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新課標下如何備課

新課標下如何備課

發布時間:2021-02-18 13:18:09

❶ 新課程標准下教師怎樣備好課

新課程標准下教師怎樣備好課

新課程背景下,新課程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以科學研究的態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廣泛的積累,對教學內容進行刻苦的鑽研,對教學對象進行全面的了解,對教學步驟進行周密的安排,對教法和學法進行認真的探討,只有這樣把課備好了,才能把每節課上好。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過去是就教材而備教材,強調教師怎麼「教」,學生就怎麼「學」,多是以教師的「解讀」牽動或代替學生的「解讀」,可以說學生是接受式的學習。新課程理念指出: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建構的過程,強調在合作互助中學習,特別關注學生的主體要求,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順應學生的自我發展,鼓勵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我探究的學習能力。在這樣的理念下,教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那麼面對新課程,教師怎樣備課呢?由於大多數小學課程簡單易於教授,許多教師從來不備課,上課的時候隨心所欲、想到什麼地方就說什麼,學生沒有積極性、目的性,學習效果差。這當然是由一定的客觀條件造成的,但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認為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1、按新課程標准,備好教材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基本條件。更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的資源,也是師生溝通的中介。充分的利用教材,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是新課程的基本主張。我們說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研究教材的價值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教材的價值在於生成性。研究教材要從知識性和人文性兩個方面來考慮。知識性包括內含的知識和課外延伸的知識。人文性是從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來講的,備教材應領會新課程的主要思想;研究教學的新課標,從整體上了解教材的特點、把握書本的體系結構,分析新課標,通過鑽研教學新課程標准,掌握教材基本內容和教學要求,統觀全局,抓住主線。
2、備課每一節課的教材
新教材的特點之一是「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開放性」,即教學內容是基礎而豐富的,呈現形式是豐富而開放的。因此,我們在備課時要認真挖掘教材每一節課的資源,力圖呈現豐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給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維空間。具體做法如下:我們在備每一節課的教材時,必須確定教學目標,知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廣泛閱讀有關信息的報刊雜志、瀏覽網上信息,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識點和教學中需要的素材和資源。
3、備學生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這次新課程改革的宗旨。在這樣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隨之改變以往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的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二要在課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學生發展為本」,使新課程的理念真正落實到每一天的課堂上來,備課要做到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等情況,既了解一般情況,又了解個別差異。我們可以根據他們在以往學生的水平、能力來分析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容易掌握的,這樣的知識點就只需要點到為止,否則需要詳細的介紹和指導練習。通過分析學生的差異來進行分組,在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較好的同學,增強每個學生的合作意識。
4、備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了有目的的教學,是採用符合教學規律的活動,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的手段。教學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習的方法。在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講授、任務驅動、參觀、演示、實習、練習、課堂討論、欣賞、復習等方法。教師一定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需要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法,運用現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學習使他們學會學習的方法和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單向地傳遞知識,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對外部信息主動地選擇和加工。教師應把程序式課堂教學變為建構式課堂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學生的基礎上建構的。教師是指導者、組織者、策略者,教師對每個教學環節應有個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點,研究學生的心理。遵循「教無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則。這就需要教師理解多種教學策略,靈活運用,一般來講,教師要預測的教學程序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應該符合學生的發展的。關鍵是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如何藝術性的引導,教師的導向更重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是什麼事都是學生說的算,在民主的基礎上還要集中,否則是另一個樣子(混亂的,無頭緒的)。教學過程的構建,首先要樹立現代的教學觀念,主張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學生的「自我嘗試在先,教師的引導在後」為原則。
5、備好教學組織形式
小學課程既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它要求學生不僅要很好地掌握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把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操作實踐中去,並在操作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在組織教學形式時,要根據本節課的特點和學校硬體設施情況分配教師教學時間和學生練習時間,把教師教學和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自主討論學習、學生鞏固練習相結合。「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是課程標準的目標之一。所以,我們在設計教案時,應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指導他們怎樣與同伴合作。我們認為學生最方便的合作夥伴就是自己的同桌,從關心自己到關心同桌,從獨立學習到同桌的互幫互學。同桌既是學習的合作者,又是評價者。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讓合作流於形式,要追求合作學習形式與效果的統一。作為一節課的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在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必須認真回答下列問題:1.為什麼這節課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用可以嗎?2.如果要用,什麼時候進行?問題怎麼提?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教師該如何點撥?3.如何把全班教學、小組教學、個人自學三種具體的教學形式結合起來,做到優勢互補?我想,備課時只有對這些問題都進行認真思考,小組合作學習才可能是有效的,才能在新課程的課堂上真正發揮作用,而不是熱熱鬧鬧地走過場。
6、備好教學評價
課程評價在課程體系中起著激勵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研究課程評價體系是促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因此,建立體現素質教育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激勵教師上進和推動課程不斷完善的評價體系,體現評價內容、主體和方法的多元化,既要關注評價結果,更要關注課程的整個教與學的過程。評價必須應注重學生信息意識和情感倫理道德修養、科學素養和能力的全面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進行評價。通過評價,了解教和學兩方面的信息,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或學習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評價可以從認知、操作兩個方面進行,具體的有: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創新能力、綜合運用能力的測評。我們在備課時,要確定教學結束後以哪一項作為評價的重心,從而布置學生書面或者練習要求。
7、寫心得體會
實際的課堂教學很難完完全全地按備課計劃去進行,因此寫心得的形式總結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寶貴經驗教訓,可作下次備課的借鑒。這也是提高教師備課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必須不斷探索新的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不過要把課上好,首先要把課備好。陌生的教材要求備課,熟悉的教材也要求備課,年輕教師必須備課,老教師也要備課,教師應為自己立一條戒律:「不上無准備的課」。

❷ 新課標下教師怎樣進行有效備課

有效教學的前提是教師備課的有效性。備課是教師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收集材料,研究教學方法,形成教學能力的過程,這是教師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步驟,是形成教學能力的重要環節,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新課程下的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
學生為主體的有目的、有計劃的高效學習活動。
因此,備課是教師學習的過程,備課是教師思考的過程,備課是教師互動的過程,備課是教師成長的過程。我認為有效備課應做到以下幾點:
1.心中有課標
《新課程標准》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標准》提出的課程理念和目標對課程與教學具有指導作用,所規定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是每個學生在該階段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教師是教學方案的開發者,在熟知的基礎上,可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教育教學經驗,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不斷超越課標,使課標精神內化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
2.腦中有教材
「教材,教材,教學的素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師要從深度和廣度上去挖掘教材。
(1)通覽全局,整體把握。從整體上了解教材分布體系,了解本冊教材目標、教學內容的地位與作用,了解單元目標、教學內容的地位與作用,了解課時目標、課時內容的地位與作用。明確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關系,把握每部分的地位和作用,然後將這些通過分析、理解和消化,內化為教師自己心中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弄清重點、難點和關鍵。
(2)酌取精要,以小見大。教師既要有把教材變厚的本領,又要把教材變薄的本領。教材需要教師去調整、去豐富、去完善,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現實、有意義和富有挑戰性。我們不在於教材取材的多少、大小,而在於獨特的設計,使學生在其引領下,見識一個生機盎然的世界。要做到「以小見大」必須遵循教學規律,使學生產生超出教材之外的遠思逸致,需要師生共譯「文化密碼」,使師生心靈在與教材的對話中得到滋養。
3.眼中有學生
學生是教學工作的落腳點,也是教學設計的服務對象。教師要進行富有成效的教學設計,就必須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了解學生喜歡的聽課方式以及感興趣的學習內容。
(1)備課時要了解學生需要的現代課堂
①課堂上最快樂的事----交往。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的凸現,個性的彰顯,創造性的解放。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精神的享受。課堂是學生生活的一個空間,如果課堂教學成為生命體的自主交往活動,那麼學習將是學生最樂意去做的事。
②課堂上最感興趣的內容----新奇而富有挑戰。人生來就有一種探究的本能,獵奇是學生的天性,只有那些處於「最近發展區」的,經過跳躍就可以摘到的「桃子」,學生才有摘取的興趣。
③課堂上最喜歡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
「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不受學生歡迎,學生渴望「自由」,樂於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解決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課堂教學設計應該面向學生、適應學生,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因為課堂是學生的,學生的需要才是真正的需要。
(2)備課中要滲透的三種學生觀
①要善待學生。備課計劃中不能「只見教材,不見學生」,學生的差異及多樣是一種可貴的教學資源。
②要尊重學生。學生的個性品質豐富多樣,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品質,用欣賞的目光看待每一個學生。
③要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教學設計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設計教學。學習最終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應為學生打開一扇窗,而不是挖好一口井。
(3)備課中要客觀分析學生的現狀
①分析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興趣點、最近發展區、思維方式以及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②備學生對教學方法的反應。
③備學生動態變化。
④備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4.手中有方法
備課中的教法是指教師要藉助自己的知識、經驗、教學技能、組織教材、提供素材、組織學習。備課中的學法指導指的是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並獲得在具體的學習環境中選擇和運用恰當學習方法進行有效學習的能力。備教法學法需注意三點: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反映知識的應用過程;呈現內容的素材應貼近學生現實。
總之,真正有價值的備課,不在於你寫了什麼,寫了多少,而在於你想了什麼,備了什麼,心中裝有什麼。

❸ 1.新課程理念下的備課有哪些基本要求

教案是教師備課成果的書面體現,是教師綜合主客觀情況進行教學藝術處理的結晶,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是教師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
我們總結優秀教師教案的特徵可以發現,一份好的教案,必須符合教學實際,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必須做到前後銜接,邏輯嚴密,必須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必須做到層次分明,過渡自然。
當前,備課的基本內容包括:
1.研究課程標准。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要求。
2.研究教材。特別是要認真鑽研教科書,理清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各維目標在教科書中的具體體現,准確理解重點、難點,確定教學的關鍵,制定切實可行的三維目標。
3.研究學生。深入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思想狀況,選准本課的起點和基點,使分層教學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4.研究例題、習題,設計好檢測手段與鞏固強化內容。不僅要設計教學效果檢測的基本方法與內容,而且要精心選擇和設計例題、隨堂練習題,確保教學的效果與覆蓋面。例題、習題的題目要緊扣課程標准、教科書和學生實際,要兼顧深度、廣度,體現層次性,體現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5.研究教學的教育素材。要找出教學內容的教育滲透點,特別是要關注每名學生的積極參與,以及終生可持續發展能力與意識的培養。
6.研究教法和學法指導。教師要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長,學生現有的基礎,選擇恰當的教法,並指導學法。
7.制定教案。教案應有明確具體的三維目的要求、教學內容分析(即重點、難點、關鍵)、教學過程(包括目標要求、重點、難點處理方法、教學手段、體現教育因素、教學小結等),保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練習作業、板書設計等。
8.授課後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尤其是針對課堂教學或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具體剖析,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佔用的時間一般不少於總課時的三分之一新課程理念下的好教案標准 教案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產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設計的教學方案。它是教師上課的依據,也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好教案的劃分標准,對教師寫好教案可以起到一定的規范和指導作用。 對「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教案」的問題,在教育理論和實踐中已基本形成了一些共識。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尤其是課程改革以後,這些傳統的教案標准在實踐中愈來愈顯出其局限性。其問題表現為: 第一、備課過程照搬 為應付學校的檢查做低效或無效的備課,使教案成為「速成之作,應景之作」。有的單純抄襲參考教案,有的照搬特級教師和優秀教師的教案,缺乏自己獨特的見解和靈魂,教案成了《教學參考書》的翻版。 第二、備課內容存在「四重四輕」的現象 在教學目標上重知識,輕能力和德育;在教學設計上重教法輕學法,教師的每個教學策略,考慮得過多的是自己怎樣教,忽視了學生怎樣學;過多地以教師自己為中心去設計教學過程,忽視了學生為主體去組織教學進程。在教學內容,及作業、測試等方面,重統一、輕差異、輕分層。在教學安排上,重教學,輕訓練。 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教案呢? 一、教學目標 要體現「三維教學目標」,即「掌 握知識」、「發展能力」、「陶冶品德」,也就是要「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並重。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去設計課程目標。這就要求教師既要重視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又要牢固樹立「過程觀」,也就是樹立新的學習質量觀、新的教學質量觀,要精心准備能突出學生體驗性特點的學習活動,如探究式學習。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要求教師更應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作為「三維」之一,也就是在教育實踐的層面上確立了「人」的理念,它反映了我國基礎教育價值取向的重大轉型:從知識傳授到對人的重視,從技能、技巧的掌握到對人的精神、心理的關懷。這三個目標互成能動關系,從而促進學生的和諧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備課的時侯,必須認真備課程資源,不僅要備知識點,還要備知識背後蘊藏著的方法和過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備「新課程標准」 新的課程標准與過去的教學大綱有諸多的不同。從理論到結構都給我們耳目一新之感。它不再包括教學重點、難點以及課時安排,只是指出原則性的教學和評價意見。它不僅為我們指出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素質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要求,還在學生學業評價、教師使用教材等方面提供了許多新穎、實用的建議。比如,高中語文新課標就提出了「關於必修課程的教學」「關於五個系列選修課的教學」的建議。 三、備學生 新課程強調了「教」服務於「學」,把學生置於教學的出發點和核心地位。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為主線,以學生的眼界去設計教學思想,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並設計相應對策;要研究學生的需要,了解學生現有的水平和情感狀態,准確把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引導學生成功步入「最近發展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水平,確定分層教學目標:基礎目標力求面向全體,高層教學目標則照顧有餘力的學生。所以,好的教案應體現針對性,其特點就是學習目標指定上體現層次性,在問題設計上要有梯度性,在練習設計上要有選擇性。只有了解學生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教案,才能發揮每個學生之所長,從而使教學面向全體,使學生全面發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四、備教學方法 從實質來說,教學過程不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簡單相加,而是師生互教互學,積極互動的過程。所以,教師在研究教學方法時,應轉變觀念,多多關注如何與學生溝通、交流,如何從教學的「獨白」過渡到「對話」,如何傾聽分享,實現葉聖陶早就提出的「六大解放」:在現狀下,尤須進行「六大解放」把學生學習的基本自由還給學生:1、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2、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幹;3、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4、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說;5、解放他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社會里取得更豐富的學問;6、解放他的時間,不要把他的功課表填滿,要給他一些空間消化所學,並且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簡言之,就是做到努力兩還還時間給學生,還機會給學生。實施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五、備學法 為了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的,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從而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學法指導。教學中,應以「教材」為例子,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該學科的學習方法 六、備訓練 在教學系統中,學生主體只有手腦並用,全部身心真正地參與各種教學活動,才能使媒體所輸送的信息、吸收、消化,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同時,這也是學生是否處於主動地位的根本標志。從資訊理論來看,訓練也是實現「多元化信息滲透」的重要渠道之一;是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的信息通道,從而把傳授式的單向,變為多邊信息交流。所以,一切教學設計和實施,都必須精心「備訓練」。訓練必須注意:1、調控訓練量,不要過於頻繁,要適度,要注意掌握講、練、學之間的節奏;2、訓練要有針對性,要有選擇性,要有明確的訓練目標;3、注意訓練的難度、梯度;4、注意訓練後的信息反饋。 七、教學反思 課前備課,寫教案固然重要,課後備課(回頭秀)更利於教師的專業成熟。教案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是課堂教學前的准備,教案作為教師思想軌跡的記錄,也是教師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的重要資料。所以通過反思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是近年來教師心理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公式,全國特級教師袁蓉從自己的教學時間和成功經驗中總結出:教學成功=教學過程+反思。有的學者提出,21世教師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自我反思能力。總之,教學反思有利於教師從「一般型」向「骨幹型」教師轉變,由「教書型」成長為「專家型」,由「學科型」成長為「學者型」的重要手段。 那麼,教師怎樣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呢?最易行的辦法就是在課後在教案的相應空白處或結尾處寫反思札記。一個好的教師在課後對教學手段記憶猶新時,要靜思回顧,及時、准確地記下課後的心得體會,進一步完善、修正原來的教案,以便改進以後的教學工作,使下一節課上得更好。如有一位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後,學生興趣盎然,思維活躍,討論熱烈。課後教師便在教案中相應的空白處記上「巧設疑問,造成懸念,學生思維活躍,同在關鍵處外,如同及時雨。」這位教師在另一班的同一節課提出問題後,學生都困惑不解,課後,他就在這個問題的旁邊記上「茫然不解的眼神,傳出一個重要信息問題難度太大,學生無法理解。」後來在這個班上課時,他就重新設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八、備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教師教學的「助手」,它有助於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和把握,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所以,教師不能忽視教學手段的准備,改變過去「一張嘴,一支粉筆」的現象。 綜上所述:一個好的教案,起碼主要應具備以下內容: 三維教學目標→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分層教學→備教學反思→備教學手段→備訓練 總之,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尤其是新參加工作的教師,一定要規范備課。

❹ 淺談新課改下如何備課

一、抱定「為學習‎而設計教學」‎的目標不放鬆‎ ‎

「為‎學習而設計教‎學」意味著不‎能僅僅考慮教‎師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暢,而是‎應把學習和學‎習者作為焦點‎,以教導學,‎以教促學。從‎現實的教學情‎況看,一些教‎師在備課時,‎往往更多考慮‎自己怎麼上這‎堂課,而很少‎把自己當學生‎來想想:如果‎我是學生來學‎習,我會遇到‎什麼問題,我‎怎樣才能較快‎地掌握,„„‎,所以在備課‎中要始終把握‎自己備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而備‎,是為學生學‎習而准備,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不是為‎自己好教而備 ‎。

二、「讓每一堂‎課充滿活力,‎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只有我們的設‎計是讓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經‎驗、體驗建立‎了聯系,搭起‎了教材內容通‎向學生生活世‎界的橋梁,讓‎我們的教材內‎容更好地激發‎起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和認知‎慾望時,我們‎的課堂才會充‎滿生命般的活‎力,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材‎中死的知識才‎能成為轉化為‎學生的能力和‎品質。

‎ 三、注重根據新課標設計‎三維目標‎

‎ 知識與技‎能目標是顯性‎目標,是大綱‎規定的內容,‎即明確教什麼‎;過程與方法‎的確定過程中‎,過程一定要‎具體化,方法‎即要讓學生在‎具體的參與過‎程中初步學會‎或學會什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確定即‎通過哪個環節‎的設計可培養‎學生的什麼品‎質,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等。‎

四、‎注重對照新課標鑽研教材‎ ‎

備課時‎,教師要鑽進‎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鑽研、‎解讀和思考,‎不能一味地接‎受和照搬,靈‎活變通教材中‎與學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滯後‎於學生發展的‎內容,及時關‎注時代發展的‎新動向,吸收‎生活中鮮活的‎素材,把它及‎時地整理、融‎和到自己的教‎ 學中。

❺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該怎樣備課

新課程改革以來,各種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出現。這些教學新理念,對我們的備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備課形式,有值得我們借鑒繼承並發揚光大的方面,也有我們必須大膽拋棄的一面。為了順應新課改的要求,我們必須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既要備形式又要備內容
備形式,是指常規的傳統的備課所要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課時安排、教具使用、教學過程等要素,要在我們的備課中能加以體現。從新課改的理念出發,這些形式的東西,未必要在文字上有很多的表述,最重要的是審視這些要素,通過對這些要素的審視,看看我們的教學設計過程,有沒有加以體現。這些「體現」,又有多少內涵反映了課標的要求,體現了怎樣的新課改理念。傳統的備課形式是按照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具使用、教學過程的先後次序在備課筆記上加以顯現的。如果,我們把備形式和備內容,硬性地做個區分的話,備教學過程就是備內容,教學過程前的所有要素的准備過程,就是備形式。實際上,備形式和備內容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是整體中的兩個部分。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可以繼承傳統的方法,按照原來的次序安排備課的過程。但必須要強調的是,當我們把整個教與學的過程設計完成之後,我們還要對照前面的那些備課要素,檢查我們對教與學的設計過程。這種審視與檢查的過程,就是把備形式與備內容有機結合。或者,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直接擺在備課的首要環節,在完成了課堂上教與學的設計之後,再從中提煉出我們課堂教學上應該關注的教學要素。
既要備知識傳授又要備做人道理
備知識傳授和備做人道理,就是在備課過程中,要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新課改所要求的不僅僅是學生的知識生成,更注重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就是注重做人的培養。根據教材,依照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已有的學情出發,設計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內容,是備課時應該要充分注意和必須把握的原則。
其一,注意知識與知識的內在聯系。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在已有知識的支點上,生長出新的知識,便於學生建構起知識體系,掌握系統化的知識,而不是零散的知識碎片。不僅要注意和學科內知識的聯系,還要注意學科間知識的聯系。
其二,注意知識與現實的聯系。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提取與知識相關的信息,來發現知識,驗證知識,直至達到最高的境界,運用書本上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其三,注意知識與方法的聯系。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與同伴的交流中獲得各種感性的經驗,這是學生獲得理性認識的前提和基礎。把這些感性的經驗,轉化為理性知識,需要發揮大腦對感性經驗的「加工製作」作用。這,是把感性經驗上升為理性知識的關鍵。此時,教師就要善於運用引導、點撥、提示等等教學手段開啟學生的思維。而且這里的引導、點撥、提示,不僅是來自教師本人的,也可以通過教師組織起來的某種學習形式,比如同伴交流、小組互助。也就是,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引導學生把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中的主導作用,讓學生自悟,這更加符合新課改所倡導的自主、合作與創新的教學理念。
其四,注意知識與情感的聯系。新課改所要求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注意創設情感氛圍,運用自己富有激情的語言,到位的情感渲染,激發學生思考,達到情感的升華。並通過這種情感的雕塑,堅定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
既要備教的過程更要備學的過程
新課改理念要求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既是自主學習的過程,又是分工合作的過程。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既有獨立的靜靜思考,也要有彼此之間的互助合作,發揮團隊的作用。新課改理念更要求在以上的基礎上,讓學生的思維碰撞,激發靈感的火花,產生創新的果實。據此,筆者認為此時備課,就要根據學生學習的方式,設計教師教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合作與創新,就要求我們在備課的時候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讓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傾聽、觀看、回憶和閱讀)。其二,讓學生進行思考(演繹與推理、分析與綜合)。其三,讓學進行交流與表述(這是思維的延續和碰撞)。與其相對應,我們教師教的過程就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溫故復習,出示一段多媒體視頻,講述一個現實案例來引導、設疑,讓學生進入新的課堂教學所需要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去進行回憶和閱讀,調集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儲備。其二,點撥與啟示。學生進行思考的過程所對應的則是老師的點撥與啟示。把課堂教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並不是只要老師作為一個冷靜的看客。在學生進行必要的思考或者交流之後,學生仍然不得思維的要領。此時,老師最重要的是要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把感性的東西上升為理性的知識,需要老師在思維的方法與技巧上,給予適當的疏導。老師點撥之後,通過學生自我思考,再自我發現,這才是新課改理念所要求的真實內涵。而不是把思考的過程和結論直接告訴學生。其三,概括和總結。概括和總結應該在以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過程之後,是對學生思維成果進行的綜合評述。在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之後,我們還可以把這個過程交給學生,這樣更能符合新課改的精神內涵。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上過程中,教師還要發揮組織教學的作用,發揮「情感渲染」的作用,使課堂教學向著有序有效的目標層層推進。
既要備教學的自然生成更要備課堂的節外生枝
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和傳統的課堂相比,由於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強調知識的在學生大腦中的自動生成,課堂中的「節外生枝」總是要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多一些。所以,課堂上總會出現一些我們預設之外的情況。此時,備課就要考慮到各種問題情境設置之後,由於學生的不同視野,不同的成長經歷,可能會出現的不同思維方式,以及這些思考方式所呈現的不同的思維結果。盡可能的讓這些「節外生枝」,囊括在自己「預設」之中。囊括不了,我們也不要盲目地給予肯定和否定的評價,可以將這樣的「節外生枝」留待課下,師生共同研究,共同思考。
如果說前面三點是我們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對傳統備課的繼承和發展。

❻ 怎樣備課

❼ 新課標下如何進行有效備課

課程改革是素質教育的心臟工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有效教學問題。新課程要求教師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有效學習,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進行有效備課。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教師而言,要想上好課,卻必須要備好課,而有效備課自然而然成了有效上課的前提。如何促使一般性備課向有效備課轉化呢?我通過《有效備課》這門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初步探索,得到如下幾方面的體會: 一、吃透教材是有效備課的前提 教材不是教師的「聖經」,而是教師要去加工和創造的東西,教師有責任去能動地乃至個性化地解讀教材。對於教材,教師要敢於突破教師用書上的條條框框,打破陳舊的觀點,敢於融入自己的獨特見解,要根據課程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對教材加以科學的、靈活的、有效的處理,合理地選擇教學材料和教學資源(包括網路資源和學生資源)。只有這樣,教師才會放手去改組教材,拓展教材,進而超越教材,讓教材親近學生,服務生活,從而保持教師自我處理教材的獨立性和創造性。 二、確定目標是有效備課的保證 新課程有新課標,教師備課的目的就是如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要求教師備課的有效目標必須把握三維目標,即結果性目標(知識與技能)、程序性目標(過程與方法)、體驗性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師的備課應注重三維目標的互動整合,體現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眾所周知,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自「有效教學」的理念進入課堂後,教學是否有效不再以「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教得認真不認真」為指標,而是更注重學生學到了什麼,學生的思維是否得到了發展。教師要明確一節課知識與能力的獲得經過哪些步驟、程序和階段;懂得在學習的前、中、後選取何種具體做法,整個學習過程實現最優化。注重學習方法,要考慮這一方法什麼時候能有效發揮,不同類型的學生應採取不同方法,個體與整體學習效果最好。備課還要考慮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怎樣評價等問題,考慮到課堂上會遇到這樣或那樣意想不到的問題,需要我們運用教育機智隨機應變,需要我們進行教學反思,再進行補充備課,寫出體會和反思,記下學生學習活動中的閃光點或困惑。這樣的備課對改進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是有極大幫助的。 三、轉變角色是有效備課的關鍵 有效教學關注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因為好課一定是思維活躍,發言踴躍,氛圍熱烈,關系融洽的課。死氣沉沉、悶聲不語的課讓人壓抑;慷慨激昂,滔滔不絕的課讓人緊張。只有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實現互動的課才會讓人興奮,才會充滿激情。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學會欣賞每一個學生,教師應該是一個學習者、發現者、欣賞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放下架子,走下講台,來到學生中間,樂於和學生交往,及時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動態,學會平等地對待學生並懂得尊重學生。教師在備課時要千方百計設計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在數學教學中要給學生打開一扇窗戶,向他們展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求知世界,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探究,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對不同見解要充分尊重,對有創意的解答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贊賞,鼓勵學生質疑求新,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學生自己想要學習的效果。 四、備課形式是有效備課的載體 傳統的備課形式,主要是教師抄教案或查資料,而且把每個過程,每句話都寫在本子上,還有些教師甚至面對一個新知識,常常會不假思索地照搬教材,從例題到習題按部就班地逐一完成。備課成了「背課」。新的備課形式應是靈活多樣的,要因課程內容的不同,教師上課特點而不同。集體備課和獨立備課是備課活動中的兩種形式。實行集體備課是通過改變備課的組織形式、群策群力來提高效果和質量的。一般採取中心發言與集體討論相結合,主備人執筆,經集體和個人修改後執行的形式。無論採用何種形式,都必須把備課中要解決的最關鍵的問題和內容弄明白,說清楚。如:教什麼,怎樣教;練什麼,怎樣練;為什麼這樣教,為什麼這樣練等。而落實和優化備課的內容,說課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包括說教材:從整體入手,弄清楚教材的編排體系和知識結構,所講內容在整本書和單元中的位置和作用等。說目標:在理解和分析教材的基礎上,綜合學科的年段要求和學生的知能水平確立本課教材的教學目標。說教法:教學設計是集體備課中要著重研討的內容,如學情預測、教學思路、課堂結構、重點及難點的突破等,教法與學法要相結合,這里學生活動的內容、方法、形式應作為重點來研究。說依據:要求教師根據新課標、學科教學功能、學科教學原則分析和認識為什麼這樣教,該不該這樣教,促使教師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審視、分析自己將要付諸實施的課堂操作行為,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 「給學生一滴水,教師不只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泉活水」。在科學日益發達信息化的今天,教師要不斷補充知識量,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要在不斷的學習中形成自己的東西。新課程提倡教師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需要不同學科的教師交流合作,增加教育者之間的互動關系,用集體的智慧有效備課,有效教學,使備課真正意義上為教學服務。

❽ 新課標下英語教師備課時如何備學生

  1. 了解高中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和情感態度

  2.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備學生

  3. 備學生的知識技能與學習方法

❾ 誰知道新課標下初中英語如何備課

課堂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主陣地,占據著師生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課堂教學是學生探索和實現自我能力的參與活動,其層次和水平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只有課堂教學的效率最優化,才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課後負擔,而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教與學整體設計的層次與水平。我認為英語備課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備寫要規范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套合理有效的程序。英語備課教案也是這樣,它不僅要有對一個學期的總體設想,而且還要有分單元課時分配的教學設想以及學期教學計劃。針對每個課時要有教學日程、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還更要有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步驟與方法,還要有課堂教學板書設計及教學後記,同時要留有隨時能補充教學內容的空白之處。
二、備課要遵循的基本原則1.
備課應體現創新的教學思想,融入新的教學理念,結合改革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符合學生課堂學習的接受心理,立足課堂,服務課堂,指導課堂,使學生學有方向,練有目標,力求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學習方法融為一體。2、備課要研究年級、學生學習層次的差異而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能強求一律。最好的教學應該是適合學生實際情況,適合教學內容而且效果較好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3、備課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充分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疑為軸,練為主線。4、備課要遵循教學規律、教學原則和課程標准,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研究、探索,使之不斷充實和發展。
三、備課的注意事項
(一)處理好教師用書與備課的關系
教師教學用書前言部分對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指導思想、內容及方法做了介紹,分課時教學建議部分提供了每課應注意的問題及具體的教學步驟。教師教學用書是我們教師教學的好幫手,但我們不能照本宣書,拿來就抄,教師用書只是給教師上課提供一些資料及教學建議,僅供教學時參考,教師應根據本地區、學校、班級的具體情況作相應的調整,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教師教學用書部分課時教學建議部分的編寫是立足於三個理想要素,即理想的教師、理想的學生、理想的班級。而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教學素質不到位,班容量大,加之學生水平高低不一,故教師用書只能幫助教師熟悉、了解教材。我們要認真地研究和把握它的內容,融會貫通地理解建議所提出的各個教學步驟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抓住基本思路。另一方面,備課時必須結合教學部分考慮現有的教學條件和班級狀況,尤其是學生的差異,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處理,對建議做必要的調整。使用時應做到有重點、有選擇、有順序,不能盲目生搬硬套,而應抓住本單元的聯系點,照準每課的重、難點。備學生、備方法、備文化背景知識。總之,要依據學校條件、學生自身素質等因素寫出切實可行的教案來。
(二)備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教案1、在備課時要充分體現以學為本,教學過程要圍繞學生展開。2、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科特點、教材內容、學生興趣愛好與教學目標之間的聯系。3、根據知識的不同特點和學生的不同水平,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4、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討論和思考,體現教與學的互動性。5、應及時記載學生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及效果的反饋意見,對相關的測驗、考試結果進行分析、研究、評價,並提出改進措施。6、教案不求統一格式,要有創新,不拘泥於自己一貫模式,博採眾長。
教師教學經驗的獲得和積累來自於課堂,來自於平時的積累和研究。只有認真對待日常的教學活動,認真總結所備的每一節棵,才能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
(三)要注意板書的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主要知識的框架,是教案中教學思路和內容的濃縮。好的板書設計能給學生最直觀的啟發,並留下深刻的記憶。同時,教師清秀整潔的字跡和書寫是學生模仿的字帖’。反之,如果教師備課無板書設計,課上隨意亂畫,寫滿就擦,這既浪費時間,又影響教學質量。總之,備課時一定要注意精心設計板書,同時還應注意板書的科學學性、系統性、直觀性以及啟發性和藝術性,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從而較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四)備作業布置和輔導
布置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備課要注意作業的適量,喚起學生對所學課本知識的回顧和追朔。內容要有利於新知識的鞏固,做到溫故而知新。可根據需要布置一些引入下一堂課內容的作業。如果作業中出現太難之處,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啟示,作業形式要多樣化。還要把作業中比較集中的錯誤重點講評,及時分析,讓學生知道錯在哪裡,為什麼錯。備課時還要考慮對後進生多鼓勵,進行個別輔導,查缺補漏,盡可能面批作業,認真給學生答疑解惑,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人文素養和審美素養。
(五)及時寫教學後記
認真並及時寫好教學後記是教師責任心強、教學積極進取的表現。教學後記也是教師課堂教學自我反饋、自我進步的一種好形式。它的目的一方面是總結本課教學得失成敗,另一方面也是為下一輪的教學提供更好的經驗和方法。每課的教案和教學後記,可在揚長避短中修正教案,特別是在講重復課前只要根據學生情況適當調整、補充和修改就可使用。
寫教學後記應從課堂設計是否合理,講解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是否得當,學生課堂積極性是否得到調動,學生的收獲和課堂中的閃光點是否亮出等方面來寫,不然教學的感受就會轉瞬即逝。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寫教學後記應盡量用英語書寫,這樣不僅總結了經驗教訓,同時也達到了提高自身英語寫作水平的目的,但要循序漸進。
總之,教師要有耐心,並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取人之長,去己之短,做教學的有心人,真正提高中學英語教學中備課的水平。

❿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備課

它要求教師從新課程理念出發,在落實學生主體學習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實每一個學生自主學習上下功夫,在落實學生合作學習上下功夫,在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學生的學習活動流於形式、切實提高課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師備課已升華為教師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想備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備課准確定位學生學習目標 教師備課時應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而傳統備課中的目標確定是一種知識的預設。新課標要求達成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目標設計上要做到「三個並重」。傳統的知識點、能力點要求仍然是教師備課中必須重視的,同時需要考慮另外兩個目標,一是過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須重視設計每個學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須讓每個學生都能用數學.的方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二是可理解為看不見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主要表現為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勤於思考、善於探索、長於合作、追求真理的學習心理和學習品質。備課中應考慮兩項內容:一是本課的知識點和能力點的問題,對定理的掌握應用,整個初中階段所學的平面幾何知識的理解。二是學法指導,在備課時就要充分考慮好,每節課的學習都要讓學生學會一定探究的方法、技巧,教師將作怎樣的指導,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在這方面下些功夫,學生就能學會學習、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學習的效率就體現出來了。 二、備課應考慮師生雙邊互動式 新課標強調「教」服務於「學」,教師通過與學生合作,依靠學生自主動手活動、實踐、合作與交流去實現教學任務;新課標要求教師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為主線,以學生的眼界去設計教學思路,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活動並設計相應對策。這就要求我們讓學生參與課前的准備,自己收集製作有關資料(如實物、圖片、數據等),如做等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然後嘗試研究它的性質。這個過程不僅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課堂教學作很好的鋪墊,還能使教師預測到學生的需要,掌握學生的現有水平和情感狀態,把握學生的「現有發展水平」,使教師在備課時,更多地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去考慮教學方案,對症下葯,有的放矢。 三、備課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新課程倡導打造教學基礎,做好教學的前提工作,了解教學對象的差異——學生差異。備課時,我們應認真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差異,找准新知識學習的切入點;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方式的差異,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情緒,設計課堂教學,把握學習的鼓動點;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差異,根據對象確定分層施教,架好學習的橋梁,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吃得進,消得了」,使學有餘力的學生「跳一跳,摘得到」。 只有這樣,在掌握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個體需求的前提下,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使每個人都獲得身心的愉悅和在原有基礎上有較大發展。因此教師精心地選擇例題和學生的訓練題至關重要。例題的選擇要有典型性. 代表性. 思維性.特別要注意例題的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和一圖多用。學生的課內訓練題和課外作業題,要避免大量的機械模仿性的題目;要緊扣重點,有利於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規律的掌握,要注意題型的多樣性,要重視變式訓練和探索性的訓練,以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對於課外作業可布置適量,選做題,以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四、根據教學情況進行課後備課,提高教學反思能力。 課前備課、寫教案固然重要,但課後反思,進行二次備課,更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熟與提高。教案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它是課堂教學的准備,教案作為教師教學思想、方法軌跡的記錄,也是教師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的重要資料。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一旦放開,真正活起來,就會有很多突如其來的可變因素,學生的一個提問、一個「發難」、一個突發事件,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 教師在課後把這些突發事件記錄下來,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的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進行理性的分析,通過反思、體會和感悟,則可以幫助自己總結和積累經驗,形成一套能適應教學變化的、能出色駕馭課堂教學的知識體系和本領。

閱讀全文

與新課標下如何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