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年級奧數舉一反三有幾種走法講解
舉一反三,不僅在數學學習中,對於幼兒教育來說,任何時候都是有必要的。
奧數從知專識上說,屬其實沒有年齡段。
有三年級小學生,獲得五、六年級全國奧數杯賽一等獎,這就是非常好的證明。
一年級的奧數中「舉一反三」,趣味性很強,若是孩子(幼兒)在數學方面特別有天份,有選擇性的學習一些,很不錯。注意下面幾點:
1、針對幼兒教學,應該符合年齡層的要求;
2、以興趣為主,教學方式更多是引導,不要填充教育;
3、教學不要以分數,答案對錯判斷學習好壞(硬指標,屬於成人化的考核標准);
早期教學注意方法,中國有很多例子,少年是神童,進入成年卻是默默無聞。
Ⅱ 小學一年級數學奧數題
解:39+42=81(人)(算出有幾個100分)
81-50=31 (人)(算出語文、數學都得100分的有多少人)
答:語文數學都考得100分的有31人。
Ⅲ 說個小學一年級的數學奧數題,2個兒子和兩個老爸去看電影,要買幾張票
我也不知,個人認為:一個爺爺,一個爸爸,一個兒子,只有3人.爺爺的兒子是爸爸,就有回1個兒子了,爸爸的兒子是答兒子,就有2個兒子了.兒子的爸爸是爸爸,就有1個爸爸了,爸爸的爸爸是爺爺,就有2個爸爸了.要三張吧.
Ⅳ 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幾和第幾之間有幾人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在復具體的情境中,學會區制分基數與序數,理解幾個和第幾的不同。
2、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的方法。
學習重點:能區分幾個和第幾。
學習難點:掌握區分幾個和第幾的方法。
任務評價:
任務1:通過提問:一共有幾人排隊?誰排在第5?檢測目標一的達成情況。 任務2:通過提問:5和第5一樣嗎?檢測目標二的達成情況。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引趣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你們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裡嗎? 出示掛圖第20頁的圖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有哪些人?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有幾人排隊?小朋友排在第幾?他前面有幾人?後面有幾人?
(2)小朋友排在第幾?誰排第一?解放軍阿姨呢?最後一位叔叔排第幾?
(3)從圖中還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提醒:在公共場合應該自學排隊,遵守公共秩序。
2、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1)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隊買票?誰能指一指排在第5的是誰?
Ⅳ 中班數學《有幾個和第幾個》教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彈性物體的興趣,了解彈性物體的特性及在日常回生活中的用途。答
2、通過尋找生活中有彈性的物體,訓練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以及經驗遷移應用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其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以及觀察和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
1、幼兒園准備的材料:松緊帶、橡皮筋、橡皮泥、海綿、彈簧秤、砝碼、兵乓球、塑料球、木球、毛線、紗線、編織繩、積木等。
Ⅵ 幾個小學奧數問題,
1,解:設總共用時x小時,兩地距離為s。
兩人共走3個s,所以5x+4.2x=s
張明行1.5個s少1.2米,所以4.2x=1.5s-0.0012
求出x=1/8000小時,回張明行走4.2x=0.3千米。
2.第一項答17,二項17+3,三項17+3+3…………第101項為17+100個3,即17+300=317.
3設柏樹x棵,松樹為4x。
共有班級x÷5個,4x-7×(x÷5)=65
求出x=25,所以松樹100棵,柏樹25棵。
Ⅶ 一年級數學題幾個和第幾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幾個是總數。第幾是順序的意思,第幾個是指某個。
Ⅷ 一年級數學「幾和第幾」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幾和第幾教學反思
幾和第幾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 認識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這個知識點小朋友很容易混淆。幾表示事物有多少, 第幾是事物排列的順序號。對於剛入學的學生,年齡偏小,方位感還較差,對幾和第幾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在上這部分內容前,每天利用幾分鍾的時間,和學生做些有關方位的游戲,讓學生認識前、後、左、右的方位。特別是左、右,我先讓學生自己介紹怎樣記住左和右的方向,作好了准備工作後,開始了幾和第幾的教學:
一、情景引入,感知第幾
我利用一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找到了一個與第幾有關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人特別喜歡吃肉包子,他吃了一個不飽,又吃了一個還不飽,直到吃到第五個,才覺得飽了,他拍拍肚子,嘆了口氣說:唉,要知道吃第五個能飽,先吃第五個該多好啊!學生意猶未盡時,我問大家:你們說,這個人說的對嗎?不對,不對。學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這時聰明的劉煜站起來說:這個人要吃五個才吃飽,如果只吃第五個的話,那他就只吃了一個。我適時引出了今天的課題。
二、利用主題圖,教學第幾
教材的主題圖是以場景的形式來表現的,而這個場景是靜態的,缺乏動態性,我不拘泥於教材的束縛,把教材上的主題圖重新作了調整,變為讓學生參與排隊這一主題情境,學生通過排隊,將主題提供的內容動態化,使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增加實際的體驗,深切地體會到幾和第幾的不同。
三、聯系生活,學習數學
為了幫學生理解幾和第幾的含義,我根據學生身邊的事情,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第幾的含義。如我想考試得第一,我坐在第一排等等,學生有了老師的引導,很快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第幾。這樣,不僅讓學生鞏固新知,也加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幾和第幾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感覺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但是在課堂練習中發現問題有很多,後來我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出幾點原因:
一、在課堂教學中我只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
二、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雖然課前我讓學生感知了方位,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左邊起塗4個燈籠,學生可能只圈了第四個。
三、當然這也和學生目前認字少,不懂題目意思以及所接觸題目量少有關系。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之後,這方面的情況會有好轉。
四、講完練習之後我進行了小結,但感覺小結的方式不對,我是讓學生上台排隊,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一說,總結的時候不應該提問:一共有5個同學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什麼(幾),第5個同學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什麼(第幾),問的太唐突了,雖然有個別同學知道,但是我覺得大部分孩子還是覺得雲里霧里,其實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只要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含義,並能夠區分就可以了。這是一個感知的過程。
五、在後面講練習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1.想想做做第1題從左邊塗色,可以先復習一下左右,做一做有關左手握拳頭,右手握拳頭的小游戲,加深學生對方向的感知,再進行塗色,效果會好些,目的性會更強些。2.想想做做第2題,聽過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嗎?有的學生聽過,有的沒聽過,其實這個時候孩子的興趣還是蠻高漲的,應該事先准備一個故事的錄音,或者動畫,讓孩子在輕輕鬆鬆中學到知識。
當然,課堂教學是藝術,而且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次上完課都會有些遺憾,所以實際與預設是有距離的,真正的完美只有在教學之後的重設計和反思,教學之後適當的調整設計,相信對以後的教學能提供借鑒作用。
Ⅸ 小學一年級數學幾個和第幾個
有幾個表示一共有多少個,是一個基數。第幾個是一個序數,表示只有一個。例如,從左邊數圈出三個小動物,要圈三個小動物,而從左邊數圈出第三個小動物,只圈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