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姜堰小學英語教師編制面試有哪些內容,要注意什麼,請有經驗人士提點提點啊,謝謝
一般,應試者是按照面試順序採用臨時抽簽的方法確定。然後應試者編寫專教案,教案編寫完畢後,要屬進行授課及答辯,應試者進行無學生授課及答辯。小學英語崗位面試內容為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材內容。
具體的評分方法:考官組根據應試者教案、講課和答辯的情況按照規范的評分標准進行綜合打分。每組設5個評委,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後取平均值,面試成績保留2位小數,由主考官當場向應試者公布。
我覺得面試准備必須要看一些必要的輔導書,比如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面試高分寶典》就把教師招聘的面試內容和程序說得比較清晰,包括教案編寫、答辯、試講、說課等內容。看完之後,你可能就知道面試了,心裡也就有把握了。
最後祝你面試成功!
❷ 有沒有泰州姜堰區的朋友考教師資格證的啊,下個月要面試了,我不是師范專業的,沒學過備課什麼的,能提供
多復習下啊,這個有的哦
❸ 姜堰市實驗小學的名師簡介
做一名思想著的行動者
——記姜堰市實驗小學祝中錄校長
祝中錄,男,1960年出生,小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歷任姜堰市婁庄中學教師,洪林小學教導處副主任、主任、副校長,行知實驗小學校長,姜堰實驗小學校長、總支書記。從教二十多年來,先後榮獲江蘇省先進教育工作者,江蘇省特級教師,泰州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泰州市數學學科帶頭人,泰州市「311工程」培養對象,姜堰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中科院心理所《現代小學數學》實驗研究先進個人等諸多項光榮稱號。在這些「光環」的背後,閃爍著是他那凝聚人生智慧光芒的三句話:
「當校長,不『做』不行」
祝中錄校長認為,學校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校長不能沒有精神,不能沒有「想法」,校長不光是領導者,更應成為思想者,開拓者。但這一切都應基於一個「做」字,不做不行,只有在做中才能有所思考得到收獲。集科研型、學者型、專家型於一身的祝中錄校長在主持行知實小全面工作期間,殫精竭慮,一直致力於教育教學改革,潛心鑽研教育教學思想,以全新的理念,切實的行動,帶領行知實小全體師生行走在教改之路上,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小學發展的課改之路。在他任職行知實小校長期間,確立「著手六年,著眼六十年」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素質教教育辦學宗旨;以陶行知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出「培養五小兒童,樹立十自精神,養成十二種良好習慣」的素質教育目標;走「四名」、「四特」學校發展新路(四名:樹名教師、育名學生、創名學校、成名校長;四特: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管理有特效、學校有特色)。行知實小從一所普通的農村中心小學蛻變成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推進素質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優秀家長學校、江蘇省實驗小學……
2006年8月,祝中錄同志執掌實驗小學帥印以來,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構建了「一個中心,雙軌運行」的辦學模式,堅持走內涵發展之路,並提出了「五大搖籃」工程(「十一五」期間,學校力爭成為教育思想的搖籃、名師專家的搖籃、管理幹部的搖籃、教師發展的搖籃、優秀學生的搖籃)。半學期來,學校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各科教學質量,特別是部分薄弱學科的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打造節約型學校」、「引領家長健康成長」等多項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全校步入高速、高效、健康運行的軌道。
「搞科研,沒有『行動』不行」
在干好學校行政工作的同時,祝中錄同志努力思考教育教學中的新矛盾、新問題,把上課、聽課和實踐研究密切結合在一起,加強理論學習,更新觀念。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論文一百四十多餘篇,涉及了省級以上近五十種報紙、雜志,30多篇文章在省級以上論文競賽中獲等級獎。不斷有同行(包括編輯部老師)與其交流,贊同或評價他的觀點。
「做智者,慎思才能敏行」
「做智者,慎思才能敏行」這是祝中錄同志常說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同時他也要求自己的弟子們「慎思」,做一名智者。幾年來,他培養了十多名得意弟子。其中六名在姜堰市課堂教學競賽中獲獎,成為市級及以上教學骨幹。培養校級幹部一名,中層幹部三名,他們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方面都有優秀的業績。
研究是他的愛好,學習是他的生存方式。這二者使他擁有了職業生活中立足成長的精神源泉,使之形成了從精神品位到為人風格,從知識修養到價值智慧的日臻完善、日漸強大的支持系統。在這樣的系統支持下,祝中錄同志將帶有特有的農村泥土的芬芳氣息一路前行。
他用堅實的腳步丈量平凡的人生
――記姜堰市實驗小學韓銀喜副校長
韓銀喜,男,1957年出生,1975年高中畢業,1976年在泰縣蘇陳公社查庄小學任民辦教師,1978年11月考入泰興師范,1980年師范畢業後分配到泰縣實驗小學一直至今。其中,1989年揚州教育學院數學大專畢業,1992年至1993年泰縣教育局教研室借用一年,1995年至1996年被姜堰市教育局選派到白馬中心小學任校長助理。在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他認真工作,善於思考,靠著不懈的努力、奮斗,走出了自己堅實的人生之路。
(一)
韓銀喜同志熱愛教育事業,常常忘我工作。1984年春,他患肛漏,因當時擔任畢業班數學教學工作,手術時間一推再推,直到同年十一月份才進行手術,對此家長和學生極為感動。
1995年秋季,他克服了愛人身患肺結核病、孩子上學路遠等種種困難,主動要求下鄉支教,這一舉動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
2000年8月底,他被姜堰市人民醫院檢查出患了膀胱腫瘤,後經上海醫院確診,需進行手術治療。由於當時開學在即,分管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他忙於招生工作、教師課務安排等開學准備工作,他還是推遲了手術的時間,直到10月份才到上海動了手術。從上海回來,每周要進行一次化療。每次化療後的劇烈反應都要持續三、四天。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堅持工作。不能騎自行車,就每天搭三輪車到校。
(二)
三十年來,韓銀喜同志始終堅持認真學習,拓寬眼界,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他系統學習了贊可夫、奧蘇泊爾、加涅、布盧姆、桑代克、布魯納等人的教育教學理論,密切關注我國報刊上的數學教學理論動態,讀書筆記寫了三十多本。在對這些教育思想的兼收並蓄中,韓銀喜同志以布魯納的發現法教學思想和邱學華的嘗試成功理論為數學教學指導思想,進行合乎邏輯的整合,設計了「鋪墊―引導―嘗試―發現―成功」的全新教學新知流程,以適應學生認知規律。經過長期的努力,他所教班級的學生發現能力強,創造能力強,解題能力強,實踐能力強,思維速度快。他輔導的學生中有五十多人在國家、省級數學競賽中獲一二等獎。
在三十年的學習工作中,韓銀喜同志養成了勤於讀書、勤於動筆的習慣。通過學習和積累,他撰寫了六十多篇文章和學習心得,經整理公開發表在省級刊物上的有三十餘篇。其中有獲得《上海教育》徵文評比二等獎的《「相遇問題」練習設計》,有獲得江蘇省新世紀園丁論文大賽二等獎的《引導發現,激勵創新》,有刊登在《小學數學教育》上的《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分析》,有刊登在《小學生數學報》上的《優化課堂教學的探索》、《既要勤動腦,又要多動手》、《抓住倍數關系解題》、《牛吃草問題與泄洪排澇》等等。
近幾年來,他主編或參加編寫了《小學數學課外活動樂園》、《最新小學數學同步訓練精編》、《小學數學精要三十課》、《小學數學典型應用題詳解》、《小學數學備課大全》第十冊、第十一冊等,共承擔了二十多萬字的編寫任務。
1996年以來,先後參與、指導了多項實驗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國家級課題《「電化教育優化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實驗研究》、《師生共同成長,營造書香校園》,省級實驗課題《小學生「學會學習」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建構具有姜堰特色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已先後通過結題驗收。
(三)
1998年8月起,韓銀喜同志擔任姜堰市實驗小學副校長。從1998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分管教育教學工作期間,他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張揚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教育教學質量一直穩居全市前列,學校以「優質輕負」得到社會各界高度贊譽。他分管的學校體育衛生工作,一年一個跨越,2003年、2004年,學校田徑代表隊連續兩年在泰州市中小學田徑運動會中名列總分第一,學生王鵬榮獲中國象棋少兒組全國冠軍,學校被評為「江蘇省貫徹兩個條例先進集體」。
2003下半年起主持西校區日常工作,他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師表形象;工作中堅持人文管理與制度管理相結合,積極為教職工營造和諧的工作、學習氛圍,促進教職工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
2006年恰逢姜堰市實驗小學西校區拆除重建,近2000名師生分布在4個教學點上課,韓銀喜同志每天既要檢查了解各教學點的日常工作,又要時時關注新校區建設,每天起早貪黑,常常放棄節假日休息,但他從不叫一聲累,各項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
(四)
韓銀喜同志在個人成長的經歷中,充分認識到培養人的重要性。他長期堅持為姜堰市實驗小學教師發展學校、泰州師范專科學校數理系、泰州市小學數學研討會、姜堰市教師進修學校小學數學高層次研究班作專題報告及義務講座,使廣大教師能夠熱愛教育事業,不斷提高教學能力。
他走遍了姜堰市各鄉鎮中心小學,指導課堂教學,作業務講座,對全市小學數學的教學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為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他指導青年教師丁粉紅、朱月萍、谷紅、游衛芳、林秀蓮等上的課在江蘇省優質課評比中榮獲一二等獎,指導市內外幾十名教師在各級各類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了一二等獎,十多人成長為數學學科帶頭人。
由於在教書育人、教育教學、教學研究、競賽輔導、培養青年教師等工作中做出了顯著成績,先後被聘為中科院心理所《現代小學數學》教研員,泰州市小學數學教研員,被確定為泰州市「311工程」培養對象,泰州市中學高級教師評委,1998年被評為泰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2000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級教師」光榮稱號,2001年被江蘇省教育廳表彰為「江蘇省優秀指導老師」,2007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幾份耕耘,幾多收獲。回望三十年教育教學之路,留下了一串串腳印。展望教育的明天,滿頭銀絲的韓銀喜老師腳步還是那樣從容,步履還是那樣矯健,他用堅實的腳步繼續丈量著自己平凡的人生。
當人民滿意代表 做人民滿意教師
——記全國人大代表、姜堰市實驗小學副校長樓文英同志
樓文英,女,1950年2月出生, 市實驗小學副校長、語文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泰州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優秀班主任。
作為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她能深入基層聽民聲、解民意、察民意,把最基層的聲音送給中央政府,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近年來,她走訪群眾100多次,2千餘人,領銜及參與附議的議案、建議1000件,有效地推進了政府的民主化、科學化。
作為教師,作為市實驗小學副校長,在教學實踐中,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的三維教育體系。她主持的「新母親教育」論壇,在廣大家長中引起強烈的反響;主持市實驗小學「小班化教育實驗」,成為全市教育改革的亮點。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她贏得了桃李滿園,也贏得了市教育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優秀班主任、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榮譽稱號,並被國家教育部、勞動部授予人民教師金質獎章。
❹ 在城裡實習發現老師不好好教想回村裡但是心態無法調整怎麼辦
我覺得首先你要想想未來,如果有機會留在城市裡,那酒就努力留下,回農村除了種田,沒有其他出路的,要微自己都將來打算。
❺ 目前初級中學老師一般如何備課,備課方式是什麼
如今,學校進入又一個五年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必將是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和跨越式發展的最佳機遇期。面對教育發展日新月異的形勢,必須用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思路來引領學校事業的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特製定學校「十二五」(2010-2015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全國、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為指南,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辦一所真正讀書的學校,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走「教育管理人本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教育手段現代化、育人質量素質化」的發展道路,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努力提升學校品位,更加彰顯辦學特色。
二、總體目標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發展」為育人目標,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善於合作,敢於競爭,身心健康,意志品質堅強,審美情趣高尚的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人才。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堅持人本理念,倡導文化管理,打造書香校園,提升科研品位,創造學校特色,實現跨越發展,將學校辦成校風端正、設施一流、理念先進、質量優良的學習型、科研型、現代化、特色化的農村優質高中,力爭成功創建省四星級高中。
三、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 推進以學會做人為核心的育人工程。
以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為核心,關注學生優秀品質的養成、行為能力的發展和現代意識(公民意識、主人意識、創業意識)的培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特點,完善德育工作機制,講究德育工作實效,真正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理念先進、專業過硬、責任感強、年富力強的優秀班主任隊伍。完善德育考評機制,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要進一步開展學校德育的課題研究,積極探索科學、合理、富有學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活動、德育管理和德育評價的科學體系。
2.明確德育工作主題。遵循德育工作規律,搭建主題教育平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按照學段特點確定德育主題有序推進實施,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系列化、課程化、特色化。
3.拓寬德育實施渠道。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課程建設,辦好家長學校,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建立「家庭—社會—學校」立體德育網路,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4.形成德育長效機制。積極圍繞新課程方案的實施,狠抓學風、班風、校風建設,狠抓傳統美德教育。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以簡便易行為准則,尋找突破口,常抓不懈。經常性地開展德育案例和青少年成長案例分析,通過案例分析,使廣大教師認識到德育工作的艱巨性和價值所在。
5.打造學校德育品牌。深入實施自主德育,切實改革評價體系,真正確立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信任、尊重、理解的原則,充分實現學生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調控、主動發展。辦好學生業余黨校,做好班幹部、團幹部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學生會在自主德育中的作用。
6.推行德育導師制度。按照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思想,按照教師和學生100%參與的原則,根據班級內教師數和學生數確定教師與學生的結對比例,通過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確定師生結對對象。教師負責在課外詳細了解結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學生思想困惑時及時提供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制定個人成長計劃,通過家訪或網上交流的形式與學生家長建立共同教育的機制,對貧困生或其他特殊學生提供救助渠道,了解學生的狀況,學業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關心學生成長。
(二)構建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和教學體系。
課程改革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核心改革,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更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制高點。今後5年學校堅持依法治校、科研強校方針,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構建一個充滿生機活力、適應學生全面發展和特長發展的課程體系。包括課程開發和課程評價制度,選修課學生管理和成績評價制度,教師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績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師繼續教育制度,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共享制度等。
1.加大學科建設力度。打造優勢學科,提升發展弱勢學科,扶持薄弱學科,堅持穩步推進、適度超前的原則進行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進一步增加選修課在學校課程中的比例,努力推出精品課程,出版校本教材,形成學校課程特色,在全市產生較大的影響。
2.創新課堂教學策略。轉變教師教學方式,促使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單一角色轉向知識學習的引導者、研究性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生人生發展的同行者。重視課堂模式的研究、實踐與推廣,努力形成校本特色,大力倡導以「學生主體參與,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建立校本課程管理與研究機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規劃,分階段、分學科、分專題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實行教師申報、學校立項、專家評審、學生試用的辦法。今後5年,開發5門左右校本課程,初步建立起學生選修課程體系。
4.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不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必然導致不同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了解學生的參與、體驗與感悟,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5.加強學生導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研究性學習。學生導師不低於教師總數的1/4,兼顧學生個人興趣、學校辦學特色和學校特殊地位等特點,結合新課程改革需要,開發學生研究性課題;結合各類競賽,確立重點研究選題。學校保障課題研究經費,並實行分類管理。
6.促進學生特長發展。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科技教育工作,倡導和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為國家輸送更多的藝體、科技及實用性人才。加強音樂、美術的課堂教學改革,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繪畫、書法、音樂、詩歌等高雅藝術,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並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
(三)打造專業化、研究型師資隊伍。
教師是課程開發的研究者、開發者與實施者。新課程實施要求教師學科知識能力專業化、教育理論素質專業化、教學實踐專業化以及教學品質專業化。新課程強調教師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共同參與知識的建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點,應放在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上,應在具體的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探索、不斷地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化素質,成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型教師。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引導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完善學校培養培訓體系,做好教師培訓規劃,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建立各層次優秀教師預備培養制度,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幹、「雙師型」教師、學科帶頭人,努力造就一批在姜堰、泰州有影響的教學名師。
3.大力實施「青藍工程」。成立青年教師培養領導小組,為每一位青年教師配備好教學和德育指導老師,協調各部門力量做好青年教師工作,制定好青年教師培養提高計劃,將那些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及時放到教學、管理崗位上鍛煉,充實教學、科研、管理骨幹力量,促進他們健康快速成長。
4.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全面實施「1133」計劃,舉辦骨幹教師研修班,對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統籌安排,系統管理。加大名優教師培養力度,明確培養目標,延長培養時間,加強考核管理。通過3~5年努力,教師中達研究生水平10人,姜堰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10名,泰州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3名,校內名師30名。
5.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強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採取有力措施,促使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人人參與重點課題研究(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參加1—2個課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將教學人員參與課題研究情況,納入個人業務考核范疇,並作為評優、獎勵、晉級的依據之一。
(四)完善科學化、動態性管理機制。
創新和進一步優化各項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努力實現管理目標明確化、管理工作責任化、管理過程精細化、考核評價科學化,保證學校在依法治校、民主開放、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運行。
1.建立質量管理制度。成立校級、年級兩級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學校質量管理的目標與責任;圍繞學校教學中心優化崗位設置,形成職責明確、協調順暢的崗位體系;形成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工作流程;建立科學、明確的工作責任標准,把學校質量落實到每個崗位、落實到每個人員、落實到日常工作每個環節。
2.創新分配製度。完善評聘分開、以崗定酬、績效掛鉤、多勞多酬、優教優酬、優勞優酬、優管優酬機制,全員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自主創新能力。
3.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建立部門、年級組管理目標責任制,進一步理順部門與年級的關系,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強化目標管理與考核,關注細節,注重過程,突出績效,讓學校各職能部門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
4.實行動態人事管理模式。根據獎先促後、追求適合的原則,依據學校有關考核的綜合情況,實施各層次人才合理流動,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保持學校人力資源的調配最優化。
5.構建「文化管理」格局,激發共同遵從的校園價值取向,形成「發展學校、成就未來」的清晰辦學理念,優化自然環境,和諧人際環境。充分發揮教代會職能,堅持民主管理,科學決策,努力實施和諧、透明,充滿文化底蘊、飽含人文關懷的智慧管理。
(五)建設交互性、數字化網路平台。
1.按照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要求,做好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讓所有教師都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環境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2.加強信息化硬軟體建設,實現校園數字化升級。重視硬、軟體建設與改造,逐年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強網路資源建設,整合學校網路中心、電教中心和圖書信息中心,建設數字化校園,實現全面的網路互動化、教學多媒體化、管理數字化;完成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實驗室建設工程,建成校本資源庫及課件研發製作室,使學校的信息化水平保持全市的領先水平。
3. 加強學校網站建設,不斷完善校園網路平台,包括智能辦公系統、教學及管理系統、家校互聯系統、家長信息自動傳發系統等,探究遠程教育模式,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裝備效能。
(六)開展全員性、草根式教育科研。
以「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為方向,規范教科研管理,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以實施教師成長三年規劃、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為載體,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促進學校教科研工作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1. 克服「功利主義」干擾,形成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制定學校教育科研發展規劃,完善教科研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積極推動教科研向應用和為學校發展服務的方向轉變,建立學科交*、隊伍整合、資源共享的教科研體制,完善教研與教學相互融合的工作機制,創新科研評價和激勵機制,激發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設立教育科研專項基金,制定和完善「教科研立項制度」、「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優秀教育教學論文獎勵制度」等,鼓勵教師承擔或參與國家級、省市級等教科研課題研究,要求教師人人參與校本課題研究。
2. 堅持「草根研究」法寶,構建開放的教科研網路。建立直接服務於教師發展、開放式的學校教科研網路,為教師獲得經常性的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協作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各類公開課、論文評比、課題研究、學科基本功大賽、專題論壇等教科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教學方法,了解教改信息,增強教師教科研意識,鼓勵教師積極自覺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喚醒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和科學研究意識,形成濃郁的教科研氛圍,探索教師專業發展道路,建設一支有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
3. 緊扣「課堂教學」改革,回歸務實的教科研本源。搭建學習平台、實踐平台和反思交流平台,圍繞「教學有效」「課堂高效」 開展廣泛的校本專題研究。切實加強集體備課,高度重視教學反思,每個教研組結合學科的特點,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教科室要及時展示優秀的專題研討案例,並做好論證推廣工作。各年級要大膽設立 「教改試驗班」,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爭取在「有效課堂教學」課題研究中出成果、創特色。將教科研能力作為教師綜合考評的考核內容之一,對教育教學研究成績優異者實行重獎,從而大力推進學校教科研工作。
(七) 錘煉高品位、特色化校園文化。
文化性是學校的重要特性,是學校生命力的重要根源。一流學校必然有一流的校園文化。學校必須立足本土文化、繼承傳統文化、學習先進文化,成為文化聖地。今後幾年,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是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生態化、人文化的學校
1.大力發展學生社團。根據學生發展興趣、特點,鼓勵、支持學生組織各類社團,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管理,使學生社團成為發展學生個人興趣和特長的強大動力源、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成為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渠道。
2.培育高端精品文化。學校制定經典閱讀計劃,推薦必讀、選讀書目,開展經常性的讀書活動。通過舉辦經典著作讀書報告會、討論會、讀書沙龍等活動,引導學生尊重經典、親近經典、理解經典,要求每個學生高中三年在自然學科、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範圍內系統、深入地閱讀3~5本經典著作,並撰寫讀書報告。
3.優化校園文化設計。注重學校形象設計,以更生動的時代形式反映學校精神。重視校園人文景觀建設,凸現學校人文特色,豐富學校文化內涵,將校園變成一本鮮活教材,激勵師生鬥志,不斷地追求卓越。重視校園自然景觀建設,烘托學校人文特色,將校園變成一座生態化的公園,陶冶師生性情,凈化師生心靈。營造一個宏偉典雅、充滿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文明氣息的花園式學校,真正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4.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發揮示範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讓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滿足學生、家長、社會的需求。規范宣傳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5.關注師生校園生活質量。構建新型的合作式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辦好「職工之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全面展示教職工的才藝,充分愉悅教職工的身心。
6.辦好 60周年校慶活動,弘揚學校優良傳統。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工作,建立較完備的畢業生信息庫,大力宣傳學校優秀畢業生。
(八)提供高質量、人性化後勤服務。
探索學校後勤社會化工作經驗,加快學校後勤保障建設。多方籌集建設資金,迅速啟動學生食堂新建工程和運動場升級工程,一年內建好學生食堂和運動場。
1.推進學校後勤服務改革。建立一支綜合素質好、工作效率高的後勤保障隊伍,增強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2.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營造平安和諧校園。繼續完善安全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崗位責任,加強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3.強化成本意識,注重精細管理,創建節約型校園。充分整合並有效利用教育教學資源,堵塞浪費漏洞,加強環節監管,做到物盡其用。
4.鞏固綠色學校創建成果,爭創國家級「生態校園」。重視環境育人功能,精心打造一流育人環境,努力實現綠色滿校園、處處聞鳥語、四季有花香的綠化美化效果。將綠色理念拓展到教育、教學、管理各個領域,實施綠色管理、綠色德育、綠色課程和綠色後勤,構建和諧校園,實現學校和全體師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把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四、保障監督機制
制定和實施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為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制定過程須廣泛徵求意見,經專家論證,教代會通過,最終形成共識。為此設立以下保障條款:
(一)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發展規劃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組織、指導、協調和服務功能。規劃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解決重大問題,檢查規劃實施的進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積極尋求政府、上級教育部門、社會和家長的外部支持。
(二)機制保障
加大學校十二五規劃的學習和宣傳力度,使全體教職工了解規劃,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和發展力,增強執行實施規劃的權威性、自覺性。各部門要通力合作,保證學校各項工作圍繞此規劃高效開展。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教代會在學校民主管理方面的職能,促進校務公開。
(三)物質保障
以學校發展規劃為依據,以教育教學工作為重點,科學合理的編制每年預算。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產,努力提高資產使用率。學校設立專項基金用於課程開發、實施和管理,用於師資培訓、繼續教育、設施配置、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與對外交流等。開源節流,勤儉節約,充分利用有限資金創造最大效益。
❻ 你參加過姜堰小學數學教師面試大概是哪幾個年級段的呀答辯有哪些問題謝謝
我參加過面試新教師,其實面試的問題都是事先定好的,參加面試的人都人手一份,看似隨機提問,其實是在10類問題上有目的提問的。參加面試人員大都以為面試的內容多與教學知識有關,其實不然,因為一個好的教師,除了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他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我們這裡面試主要內容大概有以下幾點:
1、你對教師職業的認識。例如,你把教師職業看著是一個謀生職業,還是當作終身的事業?
2、你的領班能力。例如,你接手一個知識基礎比較差的班級,你會採取什麼措施有效提高班級的成績?反之你接手一個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好的班級,你用什麼方法讓你的班更上一層樓?
3、你的是非分別能力。例如,一個一向表現好的學生和一個一向比較差的學生,他倆犯了同樣的錯誤,你是同樣對待、處理,還是分別對待、處理?
4、你的團隊合作精神。例如,你班的學生與鄰班學生發生矛盾,鄰班老師責罰你班,甚至埋怨你不管好你的學生,你會怎樣處理?
5、你對數學科的知識結構理解與瞻前顧後的能力。例如,你教學生學習質數,學生要有哪些相關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質數概念?質數對進一步的學習有哪些聯系?
6、你與家長的溝通能力。例如,兩個孩子打架,甲家長護著孩子;乙家長打罵孩子,你怎麼做這兩位家長的思想工作?
還有教師的言行舉止、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成績考核等等……
一共10條吧,我都記不清了。
我不知道姜堰小學怎樣面試新教師的。我只是提醒面試者,不要只考慮面試你的數學知識。想想在你心目中好的老師平時是怎麼做的還比較好。
❼ 《以師德學風建設為著力點 不斷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為題寫篇論文,要求4000字.
姜堰市梁徐中學 湯洋林 秦常勝
梁徐中學地處城鄉結合部,學校剛剛經歷了布局調整,大多年輕教師隨高中部撤離,老齡化嚴重,招生重災區生源素質、生源質量低到極點,面對困境,學校不等不靠,全校師生積極投身到黨建示範校的創建中,創先爭優有序、有效深入開展,找准著力點:師德、師風、學風建設常抓不懈,且具有學校特色,效果明顯,學校爭創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雙豐收、雙促進。獲得2010年教育局綜合考核進位獎。
師德建設方面: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學校努力在現有條件下整合教師資源,提升教師素質,抓師德促師能。
抓學習。繼續堅持每周政治學習,學習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文件,學習國家評選出的壹百名英雄模範事跡,夯實校本培訓,師德、師風建設常抓不懈。注重校本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選取典型材料、案例,如《職業道德規范》、《五嚴規定》、《十不準》、《師德處罰條例》、《文明辦公制度》、《國家中長期發展綱要》,王敏勤教授《關於打造高效課堂的建議》、魏書生教授《給青年教師的建議》,樹立愛崗敬業、甘於清貧、樂於奉獻意識。
強化制度建設,靠制度管人。成立師德考核領導小組,以「師德考核細則」為抓手,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把相關規定細化為制度,增強制度執行的公正性、透明度,確保學校層面有制度,教師心中有準繩,反復強化校訓「愛與責任」的深刻內涵,愛是責任的源泉,責任是愛的顯現,廣大教職工的崗位意識、憂患意識、奉獻意識已經內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違規從教、違德從教現象已失去滋生的土壤。
努力增強崗位意識。大力弘揚「三愛」師風:愛校、愛崗、愛生。實施「五心」換「一心」工程:教師要用愛心、誠心、關心、耐心、寬容之心換取學生的上進之心。踐行「三教」策略:依法施教、耐心施教、有效施教。強化教師崗位管理,探索和推行「能者上,庸者下,能者為先,庸者讓位,多勞多得,績優多得」的崗位管理模式,加強對教師自由支配時間的組織安排,把周六上午定為集體備課時間,力促教師潛心備課,潛心鑽研,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注重人文關懷,強化精神引領。第一點啟動、實施青藍工程。老帶新,新促老,結對共進,積極發現、引導、培養積極分子,加快年輕同志的成長,大膽大膽啟用新人挑大樑;第二點,鼓勵和要求教師參加函授、進修,外出學習,利用電子平台備課、交流,撰寫教科研論文,學校實行雙稿酬制度,充分藉助跟四中結上對攀上親的優勢,教師直接參與四中教研活動,集體備課,整體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部分教師已脫穎而出,一名教師獲得姜堰市物理說課二等獎,一名教師獲得語文閱讀欣賞課一等獎,多名教師在指導學生參加徵文活動中獲獎,20多名教師在「師陶杯」徵文活動中獲獎,達到學校與教師的雙贏,第三點強化精神引領,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每學期分期中、期末評選出師德標兵、 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先進工作者,予以表彰。每次政治學習分輪次安排教師代表發表教學或人生感言,起到很好的示範和榜樣引領作用,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樂於奉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初步形成良性競爭態勢,鄭支書講,教師的敬業精神已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
全體教師立足校情、學情,不迴避矛盾,狠抓學生的「成人」教育。學校處於發展低谷,學生不上進,厭學情緒濃,家長沒盼頭,說氣話,常把對子女教育的怨氣一股腦兒拋給學校。面對這種尷尬,我們堅持忍辱負重埋頭苦幹,堅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動搖,把成才先成人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是學困生還是問題生,我們從不放棄、從不拋棄,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學風建設方面:
弘揚學校歷史傳承,在此基礎上提出並實施常規養成教育從「大課間」抓起的口號。學生跑步出操口號洪亮,動作整齊,師生舞姿優雅,這一健康教育已轉化為學校特色,學生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給學校帶來了生機和活力。盡管學生基礎差,但我們堅信操做得好,就能把學習搞好,有了精、氣、神,學風就會形成。
學校充分發揮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的育人功能。組織學生走進雙登集團,學習「團結奮進,不斷創新」的雙登精神,培養學生立足崗位、吃苦耐勞的意識,樹立起班衰我恥、班興我榮的集體觀,榮辱觀,樹立愛學習意識。
學校根據校情、學情,實施小班化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更好的關注和培養,同時採取先學後教,分層教學與個別輔導相結合,教學上採用低起點小坡度,努力讓每位學生學起來、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教學的有效、高效落到實處。每學期我們都請部分家長進入課堂聽課、評課。這些措施已顯成效,教師逐漸找到了教學的切入點,學生的學習興趣日漸濃厚,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對孩子的信心指數明顯增強。
走科研興校之路,提升教科研水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學校教科研的重要性,根據教學任務序時進度,不失時機地開展相關的教科研活動,特別是學校圍繞「減負、增質、提效」,對「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於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實踐研究》通過泰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學研究所立項,各項子課題的研究已逐步展開,並准備三年內結題,給學校內涵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內推力,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逐漸形成。
學校創造條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成立了多個興趣小組,旨在發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增強學生的自信,激發學生的成就感。每月一次的家長會,主題鮮明,形式豐富,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的文藝表演、體育比賽、演講比賽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家長匯報自己的成長與成功。
開展「每周一星」和「文明班級評比活動」,利用晨會、櫥窗、畫廊宣傳新進事跡,彰顯正氣,校風、班風、學風大有好轉。
城鄉均衡發展戰略給學校發展帶來了機遇,學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充分發掘人的潛能和智慧,師德師能得以提升,班風、學風根本好轉,為學校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學校黨建示範校的創建,步子更堅定,我們對學校2至3年後能跨入農村中學第一方陣,辦人民滿意的高質量學校充滿信心。
❽ 姜堰市二附中的學校
一路風雨一路歌
——江蘇省姜堰市二附中創建江蘇省「最具影響力初中」巡禮
刁 平
該校創建於1942年抗日烽火之中,距今已有70年的歷史。更是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學校從一所瀕臨撤並的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佔地100多畝,歐式建築3萬多M,集標准田徑場、大型報告廳、學生公寓、圖書館、實驗室、微機房、多媒體教室、校園廣播電視台、教學網路等現代化設施於一體的新型的現代化學校。現有師生員工3000多人。(校園環境,不要出現誠篤石碑)
多年來,該校秉承傳統,以「誠篤」為校訓,以「師生共進」作為基本辦學理念,以「成就教師今日,造就學生明天」為辦學目標,追求建設「誠信為人,認真做事,快樂生活」的師生共同體,努力將學校打造成為具有「特色明顯有文化魅力的現代化學校」。
「誠篤」之「誠」就是誠信,做人之根本。「篤」就是篤實。旨在教育師生認認真真做學問,踏踏實實做事情,堂堂正正做真人。
「師生共進」就是要師生共同發展。一般觀念而言,學校是以教育培養學生為職能的場所,學校必須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對學生負責。於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的口號,就自然被認為是十分到位、全面的辦學理念。但是在我看來,學校是一個以教師(泛指教職員工)和學生為主體、以開展教育和學習活動為基本生活方式的特定社會共同體,教師和學生都是發展中的人,在這里得到教育培養、發展的不光是學生,也包括、而且一定包括教師。因此,當我們以「師生共同體」的視角來觀照學校生命意義時,必然會強烈地意識到,學校應當是一個成就教師今日、造就學生未來,即師生共同發展的生命家園。
「誠信為人,認真做事,快樂生活」。誠信為人,指的是做人的准則,認真做事是要求二附中的全體師生不管能力如何,工作、學習都要認真,只有認真才有可能把事做好。「快樂生活」是我們的追求目標,要讓我們的教師在這里享受到家的溫暖,體驗到工作的快樂;要讓我們的學生享受到校園生活的美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特色明顯有文化魅力的現代化學校」。特色明顯,指的就是該校關注學生的文化成績,但更關注取得文化成績的背後(也就是取分數的過程),更關注除了文化成績而外的其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所以我們的科技教育、體育、藝術等等都已成為我們的特色。
文化魅力,就是指我們所有的教育者都已形成教育的自覺,教師、學生在這里都能主動要求發展。
現代化,不僅指教育裝備的現代化,更指我們辦學思想、行為的現代化,讓我們的辦學和師生成長,來得更加自如、瀟灑、酣暢、大氣。
(誠篤石,誠信為人的金字,讓認真成為習慣橫幅,師生共進的橫幅)
在獲得江蘇省示範初中,江蘇省園林式單位、中央教科所德育實驗基地,泰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集體,姜堰市教科研基地、教師培訓基地,新教育實驗學校,泰州市文明單位等榮譽或稱號後,2008年以來,學校又先後獲得省文明單位、省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初中、省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省健康促進學校、省平安校園、省「五四紅旗團委標兵」學校,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單位,省「巾幗示範崗」學校,省「工人先鋒崗」學校,省物理教材建設基地,省物理教學實驗基地等榮譽或稱號。(各種榮譽)
我們在辦理想學校的道路上,主要抓三個關鍵點:
一、堅持 「知行合一」,德育重在收獲「成人、養成、內化」實效。
圍繞「立遠志、求進取;樹典範、揚正氣;重感悟、強自律」工作原則,追求德育活動收到「重成人、重養成、重內化」的實效。
1.圍繞「八好」常規,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結合學生學習、生活,提出了「寫好字、走好路、上好課、做好操、唱好歌、讀好書、行好禮、掃好地」等「八好」日常規范要求,並努力養成習慣。通過務實各種細節管理和活動,引導學生「成人」、「養成」,做文明人,形成好習慣。新生進校,即拿到一本學校自編的日常行為道德規范的《學生手冊》供學習對照。利用班會課和結合「文明班級體」、「文明學生」評比,檢驗、推動文明生活、學習環境形成。定期舉行班主任例會,交流常規管理經驗,分析共性與個性問題,相機開展引導。
例如,掃地該怎麼做?俗話說「掃地不到邊,一天掃一千(遍)」。我們讓學生從培養耐心、方法上做起,學會掃好地。新生進校常常由班主任帶頭做,在落葉滿地時,懂得從上風往下風掃,垃圾多分小堆,合理分工,提高效率。又如寫字方面,在教師悉心指導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按照自行選擇的範本書寫,通過現場學生寫字方法分析、書法展覽、手抄報展示,激發寫好字的積極性培養好的書寫習慣。
2.突出「感恩」教育,開展主體德育實踐
常年以「感恩」教育為主線,融入其它德育實踐,引導學生帶著感恩之心去盡好自己的義務,主動為父母、老師、同學乃至國家和社會著想,在積極主動回饋他人的現實生活中,綻放出燦爛的人性文化光輝。
學校2011年在「感恩」活動中先後組織了「愛心無限,感恩永恆」主題演講比賽,「愛心伴我成長,感恩回報社會」手抄報比賽,母親節、父親節期間學生給父母寫感恩卡片,「手拉手,關愛留守兒童」結對儀式,少先隊員帶著禮物零食等到市特殊教育學校向殘疾兒童傳遞快樂、共慶「六一」,參與「紅十字博愛萬人捐」獻愛心捐款活動,組織學生志願者為社區居民、孤寡老人做家務、送上了器樂演奏、快板、舞蹈等精彩的節目,參與遠離網吧、拒絕毒品教育簽名儀式。在教師節前舉行「我心中永遠的紅燭」手抄報比賽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之情。最讓學生受到心靈震撼的是5月5日下午,師生及家長5000餘人聆聽全國感恩教育心靈成長教育專家孫雲老師的現場演講,讓不少學生做人的良知、責任和感恩意識似噴泉流涌,在台下真情互動時,很多孩子在父母、老師懷里淚水漣漣,甚至出現多處母子、母女抱頭痛哭的場景,三個小時的活動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在場的每一位家長和師生感動不已。
3.豐富社會實踐,追求情感「內化」成效
德育工作特別強調通過各種社會生活實踐,讓學生面臨真正的而不是虛擬的道德沖突,幫助學生將道德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情感體驗,內化為自覺行為。先後組織開展的「讓愛心撐起一片藍天」、「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參觀著名企業和「全球生態五百佳」河橫村及溱湖濕地、「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以及清除城市「牛皮癬」、學做家務事、向災區兒童獻愛心等活動,都強調將道德活動內化為學生自願自覺的行動作為最高追求。同時在「成人」、「內化」的引導上,還不斷強化榜樣的示範作用增強學生自我成長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打開《姜堰教育網》屬於二附中學校的《文集》,每年以全校學生或以年級組為單位組織開展的規模性德育活動,記載都在20次以上,並且注重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水平和行為能力,各年級開展的活動具有層次性。
二、立足「智慧課堂」,在實踐反思和研究互助、互動中提高專業化素養。
聚焦以「高度思維、高度注意、高度情感」為特徵的「智慧課堂」建設和校本研究,大力推進此策略指導下的各學科「引導生成式」教學,讓教師在教學互助互動中,思想和專業能力得到快速、健康成長。
1.課堂引領教學實踐和反思
強化教師集體備課環節。在關注書本知識時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可持續發展;使教材整合符合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要求,讓教材成為開放的資源,成為備課設計的基點,同時又是生長點。
強化課堂教學環節。引領學生與教材文本交流,並從中獲得生命成長所需要的精神營養;注重教材整合,讓教師所執行的課程成為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系統」,讓學生在學習生成中得到主動發展。
強化教學反思和教學督導。突出做好對教師的「一聽、一評、一查」的工作,教學管理人員聽課後立即評課,查看被聽課的教師日常文案工作,選擇典型課例或專題「解剖麻雀」。圍繞「高效學習」,引導教師對自己課前把握目標、處理教材和課堂方法展開研討。
在有效作業設計研究中,注意有利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教師加強學習效果的檢查反饋,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定期舉行「三高課堂論壇」,積極推進「大集體公開評課」的校本研究與培訓模式,加強學術交流,不局限於把「高效」僅僅認為是學生會做題目、會應試,引導學生會思考、想像、提問、創造。
2.教學互助促進專業共同成長
教研組集體備課和承擔教研任務,都成為教學沙龍會談形式的活動,人人暢談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獲、體會和經驗,而不是來幾句「你好,我好,他也好」走過場。不少學科組集體備課時「吵吵嚷嚷」,爭論不休,甚至為一個問題爭執得面紅耳赤,共同研究、參與意識以及集體智慧發揮到了極致。
一個教師上校內、外公開課和賽課,學科組全體教師參與「磨課」,達到一人上課,眾人光榮,提高一片的效果。教師中有上百人次承擔市(縣)、地級市和省級公開課、觀摩課、研究課的教學任務,各類課堂教學評比中收獲省級獎的有28人次、地市級獎的有31人次,縣市級獎的有81人次,在一次次成功中,每個人都不是「獨來獨往」,而是有一群人為他們出謀劃策、鼓勁加油,不辭辛勞、不求回報。該校年級學科組無論有多少教師,都團結得象一個人一樣,這種教學文化影響力成了質量不斷攀升的根本動因。
正是基於以教學為核心的「親師愛生、敬業樂群、合作競爭、和諧發展」的校園人文精神形成,使該校所有學科組,都基本建設成為泰州市優秀學科組。學校每年多次承辦泰州、姜堰教學研究活動,還先後承辦了省初中物理名師大賽、省化學課例展評、省數學綜合實踐活動、省初中物理考試評價、省寫作年會等活動。由該校物理組開發出的物理校本實驗教材,成為江蘇省初中物理實驗教材。
3.教師專業化發展成為自覺
在收獲教育教學成功的過程中,該校始終把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提高放在學校發展的突出位置。定期組織校內各學科「春蕾杯」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組織「青年教師成長論壇」和「人生因事業而精彩」的演講,每年讓名師、優秀教師話成長經歷,引導青年教師提高專業、道德素養。可以說,這么多年以來,所有青年教師進入該校都能得到迅速成長,在剛剛結束的青年數學教師解題、說題比賽中,泰州市前10名中該校有3人,分別獲得第一、第二和第四名的成績,顯示了較強的專業實力。
在不斷豐富的教學實踐研究中,不少教師早就看到自己在新課程實施面前存在的「本領危機」,主動參與各種學歷層次提高進修學習。教師本科率達99%以上;4人參加研究生班學習已畢業,13人參加在職學習,又有10多人參加了考試等待研究生班入學。該校的「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名教師-特級教師」的教師專業成長梯隊已經形成。
三、解放教育思想,讓學生在多種能力培養和自我展示中持續發展。
我們不斷豐富素質教育內涵,涵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追求讓每個學生在校都至少形成除學習水平之外的一個特長,讓學生帶著對學校教育的滿足感和自豪感,走向高一級學校,健康、充滿活力地走向社會。
1.課堂強化素質教育
基礎年級堅持語文、英語課前三分鍾演講,各年級一學期三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報告會。在組織學生讀書時,讓學生輪流領讀、自主讀,邊讀邊做摘抄筆記、寫感悟隨筆。持續開展故事會、演講比賽、手抄報展評、讀書筆記展覽、經典閱讀作文競賽等活動,引導學生在自主讀書的情境中展示自我,克服對老師的依賴性。
音樂、美術、體育課程以及理化生實驗、科學活動課,成為二附中學生最喜愛的課程,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空間,在這里學藝、學技,陶冶情操,增強體質,培養自我發展綜合素養。年級集體舞曾多次受到來校檢查、視察工作的上級領導的贊揚。學生男、女籃球隊多年蟬聯泰州市聯賽第一,多年連獲姜堰市田徑運動會總分第一。
2.社團發展自主能力
根據學生特長、愛好,成立了書法、繪畫、舞蹈、籃球、乒乓球、車模、圍棋等15個學生社團組織,拓展學生成長的廣闊天地。小記者站、廣播站、校園電視台的活動基本由學生組織,適時播出校園新事和科技、生活常識。「鳴柳文學社」是最大的學生社團組織,學生在這里自主快樂地閱讀、思考、寫作、展示。學生每年參加省「中學生與社會」作文競爭都能獲得獎項,在泰州市初中學校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由文學社學生習作為主體編寫的《聆聽花開的聲音》、《總道花開是平常》兩本書,成為該校和兄弟學校的校本作文教材。
3.「舞台」展示成長自信
結合誦讀活動開展的「卓越口才」培養研究,以能說、會說、善說為評價標准,讓學生學會自我展示,大氣地面對他人,充分、大方表達,將讀、思、說有機統一。以辦好間年舉行的「藝術節」「英語節」提供實踐表演的舞台,每個學生都至少曾經有過一次登上校際舞台展示的機會,學生在泰州市中學生才藝展示中每年都收獲較高層次獎項。
利用各種校園文化載體彰顯學生精神風貌。學生在各種競賽和社會公益活動中取得成績時,通過校園簡報或展板及時予以祝賀表揚。校內展板、牆報、黑板報、校園電視台成為學生展示成長成果的基本平台。學校創辦的《鳴柳》成為全國「百佳」 學生刊物,不斷激勵學生向更高目標攀登。
國家級示範高中、省四星級高中姜堰中學和姜堰二中的校長們認為,進入他們學校的二附中學生各方面能力較強。省姜堰中學畢業生中有7名學生黨員,4名來自該校;學校獲得的全省文、理科第二名學生都是該校畢業的;在25名400分以上的學生中,13人來自該校;在各種競賽中獲獎人數,畢業於該校的學生的比例和層次都是最高的。他們將之稱為「二附現象」,正在准備做研究。
該校的辦學成效曾經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揚子晚報》先後在顯要位置,分別刊載了該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和諧學校、質量立校品位辦學方面的專題報道;《江蘇科技報》《中國教師報》以整版刊登了來自該校的德育、教學方面的報道;《初中教學研究》、《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江蘇教育》等雜志對該校的發展進行了長篇文字、圖片專題報道,《人民教育》則對該校進行了《長風催雲帆破浪正有時》的長篇報道。
近幾年來,先後有湖南省韶山市3位校長、陝西省寧強縣2位校長來該校掛職鍛煉,泰州市內知名學校常來該校參觀、交流;上海寶山區、湖南省韶山市黨政、教育代表團在考察後,對該校發展也表示了高度贊賞。
「有志者,事竟成」。該校將以創建「省最具影響力初中」為新的起點,矢志不渝地追求辦出更加理想的學校。
❾ 姜堰市三水學校的三水學校簡介
三水學校位於姜堰市三水大道與淮海西路交匯處,東鄰錦都國際花園,西接馬廠萬人居民住宅區,南依328國道,北通火車站,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
學校佔地面積100畝,現有教學班級52個,學生近3000人,在職教職工258人,其中具有中學高級職稱的教師28人,中級職稱的121人,有國家級骨幹教師1名,泰州市學科帶頭人1名,泰州市教學能手2名,泰州市教壇新秀1名,姜堰市名教師1名,姜堰市首批學科帶頭人6名,姜堰市學科中心組成員5名,教研組長以上的骨幹教師60多名,先後有20多名教師在省、市級教育教學基本功大賽中獲一、二等獎。 學校規劃設計具有前瞻性,體現了校園環境與文化特色的有機融合,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學校建有符合《江蘇省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准》二類標準的實驗室6個,分別是中學物理、化學、生物和小學科學實驗室;建有10兆校園網、4個標準的學生微機教室、6個教師電子備課室,每個年級配建了符合標准多媒體教室。圖書館有藏書6.4萬冊,其中電子圖書1.7萬冊,班班建有圖書角。學校配有音樂、美術、閱覽室、多功能教室等專用教室和能容納400多人的多媒體學術報告廳。
學校運動場佔地5000平方米,建有標準的300米環形橡膠跑道,籃球場、乒乓球台和聯合器械等相應的運動設施一應俱全。學校擁有校園閉路電視系統、校園廣播系統和安全監控系統,已投入使用的生活區又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三水學校堅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校,以質興校」的辦學理念,樹立「一切為了師生的共同發展,共建師生的精神家園」的總體辦學目標,在「遠志博容」校訓的引領下,秉承「三水精神」,強化「敬業愛生、樂於奉獻、廉潔從教、勇於爭先、敢於創新」的主題教育,認真落實師德規范,全面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和業務素質,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❿ 教師的備課怎樣和課件合理結合
如今,學校進入又一個五年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必將是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和跨越式發展的最佳機遇期。面對教育發展日新月異的形勢,必須用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思路來引領學校事業的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特製定學校「十二五」(2010-2015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全國、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為指南,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辦一所真正讀書的學校,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走「教育管理人本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教育手段現代化、育人質量素質化」的發展道路,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努力提升學校品位,更加彰顯辦學特色。
二、總體目標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發展」為育人目標,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善於合作,敢於競爭,身心健康,意志品質堅強,審美情趣高尚的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人才。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堅持人本理念,倡導文化管理,打造書香校園,提升科研品位,創造學校特色,實現跨越發展,將學校辦成校風端正、設施一流、理念先進、質量優良的學習型、科研型、現代化、特色化的農村優質高中,力爭成功創建省四星級高中。
三、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 推進以學會做人為核心的育人工程。
以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為核心,關注學生優秀品質的養成、行為能力的發展和現代意識(公民意識、主人意識、創業意識)的培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特點,完善德育工作機制,講究德育工作實效,真正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理念先進、專業過硬、責任感強、年富力強的優秀班主任隊伍。完善德育考評機制,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要進一步開展學校德育的課題研究,積極探索科學、合理、富有學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活動、德育管理和德育評價的科學體系。
2.明確德育工作主題。遵循德育工作規律,搭建主題教育平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按照學段特點確定德育主題有序推進實施,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系列化、課程化、特色化。
3.拓寬德育實施渠道。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課程建設,辦好家長學校,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建立「家庭—社會—學校」立體德育網路,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4.形成德育長效機制。積極圍繞新課程方案的實施,狠抓學風、班風、校風建設,狠抓傳統美德教育。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以簡便易行為准則,尋找突破口,常抓不懈。經常性地開展德育案例和青少年成長案例分析,通過案例分析,使廣大教師認識到德育工作的艱巨性和價值所在。
5.打造學校德育品牌。深入實施自主德育,切實改革評價體系,真正確立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信任、尊重、理解的原則,充分實現學生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調控、主動發展。辦好學生業余黨校,做好班幹部、團幹部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學生會在自主德育中的作用。
6.推行德育導師制度。按照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思想,按照教師和學生100%參與的原則,根據班級內教師數和學生數確定教師與學生的結對比例,通過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確定師生結對對象。教師負責在課外詳細了解結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學生思想困惑時及時提供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制定個人成長計劃,通過家訪或網上交流的形式與學生家長建立共同教育的機制,對貧困生或其他特殊學生提供救助渠道,了解學生的狀況,學業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關心學生成長。
(二)構建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和教學體系。
課程改革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核心改革,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更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制高點。今後5年學校堅持依法治校、科研強校方針,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構建一個充滿生機活力、適應學生全面發展和特長發展的課程體系。包括課程開發和課程評價制度,選修課學生管理和成績評價制度,教師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績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師繼續教育制度,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共享制度等。
1.加大學科建設力度。打造優勢學科,提升發展弱勢學科,扶持薄弱學科,堅持穩步推進、適度超前的原則進行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進一步增加選修課在學校課程中的比例,努力推出精品課程,出版校本教材,形成學校課程特色,在全市產生較大的影響。
2.創新課堂教學策略。轉變教師教學方式,促使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單一角色轉向知識學習的引導者、研究性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生人生發展的同行者。重視課堂模式的研究、實踐與推廣,努力形成校本特色,大力倡導以「學生主體參與,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建立校本課程管理與研究機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規劃,分階段、分學科、分專題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實行教師申報、學校立項、專家評審、學生試用的辦法。今後5年,開發5門左右校本課程,初步建立起學生選修課程體系。
4.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不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必然導致不同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了解學生的參與、體驗與感悟,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5.加強學生導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研究性學習。學生導師不低於教師總數的1/4,兼顧學生個人興趣、學校辦學特色和學校特殊地位等特點,結合新課程改革需要,開發學生研究性課題;結合各類競賽,確立重點研究選題。學校保障課題研究經費,並實行分類管理。
6.促進學生特長發展。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科技教育工作,倡導和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為國家輸送更多的藝體、科技及實用性人才。加強音樂、美術的課堂教學改革,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繪畫、書法、音樂、詩歌等高雅藝術,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並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
(三)打造專業化、研究型師資隊伍。
教師是課程開發的研究者、開發者與實施者。新課程實施要求教師學科知識能力專業化、教育理論素質專業化、教學實踐專業化以及教學品質專業化。新課程強調教師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共同參與知識的建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點,應放在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上,應在具體的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探索、不斷地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化素質,成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型教師。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引導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完善學校培養培訓體系,做好教師培訓規劃,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建立各層次優秀教師預備培養制度,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幹、「雙師型」教師、學科帶頭人,努力造就一批在姜堰、泰州有影響的教學名師。
3.大力實施「青藍工程」。成立青年教師培養領導小組,為每一位青年教師配備好教學和德育指導老師,協調各部門力量做好青年教師工作,制定好青年教師培養提高計劃,將那些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及時放到教學、管理崗位上鍛煉,充實教學、科研、管理骨幹力量,促進他們健康快速成長。
4.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全面實施「1133」計劃,舉辦骨幹教師研修班,對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統籌安排,系統管理。加大名優教師培養力度,明確培養目標,延長培養時間,加強考核管理。通過3~5年努力,教師中達研究生水平10人,姜堰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10名,泰州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3名,校內名師30名。
5.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強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採取有力措施,促使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人人參與重點課題研究(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參加1—2個課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將教學人員參與課題研究情況,納入個人業務考核范疇,並作為評優、獎勵、晉級的依據之一。
(四)完善科學化、動態性管理機制。
創新和進一步優化各項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努力實現管理目標明確化、管理工作責任化、管理過程精細化、考核評價科學化,保證學校在依法治校、民主開放、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運行。
1.建立質量管理制度。成立校級、年級兩級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學校質量管理的目標與責任;圍繞學校教學中心優化崗位設置,形成職責明確、協調順暢的崗位體系;形成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工作流程;建立科學、明確的工作責任標准,把學校質量落實到每個崗位、落實到每個人員、落實到日常工作每個環節。
2.創新分配製度。完善評聘分開、以崗定酬、績效掛鉤、多勞多酬、優教優酬、優勞優酬、優管優酬機制,全員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自主創新能力。
3.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建立部門、年級組管理目標責任制,進一步理順部門與年級的關系,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強化目標管理與考核,關注細節,注重過程,突出績效,讓學校各職能部門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
4.實行動態人事管理模式。根據獎先促後、追求適合的原則,依據學校有關考核的綜合情況,實施各層次人才合理流動,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保持學校人力資源的調配最優化。
5.構建「文化管理」格局,激發共同遵從的校園價值取向,形成「發展學校、成就未來」的清晰辦學理念,優化自然環境,和諧人際環境。充分發揮教代會職能,堅持民主管理,科學決策,努力實施和諧、透明,充滿文化底蘊、飽含人文關懷的智慧管理。
(五)建設交互性、數字化網路平台。
1.按照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要求,做好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讓所有教師都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環境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2.加強信息化硬軟體建設,實現校園數字化升級。重視硬、軟體建設與改造,逐年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強網路資源建設,整合學校網路中心、電教中心和圖書信息中心,建設數字化校園,實現全面的網路互動化、教學多媒體化、管理數字化;完成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實驗室建設工程,建成校本資源庫及課件研發製作室,使學校的信息化水平保持全市的領先水平。
3. 加強學校網站建設,不斷完善校園網路平台,包括智能辦公系統、教學及管理系統、家校互聯系統、家長信息自動傳發系統等,探究遠程教育模式,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裝備效能。
(六)開展全員性、草根式教育科研。
以「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為方向,規范教科研管理,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以實施教師成長三年規劃、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為載體,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促進學校教科研工作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1. 克服「功利主義」干擾,形成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制定學校教育科研發展規劃,完善教科研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積極推動教科研向應用和為學校發展服務的方向轉變,建立學科交*、隊伍整合、資源共享的教科研體制,完善教研與教學相互融合的工作機制,創新科研評價和激勵機制,激發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設立教育科研專項基金,制定和完善「教科研立項制度」、「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優秀教育教學論文獎勵制度」等,鼓勵教師承擔或參與國家級、省市級等教科研課題研究,要求教師人人參與校本課題研究。
2. 堅持「草根研究」法寶,構建開放的教科研網路。建立直接服務於教師發展、開放式的學校教科研網路,為教師獲得經常性的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協作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各類公開課、論文評比、課題研究、學科基本功大賽、專題論壇等教科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教學方法,了解教改信息,增強教師教科研意識,鼓勵教師積極自覺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喚醒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和科學研究意識,形成濃郁的教科研氛圍,探索教師專業發展道路,建設一支有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
3. 緊扣「課堂教學」改革,回歸務實的教科研本源。搭建學習平台、實踐平台和反思交流平台,圍繞「教學有效」「課堂高效」 開展廣泛的校本專題研究。切實加強集體備課,高度重視教學反思,每個教研組結合學科的特點,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教科室要及時展示優秀的專題研討案例,並做好論證推廣工作。各年級要大膽設立 「教改試驗班」,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爭取在「有效課堂教學」課題研究中出成果、創特色。將教科研能力作為教師綜合考評的考核內容之一,對教育教學研究成績優異者實行重獎,從而大力推進學校教科研工作。
(七) 錘煉高品位、特色化校園文化。
文化性是學校的重要特性,是學校生命力的重要根源。一流學校必然有一流的校園文化。學校必須立足本土文化、繼承傳統文化、學習先進文化,成為文化聖地。今後幾年,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是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生態化、人文化的學校
1.大力發展學生社團。根據學生發展興趣、特點,鼓勵、支持學生組織各類社團,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管理,使學生社團成為發展學生個人興趣和特長的強大動力源、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成為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渠道。
2.培育高端精品文化。學校制定經典閱讀計劃,推薦必讀、選讀書目,開展經常性的讀書活動。通過舉辦經典著作讀書報告會、討論會、讀書沙龍等活動,引導學生尊重經典、親近經典、理解經典,要求每個學生高中三年在自然學科、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範圍內系統、深入地閱讀3~5本經典著作,並撰寫讀書報告。
3.優化校園文化設計。注重學校形象設計,以更生動的時代形式反映學校精神。重視校園人文景觀建設,凸現學校人文特色,豐富學校文化內涵,將校園變成一本鮮活教材,激勵師生鬥志,不斷地追求卓越。重視校園自然景觀建設,烘托學校人文特色,將校園變成一座生態化的公園,陶冶師生性情,凈化師生心靈。營造一個宏偉典雅、充滿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文明氣息的花園式學校,真正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4.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發揮示範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讓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滿足學生、家長、社會的需求。規范宣傳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5.關注師生校園生活質量。構建新型的合作式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辦好「職工之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全面展示教職工的才藝,充分愉悅教職工的身心。
6.辦好 60周年校慶活動,弘揚學校優良傳統。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工作,建立較完備的畢業生信息庫,大力宣傳學校優秀畢業生。
(八)提供高質量、人性化後勤服務。
探索學校後勤社會化工作經驗,加快學校後勤保障建設。多方籌集建設資金,迅速啟動學生食堂新建工程和運動場升級工程,一年內建好學生食堂和運動場。
1.推進學校後勤服務改革。建立一支綜合素質好、工作效率高的後勤保障隊伍,增強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2.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營造平安和諧校園。繼續完善安全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崗位責任,加強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3.強化成本意識,注重精細管理,創建節約型校園。充分整合並有效利用教育教學資源,堵塞浪費漏洞,加強環節監管,做到物盡其用。
4.鞏固綠色學校創建成果,爭創國家級「生態校園」。重視環境育人功能,精心打造一流育人環境,努力實現綠色滿校園、處處聞鳥語、四季有花香的綠化美化效果。將綠色理念拓展到教育、教學、管理各個領域,實施綠色管理、綠色德育、綠色課程和綠色後勤,構建和諧校園,實現學校和全體師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把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四、保障監督機制
制定和實施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為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制定過程須廣泛徵求意見,經專家論證,教代會通過,最終形成共識。為此設立以下保障條款:
(一)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發展規劃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組織、指導、協調和服務功能。規劃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解決重大問題,檢查規劃實施的進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積極尋求政府、上級教育部門、社會和家長的外部支持。
(二)機制保障
加大學校十二五規劃的學習和宣傳力度,使全體教職工了解規劃,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和發展力,增強執行實施規劃的權威性、自覺性。各部門要通力合作,保證學校各項工作圍繞此規劃高效開展。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教代會在學校民主管理方面的職能,促進校務公開。
(三)物質保障
以學校發展規劃為依據,以教育教學工作為重點,科學合理的編制每年預算。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產,努力提高資產使用率。學校設立專項基金用於課程開發、實施和管理,用於師資培訓、繼續教育、設施配置、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與對外交流等。開源節流,勤儉節約,充分利用有限資金創造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