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答案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答案

發布時間:2021-02-16 18:49:11

『壹』 六年級下冊的語文書上的課後習題的答案

1課:《學弈》譯文 弈秋,全國最擅長下棋的人。他教導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裡總想著天上有天鵝將要飛過,想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人。是他沒前一個人聰明嗎?回答:不是的。 《 兩小兒辯日》譯文 孔子到東方游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 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2課: 一、作者對生活的真實感悟。文章第一段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捉住燕子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有再青的時候,桃花有再開的時候,唯有時光不再來,一去無回。「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一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留它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戀。 第二段,寫作者自己的八千多個日子無聲無息地消失了,表達了作者的無限感慨。 第三段作者以他細膩而獨特的筆觸,具體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最後作者寫出了自己對人生的思索,他反躬自問:「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思索的結果是明確的,他不甘心虛度此生:「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要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結尾一句,照應開頭,突出了作者關於時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二、作者在文中的多處地方運用了各種修辭手法。例如,燕子「再來」,楊柳「再青」,桃花「再開」,「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從飯碗里過去」這些句子用了排比手法;時間能「跨」能「飛」,這是用了擬人手法。說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如薄霧」,這是用了比喻手法。使文章讀起來,更增添了時光飛逝的感覺。 文中還巧妙地運用大量的疊詞,如「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輕輕悄悄」「伶伶俐俐」。而且大多數句子都是一些短句,簡朴、輕靈,使讀者讀起來的時候令人感到格外的輕巧,婉轉,有清秀之氣,越讀越愛讀。 3課: 1、朗讀課文,說說種樹人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答:樹苗種下來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種樹人這樣做,是在超前意識樹苗適應環境,自我生長的能力,讓樹苗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以便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能夠頑強地生存。 2012年小學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 2、(1)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這里的「不確定」是什麼意思?聯系生活實際,你能想到哪些「不確定」) 答:不確定:生活中一些不可預知的坎坷,磨難,挫折等。在上學時,可能成績會下降,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朋友之間,可能會發生矛盾,我們要想辦法解決。 (2)種樹人的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桃花心木為什麼不會枯萎了?) 答:因為桃花心木已經學會了自己找水源,克服了種種困難,會長成參天大樹了。 3、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成巨大的力量,努力生長等等。 6課: 2、想一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課文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答:按時間順序寫的。過春節的准備、民俗習慣、初一到初五關門,初六開張等略寫,臘八、除夕、春節、元宵詳寫,最後簡略交待春節結束。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重點突出、層次分明,更有利於讀者對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10課:1、課文按時間順序寫了哪些事? 答、寫了四件事:1.父親在被捕前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2.父親被捕時鎮靜、處亂不驚。3.父親在法庭上鎮定、沉著地與敵人斗爭。4.父親被害,全家悲痛不已。 2、從文中找出含義深刻的的句子,比如:「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裡回來得很晚,第天早晨,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又出去了」再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到什麼。 這句話說明了李大釗每天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在外面為革命事業奔忙。 又如:「我看到了他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父親雖受敵人的折磨,但依舊沉著、慈祥。「亂蓬蓬」說明了敵人對李大釗施了重刑,「平靜」說明李大釗經歷酷刑後依舊堅強,「慈祥」充分體現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 再如:「他臉上的表情„„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正是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他不但在敵人和嚴刑拷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哭喊而憂傷。相反,他要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她們化悲痛為力量。 3、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與文章的開頭形成了照應關系,使得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嚴謹,更加突出了作者對父親深切懷念和父親被害後的悲痛心情。 12課 1、 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為人民服務」講了哪幾方面的意思。 答:一是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二是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三是搞好團結,克服困難,提高勇氣,互相愛護,使全國人民團結起來。 2、 結合你知道的事例,說說對下面句子的理解和體會。 (1) 我們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這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和革命軍隊的根本宗旨。「完全」是指除了為 人民服務,再無其他目的;「徹底」是指不管在什麼地方、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應該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 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答:這句話是說,革命隊伍的人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在一起來的,因此,無論是幹部對戰士,還是戰士對戰士,都要互相關心、愛護和幫助,這樣才能更加團結起來去實現我們的目標。 3、 讀下面這段話,說說共有幾句,每句是什麼意思?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 答:這段話一共有四句話,第一句是講我們歡迎批評;第二句講我們歡迎任何人的批評;第三、四句話是我們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確有批評。句與句之間聯系緊密,意思層層遞進。句與句之間是用關聯詞語連接起來的。 抓住這些關聯詞語分析,我們可以進一步明確:衡量批評正確與否的標准只有一個,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確的批評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為人民服務。 14課 1、 說說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麼,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答: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大火爐,火爐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我感到小女孩此時特別寒冷,她渴望得到溫暖。第二次擦燃火柴她看到了香噴噴的烤鵝。我感到小女孩此時非常飢餓,由於街上飄著一股烤鵝的香味,所以她想到了烤鵝。第三次擦然火柴她看到了美麗的聖誕樹。我覺得小女孩此時也渴望和富家的孩子一樣享受聖誕節的快樂。第四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小女孩受盡了人間的苦難,他渴望得到親人的疼愛。第五次她看見奶奶把她帶走了,帶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覺得這是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她內心深處藏著一個美好的願望,渴望幸福,那就是能夠生活在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的世界中。 2、 讀讀課文的最後三個自然段,聯繫上文,和同學一起討論下面的問題。 (1) 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答:小女孩離開了人世,在美麗的幻覺中死去了,她只要活在這個世上,就只有寒冷,只有飢餓,只有痛苦,只有死了才能擺脫。 (2) 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 答:這是課文的最後一句話。這句話中有兩個「幸福」。第一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臨死時是幸福的, 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這從「嘴上帶著微笑」可以看出;第二個「幸福」的意思是 小女孩死了就徹底地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了。這兩個「幸福」的實際意義就是受罪和死亡。 15課 1、凡卡的爺爺能收到他的信嗎?為什麼?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答:不能,因為他的信封上沒寫明地址、收信人等實際情況,再加上郵差是也醉醺醺的極不負責的,所以爺爺肯定是不能收到的,我覺得是暗示爺爺不能來接他他還要繼續受苦,讓人更覺得同情,可憐的小凡卡的苦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3、 把本課與《賣火柴的小女孩》對比讀一讀,看看從中體會到些什麼。 答:兩篇課文都描述了當時社會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 16、魯濱孫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樣做的? 答:沒有住所,他在山坡上選擇了一塊有水源、有樹蔭,又可以防野獸的地方,用木頭和船帆搭起一座簡陋的帳篷;沒有食物,他一邊打獵,一邊畜養,還一邊種植;遇到野人。勇敢與之戰斗,救下了「星期五」。遇到叛亂,他平定了叛亂,救出了船長,返回了英國。 18課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一想,課題中的「美麗」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1)居里夫人的容貌。(2)居里夫人的科學精神——對科學執著追求,為科學奉獻終生;(3)居里夫人的人生態度——淡泊名利。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現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現」。 答:這項偉大自然的發現是指居里夫人發現了鐳,「人生意義的發現」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生和價值在於為科學和人類做出貢獻。居里夫人對人生和價值的認識一方面來自她的品格,另一方面來自她在科學研究中獲得的體驗和感悟。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瑪麗 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答:這是愛因斯坦對居里夫人的評價——對居里夫人人格的肯定和贊美。 3、閱讀下面的「閱讀鏈接」,結合課文想一想,你體會到了什麼,再簡單寫下來。 答:我看到了居里夫人在人類科學史上的巨大貢獻,以及這一成果對人類、對人類歷史,對後人、對我們每個人的深遠影響。我從心靈深處去敬重這位了不起的科學家,從認同她對科學精神的追求和對人生價值的追求中,領悟和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追求。 20課: 1、想一想,「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的含義是什麼? 答:就是要敏銳地發現問題,堅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決問題,才能有所成就。 2、作者是用哪些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的? 答:一個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謝皮羅教授 洗澡水 漩渦 地球自轉有關; 二個是:英國化學家波義耳 紫羅蘭遇酸變色斑斕 發明酸鹼試紙 三個是:奧地利醫生 從兒子做夢時眼珠轉動得出做夢時眼珠都會轉動這一規律。 3、讀句子,回答括弧里的問題。 (1) 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聯系全文想一想,這里的「?」 和「!」各指的是什麼?作者這樣表述有什麼好處?) 答:這里的「?」是發現的問題,不是斷的追問,「!」是通過探索,解決了問題,發現了真理。這個句子把一個抽象的道理,用直觀形象的方法進行表述,使文章通俗易懂,又增添了趣味性。 (2) 只要你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那麼,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 就能發現真理。(「見微知著」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和課文開頭有什麼聯系?) 答:「見微知著」的本意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在這里指能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問題,看到本質,這句話與課文開頭相互照應。 綜合復習: 《生活是多麼廣闊》 (1)「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睜大你的眼睛」意思是:要留心觀察,注意發現平凡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靈。 (2)「去以自己的火點燃旁人的火。」意思是:要在生活中滿腔熱忱的去幫助別人。 (3)「去以心發現心。」意思是:要真心待人,真誠待人。

『貳』 道客巴巴六年級下冊語文實驗教材新學案答案

【參考答案】
一、僻靜 徹底 魅力 藐視 控制
妒忌 吶喊 侮辱 抵禦 阻撓
二回、琅琅 動人答 鼎鼎 風塵
1、略;2、議論紛紛 人才濟濟 千里迢迢 文質彬彬……
三、
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2、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征戍戰士飲酒作樂 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叄』 六年級下冊語文6課課後題答案

1.北京人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人們熬臘八粥 泡臘八蒜 購買年貨 過小年版。。。。。。做權好春節的充分准備。緊接著,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年飯 守歲;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 放鞭炮 吃元宵。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2.時間順序。課文先寫春節的開始,比較簡略的介紹了人們做了哪些過節的准備。有的民族習慣只一句話帶過。如,「必須大掃除一次」,「店鋪多數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緊接著詳細描述除夕 初一 元宵三個春節的高潮。最後簡略交待春節結束。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 重點突出 主次分明 印象深刻。
3.快快樂樂的吃團年飯,隨心所欲放鞭炮,收紅包。

『肆』 六年級下冊語文小學教材全練答案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小蔥拌豆腐------------( 一清(青)二白 )

徐庶進曹營------------( 一言不專發 )
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屬 )

『伍』 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人教版第一課課後題

在人教版六年級下學期的第一課就是.
學弈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回,其一人答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陸』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0課,課後的答案

1、課文按時間順序寫了哪些事?

答、寫了四件事:1.父親在被捕前燒掉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2.父親被捕時鎮靜、處亂不驚。3.父親在法庭上鎮定、沉著地與敵人斗爭。4.父親被害,全家悲痛不已。

2、從文中找出含義深刻的的句子,比如:「那年春天,父親每天夜裡回來得很晚,第天早晨,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又出去了」再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到什麼。

這句話說明了李大釗每天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在外面為革命事業奔忙。

又如:「我看到了他亂蓬蓬的長頭發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父親雖受敵人的折磨,但依舊沉著、慈祥。「亂蓬蓬」說明了敵人對李大釗施了重刑,「平靜」說明李大釗經歷酷刑後依舊堅強,「慈祥」充分體現了李大釗對親人的愛。

再如:「他臉上的表情……他對於革命事業的信心。」正是因為李大釗同志對革命充滿必勝的信心,所以他不但在敵人和嚴刑拷打下毫不動搖,而且也不因親人的哭喊而憂傷。相反,他要用「安定」「沉著」影響親人,使她們化悲痛為力量。

3、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與文章的開頭形成了照應關系,使得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嚴謹,更加突出了作者對父親深切懷念和父親被害後的悲痛心情。

4、書籍、含糊、尖銳、抽屜、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殘暴、匪徒、拘留、窩頭、亂蓬蓬

『柒』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答案。

具體的出版社呢,可以在網上找一下,

『捌』 六年級下冊語文大冊答案人教版

端午節簡介: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端午節詩選: 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 渡 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 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玖』 六年級下冊語文練習冊的答案

1文言文兩則
參考答案:
【字詞薈萃】
1、 弈(對弈) 俱(面面俱到) 援(援助) 盂(痰盂)
奕(神采奕奕) 懼(恐懼) 緩(緩慢) 孟(姓孟)
2、(1)全神貫注 聚精會神 心無旁騖
(2)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乾乾凈凈
3、(1)誨 (2)悔 (3)至 (4)致
【句段集錦】
(1)通:全。 弈:下棋。 句子意思: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
(2)為:因為。 弗:不。 句子意思: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
(3)以:認為。 去:離。 句子意思: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4)汝:你。 知:通「智」。句子意思: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課文鏈接】
1、(1)①指弈秋的教導。 指天鵝。
②他,指前一個人。 他,指前一個人
(2)非常專心,學得很好; 不專心,老想著射天鵝,學得不如另一個好; 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2、(1)近——遠 大——小 涼——熱
(2)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這個句子把初升的太陽比作車蓋,把中午的太陽比作盤子。
【課外延伸】
1、閱讀:
(1)盡管……可是(或:雖然……但是……) 不但……而且
(2)美麗(醜陋) 善良(兇狠) 隱藏(暴露)
(3)它有一個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產於江陰到丹陽之間沿長江的地段。
(4)答:用蒿筍做的菜的特點是鮮、嫩、香、脆。

2 匆匆
參考答案:
【字詞薈萃】
1、(1)亮晶晶 笑眯眯 金燦燦
(2)認認真真 開開心心 嘻嘻哈哈
2、(1)愛護 (2)愛惜 (3)維持 (4)保持
3、聰明(愚蠢) 空虛(充實) 伶俐(笨拙)
【句段集錦】
(1)聊天 的時候,日子從嘴邊過去 ;看書 的時候,日子從書本上過去;看電視 時,日子從屏幕上過去 。
(2)春天走了,有再來 的時候;太陽落山了 ,有再升起 的時候;雨停了,有再下 的時候。
【課文鏈接】
(1)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2)針尖上一滴水滴; 大海; 日子顯得很渺小,消逝得很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
【課外延伸】
1、閱讀:
(1) bēi fèn shān
(2) 略。
(3)毛驢冷笑道:「十斤山芋還不幹呢!千斤?你可別做夢了!」
(4)友誼的分量重千斤。
2、寫話:(略)

3.桃花心木

參考答案:
【字詞薈萃】
1、hè jiē zhuó hè
2、精 (睛) 錯(措) 破(魄) 坐 (座)
3、(1)手中的碗被他交給少年。 (2)他交給少年手中的碗。
【句段集錦】
略。
【課文鏈接】
略。
【課外延伸】
1、閱讀:
(1)空間; 花圃; 葡萄架; 白楊; 小菜園; 小院北面; 2,5。
(2)靜悄悄 氣沖沖 乾乾凈凈 整整齊齊
(3)院子的東面種著幾棵高大的白楊,它們像巨人一樣守衛著小院。
(4)地里種著黃瓜、茄子、西紅柿,還種著綠油油的青菜。
2、寫話:略。

5 手指
參考答案:
【字詞薈萃】
1、翡翠 攪拌 風箏 鞭炮 小麥 寺院
2、拌(攪拌) 旬(中旬) 醋(吃醋) 餃(水餃)
伴(陪伴) 甸(沉甸甸) 醒(提醒) 皎(皎潔)
3、間jiàn 更ɡēnɡ 差chà 正zhēnɡ
【課外延伸】
1、閱讀:
(1)凝視(凝望) 激勵(鼓勵)
(2)生活費不夠,找工作沒有著落,居留成了問題。
(3) A.(√)
(4)陌生人給予「我」的快樂、信心和鼓勵。

7 藏戲

參考答案:
【字詞薈萃】
1、
僻 (偏僻) 偏(偏心) 憾(遺憾)
辟 扁 感
避 (躲避) 編(編寫) 撼(震撼)
2、數shù 處chǔ 空kònɡ
3、(蜂)擁而至 喜(氣)洋洋 遮天(蓋)地 整齊(劃)一
【句段集錦】
(1)指珍奇的花,也比喻出眾的作品; 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很多。
(2)因為傍水而居,所以以住竹樓為主; 傣族人居住區地處亞熱帶,氣溫高,雨水多,空氣濕度大,竹樓有利於防酷熱和濕氣。
【課外延伸】
1、閱讀:
(1)參考:雖然……但是…… 如果……就……
(2)看著那些心愛的蠶寶寶餓得直伸脖子,他很焦急。
(3)雨,晶瑩的雨,又細又密,沙沙地下個不停,彷彿蠶兒在食桑,彷彿蠶兒在吐絲。
(4)B
(5)為別人著想。

9 和田的維吾爾
參考答案:
【字詞薈萃】
1、
kēnɡ(吭聲) diào(調動) fēn(分開)
吭 調 分
hánɡ(引吭高歌) tiáo(調節) fèn(分外)
2、(鋪)天蓋地 (肅)然起敬 美不(勝)收 能歌(善)舞
3、(1)若隱若現 人山人海 如痴如醉 (2)五光十色 四通八達 九牛一毛
【句段集錦】
(1)雖然 ……但……
(2)不僅……還……
(3)縱使……也……
【課文鏈接】
(1)擬人; 和田自然環境的惡劣。
(2)比喻; 衣服; 抽象畫。
(3)六年前的一個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維吾爾人特有的豪氣與樂觀; 豁達樂觀。
【課外延伸】
1、閱讀:
(1)聚攏(分散) 清晰(模糊) 善良(凶惡)
(2)溫和(溫柔) 爭辯(爭論) 平凡(平常)
(3)R; ronɡ; 穴; 5; ②; ④; ①; ③。
(4)略。

10 十六年前的回憶
參考答案:
【字詞薈萃】
1、書籍 抽屜 恐怖 魔鬼 嚴峻 殘忍
2、籍(書籍) 魔(魔鬼) 峻(嚴峻) 殘(殘忍) 瞅(瞅見)
藉(枕藉) 摩(摩擦) 竣(竣工) 賤(低賤) 揪(揪出)
3、殘暴——殘酷 含糊——模糊 安寧——安定
可惜——惋惜 占據——佔領 堅決——堅定
【課文鏈接】
(1)慈祥,愛孩子。
(2)敵人對李大釗施了重刑;李大釗經歷殘酷的折磨後依舊堅強,依舊對親人充滿了愛。
(3)對革命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
【課外延伸】
1、閱讀:
(1)你根本不懂得種子遺傳學,專家都不能完成的事,你這么大年紀了,不可能完成的。
(2)①老奶奶; ②像老奶奶那樣對自己充滿信心,做事持之以恆。
(3)略。

『拾』 六年級語文下冊人教版第2課的課後題答案

【參考】:(1)教師朗讀指導:本文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朗讀基調是幽怨舒緩的無奈和惋惜,語調低緩,語速稍慢。(2)這篇課文圍繞「時間匆匆,一去不返」展開敘述,先寫了日子一去不復返的特點,然後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最後寫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嘆。二、找出含義深刻的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如,「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參考】:如:「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作者運用極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極小極小的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多麼的渺小,消逝得那麼快,無聲無息,無影無蹤。我的成長歷程也是如此,幾度風雨,幾度春秋,我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即將步入中學的少年,六年的時光,轉瞬即逝,無聲無息,無影無蹤。(找句子談自己的獨特的感受)三、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的匆匆的?仿照課文中的寫法,再寫幾句。【參考】:作者列舉了生活中的具體細節,表現出了日子的來去匆匆。如:「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同學們可用「……的時候,日子……」的句式,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仿寫。如「看電視的時候,日子從屏幕上過去;玩耍的時候,日子隨著笑聲漂流;跑步的時候,日子也在腳步聲中逝去……」四、背誦課文,並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參考喜歡的句子例如: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閱讀全文

與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