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敬畏自然集體備課

敬畏自然集體備課

發布時間:2021-02-17 20:49:04

❶ 武漢市第十二中學的教師隊伍

學校以質量為中心,以教師隊伍建設和強化學校管理為兩個基本點,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校教職工192人,全國模範教師4人,省首屆名師2人,特級教師7人,省骨幹教師6人,市、區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82人,有研究生學歷24人。
優秀教師
陳賢才
陳賢才老師,男,1963年10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為我校高中數學教研組長,為江漢區中學數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江漢區學科帶頭人,還兼任部分重點高中聯合體(49中、14中、漢口鐵中、4中、開發區1中、12中)數學備課組長,一直擔任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工作認真負責,潛心研究教學,研究高考,研究課程改革,開展課題研究,促進自身專業發展,成績突出。善於帶班,精於管理,方法靈活,措施多樣,所帶班級多次評為江漢區優秀班集體;勤於研究,樂於總結,專業扎實,教學嚴謹,成績突出,近3年在國家級刊物《數學專頁》《數學通訊》《數學教學》《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上發表論文6篇,論文和教學設計獲中國教育學會獎3件,獲湖北省教育學會獎2件,獲武漢市教育學會獎6件,被評為江漢區十五教科研先進個人;主持了中國教育學會課題課題,並得到了武漢市教育學會有關專家的充分肯定,已順利開題.在數學教學中進行了情景感知,探究互動,反思構建,評價升華的教學模式研究,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組織編寫了《12中高中數學復習講義》,主持編寫了江漢區初高中數學銜接教材,參與了華中師大《數學通訊》刊物資料的編寫。多年來,在教育教學、教學研究、課程改革等工作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做到了工作踏實認真,教法靈活多樣,教學質量高,所帶班級數學成績居平行班之首,深受學生歡迎。
熊學鋒
奧林匹克格言:重要的是參與,不是勝利。
熊老師是我校體育組的骨幹教師,區首席教師楊光榮工作室成員;是屢獲國際、國內中學生足球賽佳績的校足球隊的功勛教練員;同時還是學校應屆高三年級體藝班的班主任。 在近二十年的教學生涯中,他用信念啟動一次次教學,他用執著完成一次次訓練,用熱情感染著一屆屆學生。從花樣年華步入中年,他額頭的青絲早已開出幾縷白發;他用知識開啟了孩子們的未來,他用關愛鋪墊了孩子們的夢想,他給了孩子們前進的力量。他的點點滴滴總在我們的心中盪漾、迴旋……
他是學校不可或缺的骨幹體育教師
作為學校體育組骨幹教師,熊學鋒老師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強調學生對知識、技能的主動探索,依據中學生生理、心理特點,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堅持體育技能的傳授。在傳授體育文化的同時,他十分注重學生心理品質健康的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的加強,對運動熱愛程度的提高。
在教學中,熊學鋒老師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注重學生知識的積墊,注重學生求異、創新、思辯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原始知識積墊的情況下,去思維、去突破。
他創立了自己的教學思維:為什麼而教?用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能否這樣教?
他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詼諧、機智、靈活、風趣,話語簡短,一語中的;他語言親切,表情豐富,善於捕捉學生點滴的閃光點或一瞬即逝的動態;他善於因勢利導,總能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在教學中,他把自己作為「平等中的首席」,而他處於「導」的地位;他總能和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里,能使學生得到「自信」、「自娛」、「自樂」,強身健體、強心。
他注重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他的口頭禪「扎實上好每節課,比賽勝負已淡然」。他多年如一日地上好了每一節體育課,他的體育課不僅深受學生的喜愛,就連前來我校互訪交流的英國英超博爾頓足球俱樂部和韓國高中足球隊的國際友人也是高度贊賞。他還經常參加市、區體育教學比賽,曾在江漢區優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他還主講了一系列的展示課、研討課、匯報課等,這些課同樣是獲得了如潮的好評。
作為區首席教師楊光榮工作室的成員,他孜孜好學,勤奮鑽研,集思廣益。近三年,在教科研方面亦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6年他參加了湖北省「十一五」科研課題《中學100米跑》的研究(該課題將於今年四月揭題)。
2007年他撰寫的論文《對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學生心理障礙的研究》獲湖北省體育理論學會二等獎。
作為區學科帶頭人,熊老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更是不遺餘力。對於青年教師,不管是本校還是區內的,他總能一點一滴地講,一招一式地教。在「傳幫帶」中,從做人到做事,從職業道德、責任感到教學計劃的制定、課時的設計,從上課到聽課、評課,他總是細致入微,耐心而且熱情。他平常十分關心對本組年輕教師的培養,使年輕教師在業務素質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熊老師真可謂是青年教師的良師益友。
2007年指導孫濤老師撰寫的論文《中學男子三級跳遠訓練研究》獲全國三等獎並在中國《田徑》雜志第十期發表;在《中國學校體育》第四期上發表文章《100米跑趣味教學》;
2006年指導周俊華老師撰寫的論文獲湖北省二等獎;
2006-2007年指導本組周俊華、孫濤老師參加區級教學比賽獲二等獎;
2003年指導先鋒中學教師陳瑋,考取了足球國家級裁判。
他是聞名全國的校足球隊的功勛教練員
多年來,十二中足球隊屢獲國際、國內中學生足球賽佳績。這其中,作為教練員的熊學鋒自然是功不可抹。十二中足球隊捧回的一座座獎杯里,凝聚了熊教練無數的心血和汗水。僅從最近幾年的里熊教練帶隊的學校足球隊所取得的驕人戰績,就能深切感受到他的功績:
2004年十二中足球隊受教育部、省教育廳和市、區教育局的指派,代表中國二隊參加第十八屆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獲第五名的戰績;
2004年代表中國隊參加第三屆亞洲少年運動會足球比賽,取得亞洲第五名的佳績;
2006年獲全國中學生三人制足球比賽第二名;
2002年獲全國第八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第三名;
2005年獲全國第九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第六名;
2005年獲湖北省第十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第二名;
2005年獲湖北省U——17足球聯賽第四名;
2006年獲武漢市第七屆運動會足球比賽第二名;
2005年獲「武漢晚報」杯高中專業組第一名;
2006年獲「武漢晚報」杯高中專業組第二名;
2007年獲「武漢晚報」杯高中專業組第二名;
05、06、07年連續三年獲「武漢市足球優秀教練員」稱號。
2002-2006年多次獲得足球比賽「體育道德風尚獎」。
更值得特別指出的是,熊教練帶隊二十年,參加國際、全國、省、市、區賽事近百次,在相對來說是「愛鬧事」的足球賽事里,十二中足球隊無一次出現球隊違紀違章事件。學校也連續被教育部、中國足協評為「全國開展足球運動優秀單位」。「全國100所開展足球活動先進學校」和湖北省群眾體育先進學校以及亞足聯布局的阿迪達斯足球學校。
足球運動造就了一代英豪,但社會上許多不良之風甚至是有些惡習也在部分足球運動員,甚至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產生所體現。針對這「似乎」的普遍現象,熊老師加強管理,精於疏通,狠抓「小事」,防患於未然。
有些隊員重訓練,淡學習;有些隊員訓練怕苦,投機取巧;有些隊員動作粗野,「蠻橫霸道」;有些隊員愛出風頭,忽略團隊意識,也有些隊員未打上主力,心理失落,如此等等。雖為數不多,但熊老師從細微入手,會經常利用談心、交流、隊務會、座談會、動員會、總結會或從整體布置,或個別「悄悄地」對話,使校足球隊的同學端正態度,正確處理學習與訓練的矛盾,正確認識成人和成才的位置,正確擺平個人和團隊的關系。
望著足球隊員這些小男子漢們一張張稚氣未脫的面夾,一雙雙求知的眼神,他總在想,這裡面說不定就有科學家、藝術家、足球運動健將呢!於是,熊教練根據學生的喜好和特點,培養足球隊的隊員分別走職業足球運動員和足球特長生的人生之路。令熊老師欣慰的是,不僅團隊出成績,足球隊的隊員們也是特別的有出息。他培養的隊員里,涌現出了現役國腳鄭斌,職業俱樂部球員吳鵬、胡年偉等;在校隊員余翔、劉凱也入選中國中學生足球隊,赴德國參加訓練比賽。熊教練培養的隊員里,不僅走職業足球的成才率高,走足球特長的隊員里也同樣有不少學生如願考取大學。
2006-2007年培養五名國家一級運動員(李思、余翔、劉仁川、程健、宋森然),二十二名二級運動員(名單略)
2007屆隊員宋森然更是考入位列全國前三名的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南京大學
2006-2007年隊員劉仁川、李凱、劉凱、程健、呂銳、周磊、李思、余翔、王拯等隊員分別被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大學、江漢大學等高校錄取。
他是令體藝生親近又敬畏的班主任
體育、藝術特長生各個個性張揚,是出了名的難帶的班。但在學校工作需要的時候,工作已經是超飽滿量的熊老師,沒講條件沒有怨言的接下了體藝班的班主任工作。
工作中,他始終把對學生的品德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的首要任務,工作中善於根據本班學生的年齡特徵、生理特點和思想實際,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原理,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理想前途教育,堅持以正面教育、激勵教育為原則。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後進生」不歧視,不放棄,而是實施愛心教育、賞識教育、快樂教育,以情換情。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必要時進行家訪,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在班級管理方面,熊老師根據整個班級和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各項規章制度,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班級成為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優秀班集體,先後被學校評為「行為規范示範班」,學生在今年的美術聯考中全部通過。田徑、足球特長生現正在刻苦訓練,准備參加四月初的特長生考試。
足球,是十二中的傳統,教學,是這所省級示範高中的優勢。在綠茵場這部大書里,在喧鬧生動的校園,傾注了熊學鋒多麼深沉的愛。足球訓練,體育教學,引導青年教師這三大版塊中給了熊學鋒老師幾多苦楚和歡樂。他,已近不惑之年的熊學鋒,為了他所鍾愛的足球、學生、事業願勇敢地面對一切,直到曲終人散,不虛度短暫的人生。

❷ 怎樣理解 敬畏自然 這一課中的插圖的意思 人教版的

以下內容可能對你有幫助

《《敬畏自然》教學實錄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
師:這節課我們來鑒賞《敬畏自然》的兩幅插圖和最後四段。兩幅插圖是文本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文本聯系密切,大家討論討論插圖的寓意,大膽想像,然後交流小組討論結果。時間十分鍾,現在開始!

(學生興趣很高,討論熱烈。)
師:誰來談談討論結果?
潘龍:插圖一,圖中有一少年,而文中也兩次提到少年:「剛學過初中物理的少年」、「少年郎的簡單頭腦」,帽子蓋住了少年雙眼,就好像 「人為地封閉了某些腦區」一樣。他身後的插圖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太陽和潛水艇,第二層是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第三層是自家後院。這說明大自然的無限,我們認識很有限,我們很緲小。
師:你們小組從兩個角度來說:其一,「少年」多次出現說明人類幼稚無知;其二,插圖由遠及近是三個層次。請坐!
吳東哲:人看自然如同蛙坐井觀天,面對神秘的太陽,神秘的金字塔,人類卻束手無策,自然並不像自家後院一樣一覽無遺。圖中飛機、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只畫了一部分,這說明人類的發現只不過是大自然無限鏈條上的幾個環節。粗淺的現代人卻感到無所謂,下拉的帽子遮住了探索的目光;回轉的車把,休息的小孩停止了前進的步伐。走進自然門,你會發現更多。
師:自然無限,認識有限。請坐!
李妍:第一幅插圖,小女孩身後的門里有太陽、潛水艇、金字塔以及各種生物,人類創造了金字塔,人類發明潛水艇和飛機,研究了各種生物,總以為把自然研究得很透徹。便悠然自得,殊不知大自然並不像自家後院那樣一覽無遺,人類的研究只是大自然很小的一部分,大自然的廣闊無限,人類永遠研究不透,人類只能發現表層的含義,還沒有發覺深層的寓意。
師:同吳東哲小組表述一樣:自然無限,認識有限。請坐!
李芳芳:這幅插圖給了我們兩點啟示:一、植物上的蟲子會飛,大自然給予簡單者更大的本領,它偏袒簡單的活法,而人類唯有製造出飛機才能翱翔天空,這說明人類先天不足;二、魚兒本在水中游,可這里的魚兒卻能駕駛飛機在空中飛翔,魚兒的無憂無慮與人類的多愁善感對照,突出自然偏袒簡單活法,總把煩惱留給人類。
師:大自然偏袒簡單,人類先天不足,自然總是把煩惱留給人類。請坐!
王真真:這幅插圖中,藻類代表原始世界,代表人類的開端。金字塔、獅身人面像說明人類認識已有了發展。蒼蠅能飛,人類受其啟發,飛機誕生了。宇宙飛船、飛機是現代高科技工具。人類的進步都以自然為基礎,我們應該順應大自然,理解自然。圖中人沒有露出眼睛,說明人類只知自然皮毛。大自然錯綜復雜,奧秘無窮,應該敬畏大自然。
(此時張志慧站起來,一見我點評,立即坐下了。)
師:你們小組想像很豐富,能把事物有機聯想,很好,請坐!大家對第一幅插圖談了許多,冷落了第二幅插圖。誰來鑒賞一下第二幅插圖?
張志慧(站起來):我們小組討論的是第二幅插圖。
師:正好,你說吧!
張志慧:大自然孕育出長頸鹿,它吃到樹葉毫不費力,活得簡單。大自然給予人類一個發達的大腦,但人類不自量力,他拋棄地上適宜的生存環境,搬來並爬上自製的梯子,想吃到更高處的果子,盡管他在梯子上坐直身子,伸長胳膊,仍達不到目標, 累得滿頭大汗。在自然面前,人類終究是個先天不足的業余研究者。
師:你從「大自然偏袒簡單」和「人類先天不足」兩個角度來概括,很好。請坐!
王帥:長頸鹿比人高,可是人憑著智慧製造了梯子,但並不能吃到果子,而長頸鹿卻輕松自如,它輕蔑地看著人類。人固然聰明,可是對自然的認識還差很遠,所以人類先天不足。
師:你是從人類先天不足角度來說的,好,請坐!
李妍:第二幅插圖,人類使用梯子還夠不到樹上的蘋果,而長頸鹿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吃到,表明人類雖然學會了製造和使用工具,卻趕不上自然塑造的生物本領大,可是人類還自高自大,人類的淺薄無知可見一斑。
師:人類雖然會製造和使用工具,但是在自然面前淺薄無知。請坐!

李芳芳:兩幅插圖中小孩都撅著嘴,說明人類總在煩惱中度過,其實人類也可以像飛蟲、魚兒一樣生活在無憂無慮的大自然中,自然給人類的是生存本領。而人類非要耗費體力、腦力,修建許多像金字塔似的建築,真是自取煩惱,

師:你比較了兩幅插圖,很有創意,很好。請坐!
程麗宇:第一,兩幅圖的人物都是小孩子,孩子天真幼稚易滿足,他們代表現在的人類,他們認為掌握的技術足以改造甚至主宰自然。第二,兩幅插圖中小孩子的工具很落後。自行車是最落後的交通工具,梯子也比不上升降機。現在人類掌握了一些技術,自認為很了不起,如果人類妄想用這點技術主宰自然,那真是自不量力。
師:人類幼稚無知,工具落後卻狂妄至極,真是自不量力。請坐!
韓春曉:第二幅圖,人類站起來便可以夠著大自然,但是人類卻選擇了坐著。沒有竭盡全力去拼搏,人類是先天不足的業余研究者。
師: 關於細節「人坐著」,看得很仔細,分析得很好,請坐!
師:插圖是文本有機的組成部分,大家對兩幅圖畫進行了大膽地想像和解讀,豐富了文本的內涵。咱們來看文本最後一部分。齊讀最後四個自然段。「先民們敬畏自然」開始!
(三分鍾之後,學生讀完最後四段。)
師:簡單概括文本後四自然段之前的主要內容。時間二分鍾。
(學生討論了二分鍾,回顧了已學過的內容。)
師:你可以就最後四自然段中的某個詞、短語、句子,進行個性化鑒賞。小組內討論五分鍾。
(五分鍾熱烈討論。)
師:誰談談小組討論結果?
尹書芬:我們小組鑒賞的是「共生共滅的人類只能同舟共濟。只有拯救整個人類才能真正拯救我們自己」。這句話中有許多集合名詞,它們與 「自己」這個個體名詞形成鮮明對比,它呼籲人類要以整體利益為重,不要忽視個人的破壞力量,凡事要向遠處看,不要只為眼前利益而毀滅包括自己在內的整個人類群體的利益。
師:人類要團結,要齊心協力,互相合作才能解決關乎人類自身的問題。請坐。
陶慧:我們小組鑒賞的是「人類在發展中墮落,在科學中愚昧,在叛逆自然中自掘墳墓。」這里的「墮落」與「愚昧」不是通常字面之意,它指人的思想行為正漸漸往壞里變,人與自然漸漸不和諧,「愚昧」指人類自高自大,漸生狂妄。人們自以為自己掌握的科技頂尖,可以洞悉一切自然現象,一切真理,對大自然失去了往日的尊重和敬畏,只是一味地叛逆自然,人類的某些行為已經遭到了大自然的懲罰,叛逆自然的結果只有一個:人類將與自然一同滅亡。
師:陶慧同學分析了詞語的語境義,這是理解文本的正確方法。很好。請坐!
呂雯雯:我們鑒賞了最後一句話。這句話是根據人類對待大自然的態度寫的,「敬畏」對應的是「褻瀆」,隨著工業的發展,污染日益嚴重,藍天被黑天取代,黑土被紅壤取代,清水被「醬油」取代,人類把大自然的庄嚴與美麗任意踐踏,「順應」對應的是「叛逆」,粗淺的現代人,把污染大自然看作「無所謂」,肆意砍伐森林,捕獵動物,活像一個戰勝了對手的叛逆者,殊不知真正的對手還沒有出現;「理解」對應的是「誤會」,大自然創造人類並不是叫他反過來研究自己的,也許人類太自作聰明了。順應自然的活法,才是最簡單、最快樂的活法。褻瀆、叛逆,已將人類推向死亡的邊緣,覺醒吧,人類,不要讓「和合萬世,頤養天年」僅僅成為一個夢。
師:好深沉的語言,你們小組的語言很有感染力。請坐!
王帥:由「敬畏自然」、「順應自然」到「理解自然」是層層遞進的關系,也代表著人類對大自然態度的變化。因為科技不發達,無法理解一些自然現象,先民們敬畏自然。後來,人們為了更好的生存,只能順應自然,我們正處在由「順應自然」向「理解自然」過渡的階段,由於人類愚昧,所以肆虐地破壞自然。「理解自然」就要理解自然本質,與自然和諧相處,只有這樣,人類方可在大自然中和合萬世,頤養天年。
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這個詞,近些天來在媒體上出現頻率很高。要想真正和諧,說到底還是人的意識問題。只要人人都有環保意識,人人都為環保獻計獻策,哪裡會有這么多的污染?我們何愁沒有一個美好的家園?而要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應該從自身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讓我們共同努力吧!下課!
生:起立,老師再見!
師:同學們再見,請坐!
反思

第一、這一課感覺講得不錯,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共同探究,良性互動做得不錯。
第二、強化了學生主體意識,真正按新課改的精神去做,努力做了「平等中首席」的角色。
第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體現了三原則:1興趣教學原則(以插圖為興趣點,激發學生好奇心,導入新課);2問題教學原則(上課之前叫學生廣泛質疑,真正做到備課備學生);3活動教學原則(把個性化鑒賞機會充分交給了學生,老師講得很少,學生在回答中得到鍛煉)。
第四、集體備課比較充分,基本能處理預設和生成的關系。
第五、在教學中,給學生做更新觀念的工作挺難,但是做通了效果很明顯。
第六、時間倉促,結尾高潮沒有完全生成。
第七、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僅僅是單向陳述,沒有出現更深入的思考。
第八、對學生回答的評價有的流於形式,評點不很到位。
第九、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出來。教師的引導、點撥作用有待加強。

❸ 中國傳統文化的重點難點

1.文化:泛指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總和

2.禪宗:始於菩提達摩,是中國佛教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宗派,是典型的中國佛教,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標本宗旨

3.宗教:相信現實世界之外還存在著超自然、超人間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著自然與社會,並對之敬畏和崇拜

4.宗法制:古代為解決職權、財產分配而建立的維護世襲統治的血緣宗法制度,是由古代氏族社會的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產生於商代後期,西周時完善

5.姓與氏:姓由居住的村落或所屬部落名稱而來,氏由君主分封的地方、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謚號而來

6.拱手禮:雙手和握,右手握拳,左手加於右手之上,舉至胸前,立而不俯的一種見面禮儀

7.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發展過程中精微的內在動力,也是指導一個民族不斷向前發展的基本思想

8.天人合一:最早產生於先秦,經漢唐發展,由宋代張載提出的關於人與整個宇宙關系的思想理念

9.四諦八道: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為四諦,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命、正念、正定為八道

10.民胞物與:民為同胞,物為同類,一切為上天所賜,泛指愛人和唉一切物類

11.厚德載物:以寬厚之道德心包含萬物,對待事物由兼容並包之心

❹ 幼兒園教師立德樹人師德為范演講比賽稿

學不在高,愛崗則名;技不在精,敬業即行;斯是教師,惟勤耕耘。這就是我們六年級組沈珠敏老師的生動寫真。她自參加工作以來,始終保持著對工作的敬 畏之心,以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事業心,用奉獻、愛心、勤奮、自律詮釋了什麼是付出,什麼是收獲。她那發自肺腑的對對孩子的愛,猶如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是 那麼的不由自主和無微不至。她對學生的教育始終堅持「愛」字當頭的原則。班級中小琦同學的故事,就是一個例證。小琦聰明伶俐,父母離異,生活由爺爺奶奶照 顧,父親開挖機常年在外,爺爺奶奶也在工廠上班,獨處的他只要得空子就上網打游戲。看著小琦漸漸下降的成績,想著小琦以後可能的後悔,思緒無法平靜,雖然 幾天前剛處理了他拿百元大鈔購買游戲卡的事件,也通知了他父親,並且他父親也到學校共同處理了此事件,但孩子畢竟才十一、二歲,自控力還不行,今後會不會 沉迷網吧還是個未知數。琢磨著必須找小琦談談心。第二天一早,一到辦公室,她就把小琦找來,請他坐下後,先和他聊了聊他的學習、生活和家庭方面的事。聽完 他的描述後,也感受到他很幸福:雖然爸爸常在外,卻每天要打電話給他。爺爺奶奶一把年紀還在外辛苦掙錢,為的是要替他這個寶貝孫子攢錢造更漂亮的房子。媽 媽雖不在身邊卻也常牽掛他,時不時看望他並給他錢花,還非常關心他的學習。然而,既然有那麼多人關心著他、愛護著他。你卻沉迷網路,這不僅傷害了自己,也 會傷害身邊愛他的人。你快樂了一陣子,也許會痛苦後悔一輩子。雖然當時和他聊時,也不知道他真正能明白多少,但至少現在看來,他沒有再去購買游戲卡和上黑 網吧。成績也不斷的進步,慢慢成了班級中的優等生。當我們回放時間的鏡頭時,我們發現每個人都有獨到之處,每個人都有閃亮的一面,但也都有不懂事的那一 刻。只要我們能細心呵護,默默關注他的成長,一定能培育出欣慰的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 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師勞動是長周期的,教師每天進行著大量平凡瑣碎的工作,由日到周,由周到年,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班級管理……重復性勞動,單調而 缺乏新鮮感,正是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似十分平淡,平凡的過程,然而崇高也正是孕育在這平淡和平凡之中。沈珠敏老師就是在這平凡中孕育著崇高。期末 復習開始後的第一次綜合測試結束了。沈老師翻閱著孩子們的90份試卷,她的心情也猶如試卷上的勾勾和叉叉,真想訓斥甚至是臭罵他們一頓,可是,這有用嗎? 她沒有這樣做,因為她知道跟他們大眼瞪小眼,火葯味十足的上這么一堂課,他們收獲的只能是「我們考得不好,老師氣瘋了」的感受吧。要實用有效,且能引起家 長共同關注,因此決定對他們每個人進行一次單獨的試卷點評分析。任何事,最怕認真兩字。一認真就到位,效果自然不一樣。這雖然花了她三、四個小時,但看著 她在每張試卷上有針對性的、為每個孩子量身打造的綜合點評時,不由得為她感到驕傲;而當孩子帶著這張試卷回家讓家長看著如此詳盡的點評,簽字並反饋意見 時,她感到滿足而欣喜;在最終期末考試中,當孩子們整體取得較好成績時,她很有成就感。也許,這就是用「心」做事時最自然的收獲吧! 育分先育人,育人先育心。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沈珠敏老師的教育行為充滿理想,教育思想充滿智慧。她為學生打開一扇扇窗戶,讓學生看到一個個色彩斑斕 的世界。在和學生一起時,交換思想的時候是朋友,做到了心心相印,集體活動的時候是親友,做到了親密無間,學習生活的時候是摯友,做到了知無不盡。在一切 以速度和利益衡量的今天,在一片浮躁與喧囂之中,她靜心而修,魚和熊掌皆非所欲,獨樂為人師。雖然,她的生活還是一燈如豆,四壁清輝。但她一直以專業和智 慧打造著聚集正能量的蓄水池,當池子的儲蓄足夠時,自然而然地從自律、認真和奉獻三個層次顯現到行動中來。她無法做世上最偉大的事情,但卻一直懷抱偉大的 愛去做事。她始終相信「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最美麗的人。」在這美麗人生的追求中,她一直在路上…… 謝謝,我的演講結束了。

❺ 如何利用語文作業強化課堂教學內容

一個完整的語文教學活動,應包括備課、上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作業的評價與反饋這幾個環節。其中,布置作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作業布置得合適與否,關繫到學生學習過程中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關繫到學習目標的實現和學習任務的完成。所以布置作業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技能和素質的考驗。但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下,為了追求在考試中取得高分,教師在布置作業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師生苦不堪言。原語文教學大綱規定,作業是為了幫助學生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而有計劃進行的語文訓練,它是思維和操作的演練場。新的課程標准對學生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的語文能力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從大綱到課程標准,語文作業演變軌跡十分明顯。因此,在課改新形勢下,對語文教師布置作業的形式認真地進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作業是鞏固和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學生內化知識,外化素質的重要方式。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要有啟發性,分量要適當,不要讓學生機械抄寫,以利於減輕學生負擔。」毫無疑問,適時、適量、適度的作業有利於學生鞏固知識、訓練技能、培養能力、發展思維。但筆者在十多年的語文教學中,發現多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普遍存在這樣幾個問題:

1作業量過多,為了追求所謂的「教學質量」,很多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往往更注重「量」,總認為「熟」一定能生「巧」,只有多做就能得高分。因此,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根本沒考慮適量,學生往往是今天一張卷子,明天又是一黑板,後天又要抄課文,做得頭暈眼花,做得叫苦連天。這樣做的結果,真的能拿高分嗎?其實不然,殊不知,這種「題海」戰術,不僅不能使學生獲得高分數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等。

2形式單一,內容重復,曾經聽到有學生這樣抱怨:「我最討厭學古文和古詩了,我們都知道語文老師怎麼布置作業,學之前先布置抄幾遍,學完了又要抄幾遍,過了一星期又要抄,我都要抄得吐了。沒一點新花樣……」學生的抱怨其實在提醒我們重復地抄課文他們很反感,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還有的教師為了省事,只布置一些簡單的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等,讓學生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學生是否就認為教師好了?長久下去,學生肯定會忽略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我們的作業也沒收到實效性。

3作業難度不一,比如有的教師在教完《中國石拱橋》後,不是幫學生舉一反三,鞏固在文中所學到的說明方法,而是再次將課文中的例句布置給學生做作業,這種教學態度是不負責的。還有一位教師在教完這篇課文後,獨創一個題目——《試論石拱橋的過去與未來》,讓全班學生怨聲連天,結果可想而知,學生是東拼西湊,敷衍了事,收效甚微。從以上兩個事例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作業難度過小隻會浪費學生的時間,作業難度過大,很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違背了教師布置作業的目的。

從以上幾點我們不難看出,正是我們的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得我們的教學效果不能有效地從作業中得以反饋,還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我不僅是一位語文教師,還是一位班主任,每天一早來學校見到的就是辦公桌上沒有交作業或抄作業的學生名單。有的是課代表寫的,有的是任課教師寫的,這一串串名單,從表面上看是我們的學生懶,學習態度差,但我不知道各位想過沒有:這難道跟我們的教師布置作業態度沒有關系嗎?記得巴金先生說過:「在我靠葯物延續生命的有限的日子裡,我始終擺脫不了夢魘的折磨,我給一位朋友寫信說:『使我感到痛苦的是看見孩子們失去他們的童年。』」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在《愛彌爾》一書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他們就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就會造成一些年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有一位心理學家也說過:「童年的價值就在於幸福。」試想,當我們的學生在做大量重復機械的作業時,他們的學習情緒怎麼可能提高呢?當我們的學生在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時,有多少人會認真地動腦筋呢?因為即使你這個題目想出來了,下個題目你又得花上半個甚至一個小時的時間去想,一個晚上我們的學生能做幾道這樣的題目呢?更何況抄襲在有些中學生看來就是一種認為有效地「捷徑」,他們怎麼可能會多花時間去想呢?當我們的學生每天疲於應付《學海風暴》、《全能王》時,他們又有多少時間來思考、來動手、來積累課外知識呢?長此以往,我們的學生的學習靈感和創造性將被作業消耗殆盡,而我們教育的目的難道就是培養一個做作業的機器人嗎?

我們當然不能培養作業機器人!語文作業作為教學子系統,應努力地實踐著《課程標准》的要求,因此就必然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這就需要我們的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結合《課程標准》的要求,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作業練習中解放出來,由作業的奴隸變為作業的主人,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從課本、文本中解脫出來,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使他們切實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這才是我們布置作業的目的。那麼,如何提高語文課堂作業的有效性呢?我想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作業內容要有啟發性

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教學要採用啟發性,因此在作業設計時也要體現出啟發性。事實證明具有啟發式的作業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如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的《敬畏自然》一文,講述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認為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人類要征服自然的想法是愚蠢的,要敬畏自然,就要敬畏我們自己。我教完這課就引導啟發他們動手去網上查閱資料,並聯系生活實際,用活生生的例子來證明為什麼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對於這個作業,學生表現得很積極,不僅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有個學生還在讀後感中這樣寫道「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們只有對生命擁有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他的無限生機,我們人類也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除此外,幾個學生還在網上查閱了許多因人類恣意破壞自然而遭到大自然懲罰的事例,並以「我們需要一個美麗的世界」為主題,辦了一期黑板報,受到了全班同學的一致好評。

二、作業內容要有創造性

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思維的重要因素。在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沒有明確寫出結論,可讓學生充分發散思維的"空白"。教師要善於挖掘這些潛在因素,利用課文"空白"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促其想像能力的發展。如《喂——出來》這篇課文的結尾作者寫道:「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樓頂上工作,他鉚完了一顆鉚釘之後,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會兒。忽然,他聽到頭頂上傳來了奇怪的叫聲。

「喂——出來!」

然而,他抬起頭來朝天上看了看,卻什麼也沒有,睛空萬里,清澈如洗。他以為是剛才幹得有點頭暈了,產生了什麼錯覺。接著,正在他恢復到剛才的姿勢,要好好地休息一會兒的時候,從剛才發出聲音的那個方向飛過來一塊石頭,在他面前一掠而過,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可是,他只顧眯著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著遠處的地平線。啊,我們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美好啦!

當然,那塊微不足道的小石頭根本就沒引起他的絲毫注意。」小說寫到這嘎然而止。我在教到這兒時,布置了一個作業給學生討論「當那塊微不足道的小石頭飛向地面後,隨之而來的將是什麼?」學生馬上展開熱烈的討論,並想像這個城市的最後面貌,我為學生豐富的想像力而折服,又布置了一個課外作業:「請展開你豐富的想像,給本文續個結尾」。結果,交上來的作業效果非常好,連平常不愛動腦筋的學生也寫了兩百字。有學生甚至給我建議:「老師,我們很喜歡這種作業形式,我們願意做這種作業,既提高了我的想像力,又提高了我的學習興趣。

三、作業布置要有層次性。

對作業布置的層次性可以從兩個角度來把握,一是把同樣內容、同樣模式、同樣分量的作業分為易、中、難三種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相對應層次的作業。如我在教完《旅鼠之謎》後,我設計了兩個問題讓學生任選其一完成:1、旅鼠的奧秘,科學家研究了幾個世紀,至今也未解開謎團。大自然神秘莫測,盡管人類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但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你還能說出一些人類為破解的自然之謎嗎?2、請你根據課文內容以《我是旅鼠》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說明文。這樣的作業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東西可寫,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教師對學生布置同樣的內容的作業,但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既要使後進生的作業要"吃得了",優秀生能"吃得飽",又中等生能「跳一跳,摘得到」。例如在學完胡適的《我的母親》後,恰逢母親節來臨,我布置了作文,和以往不同的是,我沒要求全班同學寫同一個題目,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布置了兩個作文題:《我的媽媽》和《謝謝你,我的媽媽》。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我要求他們寫第一個作文題,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表現媽媽的優秀品質。對於作文能力相對要好一些的學生我就要求他們寫第二個作文題,不僅要表現媽媽的優秀品質,還要寫出媽媽的優秀品質對我的影響,藉此表達我對媽媽的感謝之情和養育之恩。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的不同要求使學生都較好地扣緊了文題來寫,那次作文整體上是成功的。

四、作業內容要具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接受作業,喜歡作業,並通過做作業有所收獲,教師應多設計趣味性強的作業。大教育家誇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在教學中,如能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業,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思想集中,易接受知識,且記得牢。例如,在學馬致遠的《秋思》中,我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每人畫一幅畫來表現主題,沒想到很隨意地一個作業,竟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人在旅途的孤單與無助,無須教師做過多的講解,課文的主題就在學生那一幅幅畫中。不僅如此,我還在布置預習作業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設計表格,做成讀書卡片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如我在教《端午的鴨蛋》一文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設計一張表格,了解我國一年三節的起源、傳說、風俗及我們萍鄉特有的風俗等,並在上課時將小組的成果展示出來。經過三天的准備,我發現在上這篇課文時,很多同學都踴躍發言。一個不愛做作業的學生在他的日記中寫了這樣兩句話:「通過這次活動,我第一次覺得作業並不難做。我們這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真應了那句話『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

五、作業形式要呈現多樣性

除了傳統的書面作業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和課本內容布置一些實踐作業、聽說作業、表演作業等。書面作業雖然便於教師的布置和批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是形式較為單一、死板,無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此,教師應多布置一些實踐作業,以便使學生得到全面、均衡地發展。實踐作業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各種實驗、活動及各種能提高動手能力的作業。實踐作業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它的特點是突出學科的實踐性,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學習,能運用所學知識去收集資料、展開調查、分析問題、得出結論並獲得啟發。聽說作業是培養學生聽的技能和說的技能訓練,是語文這門學科常用的作業形式。表演作業則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多用在戲劇教學中。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作業是鞏固和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學生內化知識,外化素質的重要方式。」語文的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它的根本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去感知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美麗。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為學生設置更廣泛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同身邊的母語聯系起來,讓學生置身於廣闊的母語世界之中,只有這樣,承載著教學內容的母語才會鮮活起來,學生的心靈才會神思飛揚才會欣然接受並享受做作業這一過程,我熱切地盼望那一天的到來。

❻ 教研活動如何才能更好的組織健康教育活動

教研活動作為教學的組成部分,在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教研活動的內容應當來自日常教學,並從理論層面上指導日常教學,揭示教學規律,使教學朝著健康、正確的方向發展,也使老師們明確自身不足,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和教研能力。如今學校教研組活動的實效性不高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下現象可以說比比皆是:
一、目前教研活動的現狀
⏹ 論文拼湊;
⏹ 評課蜻蜓點水,不痛不癢;
⏹ 教研發言,意見雷同;
⏹ 集體備課,敷衍了事;
⏹ 教研活動拉家常;
⏹ 科研意識淡薄,教育理論和方法缺乏;
⏹ 教研活動效度不高,對教師提高幫助不大;
教研室組織一次論文評比活動,有部分教師的論文基本就是一些從網路或雜志上摘抄下來的理論的拼湊;(如2010年湖北省教研室英語教學論文評比,初評的一等獎論文中有30%的出現嚴重抄襲現象).一節公開課後,一個組內只有少數幾位年長些的教師如蜻蜓點水般不痛不癢地評課;研討會上,一些教師從網上摘抄一些現成的教材分析材料進行所謂的教材研討,發言時經常出現「意見雷同」;一人寫好教案,在小組內念一遍就是所謂的集體備課,課上完任務也就隨之完成,等等。個別地方甚至還出現了集體拉家常等待教研活動結束的現象。
教師的日常感受:
⏹ 平時教研活動是蘿卜煮蘿卜,感覺沒有什麼提高,根本是浪費時間;
⏹ 從別的老師那裡學到一些很好的招數,有時用起來很靈光,有時就是找不到感覺,甚至一塌糊塗;
⏹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反思,很多時候反思來反思去,沒有反思出什麼;有些時候反思了很多,但過後就忘記了;
實效性不高
二、上述現象如何產生
(一)教師參與教研缺乏內需
參與教研活動的教師沒有專業成長的需要,特別是現在學校教研組內部還存在著一大批中老年教師,這批教師認為自己高級已經評到手,教學上也是輕車熟路了,已經沒什麼奔頭了,認為教師發展是青年教師的事,所以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同時這種情緒也會感染青年教師。而青年教師由於個人能力的差異,也並非個個才華出眾,追求上進。林林總總的原因,造成教研氛圍不佳。
(二)教師參與教研缺乏引領
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引領,而現在很多學校缺乏專業引領,除了單純依靠自身資源難以對青年教師的成長鋪路搭橋。而教師由於教學任務繁重,也難有機會外出培訓學習.在學校的教研活動中,教師之間水平差距小,使得教師的專業發展長期在同一水平徘徊,不能獲得長足發展。久而久之,教師便將教研活動作為一項任務來對待,使教研失去了「研討」與「發展」的本意。
(三)教研形式陳舊單一
現在的教研活動方式陳舊單一,羅列出來,無非是:理論學習、聽課評課、集體備課、教材研討、教學沙龍。盡管也有一些觀點認為,上述每一件事情做好都是不容易的,但是,教研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更需要新鮮的形式來刺激。
(四)導向不準,方向不明
有些教研活動,陳舊的教學理念占上風,先進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難以貫徹,致使有些教研活動導向不準,方向不明。如有位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課上化了15分鍾的時間讓學生變換方式去讀課文,課後的教學研討,評課的一部分教師不太贊成,認為公開課是給人家看的,讀太多會影響了教學流暢性。還有的教師認為,公開教學應當展示教師的教學才能,課堂上要熱熱鬧鬧等。而對此我的理解是:所謂閱讀就要放在一個讀上:一讀細節、二讀大意、三讀剖析、四讀欣賞。不是讀多了,而是讀少了。
對策:導向准確,方向正確
教研活動要以課程改革的理念作為指導,要認真把握課程標準的精神,探索新課標的實質,堅持促進學

❼ 反思也是一種習慣的班會課件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校園安全教育尤為重要,因為學生每天在學校的活動時間長,情況也比較復雜。無論教師怎樣注意,也難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平日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讓學生被動的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如此反復的強調只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可不,盡管老師強調校園里不能打鬧,可是事故還是不斷的在發生。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很多時候不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眼觀六路,耳聞八方。時刻不忘對學生提出要求,學生的一切行為都不能離開老師的視線。再者就是在班上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如: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看圖講述「誰對誰不對」,讓學生主動獲取一定的安全知識和求助方法,樹立了安全意識。同時,應該與日常生活有機的結合和滲透,例如:利用聽故事,決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每天開門、關門時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門框上,出入教室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入廁等生活各環節的安全警示,並請學生們相互監督,定期評選出班內的平安小衛士。通過這些與日常生活有機的滲透,不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傷害與不幸的發生,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為小學生安全行為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校園安全是個永恆的話題。交通事故、樓道踩踏、食物中毒、溺水身亡這些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吞噬著「祖國的花朵」。每一年有多少可愛的生命因為意外傷害事故而受到了多麼無情的摧殘。而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對如何處理好教育活動與學生人身安全的關繫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這需要一個支點也需要一個平衡點,我們也常常困惑於此。

今天當我們的教育倡導著教育活動生活化、情景化時,我們力求把孩子帶到真實的世界中,讓他們真實的去感知世界、體驗生活,這就意味著要放開成人的庇護,讓他們自由的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把「保障學生的安全和為了使孩子學生自主地成長,活動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險性」結合起來呢?例如游戲,它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也是現今教學經常用的教學形式。但在游戲活動中特別是戶外的中,則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師在活動前或活動中有效的規則約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導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僅僅為了安全,完全避免學生參與集體活動或一味的降低游戲的難度,也是不利於小學生成長的。日本有教育學家指出:「游戲活動要有一定的冒險性,如果沒有,孩子無法真正形成迴避危險的能力」。 安全一直以來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抓、常教,但有時有會出現一些我們教師意想不到的事情,我認為不能在老師的強烈管理中控制孩子的安全,而是要讓學生自己了解,我應該怎樣來注意安全,怎樣來保護好自己。對於學生的安全,學校是責無旁貸,那麼學生呢?他們僅僅只是被害人么?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只是在學校。我們都知道,學生受教育的途徑有很多,一般我們都認為有三種力量在讓學生受到教育,1、學校 2、社會 3、家庭。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學生的安全問題上有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學生們在學校平安地度過一天,我會感到鬆了一口氣。主題活動也好,生活中有機滲透也好,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樹立安全意識,保證學生的安全和健康,因為這不僅關繫到學生的安全和健康,也關繫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快樂。

安全教育班會反思二: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教學反思(1375字)

在這個學期,我們的教育教學的一項重點工作是安全教育,全校老師在每一節課中,都會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根據當前的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由我主持上了一節盲教學區的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在班會的籌劃階段,我覺得自己的責任很大,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學生傳授更多的安全方面的知識。

在這次主題班會中,我們教研組的全體老師集思廣益,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從中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體驗,懂得遠離危險,遇到危險如何自救自助和求助,從而健康、安全的成長。

這次主題班會我們在課前做好充分准備工作,我們組集體商議確定主持人,選定劇情扮演者並分別進行排練。同時請校領導的同組的老師進行研究指導。

本次教學實踐,我有以下收獲:

一、讓學生充分參與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獲得體驗

在本次主題班會活動中,主持人由優秀的學生代表擔任,同時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演講、相聲、三句半等的表演,讓每一名學生都有一種責任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而也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使學生自己對安全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能夠自己認真學習安全知識和自護技能。

二、靈活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演中解決生活問題

開課利用主持人的導語導入,創設情境,使學生了解學習安全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表演相聲、三句半、講演等活動,在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中,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從中學習懂得校園安全、交通安全、校外安全知識的重要性。我在設計這節課中,靈活、機智的聯系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挖掘潛在的危險,使學生明白,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險,要學會遠離危險,減少危險的發生。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所選取的生活情景,貼近學生生活,切入實際,因此學生表演起來大膽、無拘束感,既有師生的互動,又有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課堂氣氛活躍。

三、課外延伸,把學校、家庭、社會有機結合

在整節班會課中,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了解到在各種情況下,有突發事件發生時,怎樣自救互救。整節課包含了交通安全知識、火災、自然災害的自救知道、衛生知識、校園安全知識等。並通過安全知識競賽,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安全知識和遇到危險時自救、求助的一些常識。使學生學會關注生活、熱愛生活。課堂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只重視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培養到關注學生的具體生活和直接經驗,並真正深入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使教學活動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得到充分體現。

通過這節主題班會課,發現學生對安全知識的學習有著很高的熱情。我還應該在安全知識這方面多下些功夫,利用網路資源,多查找一些安全知識,教給學生更多的安全教育知識,如:交通的、逃生的、求救的信號等等。

在這次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不但使我有了新的收獲,而且對新課程理念有進一步認識,教育教學觀念得到進一步轉變。

這次主題班會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從現在開始,就給他們灌輸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時刻培養他們的安全意識,會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在汶川地震後,相信大家都記得有一位校長,他的學校的學生沒有一例傷亡,原因就是平時的安全意識和良好的訓練,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這足以給我們深刻的反思。上好安全教育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然在這次主題班會中還存在著不足,如:由於時間的關系,有些安全自救的知識講解的還不夠細,有些安全知識還沒有注意到,本人將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補上這一課。

安全教育班會反思三: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方案及實踐反思(969字)

教學目標: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們樹立安全意識,遠離安全隱患,加強自身的素質培養。讓學生了解交通事件中必備的安全知識,懂得安全的重要,並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達給周圍的人們, 做安全教育的小小宣傳員

活動准備:

1、 准備道路交通標志圖。

2、 收集有關中小學生違反交通規則及不注意校園內安全的案例。

3、 准備《天堂里有沒有車來車往》的歌曲錄音。

教學過程:

1、 播放《天堂里有沒有車來車往》的歌曲,營造氣氛。

2、請三位學生表演一則小品,題目是《上馬路》。一位學生扮演一位司機駕駛一輛疾馳而來的小汽車,另外一位學生扮演正在過馬路的行人,過馬路者被小汽車撞倒並滾得很遠,還有一位學生馬上找電話報警。通過這一幕危險場面的表演,將學生們帶入一場討論當中。在街道上面,在過馬路時如何防止自己被汽車碰到?對於一些危險的道路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可以預防車禍?如果出了意外我們應該怎樣辦?使用哪些手段可以盡量減少自己受到的傷害?經歷過討論後,再引導學生說說除了以上遇到的問題外,還有那些比較危險的情況。

3、教師敘說有關中小學生違反交通規則及不注意校園內安全的案例。喚醒學生對以上種種危險事件的認識;認識強調安全防患意識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們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身以及周圍人群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就是防止家庭不必要的傷痛,為家庭為社會節約了寶貴的財富,就是為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做准備。

4、教師出示各種道路交通標志圖,與學生一起說說它們的含義,使學生認識並了解這些標志。

5、活動總結:老師和家長每天最惦記的就是我們的安全。據了解,我國每年因各種事故,數以萬計天真無邪的兒童死於非命,給家庭帶來了不幸,給父母造成無法癒合的創傷,給社會造成了不必要的負擔。今天我們召開以「注意安全,珍愛生命」的主題班會,其目的是讓大家懂得安全的重要意義。大家回去要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傳達給周圍的人們, 做安全教育的小小宣傳員,使我們周圍的人都能遠離交通事故。

反思:

我們的學校坐落在省道邊。學生都要上馬路是擺在我們老師面前的一大現實。經濟的發展催生了交通的大發展。交通安全也成了我們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學校的老師精心准備了這節以交通安全為主線的主題班會課。我們將全校區的學生集中在一起進行安全教育。這是以前沒有過的。課上,小演員們演得很投入,學生們看得很感動。通過聽、演、看、說,學生們深受教育。

安全教育班會反思四:安全主題班會設計與反思(3143字)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一些交通安全知識及在家遇到火災、觸電、食物中毒、遇到壞人的處理方法。

2.通過班會使學生了解生命的可貴,掌握有關的火災、觸電、食物中毒遇到壞人安全知識,認清學習目的,增強學生安全意識。

3. 以「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為指導方針,切實加強安全教育與管理,確保學生安全。

4. 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認識生命的意義,在自我體驗中發揮潛能,豐富自我生命,提升生命意義。進而教育學生關愛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激揚生命、熱愛生命、保護生命。

教學過程:

一、引言

「安全」——這兩個字兒,不知人們都聽過多少遍了,真可謂是忠言逆耳的詞兒了。像外出郊遊,老師父母總會囑咐我們注意安全;騎車上學,老師父母總會囑咐我們注意車輛。我們不敢掉以輕心,我們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安全第一。安全,太重要了。誰願意以自己的損傷換來自己和親友的痛苦?那麼究竟什麼是安全呢?

明確:免除不了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

二、介紹數據

有請黃志淳為我們介紹幾組數據

1.2008年1至9月份,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195319起,造成50682人死亡、229484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7.7億元。與2007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20.1%、12.7%、21.2%和14.5%。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3起,同比持平。奧運會期間(8月8日至8月24日)和殘奧會期間(9月6日至9月17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8%和2.6%。

2007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2億元。與2006年相比,事故起數減少51572起,下降13.6%;死亡人數減少7806人,下降8.7%;受傷人數減少50697人,下降11.8%;直接財產損失減少3.0億元,下降19.5%。其中,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造成389人死亡。與2006年相比,事故起數減少12起,下降31.6%;死亡人數減少169人,下降30.2%。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為5.1,同比減少1.1。

2.我國每年因各類事故死亡人數約10萬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佔60%以上。我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280多人死於車禍。其中中小學生占總人數的10%左右。這個數字向人們敲響警鍾,追根溯源,安全意識淡薄,麻痹大意,違章違紀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

教師提問:聽了這組數據之後,同學們有什麼感想?

三、討論:安全事故是否可以避免

四、介紹安全知識

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進行敘說。

五、問答

1.宿舍內為什麼不準使用明火?

宿舍內使用明火,指點蠟燭,焚燒雜物,使用煤油爐、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吸煙者亂扔未熄滅的煙蒂和火柴等。這些都容易引發火災,所以宿舍內不準使用明火。

2.中學生如何防止上當受騙?

在與陌生人的接觸交往中,要識別一些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方法的詐騙行為,不要輕信別人的花言巧語;不要隨意將自己的家庭住址等情況告訴陌生人;要服從校園管理,自覺遵守校紀校規,不要把社會上閑雜人員帶入學校。

3.發生火災時有哪些自救方法?

在火災面前,被困人員應沉著冷靜,選擇有利的時機、路線和方向進行自救。

(1)爭取時間,盡快逃離現場。不要為一些瑣碎小事延誤寶貴的逃生時間,要選擇與火源相反的通道迅速逃脫險境。有濃煙時,盡量放低身體或爬行,以免被被濃煙窒息。

(2)選擇通道,果斷脫離。如果火勢並不很猛烈時,可披上用水浸濕的衣褲或床單從樓上快速沖下。如果火勢猛烈而不能通過時,可以利用繩子或把床單撕成布條連接成繩子,將一端固定,再順著繩子從窗口滑下。若樓層只有二三層高,可以考慮從窗戶跳下,先前可拋一些軟質物品,要腳先落地以保證安全。

(3)爭取時間,等救援。當各種逃生之路均被切斷時,應退回居室,關閉門窗不澆水,以延緩時間。要用多曾濕毛巾捂住口鼻做好個人防護。同時可向室外扔東西,夜間可向外打手電筒,發出求救信號。或用手機、電話同外界聯系。

4、怎樣預防觸電

(1)不要用濕手觸碰插座等有點的物品。

(2)自己不隨便擺弄電器,用久的電器設施要注意檢查、維修。

(3)在雷雨天氣外出時,市民應遠離架空供電線路和變壓器,更不要在架空變壓器下避雨。還應盡量避開電線桿的斜拉鐵線。電力線附近的樹木也不要隨便觸摸。遇到暴雨過後形成積水時,應當避免趟水。如果必須要趟水通過,一定要隨時觀察附近有沒有電線。一旦發現有人在水中觸電倒地,不要急於靠近攙扶。

5、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會把致病菌從人體帶到食物上去。比如說,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會進入消化道,就會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

(2)、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購買食品時,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狀,是否有腐敗變質。尤其是對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綠綠的外表誘人,要查看其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有廠名、廠址等標識。不能買過期食品和沒有廠名廠址的產品。否則,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無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徹底清潔。尤其是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凈;需加熱的食物要加熱徹底。如菜豆和豆漿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徹底加熱會引起中毒。

(4)、盡量不吃剩飯菜。如需食用,應徹底加熱。剩飯菜,剩的甜點心、牛奶等都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不徹底加熱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變的糧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黴菌毒素會引起中毒。

(6)、警惕誤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中毒。裝有消毒劑、殺蟲劑或鼠葯的容器用後一定要妥善處理,防止用來喝水或誤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小攤販處購買食物。

❽ 急!!!求「醫學人文精神在我身邊踐行」的演講稿,時間5-8分鍾,最好能有PPT,如果沒有也沒關系

我感受的醫學人文精神

還記得剛入校時宣誓的醫學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庄嚴宣誓: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
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葯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
」古人說:「醫者,是乃仁術也。」百姓也常說:「醫者父母心。」「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字里行間蘊含的有關生命的啟迪。這些無一不向我們透露著人文關懷不僅是中國醫學崇尚的精髓,也是西方醫學的核心精神,是醫學價值取向的終極體現,選擇了學醫,便是選擇了人文關懷。
課堂講授與實踐體驗相結合:醫學人文關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它不僅反映在醫學人文教育理論理念的設計上,更要反映在醫學人文教育實踐理念的操作上。故而要加強各學科之間的溝通互融,凝聚合力:在醫學人文教研室層面可通過集體備課,研討教學方法等形式進行;在學院層面應打破學科壁壘,建立合理的人文各學科與醫學專業學科融通的長效機制,使各種形式的學科真正包容滲透而不是實際上各自孤立,使學科融合流於形式;在校際層面,應加強增進周邊綜合性高校之間的橫向聯系,互用優質人文資源以搭建資源共享平台。改變以往醫學人文課程教育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承式、灌輸式,只注重意識形態的教化、理論的探討,側重於范疇、
體系的教學而缺乏用人文知識與人文精神去分析和面對實際的醫學難題與熱點。而應積極鼓勵與引導學生,拓展視野,拓寬思路,正確認識與深刻體驗,授課內容要以與醫學實際或社會密切相關的焦點問題為主,讓學生收集資料、形成觀點、各抒己見、相互交流,培養其主動性、調動其積極性、激發其創造性,培育其「關心、尊重、理解、盡責」等優秀品質與鍛煉堅強意志,訓練人際交往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培養綜合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對其未來適應社會大有裨益。
凡是正常的人,無不敬畏生命,珍惜健康,渴望關懷,而醫生恰恰是為人們拯救生命解除病痛恢復健康的,因此人文關懷是醫學永恆的主題。而當今社會對醫生的認可度並不理想,
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也源源不斷,提升醫學人文教育已成當務之急,勢在必行。
對於有些慢性病、精神病或者諸如癌症這類不治之症,最好的治療正是「人文關懷」。
醫學總有些無法企及的角落,不是「妙手」就一定可以「回春」,還有些時候回天乏術。醫
學技能的發揮領域是有限的,而這時醫學精神「人文關懷」便有了展示的空間,發揮它獨特
的魅力。有些慢性病如乙肝病患者由於疾病本身特點病程長、預後差、易復發、具有傳染性,
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這種不良情緒又同時反作用於病情,致使病情加重,
如果醫生能適時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加強醫患溝通,將人文關懷點滴融入臨床工作中,
使患者掌握慢性乙型肝炎保健知識,提高遵醫行為和滿意度,減輕心理負擔,積極配合治療,
能更好的促進疾病的康復。有些癌症晚期患者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多的是對死亡的恐懼,這
種精神上的痛苦甚至大於肉體上的痛苦,這時醫生可以通過消除或減輕病痛與其他生理症
狀,排解心理問題和精神煩恐,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給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
使他們無痛苦地度過人生最後時刻,寧靜地面對死亡。
盡管醫學在20世紀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現在對醫學失望和懷疑的氣氛卻更濃。60年代樂觀主義的搖旗吶喊已消失殆盡。青黴素發明產生的激動、心臟移植帶來的喜悅、1978年第一例試管嬰兒出生的歡呼已不復存在。存在的是對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發展可能出現後果的恐懼日益增長,對醫療保健非人格化傾向的不滿,對不堪重負的醫療費用和衛生資源分配不公的批評。在這種情況下,公眾對於科學醫學所採用的高技術「能做和將做」的驚恐必定增加。醫學有時似乎由主要對發展它的技術能力感興趣的精英領導,而他們很少考慮它的社會目的和價值,甚至個體的痛苦。病人被看作為「問題」,或等待修理的「生命機器」。因此,就不奇怪公眾為何對此反感,而樂於接受更人道地對待他們的傳統醫學或自然療法。

醫學從其本質而言絕不是單純的技術而是人性關懷,社會公正、公平的人道主義事業的
真正體現。醫學作為「生命干預」的歷史性、地域性、制度性、文化性的「人類文明積累」,
其終極人文關懷是隱匿於其表象背後的最一般的終極生命本體觀,醫學之所以強大不僅在於工具層面的「能為什麼,
」還在於人文層面的「應為什麼。」

❾ 求一篇「醫學人文在我身邊踐行」為主題的演講稿

還記得剛入校時宣誓的醫學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庄嚴宣誓: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
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葯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
」古人說:「醫者,是乃仁術也。」百姓也常說:「醫者父母心。」「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字里行間蘊含的有關生命的啟迪。這些無一不向我們透露著人文關懷不僅是中國醫學崇尚的精髓,也是西方醫學的核心精神,是醫學價值取向的終極體現,選擇了學醫,便是選擇了人文關懷。
課堂講授與實踐體驗相結合:醫學人文關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它不僅反映在醫學人文教育理論理念的設計上,更要反映在醫學人文教育實踐理念的操作上。故而要加強各學科之間的溝通互融,凝聚合力:在醫學人文教研室層面可通過集體備課,研討教學方法等形式進行;在學院層面應打破學科壁壘,建立合理的人文各學科與醫學專業學科融通的長效機制,使各種形式的學科真正包容滲透而不是實際上各自孤立,使學科融合流於形式;在校際層面,應加強增進周邊綜合性高校之間的橫向聯系,互用優質人文資源以搭建資源共享平台。改變以往醫學人文課程教育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承式、灌輸式,只注重意識形態的教化、理論的探討,側重於范疇、
體系的教學而缺乏用人文知識與人文精神去分析和面對實際的醫學難題與熱點。而應積極鼓勵與引導學生,拓展視野,拓寬思路,正確認識與深刻體驗,授課內容要以與醫學實際或社會密切相關的焦點問題為主,讓學生收集資料、形成觀點、各抒己見、相互交流,培養其主動性、調動其積極性、激發其創造性,培育其「關心、尊重、理解、盡責」等優秀品質與鍛煉堅強意志,訓練人際交往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培養綜合素質,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對其未來適應社會大有裨益。
凡是正常的人,無不敬畏生命,珍惜健康,渴望關懷,而醫生恰恰是為人們拯救生命解除病痛恢復健康的,因此人文關懷是醫學永恆的主題。而當今社會對醫生的認可度並不理想,
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也源源不斷,提升醫學人文教育已成當務之急,勢在必行。
對於有些慢性病、精神病或者諸如癌症這類不治之症,最好的治療正是「人文關懷」。
醫學總有些無法企及的角落,不是「妙手」就一定可以「回春」,還有些時候回天乏術。醫
學技能的發揮領域是有限的,而這時醫學精神「人文關懷」便有了展示的空間,發揮它獨特
的魅力。有些慢性病如乙肝病患者由於疾病本身特點病程長、預後差、易復發、具有傳染性,
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這種不良情緒又同時反作用於病情,致使病情加重,
如果醫生能適時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加強醫患溝通,將人文關懷點滴融入臨床工作中,
使患者掌握慢性乙型肝炎保健知識,提高遵醫行為和滿意度,減輕心理負擔,積極配合治療,
能更好的促進疾病的康復。有些癌症晚期患者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多的是對死亡的恐懼,這
種精神上的痛苦甚至大於肉體上的痛苦,這時醫生可以通過消除或減輕病痛與其他生理症
狀,排解心理問題和精神煩恐,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給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
使他們無痛苦地度過人生最後時刻,寧靜地面對死亡。
盡管醫學在20世紀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現在對醫學失望和懷疑的氣氛卻更濃。60年代樂觀主義的搖旗吶喊已消失殆盡。青黴素發明產生的激動、心臟移植帶來的喜悅、1978年第一例試管嬰兒出生的歡呼已不復存在。存在的是對遺傳工程和生物技術發展可能出現後果的恐懼日益增長,對醫療保健非人格化傾向的不滿,對不堪重負的醫療費用和衛生資源分配不公的批評。在這種情況下,公眾對於科學醫學所採用的高技術「能做和將做」的驚恐必定增加。醫學有時似乎由主要對發展它的技術能力感興趣的精英領導,而他們很少考慮它的社會目的和價值,甚至個體的痛苦。病人被看作為「問題」,或等待修理的「生命機器」。因此,就不奇怪公眾為何對此反感,而樂於接受更人道地對待他們的傳統醫學或自然療法。

醫學從其本質而言絕不是單純的技術而是人性關懷,社會公正、公平的人道主義事業的
真正體現。醫學作為「生命干預」的歷史性、地域性、制度性、文化性的「人類文明積累」,
其終極人文關懷是隱匿於其表象背後的最一般的終極生命本體觀,醫學之所以強大不僅在於工具層面的「能為什麼,
」還在於人文層面的「應為什麼。」

❿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作業的有效性

一個完整的語文教學活動,應包括備課、上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作業的評價與反饋這幾個環節。其中,布置作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作業布置得合適與否,關繫到學生學習過程中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關繫到學習目標的實現和學習任務的完成。所以布置作業對教師來說,是一種技能和素質的考驗。但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下,為了追求在考試中取得高分,教師在布置作業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師生苦不堪言。原語文教學大綱規定,作業是為了幫助學生領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而有計劃進行的語文訓練,它是思維和操作的演練場。新的課程標准對學生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的語文能力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從大綱到課程標准,語文作業演變軌跡十分明顯。因此,在課改新形勢下,對語文教師布置作業的形式認真地進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作業是鞏固和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學生內化知識,外化素質的重要方式。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要有啟發性,分量要適當,不要讓學生機械抄寫,以利於減輕學生負擔。」毫無疑問,適時、適量、適度的作業有利於學生鞏固知識、訓練技能、培養能力、發展思維。但筆者在十多年的語文教學中,發現多數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普遍存在這樣幾個問題:
1作業量過多,為了追求所謂的「教學質量」,很多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往往更注重「量」,總認為「熟」一定能生「巧」,只有多做就能得高分。因此,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根本沒考慮適量,學生往往是今天一張卷子,明天又是一黑板,後天又要抄課文,做得頭暈眼花,做得叫苦連天。這樣做的結果,真的能拿高分嗎?其實不然,殊不知,這種「題海」戰術,不僅不能使學生獲得高分數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等。
2形式單一,內容重復,曾經聽到有學生這樣抱怨:「我最討厭學古文和古詩了,我們都知道語文老師怎麼布置作業,學之前先布置抄幾遍,學完了又要抄幾遍,過了一星期又要抄,我都要抄得吐了。沒一點新花樣……」學生的抱怨其實在提醒我們重復地抄課文他們很反感,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還有的教師為了省事,只布置一些簡單的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等,讓學生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學生是否就認為教師好了?長久下去,學生肯定會忽略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性,我們的作業也沒收到實效性。
3作業難度不一,比如有的教師在教完《中國石拱橋》後,不是幫學生舉一反三,鞏固在文中所學到的說明方法,而是再次將課文中的例句布置給學生做作業,這種教學態度是不負責的。還有一位教師在教完這篇課文後,獨創一個題目——《試論石拱橋的過去與未來》,讓全班學生怨聲連天,結果可想而知,學生是東拼西湊,敷衍了事,收效甚微。從以上兩個事例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作業難度過小隻會浪費學生的時間,作業難度過大,很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違背了教師布置作業的目的。
從以上幾點我們不難看出,正是我們的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得我們的教學效果不能有效地從作業中得以反饋,還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我不僅是一位語文教師,還是一位班主任,每天一早來學校見到的就是辦公桌上沒有交作業或抄作業的學生名單。有的是課代表寫的,有的是任課教師寫的,這一串串名單,從表面上看是我們的學生懶,學習態度差,但我不知道各位想過沒有:這難道跟我們的教師布置作業態度沒有關系嗎?記得巴金先生說過:「在我靠葯物延續生命的有限的日子裡,我始終擺脫不了夢魘的折磨,我給一位朋友寫信說:『使我感到痛苦的是看見孩子們失去他們的童年。』」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在《愛彌爾》一書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他們就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就會造成一些年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 有一位心理學家也說過:「童年的價值就在於幸福。」試想,當我們的學生在做大量重復機械的作業時,他們的學習情緒怎麼可能提高呢?當我們的學生在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時,有多少人會認真地動腦筋呢?因為即使你這個題目想出來了,下個題目你又得花上半個甚至一個小時的時間去想,一個晚上我們的學生能做幾道這樣的題目呢?更何況抄襲在有些中學生看來就是一種認為有效地「捷徑」,他們怎麼可能會多花時間去想呢?當我們的學生每天疲於應付《學海風暴》、《全能王》時,他們又有多少時間來思考、來動手、來積累課外知識呢?長此以往,我們的學生的學習靈感和創造性將被作業消耗殆盡,而我們教育的目的難道就是培養一個做作業的機器人嗎?
我們當然不能培養作業機器人!語文作業作為教學子系統,應努力地實踐著《課程標准》的要求,因此就必然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這就需要我們的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結合《課程標准》的要求,使學生從單一、枯燥的作業練習中解放出來,由作業的奴隸變為作業的主人,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從課本、文本中解脫出來,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使他們切實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這才是我們布置作業的目的。那麼,如何提高語文課堂作業的有效性呢?我想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作業內容要有啟發性
教學大綱指出語文教學要採用啟發性,因此在作業設計時也要體現出啟發性。事實證明具有啟發式的作業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如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的《敬畏自然》一文,講述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認為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人類要征服自然的想法是愚蠢的,要敬畏自然,就要敬畏我們自己。我教完這課就引導啟發他們動手去網上查閱資料,並聯系生活實際,用活生生的例子來證明為什麼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對於這個作業,學生表現得很積極,不僅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有個學生還在讀後感中這樣寫道「這篇文章使我深刻明白了,我們只有對生命擁有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他的無限生機,我們人類也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除此外,幾個學生還在網上查閱了許多因人類恣意破壞自然而遭到大自然懲罰的事例,並以「我們需要一個美麗的世界」為主題,辦了一期黑板報,受到了全班同學的一致好評。
二、作業內容要有創造性
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思維的重要因素。在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沒有明確寫出結論,可讓學生充分發散思維的"空白"。教師要善於挖掘這些潛在因素,利用課文"空白"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促其想像能力的發展。如《喂——出來》這篇課文的結尾作者寫道:「有一天,一位工人爬在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樓頂上工作,他鉚完了一顆鉚釘之後,便放下工具稍微休息一會兒。忽然,他聽到頭頂上傳來了奇怪的叫聲。
「喂——出來!」
然而,他抬起頭來朝天上看了看,卻什麼也沒有,睛空萬里,清澈如洗。他以為是剛才幹得有點頭暈了,產生了什麼錯覺。接著,正在他恢復到剛才的姿勢,要好好地休息一會兒的時候,從剛才發出聲音的那個方向飛過來一塊石頭,在他面前一掠而過,往地面上掉了下去。
可是,他只顧眯著眼睛得意洋洋地眺望著遠處的地平線。啊,我們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美好啦!
當然,那塊微不足道的小石頭根本就沒引起他的絲毫注意。」小說寫到這嘎然而止。我在教到這兒時,布置了一個作業給學生討論「當那塊微不足道的小石頭飛向地面後,隨之而來的將是什麼?」學生馬上展開熱烈的討論,並想像這個城市的最後面貌,我為學生豐富的想像力而折服,又布置了一個課外作業:「請展開你豐富的想像,給本文續個結尾」。結果,交上來的作業效果非常好,連平常不愛動腦筋的學生也寫了兩百字。有學生甚至給我建議:「老師,我們很喜歡這種作業形式,我們願意做這種作業,既提高了我的想像力,又提高了我的學習興趣。
三、作業布置要有層次性。
對作業布置的層次性可以從兩個角度來把握,一是把同樣內容、同樣模式、同樣分量的作業分為易、中、難三種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相對應層次的作業。如我在教完《旅鼠之謎》後,我設計了兩個問題讓學生任選其一完成:1、旅鼠的奧秘,科學家研究了幾個世紀,至今也未解開謎團。大自然神秘莫測,盡管人類一天也沒有停止對大自然的探索,但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你還能說出一些人類為破解的自然之謎嗎?2、請你根據課文內容以《我是旅鼠》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說明文。這樣的作業可以讓每個學生都有東西可寫,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教師對學生布置同樣的內容的作業,但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既要使後進生的作業要"吃得了",優秀生能"吃得飽",又中等生能「跳一跳,摘得到」。例如在學完胡適的《我的母親》後,恰逢母親節來臨,我布置了作文,和以往不同的是,我沒要求全班同學寫同一個題目,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布置了兩個作文題:《我的媽媽》和《謝謝你,我的媽媽》。作文水平一般的學生,我要求他們寫第一個作文題,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表現媽媽的優秀品質。對於作文能力相對要好一些的學生我就要求他們寫第二個作文題,不僅要表現媽媽的優秀品質,還要寫出媽媽的優秀品質對我的影響,藉此表達我對媽媽的感謝之情和養育之恩。對不同水平的學生的不同要求使學生都較好地扣緊了文題來寫,那次作文整體上是成功的。
四、作業內容要具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接受作業,喜歡作業,並通過做作業有所收獲,教師應多設計趣味性強的作業。大教育家誇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在教學中,如能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業,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思想集中,易接受知識,且記得牢。例如,在學馬致遠的《秋思》中,我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每人畫一幅畫來表現主題,沒想到很隨意地一個作業,竟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人在旅途的孤單與無助,無須教師做過多的講解,課文的主題就在學生那一幅幅畫中。不僅如此,我還在布置預習作業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動手去設計表格,做成讀書卡片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如我在教《端午的鴨蛋》一文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設計一張表格,了解我國一年三節的起源、傳說、風俗及我們萍鄉特有的風俗等,並在上課時將小組的成果展示出來。經過三天的准備,我發現在上這篇課文時,很多同學都踴躍發言。一個不愛做作業的學生在他的日記中寫了這樣兩句話:「通過這次活動,我第一次覺得作業並不難做。我們這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真應了那句話『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
五、作業形式要呈現多樣性
除了傳統的書面作業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和課本內容布置一些實踐作業、聽說作業、表演作業等。書面作業雖然便於教師的布置和批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是形式較為單一、死板,無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為此,教師應多布置一些實踐作業,以便使學生得到全面、均衡地發展。實踐作業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各種實驗、活動及各種能提高動手能力的作業。實踐作業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它的特點是突出學科的實踐性,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學習,能運用所學知識去收集資料、展開調查、分析問題、得出結論並獲得啟發。聽說作業是培養學生聽的技能和說的技能訓練,是語文這門學科常用的作業形式。表演作業則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多用在戲劇教學中。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作業是鞏固和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學生內化知識,外化素質的重要方式。」語文的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它的根本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去感知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和美麗。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為學生設置更廣泛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同身邊的母語聯系起來,讓學生置身於廣闊的母語世界之中,只有這樣,承載著教學內容的母語才會鮮活起來,學生的心靈才會神思飛揚才會欣然接受並享受做作業這一過程,我熱切地盼望那一天的到來。

閱讀全文

與敬畏自然集體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