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專注於目標的教學設計集體備課

專注於目標的教學設計集體備課

發布時間:2021-02-19 21:04:05

A.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

所謂集體備課抄,還是要每個人事先備襲過一下,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備過一下後,大家對重點、難點等基本上都有了預判,集體備課時統一起來比較容易,集體備課對於備教材(或者共性問題)比較有好處,對於備學生(或者個性問題)不容易掌握分寸,只能各支幾招,相互借鑒而已。
集體備課還是對培養目標的一個深入過程,切忌走過場,寧可少幾次,不要沒效果。

B.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內容要點;?備課的基本理念;?新課程改革後教師備課遇到的新問題;?集體備課的意義;?集體備課的原則;?如何進行集體備課;?如何處理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的關系;?青年教師個人備課的誤區及對策;一、備課的基本理念;備課,顧名思義就是教師為課堂教學作準備的過程;備課是教師最起碼的教學活動議程,如果把課堂教學比;二、新課程改革後教師備課遇到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
內容要點
? 備課的基本理念
? 新課程改革後教師備課遇到的新問題
? 集體備課的意義
? 集體備課的原則
?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
? 如何處理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的關系
? 青年教師個人備課的誤區及對策
一、備課的基本理念
備課,顧名思義就是教師為課堂教學作準備的過程。備課的內容應該是包羅萬象的:學情分析、目標制定、教具准備、資料查找、教材研究、教學方法探討、編寫教案、學案等等。備課的形式也應該是靈活多樣的:有在備課筆記上的有形教案,也有融入教師心田的無形教案,即所謂的「腹案」。
備課是教師最起碼的教學活動議程,如果把課堂教學比做一座大廈的建築工程,那麼備課就相當於大廈基地的選定。提高備課實效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基礎。備課不是對原有教材的復述和教學的照搬,而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鑽研教材,分析重難點、教材結構、知識要求、能力要求等,是教師對教材知識的再學習過程,是尋求最佳教學方法,傳授知識的課堂藝術設計過程;是結合學習實際,對教材要點重新構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創作過程。教師的每一次認真備課都是知識的積累和業務水平再提高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好壞取決於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的高低,取決於個人潛能的調動和發揮 ( 特別是創新意識、改革意識 ) ,還取決於教師的敬業精神等思想素質。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堂教學的質量取決於備課的質量。假如沒有備課或者備不好課,課堂教學也就成了教師的隨意行動,其效果與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證。
二、新課程改革後教師備課遇到的新問題
新課程理念下我們要改變以往的備課方式,設計「彈性化」的課堂教學方案。
1.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或生活經驗預設情境引入新課,注重新舊知識銜接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備課時應慎重考慮教學環節的設計,設計環節的目的是什麼,所採取的教學策略是什麼,如何突破重點、難點和學生的認知障礙。
3.活動的設計適合多變的課堂。於是當學生在自主觀察、實驗或討論時,教師要積極地巡視,隨時掌握課堂上的各種情況並及時調控課堂。
4.讓學生學會反思。課後小結時應注重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和自評與互評的能力,反思通過這節課我學會了什麼、我是用什麼方法學會的,還有那些問題未掌握,要及時請教老師或同學,給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打分。從而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對每個同學的發現與反思都給予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評價,使學生感到學習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影響備課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教師、教材和學生。我們傳統的觀點只注重備學生和備教材。而新課程不僅備學生和教材。對教師自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以上三方面,談談教師在備課中遇到的新問題。
1.教師的理念不夠「新」或「吃」得不夠「透」。新課程的理念包括對教材、課堂、活動、課程目標、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等多方面的正確認識。教育的規律昭示:思想的變革是最艱難的變革。換言之,教師曾經接受的教育模式,不是一兩次新課程研修學習和短時間的參與新課程改革能徹底改變的。新課程的理念是新的,但由於我們的教師的理念是舊的,或是說是夾生的,那就直接制約和影響了我們的備課。到頭來,課程改革往往是停留在口頭上的多,實施的少;即便是實施,也是注重形式的多,重理性的少。
2.教師的知識不夠「用」。新課程在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等方面的一系列變革,需要教師在專業知識結構方面作出相應的調整。我們教師主要精力在學科知識的吸取上,較少注意拓寬自己的基礎知識,也不注意先進的教育理論知識學習。新課程對我們這種傳統的生存狀態帶來了沖擊。所以,在面臨新的教材內容時,我們感到了諸多困惑,一是感覺缺乏人文知識和科學知識的素養。教師通過怎樣的途徑、怎樣的方式、利用什麼時間,不斷的進行知識的更新和知識結構的改善,其實是我們在走上工作崗位前和備課前,必須解決的問題,否則教師就無法真正的應對新課程改革。
3.教師的能力不夠「強」。無論是教學理念,還是文化知識,最終都要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能力並體現在教學中。具體說來,新課堂要求教師應具備這樣的能力:創設豐富的課堂教學環境;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發起並維持課堂的多向活動;運用多種手段組織教學;使學生積極投入學校生活;開發和整合課程資源的能力;捕捉教學信息的能力等等。尤其是在備課前,教師的開發和整合課程資源的能力要求凸顯。過去教師的課程資源來源主要是教材和教參,知識結構就是教材先後編寫順序,對新課程的新教材來說,這一套已經是行不通了,因為內容已經大大增加,教師首先必須學會選擇,然後教會學生選擇。
4.教師的時間不夠「花」。新課程是學生發展的最大機遇;同時也是教師發展的重要機遇,但更是一種挑戰。教師要完成從思想到行為方式的變革,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學習的:從書上學、從網上學、與同事一起探討學、走出去學、引進來學等等。這都是備好課前題。實際上,我們的教師是沒有時間真正做到這些的,自然備課質量就受到影響。
特別是對於剛剛參加工作的新教師,因為對教材的知識體系還不熟悉,教學的環節還不熟練,所以經常把教師上課的每句話、教學過程每一環節所需時間,甚至哪裡需要停頓,哪裡是重音等等都爛熟於心,甚至寫在教案上。課堂上這樣的教師常常是「眼中無人」的,一節課幾乎就是自己「背課」的時間。
要解決這一問題,青年教師除了個人的努力外,還要積極融於集體備課的大環境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備課技巧和駕馭課堂的能力。特別應把握好課前、課中、課後三個環節,從而使備課過程成為一個完整的動態系統。
1.備好課前課
課前備課宜粗不宜細。預設的教案,要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確定教學目標,確定重點和難點,設計教學結構,選擇教學方法。
關於教學思路設計:教學思路,是教師對課堂教學所醞釀、所設計的教學流程,即這節課從什麼地方出發,怎樣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像文章作者動筆之先所勾勒出的一個大致框架一樣。在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改革中,教學思路設計的研究更加表現出其重要性。
2.備好課中課
課中的備課實際是第二次備課。教學過程的動態性特點決定了教學本身是充滿著變數的,教學過程中的種種「想不到」是無法「設計」的。而這樣的「想不到」又常常是課堂教學中的閃光之處、亮點所在。教師如果一味地照「案」宣科,置那些「想不到」於不顧,那麼教學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魅力,課前備課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預案。因此教師的調控非常重要。
3.備好課後課
課後備課要多樣反思,如何反思?如何撰寫教後錄?教師要了解反思的面與撰寫的切入點,明確撰寫的支持路徑,這樣才有的放矢,求得教後錄的高質量。
(1)教學反思
根據新課標理念,課堂教學規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
從教學內容方面進行反思:教材處理的合理性;導入、結課的激勵性;深層意義的規律有否揭示與發掘。
從教學過程方面進行反思:教學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媒體運用的適切性;反饋評價的准確性。
從課堂管理方面進行反思:班級成員涉及面的廣泛性;全班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學法指導的經常性;處理偶發事件的應變性。
從時間安排方面進行反思:時間分布的合理性;課內時間的可壓縮性。
從學生活動方面進行反思:學生活動的能動性;交往狀態的合理性;學生心智活動的發展性。
從目標達成方面進行反思:學生知識、技能的落實性;學生學會學習的水平性;教師課內教學監控的有效性。

C. 如何做好集體備課

其它問題: 1.陳朝蔚的觀點:在信息社會的今天,學生往往和教師擁有著同樣的信息源,有時甚至因為學生的視角獨特而使問題的答案更接近本質。我們應積極順應信息時代的變化,把過去教師單向封閉的備課和學生孤立的預習變成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備課」。如果我們備課時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引導和組織學生參與備課,那麼課堂的空間將會開掘延展得更加深廣,教學效果將會更佳!我認為還應鼓勵教師採用多樣化的備課格式。如提綱式、隨筆式、表格式和框圖式等,以體現個性化教學的風格,促進課堂教學的創新,使教師從繁重的機械書寫中解脫出來,使備課不再流於形式。 2.鄭東煒的問題:現在很困惑一點,就是當我獨立備課時,總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教案來,好多次都是參照著買來的教案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裡面添上自己的話和一些符合自己班學情的內容,對於那些引導的話,啟發的話,我基本都照搬現成教案裡面的,這樣覺得自己進步不太大,有點依賴那些教案,雖然他們曾經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我想,除了模仿,我應該有自己的能力,特別是在比賽那樣的環境下,當場寫教案,說實話,我會發慌,沒底。我應該進行怎樣的訓練和學習,才能夠做到獨立寫出一份合格的教案? 3.福安實小語文組的觀點:一、參與集體備課的教師要有主人翁意識,能夠積極參與、提出建議與不同看法。二、參與備課的老師要事先鑽研過教材,做好備課前的准備。三、執教教師要擬好說課稿,能夠提出自己的教學設想與所需解決的問題。最後就是共同解決問題,敲定最佳方案了。 4.陳朝蔚的觀點:在集體備課時,每位教師應提前了解學生,疏通教材,了解所教學科的知識體系和學習目標。根據備課組擬定計劃,備課組長安排,主備教師提前3天確定課堂教學的學習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程序,形成「教學案」初稿,並列印出來,復印好保證備課組教師人手一份。其他教師此時也要熟悉課文,認真審閱「教學案」初稿,並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寫在初稿上。 在備課組討論時,首先由主備教師說課,談自己的備課構思、具體流程,其他教師補充,提出修改意見,逐步完善教學方案。黃國才的回應:同意。我還要補充: 我認為集體備課,最重要的是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思考,集思廣益。也許沒有「最佳方案」,只有更為合適可行的方案;即便有「最佳方案」,也不一定適合每位老師、每個班。其次,余文森教授提出的集體備課,同題多輪上課的校本研究形式,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非常重要。即集思廣益地備課好課,由某位老師(輪流進行)先上,大家聽,聽後評議、修正;再由他到第二個班上,大家聽,聽後評議、修正;再由他到第三個班上……如此進行。如果一位老師一個學期能夠經歷一次這樣的「磨礪」,了不得!——我覺得這是更好的「集體備課」。 5.原點的觀點:集體備課是我校的一項教研製度,每個年段設一名備課組長,具體負責該年段教學、教研活動的組織與協調工作。可以說,集體備課制度在促進我校教師正確理解教材、提高教學效率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名參與者,我深切地認識到這種制度在促進教師思維碰撞、資源共享、智慧互啟等方面的優勢。那麼,如何使集體備課的效率更高一些,使每個參與其中的人能真正得到收獲,在此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了。 集體備課,必須有「備」而來。我校要求教師提前備好一周的功課並寫好教案,這就使得在集體備課時大家不是臨時閱讀教材,而是針對自己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的理解談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在處理教材時覺得比較困惑的問題。例如,我在備《生活中的比》一課時,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比的廣泛存在。但在集體備課時,同年段的老師在聽了我的教學思路後,覺得我在「生活味」方面比較重視,可能會沖淡了教學過程中的「數學味」。最後,我採納了同伴的意見改進了教學設計,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先有了自己的思考,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實現更大的交流效果。正所謂:有備而來,多得而歸! 集體備課,不僅僅是備「教材」。在集體備課中,往往更多關注的是如何處理教材,這是必要的,但我覺得還不能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而應該把研討的話題進行拓展。我任教六年級數學學科,我的學生將是全國課改實驗區的首批小學課改畢業生。那麼,這些學生經過了六年學習是什麼樣的發展狀況?他們與往屆非課改實驗畢業生又有什麼區別呢?這是作為參與新課程實驗的每個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於是,在集體備課時,我們年段的老師也就這個問題進行了研討。經過討論,我們發現了這些孩子具有如下特點:自信大方、熱情開朗、積極參與、思維活躍、敢於發表不同看法。但我們在欣賞著這些課改理念帶來的成果時,也看到了一些讓我們憂慮的現實。幾年來課改並非一帆風順,在一片「棒、棒、你真棒」成長起來的這些孩子顯得比較浮躁,課堂上插嘴現象比較嚴重,有時甚至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另外,這些孩子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嚴重,有的學生甚至連最基本的計算方法都不能很好掌握。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年段制定了加強教學常規教育,精心設計練習實施分層作業的措施,同時,我們也認為應該借鑒以往畢業班教學的先進經驗,重視學生的知識過關工作。 集體備課,要關注「課前」,也要關注「課後」、關注教學中的「問題」。集體備課,除了共同探討對教材的理解以外,我們還關注「課後」的工作—即家庭作業的設計。我們把家庭作業看成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在作業設計中也充分考慮了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體現了針對性與層次性,力求讓不同的學生在練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另外,我們也經常把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拿到集體備課時進行研討。 課改工作的縱深推進,給每個教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教師的單兵作戰無疑會顯得勢單力薄,而在集體備課中的相互分享、相互啟迪,能有效地幫助教師解決教學難題,有效地促進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在彼此分享智慧的過程中,同年段的老師成了合作夥伴,加深了情感和友誼,使得同事關系更為和諧。 當這樣的集體備課成為每個學校的制度,當每次集體備課成為教師的一種期待時,教師的專業成長就不是問題! 6.Gtyxronger的觀點:我認為集體備課,最重要的是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思考,集思廣益。也許沒有「最佳方案」,只有更為合適可行的方案;即便有「最佳方案」,也不一定適合每位老師、每個班。 其次,余文森教授提出的集體備課,同題多輪上課的校本研究形式,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非常重要。即集思廣益地備課好課,由某位老師(輪流進行)先上,大家聽,聽後評議、修正;再由他到第二個班上,大家聽,聽後評議、修正;再由他到第三個班上……如此進行。如果一位老師一個學期能夠經歷一次這樣的「磨礪」,了不得!——我覺得這是更好的「集體備課」。另外,課後的及時總結、反思也是積累的一個途徑。 7.黃牛的觀點:我覺得集體備課並非一定找一個具體的時間,具體的地點,然後大家聚在一起談自己的想法,其實在平時,下課後,我一回到辦公廳就喜歡把課堂上的一些體會或者是一些新嘗試和新問題拿出來和同事交流.我認為這也是集體備課。丟了的回應:支持!我覺得如果找具體的時間和地點,這樣有局限性,因為老師們並非都是一樣的課程安排,尤其身兼多職的老師們,這樣更是不方便,所以平時可以隨時交流,隨時積累,隨時討論,是個很好的方法。原點的回應:非常贊同。 其實就種隨時隨地的教研方式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這也就是說,集體備課其實是一種理念,強調的是教師之間的同伴互助,而不是要有固定的模式,這樣可能 容易走入形式。8.芊蘿依綠的問題:我們年段在集體備課時,常有一個困惑:在預設時,覺得這個知識點應該是學生學習上的盲點,可是在教學中卻發現,不用花太大的力氣,學生就能自主解決問題了;而我們覺得這些知識挺簡單的,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的,反倒成了學生學習上的難點.請教專家們,預設與生成的這種矛盾,在備課中應如何處理呢?阿香的回應:這就是如何把握學生學習起點的問題。相信您可以在上次的研討中得到一些啟發。

D. 如何做好集體備課

做好集體備課的方法:
首先,每位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明確把握所教學段在課標中的基本要求,熟悉教學內容,為參與集體備課做好准備。

其次,要計劃好集體備課的內容,重點放在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和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方法上,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第三,針對計劃,教師闡述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要重點討論,這是能否落實課改理念的關鍵。必要時可以組織教師觀看本學科教師的常態錄像課,以使討論更加深入有效。
第四,做好集體備課筆記。因為集體備課是「團體的產物」,教師只有將「思想碰撞的結晶」帶回去,融入自己的教學設計中,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
當然,各校情況不同,面對的學生不同,教師水平不同,我們應更多地從實際情況出發,探討更為積極有效的集體備課形式。
一、集體備課備什麼?
備課是展現教師教學藝術的序幕。備課過程實際上是教師對自己組織每一節課的教學活動的內容、時間和空間結構的規范和優化過程,這是一個循環往復、逐步發展提高的過程。過去,我們通常採用獨立備課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彰顯教師個人對文本(教材)的獨到見解,於是,課堂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壯觀。但個人獨立備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過分追求獨到見解,而忽略了教學中的一些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滲透與訓練。長此以往,學生的「應知應會」打了折扣。現在採用集體備課形式,目的是在充分醞釀、日趨完善的集體智慧的基礎上,能動地發揮教師個人潛能,在二次備課中顯現教師個人的教學魅力。我們不能把集體備課代替教師個人備課,我們更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走進一個程序化的模式中。為此,我們共同探討有關集體備課的問題:集體備課到底備什麼?怎樣備?
1、備教學理念
理念是什麼?理念就是教學指導思想。先進的課程理念,都來自於成功的教學實踐。理念指導實踐,實踐孕育理念。數學課程標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教材是我們首先要研究的基礎。只有將這些理念爛熟於心,我們在備課中才能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定位,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與時俱進。
2、備教材
教師在第一次集體備課時,一定要認真研究教材,對本學期的課程進行整體規劃,簡要寫出本學期的教學計劃,並制定好單元教學計劃。對教材要有宏觀上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更要從微觀著手,腳踏實地,力求實效。
3、備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學習,就必須充分的「備學生」。要具體分析學生實際,在哪些方面會存在問題,怎樣講更易於學生理解、領悟和應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從其感興趣的方式、方法人手,往往效果更顯著。
4、 備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得當,教學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集體備課時必須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同時,對學生要進行學法指導。
5、備教學重、難點
摸准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是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之上,它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就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而言,班與班之間參差不齊,學生與學生之間參差不齊。在開學這段時間的聽課中發現兩種不利現象:一是教師為完成教學設計中既定的內容,在學生已掌握知識要點的情況下,仍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該知識要點,學生真正需要教師講解、加強鞏固的地方因時間而耽誤,或一帶而過,或省略為自學。一是嚴格區分課時目標,集體備課時,應充分討論生情、班情,在此基礎上確立教學重、難點,合理劃分課時,使課堂教學密度均衡。
6、備學習方式
修訂後的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增加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有意義的接受學習」相輔相成。這告訴我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應是唯一的課堂學習方式,它應與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有機結合,互為補充。
一些教育專家在各種教學刊物上撰文,指出當前課改中出現的幾種誤區,其中一誤區為學習方式「自主變為自由」,教師在課堂上充當的是:1、學生學習的「召集人」:學生誇誇其談,教師無所事事。2、學生交流的「旁聽者」:學生漫無邊際,教師不置可否。3、學生活動的「捧場者」:學生言行出軌,教師大加贊賞。
集體備課時,我們應探討教材中哪些知識是可以讓學生自己學習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師講解的,教師應將到什麼位置。要預設學生會出現什麼問題,教師該採用什麼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千萬不能讓學生指責教師在課堂上「不作為」。
7、備作業設計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通過「學得」和「習得」而來的,無論課內課外應「學得」與「習得」並存。眾所周知,作業設計成為教師了解、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一把尺子,這把尺子在教師手中。教師應怎樣用好這把尺子,是我們集體備課要探討的。我個人認為,我們應探討兩個問題:
(1)作業的量。不論課堂作業,還是家庭作業,都應嚴格控制學生作業的數量,保證學生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作業。可以因人而異,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設立必做題和選做題。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2)作業的質。這是教師備課討論的重點。作業的設計應既是對課堂學習的鞏固,也是對課堂學習的反饋。作業題型的設計既相對固定,也應有所變化。相對固定是針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尤其是對低年級學生來說,盡快地認識、熟悉、讀懂題目,是保證作業質量的基礎。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知識水平的補充,作業題型應有變化,以幫助學生學會審題,正確答題。作業內容的設計即考慮基礎性,也應兼顧發散性。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因此,作業內容的設計應把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鞏固與掌握放在首位。集體備課強調的是集體智慧與個人創意的結合,建立有效的集體備課的運行機制,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探索的內容。
二、集體備課缺什麼?
在課程改革不斷推進過程中,學校遇到了非共性問題。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受到各界關注,校本教研應運而生。集體備課作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被賦予了新的使命。這一使命就是藉助教師的群體智慧解決新課程理念科學合理地落實到課堂中的問題。
現在一些集體備課活動,還是不盡人意。為此作了如下工作:
1、訪談。(訪談對象中有校長、教研組長、教研員、教導主任。)
(1)你怎麼看集體備課?
教師a:教師要乾的事情太多。考試、班會、續教、職評剩下的時間寥寥無幾,集體備課就是應付差事。
教師b:我看集體備課是增加了老師負擔,浪費了寶貴時間。你想,原本老師看看書,在書上寫寫畫畫,就可以上課了。現在,還要寫詳細,還要修改,上課有幾個人照教案上課?
教師c:現在網路這么先進。教師有時間上網搜集一些資料,不就行了。集體備課有點多餘。……
(2)你參加的集體備課是怎樣進行的?
教師a:教師分頭寫教案,學校安排統一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說教案,說完改,改好上傳,然後寫反思。
教師b:同軌教師,每周五下午第三節課集體備課,教師分頭來說下一周的教案,利用假期調整使用。
教師c:我們是幾所學校共同研討考點,制定共同的教學框架,然後分頭實施。
(3)集體備課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教師a:我剛參加工作兩年,集體備課讓我很快適應了教學崗位。以前我的教學成績和同軌教師比差異非常大,現在明顯縮小了差距。
教師b:以前我電腦不行,集體備課以後,寫好了教案,都是年輕教師幫忙列印,現在進步多了,年輕教師給學校帶來了活力。……
教師c:一般吧,沒什麼明顯的影響……
有的教師反映,新教材沒有舊教材好用,你們在集體備課上討論過類似的問題嗎?
教師一:沒有。討論有用嗎?新教材出了,好不好也得用,是不是?
教師二:我也這樣認為。集體備課討論它不更白耽誤工夫嗎?
教師三:兩套教材,一起看,把舊教材當參考。
2、思考:
(1)集體備課缺乏老師們的主動支持。當集體備課成了一項行政任務,當集體備課成了教師不參加不行的活動,集體備課也就沒了民主自由的味道。領導在上,我在下,怎敢不聽黨的話?教師帶著這樣的心態參加集體備課,其效果必然事倍功半。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被公認的先進理念,也是新課程改革中大力倡導的教育理念。教研活動都要服從行政的需要,這一理念的落實之艱難可見一斑。在推進集體備課時,作為管理者有必要認真反省一下,我們倡導的集體備課教師是真心擁護嗎?我們怎樣做才能贏得教師們的支持?。
(2)教師為什麼不支持集體備課活動。教師一致的聲音是:集體備課增加了教師的負擔。集體備課缺乏實效。集體備課應當是促進教師成長的平台和教師展示自我的才華的舞台。如果我們能認真反思一下,我們進行的集體備課是否貼近教師的急切需要,集體備課研討的內容是否具有明確的針對性,集體備課要解決的問題是否是教師們在新課程實踐過程中遇到靠自身努力難以解決的真實問題;如果我們在這樣的基礎上果斷剔除那些本無研討必要卻要喋喋不休地進行研討的內容;如果通過我們對集體備課的改進實實在在的增加了備課的含金量,那麼我們何愁教師不支持和擁護?沒有實用性是教師不支持集體備課的原因之一。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條條大陸通羅馬。集體備課首先應當讓大家把自己對新課程的理解和困惑開誠布公的亮出來。急於統一意見,領導和專家拍板,讓教師產生了這樣的思維定勢,說也白說,白說不如不說。教師話語權被無形的剝奪是教師不支持集體備課的原因之二。
辯證地看,一些教師對傳統教學方式的習慣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新課程的事實,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應當本著寬容的心態,給他們足夠的轉變時間。有些學校把集體備課強加給教師,既要改革,又要成績。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追求早動手,無視學校的實際條件。對集體備課認識思考還不成熟,就倉促上馬,導致集體備課難以深入,只剩一張皮。管理者在認識集體備課過程中的缺乏對集體備課本質的把握,就強行推行是教師不支持集體備課的原因之三。
(3)面對集體備課,我們應當做什麼?
集體備課應當有所創新。集體備課本不是新事物。它產生的背景是教師在知識結構和教學水平上存在明顯的差異。當初,靠優秀教師的引領在當時確實收到了明顯的效果。但我們今天實行的集體備課背景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我們的教師隊伍絕大多數都受過正規的師范教育,教師具有較好的基礎。新課程對教師來說是新事物。新課程的推進可借鑒的經驗有限。這就需要在推行集體備課是必須有所創新。
集體備課的創新至少應當明確以下指向:如何使集體備課更好地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服務。通過教師的群體智慧找到課程改革從理論到實踐的平穩著陸的途徑。人們對集體備課的期望是藉助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科推進新課程過程中的個性化問題。因此,集體備課的基礎作用應當是破舊立新。即從備課階段最大限度的剔除不符合新課程要求的糟粕,從而保證新課程理念的正確落實。教師在參與集體備課過程中不斷糾正自己對新課程認識和實踐的偏差從而不斷完善自己,促進自己的成長。如何使集體備課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當集體備課不是為解決課堂教學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困惑時,就缺了在崗的必要。當我們還不能發現在課程改革落實過程中出現了那些依靠統一培訓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集體備課就失去了用武之地。目前很多集體備課活動,內容瑣碎、繁雜、求全責備,又是教師教案復雜化的傾向。教師帶著這樣的教案授課時教學個性受到了相應的限制;還有很多集體備課成了研究應試的平台,成了學校總結工作創新的裝飾品,這些集體備課的起點就偏離了集體備課的方向。結果,無疑是苦了老師,毀了學生。

E. 如何基於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當前,在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推行有效教學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區域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實施課程改革,實現教育內涵發展的迫切需要。有效教學的著重點在課堂,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准備的有效性,尤其是如何提高集體備課的有效性,筆者認為,要努力追求「三新」:
集體備課的新認識。備課是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但操作中卻往往成為軟肋。目前,大多數學校實行的是個人備課基礎上的集體備課制,在操作過程中,往往存有個人備課不深入、集體備課走形式的弊端。在有效教學的理論體系中,集體備課不應是傳統意義上的備「課」,即只是對文本的准備,而應擴展到更為深廣的領域:一要研究教與學的關系,二要研究教與學的目標,三要研究教與學的操作程序,尤其強調對學習需要的分析、對學習內容的分析、對學生特徵的分析,以真正體現「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教育理念。因而,在有效教學的大背景下,「備課」更名為「教學設計」應該更准確、更科學。
集體備課的新形式。有效備課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傳統的集體備課聚焦於教學內容及其重點難點,大多採用討論式,討論的內容也往往以文本為主。有效教學強調要讓學生獲得進步或發展,因而在集體備課的形式上要由先前的局限於「教什麼」的討論模式向「怎麼教」的說課模式過渡,要把教材解讀、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習題設計、試卷編制等內容納入說課范圍內。教案撰寫應根據教師實際,實行詳案、簡案相結合,並能積極探索、完善教學一體案或導學稿。
集體備課的新內容。有效教學的實施涉及許多環節,其中備課是一個重要前提,直接影響著有效上課、有效訓練、有效評價。集體備課的本質是「研究」,核心是「研討」,應著力突出一個「研」字。筆者認為應在以下幾方面來落實這個「研」字:
1、教材解剖進教案。樹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情緒狀態(包括教輔資料)進行選擇、排序和組織等方式的「再度開發」,尋求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對課程內容進行「校本化」、「生本化」的處理。
2、學法指導進教案。有效教學以學生的有效學習為前提。科學的集體備課應把具體的學法指導方面的內容寫進教學設計,在集體備課時討論、研究學生的學習特徵和規律,著力改變學生「聽中學」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造「做中學」、「嘗試中學」、「體驗中學」、「研究中學」的機會,努力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培養能力,尤其是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過程。
3、習慣培養進教案。沒有良好的習慣就不能提高學習效率。在有效教學中,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應與平時的學習過程完全隔離開來,只是出現班會課上或專門的學法指導課上,而應該體現在集體備課中,通過交流、討論,在教案上明確標注出「預習要求」、「自主學習」、「復習要求」等內容,培養學生超前預習、積極思考、及時復習等良好習慣,真正讓學生想學習、會學習。
4、習題設計進教案。作業是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以往的教學大多依賴題海戰術,大考小考不斷,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苦,校長管得苦。有效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環節,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一樣,均存在於教學體系中。所以作業如何設計,也應是集體備課討論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便要求教師先要深入題海,精心選擇,精心設計,利用集體備課的時空,敲定典型的、富有實效的鞏固習題,從而讓學生遠離題海,促進不同層面的學生均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沒有永恆新潮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手段。在有效教學背景下的集體備課,還應加強學科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既要在建設中總結提高,又要在建設中推陳出新。

如若滿意,請點擊右側【採納答案】,如若還有問題,請點擊【追問】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

~ O(∩_∩)O~

F. 如何搞好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是教學質量得以保證的重要基礎。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必須強化集體備課,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群策群力,集百家所長,成一家之言。集體備課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這已經成了共識。集體備課可以增進教師間的了解;形成一種濃厚的學術氣氛;開發教育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備課方案:備教材:充分利用好我們的教材,要求吃透,挖深,做出最好的導學案。按照既定的整合,分工合作。讓學困生看到希望,中等生看到鼓勵,優秀生看到挑戰。備學生:我們的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上「貧富不均」的現象,要求我們必須吃透學生,實施分層教學,這一點必須在導學案上體現出來。備教法:以學案導學的方式進行,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點撥和學生講解相結合,教師充分展示個人魅力,爭取每堂課都是優質課。備課流程研究教材,個人備課, 提出問題———→教研活動 中心發言,解決問題——→集中聽課,課堂實施 信息反饋——→教後反思,二次教案,理論提升具體要求:(一)個人提前備課。要求做到三個一:①一要認真學習和研究課程標准、教材以及其它相關資料;②一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各個擊破;③一要深入學生,做好調查,有的放矢。在保證上述要求的基礎上,教師提交個人備課,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出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實施方案,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和提出問題。(二)集體教研活動。中心發言人就本模塊的教學提出建議性的指導和具體的實施要求,要求做到「三統一」:①統一教學進度;②統一教學目標;③統一教學重難點;教師們共同探討,相互補充,反復推敲,提出不同的細節設計,對遺漏的內容進行修正。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經過集體分析,共同解決可能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完善自己的教案,結合實際和學生特點選擇教法、學法。(三)課堂有效展示。經過備課組集體備課後的教案有待於在教學實踐中加以考證。因此,有必要進行集中聽課,評課,以便能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步的集體備課和教學收集有用信息。(四)教後及時反思。授課後要及時反思,及時總結。備課組所有任課教師授在聽課後要進行評課交流,並對每個教師的教學進行評估,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以便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 總之,集體備課是法寶,「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只要大家群策群力,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就能穩步,有序,和諧,健康地發展。

G. 集體備課包括哪些基本環節

一、定集體備課時間: 每周星期二下午,是學校分給我們物理組的教研活動時間,每個物理教師都沒有課。這是我們學校集體備課做得比較好的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和保障。 二、定集體備課地點: 教師辦公室。 三、定集體備課的內容: 第一個方面 重點研討本次備課,其基本流程為: 個人輪流主筆→組內教師修改、補充→主備人說課→集體討論修訂→領導審核簽字、印發→課後反思、交流 第一步、個人輪流主筆:備課組長提前一周布置備課任務,組內教師個人備課,主備人務必將個人備課初稿於下周星期一前列印出來,提前發給組內其他教師(我們學校要求所有教師務必全部使用電子教案)。 第二步、組內教師修改、補充:組內各教師在周二集體備課前結合主備人的教案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並在教案上標注,以便集體備課時,進行研討。 第三步、主備人說課:在周二集體備課時,所有主備人對自己的備課案進行說課式的說明,課件進行演示。 第四步、集體討論修訂:組內教師對觀點不一致的地方進行研討,包括課程標準的要求、重難點的把握是否准確?教學方法是否合理?自學指導的設計是否科學、是否能夠引導學生通過自學突破本節的重點和難點?設計怎樣的當堂檢測題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後可能存在的問題?如何引導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當堂訓練題的設計是否科學全面?課件製作是否合理,尚需怎樣改進等。最後達成一致,並用紅色筆在教案上進行標注。對於仍有困惑的地方及時向有關專家尋求幫助。 第五步、領導審核簽字、印發:主備人對集體備課後的教案和課件進行整理和完善。務必於星期三下午前將修改好的正式教案交備課組長和分管領導審閱簽字,然後交列印室復印,星期三下午分發至各任科教師手中 第六步、課後反思、交流:任課教師使用經過集體備課的統一教案上課後,要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情況,認真撰寫教後筆記與反思,分析成與敗,總結得與失,進一步完善教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二次備課,再由備課組長匯總、整理,最後上交學校教科室存檔,組建本學科的優秀教案庫、課件庫、試題庫,以備來年教師集體備課時借鑒,再進行新一輪的集體備課、研討、完善、使用、反饋、再完善。 集體備課的第二個方面 確定下次集體備課的內容、課時分配及主備教師安排。對於怎樣安排主備教師和備課內容,我們結合了我校物理教師的實際情況,具體的做法是:每個教師每周備兩堂課,最多的備三堂課,因為我們學校物理老師比較少,每個年級十個班。備課組長在分配備課內容時要根據老師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

H. 如何進行集體備課

教師集體備課是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備課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系列活動。其具體運作方式如下:
1、組織管理:
集體備課由教學處(或教科研室)實施管理。一般由教研組長具體主持集體備課活動;公共科和規模較大、門類較多的專業教研組可分成若干備課組,由備課組長負責具體實施,教研組長指導並參加各小組的備課活動。
2、活動過程:
(1)活動准備——「二研」、「三定」
組長提前通知全組成員在集體活動前認真研讀教材、大綱,通知中明確集體活動的「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
(2)集中研討——「四備」
集中研討即組長在集體備課時間里召集本組教師提出備課要求,聽取中心發言人的發言,討論備課提綱。討論中心發言人提出備課提綱時,應包括備重點、備難點、備教法、備作業(還應包含單元檢測)。討論時要充分發揚學術民主,允許不同意見的爭鳴。
(3)修改提綱——「五統一」
根據集體討論的內容,中心發言人修改備課提綱,要充分體現「五統一」:統一教學思想,統一「雙基」、「雙力」(智力、能力)和「雙育」的內容與要求,統一課時安排,統一達標題目,統一考核要求。同時提出改進教學方法的建議。
(4)撰寫教案
各任課教師根據集體備課的備課提綱和各班的學情,撰寫教案。此時,在不離開「五統一」的前提下,發揮各人特長。
(5)信息反饋
下一次集中時,把根據備課提綱實施時反映出來的重點問題提出來,供以後借鑒。
3、時間安排:學校可根據各學科的特點,每學期規定幾次,或每周一次。視各校各組教師組成情況而定。如果將每周集體備課的時間排進課表,那就更加制度化、規范化了。

I. 集體備課怎樣才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一、集體備課的好處

①有利於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做到知識共享;

②有利於准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③有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

④有利於省時、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⑤有利於資料共享,提高教學質量;

⑥有利於增進老師之間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種交流、合作、研究的學術氣氛;

⑦有利於開發學校現有的教育資源,推廣學校優秀老師的教學經驗,縮短年輕老師的成長周期,節減學校培訓經費。

二、如何開展集體備課

(一)確定集體備課的組織形式及參加人員

(二)集體備課的實施原則──四定、七備、六統一

1.「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

2.「七備」:備思想、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學法、備教學手段、備教學過程。

3.「六統一」:統一進度;統一目標;統一重難點;統一每一節課授課的共性內容;統一作業(課堂練習題和課後作業題,作業難度分三個層次);統一單元檢測試題。

(三)集體備課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基本程序:個人初備,集體研討,修正教案,課後交流、反思。

基本流程:

確立課題──組內討論──確定主備(講)人(形成初案)──集體研討(形成共案──個性化設計(形成個案)──教學實踐(跟蹤)──課後交流、反思──二次──資料保存

(四)個人初備:

基本要求:腦中有綱(標)腹中有書、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

具體要求:1.備思想:2.備教材:「八點備課法」──重點、難點、弱點、疑點、考點、易錯點、易混點和盲點。

(1)依據「全冊備課—單元備課—課時備課」的思路,准確備出單元、章節的重、難點以及解決重點的方法,突破難點的手段。

(2)深入研究教材,創新教學手段。

(3)備出教參上沒有的東西,變成自己的財富(來於教參,又高於教參)。

(4)備出章節之間知識的過渡、銜接、拓展和深化。

(5)備問題的預設及設計意圖

3.備學生:

充分了解學情,備出不同層次及不同要求。

以學生為本,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以學生為出發點,備出切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案。

4.備教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5.備學法:預習法、指導法、設疑法等,對學生要進行學法指導。

6.備教學手段:要詳細列出教學手段,包括課前准備,課後鞏固等。

7.備教學過程:

(1)引入(2)教學環節(3)問題的預設與生成的處理預案

(4)總結(5)板書設計(6)練習設計(課堂和課後)

(五)集體研討

在集體研討活動中,主備教師要提供給本組教師統一的教案,然後由主備教師(中心發言人)說課。說課要涵蓋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說教學內容:包括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教材處理。

2.說學生:

①分析學生知識能力水平,說學生在本章、本節、本課的知識積淀。學習本節課可能出現的知識障礙等困難及解決的對策。

②分析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及根據其特點所採取的教學對策。

③說教案的可適性。

3.說教法:

說本課選擇何種教學方法及其教育理論依據。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①要說出本節課所採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據的教學原理或原則。

②要說出本節課所選擇的一組教學方法、手段,對它們的優化組合及其依據。無論以哪種教法為主,都是結合學校的設備條件以及教師本人的特長和學生實際而定的。要注意實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種教學方法,要注意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提倡教學方法的百花齊放。

③要說明教師的教法與學生應採用的學法之間的聯系。

④要重點說說如何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方法。

4.說學法:

說本課擬教給學生什麼學習方法,培養哪些學習能力。具體要說清:

①針對本節教材特點及教學目標,學生宜採用怎樣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它,這種學法的特點怎樣?如何在課堂上操作?

②在本節課中,教師要做怎樣的學法指導?怎樣使學生在學會過程中達到會學?怎樣在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地融進學法指導?

③學法指導包括課前、課中、課後等。

5.說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要有多樣性、可選擇性,要符合學校和學生實際,要有具體要求,如課前准備、學生資料收集等。

6.說教學過程:

說教學過程是說課的重點部分,要求做到:

①說教學全程的總體結構設計,包括預習、教學、訓練、復習的安排。

②說教學環節的安排,包括如何引入新課、如何進行新課學習、如何鞏固新課成效,以及如何過渡銜接。

③說教學重點、難點的教法設計。

④說板書的設計,包括板書的內容,在教學中的展開程序,板書與教學的關系。板書設計要有針對性、概括性、科學性、藝術性和實效性。

⑤說作業設計:A、說每一個作業(練習)題設計的意圖和目的。B、說學生在「作業」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力爭在課堂教學中先期解決(預見性)。C、說不同層次的作業及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D、在下次集體備課或教研會上,說反饋後的鞏固訓練。

⑥說教學反饋,要對教學過程作出動態性預測,考慮到可能發生的變化及其調整對策(預設與生成的處理)。

(六)修正教案

在集體備課中,中心發言人說課,老師們共同探討、相互補充,使得教案內容更加充實、完善。但教案千萬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則就沒有創新精神。

要做到:1.每一位教師在集體備課中都應當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集思廣益。

2.每一位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要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學對象,自己對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理解,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各人可依據本班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進行二次備課,使教案具有個性化特徵。

3.教案上要有圈點、修改、補充、拓展和教後反思等記錄。

(七)教學實踐(重點跟蹤)

經過備課組研討過的教案是否可行還有待於考證,因此,有必要進行跟蹤聽課進行檢驗,以便得到總結、提高,備課組成員之間要互相聽課、取長補短。

(八)課後交流、反思

一個完整的備課過程應有五個階段:准備階段,分析階段,創造階段(編寫教案),提高階段(二次備課,調整和修改教案),總結、反思階段。課後交流,就是對備課的總結階段。備課組教師在集體備課情況下授課,要進行交流,對教學進行反思,肯定優點,指出不足,以揚長避短,促進今後教學的進一步開展。

(九)資料保存

保存資料,供以後研究和參考。

三、集體備課應注意的問題

(一)集體備課活動應遵循的七個原則:

1.合作性2.實效性3.研究性4.創新性

5.統一性(辯證的統一)6.超前性7.完整性

(二)集體備課時教師要樹立以下四個意識:

1.合作意識2.整體意識3.超前意識4.反思意識

(三)集體備課必須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

1.正確處理好個人鑽研與集體討論的關系。

2.正確處理好備課與試講的關系。

3.正確處理好骨幹領路與培養新教師的關系。

(四)集體備課要克服四種現象:

現象一:集體備課成了「大雜燴」。

現象二:集體備課成了「集體剽竊.」。

現象三:集體備課成了「一言堂」。

現象四:集體備課成了「木偶戲」,缺乏個性。

(五)集體備課要避免流於形式:

(1)雖然定時定點,人也到位了,但各干各的事或東扯西拉聊一通,白白浪費時間。

(2)雖然有集體備課活動記錄,但無實質性內容。如只是知識點的羅列,提綱挈領,過於粗略,純粹應付學校檢查。

(3)雖然有一定的形式,但不夠深入,質量不高。如:一位教師主備、主講,其他老師不願意參與,個別老師留一手;一位教師備好後,不進行討論和研究,其他教師用,坐享其成……

(4)盡管研討比較充分,形成了一體化教案,但到了自己課上仍然用自己的一套。

希望老師們能在集體備課中不斷地提高。

閱讀全文

與專注於目標的教學設計集體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