思,每個教研組結合學科的特點,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教科室要及時展示優秀的專題研討案例,並做好論證推廣工作。各年級要大膽設立 「教改試驗班」,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爭取在「有效課堂教學」課題研究中出成果、創特色。將教科研能力作為教師綜合考評的考核內容之一,對教育教學研究成績優異者實行重獎,從而大力推進學校教科研工作。

(七) 錘煉高品位、特色化校園文化。

文化性是學校的重要特性,是學校生命力的重要根源。一流學校必然有一流的校園文化。學校必須立足本土文化、繼承傳統文化、學習先進文化,成為文化聖地。今後幾年,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是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生態化、人文化的學校

1.大力發展學生社團。根據學生發展興趣、特點,鼓勵、支持學生組織各類社團,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管理,使學生社團成為發展學生個人興趣和特長的強大動力源、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成為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渠道。

2.培育高端精品文化。學校制定經典閱讀計劃,推薦必讀、選讀書目,開展經常性的讀書活動。通過舉辦經典著作讀書報告會、討論會、讀書沙龍等活動,引導學生尊重經典、親近經典、理解經典,要求每個學生高中三年在自然學科、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範圍內系統、深入地閱讀3~5本經典著作,並撰寫讀書報告。

3.優化校園文化設計。注重學校形象設計,以更生動的時代形式反映學校精神。重視校園人文景觀建設,凸現學校人文特色,豐富學校文化內涵,將校園變成一本鮮活教材,激勵師生鬥志,不斷地追求卓越。重視校園自然景觀建設,烘托學校人文特色,將校園變成一座生態化的公園,陶冶師生性情,凈化師生心靈。營造一個宏偉典雅、充滿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文明氣息的花園式學校,真正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4.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發揮示範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讓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滿足學生、家長、社會的需求。規范宣傳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5.關注師生校園生活質量。構建新型的合作式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辦好「職工之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全面展示教職工的才藝,充分愉悅教職工的身心。

6.辦好 60周年校慶活動,弘揚學校優良傳統。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工作,建立較完備的畢業生信息庫,大力宣傳學校優秀畢業生。

(八)提供高質量、人性化後勤服務。

探索學校後勤社會化工作經驗,加快學校後勤保障建設。多方籌集建設資金,迅速啟動學生食堂新建工程和運動場升級工程,一年內建好學生食堂和運動場。

1.推進學校後勤服務改革。建立一支綜合素質好、工作效率高的後勤保障隊伍,增強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2.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營造平安和諧校園。繼續完善安全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崗位責任,加強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3.強化成本意識,注重精細管理,創建節約型校園。充分整合並有效利用教育教學資源,堵塞浪費漏洞,加強環節監管,做到物盡其用。

4.鞏固綠色學校創建成果,爭創國家級「生態校園」。重視環境育人功能,精心打造一流育人環境,努力實現綠色滿校園、處處聞鳥語、四季有花香的綠化美化效果。將綠色理念拓展到教育、教學、管理各個領域,實施綠色管理、綠色德育、綠色課程和綠色後勤,構建和諧校園,實現學校和全體師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把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四、保障監督機制
制定和實施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為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制定過程須廣泛徵求意見,經專家論證,教代會通過,最終形成共識。為此設立以下保障條款:
(一)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發展規劃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組織、指導、協調和服務功能。規劃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解決重大問題,檢查規劃實施的進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積極尋求政府、上級教育部門、社會和家長的外部支持。
(二)機制保障
加大學校十二五規劃的學習和宣傳力度,使全體教職工了解規劃,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和發展力,增強執行實施規劃的權威性、自覺性。各部門要通力合作,保證學校各項工作圍繞此規劃高效開展。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教代會在學校民主管理方面的職能,促進校務公開。

(三)物質保障
以學校發展規劃為依據,以教育教學工作為重點,科學合理的編制每年預算。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產,努力提高資產使用率。學校設立專項基金用於課程開發、實施和管理,用於師資培訓、繼續教育、設施配置、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與對外交流等。開源節流,勤儉節約,充分利用有限資金創造最大效益。

⑶ 教師該怎麼實現自我成長

怎樣實現教師的自我成長-----幾點建議

我概括為五字成長模式----定、學、磨、思、創

1、定------定位、定向、定標。即找准立足點,確定發展方向,明確奮斗目標。

我將面對一個怎樣的崗位?這是每一名新教師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現實的崗位就是當前的立足點,就是發展的原點。作為新教師就是要客觀的思考自己的現狀,了解自己的要求與職業要求的距離,以積極的態度認可自己的崗位,只有這樣才可能有一個好的出發點,由此出發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進一步確定發展目標。

目標應該有層次—遠期目標,中期目標,近期目標。沒有大目標,就沒有氣勢,沒有中目標,就沒有精神;沒有近目標,人就不勤快。

首先要爭取作一名合格教師----做自己認可、領導認可、同事認可、學生認可的教師;做一名成功的教師----做自己滿意、領導、同事贊賞,教學小有成就的教師;作一名知名教師---成為在一定范圍內具有影響力,有一定的教學成果的教師。

關注學生----關注自我----關注評價----關注學生,應該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境界。

例如,新教師開始往往更加重視熟悉教材,摸索教法,追求好的教學效果,無疑是正確的。但是這些的基礎是教師職業提出的基本要求----關愛學生。每一位新教師都需要把握住這一點。當出現教學效果達不到自己預想的結果時,怎樣考慮問題?不能一味埋怨學生,而首先應當承認自己的經驗不足是第一位的原因。要注意在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的框架中具體考慮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方式。

2、學----實學、師學、書學。即在實踐中學,向有經驗的教師學,向書本學。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實踐是自己必須經歷的過程,在過程中需要關注自己的體驗,一定要注重積過程性資料累---備課紀錄,班主任工作記錄,教後記,典型作業批改,典型課堂實錄,典型學生情況等,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料。積累本身就是學習。

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一是向身邊的教師學,學備課,學上課(跟蹤性聽課),學管理學生,虛心一點,勤快一點,多問一點,少說一點,必有收獲。二是向外邊的教師學,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聽觀摩課、示範課,參加研討課活動等,都是學習的好機會。

向書本學習。我建議大家把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作為走上教師之路的啟蒙讀物,注意結合實際精讀相關內容,如果有條件,最好能夠加以通讀。當然,與所教專業密切相關的書也要踏踏實實的讀,還有新課改方面的指導書也需要選一兩本一讀。我建議大家選擇教育刊物的時候,自選《教師博覽》甚好,《人民教育》《當代教育科學》、《山東教育》《現代教育導報》等以及學科專業雜志,其中不乏有啟迪性的文章,對指導自身成長都是很有幫助的。希望每一名教師都有一份自己喜愛的教育刊物。

3、磨----模仿、琢磨。即模仿有經驗教師的做法,琢磨有經驗教師的做法。積極投入新課改實驗,在課改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

模仿。模仿有經驗教師的做法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當然,不要簡單模仿,而是要「擇其善者而從之」,一定要模仿效果好的做法,同時還是能夠引發自身共鳴的做法,即適合於自己特點的做法。以嘗試教學法為例,嘗試教學法的基本要點是「先練後講,先試後導」,前提是「相信學生能夠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嘗試學習,並且能夠成功」。基本程序是「出示准備題,確定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第一次嘗試(學生自學課本、嘗試做題,教師點撥指導,第二次嘗試,課堂小結。」把握了嘗試教學法的基本要點,各個學科都可以根據這個原則設計教學,從實際出發運用的得法,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濟南燕山學校的反思探究教學法、濟南市文化東路第二小學嘗試探究教學法等都是很好的範例)。還有解放路第一小學的和諧育人、自由讀寫,燕山學校小學部的階梯式教學,歷下實驗小學的學科足跡式評價,濟南五中的分組學導教學模式等,都是很好的做法。

琢磨。有經驗的教師的做法是顯性的,其背後往往有著更加深厚的功底,需要學習者認真琢磨。「功夫在詩外」,道理是相通的。仍以嘗試教學法為例,其創立者邱學華先生16歲即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後考入華東師范大學從師於劉佛年教授,畢業後留校專門研究小學數學教學,以後又到師范學校、教科所,他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和一線教師一起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易於為一線教師所掌握的、簡便易行、效果好的教學方法,歷經二十餘年,使「嘗試教學法」逐步成熟起來,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很好的影響。我們無論模仿、借鑒哪一種做法,一定不要僅僅學一點皮毛,要「法乎其神而略其形」,琢磨其神韻,努力做到不僅形似,更要神似。

新課改強調,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需要切實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什麼是自主學習,怎樣實施有效的合作學習,怎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都是我們在新課改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我們完全可以在切磋與琢磨的過程中,盡快的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4、思-----思考。即課前思考,課中思考,課後思考。即積極爭取參與一項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專心讀一點書,及時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

課前思考其實就是怎樣實現有效備課的問題。我歷來主張,一定要整體備課,整體把握教材位置,整體把握學情。然後思考具體的實施步驟。我們常說的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一句話要因學定教。這是課前思考的主要問題。

課中思考就是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一方面認真落實教學方案,一方面注意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不斷調整課堂組織與教學的策略,一句話注重實效。

課後思考就是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做好教後記。教後記什麼呢?第一反思學生的學習表現,興趣、習慣的培養,學習的效果、效率等。第二反思教學方法,師生課堂上的交往情況的效果。第三反思教學內容的處理情況。或者是記錄自我感受最深刻的某一方面,學生個例,突發事件,處置策略,達到的效果等。

參與課題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新教師經驗不足是現實問題,但是面對實際容易提出問題可能又是一個優勢。課題來自問題,來自實際中確實存在而又必須解決的問題,解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針對性。把問題轉化成課題,明確目標,確定方法,研讀相關理論,及時總結經驗,發現新的規律(不一定是大規律),這樣的過程古人稱之為大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當然,如何將教學實際問題轉化課題研究,也是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怎樣對待實際現象或問題,通過觀察、調查、實驗,案例分析,總結提煉,應該說這是一條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5、創-----創業、創新。即抓住機遇、打牢基礎;解放自我,開拓創新。
按照當前國內外比較公認的規律,一般教師成長需要經歷四個時期,准備期,適應期,發展期和創造期。當著走上教師崗位的第一天起,應該說就進入了適應期,上邊談的「定學磨思」四個方面,很大成分都是強調如何積極適應的問題,當然也有一個不斷發展的問題。有人說「一年上路,三年成熟,五年成名」,在某種意義上有一定的道理。我認為適應與發展、創造不可以截然分開。在前進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需要不斷適應、不斷發展、不斷創造。

怎樣發展,怎樣創造?

抓住機遇,打牢基礎。機遇可遇不可求,所謂抓住機遇,首先要盡快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要求,凡事勤快一點,主動一點,開放一點,虛心一點。要趁著年輕多讀點書,我個人體會打基礎的東西,必須認真地對待,不妨先集中於一點,除了剛才提到的《給教師的建議》外,中國傳統經典文化更是一個值得發掘的寶藏。我建議大家試一試,讀一點,背一點,「先讀後背、背而後思、思而後悟、悟而後弘」,貴在堅持,必有收獲。可以定一下量,比如「三個一百」,即每天背一百字,背一百遍,得一百分(只要堅持做了就是一百分)。可以帶動學生一起背。推薦內容,《大學》、《勸學》、《學記》、《中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不管做什麼,要以激勵為好,比方說背誦,運用升級的要求可能就比過關的要求,效果會好一點。可能我們會說沒有時間,時間緊是事實,但是只要想抽還是一定能抽出來的。當然更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急功近利必然導致膚淺」,打牢基礎不可以急功近利。

解放自我,開拓創新。我認為一個善於解放自我、開拓創新的教師,一定是努力提高自身人格修養的教師,說到底,教師是靠人格育人。要關注學生,就要跳出自我,善於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解放」「創新」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是玩花架子,而是善於鑽研,往高處攀登,努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課要常教常新,事要常做常新。保持一個常新的心態,總能夠找到創新之路,取得事業的成功。
更多詳情請點擊:青海教師考試網http://qh.zgjsks.com/

⑷ 跨越自己的作文600字長

2001年7月13日北京時間22:00,萬眾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於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第12次全會中揭曉。薩馬蘭奇雄渾的宣告聲只有一個名字:BEIJING!中國北京憑借其過人的優勢,完美的陳述報告,在五個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奪得2008奧運會舉辦的權利。

在迎接奧運會到來的這段時間里,不管是誰都在努力拚搏,努力奮斗,努力爭取,努力學習著。『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無處不在鼓舞著每一個人。奧運明星劉翔:2004年110米欄金牌獲得者。直到現在,他每天都在跨越自己剛剛取得的最好成績。在他做的廣告里,他說:「我能更好嗎?我不想讓他們失望……」和他一樣,在這段時間里,我也不斷地在跨越自己,每天老師都會留一張試卷回家做,但並不要求做附加題,可我會把附加題全做上,不管難與不難。因為我相信,我能更好!有時遇到困難,我就跨越它;遇到挫折,我一樣也會跨越它!

姚明:中國的優秀籃球明星,他是在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向前。他每次打球時,都在改善自己(為自己找出毛病,錯誤),更好地而又更快地提高自己。我們現在總在做題簽,每次發下來我都會平心靜氣地想一想,錯了哪裡?為什麼會錯?怎樣才能不錯?下次怎麼辦?我相信自己是最強的。『我能更好』是姚明說過而被我引為座右銘的話。

超越自己,跨越自己,相信自己,永遠對自己說:「我能行!我能更好!」

⑸ 學本式課堂教學模式之教師如何備課

學本式教學模式就是課堂上關注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習者主動參與課堂回活動,通過自主探究答,合作等方式主動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點,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各類學習活動,避免教師一言堂,讓學生在做中學。

⑹ 幼兒教師的教案怎麼寫呀

一、教材的選擇 我們選擇教材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一節課的內容深了、淺了、多了、少了,都是不恰當的,只有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引發幼兒興趣的教學內容,才能先發制人,從根本上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目標的確定 目標的制定原則上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一個活動目標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確定: 1、認知 2、能力 3、情感 如兒歌《過橋》的目標是: 1、學習口齒清楚、聲音自然地朗讀詩歌。 2、嘗試簡單地仿編。 3、體驗活動的樂趣。 目標1 學習朗讀、學習兒歌是知識層面的,是知識的積累和鞏固; 目標2 嘗試簡單地仿編是能力層面的,是能力的提高和鍛煉; 目標3 體驗活動的樂趣是情感層面的,是情緒的體驗和表達。

⑺ 以跨越自己為題目的作文700字

2001年7月13日北京時間:00,萬眾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終於在莫斯科國際奧委會第12次全會中揭曉。薩馬蘭奇雄渾的宣告聲只有一個名字:BEIJING!中國北京憑借其過人的優勢,完美的陳述報告,在五個2008年奧運會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奪得2008奧運會舉辦的權利。
在迎接奧運會到來的這段時間里,不管是誰都在努力拚搏,努力奮斗,努力爭取,努力學習著。『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無處不在鼓舞著每一個人。奧運明星劉翔:2004年110米欄金牌獲得者。直到現在,他每天都在跨越自己剛剛取得的最好成績。在他做的廣告里,他說:「我能更好嗎?我不想讓他們失望……」和他一樣,在這段時間里,我也不斷地在跨越自己,每天老師都會留一張試卷回家做,但並不要求做附加題,可我會把附加題全做上,不管難與不難。因為我相信,我能更好!有時遇到困難,我就跨越它;遇到挫折,我一樣也會跨越它!
姚明:中國的優秀籃球明星,他是在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向前。他每次打球時,都在改善自己(為自己找出毛病,錯誤),更好地而又更快地提高自己。我們現在總在做題簽,每次發下來我都會平心靜氣地想一想,錯了哪裡?為什麼會錯?怎樣才能不錯?下次怎麼辦?我相信自己是最強的。『我能更好』是姚明說過而被我引為座右銘的話。
超越自己,跨越自己,相信自己,永遠對自己說:「我能行!我能更好!」

⑻ 大學教師怎麼自我成長

怎樣實現教師的自我成長-----幾點建議

我概括為五字成長模式----定、學、磨、思、創

1、定------定位、定向、定標。即找准立足點,確定發展方向,明確奮斗目標。

我將面對一個怎樣的崗位?這是每一名新教師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現實的崗位就是當前的立足點,就是發展的原點。作為新教師就是要客觀的思考自己的現狀,了解自己的要求與職業要求的距離,以積極的態度認可自己的崗位,只有這樣才可能有一個好的出發點,由此出發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進一步確定發展目標。

目標應該有層次—遠期目標,中期目標,近期目標。沒有大目標,就沒有氣勢,沒有中目標,就沒有精神;沒有近目標,人就不勤快。

首先要爭取作一名合格教師----做自己認可、領導認可、同事認可、學生認可的教師;做一名成功的教師----做自己滿意、領導、同事贊賞,教學小有成就的教師;作一名知名教師---成為在一定范圍內具有影響力,有一定的教學成果的教師。

關注學生----關注自我----關注評價----關注學生,應該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境界。

例如,新教師開始往往更加重視熟悉教材,摸索教法,追求好的教學效果,無疑是正確的。但是這些的基礎是教師職業提出的基本要求----關愛學生。每一位新教師都需要把握住這一點。當出現教學效果達不到自己預想的結果時,怎樣考慮問題?不能一味埋怨學生,而首先應當承認自己的經驗不足是第一位的原因。要注意在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的框架中具體考慮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方式。

2、學----實學、師學、書學。即在實踐中學,向有經驗的教師學,向書本學。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實踐是自己必須經歷的過程,在過程中需要關注自己的體驗,一定要注重積過程性資料累---備課紀錄,班主任工作記錄,教後記,典型作業批改,典型課堂實錄,典型學生情況等,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料。積累本身就是學習。

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一是向身邊的教師學,學備課,學上課(跟蹤性聽課),學管理學生,虛心一點,勤快一點,多問一點,少說一點,必有收獲。二是向外邊的教師學,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聽觀摩課、示範課,參加研討課活動等,都是學習的好機會。

向書本學習。我建議大家把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作為走上教師之路的啟蒙讀物,注意結合實際精讀相關內容,如果有條件,最好能夠加以通讀。當然,與所教專業密切相關的書也要踏踏實實的讀,還有新課改方面的指導書也需要選一兩本一讀。我建議大家選擇教育刊物的時候,自選《教師博覽》甚好,《人民教育》《當代教育科學》、《山東教育》《現代教育導報》等以及學科專業雜志,其中不乏有啟迪性的文章,對指導自身成長都是很有幫助的。希望每一名教師都有一份自己喜愛的教育刊物。

3、磨----模仿、琢磨。即模仿有經驗教師的做法,琢磨有經驗教師的做法。積極投入新課改實驗,在課改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

模仿。模仿有經驗教師的做法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當然,不要簡單模仿,而是要「擇其善者而從之」,一定要模仿效果好的做法,同時還是能夠引發自身共鳴的做法,即適合於自己特點的做法。以嘗試教學法為例,嘗試教學法的基本要點是「先練後講,先試後導」,前提是「相信學生能夠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嘗試學習,並且能夠成功」。基本程序是「出示准備題,確定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第一次嘗試(學生自學課本、嘗試做題,教師點撥指導,第二次嘗試,課堂小結。」把握了嘗試教學法的基本要點,各個學科都可以根據這個原則設計教學,從實際出發運用的得法,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濟南燕山學校的反思探究教學法、濟南市文化東路第二小學嘗試探究教學法等都是很好的範例)。還有解放路第一小學的和諧育人、自由讀寫,燕山學校小學部的階梯式教學,歷下實驗小學的學科足跡式評價,濟南五中的分組學導教學模式等,都是很好的做法。

琢磨。有經驗的教師的做法是顯性的,其背後往往有著更加深厚的功底,需要學習者認真琢磨。「功夫在詩外」,道理是相通的。仍以嘗試教學法為例,其創立者邱學華先生16歲即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後考入華東師范大學從師於劉佛年教授,畢業後留校專門研究小學數學教學,以後又到師范學校、教科所,他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和一線教師一起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易於為一線教師所掌握的、簡便易行、效果好的教學方法,歷經二十餘年,使「嘗試教學法」逐步成熟起來,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很好的影響。我們無論模仿、借鑒哪一種做法,一定不要僅僅學一點皮毛,要「法乎其神而略其形」,琢磨其神韻,努力做到不僅形似,更要神似。

新課改強調,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需要切實改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什麼是自主學習,怎樣實施有效的合作學習,怎樣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都是我們在新課改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我們完全可以在切磋與琢磨的過程中,盡快的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4、思-----思考。即課前思考,課中思考,課後思考。即積極爭取參與一項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專心讀一點書,及時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

課前思考其實就是怎樣實現有效備課的問題。我歷來主張,一定要整體備課,整體把握教材位置,整體把握學情。然後思考具體的實施步驟。我們常說的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一句話要因學定教。這是課前思考的主要問題。

課中思考就是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一方面認真落實教學方案,一方面注意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不斷調整課堂組織與教學的策略,一句話注重實效。

課後思考就是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做好教後記。教後記什麼呢?第一反思學生的學習表現,興趣、習慣的培養,學習的效果、效率等。第二反思教學方法,師生課堂上的交往情況的效果。第三反思教學內容的處理情況。或者是記錄自我感受最深刻的某一方面,學生個例,突發事件,處置策略,達到的效果等。

參與課題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新教師經驗不足是現實問題,但是面對實際容易提出問題可能又是一個優勢。課題來自問題,來自實際中確實存在而又必須解決的問題,解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針對性。把問題轉化成課題,明確目標,確定方法,研讀相關理論,及時總結經驗,發現新的規律(不一定是大規律),這樣的過程古人稱之為大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當然,如何將教學實際問題轉化課題研究,也是一個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怎樣對待實際現象或問題,通過觀察、調查、實驗,案例分析,總結提煉,應該說這是一條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5、創-----創業、創新。即抓住機遇、打牢基礎;解放自我,開拓創新。
按照當前國內外比較公認的規律,一般教師成長需要經歷四個時期,准備期,適應期,發展期和創造期。當著走上教師崗位的第一天起,應該說就進入了適應期,上邊談的「定學磨思」四個方面,很大成分都是強調如何積極適應的問題,當然也有一個不斷發展的問題。有人說「一年上路,三年成熟,五年成名」,在某種意義上有一定的道理。我認為適應與發展、創造不可以截然分開。在前進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需要不斷適應、不斷發展、不斷創造。

怎樣發展,怎樣創造?

抓住機遇,打牢基礎。機遇可遇不可求,所謂抓住機遇,首先要盡快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要求,凡事勤快一點,主動一點,開放一點,虛心一點。要趁著年輕多讀點書,我個人體會打基礎的東西,必須認真地對待,不妨先集中於一點,除了剛才提到的《給教師的建議》外,中國傳統經典文化更是一個值得發掘的寶藏。我建議大家試一試,讀一點,背一點,「先讀後背、背而後思、思而後悟、悟而後弘」,貴在堅持,必有收獲。可以定一下量,比如「三個一百」,即每天背一百字,背一百遍,得一百分(只要堅持做了就是一百分)。可以帶動學生一起背。推薦內容,《大學》、《勸學》、《學記》、《中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不管做什麼,要以激勵為好,比方說背誦,運用升級的要求可能就比過關的要求,效果會好一點。可能我們會說沒有時間,時間緊是事實,但是只要想抽還是一定能抽出來的。當然更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急功近利必然導致膚淺」,打牢基礎不可以急功近利。

解放自我,開拓創新。我認為一個善於解放自我、開拓創新的教師,一定是努力提高自身人格修養的教師,說到底,教師是靠人格育人。要關注學生,就要跳出自我,善於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解放」「創新」不是做表面文章,不是玩花架子,而是善於鑽研,往高處攀登,努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課要常教常新,事要常做常新。保持一個常新的心態,總能夠找到創新之路,取得事業的成功。

⑼ 教師的備課怎樣和課件合理結合

如今,學校進入又一個五年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必將是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和跨越式發展的最佳機遇期。面對教育發展日新月異的形勢,必須用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思路來引領學校事業的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特製定學校「十二五」(2010-2015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全國、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為指南,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辦一所真正讀書的學校,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走「教育管理人本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教育手段現代化、育人質量素質化」的發展道路,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努力提升學校品位,更加彰顯辦學特色。

二、總體目標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發展」為育人目標,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善於合作,敢於競爭,身心健康,意志品質堅強,審美情趣高尚的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人才。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堅持人本理念,倡導文化管理,打造書香校園,提升科研品位,創造學校特色,實現跨越發展,將學校辦成校風端正、設施一流、理念先進、質量優良的學習型、科研型、現代化、特色化的農村優質高中,力爭成功創建省四星級高中。

三、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 推進以學會做人為核心的育人工程。

以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為核心,關注學生優秀品質的養成、行為能力的發展和現代意識(公民意識、主人意識、創業意識)的培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特點,完善德育工作機制,講究德育工作實效,真正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理念先進、專業過硬、責任感強、年富力強的優秀班主任隊伍。完善德育考評機制,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要進一步開展學校德育的課題研究,積極探索科學、合理、富有學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活動、德育管理和德育評價的科學體系。

2.明確德育工作主題。遵循德育工作規律,搭建主題教育平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按照學段特點確定德育主題有序推進實施,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系列化、課程化、特色化。

3.拓寬德育實施渠道。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課程建設,辦好家長學校,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建立「家庭—社會—學校」立體德育網路,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4.形成德育長效機制。積極圍繞新課程方案的實施,狠抓學風、班風、校風建設,狠抓傳統美德教育。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以簡便易行為准則,尋找突破口,常抓不懈。經常性地開展德育案例和青少年成長案例分析,通過案例分析,使廣大教師認識到德育工作的艱巨性和價值所在。

5.打造學校德育品牌。深入實施自主德育,切實改革評價體系,真正確立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信任、尊重、理解的原則,充分實現學生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調控、主動發展。辦好學生業余黨校,做好班幹部、團幹部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學生會在自主德育中的作用。

6.推行德育導師制度。按照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思想,按照教師和學生100%參與的原則,根據班級內教師數和學生數確定教師與學生的結對比例,通過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確定師生結對對象。教師負責在課外詳細了解結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學生思想困惑時及時提供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制定個人成長計劃,通過家訪或網上交流的形式與學生家長建立共同教育的機制,對貧困生或其他特殊學生提供救助渠道,了解學生的狀況,學業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關心學生成長。

(二)構建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和教學體系。

課程改革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核心改革,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更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制高點。今後5年學校堅持依法治校、科研強校方針,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構建一個充滿生機活力、適應學生全面發展和特長發展的課程體系。包括課程開發和課程評價制度,選修課學生管理和成績評價制度,教師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績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師繼續教育制度,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共享制度等。

1.加大學科建設力度。打造優勢學科,提升發展弱勢學科,扶持薄弱學科,堅持穩步推進、適度超前的原則進行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進一步增加選修課在學校課程中的比例,努力推出精品課程,出版校本教材,形成學校課程特色,在全市產生較大的影響。

2.創新課堂教學策略。轉變教師教學方式,促使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單一角色轉向知識學習的引導者、研究性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生人生發展的同行者。重視課堂模式的研究、實踐與推廣,努力形成校本特色,大力倡導以「學生主體參與,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建立校本課程管理與研究機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規劃,分階段、分學科、分專題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實行教師申報、學校立項、專家評審、學生試用的辦法。今後5年,開發5門左右校本課程,初步建立起學生選修課程體系。

4.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不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必然導致不同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了解學生的參與、體驗與感悟,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5.加強學生導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研究性學習。學生導師不低於教師總數的1/4,兼顧學生個人興趣、學校辦學特色和學校特殊地位等特點,結合新課程改革需要,開發學生研究性課題;結合各類競賽,確立重點研究選題。學校保障課題研究經費,並實行分類管理。

6.促進學生特長發展。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科技教育工作,倡導和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為國家輸送更多的藝體、科技及實用性人才。加強音樂、美術的課堂教學改革,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繪畫、書法、音樂、詩歌等高雅藝術,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並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

(三)打造專業化、研究型師資隊伍。

教師是課程開發的研究者、開發者與實施者。新課程實施要求教師學科知識能力專業化、教育理論素質專業化、教學實踐專業化以及教學品質專業化。新課程強調教師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共同參與知識的建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點,應放在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上,應在具體的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探索、不斷地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化素質,成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型教師。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引導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完善學校培養培訓體系,做好教師培訓規劃,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建立各層次優秀教師預備培養制度,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幹、「雙師型」教師、學科帶頭人,努力造就一批在姜堰、泰州有影響的教學名師。

3.大力實施「青藍工程」。成立青年教師培養領導小組,為每一位青年教師配備好教學和德育指導老師,協調各部門力量做好青年教師工作,制定好青年教師培養提高計劃,將那些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及時放到教學、管理崗位上鍛煉,充實教學、科研、管理骨幹力量,促進他們健康快速成長。

4.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全面實施「1133」計劃,舉辦骨幹教師研修班,對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統籌安排,系統管理。加大名優教師培養力度,明確培養目標,延長培養時間,加強考核管理。通過3~5年努力,教師中達研究生水平10人,姜堰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10名,泰州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3名,校內名師30名。

5.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強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採取有力措施,促使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人人參與重點課題研究(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參加1—2個課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將教學人員參與課題研究情況,納入個人業務考核范疇,並作為評優、獎勵、晉級的依據之一。

(四)完善科學化、動態性管理機制。

創新和進一步優化各項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努力實現管理目標明確化、管理工作責任化、管理過程精細化、考核評價科學化,保證學校在依法治校、民主開放、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運行。

1.建立質量管理制度。成立校級、年級兩級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學校質量管理的目標與責任;圍繞學校教學中心優化崗位設置,形成職責明確、協調順暢的崗位體系;形成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工作流程;建立科學、明確的工作責任標准,把學校質量落實到每個崗位、落實到每個人員、落實到日常工作每個環節。

2.創新分配製度。完善評聘分開、以崗定酬、績效掛鉤、多勞多酬、優教優酬、優勞優酬、優管優酬機制,全員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自主創新能力。

3.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建立部門、年級組管理目標責任制,進一步理順部門與年級的關系,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強化目標管理與考核,關注細節,注重過程,突出績效,讓學校各職能部門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

4.實行動態人事管理模式。根據獎先促後、追求適合的原則,依據學校有關考核的綜合情況,實施各層次人才合理流動,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保持學校人力資源的調配最優化。

5.構建「文化管理」格局,激發共同遵從的校園價值取向,形成「發展學校、成就未來」的清晰辦學理念,優化自然環境,和諧人際環境。充分發揮教代會職能,堅持民主管理,科學決策,努力實施和諧、透明,充滿文化底蘊、飽含人文關懷的智慧管理。

(五)建設交互性、數字化網路平台。

1.按照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要求,做好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讓所有教師都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環境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2.加強信息化硬軟體建設,實現校園數字化升級。重視硬、軟體建設與改造,逐年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強網路資源建設,整合學校網路中心、電教中心和圖書信息中心,建設數字化校園,實現全面的網路互動化、教學多媒體化、管理數字化;完成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實驗室建設工程,建成校本資源庫及課件研發製作室,使學校的信息化水平保持全市的領先水平。

3. 加強學校網站建設,不斷完善校園網路平台,包括智能辦公系統、教學及管理系統、家校互聯系統、家長信息自動傳發系統等,探究遠程教育模式,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裝備效能。

(六)開展全員性、草根式教育科研。

以「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為方向,規范教科研管理,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以實施教師成長三年規劃、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為載體,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促進學校教科研工作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1. 克服「功利主義」干擾,形成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制定學校教育科研發展規劃,完善教科研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積極推動教科研向應用和為學校發展服務的方向轉變,建立學科交*、隊伍整合、資源共享的教科研體制,完善教研與教學相互融合的工作機制,創新科研評價和激勵機制,激發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設立教育科研專項基金,制定和完善「教科研立項制度」、「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優秀教育教學論文獎勵制度」等,鼓勵教師承擔或參與國家級、省市級等教科研課題研究,要求教師人人參與校本課題研究。

2. 堅持「草根研究」法寶,構建開放的教科研網路。建立直接服務於教師發展、開放式的學校教科研網路,為教師獲得經常性的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協作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各類公開課、論文評比、課題研究、學科基本功大賽、專題論壇等教科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教學方法,了解教改信息,增強教師教科研意識,鼓勵教師積極自覺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喚醒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和科學研究意識,形成濃郁的教科研氛圍,探索教師專業發展道路,建設一支有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
3. 緊扣「課堂教學」改革,回歸務實的教科研本源。搭建學習平台、實踐平台和反思交流平台,圍繞「教學有效」「課堂高效」 開展廣泛的校本專題研究。切實加強集體備課,高度重視教學反思,每個教研組結合學科的特點,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教科室要及時展示優秀的專題研討案例,並做好論證推廣工作。各年級要大膽設立 「教改試驗班」,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爭取在「有效課堂教學」課題研究中出成果、創特色。將教科研能力作為教師綜合考評的考核內容之一,對教育教學研究成績優異者實行重獎,從而大力推進學校教科研工作。

(七) 錘煉高品位、特色化校園文化。

文化性是學校的重要特性,是學校生命力的重要根源。一流學校必然有一流的校園文化。學校必須立足本土文化、繼承傳統文化、學習先進文化,成為文化聖地。今後幾年,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是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生態化、人文化的學校

1.大力發展學生社團。根據學生發展興趣、特點,鼓勵、支持學生組織各類社團,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管理,使學生社團成為發展學生個人興趣和特長的強大動力源、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成為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渠道。

2.培育高端精品文化。學校制定經典閱讀計劃,推薦必讀、選讀書目,開展經常性的讀書活動。通過舉辦經典著作讀書報告會、討論會、讀書沙龍等活動,引導學生尊重經典、親近經典、理解經典,要求每個學生高中三年在自然學科、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範圍內系統、深入地閱讀3~5本經典著作,並撰寫讀書報告。

3.優化校園文化設計。注重學校形象設計,以更生動的時代形式反映學校精神。重視校園人文景觀建設,凸現學校人文特色,豐富學校文化內涵,將校園變成一本鮮活教材,激勵師生鬥志,不斷地追求卓越。重視校園自然景觀建設,烘托學校人文特色,將校園變成一座生態化的公園,陶冶師生性情,凈化師生心靈。營造一個宏偉典雅、充滿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文明氣息的花園式學校,真正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4.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發揮示範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讓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滿足學生、家長、社會的需求。規范宣傳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5.關注師生校園生活質量。構建新型的合作式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辦好「職工之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全面展示教職工的才藝,充分愉悅教職工的身心。

6.辦好 60周年校慶活動,弘揚學校優良傳統。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工作,建立較完備的畢業生信息庫,大力宣傳學校優秀畢業生。

(八)提供高質量、人性化後勤服務。

探索學校後勤社會化工作經驗,加快學校後勤保障建設。多方籌集建設資金,迅速啟動學生食堂新建工程和運動場升級工程,一年內建好學生食堂和運動場。

1.推進學校後勤服務改革。建立一支綜合素質好、工作效率高的後勤保障隊伍,增強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2.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營造平安和諧校園。繼續完善安全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崗位責任,加強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3.強化成本意識,注重精細管理,創建節約型校園。充分整合並有效利用教育教學資源,堵塞浪費漏洞,加強環節監管,做到物盡其用。

4.鞏固綠色學校創建成果,爭創國家級「生態校園」。重視環境育人功能,精心打造一流育人環境,努力實現綠色滿校園、處處聞鳥語、四季有花香的綠化美化效果。將綠色理念拓展到教育、教學、管理各個領域,實施綠色管理、綠色德育、綠色課程和綠色後勤,構建和諧校園,實現學校和全體師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把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四、保障監督機制
制定和實施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為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制定過程須廣泛徵求意見,經專家論證,教代會通過,最終形成共識。為此設立以下保障條款:
(一)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發展規劃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組織、指導、協調和服務功能。規劃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解決重大問題,檢查規劃實施的進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積極尋求政府、上級教育部門、社會和家長的外部支持。
(二)機制保障
加大學校十二五規劃的學習和宣傳力度,使全體教職工了解規劃,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和發展力,增強執行實施規劃的權威性、自覺性。各部門要通力合作,保證學校各項工作圍繞此規劃高效開展。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教代會在學校民主管理方面的職能,促進校務公開。

(三)物質保障
以學校發展規劃為依據,以教育教學工作為重點,科學合理的編制每年預算。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產,努力提高資產使用率。學校設立專項基金用於課程開發、實施和管理,用於師資培訓、繼續教育、設施配置、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與對外交流等。開源節流,勤儉節約,充分利用有限資金創造最大效益。

閱讀全文

與跨越自己老師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