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年級下冊語文練習冊夾卷答案 精英家教網
我目前辦法給你 第一,加班上群里找同學的抄吧 第二,亂做吧,我以前的時候也是作業多於是亂寫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做,對成績有好處。
B. 有沒有語文基礎訓練九年級下冊人教版的答案24課兩首的答案
沒答案,自己總結
這是教案,以備參考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1.關雎
《關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詩,也是《詩經》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說明了它的重要.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此後,歷代學者評《關雎》皆「折衷於夫子」.《關雎》寫的是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寫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其文、義、聲、情俱佳,足為「國風」之始,《詩經》之冠.
詩中這位男子在河邊聽到鳥鳴,順著鳥聲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雙成對的鳩鳥,因而引起一種美好的聯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詩的第一章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聽著鳩鳥和鳴的時候,有一個姑娘在河邊采荇菜,她左右採摘荇菜的美好姿態給了他一個難忘的印象,愛慕之情油然而生,並使他醒時夢時都思念著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總括地寫出這種強烈激動的感情.但因為追求這個姑娘沒有達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第二章的八句,寫這個男子日夜不安的苦悶和焦灼的心情.最後一章,進一步表達了這個男子對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願望.「琴瑟友之」「鍾鼓樂之」,是寫他寤寐求其實現的願望,也就是他想像結婚時的熱鬧情景.
2.蒹葭
《蒹葭》是「秦風」中的一首愛情詩.詩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寫景,後六句抒情.全詩熔寫景、抒情於一爐.金秋之季,拂曉之時,露濃霜重,蘆葦沾滿了晶瑩潔白的霜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展現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給全詩籠罩了一層凄清落寞的情調.這時主人公來到河邊,翹首佇立,凝視著河的對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鄉瓊樓,給人以隔霧觀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主人公反復去尋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離,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沒有因此罷休,決心沖破天塹,追求伊人.一忽兒逆水而上,一忽兒順水而下,但都無法到達「蓬萊仙境」.咫尺天涯,令人無限惆悵!
二、問題研究
《關雎》與《蒹葭》的藝術特點有什麼不同?
《關雎》與《蒹葭》都可以看做愛情詩,但是無論從風格上還是從表現手法上都有著很大的差別.
《關雎》一詩著重於「敘事」,我們從詩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夥子從愛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這樣一條線索.《蒹葭》中卻沒有明確的故事,第一章就寫到主人公隔水遠望,苦苦追尋,伊人卻若即若離.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復詠嘆,突出追尋之路的艱險與漫長,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綿長持久,表現出主人公不能夠走近「伊人」,又永遠點亮希望的情感狀態.與《關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韻味更濃郁.
在藝術手法上,《蒹葭》比《關雎》「興」的特點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做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托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界,這就從一個側面顯示了詩的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朦朧的愛」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並無交往,甚至還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夠遠望,便心滿意足.「朦朧」和「距離」正是這首詩的動人之處.
練習說明
一、背誦這兩首詩,並寫一段賞析文字.
此題意在讓學生深入理解這兩首詩,並提高詩歌的鑒賞能力.
二、這兩首詩大量運用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充分表達了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試從詩中找出一兩處,反復朗讀,加以體會.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詩經》中常用的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
三、朗誦下面這首詩,並和課文中的兩首相對照,體會其思想感情.
木瓜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瓊:赤色玉;亦泛指美玉)琚(jū 佩玉)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瑤:美玉;一說似玉的美石)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
報之以瓊玖(jiǔ 黑色玉石)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此題意在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導學生多讀多背《詩經》中的名篇.
有關資料
一、譯詩
關 雎
關雎鳥關關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條條,
哥兒想和她成雙.
水荇菜長短不齊,
采荇菜左右東西.
好姑娘苗苗條條,
追求她直到夢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睜眼想閉眼也想.
夜長長相思不斷,
盡翻身直到天光.
長和短水邊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條條,
彈琴瑟迎她過來.
水荇菜長長短短,
采荇人左揀右揀.
好姑娘苗苗條條,
娶她來鍾鼓喧喧.
(余冠英譯)
蒹 葭
蘆花一片白蒼蒼,
清早露水變成霜.
心上人兒她在哪,
人兒正在水那方.
逆著曲水去找她,
繞來繞去道兒長.
逆著直水去找她,
像在四面不著水中央.
蘆花一片白翻翻,
露水珠兒不曾干.
心上人兒她在哪,
那人正在隔水灘.
逆著曲水去找她,
越走越高道兒難.
逆著直水去找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間.
一片蘆花照眼明,
太陽不出露水新.
心上人兒她在哪,
隔河對岸看得清.
逆著曲水去找她,
曲曲彎彎道兒擰.
逆著直水去找她,
好像藏身小島水中心.
(余冠英譯)
二、關於《詩經》的名稱
《詩經》大約成書於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到這個名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司馬遷用的也是這個名稱,如「《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後來改稱《詩經》,是由於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的緣故.
三、關於《詩經》中作品的產生年代
經考定,《詩經》中的作品都是在周武王滅商(前1066年)以後產生的.《周頌》的時代最早,是西周初年的詩,是貴族文人的作品,以宗廟樂歌、頌神樂歌為主,也有描寫農業生產的詩.《魯頌》和《商頌》都產生在周室東遷(前770年)以後.
《大雅》也是西周時代的詩,祭祀和宴會的樂歌居多,還有幾篇是敘述周室祖先的事跡和武功的,是我國上古僅存的史詩.《大雅》的作者也都是貴族文人,但對現實政治也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願望的諷刺詩.《小雅》產生於西周晚年到東遷以後,內容一部分與《大雅》相同,一部分跟《國風》相同,其中有不少好詩.
《國風》是人民大眾的口頭創作,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貴族統治集團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也反映了人們的勞動生產情況和愛情生活.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復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以上三部分,《頌》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無詩,不計算在內),《風》的數量最多,共160篇,合起來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數,常說「詩三百(篇)」.
四、關於「詩六義」說
「詩六義」的說法,是《詩大序》(又叫《毛詩序》)最先提出來的.這個提法又是以《周禮》「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的舊說為根據的,實際上是對《詩經》中作品的分類和表現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風、雅、頌是詩的種類;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方法.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合稱「六義」呢?孔穎達在《毛詩正義》(卷一)中是這樣解釋的:「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為『義』.」此說可供參考.
五、《毛詩序》(節錄)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長聲)歌之,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反常);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莫過)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使夫婦之道正常),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上以風化(教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譎諫(用委婉的言辭勸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指衰世中的風、雅之作)作矣.國史(王室的史官)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註:「四始」,指風、小雅、大雅和頌.此四者,人君行之則為興,廢之則為衰.始,王道興衰之所由.)
六、《關雎》賞析(褚斌傑)
這是我國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首篇.古代說《詩》本有「四始」之說,列《關雎》為「風」之始,故倍受重視,為大家所熟習.《詩經》的「十五國風」大多數是民歌,民歌作品本多男女愛情之作,《關雎》正是一篇產生於兩千多年以前的古老的民間戀歌.詩中寫一個男子思慕著一位美麗賢淑的少女,由於愛戀的深切,這位少女的形象反復在他腦中出現,使他不安,使他難以忘卻.他幻想著終有—天,能與這位少女結為永好,成為夫婦,過上和諧美滿的幸福生活.詩中所表達的感情直朴、真率,千年後讀起來,還是那麼清新動人.
這首詩有人把它分為四句一章,計五章;有人則把它分為四、八、八句,共三章.從全詩結構和內在脈絡上看,分做三章則較適宜.首章見物起興,直寫自己的愛情和願望.次章寫自己的寤寐不忘.三章則寫願望實現時的歡樂之情,實際上是嚮往之辭.
全詩以灘頭水畔的一對雎鳩鳥的叫聲起興,然後寫出自己的一片情思.雎鳩,水鳥;古代傳說它們雌雄形影不離.關關,指其一遞一聲的相和而鳴.「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或者是作者的即目所見,或者解做以摯鳥為比,以摯鳥的求偶為興,故前人對此有究屬賦、比、興何種手法的爭論.實際上就詩中這兩句看來,並不排斥是作者的實見之景,但對全詩來說,確也起著媒介、比喻、聯想,以至象徵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為正不必如此拘泥.一個青年小伙兒,見到河洲上一對水鳥的相親相愛,聽到它們一唱一和的鳴叫,自然會引起自己的無限情思,何況他心目中正有著一位所愛的人兒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嚮往著那位美麗賢淑的好姑娘,能夠成為自己理想的配偶.細繹這四句詩,第一句「關關雎鳩」,是寫傳來的鳥鳴,是聽;第二句「在河之洲」,是尋聲而望,是所見;第三句「窈窕淑女」,是對自己傾心人之所思,是想;末句「君子好逑」,是主人公強烈的嚮往,默默的自我祝願.雖短短四句,卻極有層次,而語約義豐.
第二章,以纏綿悱惻之情,直率地寫出自己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這個青年男子所戀的乃是河邊一位采荇菜的姑娘,「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一種水生植物,葉徑一二寸,馬蹄形,可食(見李時珍《本草綱目》).「左右流之」,即順著水流忽而側身向左,忽而側身向右的去採摘.「流,順水之流而取之也」(朱熹《詩集傳》).正是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邊勞動時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不能須臾忘懷.「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念)」極寫他追求、想念的迫切心情;「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是寫他相思之苦,已到了長夜不眠的程度.悠,長,形容其夜長不寐時綿綿不斷的憂思.這里把兩「悠」字,雙雙以感嘆語氣出之,著意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長夜無眠、思緒萬千以至難耐的相思之苦,都深深地表現了出來.
情到極處必生幻.緊接著第三章,突然出現了「琴瑟友之」「鍾鼓樂之」的歡快、熱鬧的場面.這不啻是個戲劇性的轉變.「琴瑟友之」,「友」,親密相愛;以彈琴奏瑟,喻其相會相處時的諧和愉快.「鍾鼓樂之」,則是結婚時的熱鬧場面.無疑這正是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對未來的設想,是他寤寐求其實現的願望.幻想當然並非現實,但幻由情生,也是極自然的.而這位抒情主人公,卻簡直陶醉在預想的成功之中了.這一愛情心理的描寫,正與《秦風·蒹葭》中的主人公追尋所愛不得,而出現了「宛在水中央」的幻影一樣,富有浪漫情調.而其實這又正是對生活中所習見的愛情心理的深微的捕捉和真實的刻畫.
古人在解釋這首詩時,曾進行封建禮教的塗飾,或說它是「美後妃之德」,或說它是「刺康王晏起」,名義上是「以史證詩」,實際上是一種歪曲.但孔子在評說這首詩的風格特點時所說的兩句話,確有一定見地,對我們仍有啟發.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這首詩作為一篇愛情詩篇,它寫思慕,寫追求,寫嚮往,既深刻細微,又止所當止.它既寫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於難以自拔的低沉哀吟.它感情率直、淳樸、真摯、健康,正是一篇古老而優秀的民歌作品.
七、《關雎》賞析(聶石樵)
《關雎》是《風》之始也,也是《詩經》第一篇.古人把它冠於三百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史記·外戚世家》曾經記述說:「《易》基乾坤,《詩》始《關雎》,《書》美厘降……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又《漢書·匡衡傳》記載匡衡疏雲:「匹配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論《詩》,一般都是以《關雎》為始.……此綱紀之首,王教之端也.」他們的著眼點是迂腐的,但對詩的本義的概括卻基本正確.問題在於它所表現的是什麼樣的婚姻.這關繫到我們對《風》的理解.朱熹《詩集傳》「序」說:「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鄭樵《通志·樂略·正聲序論》說:「《詩》在於聲,不在於義,猶今都邑有新聲,巷陌競歌之,豈為其辭義之美哉?直為其聲新耳.」朱熹是從詩義方面論述的,鄭樵則從聲調方面進行解釋.我們把二者結合起來,可以認為《風》是一種用地方聲調歌唱的表達男女愛情的歌謠.盡管朱熹對《關雎》主題的解釋並不如此,但從《關雎》的具體表現看,它確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寫一個男子對女子愛情的追求.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此後,人們評《關雎》,皆「折中於夫子」(《史記·孔子世家》).但《關雎》究竟如何呢?
這首詩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鄭玄從文義上將後二章又各分為兩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現在用鄭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鳩和鳴於河之洲上,其興淑女配偶不亂,是君子的好匹配.這一章的佳處,在於舒緩平正之音,並以音調領起全篇,形成全詩的基調.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統攝全詩.第二章的「參差荇菜」承「關關雎鳩」而來,也是以洲上生長之物即景生情.「流」,《毛傳》訓為「求」,不確.因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處不當再有「求」義;應作流動講.這是以荇菜流動從而比喻淑女的難求.「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詩都在表現男子對女子的追求過程,即從深切的思慕到實現結婚的願望.第三章抒發求之而不得的憂思.這是一篇的關鍵,最能體現全詩精神.姚際恆《詩經通論》評雲:「前後四章,章四句,辭義悉協.今夾此四句於『寤寐求之』之下,『友之』、『樂之』二章之上,承上遞下,通篇精神全在此處.蓋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樂』二義快足滿意.若無此,則上之雲『求』,下之雲『友』、『樂』,氣勢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爭扼要法,其調亦迫促,與前後平緩之音別.」姚氏對本章在全詩中的重要性分析最為精當.應當補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氣,而且寫出了生動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禎《漁洋詩話》所謂「《詩》三百篇真如畫工之肖物」.林義光《詩經通解》說:「寐始覺而輾轉反側,則身猶在床.」這種對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寫,可謂「哀而不傷」者也.第四、五章寫求而得之的喜悅.「琴瑟友之」、「鍾鼓樂之」,都是既得之後的情景.曰「友」,曰「樂」,用字自有輕重、深淺不同.極寫快興滿意而又不涉於侈靡,所謂「樂而不淫」.通篇詩是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寫求之而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
這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興寄,《毛傳》雲:「興也.」什麼是「興」?孔穎達的解釋最得要領,他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託.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如此詩以雎鳩之「摯而有別」,興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無方,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等.這種手法的優點在於寄託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餘的效果.
這首詩還採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並茂.劉師培《論文雜記》雲:「上古之時,……謠諺之音,多循天籟之自然,其所以能諧音律者,一由句各葉韻,二由語句之間多用疊韻雙聲之字.」此詩雖非句各葉韻,但對雙聲疊韻連綿字的運用,卻保持了古代詩歌淳樸自然的風格.
用韻方面,這詩採取偶句入韻的方式.這種偶韻式支配著兩千多年來我國古典詩歌諧韻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換韻,又有虛字腳「之」字不入韻,而以虛字的前一字為韻.這種在用韻方面的參差變化,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音樂美.
對《關雎》,我們應當從詩義和音樂兩方面去理解.就詩義而言,它是「民俗歌謠」,所寫的男女愛情是作為民俗反映出來的.相傳古人在仲春之月有會合男女的習俗.《周禮·地官·媒氏》雲:「媒氏(即媒官)掌萬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關雎》所詠未必就是這段史事的記實,但這段史實卻有助於我們了解古代男女相會、互相愛慕並希望成婚的心理狀態和風俗習尚.文學作品描寫的對象是社會生活,對社會風俗習尚的描寫能更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使社會生活融匯於社會風習的畫面中,從而就更有真實感.《關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戀情作為社會風俗習尚描寫出來的.就樂調而言,全詩重章疊句都是為了合樂而形成的.鄭樵《通志·樂略·正聲序論》雲:「凡律其辭,則謂之詩,聲其詩,則謂之歌,作詩未有不歌者也.」鄭樵特別強調聲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氣的詩歌,往往都可以歌唱,並且重視聲調的和諧.《關雎》重章疊句的運用,說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們口中的詩歌.當然,《關雎》是把表達詩義和疾徐聲調結合起來,以聲調傳達詩義.鄭玄《詩譜序》雲:「《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然則詩之道,放於此乎?」
(選自《中華文學鑒賞寶庫》,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八、《蒹葭》鑒賞(尹建章)
《蒹葭》屬於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於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後來秦逐漸東徙,都於雍(今陝西興平).秦地包括現在陝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對這首懷人詩,歷來解說不一.有人認為作者在思念戀人,詩的主旨是寫愛情;有人說是詩人借懷友諷刺秦襄公不能禮賢下士,致使賢士隱居、不肯出來做官;也有人說作者就是隱士,此詩乃明志之作.我們細味詩意,詩中並未明確顯示男女戀情,況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難判定.說它是諷刺詩則更無根據.因此,我們只把「伊人」視為作者所敬仰和熱愛的人,至於是男是女,且不論及.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兩句,從物象與色澤上點明了時間和環境.那生長在河邊的茂密蘆葦,顏色蒼青,那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成白刷刷的濃霜,那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氣.在這一蒼涼幽緲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時空里,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緒不寧的情狀,不時地顯現於我們眼前,原來他是在思慕追尋著一個友人.「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兩句,交代了詩人所追慕的對象及伊人所在的地點,表現了詩人思見心切,望穿秋水,一個勁兒地張望、尋求.「伊人」,指與詩人關系親密、為詩人崇敬和熱愛而未曾須臾忘懷的人.「所謂」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斷念叨著的,然而現在他卻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語氣肯定,說明詩人確信他的存在,並充滿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絕,相會不易.「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沿著河邊小道向上遊走去,道路艱險,且又漫長,即使花費很長時間也難到達;如果徑直游渡過去,盡管相距不遠,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彷彿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動.詩人盡管立於河邊,但他那恍惚迷離的心神早已飛動起來,思見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見.詩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潤所說:「玩其詞,雖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實求之而不遠,思之而即至者.」(《詩經原始》)
詩的二、三章只換了幾個詞,內容與首章基本相同.但它體現了詩歌詠唱的音樂特點,增強了韻律的悠揚和諧美,使表達的情感愈來愈強烈.首章的「蒼蒼」,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寫出蘆葦的顏色由蒼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為霜」、「未」、「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為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面出了時間發展的軌跡,說明詩人天剛放亮就來到河濱,直呆到太陽東升.試想,他獨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著,其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描寫伊人所在地點時,由於「方」、「湄」、「」三字的變換,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詩人和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活動與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這樣寫,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另外,像「長」、「躋」、「右」和「央」、「坻」、「」的變換,也都從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尋見伊人困難重重,想見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詩所用幾組變換的詞語聯系起來加以品味,更能體會到詩的雋永淳厚的意味.
詩的每章開頭都採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贊嘆,繪畫出一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徵,不惜用濃墨重彩反復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間詞話》所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具有「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
這首被人傳誦不已的詩,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明顯的.且看宋玉《九辯》中的一段描寫:「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寥兮天高而氣清;寂兮收潦而水清;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這里通過對秋
C. 配套練習冊語文九年級下冊人教版答案
孟子》兩章 一、積累運用 1、柯 戰國 儒家 孟子及其弟子 《大學》 《 中庸 》《論語》(《孟子》「四書」) (南宋 朱熹) 2、D 3 略 4、(1)圍攻 (2)泛指武器裝備 (3)委:放棄。 去:離開。(4)限制(5)震懾 (6)「畔」通「叛」,背叛(7)任用,選拔(8)奮起,有所作為(9 )在外面,指國外(10)動詞,使„„受苦(11)犯錯誤 5、B 6、(1)震懾天下不依靠武力的強大(2)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背叛他。(3)這樣之後人們才會明白憂患使人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使人萎靡死亡。 7、示例:①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②家和萬事興。③眾人拾柴火焰高④團結就是力量⑤人心齊,泰山移。 二、8、(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施行「仁政」(3)施行「仁政」的人(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舉例論證、對比論證(6)以國家外部而言,「道」指國家之間和平共處、互不侵犯;以國家內部而言,「道」指愛民,為老百姓著想;以個人而言,「道」指與人為善,講仁義道德。 9、(1)法家拂士 敵國外患 (2)都是在經歷了一番艱難困苦之後,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3)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5)略 (6)圍繞「物質生活優裕了,仍然需要憂患意識」或「因有憂患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來回答。 10、(1)①明白、知曉 ②同「弼」,輔佐③ 匹敵、對抗④完全 (2)①一個人常常犯錯誤,然後能夠改正 ②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夠安守自己的窩,它們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趨炎附勢者沒有好下場
D. 急求九下語文練習答案!
曹劌的鄉親,魯庄公,對曹劌進行襯托
作戰是率事周全,站後魯庄公的表現
給你寫練習
曹劌論戰》
二. 重點、難點分析
1. 懂得文中實詞「師、將、鄙、克、竭、盈、靡、雖、間」等的意思,虛詞「之、以」等的用法。
2. 抓住「論」的特點來記敘戰爭,論作戰前取信於民,戰爭中掌握戰機是本篇的重點。
三. 新課講解
1. 《左傳》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編年體」,即按年代順序記事)。這是一部非常珍貴的史書,當中保存了我國春秋時期許多重要的史料。這部書特別長於記述戰爭,本篇記述的是春秋時期齊國、魯國在長勺進行的一次戰爭。這次戰爭,弱小的魯國打敗了強大的齊國。
2. 正音
劌(guì) 間(jiàn) 弗(fú) 徧(biàn)
帛(bó) 孚(fú) 轍(zhé) 軾(shì)
竭(jié) 靡(mǐ)
3. 課文內容
第一段:詞語、句子。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十年」:魯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師」: 軍隊。「伐」:興兵攻打。「我」:指魯國。相傳《左傳》的作者是魯國的左丘明,所以其書用魯國的年號記事,稱魯國為「我」。「公」:魯庄公。「將」:打算,准備。「戰」:作戰,迎戰。「請見」:請求拜見庄公。「其」:他的。「鄉人」:同一個鄉的人;「鄉」:古代的地方行政單位,相傳周制以一萬二千五百戶為鄉。「肉食者」:吃肉的人, 指有權位的貴族。「謀」:籌劃,考慮。「之」:代抵禦齊師之事。「間」(jiàn): 參與。「焉」:兼詞,於此。「鄙」:鄙陋,指目光短淺。「未」:不。「遠謀」:深遠謀 劃。「乃入見」:於是入朝拜見庄公;「乃」:於是。
「問:『何①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②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 民弗①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③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④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⑤以一戰。戰則請②從。』」
「何以戰」:依靠什麼去打仗;①「以」:拿,依靠。
「衣食所安」:衣食這類用來安生的東西;「所」,這里指用來安定生活的東西。
「安」:安定。「弗」:不。 「專」:專有、獨占。
「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必」:一定;②「以」:把。
「對」:應答,對答;一般用於地位低的人對地位高的人,或晚輩對長輩。
「小惠未徧」: 這些微小的恩惠沒有遍施及一般人(國君的這些賞賜只有國君左右的人才能得到); 「未」:沒有;「徧」:同「遍」。①「從」:聽從。
「犧牲玉帛」:祭祀用物;「犧牲」:供祭祀用的牲畜;「玉」:玉器。「帛」:絲織品。「加」:虛誇,這里指以少報多。
「必以信」:一定用誠實不欺的態度對待神靈;③「以」:用;
「信」:誠實,不欺。「孚」:誠信感人。「福」:降福,保佑。
「獄」:訴訟案件。 「雖」:雖然。「察」:考核,明察。「必以情」:一定依照實情處理。④「以」:按,依 照;「情」:情況,實情。
「忠之屬也」:這是盡心盡意處理政事一類的表現;「忠」:忠 誠;「屬」:種類。「可以一戰」:可以憑借這點打一仗;⑤「以」:憑借;「以」後省略 「之」。「戰則請從」:如果迎戰,那就請允許我跟隨您一道去御敵;「則」,就。
② 「從」:跟隨。
第一段內容: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確:指魯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齊師伐我」的「伐」是什麼意思?齊國軍隊為什麼要「伐」魯國呢?介紹歷史背景: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公元前685年,齊國發生內亂,國君被殺,住在魯國的公子糾和住在莒國的公子小白都搶著趕先回國,想做國君。魯庄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迎擊。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齊桓公脅迫魯庄公殺了公子糾。從此兩國結下深仇大恨。魯庄公十年的春天,齊再次興兵攻魯,戰於長勺。從歷史背景得知齊師興兵完全屬於侵略行為,所以「伐」應譯為「侵犯」。
(3)曹劌的身份怎樣?明確:從「其鄉人曰」句中我們能推知曹劌的身份為普通老百姓,沒有官位,屬愛國君子,「位卑未敢忘國憂」。
(4)「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麼?明確:「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當時與公膳制有關。公膳是對某種品位的官員在辦公時間免費供給的一種膳食。按規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員,一般稱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權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中的「遠謀」二字是此文的關鍵,貫穿全文。從曹劌的這句話里可見他具有什麼樣的品質?明確:從曹劌的對答中反映曹劌關心國家大事和深謀遠慮的品質。
(6)「乃入見」是個省略句,省略了什麼成分?明確:在具體的語境中,省略了主語「曹劌」和賓語「之」(代魯庄公)。
(7)「何以戰」是個介賓前置的句子。這三個字喚起下文分析戰爭的條件,突出了曹劌重視戰前的政治准備。魯庄公認為要作哪幾方面的准備呢?明確: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②「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8)對於這三方面的准備,曹劌又是如何評價的?討論後明確:對於第一個准備,曹劌的評價是「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對於第二個准備,曹劌的評價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對於第三個准備,曹劌認為「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注意:「福」是名詞,在這里作動詞用,「保佑」的意思;「可以」應譯為「可以憑借」,和今義「可以」用法不同。
(9)為什麼說「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的主要條件?明確:因為民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這就突出表現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
(10)本段末句「戰則請從」,不僅寫出了曹劌重視戰前的政治准備,而且注意實際作戰中的戰略戰術。文章也以此作為過渡,轉入下文寫他臨陣參戰指揮。
(11)小結:第1段,寫的是曹劌請見,論戰前准備,顯示了曹劌熱愛自己國家、深謀遠慮的品質以及魯庄公「勇於納諫」的胸懷。
第二段:詞語、句子。
「公與①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②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 師敗績。公將馳③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④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公與之乘」:魯庄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①「之」:代曹劌。「於」:在。「將」:欲,打算。「鼓」:擊鼓,古代作戰擊鼓以發起進攻。②「之」:助詞。「可」:能,可以。「三鼓」:三次擊鼓,即三次進攻未能奏效。「矣」:語氣詞,表示肯定。「敗績」:軍隊潰敗。「馳」:驅車進擊。③④「之」:代齊師。「其」:代齊師。「轍」:車輪的行跡。「軾」:車廂前扶手橫木,這里意為扶軾。「遂」:於是。「逐」:追擊。
第二段內容:
(1)這次戰爭是由誰指揮的?根據何在?明確:由魯庄公指揮,曹劌協助。這從「公與之乘」可以看出。「乘」有兩義:(1)為共乘一車,「乘」讀chéng;(2)為與另一車相隨,「乘」讀shèng。課文從「乘」(1)義說,這樣比較好理解,因曹劌與庄公同乘一車論戰才方便。
(2)作戰地點選在哪裡?明確:長勺(「戰於長勺」是個狀語後置句),在魯國境內,地理條件對魯國有利。
(3)反攻的時機選在什麼時候?曹劌是怎樣幫助庄公選擇時機的呢?明確:在「彼竭我盈」之時。戰斗剛開始,不待齊軍疲倦,庄公就急於出戰(「公將鼓之」:「鼓」,名詞作動詞,「擊鼓」);當魯軍剛獲勝,庄公又急於去追擊(「公將馳之」),曹劌又阻止了庄公的過急行動。他懂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的時機,要根據雙方的士氣和實力的變化作出正確判斷。曹劌的兩個「可矣」,使得戰爭出現「齊師敗績」和「遂逐齊師」的大好形勢。
(4)小結:第2段敘述的是曹劌指揮作戰的情況,作戰的過程寫得非常簡略,突出寫了曹劌「謀」的作用,為下文「論戰」打下伏筆。曹劌臨陣從容,胸有成竹,善於掌握時機,所以才擊敗敵人,獲得戰爭勝利。
第三段:詞語、句子。
「既克,公問其①故。對曰:①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②故克之。②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③故逐之。」
「既克」:在戰勝齊軍之後;「既」:已經;「克」:戰勝。「其」:代戰勝齊軍。①「故」:原因,緣故。「夫戰,勇氣也」:作戰,要靠勇氣;①②「夫」(fú),語氣詞,置於句首,表示要發議論。「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使士氣振作起來;「作」:興起,這里是使動用
法。「再而衰」:第二次擊鼓,士氣就衰減下來;「再」:第二次。「竭」:盡,沒有了。
「彼竭我盈」:齊軍的士氣沒有了,我軍的士氣正旺盛;「彼」:代齊軍;「盈」:充滿。
②③「故」:因此。「測」:猜測。「伏」:伏兵。「靡」:倒下。
第三段內容:
(1)魯國獲勝後(「既克」),「公問其故」的「故」是什麼意思?明確:緣故,「攻擊」的緣故和「追擊」的緣故。
(2)曹劌是如何回答的?明確:有兩層意思:一層說明為什麼要選擇「齊人三鼓」(「彼竭」)的時機進行攻擊。「夫戰,勇氣也」(這是個判斷句,「也」表示判斷),「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後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敵方的勇氣已經消失而我方的勇氣正盛,所以我們打敗了敵人)。「彼竭我盈」四個字高度概括了進攻時的最佳戰機。一層解釋他「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看到敵人「轍亂」「旗靡」才追擊的原因是「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夫」,發語詞,議論或說明時,用在句子開頭,沒有實在意義)。可見曹劌考慮問題周到,行動謹慎,觀察仔細,善於抓住時機,故而奪取了戰爭勝利。
(3)小結:第3段寫曹劌論述戰勝齊國的原因。
4. 本文的詳略安排:
本文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全文以「論戰」為重點進行選材與剪裁,展開記敘,以突出曹劌高明的戰略與戰術。「論戰」部分(一、三段)寫得詳,作戰部分(第二段)寫得略。
5. 本文結構特點:
A. 過渡自然,上下勾連
文章以時間為順序,以曹劌參加長勺之戰的經過為線索展開記敘,依次是:戰前准備——戰爭經過——戰後總結,脈絡井然。
文章三個段落的記敘過渡自然巧妙:第一段末尾「可以一戰,戰則請從」這兩句既是本段的小結,又是第二段的前因,是第二段「公與之乘」的導入語;第二段最後的「遂逐齊師」一句,既是本段的小結,又和第二段開頭的「既克」二字緊相連。這樣,使文章三個段落渾然一體。
B. 前後照應
第一段的「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與第二、三段的「公將鼓之」(不到鼓的時候要鼓)、「公將馳之」(不知敵情真偽就要馳)和「公問其故」(打了勝仗還不知取勝的原因)照應。
第二段的兩個「未可」與兩個「可矣」照應。
第三段的「一鼓作氣」照應第二段的「公將鼓之」而曹劌曰「未可」;「彼竭我盈」照應 第二段「齊人三鼓」時曹劌曰「可矣」。「大國難測」照應第二段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這樣前後照應,使事情的因果分明,更加突出了曹劌的「遠謀」。
6. 本文的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對比:
本文運用對比襯托法,通過人物對話和動作,描寫了兩個對比鮮明的人物形象——曹劌與魯庄公。
在戰前准備階段,魯庄公「將戰」而不知「何以戰」,曹劌調查研究之後得出結論:「小大之獄」「必以情」,「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在作戰過程中,魯庄公盲目地「將鼓之」和「將馳之」,而曹劌則兩次拒之曰「未可」,到有利時機才曰:「可矣」。
在作戰總結階段,魯庄公不知為何取勝而「問其故」,曹劌一一分析回答。
這樣,寫出了魯庄公這個「肉食者」的「鄙」:無知無謀無能,魯莽草率;反襯出曹劌的深謀遠慮,從容鎮定,有政治遠見,有高超的軍事才能。
【模擬試題】
一. 解釋下列各句中加線的詞。
(1)齊師伐我( )(2)肉食者鄙( )(3)小信未孚( )
(4)又何間焉( )(5)神弗福也( )(6)衣食所安( )
(7)小惠未徧( )(8)犧牲玉帛( )(9)弗敢加也( )
二. 為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選擇恰當的義項。
參見《曹劌論戰》課後練習第三題。
三. 翻譯下列句子:
1. 何以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忠之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可以一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閱讀:
文段(一)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1. 用原文回答。
①文中表現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詞語是:__________。
②文中「忠之屬也」具體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十年春,齊師伐我」這句話除了交代戰爭發生的時間外,還指出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 第一段文字表現出曹劌的兩個主要思想觀點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 對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齊師敗績(齊軍大敗)
B. 公將馳之(魯庄公要下令驅車追趕齊軍)
C. 夫戰,勇氣也(作戰,是靠勇氣的)
D. 夫大國,難測也(大國兵多將廣,難以測量)
2. 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結尾一段表現了曹劌哪些方面的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三)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含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又何間焉 立有間
B. 公問其故 並驅如故
C. 肉食者鄙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D. 何以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翻譯:
(2)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翻譯:
3. 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4. 讀了這則短文,魯國獲勝給你啟示最深的一點是什麼?請聯系生活實際簡要談談你的看法。(不超過30字)
【試題答案】
一. (1)攻打 (2)目光短淺 (3)為人所信服 (4)參與
(5)賜福、保佑 (6)養 (7)通「遍」,遍及、普遍。
(8)指祭視用的豬、牛、羊等 (9)以少報多
二. (1)①原因 ②所以 ③所以
(2)①他的(曹劌的) ②其中 ③他們的(齊軍的)
(3)①聽從②跟隨
三. 1. 憑借什麼作戰?
2. 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3. 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
4. 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
5.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實情處理。
四. 閱讀:
文段(一)
1. ①請見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 作戰的雙方、戰爭的性質。
3. 曹劌認為居高位、享厚祿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曹劌認為作戰必須取信於民。
文段(二)
1. D
2. 已經戰勝,魯庄公問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道:「作戰,是靠勇氣的。」
3. 作戰中善於把握戰機,注重觀察敵情,做到知己知彼。
文段(三)
1. D
2.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細察,也一定要依據實情來處理。(2)(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著去。
3.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4. 魯國獲勝的主要啟示有:獲勝的根本是取信於民,獲得人民的支持;戰爭中要善於分析敵情,把握戰機;統治者應善於聽取並採納群眾的意見。
魯庄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庄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庄公接見。他的同鄉說:「大官們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大官們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進宮廷去見庄公。曹劌問庄公:「您憑什麼跟齊國打仗?」庄公說:「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佔有,一定拿來分給別人。」曹劌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庄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類,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一定要做到誠實可信。」曹劌說:「這點誠意難以使人信服,神是不會保佑您的。」庄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曹劌說:「這才是盡本職的事,可以憑這一點去打仗。作戰時請允許我跟您去。」
魯庄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庄公(一上陣)就要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齊軍擂過三通戰鼓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啦。」齊軍大敗。庄公正要下令追擊,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車去察看齊軍的車印,又登上車前橫木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以後,魯庄公詢問取勝的原因。曹劌答道:「打仗,要靠勇氣。頭通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二通鼓時勇氣減弱,到三通鼓時勇氣已經枯竭了。敵方的勇氣已經枯竭而我方的勇氣正盛,所以打敗了他們。(齊是)大國,難以摸清(它的情況),怕的是有埋伏,我發現他們的車印混亂,軍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擊他們。」
《曹劌論戰》中反映戰前政治准備,表現曹劌「取信於民」的戰略思想的一句話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曹劌沖破阻撓,堅持進見魯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曹劌在對戰爭的論述中提出追擊敵兵時機的句子是: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agvef
E. 九年級下冊語文同步綜合訓練答案
請你將題目寫出來。我們幫你逐一解答。
F.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基礎訓練答案
1.文言文字詞句翻譯(課內),課外文言文得多靠平日里的積累
2.現代文句子含義,人回物分析,中心思想答(課內
主要是重點篇目),課外現代文只能靠平時自己的閱讀量,以及自己對句子的理解,人物的分析
3.課外古詩十首賞析(每首詩前的小字部分)
4.語言運用
5.作文,多積累好詞佳句,最重要的是多練
G. 人教版語文練習冊九年級上、下答案
下冊:http://www.docin.com/p-131562331.html 上冊:版權http://wenku..com/link?url=_-94Y_OS-OcL7iBwiT-6GhBSgiNsHfQzjJ6m
H. 九下語文基礎訓練答案
1.作者這樣寫,是為爸爸即將離開人世埋下伏筆,渲染了一種即將喪父的傷痛情緒。回2.「我」知道爸爸不行了,與答下文「我默念著:爸爸的花兒落了」照應。3.「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後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並在心裡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4.對。在爸爸愛的澆灌和孕育下,雖「花落」,但「果熟」,「我」的成長,「我」的堅強,是對他最好的報答。5.(此題目沒有標准答案,我還是寫了一個)既嚮往又害怕,既怕失去美好的童年,又想去探索美好的東西。謝謝樓主(汗~累死了)
I. 有沒有語文基礎訓練九年級下冊人教版的答案
沒答案,自己總結
這是教案,以備參考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1.關雎
《關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詩,也是《詩經》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說明了它的重要。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此後,歷代學者評《關雎》皆「折衷於夫子」。《關雎》寫的是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寫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其文、義、聲、情俱佳,足為「國風」之始,《詩經》之冠。
詩中這位男子在河邊聽到鳥鳴,順著鳥聲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雙成對的鳩鳥,因而引起一種美好的聯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詩的第一章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聽著鳩鳥和鳴的時候,有一個姑娘在河邊采荇菜,她左右採摘荇菜的美好姿態給了他一個難忘的印象,愛慕之情油然而生,並使他醒時夢時都思念著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總括地寫出這種強烈激動的感情。但因為追求這個姑娘沒有達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第二章的八句,寫這個男子日夜不安的苦悶和焦灼的心情。最後一章,進一步表達了這個男子對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願望。「琴瑟友之」「鍾鼓樂之」,是寫他寤寐求其實現的願望,也就是他想像結婚時的熱鬧情景。
2.蒹葭
《蒹葭》是「秦風」中的一首愛情詩。詩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寫景,後六句抒情。全詩熔寫景、抒情於一爐。金秋之季,拂曉之時,露濃霜重,蘆葦沾滿了晶瑩潔白的霜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展現一幅蕭瑟冷落的秋景,給全詩籠罩了一層凄清落寞的情調。這時主人公來到河邊,翹首佇立,凝視著河的對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鄉瓊樓,給人以隔霧觀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主人公反復去尋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離,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沒有因此罷休,決心沖破天塹,追求伊人。一忽兒逆水而上,一忽兒順水而下,但都無法到達「蓬萊仙境」。咫尺天涯,令人無限惆悵!
二、問題研究
《關雎》與《蒹葭》的藝術特點有什麼不同?
《關雎》與《蒹葭》都可以看做愛情詩,但是無論從風格上還是從表現手法上都有著很大的差別。
《關雎》一詩著重於「敘事」,我們從詩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夥子從愛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這樣一條線索。《蒹葭》中卻沒有明確的故事,第一章就寫到主人公隔水遠望,苦苦追尋,伊人卻若即若離。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復詠嘆,突出追尋之路的艱險與漫長,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綿長持久,表現出主人公不能夠走近「伊人」,又永遠點亮希望的情感狀態。與《關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韻味更濃郁。
在藝術手法上,《蒹葭》比《關雎》「興」的特點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用做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托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界,這就從一個側面顯示了詩的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朦朧的愛」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並無交往,甚至還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夠遠望,便心滿意足。「朦朧」和「距離」正是這首詩的動人之處。
練習說明
一、背誦這兩首詩,並寫一段賞析文字。
此題意在讓學生深入理解這兩首詩,並提高詩歌的鑒賞能力。
二、這兩首詩大量運用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充分表達了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試從詩中找出一兩處,反復朗讀,加以體會。
此題意在讓學生了解《詩經》中常用的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
三、朗誦下面這首詩,並和課文中的兩首相對照,體會其思想感情。
木瓜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瓊:赤色玉;亦泛指美玉)琚(jū 佩玉)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瑤:美玉;一說似玉的美石)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
報之以瓊玖(jiǔ 黑色玉石)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此題意在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導學生多讀多背《詩經》中的名篇。
有關資料
一、譯詩
關 雎
關雎鳥關關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條條,
哥兒想和她成雙。
水荇菜長短不齊,
采荇菜左右東西。
好姑娘苗苗條條,
追求她直到夢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睜眼想閉眼也想。
夜長長相思不斷,
盡翻身直到天光。
長和短水邊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條條,
彈琴瑟迎她過來。
水荇菜長長短短,
采荇人左揀右揀。
好姑娘苗苗條條,
娶她來鍾鼓喧喧。
(余冠英譯)
蒹 葭
蘆花一片白蒼蒼,
清早露水變成霜。
心上人兒她在哪,
人兒正在水那方。
逆著曲水去找她,
繞來繞去道兒長。
逆著直水去找她,
像在四面不著水中央。
蘆花一片白翻翻,
露水珠兒不曾干。
心上人兒她在哪,
那人正在隔水灘。
逆著曲水去找她,
越走越高道兒難。
逆著直水去找她,
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間。
一片蘆花照眼明,
太陽不出露水新。
心上人兒她在哪,
隔河對岸看得清。
逆著曲水去找她,
曲曲彎彎道兒擰。
逆著直水去找她,
好像藏身小島水中心。
(余冠英譯)
二、關於《詩經》的名稱
《詩經》大約成書於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到這個名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司馬遷用的也是這個名稱,如「《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後來改稱《詩經》,是由於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的緣故。
三、關於《詩經》中作品的產生年代
經考定,《詩經》中的作品都是在周武王滅商(前1066年)以後產生的。《周頌》的時代最早,是西周初年的詩,是貴族文人的作品,以宗廟樂歌、頌神樂歌為主,也有描寫農業生產的詩。《魯頌》和《商頌》都產生在周室東遷(前770年)以後。
《大雅》也是西周時代的詩,祭祀和宴會的樂歌居多,還有幾篇是敘述周室祖先的事跡和武功的,是我國上古僅存的史詩。《大雅》的作者也都是貴族文人,但對現實政治也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願望的諷刺詩。《小雅》產生於西周晚年到東遷以後,內容一部分與《大雅》相同,一部分跟《國風》相同,其中有不少好詩。
《國風》是人民大眾的口頭創作,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貴族統治集團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也反映了人們的勞動生產情況和愛情生活。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復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以上三部分,《頌》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無詩,不計算在內),《風》的數量最多,共160篇,合起來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數,常說「詩三百(篇)」。
四、關於「詩六義」說
「詩六義」的說法,是《詩大序》(又叫《毛詩序》)最先提出來的。這個提法又是以《周禮》「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的舊說為根據的,實際上是對《詩經》中作品的分類和表現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風、雅、頌是詩的種類;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方法。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合稱「六義」呢?孔穎達在《毛詩正義》(卷一)中是這樣解釋的:「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為『義』。」此說可供參考。
五、《毛詩序》(節錄)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長聲)歌之,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反常);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莫過)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使夫婦之道正常),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上以風化(教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譎諫(用委婉的言辭勸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指衰世中的風、雅之作)作矣。國史(王室的史官)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謂四始,詩之至也。
(註:「四始」,指風、小雅、大雅和頌。此四者,人君行之則為興,廢之則為衰。始,王道興衰之所由。)
六、《關雎》賞析(褚斌傑)
這是我國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的首篇。古代說《詩》本有「四始」之說,列《關雎》為「風」之始,故倍受重視,為大家所熟習。《詩經》的「十五國風」大多數是民歌,民歌作品本多男女愛情之作,《關雎》正是一篇產生於兩千多年以前的古老的民間戀歌。詩中寫一個男子思慕著一位美麗賢淑的少女,由於愛戀的深切,這位少女的形象反復在他腦中出現,使他不安,使他難以忘卻。他幻想著終有—天,能與這位少女結為永好,成為夫婦,過上和諧美滿的幸福生活。詩中所表達的感情直朴、真率,千年後讀起來,還是那麼清新動人。
這首詩有人把它分為四句一章,計五章;有人則把它分為四、八、八句,共三章。從全詩結構和內在脈絡上看,分做三章則較適宜。首章見物起興,直寫自己的愛情和願望。次章寫自己的寤寐不忘。三章則寫願望實現時的歡樂之情,實際上是嚮往之辭。
全詩以灘頭水畔的一對雎鳩鳥的叫聲起興,然後寫出自己的一片情思。雎鳩,水鳥;古代傳說它們雌雄形影不離。關關,指其一遞一聲的相和而鳴。「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或者是作者的即目所見,或者解做以摯鳥為比,以摯鳥的求偶為興,故前人對此有究屬賦、比、興何種手法的爭論。實際上就詩中這兩句看來,並不排斥是作者的實見之景,但對全詩來說,確也起著媒介、比喻、聯想,以至象徵的作用。因此我們認為正不必如此拘泥。一個青年小伙兒,見到河洲上一對水鳥的相親相愛,聽到它們一唱一和的鳴叫,自然會引起自己的無限情思,何況他心目中正有著一位所愛的人兒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嚮往著那位美麗賢淑的好姑娘,能夠成為自己理想的配偶。細繹這四句詩,第一句「關關雎鳩」,是寫傳來的鳥鳴,是聽;第二句「在河之洲」,是尋聲而望,是所見;第三句「窈窕淑女」,是對自己傾心人之所思,是想;末句「君子好逑」,是主人公強烈的嚮往,默默的自我祝願。雖短短四句,卻極有層次,而語約義豐。
第二章,以纏綿悱惻之情,直率地寫出自己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這個青年男子所戀的乃是河邊一位采荇菜的姑娘,「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一種水生植物,葉徑一二寸,馬蹄形,可食(見李時珍《本草綱目》)。「左右流之」,即順著水流忽而側身向左,忽而側身向右的去採摘。「流,順水之流而取之也」(朱熹《詩集傳》)。正是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邊勞動時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不能須臾忘懷。「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念)」極寫他追求、想念的迫切心情;「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是寫他相思之苦,已到了長夜不眠的程度。悠,長,形容其夜長不寐時綿綿不斷的憂思。這里把兩「悠」字,雙雙以感嘆語氣出之,著意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長夜無眠、思緒萬千以至難耐的相思之苦,都深深地表現了出來。
情到極處必生幻。緊接著第三章,突然出現了「琴瑟友之」「鍾鼓樂之」的歡快、熱鬧的場面。這不啻是個戲劇性的轉變。「琴瑟友之」,「友」,親密相愛;以彈琴奏瑟,喻其相會相處時的諧和愉快。「鍾鼓樂之」,則是結婚時的熱鬧場面。無疑這正是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對未來的設想,是他寤寐求其實現的願望。幻想當然並非現實,但幻由情生,也是極自然的。而這位抒情主人公,卻簡直陶醉在預想的成功之中了。這一愛情心理的描寫,正與《秦風·蒹葭》中的主人公追尋所愛不得,而出現了「宛在水中央」的幻影一樣,富有浪漫情調。而其實這又正是對生活中所習見的愛情心理的深微的捕捉和真實的刻畫。
古人在解釋這首詩時,曾進行封建禮教的塗飾,或說它是「美後妃之德」,或說它是「刺康王晏起」,名義上是「以史證詩」,實際上是一種歪曲。但孔子在評說這首詩的風格特點時所說的兩句話,確有一定見地,對我們仍有啟發。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這首詩作為一篇愛情詩篇,它寫思慕,寫追求,寫嚮往,既深刻細微,又止所當止。它既寫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於難以自拔的低沉哀吟。它感情率直、淳樸、真摯、健康,正是一篇古老而優秀的民歌作品。
七、《關雎》賞析(聶石樵)
《關雎》是《風》之始也,也是《詩經》第一篇。古人把它冠於三百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史記·外戚世家》曾經記述說:「《易》基乾坤,《詩》始《關雎》,《書》美厘降……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又《漢書·匡衡傳》記載匡衡疏雲:「匹配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然後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論《詩》,一般都是以《關雎》為始。……此綱紀之首,王教之端也。」他們的著眼點是迂腐的,但對詩的本義的概括卻基本正確。問題在於它所表現的是什麼樣的婚姻。這關繫到我們對《風》的理解。朱熹《詩集傳》「序」說:「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鄭樵《通志·樂略·正聲序論》說:「《詩》在於聲,不在於義,猶今都邑有新聲,巷陌競歌之,豈為其辭義之美哉?直為其聲新耳。」朱熹是從詩義方面論述的,鄭樵則從聲調方面進行解釋。我們把二者結合起來,可以認為《風》是一種用地方聲調歌唱的表達男女愛情的歌謠。盡管朱熹對《關雎》主題的解釋並不如此,但從《關雎》的具體表現看,它確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寫一個男子對女子愛情的追求。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此後,人們評《關雎》,皆「折中於夫子」(《史記·孔子世家》)。但《關雎》究竟如何呢?
這首詩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鄭玄從文義上將後二章又各分為兩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現在用鄭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鳩和鳴於河之洲上,其興淑女配偶不亂,是君子的好匹配。這一章的佳處,在於舒緩平正之音,並以音調領起全篇,形成全詩的基調。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統攝全詩。第二章的「參差荇菜」承「關關雎鳩」而來,也是以洲上生長之物即景生情。「流」,《毛傳》訓為「求」,不確。因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處不當再有「求」義;應作流動講。這是以荇菜流動從而比喻淑女的難求。「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詩都在表現男子對女子的追求過程,即從深切的思慕到實現結婚的願望。第三章抒發求之而不得的憂思。這是一篇的關鍵,最能體現全詩精神。姚際恆《詩經通論》評雲:「前後四章,章四句,辭義悉協。今夾此四句於『寤寐求之』之下,『友之』、『樂之』二章之上,承上遞下,通篇精神全在此處。蓋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樂』二義快足滿意。若無此,則上之雲『求』,下之雲『友』、『樂』,氣勢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爭扼要法,其調亦迫促,與前後平緩之音別。」姚氏對本章在全詩中的重要性分析最為精當。應當補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氣,而且寫出了生動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禎《漁洋詩話》所謂「《詩》三百篇真如畫工之肖物」。林義光《詩經通解》說:「寐始覺而輾轉反側,則身猶在床。」這種對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寫,可謂「哀而不傷」者也。第四、五章寫求而得之的喜悅。「琴瑟友之」、「鍾鼓樂之」,都是既得之後的情景。曰「友」,曰「樂」,用字自有輕重、深淺不同。極寫快興滿意而又不涉於侈靡,所謂「樂而不淫」。通篇詩是寫一個男子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寫求之而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
這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興寄,《毛傳》雲:「興也。」什麼是「興」?孔穎達的解釋最得要領,他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託。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如此詩以雎鳩之「摯而有別」,興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無方,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等。這種手法的優點在於寄託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餘的效果。
這首詩還採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並茂。劉師培《論文雜記》雲:「上古之時,……謠諺之音,多循天籟之自然,其所以能諧音律者,一由句各葉韻,二由語句之間多用疊韻雙聲之字。」此詩雖非句各葉韻,但對雙聲疊韻連綿字的運用,卻保持了古代詩歌淳樸自然的風格。
用韻方面,這詩採取偶句入韻的方式。這種偶韻式支配著兩千多年來我國古典詩歌諧韻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換韻,又有虛字腳「之」字不入韻,而以虛字的前一字為韻。這種在用韻方面的參差變化,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音樂美。
對《關雎》,我們應當從詩義和音樂兩方面去理解。就詩義而言,它是「民俗歌謠」,所寫的男女愛情是作為民俗反映出來的。相傳古人在仲春之月有會合男女的習俗。《周禮·地官·媒氏》雲:「媒氏(即媒官)掌萬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關雎》所詠未必就是這段史事的記實,但這段史實卻有助於我們了解古代男女相會、互相愛慕並希望成婚的心理狀態和風俗習尚。文學作品描寫的對象是社會生活,對社會風俗習尚的描寫能更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使社會生活融匯於社會風習的畫面中,從而就更有真實感。《關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戀情作為社會風俗習尚描寫出來的。就樂調而言,全詩重章疊句都是為了合樂而形成的。鄭樵《通志·樂略·正聲序論》雲:「凡律其辭,則謂之詩,聲其詩,則謂之歌,作詩未有不歌者也。」鄭樵特別強調聲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氣的詩歌,往往都可以歌唱,並且重視聲調的和諧。《關雎》重章疊句的運用,說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們口中的詩歌。當然,《關雎》是把表達詩義和疾徐聲調結合起來,以聲調傳達詩義。鄭玄《詩譜序》雲:「《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然則詩之道,放於此乎?」
(選自《中華文學鑒賞寶庫》,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八、《蒹葭》鑒賞(尹建章)
《蒹葭》屬於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於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後來秦逐漸東徙,都於雍(今陝西興平)。秦地包括現在陝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對這首懷人詩,歷來解說不一。有人認為作者在思念戀人,詩的主旨是寫愛情;有人說是詩人借懷友諷刺秦襄公不能禮賢下士,致使賢士隱居、不肯出來做官;也有人說作者就是隱士,此詩乃明志之作。我們細味詩意,詩中並未明確顯示男女戀情,況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難判定。說它是諷刺詩則更無根據。因此,我們只把「伊人」視為作者所敬仰和熱愛的人,至於是男是女,且不論及。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兩句,從物象與色澤上點明了時間和環境。那生長在河邊的茂密蘆葦,顏色蒼青,那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成白刷刷的濃霜,那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氣。在這一蒼涼幽緲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時空里,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緒不寧的情狀,不時地顯現於我們眼前,原來他是在思慕追尋著一個友人。「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兩句,交代了詩人所追慕的對象及伊人所在的地點,表現了詩人思見心切,望穿秋水,一個勁兒地張望、尋求。「伊人」,指與詩人關系親密、為詩人崇敬和熱愛而未曾須臾忘懷的人。「所謂」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斷念叨著的,然而現在他卻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語氣肯定,說明詩人確信他的存在,並充滿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絕,相會不易。「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沿著河邊小道向上遊走去,道路艱險,且又漫長,即使花費很長時間也難到達;如果徑直游渡過去,盡管相距不遠,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彷彿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動。詩人盡管立於河邊,但他那恍惚迷離的心神早已飛動起來,思見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見。詩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潤所說:「玩其詞,雖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實求之而不遠,思之而即至者。」(《詩經原始》)
詩的二、三章只換了幾個詞,內容與首章基本相同。但它體現了詩歌詠唱的音樂特點,增強了韻律的悠揚和諧美,使表達的情感愈來愈強烈。首章的「蒼蒼」,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寫出蘆葦的顏色由蒼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為霜」、「未」、「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為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面出了時間發展的軌跡,說明詩人天剛放亮就來到河濱,直呆到太陽東升。試想,他獨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著,其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描寫伊人所在地點時,由於「方」、「湄」、「」三字的變換,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詩人和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活動與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這樣寫,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另外,像「長」、「躋」、「右」和「央」、「坻」、「」的變換,也都從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尋見伊人困難重重,想見友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詩所用幾組變換的詞語聯系起來加以品味,更能體會到詩的雋永淳厚的意味。
詩的每章開頭都採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贊嘆,繪畫出一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徵,不惜用濃墨重彩反復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間詞話》所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具有「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
這首被人傳誦不已的詩,對後世的影響也是明顯的。且看宋玉《九辯》中的一段描寫:「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寥兮天高而氣清;寂兮收潦而水清;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這里通過對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