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幼兒園備課是什麼意思

幼兒園備課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1-02-21 19:37:01

⑴ 剛到幼兒園實習,園長讓我寫備課是什麼意思用自己的紙行嗎

每次上課,都應該寫備課,就是讓你做事前要有準備,至於用什麼紙倒是不重要,遇到問題要多請教其他老師,也可到網路上搜索相關的資料,多學習,多求教。

⑵ 幼兒園幼兒教師怎樣備課上課

「教師成才備課始」,備課是引導教師在業務上逐步成熟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於初涉教壇的新教師,要想順利地組織實施教育活動,關鍵之一在於備課。筆者就曾經因為用心備課而成功組織了一次出彩的觀摩活動,也曾遇到過因為備課不周而造成教育活動失敗的案例,我真切地體會到備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奠基指導作用,以及對於新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意義。那麼,新教師在備課中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備課以及提高備課的能力,筆者將根據一些實際經驗,在下文中談談自己的思考和建議。

一、新教師備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新教師工作時間短,經驗不足,還沒有掌握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一般規律,在備課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拿來主義:重教參,輕思考

教參,作為教師教育教學的指導性用書,其價值、作用不言而喻。新教師由於對教材的把握不夠到位,又缺乏教學經驗,在設計活動時往往依賴教參上現成的教案。一篇成熟的活動教案往往環節清晰、重點突出,作為參考借鑒對於新教師會有非常大的幫助,然而如果照搬照抄,不加思考,教師就不能真正地理解教學內容,也無法深刻領會活動各環節設計的意圖,更談不上把握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了。例如,許多新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常常會忘記要說的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對於教參的機械記憶,而不是將教參上的話經過深思熟慮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 形式主義:重過程,輕目標

教學目標是貫穿教學過程始終的指導思想,缺乏對教學目標明確地認識,教學過程只能是流於形式。然而新教師在備課時往往認為只要知道整個流程安排就行了,他們急於把活動中的每個步驟羅列下來、熟記於心,把每個細節考慮周全、安排妥當。然而在對教學過程精益求精的同時,作為核心的教學目標通常被忽視了。這也是筆者曾經的親身經歷,剛工作一個月時,我備課筆記上的活動過程寫得非常詳細,活動目標一欄卻空空如也,根本不知道怎麼填寫。筆者就此問過許多剛工作的新教師,他們也坦言在撰寫活動目標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備課時往往是本末倒置,先寫好活動過程,覺得該活動可以實現哪些目標,就寫上哪個,而不是活動圍繞目標來進行,這樣實際上就喪失了目標的在活動過程中的指導性功能。

3. 本位主義:重教法,輕學法

新教師在備課時往往以自己為中心,只想到教師該如何把教學內容傳授給幼兒,而沒有考慮到孩子將怎樣主動學習和獲得新的經驗和技能。例如繪畫活動「我給老師畫張像」,一位新教師在出示範畫後的指導語如下:「你們看,他把整張紙都填滿了,所以等會我們小朋友畫的時候也要把腦袋畫大一點,盡量把一張紙撐滿。剩下的地方是背景,也應該塗滿顏色,可以畫許多小斜杠,塗上朋友色,也可以塗成五顏六色,總之整張紙要塗滿。」這就像是教師的一言堂,沒有留給幼兒自由創作的餘地。如果教師能運用提問的方法,引導幼兒進行觀察,進行互動式的探討,肯定更能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和想像力。

另外,新教師由於對幼兒缺乏了解,在備課時也往往缺少對幼兒回應和反饋的預設。許多新教師備課時會把每句要說的話都詳細地寫下來,但這句話對幼兒起到什麼作用以及是否有必要說,卻很少斟酌。例如一位新教師設計的中班活動《我為祖國過生日》,在導入之後她開始提問:「小朋友,你們每年都過生日嗎?」大家齊刷刷的回答:「過。」「那你們記得自己的生日是哪月份嗎?」話音剛落,就有幾位小朋友站起來說:「老師,我不記得我的生日是幾月份了?」「我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只有媽媽記得。」「我也不知道。」 甚至有一位小朋友問道:「老師,月份是什麼啊?」這位新教師沒有想到4-5歲的幼兒還不能清楚地記住自己的生日,可以說創設的這一活動情境是失敗的。

二、新教師備課的要點

新教師在備課時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的問題,歸根究底是沒有掌握備課的要領。為了保證備課的質量,新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准備:

1、備幼兒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育活動應是師幼共同研究、共同創新、共同進步的互動過程,教師只是幼兒在活動中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備課時要避免教師本位主義的影響,把幼兒置於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關注他們的興趣與需要,以促進其主動學習為宗旨。這就要求教師活動前要集中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幼兒,根據其年齡特點及學習需要,分析他們先前的經驗和已有的認知過程,確定最近發展區,設計適宜幼兒發展的教育過程和教學方法,達成活動目標。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每一個幼兒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新教師應當意識到,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成長的個體,備課前要對全體幼兒做充分的了解,注意他們的個別差異,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新教師對於孩子的了解則需要在日常活動中細心地觀察,在理論書籍中不斷地積累。

2、備活動

(1)制定目標

目標是活動過程設計的依據,又是評價活動成功是否的一項重要指標。教師在分析教學內容的同時,要充分挖掘其多方面的教育價值,確定好本次活動的目標。制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明確,並具有一定的彈性,以適應個別幼兒的需要。完整的目標內容應包括認知、技能、情意三個領域。舉例:語言活動《沒有牙齒的大老虎》目標:①理解故事中詞語:××、××。②通過看圖片,能夠說出老虎沒有了牙齒的原因。③懂得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目標的確定要以對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原有經驗的了解為基礎,逐步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和本綱要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標。《綱要》還分別從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五個領域提出了教育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因此新教師應仔細研讀《規程》和《綱要》,以此為准則,從中領悟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掌握制定活動目標的基本方法。

(2)確定重難點

搞好教學,必須善於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也就是說,要努力抓住重難點。

①怎樣確定重點:新教師在明確活動內容的基礎上,應分析過程中哪些環節為關鍵點應重點進行。對於有教材的活動內容,那麼應分析出教材重點,教材重點一般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關鍵的內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而教學重點則需要從幼兒的實際出發,根據班級幼兒的具體情況而定。可以這樣說:教材重點必然是教學重點;而教學重點不僅僅指教材重點。

②怎樣確定難點:凡為大部分幼兒所難於理解、掌握、運用的知識、復雜的技能和生疏的技巧,就是難點。難點一方面是由於教材的抽象,幼兒難以理解。處理這一類難點的最好方法是運用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原則,多舉實例,多做演示,給幼兒以豐富的感性知識,化抽象為具體。另一方面難點來自於幼兒,對於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孩子,由於以往知識基礎不同,生活經驗不同,理解能力不同,難點也會各自不同。

(3)設計教學法

在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基礎上,要落實「怎麼教」、「怎麼學」,即根據教學目的、教材內容和幼兒實際進行教學法的設計、選定和加工。教學方法應包括: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考慮如何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至理性,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怎樣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處理弱點;如何導入新授,復習鞏固;怎樣引發興趣,強化動機,吸引注意,啟迪思考,鼓勵創新;採用哪些教學手段,教學具的操作和使用等。有效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採用靈活多樣的「教法」和「學法」,並達到最佳的組合狀態,以促使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

3、備教師

(1)組織語言

教育教學活動無論採用哪一種形式,都離不開語言。因此,教師必須充分重視語言技巧。一位教師有著極為淵博的知識,但如果他不能通過鮮明、准確、精練、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新教師要善於選擇最中肯、最精確、最形象的語言來表達所要講授的內容,才能讓幼兒透徹地理解、明確地操作,達成最高的活動效益。

(2)設計教態

教師組織活動時的姿態、動作是表達語言時的重要輔助形式。教態生動活潑、大方自然,就能高度集中幼兒的注意,使幼兒深刻領會所學的知識。如果教態生硬死板,沒有什麼手勢,或者姿勢很不自然,幼兒就會感到興致不高、無精打采。因此,教師在活動前,應該認真設計自己的姿態、表情和手勢,研究如何掌握得體的教態。

(3)進行試講

教案寫好了,是不是就等於備好課了呢?不是的。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還得下一番」熟悉教案」的苦工夫。為了更好地改進方法,選擇語言,備好教態,活動前試講是一種有效的辦法。試講不一定要人聽,也不一定非講出聲音來,利用早晨散步時間邊走邊講,或者在臨睡前默講一遍。這對於熟悉教材,改進方法,發現問題,彌補漏洞,都有很大的作用。特別是上崗不久的新教師,最好能在活動前做一二次自我或集體的試講,看看自己在一節活動的流程與備課是否合拍,看看一節活動的時間掌握得怎麼樣,以備在正式的活動中獲得更佳的效果。

三、對新教師提高備課能力的建議

對於新教師來說,提高備課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那麼新教師應該如何提高自身的備課能力呢?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建議:

建議一:模仿中要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教案是教師備課形成的成果。科學、合理的教案設計是有序、高效的教學實踐活動的基礎。新教師對於教材解讀、教學設計比較迷茫,不妨以學習模仿優秀教案為主。優秀的教案中有的來源於活動指導用書,有的來源於經驗教師的備課筆記。新教師可以模仿優秀教案中具體的教學准備、全面的教學目標、明確的環節設計,以及解決重難點的教學策略等等。然而模仿不是抄襲,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新教師在模仿過程中要反復揣摩,多想幾個為什麼,「為什麼這句話要這樣說?」「為什麼這一環節要這樣做?」,只有這樣才能領會教案設計的目的意圖,理解教學方法的出發點。對優秀教案的分析和思考,能幫助新教師不斷積累備課的經驗,提高備課的質量。

建議二:在集體備課中汲取經驗教師的指導意見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在一定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在備課過程中,一個人的智慧畢竟有限,對於一篇教材的理解必然有深淺之分,而通過集體研究,就可以相互啟發,集思廣益。集體備課是新老教師互相學習彼此幫助的好形式,尤其對於培養新教師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新教師備課時不僅要個人鑽研,還應該在集體備課中汲取經驗教師的指導意見。集體備課後,新教師要把集體討論中得到的收獲加以消化和鞏固,最後再進行個人鑽研。因為,別人的經驗再好,對自己來說,都只是間接的知識,只有通過個人鑽研這個過程,才能真正為自己所掌握。所以,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的關系是:在個人鑽研的前提下,進行集體討論;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再進行個人備課。

建議三:敢於創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新教師要充分發揮年齡上的優勢,在備課中敢於嘗試、大膽創新。由於新教師都是剛參加工作或工作年限較短的教師,他們年輕、思維活躍,腦中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框,因而備課的特點往往是突發奇想、跳躍式的,容易產生有創意的設計和想法。我們常聽這樣一句話:「教有教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新教師要敢於否定以往成熟的教案中千篇一律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在」教有教法」的基礎上,在」教無定法」的過程中」創新得法」。

建議四:勤反思,多總結

許多新教師以為一節活動結束,可以萬事大吉。其實不然,要想真正提高教學水平,活動後備課乃是極為重要的一環。這是由於:活動前備課只是教學的准備工作,不等於實際的活動效果。真正反映教學效果的是幼兒掌握的情況如何。教案寫的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觀實際。教師只有在活動後才會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幼兒也只有在學了以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因而很多有經驗的教師,在教案中都有」後記」這一項,根據自己在實踐中的體會,結合幼兒的反映,把成功、失敗的經驗、教訓都記載下來,並不斷地調整修改教案,即備課——上課——再備課——再上課,循環往復,螺旋上升。如此日積月累,持之以恆,教學水平就會逐步提高,備課能力就會日漸完善。

總之,備課是每位教師每天都要進行的一項最基本的工作。活動前通過備幼兒、備活動、備教師,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手中有方法」,在組織活動時就會有條不紊,活動的時間也會相對充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一名新教師,應當重視備課,了解並掌握備課的基本要領,切實提高備課的能力,從而為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

⑶ 幼兒園教案的組成部分是什麼

你好
我不是很理解提問的意思:這是什麼時候的教案?是否遺漏了圖片,我沒有看到幼兒園教案啊?是不是提問的時候圖片沒顯示還是?

⑷ 幼兒園教師如何備課

幼兒園教師如何備課? 備課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也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起點。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備課指向的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因此,研究教師如何備課具有重要意義。當然,這里所說的「課」並非指向一節集體教學活動,而是涵蓋了幼兒在園進行的各種類型的活動。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行話說,精彩的生成源於精心的預設。由這兩句話可見備課之於教學的意義。雖然,有效的教學並不完全是由備課的精細度決定的,但精心的備課對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實踐中,由於受到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們的很多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與現在倡導的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教育行為(主要指向教師的內在思維)。同時,通過日常下園與教師們的交流,我也了解到教師們在實際的備課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困惑。因此,我嘗試著從教師備課中的普遍問題說起,接著談談備課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幾組關系,最後從教學設計的角度提出處理好這幾組關系需要思考的幾個主要問題。 一、教師備課中的普遍問題 通過計劃我們能夠了解教師的基本想法,進而了解其想法背後的教學思路和理念。基於對大量教育活動計劃的分析及與教師的交流,我們發現教師們在備課過程中存在著習慣性的思路和他們自己意識不到的一些問題。 (一)教師備課的習慣性思路: 教師們在備課時更習慣於從教育內容出發來設計活動。他們在設計活動時一般是先想內容,即「我想教給孩子什麼」或「我想讓孩子做件什麼事,這件事應該挺好玩的」,然後再考慮「我想教的內容中包含哪些目標」,接下來是「我要怎麼做」。 1、內容的選擇 教師們在選擇教育內容時,大致包括兩條途徑:一是依據目標從現成的各種教材或生活中(如季節、節日)尋找相關內容,這是很多教師經常會選擇的一條途徑;二是教師圍繞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或孩子可能感興趣的事選擇內容。 其中,一些教師能夠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或內容的新穎性,但這種考慮多是他們自己的主觀感覺。當被問及為什麼選擇這個內容開展活動時,他們一般會說「我覺得這個內容挺好的,我們班孩子應該挺喜歡的」,或者是「我們班孩子最近對這個一直很感興趣」,而當你再進一步詢問他們「孩子感興趣的到底是什麼」、「這個興趣反映出孩子怎樣的需要時」,他們往往就說不清楚了。這反映出教師們在選擇內容時缺少對孩子們與此內容相關的原有經驗和發展需求的關注,同時也缺少對教學內容或教材的獨特價值及教學重點、難點的分析。 2、目標的設定 無論是通過哪條途徑選擇的內容,教師們更習慣於將教材中的現成目標搬進自己的計劃中,或者按著往年習慣了的做法把過去的目標放到當前的計劃里。從表面來看,這些目標多是《綱要》或《細則》中的原話,似乎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但一經琢磨,不難發現這些目標表述比較空泛,幾乎是整個學期都要培養的目標,看不出與幼兒當前發展水平的聯系和針對性,而且不具有操作性。有時還會將目標與幼兒要做的事情相混淆,不清楚為什麼要讓幼兒做這件事。這反映出教師在設定教育目標時,缺少對所定目標關鍵詞的內涵的理解,缺少對幼兒要達到此目標需要具備哪些具體經驗和能力或需要經歷怎樣的發展階段的深入分析,缺少對既定教育內容所涉及到的領域關鍵經驗的具體思考。 3、過程的設計 設定了內容與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們對教學過程的預設一般是先考慮用什麼樣的形式比較新奇,能夠調動孩子們的興趣。然後再把過程設計成幾個步驟,或提出幾個問題試圖引發孩子的思考,但這些問題一般都會直接指向目標,提出問題的目的多是引導幼兒說出老師所預期的答案。有時也會再給孩子們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練習、操作或者與同伴討論。最後是小結,將老師認為的很有價值的問題再跟幼兒強調一下,以確定孩子們都能說出來或展示幼兒做出來的作品。這個過程猛的一看似乎挺流暢的,但仔細想想就不難發現整個過程幾乎都是在老師的掌控下走過場,按著老師預設好的思路和答案步步推進,直至有幼兒能夠說出老師所期望的答案。這反映出教師重形式、重操作、重結果、輕過程的傾向,缺少對幼兒可能存在的不同情況、不同問題以及相應對策的分析,缺少對幼兒學習過程和學習特點的分析,缺少對教學環節與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之間關系的思考。 (二)教師習慣性備課思路背後的觀念及主要問題: 上述種種習慣性思路反映出目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的傾向。在這一傾向的影響下,他們在設計活動時的出發點、落腳點以及對教學有效性的理解,都表現出了過多關注自己的想法而忽略幼兒想法及其背後需求的觀念方面的問題。 1、以「我想教什麼」為出發點,缺少對為什麼要教這個內容和這個內容與幼兒當前的發展之間有什麼關系的思考,導致教學的盲目性。 2、認為教學過程中教師「教過了」,孩子就「學會了」,於是以教的過程替代學的過程,缺少對幼兒如何學習的以及如何幫助幼兒學會的關注和把握,導致學習的被動性。 3、以完成教師預設的教學計劃為落腳點,缺少對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即時反應的關注和對學習效果的反思,導致教學的低效性。 綜合上述分析,教師的備課過程不可或缺地包含著幾個關鍵的要素:幼兒的原有經驗與需求、教學內容、教育目標、幼兒學習反應、教師應答策略等。 二、教師在備課中需要關注的幾組關系 上述五個關鍵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構成了以下幾組關系。而這幾組關系經常是教師們在習慣性的備課思路中被忽略掉的。 1、教學內容與幼兒已有經驗之間的關系 這組關系涉及到的問題是明確誰是活動的主體。《綱要》明確指出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只有當教師想教的內容與幼兒的已有經驗發生 關系時(可能是幼兒喜歡的,也可能是幼兒感到困難的),他們才有可能產生想學的願望和需要,也才有可能產生內在的學習動機,進而發揮出自身的主動性,後續的學習過程才會對其產生意義,而有意義的學習是有效學習的前提。所以,在教學內容與幼兒的已有經驗之間建立關系,由幼兒感興趣的或感到困難的問題切入,從幼兒需要的角度引出與之相關的學習內容,是老師們值得借鑒的思路。 2、教學內容與教育目標之間的關系 這組關系涉及到的問題是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是教師依據幼兒與此內容相關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階段來確定多數幼兒在本次活動中需要重點學習的具體經驗是什麼。教學難點是教師依據對幼兒原有認知經驗和能力水平的把握,來確定本次活動中幼兒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或自身難以突破的坎兒是什麼。確定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後,教育目標就有了更加明確的指向性,再加上落實重點和突破難點的途徑或方法,目標就容易具有操作性和可達成性了。 3、教學過程與教育目標之間的關系 這組關系涉及到的問題是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幼兒落實重點目標進而突破難點目標。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將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與教育目標之間緊密聯系,想清楚每一個環節的具體目的及其對於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目標所起到的作用。同時,教師也要深入思考通過什麼方式才能幫助幼兒意識到問題的關鍵,進而嘗試著去突破難點,迎接挑戰,體驗到自我努力之上的學習的愉悅感。 4、幼兒學習反應和教師應答策略之間的關系 這組關系涉及到的問題是在設計教育過程時如何使教師教的節奏適應幼兒學的節奏。這需要教師關注自身的指導策略對於幼兒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不同幼兒對於教師的指

⑸ 幼兒園教案和備課是一樣的嗎

你備的課寫下來的文案就是教案啊

⑹ 幼兒園備課

大班活動教案:肥皂泡上的「彩虹」 活動目標 1.觀察、記錄陽光下肥皂泡表面的七彩色。 2.產生探尋五彩繽紛的世界的興趣。 活動准備 1.肥皂水、吹泡泡工具。 2.CD盤、貝殼、孔雀(或其他鳥類)羽毛、礦石等。 活動過程 1.肥皂泡表面的「彩虹」。 ——為幼兒提供足夠的肥皂水及吹泡工具,讓他們盡情地吹泡泡,觀察陽光下泡泡的樣子。 ——仔細觀察太陽照射在肥皂泡表面出現的「彩虹」。 ——引導幼兒變換角度看泡泡,說說它的顏色有什麼變化。你看到了哪些顏色?請你用彩筆將這些色彩一一記錄在紙上。 2.其他物體上的「彩虹」。 ——引導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說說哪些東西上也能看到「彩虹」。 ——提供CD盤、貝殼內部、孔雀羽毛、礦石等,引導幼兒設法看到「彩虹」。如小心地調整CD盤的角度,可看到許多「彩虹」圖樣。 ——引導幼兒發現肥皂泡、CD盤等物體的表面,隨著我們觀察角度的變化,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顏色。 建議 1.本活動的重點落在引發幼兒產生探尋五彩繽紛的世界的興趣上。只有當他們對這種神奇的光與色的世界著迷時,他們才會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2.可根據實際情況,准備能讓幼兒發現七彩顏色的物體。 3.肥皂泡等物體上的「彩虹」並不是肥皂自己帶有的顏色,而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活動結束: 欣賞自己的作品。

⑺ 幼兒園老師備課,怎麼寫的

幼兒園教師如何備課?
備課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也是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起點。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備課指向的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因此,研究教師如何備課具有重要意義。當然,這里所說的「課」並非指向一節集體教學活動,而是涵蓋了幼兒在園進行的各種類型的活動。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行話說,精彩的生成源於精心的預設。由這兩句話可見備課之於教學的意義。雖然,有效的教學並不完全是由備課的精細度決定的,但精心的備課對於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實踐中,由於受到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們的很多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與現在倡導的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教育行為(主要指向教師的內在思維)。同時,通過日常下園與教師們的交流,我也了解到教師們在實際的備課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困惑。因此,我嘗試著從教師備課中的普遍問題說起,接著談談備課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幾組關系,最後從教學設計的角度提出處理好這幾組關系需要思考的幾個主要問題。
一、教師備課中的普遍問題
通過計劃我們能夠了解教師的基本想法,進而了解其想法背後的教學思路和理念。基於對大量教育活動計劃的分析及與教師的交流,我們發現教師們在備課過程中存在著習慣性的思路和他們自己意識不到的一些問題。
(一)教師備課的習慣性思路:
教師們在備課時更習慣於從教育內容出發來設計活動。他們在設計活動時一般是先想內容,即「我想教給孩子什麼」或「我想讓孩子做件什麼事,這件事應該挺好玩的」,然後再考慮「我想教的內容中包含哪些目標」,接下來是「我要怎麼做」。
1、內容的選擇
教師們在選擇教育內容時,大致包括兩條途徑:一是依據目標從現成的各種教材或生活中(如季節、節日)尋找相關內容,這是很多教師經常會選擇的一條途徑;二是教師圍繞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或孩子可能感興趣的事選擇內容。
其中,一些教師能夠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或內容的新穎性,但這種考慮多是他們自己的主觀感覺。當被問及為什麼選擇這個內容開展活動時,他們一般會說「我覺得這個內容挺好的,我們班孩子應該挺喜歡的」,或者是「我們班孩子最近對這個一直很感興趣」,而當你再進一步詢問他們「孩子感興趣的到底是什麼」、「這個興趣反映出孩子怎樣的需要時」,他們往往就說不清楚了。這反映出教師們在選擇內容時缺少對孩子們與此內容相關的原有經驗和發展需求的關注,同時也缺少對教學內容或教材的獨特價值及教學重點、難點的分析。
2、目標的設定
無論是通過哪條途徑選擇的內容,教師們更習慣於將教材中的現成目標搬進自己的計劃中,或者按著往年習慣了的做法把過去的目標放到當前的計劃里。從表面來看,這些目標多是《綱要》或《細則》中的原話,似乎本身並沒有太大問題。但一經琢磨,不難發現這些目標表述比較空泛,幾乎是整個學期都要培養的目標,看不出與幼兒當前發展水平的聯系和針對性,而且不具有操作性。有時還會將目標與幼兒要做的事情相混淆,不清楚為什麼要讓幼兒做這件事。這反映出教師在設定教育目標時,缺少對所定目標關鍵詞的內涵的理解,缺少對幼兒要達到此目標需要具備哪些具體經驗和能力或需要經歷怎樣的發展階段的深入分析,缺少對既定教育內容所涉及到的領域關鍵經驗的具體思考。
3、過程的設計
設定了內容與目標的基礎上,教師們對教學過程的預設一般是先考慮用什麼樣的形式比較新奇,能夠調動孩子們的興趣。然後再把過程設計成幾個步驟,或提出幾個問題試圖引發孩子的思考,但這些問題一般都會直接指向目標,提出問題的目的多是引導幼兒說出老師所預期的答案。有時也會再給孩子們一些時間讓他們自己練習、操作或者與同伴討論。最後是小結,將老師認為的很有價值的問題再跟幼兒強調一下,以確定孩子們都能說出來或展示幼兒做出來的作品。這個過程猛的一看似乎挺流暢的,但仔細想想就不難發現整個過程幾乎都是在老師的掌控下走過場,按著老師預設好的思路和答案步步推進,直至有幼兒能夠說出老師所期望的答案。這反映出教師重形式、重操作、重結果、輕過程的傾向,缺少對幼兒可能存在的不同情況、不同問題以及相應對策的分析,缺少對幼兒學習過程和學習特點的分析,缺少對教學環節與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之間關系的思考。
(二)教師習慣性備課思路背後的觀念及主要問題:
上述種種習慣性思路反映出目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以教師為中心」的傾向。在這一傾向的影響下,他們在設計活動時的出發點、落腳點以及對教學有效性的理解,都表現出了過多關注自己的想法而忽略幼兒想法及其背後需求的觀念方面的問題。
1、以「我想教什麼」為出發點,缺少對為什麼要教這個內容和這個內容與幼兒當前的發展之間有什麼關系的思考,導致教學的盲目性。
2、認為教學過程中教師「教過了」,孩子就「學會了」,於是以教的過程替代學的過程,缺少對幼兒如何學習的以及如何幫助幼兒學會的關注和把握,導致學習的被動性。
3、以完成教師預設的教學計劃為落腳點,缺少對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即時反應的關注和對學習效果的反思,導致教學的低效性。
綜合上述分析,教師的備課過程不可或缺地包含著幾個關鍵的要素:幼兒的原有經驗與需求、教學內容、教育目標、幼兒學習反應、教師應答策略等。
二、教師在備課中需要關注的幾組關系
上述五個關鍵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關聯,構成了以下幾組關系。而這幾組關系經常是教師們在習慣性的備課思路中被忽略掉的。
1、教學內容與幼兒已有經驗之間的關系
這組關系涉及到的問題是明確誰是活動的主體。《綱要》明確指出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只有當教師想教的內容與幼兒的已有經驗發生
關系時(可能是幼兒喜歡的,也可能是幼兒感到困難的),他們才有可能產生想學的願望和需要,也才有可能產生內在的學習動機,進而發揮出自身的主動性,後續的學習過程才會對其產生意義,而有意義的學習是有效學習的前提。所以,在教學內容與幼兒的已有經驗之間建立關系,由幼兒感興趣的或感到困難的問題切入,從幼兒需要的角度引出與之相關的學習內容,是老師們值得借鑒的思路。
2、教學內容與教育目標之間的關系
這組關系涉及到的問題是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是教師依據幼兒與此內容相關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階段來確定多數幼兒在本次活動中需要重點學習的具體經驗是什麼。教學難點是教師依據對幼兒原有認知經驗和能力水平的把握,來確定本次活動中幼兒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或自身難以突破的坎兒是什麼。確定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後,教育目標就有了更加明確的指向性,再加上落實重點和突破難點的途徑或方法,目標就容易具有操作性和可達成性了。
3、教學過程與教育目標之間的關系
這組關系涉及到的問題是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幼兒落實重點目標進而突破難點目標。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將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與教育目標之間緊密聯系,想清楚每一個環節的具體目的及其對於實現本次活動的重點目標所起到的作用。同時,教師也要深入思考通過什麼方式才能幫助幼兒意識到問題的關鍵,進而嘗試著去突破難點,迎接挑戰,體驗到自我努力之上的學習的愉悅感。

⑻ 幼兒園老師是怎麼樣備課的

不能死備課,孩子們喜歡玩,她們是從玩耍中學習的。 對,幼兒園的老師不用備課的,因為畢竟孩子們都這么小。都還不懂事,主要是陪孩子們一起玩,他們開心就好。然後老師主要是照顧好他們,

⑼ 什麼是幼兒園教學活動基本要素是什麼

幼兒園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教師進行計劃、設計和組織的專門活動,或稱正式指導的活動。專門的教學活動的存在是幼兒園教育區別於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的重要特徵。幼兒園教學活動可採用參觀、實驗、討論、觀察、表演、製作等多種途徑和方法,也可採用全班、小組及個別等多種形式,教學活動的空間也不局限於活動室。 教學活動在促進幼兒發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因為傳統教學中存在灌輸、說教和無視幼兒的主體性的現象,就否定幼兒園活動的作用。相反,我們應該在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和教學觀的指導下,深入研究幼兒園的教學,不斷掌握幼兒園教學的特點和規律,努力追求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學。充分發揮教師和幼兒雙方的主體作用,以具有主體性的教師激發出具有主體性的幼兒,以學定教,真正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

⑽ 幼兒園備課重點一欄怎麼寫

新教師備課的要點 新教師在備課時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的問題,歸根究底是沒有掌握備課的要領。為了保證備課的質量,新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准備: 1、備幼兒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育活動應是師幼共同研究、共同創新、共同進步的互動過程,教師只是幼兒在活動中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備課時要避免教師本位主義的影響,把幼兒置於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關注他們的興趣與需要,以促進其主動學習為宗旨。這就要求教師活動前要集中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幼兒,根據其年齡特點及學習需要,分析他們先前的經驗和已有的認知過程,確定最近發展區,設計適宜幼兒發展的教育過程和教學方法,達成活動目標。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要讓每一個幼兒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新教師應當意識到,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成長的個體,備課前要對全體幼兒做充分的了解,注意他們的個別差異,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新教師對於孩子的了解則需要在日常活動中細心地觀察,在理論書籍中不斷地積累。 2、備活動 (1)制定目標 目標是活動過程設計的依據,又是評價活動成功是否的一項重要指標。教師在分析教學內容的同時,要充分挖掘其多方面的教育價值,確定好本次活動的目標。制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明確,並具有一定的彈性,以適應個別幼兒的需要。完整的目標內容應包括認知、技能、情意三個領域。舉例:語言活動《沒有牙齒的大老虎》目標: ①理解故事中詞語:××、××。 ②通過看圖片,能夠說出老虎沒有了牙齒的原因。 ③懂得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目標的確定要以對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和原有經驗的了解為基礎,逐步落實《幼兒園工作規程》和本綱要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標。《綱要》還分別從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五個領域提出了教育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因此新教師應仔細研讀《規程》和《綱要》,以此為准則,從中領悟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掌握制定活動目標的基本方法。 (2)確定重難點 搞好教學,必須善於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也就是說,要努力抓住重難點。 ①怎樣確定重點:新教師在明確活動內容的基礎上,應分析過程中哪些環節為關鍵點應重點進行。對於有教材的活動內容,那麼應分析出教材重點,教材重點一般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關鍵的內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而教學重點則需要從幼兒的實際出發,根據班級幼兒的具體情況而定。可以這樣說:教材重點必然是教學重點;而教學重點不僅僅指教材重點。 ②怎樣確定難點:凡為大部分幼兒所難於理解、掌握、運用的知識、復雜的技能和生疏的技巧,就是難點。難點一方面是由於教材的抽象,幼兒難以理解。處理這一類難點的最好方法是運用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原則,多舉實例,多做演示,給幼兒以豐富的感性知識,化抽象為具體。另一方面難點來自於幼兒,對於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孩子,由於以往知識基礎不同,生活經驗不同,理解能力不同,難點也會各自不同。 (3)設計教學法 在解決「教什麼」、「學什麼」的基礎上,要落實「怎麼教」、「怎麼學」,即根據教學目的、教材內容和幼兒實際進行教學法的設計、選定和加工。教學方法應包括: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考慮如何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至理性,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怎樣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處理弱點;如何導入新授,復習鞏固;怎樣引發興趣,強化動機,吸引注意,啟迪思考,鼓勵創新;採用哪些教學手段,教學具的操作和使用等。有效的教學活動,需要教師採用靈活多樣的「教法」和「學法」,並達到最佳的組合狀態,以促使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備課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