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北京市朝陽區2009~2010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中統一考試語文試卷第21題答案
問你老師 去
㈡ 2012朝陽區高三期末考試語文答案
北京市朝陽區2011~2012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統一考試
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2012.1
第一部分(27分)
一、(共15分,每小題3分)
1.D(A美輪美奐、緋fēi,B抱不平、模mú,C披沙揀金、胞bāo)
2.C(A不孚眾望:不能使大家信服;B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C風靡一時:形容一個事物在一個時期非常盛行;D甘之如飴:比喻心甘情願地從事某種辛苦工作或雖處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3.B(A「防止校車安全事故不再發生」不合邏輯;C「使人」與「導致……疾病」雜糅;D「做到了」與「信念」不搭配)
4.A(《楚辭》以屈原作品為主,還包括宋玉等人「承襲屈賦」的作品)
5.C
二、(共12分,每小題3分)
6.C(讓:謙讓)
7.D(A介詞,從;介詞,給。B連詞,表示假設的結果;連詞,表轉折關系。C助詞,表語氣;指示代詞兼句末語氣詞,於此。D形容詞後綴,……的樣子)
8.B(「不要再從諸侯那裡贖人了」應為「沒有人會再從諸侯那裡贖人回來了」)
9.A(「違反了魯國法律」於文無據)
第二部分(123分)
三、(共31分)
10.(10分)略
11.(5分)
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須遠而觀之/方見得一障山川之形勢氣象/若士女人物/小小之筆/即掌中幾上/一展便見/一覽便盡/此皆畫之法也
【評分參考】⑴「∥」處為可斷可不斷處,此處斷句不得分,亦不減分。
⑵答對2處得1分,必斷的9處都答對即可得滿分。
⑶答錯2處扣1分。
12.(8分)
①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②又有清流激湍 映帶左右
③悟已往之不諫 覺今是而昨非
④天涯若比鄰 兒女共沾巾
⑤雲歸而岩穴暝 晦明變化者
⑥梧桐更兼細雨 怎一個愁字了得
【評分參考】⑴每句1分,句中有錯該句不得分。
⑵回答超出4小題者,只判前4小題。
13.(8分)
①(3分)
C(「表現了擺脫公務煩擾之後的閑適愜意」與詞意不符)
②(5分)
含義:a.這兩句詩是說作者春天到袁州就任,剛到秋天就被免職,「春風」「秋風」點出上任和罷官的時間,(1分)與上一句「下車上馬太匆匆」照應,表明任職時間的短暫。(1分)
b.「來是春風」表現了詞人上任時的春風得意,「去是秋風」表現了詞人離職時的失意落寞,(1分)前後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了仕途的沉浮無常。(1分)
c.「春風」「秋風」也喻指詞人兩袖清風、正直廉潔。(2分)
【評分參考】⑴以上3點,每點2分,答出其中的2點即可得滿分。
⑵意思對即可。
情感:表達了詞人在官場遭遇不公正的彈劾時的憤激和失意之情。(1分)
【評分參考】意思對即可。
四、(共7分)
14.(3分)
B(「陶淵明隱藏自己深厚社會背景」有誤)
15.(4分)
①《桃花源記》中的「漁人」具有審美情懷,普通漁夫忙於生計很難有欣賞美景的情調。
②《桃花源記》中的「漁人」能與郡中最高行政長官密切交往,普通漁夫不可能做到。
③《桃花源記》中的「漁人」是我國古典文學傳統中具有詩人情志的「漁人」形象之一。
【評分參考】⑴答對3點得4分,答對2點得2分,答對1點得2分。
⑵意思對即可。
⑶不分條概括減3分。
五、(共25分)
16.(4分)
B、D(A「寓情於景」應為「托物言志」,本文主旨也並非「深沉濃重的鄉思」;C「能果斷機敏地履行癒合傷痕、治療創傷的天職」的不是榕樹,而是榕樹枝傷口噴湧出的「雪白的乳汁」;E「希望一切正直的人都能記住故鄉的榕樹」不符合文意,文章結尾的意思是希望榕樹的精神能在故鄉長存,祝願一切正直的人都有榕樹那樣的頑強堅韌、百折不撓的精神)
【評分參考】⑴答對1項得2分。
⑵答案超過2項本題不得分。
17.(6分)
「榕樹的碧葉」的含義是「榕樹的精神品格」。(1分)
具體體現:①在艱苦的環境中,從不放棄希望,無畏、頑強、堅韌,不斷突破,奮發進取,戰勝困難。
②受到傷害時,果斷、機敏地自我保護和自我修復。
③面對極其惡劣的環境,能夠從容不迫,堅守自我;遭遇摧折時,能夠頑強堅持,百折不撓。
④即便遭到再重大的挫折,仍然保持頑強的精神,永不言敗,傳承信念。
【評分參考】⑴以上①~④點,每點只要答出其中的主要意思即可。
⑵意思對即可。
⑶4個要點答全得5分,少1個減2分,少2個減3分,少3個減4分。
18.(5分)
本文將榕樹比作旋律雄勁剛健、節奏堅定有力的生命進行曲,形象生動地刻畫了榕樹頑強、旺盛的生命力(1分,要點:概括榕樹特點),寄託了作者堅韌頑強、百折不撓的人生信念(1分,要點:揭示文章主旨),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1分,要點:藝術效果)。以這個比喻作為文章的題目,形象鮮明,引起閱讀興趣(1分,要點:作為題目的作用)。這個比喻作為線索,貫穿全文,使文章結構嚴謹(1分,要點:結構作用)。
【評分參考】意思對即可。
19.(10分)
作者感悟:真正偉大的生命無論遭遇多大的磨難,都會保持頑強的精神(2分),能夠繼續生存、繁衍和傳承(2分)。
六、(共60分)
20.(60分)略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善,有真的有假的,有對的有不對的,有大的有小的,有難的有容易的,都應當仔細分辨。行善而不推究(其中的)道理,卻自認為積累了功德,哪裡知道(這是)造孽,白費了苦心,沒有一點好處。
魯國的法律(規定),魯國人(如果)有人從(其他)諸侯那裡贖回(做)奴隸(的本國人),(就)都(可以)從國庫領取金錢(補償)。子貢贖回了人而不去領取金錢。孔子聽說後批評他說:「賜你錯了。聖賢做事,可以用(自己的行動)改變風俗,教授的道理可以在百姓身上實現(施加給百姓),(而)不是單單讓自己稱心的做法。現在魯國富人少窮人多,(如果)接受賞金就算是貪財,(那)用什麼去贖(人)呢?從今以後,不再(有人)從諸侯那裡贖人回來了。」子路救了溺水的人,那個人用(一頭)牛答謝他,子路收下牛。孔子高興地說:「從此魯國救溺水者(的人一定會)增多了。」用世俗的眼光看這兩件事,子貢不領賞金是好的,子路接受贈牛是不好的,孔子卻肯定子路反對子貢。人行善(這件事),不要看現時的行動而要看(是否有)流傳下去的弊端,不要看一時而要看長遠,不要看個人(的得失)而要看(對)天下(的影響)。現時的行動雖然是善舉,(但如果)它的流傳影響足以對人有害,那麼(這種行為)貌似是善,其實不是;現時的行動雖然不是善舉,(但如果)它的流傳影響足以幫助他人,那麼(這種行為)貌似不是善舉,其實是。
不可根據表面的行為,而要考究會否產生;不可只看現在,而要看長遠的對錯;不能只論個人的得失,需論對大眾的影響。現在所為,雖然是善,但是如果流傳下去對人有害,那就;現在所行,雖然不是善,但是如果流傳下去能夠幫助人,那就雖然像不善,實在倒是善!
什麼叫與人為善?當初舜在雷澤,看到(強壯的)漁人都佔取水深魚多的地方(捕魚),老弱(的漁人)卻(只能)在急流淺灘中捕魚,(舜)非常同情他們。(舜就)去那裡捕魚,看見爭搶(好地方)的人,(就)把他們的過錯都隱瞞不提,看見有謙讓的人,就極口稱揚並(號召大家)學習他們。一年以後,(漁人們)都互相謙讓水深魚多的地方了。憑舜的明智通達,難道不能講點道理來教導大家?(但舜)不用語言教導而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轉化百姓,這是聖人的良苦用心啊。我們處世,不要用自己的長處壓別人,不要用自己的善為別人做榜樣,不要用自己擅長的為難別人。(要)收斂起(自己的)才幹聰明,(要把自己的才幹看作)如同沒有、虛空一樣。看到別人的過失,姑且包容掩蓋它。看到別人有微小的長處可以學的,小的善行可以記錄的,(都應該)立刻徹底舍棄自己(的成見)而學習他,並且為他贊美、廣為傳揚。這就是聖賢之人以天下為公的氣度。
山水,是闊大的事物。觀看的人要從遠處觀看它,才能看到全部山川的形態走勢氣象。(這里的意思是說,畫山水要取遠景、全景。)像士女人物,(就是用)細小的筆畫(繪制了),在手掌中、幾案上,一展開就能看到,一看就能看盡。這些都是繪畫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