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語文的閱讀教學是什麼,具體操作過程是如何
一、要讓學生喜歡「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喜歡閱讀,認為閱讀是一種樂趣,有一種想讀的沖動,這才是成功的閱讀教學所產生的效應。一般說來,要讓一堂閱讀教學課堂成功進行,首先教師在教學導語的設置上是很講究的,導入的方式很多,但如何在課文教學的開始因地制宜、清楚恰當地導入,同時又能吸引學生步入課文學習是很重要的,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開篇導入時,一位教師採用的是直接導入「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安徒生寫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另一位教師是這樣導入的「大年三十,要過年了,同學們心情怎麼樣?你們在年三十都做些什麼?(當然很高興了,可以得到父母親人給的壓歲錢,可以吃許多鮮美的食物,可以玩得很開心…….)丹麥作家安徒生筆下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做些什麼呢?她跟你們一樣過得開心幸福嗎?(學生產生猜想)就讓我們帶著疑惑進入課文學習吧!」這兩則導入,後面一則更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教師的導語不單單只是課文開篇的導語,每一個教學環節、每一個知識的引導都離不開教師有效的導語。其次,閱讀教學中要倡導學生多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多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通過多讀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的速度和閱讀的質量,讀的方式很多,可以默讀、小組讀、自由讀、齊讀、分角色讀、開火車讀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可見學生對文本多讀的重要性。再次,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加強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協調和發展,閱讀是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讀,不可盲目,如在學習一篇課文之前,可以閱讀一些關於作者信息、同類文章等的相關資料書籍,豐富知識面,擴大閱讀視野,以便在學習課文時增加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最後,掌握良好的閱讀的方法,在閱讀時不要只偏重知識能力的學習,更要注重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培養,一篇文章既要讓學生從中學到基礎的文本知識,又要從中領悟到學習的方法,同時提升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與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二、要讓學生學會「讀」,培養自主閱讀能力。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學生提出一些好奇、新穎的問題,有時這些問題老師都無從回答,當問及這些問題的來由時,往往聽到的回答是從某某書上看到的,某某雜志上知道的之類。這些都是課外閱讀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閱讀量的明顯差異導致了他們之間的知識面的參差不齊的主要原因之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善於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閱讀教學中,在調動學生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質疑,帶著問題深入理解分析,交流反饋,匯報總結。我在教學《聰明的使者》一文時,一學生讀後質疑到:陸東贊怎麼會這么聰明?我引導學生小組交流,大家紛紛發言,認為陸東贊善於觀察,認真細心,知識面廣……等等,的確,我們不能只在乎學習的結果,更要注重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閱讀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三、要讓學生學會「讀」,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閱讀本身是對生活的積累,教材只是一種「案例」。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初讀感知、再讀加深理解、多讀深化對內容的學習及延伸的方式去學習。閱讀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是建立在學生、教師與文本的基礎上的,如在教學《烏鴉喝水》一文時,當談到烏鴉喝到水的好法時,有學生說烏鴉可以推倒瓶子喝到水,有學生說可以用吸管喝到水,還有的說打砸破瓶子上半部分等,雖然有的想法在烏鴉本身無法做到,但學生把自己當成故事中的烏鴉想用自己的法去喝到水也未嘗不可。曾有一位老師在上《狐狸和烏鴉》時,有學生就反饋到:這烏鴉是怎麼變笨了,原來會想到用石子填滿瓶子喝到水,現在連嘴裡的肉被狐狸騙掉了都不知道,我不喜歡烏鴉了,我倒喜歡聰明的狐狸。面對學生無奇不有的思維,教師不能妄加否決,要站在學生思維發展的高度去合理評價學生,鼓勵學生創新、創造性思維。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語文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中要大力倡導生本對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產生知識的融合與提升以及情感的碰撞,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B. 語文教師應該讀哪些書
語文教師應該讀立意鮮明,而且有積極向導意義的書,這樣才能夠及時給自己充電。
C. 教師如何教學生閱讀
對於大部分書籍,重要的內容只佔全書的%左右,所以學會高效閱讀很重要。閱讀中,最好能練成一邊閱讀一邊在腦海中簡單構架思維導圖的習慣和能力,這樣可以大大的提升閱讀效率。現在,我已經養成了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閱讀的習慣,這樣可以使我在閱讀中善於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這樣既有助於提升閱讀速度,同時也能提升閱讀理解和記憶效率。當然了,這需要自己在平時的閱讀中有意識的培養。
如果閱讀效率低的話,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法。快速閱讀是一種眼腦直映式的高效閱讀學習方法,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和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掌握不是一句兩句話就可以做到的,想學習的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主要就是訓練快速閱讀的,裡面也有「思維導圖」的訓練,如果你的閱讀效率低,可以好好的去練習提高一下。
讀書的過程中以及讀完一本書後,要學會做讀書筆記。讀書過程中:①遇到重要的、有趣的、有疑問的等的內容就記錄下來,以備份查閱。②做好讀書批註。也就是記錄閱讀過程中的閱讀感受或感悟,比如你對某一句話、某一觀點的理解、聯想、靈感等方面,都要及時的記錄下來。讀完之後:①以知識框架或思維導圖的形式來來整理書籍,主要是書本的重要內容提煉,也包括自己在讀的過程中的一些理解和感悟。知識框架,特備是思維導圖形式的筆記,有一個好處就是方便添加新內容,當我在後期的學習或閱讀中有相關的新知識點、新體會,都可以加進去,促進知識的銜接,方便掌握和運用。②針對一部分書,比如看了之後很有感觸的那種,我也會寫一寫讀書感悟。
D. 我是剛入職的語文老師,怎麼教寫作,怎麼教閱讀
寫作是語文知識的綜合,我覺得抓好了基礎知識才能談寫出好文章,另外寫作需內要有一個練筆的過容程,語文作業不妨留一些日記、讀書筆記、觀後感之類的作業,有了量的累積寫作水平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談到閱讀,上學那會兒我真是有一肚子的的不理解,雖然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很高,閱讀理解不在話下,但是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作者隨便一個字句都能提出那麼多的問題,把一篇簡單的文章能讀出萬般感慨來,我最最想不通的是,那些作為答案的答案,真的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嗎?作者在寫作的時候真的有想那麼多嗎?事實上在人生閱歷變得豐富後,自己也開始拿起筆寫長篇的文字時,才開始真正的理解「滿紙荒唐言,誰解其中味」真正的意境。所以,閱讀其實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當你的學生理解了自己,他們也就會理解作者的意圖了。
E. 教師怎樣進行語文閱讀教學
目前,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一環,就是要將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其目的是要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是閱讀能力,而朗讀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顯要手段之一。本文所要闡述的就是如何通過朗讀,從對語詞的理解、課文內容的把握、以及文章內涵主旨的領悟這三方面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教學如何進行?「講之功一二,練之功八九」,這句話從講與練的權重上強調了「精講多練」的原則;練的根本途徑是什麼?是讀,朗讀。特級教師李吉林說:「老師的講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學生的主觀感受┄┄因此我主張讀得多一些,講得少一些,練得多一些。」引導學生讀書,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手段。目前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講不中讀,講的訓練不到位,朗讀的時間得不到保證的問題,個中原因不一而足,而對朗讀的意義和價值,朗讀的要求和技巧,朗讀的過程和方法等等,缺少具體的了解、清醒的認識恐怕是主要原因。課堂教學在呼喚朗讀,那麼如何加強朗讀訓練,使學生通過朗讀來提高理解能力呢?課堂朗讀的作用何在呢?首先,朗讀是把握語詞的關鍵一步。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兒童,他們的思維發展主要處於形象感受階段,抽象思維還很薄弱,向他們講解詞語的意思,往往會顯得枯燥乏味,而很難讓其接受,如果在適當點撥的基礎上,再加以感受理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感,而且調動了學生的思維,也更加直觀形象。如在教《雨點》這篇課文時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睡覺」「散步」「奔跑」等幾個詞語,如果教師僅按照字典上的解釋講解,只會使學生死記硬背,達不到真正的理解感悟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指導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結合上下文反復揣摩,漸漸領會其意是較為妥貼的方法。古人說的「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其次,朗讀可以再現情境,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任何文章都融匯著作者所描繪的主客觀情境,要學生理解這些內容,重要的一環是使學生大腦中再現這些情境。在再現的過程中,老師是無法代替學生的,只能作適當的引導,它必須由學生自己進行視聽神經的協同活動,接受課文文字元號所表示的音形的復合刺激,從而形成對語言意義的整體組合,產生再造想像。而創造語言音形復合刺激條件促成視聽神經的協調感知活動的根本方法是讓學生真心實意地去讀原文。通過朗讀,學生不斷調動自己的表象積蓄,按自己的思維方式,設計出作者所表述的情境;通過朗讀,又不斷調整,使之更清晰、更准確。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對課文中關鍵詞語、句子、句式特點的點撥引導,使抽象概括的詞語變成具體的語言形象,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如在教學《田忌賽馬》第二段時,因為這一段都是人物對話,教師在這里可安排分角色朗讀。在朗讀之前,先要幫助學生理解幾個人物的性格,以便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如齊威王這一人物就要抓住「得意洋洋」「誇耀」「譏諷」「輕蔑」等幾個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來體會他說話時的神情意態及心理狀況,從而在朗讀時能再現齊威王說話是的語態。齊威王在譏諷田忌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怎麼,難道你還不服氣?」這是一句語氣很強的反問句,讓學生把這句句子變成一般疑問句「你服不服氣呢?」通過朗讀比較這兩句句子的語氣強弱,進一步感受齊威王得意的程度,從而使學生對齊威王這人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同樣在指導朗讀田忌與孫臏的語言時,也通過重要詞語的理解來充分認識人物個性。學生對人物有所理解之後,朗讀時就更能進入角色了。同時,在朗讀的過程中,通過語氣的表達加深對人物的理解,使朗讀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理解在朗讀過程中深化。所以說,抓住關鍵詞語、句子來指導朗讀,在朗讀中比較推敲,不但能更好地讀出文章的「味道」,而且讓學生在對文章「滋味」的體味中領會文章語言的內在意蘊,使思維活動更加深刻,使形象認識更加真切,由此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再次,朗讀能夠使學生進一步領悟文章的內涵、作品的主旨。宋代理學家朱熹說過:「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一篇文章,作者總是通過一定事物、情境的表述,寄託一定的思想觀點和情感傾向的;這種思想情感,有的是作者直接揭示的,有的則蘊涵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不管何種情形,都應注意在再現情境的基礎上,讓學生去進一步細讀、深讀、品讀原文。投入感情,從字里行間體察作者的情感軌跡,從而使自己的思想深華,認識提高,領悟到文章的深刻內涵。在這過程中,教師最需要做的是相機點撥學生什麼地方該詳讀,什麼地方該略讀,何時該輕讀,何時該重讀,絕不應該以自己「頭頭是道」的講演去局限學生的思想,侵佔學生的讀書時間。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教《十里長街送總理》時,用誦讀創設情景,使學生覺得彷彿在送行的人群之中,教師也恍若置身十里長街。她用哀惋的語調讀著「人們非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隨後問:「『非常幸福』該是愉快的感情,『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是贊美的語言,為什麼老師讀得反而低沉了、輕了、慢了呢?」教師重在讀中激情,學生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非動感情不可。他們哽咽著說:「因為周總理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從此再也看不到了。」「因為這種幸福,中國人民不會再享受得到了!」「從悲哀中回憶失去的歡樂,使我們更加悲哀!」可見,在朗讀過程中,教師所起的作用是點撥與引導,他所要做的是設置問題,把學生引入角色,而不是包辦代替,否則就難以提高學生的理解、領悟能力。 小學教學大綱指出:「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把大綱精神落到實處,扎扎實實地搞好「讀的指導和訓練」。(六年級陳海菊)目前,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一環,就是要將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其目的是要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尤其是閱讀能力,而朗讀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顯要手段之一。本文所要闡述的就是如何通過朗讀,從對語詞的理解、課文內容的把握、以及文章內涵主旨的領悟這三方面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教學如何進行?「講之功一二,練之功八九」,這句話從講與練的權重上強調了「精講多練」的原則;練的根本途徑是什麼?是讀,朗讀。特級教師李吉林說:「老師的講解分析不可能代替學生的主觀感受┄┄因此我主張讀得多一些,講得少一些,練得多一些。」引導學生讀書,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手段。目前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講不中讀,講的訓練不到位,朗讀的時間得不到保證的問題,個中原因不一而足,而對朗讀的意義和價值,朗讀的要求和技巧,朗讀的過程和方法等等,缺少具體的了解、清醒的認識恐怕是主要原因。課堂教學在呼喚朗讀,那麼如何加強朗讀訓練,使學生通過朗讀來提高理解能力呢?課堂朗讀的作用何在呢?首先,朗讀是把握語詞的關鍵一步。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兒童,他們的思維發展主要處於形象感受階段,抽象思維還很薄弱,向他們講解詞語的意思,往往會顯得枯燥乏味,而很難讓其接受,如果在適當點撥的基礎上,再加以感受理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感,而且調動了學生的思維,也更加直觀形象。如在教《雨點》這篇課文時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睡覺」「散步」「奔跑」等幾個詞語,如果教師僅按照字典上的解釋講解,只會使學生死記硬背,達不到真正的理解感悟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指導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結合上下文反復揣摩,漸漸領會其意是較為妥貼的方法。古人說的「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其次,朗讀可以再現情境,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任何文章都融匯著作者所描繪的主客觀情境,要學生理解這些內容,重要的一環是使學生大腦中再現這些情境。在再現的過程中,老師是無法代替學生的,只能作適當的引導,它必須由學生自己進行視聽神經的協同活動,接受課文文字元號所表示的音形的復合刺激,從而形成對語言意義的整體組合,產生再造想像。而創造語言音形復合刺激條件促成視聽神經的協調感知活動的根本方法是讓學生真心實意地去讀原文。通過朗讀,學生不斷調動自己的表象積蓄,按自己的思維方式,設計出作者所表述的情境;通過朗讀,又不斷調整,使之更清晰、更准確。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對課文中關鍵詞語、句子、句式特點的點撥引導,使抽象概括的詞語變成具體的語言形象,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如在教學《田忌賽馬》第二段時,因為這一段都是人物對話,教師在這里可安排分角色朗讀。在朗讀之前,先要幫助學生理解幾個人物的性格,以便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如齊威王這一人物就要抓住「得意洋洋」「誇耀」「譏諷」「輕蔑」等幾個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來體會他說話時的神情意態及心理狀況,從而在朗讀時能再現齊威王說話是的語態。齊威王在譏諷田忌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怎麼,難道你還不服氣?」這是一句語氣很強的反問句,讓學生把這句句子變成一般疑問句「你服不服氣呢?」通過朗讀比較這兩句句子的語氣強弱,進一步感受齊威王得意的程度,從而使學生對齊威王這人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同樣在指導朗讀田忌與孫臏的語言時,也通過重要詞語的理解來充分認識人物個性。學生對人物有所理解之後,朗讀時就更能進入角色了。同時,在朗讀的過程中,通過語氣的表達加深對人物的理解,使朗讀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理解在朗讀過程中深化。所以說,抓住關鍵詞語、句子來指導朗讀,在朗讀中比較推敲,不但能更好地讀出文章的「味道」,而且讓學生在對文章「滋味」的體味中領會文章語言的內在意蘊,使思維活動更加深刻,使形象認識更加真切,由此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再次,朗讀能夠使學生進一步領悟文章的內涵、作品的主旨。宋代理學家朱熹說過:「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一篇文章,作者總是通過一定事物、情境的表述,寄託一定的思想觀點和情感傾向的;這種思想情感,有的是作者直接揭示的,有的則蘊涵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不管何種情形,都應注意在再現情境的基礎上,讓學生去進一步細讀、深讀、品讀原文。投入感情,從字里行間體察作者的情感軌跡,從而使自己的思想深華,認識提高,領悟到文章的深刻內涵。在這過程中,教師最需要做的是相機點撥學生什麼地方該詳讀,什麼地方該略讀,何時該輕讀,何時該重讀,絕不應該以自己「頭頭是道」的講演去局限學生的思想,侵佔學生的讀書時間。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教《十里長街送總理》時,用誦讀創設情景,使學生覺得彷彿在送行的人群之中,教師也恍若置身十里長街。她用哀惋的語調讀著「人們非常幸福地看到周總理,看到他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隨後問:「『非常幸福』該是愉快的感情,『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是贊美的語言,為什麼老師讀得反而低沉了、輕了、慢了呢?」教師重在讀中激情,學生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非動感情不可。他們哽咽著說:「因為周總理矯健的身軀、慈祥的面龐從此再也看不到了。」「因為這種幸福,中國人民不會再享受得到了!」「從悲哀中回憶失去的歡樂,使我們更加悲哀!」可見,在朗讀過程中,教師所起的作用是點撥與引導,他所要做的是設置問題,把學生引入角色,而不是包辦代替,否則就難以提高學生的理解、領悟能力。 小學教學大綱指出:「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把大綱精神落到實處,扎扎實實地搞好「讀的指導和訓練」。(六年級陳海菊)
F. 可以推薦一些小學語文老師閱讀的書籍嗎直接提高教學水平的才好。
對中小學教師而言,日常閱讀一直面臨一個基本難題,就是書太多而無法選擇。孔子時代的書籍不算太多,即便那樣,孔子也不得不刪繁就簡,選擇和推薦《詩》、《書》、《禮》、《樂》、《易》、《春秋》等不多的文本。
現代教師如果打算過一種閱讀的生活,他們面對的困難顯然比孔子時代更大一些。究竟哪些書適合教師閱讀?哪些書不適合教師閱讀?哪些書適合這個教師閱讀而哪些書適合那個教師閱讀?這是一個困難。
推薦「適合教師閱讀的10本書」(10組),供教師參考:
1.薛涌著:《美國人是如何培養精英的》(包括作者相關的書,如《精英的階梯》)。
推薦理由:可以把「別國的教育與別國的教師」作為一個類型。與之相關的推薦書目是,《素質教育在美國》(珊伊著)等。
對中國教師來說,最緊迫的任務是了解「別國的教育」,而不是簡單地排外。沒必要因害怕「全盤西化」而排斥「別國的教育」。
2.杜威[美]著:《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
推薦理由:《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其實並不是一本書,而是杜威幾本書的合並。這幾本書討論的都是當時美國社會變化與教育變革的大是大非問題。從社會轉型的狀態來看,中國當今的社會狀態與美國當時的狀態類似,中國當今的教育狀態與美國當時的教育狀態也比較類似,這使杜威的系列書特別適合現時代的教師閱讀。
3.李澤厚著:《論語今讀》(相關的圖書包括《道德經》,二者雖然在很多觀點上有沖突和張力,但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薦理由:如果說第一緊要的任務是為了理解「別國的教育」,第二緊要的任務則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中國古典文化。不見得古典的都是好的,但是經典圖書經歷了時間的淘洗和選擇,縱使不少後人對它提出批評,但它既然夠格成為經典,自有它構成經典的力量。
既理解「別國的教育」,又立足於「自己的文化」,這是比較開明的「文藝復興」道路。
4.黑柳徹子[日]著:《窗邊的小豆豆》。
推薦理由:對學者來說,可以直接由學術著作和調查報告來研究「別國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對大眾而言,需要藉助於「文藝」的道路。
在教育領域,較少有「教育文藝」,但也不是沒有,比如盧梭的《愛彌爾》、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愛彌爾》乃世界公認名著,但節奏太慢,教訓口氣太重,所以,我們推薦《窗邊的小豆豆》。
若論「教育文藝」,自然包括教育小說和教育電影。後者如《春風化雨》(電影)、《音樂之聲》(電影)、《大國崛起》(電視片)等。
除「教育小說」之外,尚有一部比較奇特的「動物小說」值得閱讀,那就是姜戎的《狼圖騰》。它能讓讀者熱血沸騰,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與力量。而這種品質,恰恰是某些教師所嚴重匱乏的。
5.王小波著:《沉默的大多數》(相關圖書包括「周國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
推薦理由:看重的依然是「教育文藝」與「教育啟蒙」的意義。
6.張民生、於漪著:《教師人文讀本》(上下修訂本)。
推薦理由:如果說中國教師第一緊要的任務是理解和領會「別國的教育」,第二緊要的任務是立足於「自己的文化」,第三緊要的任務是進入「教育文藝」,那麼,第四緊要的任務便是承擔「教育啟蒙」(包括「自我啟蒙」與「啟蒙他者」)。相關圖書包括夏中義主編的《大學人文教程》、《大學人文讀本:人與國家》、《大學人文讀本:人與世界》、《大學人文讀本:人與自我》。
7.謝泳編:《胡適還是魯迅》(相關的圖書包括《魯迅全集》、《胡適全集》)。
推薦理由:就思想領域而言,這「兩兄弟」幾乎可以撐起整個近代中國。他們的思想在當今依然可以擔當「啟蒙」的大任。
8.肖川著:《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作者相關的書包括《教育的真情與智慧》)。
若「教育啟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主題,那麼,劉鐵芳老師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邊緣》,張文質的《唇舌的授權》、《幻想之眼》、《保衛童年》等便值得閱讀。與之相關,肖川教育博客、劉鐵芳教育博客、張文質教育博客、許錫良教育博客等是值得觀看的,閱讀博客文章的好處是可以與作者進行「網路對話」。
10.亨特[美]著:《心理學的故事》(相關的書包括Hock著的《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朱晨海編著的《天平上的心靈———實驗心理學的故事》)。
推薦理由:因為它關於「心理學」,又以「故事」形式呈現。
湖南省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課題研究理論指導
課題研究理論指導[2006]01號
我會推介有代表性,適合中小學教師閱讀和參考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論學習書籍:
1、葉瀾主編,鄭金洲等著:《學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陳向明著:《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陳桂生主編:《到中小學去研究教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4、劉良華著:《校本行動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5、汪利兵等著:《教育行動研究:意義、制度與方法》,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6、錢愛萍等編著:《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G. 語文老師應該閱讀哪些書籍
我來們一直倡導語文教師通過讀自書充實文化知識底蘊,提升專業理論素養,優化專業知識結構,並適當組織開展一些沙龍式讀書交流活動。 我們提倡語文教師閱讀以下幾方面內容的書籍: 首先,對本民族的語言文化總體上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感受,對歷久不衰的名篇佳作,尤其是我國古典詩詞更要認真地學習。 其次,要閱讀幾本有關專業理論的書籍,形成一個基本的專業知識結構。就一個語文教師來講,筆者認為要學習三個方面的內容,即由教學論、心理學及語文學構成的專業理論的基礎架構知識。在此基礎上,還要通過閱讀一些教育教學刊物,了解教育教學研究的最新動態,尤其是當前課程改革進展中的新理論新經驗,不斷汲取教學理論的前沿思想。 第三,對中外社會哲學和人文科學的書籍也要盡可能的有所涉獵,以不斷拓展自身的文化視野和豐富自己的文化思想。
H. 怎樣進行「語文教師的閱讀」的閱讀
首先,精讀應是語文教師專業閱讀的重中之重。作為語文教師,要能把自專己的精讀所得,從教學實際出發屬加以處理。比如在多長時間內,讓多數學生進行些怎樣的思考,以及把這些思考要求以恰當的方式加以表述——或「問題化」地處理,組織些討論;或擇其要,進行啟發式講授。
最後,一定要有下點苦功去「啃」的經典。「一『經』通群『經』皆通」。語文教師讀的「經」,除可選古今中外所公認的「經」,還可選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關於語文教學的一些重要論述。此外,不可輕看語文課本,語文課本里有許多禁得住下功夫的「經典」。
I. 如何教好小學語文閱讀
孩子的興趣和習慣是語文學習的關鍵,而且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因此,學生和家長必須樹立一個非常重要的語言概念.在這樣的前奏下,提高學生的興趣已成為語言學習的關鍵.如何提高學生對語文興趣?小學語文家教補習學好語文有哪些技巧?
(走進語文)
注意閱讀,良好的閱讀應首先基於閱讀的流暢性.讀取速度可以保持在每分鍾300字左右.其次,要注意理解文本中詞語的含義,在理解意義時,我們必須注意兩種方法:第一,結合字元、中心、字元的個性等;第二,不僅要理解單詞的表面意義,還要理解單詞的深層含義.培養興趣和注重閱讀永遠都是學好語文重要的兩個好方法,小學語文家教補習主要以這兩個方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