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歷史集體備課總結

歷史集體備課總結

發布時間:2021-02-19 04:21:38

A. 對歷史學習情況的總結

回顧一學期的工作,想說的真是太多了。人民教師這一職業是非常辛苦的,擔負著教學工作、教科研工作及學生管理等多項的任務。下面我從五個方面對本學期教學工作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積極參加政治學習,關心國家大事,擁護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遵守勞動紀律,團結同志,熱心幫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確,態度端正,鑽研業務,勤奮刻苦;班主任工作認真負責,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為人師表,有奉獻精神。
二、教學方面:
1、備課
開學初,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在師校教研員的指導下進行集體備課,仔細聽,認真記,領會精神實質。然後根據要求,提前兩周備好課,寫好教案。平時做到周前備課。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教參,學習好大綱,虛心向同年組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點、難點。
為了上好一節課,我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為了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我積極查找課件,製作課件,准備、製作教具。復習階段,我把每一單元的知識框架、重點內容寫在黑板上,為的就是讓學生有個清晰的復習印象。
2、上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准備,不打無准備之仗。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有難度的問題找優等生;一般問題找中等生;簡單些的總是找學困生回答。桌間巡視時,注意對學困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課後及時做課後記,找出不足。
3、輔導
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教給他們好的記憶方法,好的學習習慣,做到對所學知識鞏固復習,及時查缺補漏。並與家長聯系,及時溝通情況,使家長了解情況,以便在家裡對孩子進行必要的監督。
4、作業
根據減負的要求,我只在雙休日布置適量作業,作業總是經過精心地挑選,適當地留一些有利於學生能力發展的、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業。
二、德育工作:
德育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教師德育工作的秘訣就是"愛"。師愛是偉大的、神聖的。師愛是人類復雜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結著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師愛是"超凡脫俗"的愛。這種愛沒有血源和親情,沒有私利與目的,然而這種愛卻有一種巨大的力量。
1、愛就是了解。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知識基儲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交友情況、喜怒哀樂的深刻了解。這是做好班級管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2、愛就是關懷。
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於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愛是指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丑小鴨"同樣也要愛。
3、愛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矗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這就是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污辱學生;理解學生要從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幼稚和天真;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在磨練中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
4、愛就是責任。
愛學生要深入地愛,愛學生要理智地愛。就是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對其缺點錯誤,不縱容、不姑息、不放任。師愛既蘊含著強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現出深刻的理智,不僅著眼於學生目前的得失和苦樂,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前途。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學生們易於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在輔導學生學習時,不僅要使優等生學好,也要使中等生學好,更要使學困生學好。因而在平時教學中注意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同時在學校我又採取讓同學教,小組互幫互助的方法,讓先進學生帶動後進生。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助,他們的學習情況有了明顯的進步。教師的責任不僅在於教授學生知識,更在於引導他們學會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為准則。
四、個人學習:
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努力學習英語,以適應當前教育的形式,給自己充電,為進行雙語教學做好准備。積極進行學歷進修學習,爭取三年之內拿下本科。我還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製作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服務,同時也幫助其他同事打材料,上網查找資料等等。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本學期有一篇論文發表。
五、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3、加強守紀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學習,課下也要按校紀班規嚴格約束自己。
4、教育學生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5、在教學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級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獲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誨我的學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學生,我無愧於我心,我無悔於我的事業。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B. 初中歷史綜合實踐活動總結怎麼寫

我校2006年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程開設伊始,就受到了李待軍校長的高度重視.組織並召開了學校領導班子、教研組長、專任教師組成的會議.會上李校長詳細說明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現代教育的重要地位.並要求大家群策群力積極參與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我們的宗旨是「確定好一個主題、開展好一項活動、調動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帶動全體學生的發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發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稱.它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它雖然有國家制定的總的活動綱要,有獨特的先進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但沒有課程標准和現成的教材,也沒有可學的操作模式.綜合實踐活動本質上是一門「校本化」的課程,僅僅靠「模仿」和「選用」,很難使它成為學校「自己的」課程.我們覺得,要實施好這門課程,必須走校本化之路;因地制宜,利用社區資源,結合學校的特點和學生的需要,整合自己的優勢,才能形成學校的特色,創出學校品牌.
另一方面,我們在考慮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時,取得了學校的大力支持.把綜合實踐活動分成兩步走:一是以社會實踐活動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二是以學科實踐活動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力爭把學生培養成既有社會實踐活動能力又有相當科學知識能力的綜合型人才.
如何根據地區、學校、學生的特點,開發出有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呢?又怎樣對各種資源進行整合,開展符合學生特點、體現地方特色的實踐活動呢?我們在學習、思考之後,選擇了《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研究》這一課題,旨在構建一系列具有創造性、綜合性、實踐性、教育性、自主性的活動內容,增強課程內容自身的適應能力和更新能力,以提高學生急需具備的各方面的素質.另外,所研究內容試圖解決知識增長的無限性與課程內容的相對穩定性、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同時,我校也力圖抓住這次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發展契機,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下面就本課題的開展情況作一簡單的匯報:
一、明確課程目標,構建內容結構
1、圍繞辦學理念和學生發展需求,確立課題的研究目標.
在學校辦學理念定位的大討論中,將愛國主義教育的切入點定位於:從認識家鄉入手,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再以熱愛家鄉為中心,輻射愛國主義教育.根據學生認識范圍的擴大和水平的提高,逐漸加長半徑,擴大圓面,豐富內涵,升華主題,提高品位,陶冶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課程開發的目標是以課改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我們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發展了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我們根據學校實際,根據學生個性發展需要,提出以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我們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
2、按照「三維」結構,構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框架.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沒有教材,但決不意味著活動內容可以隨意而定.實際上,綜合實踐活動不是一門課程,但是它也存在它的內容框架,不過這種內容框架不是由學科教材當中的章、節、目組成,而是由活動的序列構成.一個學校開展的活動如果毫無序列,就無法解釋自己的課程框架,無法解釋開展這些活動的必要性.當我們在考慮活動有序列的時候,有兩個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要保持自然探索、社會實踐和自我發展三者之間的大致平衡.綜合實踐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但不外乎這樣三個「維度」.保持三者的平衡,有利於促進學生素質結構的和諧發展.第二,要對學生在校三年當中的活動做出統一的安排,依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適當的活動.只有這樣,不同年級的教師才能抓住活動的要點,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把上述兩個因素結合起來,我們的具體的做法是:學校根據本校的特點和地域資源優勢,從自然、社會、自我三個「維度」出發,在不同年級確定適當的活動「主題」,在同一主題下,由學生選擇開展不同的「活動」.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要按「維度→主題→活動」這樣一個邏輯結構展開.課題組就發揮鄉村和校內課程資源的優勢作了幾次討論,將烈士陵園等作為德育教育的基地;將集發觀光農業園作為社會勞動實踐基地;把校內苗圃作為環保教育基地,把圖書室、信息技術中心等作為探索性、信息化學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程資源,也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創造性智慧.
3、依託地方資源,進一步完善綜合實踐活動校本教材
我們感到有責任把豐富的地方資源進一步整理和發掘,發揮它的教育功能,讓我們的學生不要遺忘,更要以此為驕傲.因此課題組的老師們積極行動了起來,投入到了校本教材進一步完善的工作中.在這過程中,我們強調師生互動,學校與社會聯動開發,突出教師、學生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通過調查整理,我們把家鄉的自然人文資源分成了以下幾類:
(1)、優美的風景:風景優美的碣石山,秦皇島有機農業生態帶橫貫其中.
(2)、育人的基地: 烈士墓是遠近聞名的中小學生德育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節都有中小學生到這里緬懷烈士的英勇事跡,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體驗幸福的來之不易.

(3)、悲壯的歷史:勤勞勇敢的人民,在戰爭年代,不畏強暴,同敵人作過殊死的斗爭;在困難時期,艱苦奮斗,戰天斗地,創造了新的生活.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書寫了一部悲壯的歷史.
(4)、淳樸的鄉風:泥井本土的風俗,是勤勞的人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活動中形成的.有吃秧歌、元宵燈會等習俗.
(5)、成材的學子:當年在我校勤學苦練,現在高等學府深造或走上工作崗位取得佳績的莘莘學子.
(6)、愛國的熱情:近年來,在我鎮涌現出許多熱愛祖國、建設家鄉、回報人民的感人事跡.
(7)、輝煌的成就:近幾年我鎮在經濟、農業、工業、商業、教育事業等各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有村村通水泥路、實現一鎮一所幼兒園一所小學一所中學等
通過大量的走訪和實地調查,特別是發動學生和家長搜索、提供素材,我們形成了第一手的資料,在進行細致的梳理後,把我校的辦學理念貫穿於校本之中,進一步完善了校本教材.
校園環境資源的利用.我校非常重視使校園文化成為綜合實踐課程的資源,力圖把校園建成學生學習、成長的搖籃.學校每一個區域的劃分,每一個景點的建設,都帶著濃郁的家鄉氣息.有突顯家鄉建設成就的長廊,有學生宣傳家鄉的書畫廊,有展示學生利用身邊材料動手製作的精美的手工作品.這些布局的設計完全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鄉村教育理論,也滲透了我校「為繁榮家鄉育才,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讓學生在學校能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會帶動家鄉的發展,更會為祖國的將來做出貢獻.
二、強化組織管理,建立保障機制
課程內容的現實規定、課程特性和實施情境的復雜性都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課題實施的管理帶來較大的困難.因此,兩年多來,我們從實際出發,從組織建設、人員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了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課題的實施相適應的管理和保障機制.
1、構建組織管理網路,形成責任分明、協調一致的合力.
為了使本課題的有效的推行,學校建立健全了實施組織網路.在這個網路中,校長室負責課程目標、課程開發方案的制定和課程資源的開發、課程實施的組織、管理協調;教科室負責活動研究、指導培訓、成果鑒定、資料管理等;教導處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執行和檢查考核;教研組負責計劃的制定、總結、實驗的指導、教學研討;各年級研究組負責確定、協調活動計劃;班主任及其他指導教師是具體實施者.在計劃制定方面,我們注重全員參與、自主制定,即校領導、教師、學生都參加到學校計劃制定的活動中來,它經過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兩個輪回.由上而下,即由學校領導、教科室將確定的我校綜合實踐的課程理念、目標向下傳達,組織教師學習領悟,讓每一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充分了解本課程的性質、任務、本校的活動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內容的制定全員參與,由學生到指導教師最後再匯總到主管的教科室.在學生中展開廣泛的調查,圍繞家鄉的山水,圍繞身邊的事物,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課題是什麼?再由指導教師進行篩選、歸類,最後由教科室根據各年級確定的研究主題進行統一的規劃安排,制定計劃.可以說,這些計劃集全校師生的心血和智慧,貼近學生的生活,體現學生的需求,更體現了我校綜合實踐依託地方資源的特色.這些活動主題富有新意,又源自學生生活,貼近學生,都是他們樂於探索實踐的.
2、制定相關制度,促進課程實施.
課題開始研究之初,能完全勝任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並不多,針對現狀,我們建立了相關制度來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和本課題的研究能基本達成.①保障激勵制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放性和實踐性決定了教師指導工作的復雜性和師資配置的難度.為了更好的調動任課教師的積極性,我校對於申報擔任綜合實踐課程指導教師的教師承諾提高綜合實踐活動任課教師及輔導員成果獎,期末根據實際(參照教師檔案袋和指導教師的過程性評價表)進行評比獎勵.②校本教研製度: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關鍵,我校以校本培訓為主要手段,不斷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水平.以定期檢查與抽查等方式,督促任課教師按計劃組織教學.允許教師採用「拿來主義」,鼓勵他們多看一些相關的雜志、文章、課堂教學錄相片、網路資源等,讓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模仿著在教學中實施,使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有更感性的認識.安排任課教師到秦皇島去取經,回到學校後立即向其他任課教師交流聽課所得,又分別請外校教師到我校指導教學,幫我們提一些實質性的建議.同時我校還邀請了縣教研室、進校的專家到我校對教師進行課改知識的培訓,解答了教師們在課改中存在的困惑,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方法.其次,我們借鑒語、數學科開展活動的成功經驗,每兩周組織教師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課例研討和教師匯報示範活動,讓教師在不同類型的案例剖析中了解並掌握一些指導學生開展活動的具體方法.另外,課題組定期為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推薦、印發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案例,並要求每一位課題組成員開展「六個一學習研究活動」,即讀幾本與綜合實踐相關的理論專著,寫一份學習體會,參與一個課題的課題研究,上一堂公開研討課,交一份完整的主題活動方案,寫一份活動案例或論文並公開交流.由教導處和教科室聯合對教師的「六個一」進行評比考核.以上活動的有效組織開展,確保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能基本勝任這門課程.
3、重視宣傳發動,取得廣泛認同.
我們利用學校的櫥窗、班級板報等宣傳陣地,以及向每位學生家長發放《告家長書》等形式,積極向學生家長宣傳、解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和對學生成長的好處,努力取得家長對學校開設本課程的理解和支持;同時走向社會,積極聯系我校的「學校德育基地」、「學校文明共建單位」及部分工廠、公司、企業,走訪、聯系一些勞模、老幹部、老教師、本地的致富能手及關心學校教育的人士,和他們就我校如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展開討論,取得了共識,獲得了他們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使他們成為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又一支生力軍.
三、實行制度化管理,促進課題研究
1、課時管理:綜合實踐活動要求的課時安排應是彈性課時制,即將每周2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我校聯系學校實際情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2節綜合實踐活動分成「1+1」的形式,「1」為信息技術課,每周一節,單獨列入課表,配備相應的信息技術老師;「1」為綜合活動大課,每周1節,以年級為單位集中安排在一個單位時間,列入課表.在平時的教學中,由各年級組長根據活動內容的需要,負責將課時進行調整組合.可以根據需要將1節綜合活動大課與信息技術課打通,也可將其與其它學科如自然、班隊、社會、地方等打通,統一安排使用.這樣的安排靈活性大,為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
2、人員管理:教師是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可缺少的因素.實踐證明,少數教師或專職教師承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是難以滿足全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需要的.因而,我校在教師的構成上,以「教師小隊」形式,以一個年級為單位組建若干個教師指導小組,從而來有效地開展各類活動.各年級的教師指導小組由年級組長、班主任、一些相關的科任教師(如:信息技術教師、自然教師、勞動與技術教師、品社教師等)組成.一次活動的指導老師不局限於一人,可以聘請校內相關老師客串.此外,各年級還可以根據需要自主聘請一部分社會教育力量,擔任校外輔導員,以充分發揮社會資源,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效果.
3、過程管理:在計劃實施過程中,我們注重動態管理.(1)集體備課制:每次主題研究活動由年級組成員先初步商量一下,由一位教師負責制定活動方案,方案不在於詳而在於是否能真正讓學生展開研究實踐活動,是否具有操作性.教師在活動中不一定要完全照著方案進行,因為活動是不斷生成的,教師可以根據活動、學生的需要進行調整,甚至衍生出新的子課題;每周安排一位教師上一堂活動觀摩課,全體教師聽課、評課,使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升.(2)每學期案例評比制:期末請每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選一份最好的案例參加學校案例、論文評比,優秀案例送交上一級參加評比.在這種管理機制中,教師們在活動中與學生一起主動研究探索.
四、開展主題化活動,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我們開發地方資源為的是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教育空間,使學生認識了解資源,更重要的是研究利用資源.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地方資源,設計系列化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主題活動中增長見識,發展能力,提升才幹;讓靈動的山水成為鮮活的教材;讓厚重的文化成為孩子的精神養料.在開展「走尋家鄉的名人」主題活動中,發動學生去走訪在家鄉建設事業中有特殊成績的領跑者,始終保持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的老黨員、老英雄,在外辛勤求學的學子,學生們收集了很多的材料,在分享的時候大家感觸最多的是他們那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學生們紛紛申報活動主題、設計活動方案,把教師「涼在一邊」,學生在活動中培養了合作意識、人際交往意識、問題意識,鍛煉了自身的綜合能力.在開展「我是碣石山小導游」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發動學生整理碣石山各景點的傳說和故事,串編成導游詞在每個景點進行解說.這充分證明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得扎實有效.結合「校園是我們成長的樂園,家鄉是我們學習的課堂」,引導學生走進美麗的大自然,讓他們在美麗的環境中認識各種動物和植物,採集和製作各種標本,鼓勵他們開展小實驗、小製作、小創作活動.讓他們欣賞各種美妙的動人景象.讓他們聆聽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小溪流水的嘩嘩聲,悅耳動聽的鳥鳴聲,湖濤涌動的拍岸聲,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可愛,大自然的樂趣.從而培養和激發了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走進歷史,親手摸一摸,親眼看一看,親身感受一下昌黎的文明史和先進文化的遺產,讓學生利用各種感官去感知歷史知識,在社會課的實踐中,既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和優秀文化知識.讓學生走進村鎮,就是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組織學生到社會福利院,帶上自己心愛的禮品慰問孤寡老人,為他們表演節目,這時學生特定的社會角色是「下一代或兒女」,在慰問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們尊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責任意識.組織學生到公共場所(如:菜場等)打掃環境衛生,參加義務勞動,這時,學生特定的社會身份是公民,打掃環境衛生是公民應盡的權利和義務,在這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了學生應有的公德責任意識.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到附近工廠參觀、考察和訪問,了解昌黎現代化建設的成就,感受昌黎現代化的科技成果,同時增加了學生對現代化科技發展的感性知識.在這種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我們積極鼓勵學生開展小實驗、小製作、小發明活動,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去感知,在實踐活動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變革、去創造,從而真正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同時,成立了十幾種班級活動小組,他們利用身邊的廢棄物、家鄉的資源進行手工製作,他們的作品就張貼在校園的走廊上.在對我校九年級學生起床、上學情況和農村衛生情況作了調查後,有的學生向同學、家長、社會發出了倡議書,有的學生與家長簽訂了《環保條約》、約法三章,有的學生寫信給校長、老師、建議如何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增加學生的睡眠時間,還有的學生用作文、畫畫、創作手抄報、宣傳欄等形式,向人們宣傳環保知識……
五、實施多元化評價,引領學生自主發展
綜合實踐雖然是一個校本課程,但我們課題組成與經過討論認為它與語文數學等學科一樣,必須通過評價來促進課程的有效實施.可以說,評價是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綜合實踐的評價強調多元化,評價主體是多元的,教師、學生、夥伴、校外指導員等都可作為評價者.應該重視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而不是僅針對他們結論成果.只要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就應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基於以上理念,我校對學生評價採用的是檔案袋評定製.我們讓學生按活動小組建立自己的活動檔案袋,保存本小組活動所得的資料.比如學生活動的照片、搜集的資料、體驗日記、作品、評價表等.由學生自評、互評為主,教師等級評價與評語相結合的方式,評價要注重過程,重視態度,特別要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感體驗,力求體現評價的多樣性與層次性.
經過兩年多的實驗,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表現在:以活動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潛能生、學困生的興趣得到了適當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自信心得到了培養;同時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課內外生活,增進了校園文化的建設.
我們走出校園,組織各類有序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成長、探索.投身這青山綠水之中,學生們領略了家鄉的美麗,激發了探究的慾望,點燃了創新的火花,體驗到了生活的真諦.我們的研究活動也得到了兄弟學校及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程開發與實施經驗交流研討會」在我校舉行;2007年5月我承擔了市十一五科研立項《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研究》.以上是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方面的一些很不成熟的嘗試,感覺我們的工作還是很粗淺的.我們願在教科研的廣闊空間里不斷追求、前進,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執著耕耘,迎接燦爛的明天.

C. 歷史總結感想

一學期一次的初中歷史學科研討會已經落下帷幕,但留下的探索、改革的精神卻時時在激勵著我。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沒有哪一種模式一成不變卻永遠是正確的。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成為永恆的真理。回顧一下近幾年我們市初中歷史學科課堂教學的發展歷程,真是讓人振奮。幾年前的課程改革從教材下手,打亂了原來的教材結構,面對新教材,我們一邊學習其新理念,一邊考慮我們的教學實際,經過探索,我們大膽地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比如宋偉娟老師的《阿拉伯之旅》一節公開課,就將散落在四節課中的有關阿拉伯的歷史知識整合在一節課之中,便於學生掌握歷史發展的脈絡,使知識更為系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真正做到了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教教材。「沒有觸動課堂的教育改革,不是正真的改革。」這兩年我們在探索中又推出了「生命化課堂」的理念,提出了「以人為本」的課堂宗旨,將改革直指教學的核心——課堂。威海九中的「小組合作」形式,讓我們認識到了學生的潛力,威海歷史優質課上,各位老師各顯神通,在課的設計,課堂形式,授課方式等各方面,我們不難發現「源於生命,順遂生命,成就生命」理念的滲透。10月14日,我們市初中歷史學科研討會上的三節研討課,更是將「生命化」課堂推向了高潮,尤其是鄶紅榮老師的課,那真是生命的燃燒,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我們從過去填鴨式、滿堂灌的老師教,變成了啟發式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不再是一句空話。課堂的改革並不是改革的終點,緊跟著課堂改革之後,我們的歷史課堂改革又邁向聽評課領域。本次學科會上於老師首次提出了用「課堂觀察量表」進行聽評課,讓我們全市100多位歷史教師分成四組都參與課堂觀察。「課堂觀察量表」的使用一改以前籠統評課、泛泛而談的形式,而將目光集中在具體的觀察點上,這種評課從學生、教師、課程、課堂文化四個維度來評價課堂,真可謂面面俱到,縫縫不漏。首先我們可以利用這個表改善學生的課堂學習。比如說「學生學習的維度表」中的傾聽一部分,在使用該表記錄後,我們就可以統計出哪些學生聽課不認真,哪些學生發言不積極等情況,然後可以提供給授課教師加以改進。其次,這個表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比如說「教師教學維度表」,這個表非常清楚的呈現了聽課教師要觀察上課老師的觀察點,如環節設計是否圍繞教學目標?是否面向全體學生?講解是否清晰有效?板書是否對學生有幫助?等等。學習了解了這個表,老師在備課時就要考慮到這些。「課堂觀察量表」涉及到68個觀察點,如果我們老師都能考慮到,那我們的課堂幾乎是完美的。另外,平時我們還忽視了很多東西,通過對表格的學習,讓我們有了新的認識,如課堂文化方面,我平日考慮的很少甚至根本沒有想到,「課堂文化的維度表」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知道我們的課堂。最後「課堂觀察量表」還可以加強老師間的合作,有助於學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該量表涵蓋了68個觀察點,一個人根本無法獨自完成,這就需要集體分工合作,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增進了同事間的友誼,提升了校本教研的水平,最終會促進教師的成長,形成團結合作的教研組文化。相信在聽評課方式上的探索改革定會將我們的歷史學科的改革推向新的高度。另外,在使用「課堂觀察量表」過程中,我也有些疑惑。比如,許多觀察點是重復交叉的,也有某些觀察點在某一節課中可能涉及不到。如果能將觀察量表簡略一點,可能使用起來更有效。針對定量評價方面的觀察點,如果能給出相應的參考數據,將更有利於我們的使用。相信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課堂觀察量表」表會更加完善、實用。改革能掀起浪潮,弄潮兒起了關鍵作用,歷史教師們的這種積極探索,大膽改革,共求發展的精神感人至深,相信這種精神會激勵、引領我們繼續探索。

閱讀全文

與歷史集體備課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