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意識流是什麼意思
意識復流」一詞是心理學詞彙,是制在1918年梅·辛克萊評論英國陶羅賽·瑞恰生的小說《旅程》時引入文學界的。
意識流是作家和批評家慣用的容易引起誤解的術語之一。它之所以會引起誤解是因為它聽起來很具體而用起來卻象"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一樣變化無窮--甚至含糊不清。確切地說,意識流是心理學家們使用的一個短語。它是上世紀由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創造的,指人的意識活動持續流動的性質。詹姆斯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並不是由一個一個分離的、孤立的部分組成,而是一條連續不斷的、包含各種復雜的感覺和思想"流"。
2. 請問文學創作中的意識流具體指什麼
是喬伊斯吧?意識流是作家和批評家慣用的容易引起誤解的術語之一。它之所以會引起誤解是因為它聽起來很具體而用起來卻象「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一樣變化無窮--甚至含糊不清。確切地說,意識流是心理學家們使用的一個短語。它是上世紀由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創造的,指人的意識活動持續流動的性質。詹姆斯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並不是由一個一個分離的、孤立的部分組成,而是一條連續不斷的、包含各種復雜的感覺和思想「流」。
「意識流」的提法,最早出現在研究心理學的著作中,最先由美國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來。他在1884年發表的《論內省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一文中,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是一股切不開、斬不斷的「流水」。他說:「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連接,而是不斷流動著的。用一條『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來表達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後,我們再說起它的時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識流或者主觀生活之流吧。」後來,他又在《心理學原理》(1890)一書的第九章中加以詳盡的闡發。
意識流這一術語用於描述心理過程時顯然是極其有用的,因為作為一個修辭用語它具有雙重的比喻意義,就是說,「意識」這個詞和「流」這個詞都具有比喻的意義。這一思想為小說家運用意識流手法來展示人的內心世界,並通過展示人物的意識活動來完成小說敘事提高了理論依據。小說中的意識流,是指小說敘事過程對於人物持續流動的意識過程的模仿。具體說來,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識活動為結構中心,圍繞人物表面看來似乎是隨機產生,且邏輯鬆散的意識中心,將人物的觀察、回憶、聯想的全部場景與人物的感覺、思想、情緒、願望等,交織疊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樣"准確地描摹人物的意識流動過程。西方現代小說史上,如詹姆斯·喬伊斯、弗吉尼亞·伍爾芙、福克納等,都以成功地運用意識流而聞名於世。
意識流小說的文體特徵
就文體特徵而言,由於意識流小說以人物意識活動為結構中心來展示人物持續流動的感覺和思想,而且通常藉助自由聯想來完成敘事內容的轉換,因此,它們往往打破傳統小說正常的時空次序,而出現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的大跨度的跳躍。人物心理、思緒的飄忽變幻,情節段落的交叉拼接,現實情景、感覺印象以及回憶、嚮往等的交織疊合,象徵性意象及心理獨白的多重展示,往往使敘事顯得撲朔迷離。因此,面對這一類文本時,解讀者盡可能准確地把握將人物多層次的感覺印象、心理圖像等貫穿起來的意識中心,從中尋繹人物意識流動的線索,是對它們做出細致、准確的解讀的關鍵。
意識流小說中使用最多的技法
1、直接內心獨白 直接內心獨白是這樣一種獨白,在描寫這樣的獨白時既無作者介入其中,也無假設的聽眾,它可以將意識直接展示給讀者,而無需作者作為中介來向讀者說這說那,也就是說,作者連同他的那"他說"、"他想"之類的引導性詞句和他的那些解釋性論述都從書頁中消失了或近於消失了。
2、間接內心獨白 間接內心獨白則以一位無所不知的作者在其間展示著一些未及於言表的素材,好像它們是直接從人物的意識中流出來的一樣;作者則通過評論和描述來為讀者閱讀獨白提供向導。
3、無所不知的描寫和戲劇性獨白 無所不知的描寫是有一位無所不知的作家介入描寫人物的精神內容和意識活動的過程中,通過運用傳統的敘事和描寫方法對這種意識進行描述。戲劇式獨白直接從人物到讀者,無須作者介入其間,但卻有一批假想的聽眾。它所表現的意識深度是有限的,也不象內心獨白那樣毫無保留。
意識流小說
20世紀初興起於西方、在現代哲學特別是現代心理學的基礎上產生的小說類作品。意識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關的零散方法進行的,而是一種流,是以思想流、主觀生活之流、意識流的方法進行的。同時又認為人的意識是由理性的自覺的意識和無邏輯、非理性的潛意識所構成;還認為人的過去的意識會浮現出來與現在的意識交織在一起 ,這就會重新組織人的時間感,形成一種在主觀感覺中具有直接現實性的時間感。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強調並發展了這種時間感,提出了心理時間的概念。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潛意識的存在,並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他們的理論觀點,促進了文學藝術中意識流方法的形成和發展。
意識流小說不是一個統一的文學流派,也沒有公認的統一的定義。其特點是打破傳統小說基本上按故事情節發生的先後次序或是按情節之間的邏輯聯系而形成的單一的、直線發展的結構,故事的敘述不是按時間順序依次直線前進,而是隨著人的意識活動,通過自由聯想來組織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節的銜接,一般不受時間、空間或邏輯、因果關系的制約,往往表現為時間、空間的跳躍、多變,前後兩個場景之間缺乏時間、地點方面的緊密的邏輯聯系。時間上常常是過去、現在、將來交叉或重疊。這種小說常常是以一件當時正在進行的事件為中心,通過觸發物的引發、人的意識活動不斷地向四面八方發射又收回,經過不斷循環往復,形成一種枝蔓式的立體結構。公認的意識流小說代表作有安德列·別雷的《彼得堡》、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吳爾夫的《到燈塔去》、《海浪》等。
意識流小說代表作
1.《追憶似水年華》(普魯斯特)
是公認的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摘抄如下:
我們把不可知給了名字,因而名字為我們提供了不可知的形象,同時,也給我們指明了一個實體,迫使我們把名字和實體統一起來,甚至我們可以動身去某個城市尋找一個為該城市所不能容納、但我們不再有權剝奪其名稱的靈魂。在這樣一個時代,名字不僅象寓意畫那樣使城市和河流有了個性,不僅使物質世界五光十色,絢麗多姿,而且使人類社會呈現出光怪陸離的畫面:每一個城堡、公館或宮殿,都有它們的女主人或仙女,正如森林有森林神,水域有水神一樣。有時候,仙女深深地隱藏在她的名字後面,受到我們想像力的滋養,隨著我們想像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盡管多少年來,德·蓋爾芒特夫人於我不過是一張幻燈片上或一塊彩繪玻璃窗上的圖像,但當完全不一樣的夢幻用急流濺射的泡沫把它弄濕了時,它也就開始失去光澤。
2.《牆上的斑點》(弗吉尼亞·伍爾芙)
全文就是圍繞主人公在家看到自己的牆上的一個小黑點,引發了她對那個小黑點有關的她能想到的一切思緒。這些思緒雜亂,沒有傳統小說的故事情節,高潮部分等等。只是主人公的一些想法和意識而已。
長篇小說《尤利西斯》是一個平凡的小人物一生中平凡一天的記錄,即主人公廣告經紀人利奧波德
3. 什麼叫作意識流作家
意識流是作家和批評家慣用的容易引起誤解的術語之一。它之所以會引起誤解是因為它聽起來很具體而用起來卻像「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一樣變化無窮--甚至含糊不清。確切地說,意識流是心理學家們使用的一個短語。它是19世紀由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創造的,指人的意識活動持續流動的性質。他在1884年發表的《論內省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一文中,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是一股切不開、斬不斷的「流水」。 詹姆斯提出的「意識流」概念,強調了思維的不間斷性,即沒有「空白」,始終在「流動」;也強調其超時間性和超空間性,即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因為意識是一種不受客觀現實制約的純主觀的東西,它能使感覺中的現在與過去不可分割。這一概念及其內涵的思想直接影響了文學家,並被他們借用、借鑒,從而進入文學領域,作用於作家的創作,從而導致「意識流」文學的產生。 意識流作家的代表有: 埃杜阿·杜雅爾丹(1861~1949) 19世紀末,法國作家埃杜阿杜雅爾丹發表了小說《被砍倒的月桂樹》。該作因始終運用「內心獨白」藝術手法,被後人視為意識流文學的先聲。進入20世紀後,意識流文學家們將意識流創作方法加以完備化並使之走向成熟。至20年代前後,意識流文學進入興盛時期。 馬賽爾·普魯斯特 (1871—1922) 意識流文學的奠基者是法國作家馬賽爾普魯斯特。其代表作七卷本長篇小說《追憶似水年華》實踐了作者「主觀真實論」的藝術觀,是「單純型」意識流文學的範本。這部作品為意識流文學打下了發展的基礎。 維吉尼亞·伍爾芙(1882—1941) 英國著名小說家、批評家維吉尼亞伍爾芙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識流作家和意識流小說的奠基者。她在對一些意識流小說家的創作進行總結、借鑒的基礎上,豐富、發展了意識流文學的表現手法,並對它進行理論闡發。1919年,伍爾芙發表了第一部意識流小說《牆上的斑點》。作品通過一個婦女看到牆上一個模糊不清的斑點而引起無限聯想的意識流動過程,揭示人內在世界的豐富和易於變化。《達羅衛夫人》(1925)、《到燈塔去》(1927)是伍爾芙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前者表現的是達羅衛夫人在家庭晚會上重見舊日戀人彼德並得知附近一患精神病的男子自殺後二人意識的跳躍紛呈;後者大量運用象徵主義手法,表達的是作者對超越了功名恩怨的彼岸世界的嚮往盤,呈現給讀者的是人物的深層意識。伍爾芙小說不注重表現事件、人物之間的關系,而把創作重心放在對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現上,講究環境和景物描寫的印象效果。她的文筆富於音樂性,並運用音樂上的「曲式學」結構作品,給讀者以美感。 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 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是意識流文學代表作家之一。他出身於都柏林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出生後家境漸衰。他很早就立志獻身文學事業,力圖通過創作實理其純客觀表現人內在真實的美學理想。1902年,喬伊斯赴巴黎學醫,其後一生不定時居住於歐洲多國,傾心於文學創作。喬伊斯的作品始終未離開都柏林人和他們的生活。早期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1914)由15個有共同主題的短篇小說組成,描寫都柏林中下層市民形色各異的生活,現實主義傾向鮮明。《一個藝術家青年時代的寫照》(1916)是喬伊斯思想藝術發展的轉折點。作品中大量使用內心獨白、時空交錯、自由聯想等意識流文學常用的表現手法,揭示主人公從幼年到青年時代的內心世界。作者的筆觸已伸向主人公的潛意識領域。晚年創作的長篇小說《為芬尼根守靈》(1939)充滿寓言色彩,通篇採用夢囈語言,表現人類歷史中死亡與復活這一循環往復的中心主題,語言晦澀、新詞迭生,艱深難懂。 威廉·福克納 (1897~1962) 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是意識流文學的又一傑出代表。福克納出生於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一個貴族庄園主世家。1926年在舍伍德安德森的指導和幫助下發表第一部小說《士兵的報酬》。1929年其過渡性作品《薩托利斯》間世,開啟了作者終生為之奮斗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小說的先河。福克納選取「約克納帕塔法」這個虛構小鎮上不同家族作為描寫對象,用他們的故事構成一部部小說,表現出美國南方社會近一個半世紀間的興衰變遷和各階層人物的榮辱浮沉。約克納帕塔法世系小說包括15部長篇和大量中短篇,其中重要作品如《我彌留之際》(1930)以多角度敘述方法和大量採用意識流手法創造了「關於人類忍受能力的一個原始的寓言」(邁克爾米爾蓋特語);《八月之光》(1932)在三條平等發展的線索中重點描述了一個在社會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孤獨者裘克里斯默斯掙扎與毀滅的故事;《押沙龍,押沙龍!》(1936)通過幾個人的敘述與分析來表現庄園主托馬斯薩德本的盛衰史。該作具有史詩結構和濃郁的悲劇氣氛。福克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長篇小說《喧嘩與騷動》。 喬伊斯·卡洛爾·歐茨 喬伊斯卡洛爾歐茨,美國當代享有盛名的女作家,意識流小說在美國的又一代表人物。歐茨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北部布法羅市郊洛克波特的工人家庭里。中學畢業後,她得到一筆獎金,進入錫拉丘茲大學學習文學,後又進入威斯康星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她先後在加拿大、美國等大學任教。
4. 小說寫法中的意識流是怎麼回事,最好能舉個摘抄的例子
意識流是作家和批評家慣用的容易引起誤解的術語之一。它之所以會引起誤解是因為它聽起來很具體而用起來卻象"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一樣變化無窮--甚至含糊不清。確切地說,意識流是心理學家們使用的一個短語。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創造的,指人的意識活動持續流動的性質。詹姆斯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並不是由一個一個分離的、孤立的部分組成,而是一條連續不斷的、包含各種復雜的感覺和思想"流"。
用意識流這一術語用於描述心理過程時顯然是極其有用的,因為作為一個修辭用語它具有雙重的比喻意義,就是說,"意識"這個詞和"流"這個詞都具有比喻的意義。這一思想為小說家運用意識流手法來展示人的內心世界,並通過展示人物的意識活動來完成小說敘事提高了理論依據。小說中的意識流,是指小說敘事過程對於人物持續流動的意識過程的模仿。具體說來,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識活動為結構中心,圍繞人物表面看來似乎是隨機產生,且邏輯鬆散的意識中心,將人物的觀察、回憶、聯想的全部場景與人物的感覺、思想、情緒、願望等,交織疊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樣"准確地描摹人物的意識流動過程。西方現代小說史上,如詹姆斯·喬伊斯、弗吉尼亞·伍爾芙、福克納等,都以成功地運用意識流而聞名於世。
就文體特徵而言,由於意識流小說以人物意識活動為結構中心來展示人物持續流動的感覺和思想,而且通常藉助自由聯想來完成敘事內容的轉換,因此,它們往往打破傳統小說正常的時空次序,而出現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的大跨度的跳躍。人物心理、思緒的飄忽變幻,情節段落的交叉拼接,現實情景、感覺印象以及回憶、嚮往等的交織疊合,象徵性意象及心理獨白的多重展示,往往使敘事顯得撲朔迷離。因此,面對這一類文本時,解讀者盡可能准確地把握將人物多層次的感覺印象、心理圖象等貫穿起來的意識中心,從中尋繹人物意識流動的線索,是對它們做出細致、准確的解讀的關鍵。
意識流小說中使用最多的技法是直接內心獨白、間接內心獨白、無所不知的描寫和戲劇性獨白。直接內心獨白是這樣一種獨白,在描寫這樣的獨白時既無作者介入其中,也無假設的聽眾,它可以將意識直接展示給讀者,而無需作者作為中介來向讀者說這說那,也就是說,作者連同他的那"他說"、"他想"之類的引導性詞句和他的那些解釋性論述都從書頁中消失了或近於消失了。間接內心獨白則以一位無所不知的作者在其間展示著一些未及於言表的素材,好象它們是直接從人物的意識中流出來的一樣;作者則通過評論和描述來為讀者閱讀獨白提供向導。無所不知的描寫是有一位無所不知的作家介入描寫人物的精神內容和意識活動的過程中,通過運用傳統的敘事和描寫方法對這種意識進行描述。戲劇式獨白直接從人物到讀者,無須作者介入其間,但卻有一批假想的聽眾。它所表現的意識深度是有限的,也不象內心獨白那樣毫無保留。
意識流小說中的許多形象具有傳統小說中所不具備的多層次的內涵,而意識流說法的加入也使小說的敘事過程變的撲朔迷離、天馬行空。在人物的內心意識的展現過程中,人物離我們越來越近,而我們彷彿也看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審判,聽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吶喊。
《追憶似水年華》,是公認的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作.摘抄如下:
我們把不可知給了名字,因而名字為我們提供了不可知的形象,同時,也給我們指明了一個實體,迫使我們把名字和實體統一起來,甚至我們可以動身去某個城市尋找一個為該城市所不能容納、但我們不再有權剝奪其名稱的靈魂。在這樣一個時代,名字不僅象寓意畫那樣使城市和河流有了個性,不僅使物質世界五光十色,絢麗多姿,而且使人類社會呈現出光怪陸離的畫面:每一個城堡、公館或宮殿,都有它們的女主人或仙女,正如森林有森林神,水域有水神一樣。有時候,仙女深深地隱藏在她的名字後面,受到我們想像力的滋養,隨著我們想像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盡管多少年來,德·蓋爾芒特夫人於我不過是一張幻燈片上或一塊彩繪玻璃窗上的圖象,但當完全不一樣的夢幻用急流濺射的泡沫把它弄濕了時,它也就開始失去光澤
5. 什麼是意識流
http://blog.chinaunix.net/u/4155/showart.php?id=12180
很詳細
6. 意識流是什麼意思
意識流是作家和批評家慣用的容易引起誤解的術語之一。它之所以會引起誤解是回因為它聽起答來很具體而用起來卻像「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一樣變化無窮--甚至含糊不清。確切地說,意識流是心理學家們使用的一個短語。它是19世紀由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創造的,指人的意識活動持續流動的性質。他在1884年發表的《論內省 意識流
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一文中,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是一股切不開、斬不斷的「流水」。他說:「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連接,而是不斷流動著的。用一條『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來表達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後,我們再說起它的時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識流或者主觀生活之流吧。」後來,他又在《心理學原理》(1890)一書的第九章中加以詳盡的闡發。
7. 啥是 意識流
意識流是作家和批評家慣用的容易引起誤解的術語之一。它之所以會引起誤解是因為它聽起來很具體而用起來卻象「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一樣變化無窮--甚至含糊不清。確切地說,意識流是心理學家們使用的一個短語。它是19世紀由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創造的,指人的意識活動持續流動的性質。詹姆斯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並不是由一個一個分離的、孤立的部分組成,而是一條連續不斷的、包含各種復雜的感覺和思想"流"。
「意識流」的提法,最早出現在研究心理學的著作中,最先由美國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來。他在1884年發表的《論內省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一文中,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是一股切不開、斬不斷的「流水」。他說:「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連接,而是不斷流動著的。用一條『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來表達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後,我們再說起它的時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識流或者主觀生活之流吧。」後來,他又在《心理學原理》(1890)一書的第九章中加以詳盡的闡發。
詹姆斯提出的「意識流」概念,強調了思維的不間斷性,即沒有「空白」,始終在「流動」;也強調其超時間性和超空間性,即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因為意識是一種不受客觀現實制約的純主觀的東西,它能使感覺中的現在與過去不可分割。這一概念及其內涵的思想直接影響了文學家,並被他們借用、借鑒,從而進入文學領域,作用於作家的創作,從而導致「意識流」文學的產生。
實際上,詹姆斯的心理學理論並非意識流文學產生的惟一誘因。與其他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產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紀西方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在新的經濟結構體系中,人對自我重新定位後被開掘出的—片文學新領地。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流行開來的西方非理性哲學和現代心理學又為意識流文學創作提供了理論依據。法國哲學家柏格森(1859~1941)非理性主義強調直覺是認識世界本體的唯一根據。他認為,世界的本體是「生命沖動」,即「意識的綿延」。只有它才是宇宙運轉的惟一動力,客觀萬物無非其外在表現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遠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質,只有依靠直覺才能獲得實在的知識,才能認識世界和解決社會的一切問題。在他看來,潛意識應該成為文學的表現對象,作家必須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甚至潛意識領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東西;打破傳統的時間觀念,按照「心理時間」結構作品。另一位深刻影響現代主義文學、尤其是意識流文學的理論家是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他對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充分肯定無疑為意識流文學創作思想張目。他的精神分析學說中關於潛意識和無意識的理論,意在反撥「人是理性動物」的傳統觀念。認為潛意識乃至無意識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人的行為動機出自人的本能沖動;人6的本能沖動經常受到社會規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縛,使人充滿矛盾。柞家的創作活動就是沖破理性,發揮本能沖動的過程,藉此釋放受到扼制的本能(力比多)。
意識流這一術語用於描述心理過程時顯然是極其有用的,因為作為一個修辭用語它具有雙重的比喻意義,就是說,"意識"這個詞和"流"這個詞都具有比喻的意義。這一思想為小說家運用意識流手法來展示人的內心世界,並通過展示人物的意識活動來完成小說敘事提高了理論依據。小說中的意識流,是指小說敘事過程對於人物持續流動的意識過程的模仿。具體說來,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識活動為結構中心,圍繞人物表面看來似乎是隨機產生,且邏輯鬆散的意識中心,將人物的觀察、回憶、聯想的全部場景與人物的感覺、思想、情緒、願望等,交織疊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樣"准確地描摹人物的意識流動過程。西方現代小說史上,如詹姆斯·喬伊斯、弗吉尼亞·伍爾芙、福克納,卡夫卡等,都以成功地運用意識流而聞名於世。
8. 請問什麼是意識流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一種新的文藝技巧受到了人們相當大的歡迎。它幾乎完全阻止了作家插手自己的作品,使得不加評述解說的類似內心生活的片斷在文學上成為可能,這種技巧曾恰當地被稱做『內心獨白』或者『意識流』。今天,意識流文學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和滲透,對其他文學流派的影響已是有目共睹;但是,對於「意識流」的研究卻還存在各種異見,「意識流」是文學技巧還是問文體,「意識流」與「內心獨白」有何不同、「意識流」文學起於何時,在世界范圍內發展如何等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對意識流的研究。
「意識流」這一名詞,最初出現在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學原理》中。書中闡述了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學說最有特色的理論:即把思想比作一股流水的概念和「意識匯流」的觀念。「它把人類心理活動中象流水一樣活動著的意識的客觀狀態,比喻為一個生動的形象。在威廉?詹姆斯以後,『意識流』一詞才進入文學領域,用來稱呼這種把意識活動展現為一種『流』的心理描寫的方法心理描寫的作品。」可見,「意識流」一詞原先並非始用於文學領域,那麼,在「意識流」出現之前,人們用什麼來形容「意識流文學」呢?
「內心獨白」譯成英文是「Interior Monologue」或「Inner Monologue」,最早提出這一名詞的是在大仲馬的小說《二十年後》(1845)。在戈蒂葉(1811-1872,法國作家)的《喪門神》里也有類似的說法。 「意識流」這個名詞出現後在英國文論和德國文論中被廣泛使用,但法國人則一直拒絕在法文中創造「意識流」這個術語,而是一直使用「內心獨白」。
應該可以說,人類從自有思想意識以來,恐怕就存在「意識流」這種精神心理現象,就存在著回憶、想像、;聯想、推理、猜測等等互相混亂而象水流一樣活動的心理狀態。在文學的描寫與表現中,類似意識流的方法與描寫,或與意識流相近的方法與描寫同樣也早就已存在。「早在大仲馬《二十年後》與戈蒂葉的小說《喪門神》出現這個詞之前,18世紀劇作家博馬舍的《費加羅的婚禮》第五幕第三場中費加羅著名的獨白,十七世紀喜劇家莫里哀的《斯嘎納耐勒》第十七場斯嘎納耐勒的獨白,就可以算得上是『內心獨白』 」
當代美國批評家羅伯特?漢弗來則這樣界定意識流小說:「意識流小說應該被視為是一種主要挖掘廣泛的意識領域、一般是一個或幾個人物的全部意識領域的小說。在這部小說里,無論是結構、主題,或者是一般效果,都要依賴人物的意識作為描寫的『銀幕』或『電影膠片』而表現出來」在此基礎上,梅?弗里德曼對意識流是技巧還是形式作出了判斷:「意識流是小說的一種形式,正如『頌歌』或『十四行詩』是指詩的某種形式。『頌歌』和『十四行詩』雖然運用某種互不相同的詩的技巧,但是它們仍然屬於同一類別的范疇。在敘述體小說和意識流小說之間也可能作出類似的區別。技巧上的不同來自兩種不同的思想方式,一種是直接的思想,另一種是夢想,或者是幻想。」
不同的思想方式有不同的技巧,在意識流這種形式中,有許多可能變換的技巧,其中,內心獨白、內心分析、感官印象、是最重要的幾種。
「在內心獨白中,一切都是以人物的清楚而相當完整的語言的形式出現的,只不過這種語言並未發而為聲、書而成文而已,因而,在內心獨白中,有大量的明確的意識、清醒的意識,而朦朧的意識、深層的意識則甚少。」也就是說,內心獨白在其流動性上比較有秩序、有條理,它經常是一種內心的思考,所以受人的理性的制約,潛意識與本能的反應幾乎不再內心獨白中出現。
「內心分析是要把人物的印象匯總再在作者的敘述內,因此它永遠也不會脫離接近直接的思想和理性控制的范圍。它有些象弗洛伊德叫做前意識的心理領域。」這個方法早在斯湯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了,但是直到亨利?詹姆斯的後期作品和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中,才完全實現。至於感觀印象,它和內心獨白最大的區別是涉及的范圍不同,感觀印象所涉及的是距離注意力的焦點最遠的。感觀印象是作家記錄純粹感覺和意象的最徹底的作法,它把音樂和詩的效果移植到小說方面。在《尤利西斯》中,描寫海妖的一段就是感觀印象的一個成功範例。記錄感觀印象這種方法的用意就是要再現純屬個人性質的印象。
可以這樣說,內心獨白是在產生思想或印象的過程中,較多地表達明確清醒的意識;內心分析只涉及意識的一小部分,即語言領域。由於作者的介入,它成了間接的和敘述性的——作者絕不會被提煉到完全消失的地步。同樣,感觀印象也只是和一小部分意識有關,但它是距離注意力中心最遠的一部分。
雖然「意識流」文學在「意識流」這個詞出現很早之前早已有之,但意識流的方法在本世紀20年代前後才大為時興。20世紀意識流小說家最顯著的特色是,他們企圖把全部意識直接地和戲劇性地和盤托出,這與20世紀的西方哲學、社會學、倫理學中突出的個性主義、個人主義思潮促使文學對個體,對人的精神活動狀態有更深入的關注緊密相關;同時,20世紀心理學的發展,特別是弗洛伊德學說的出現,為文學深入細致,別開生面地表現人的內心活動,提供了啟示和理論根據。這樣的歷史環境使意識流作家在創作時產生這樣的看法:人類生命的重要存在標志應該在其心理意識過程中去尋找,而不是在其外在世界;內在的情感生活是紊亂的,無邏輯的;它和思想感受中有邏輯關系的、確定的連續性相比,其自由的心理連續就更具有典範性。
王蒙是中國新時期文學中第一個使用「意識流」手法寫小說的作家,《布禮》、《春之聲》是代表作。王蒙承認自己讀過一些外國小說,但是更強調自己從魯迅《野草》中受到啟發,甚至有意識迴避自己的「意識流」創作與西方意識流文學的關系。「請別以為寫心理活動是屬於外國人的專利,中國的詩歌就特別善於寫心理活動,《紅樓夢》有別於傳統小說也恰恰在於它的心理描寫。」「重視藝術聯想,這是我一貫的思想,早在沒有看到過任何意識流小說,甚至不知道意識流這個名詞的時候,我就有這個主張了」。
不願意別人把自己的小說創作僅僅看作是受西方意識流小說的影響所致,王蒙極力在中國傳統文學中尋找「意識流」的淵源。為「意識流」尋根的現象迅速得到蔓延,有人把中國的意識流文學推到了20世紀初,並且強調其獨特的藝術淵源:「《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篇意識流小說」,「這篇小說與西方現代派的意識流作品並無瓜葛。……」有人甚至以為:「《狂人日記》是一篇意識流方法進行創作的小說,意識流的方法在《狂人日記》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它大大豐富了這篇小說的內容。」
郭沫若在《批評與夢》(1937年3月3日)一文中曾說到過:「我的那篇《殘春》的著力點並不是注意在事實中進行,我是注意在心理的描寫。我描寫的心理是潛在意識的一種流動。——這是我作那篇小說的奢望。若拿描寫事實的尺度去衡量它,那的確是全無高潮的,若是對於精神分析學或夢的心理稍有研究的人看來,他必定可以看出一種創意,可以說出另一番意見。」到了30年代,中國文壇不僅在理論和批評中出現了大量的介紹和評析西方意識流,而且在創作上形成了一個嘗試的高潮,出現了以劉吶歐、施蟄存、穆時英等為代表的「新感覺派」小說作家群。
說中國意識流小說的出現於中國傳統文學毫無瓜葛是片面的,而以為中國的意識流小說作家一開始就自覺運用意識流方法進行創作也是有偏頗的。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學中早就有意識流的因素,那麼,「內游說」則是一大方面。
「內游說」是金人郝經(1223-1270)提出來的。所謂「內游」是針對「外游」而言的,指的是人的心理之游、意識之游、聯想和想像之游,是一種不受外在限制,超越時空順序的意識活動,它用內心與萬事萬物交接,其中有記憶,有聯想,有想像,有具體的也有抽象的。這與意識流那種不會受到所表現的人物的局限,不必去追隨人物的意識活動而可以隨時轉換敘述角度和時空順序的特徵極為相象。然而這也只是意識流與中國傳統文學關系的一種考察而已。
9. 什麼是意識流什麼是蒙太奇
意識流是作家和批評家慣用的容易引起誤解的術語之一。
蒙太奇是音譯的外來語,回原來為答建築術語,常用於三種藝術領域,可解釋為有意涵的時空人地拼貼剪輯手法。最早被延伸到電影藝術中,後來逐漸的在視覺藝術等衍生領域廣泛應用
10. 意識流學說
意識流是作家和批評家慣用的容易引起誤解的術語之一。它之所以會引起誤解是因為它聽起來很具體而用起來卻像「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一樣變化無窮--甚至含糊不清。確切地說,意識流是心理學家們使用的一個短語。它是19世紀由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創造的,指人的意識活動持續流動的性質。他在1884年發表的《論內省意識流
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一文中,認為人類的思維活動是一股切不開、斬不斷的「流水」。他說:「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連接,而是不斷流動著的。用一條『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來表達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後,我們再說起它的時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識流或者主觀生活之流吧。」後來,他又在《心理學原理》(1890)一書的第九章中加以詳盡的闡發。 詹姆斯提出的「意識流」概念,強調了思維的不間斷性,即沒有「空白」,始終在「流動」;也強調其超時間性和超空間性,即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因為意識是一種不受客觀現實制約的純主觀的東西,它能使感覺中的現在與過去不可分割。這一概念及其內涵的思想直接影響了文學家,並被他們借用、借鑒,從而進入文學領域,作用於作家的創作,從而導致「意識流」文學的產生。 實際上,詹姆斯的心理學理論並非意識流文學產生的唯一誘因。與其他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產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紀西方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在新的經濟結構體系中,人對自我重新定位後被開掘出的—片文學新領地。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流行開來的西方非理性哲學和現代心理學又為意識流文學創作提供了理論依據。法國哲學家柏格森(1859~1941)非理性主義強調直覺是認識世界本體的唯一根據。他認為,世界的本體是「生命沖動」,即「意識的綿延」。只有它才是宇宙運轉的唯一動力,客觀萬物無非其外在表現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遠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質,只有依靠直覺才能獲得實在的知識,才能認識世界和解決社會的一切問題。在他看來,潛意識應該成為文學的表現對象,作家必須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甚至潛意識領域中去,把握理性不能提供的東西;打破傳統的時間觀念,按照「心理時間」結構作品。另一位深刻影響現代主義文學、尤其是意識流文學的理論家是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1856~1939),他對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充分肯定無疑為意識流文學創作思想張目。他的精神分析學說中關於潛意識和無意識的理論,意在反撥「人是理性動物」的傳統觀念。認為潛意識乃至無意識是人的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人的行為動機出自人的本能沖動;人類的本能沖動經常受到社會規范及理性良知的束縛,使人充滿矛盾。作家的創作活動就是沖破理性,發揮本能沖動的過程,藉此釋放受到扼制的本能(力比多)。 意識流這一術語用於描述心理過程時顯然是極其有用的,因為作為一個修辭用語它具有雙重的比喻意義,就是說,"意識"這個詞和"流"這個詞都具有比喻的意義。這一思想為小說家運用意識流手法來展示人的內心世界,並通過展示人物的意識活動來完成小說敘事提高了理論依據。小說中的意識流,是指小說敘事過程對於人物持續流動的意識過程的模仿。具體說來,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識活動為結構中心,圍繞人物表面看來似乎是隨機產生,且邏輯鬆散的意識中心,將人物的觀察、回憶、聯想的全部場景與人物的感覺、思想、情緒、願望等,交織疊合在一起加以展示,以"原樣"准確地描摹人物的意識流動過程。西方現代小說史上,如馬塞爾·普魯斯特、詹姆斯·喬伊斯、弗吉尼亞·伍爾芙、威廉·福克納等,都以成功地運用意識流而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