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讓語文課堂充滿詩意
所謂「詩意」意在語文教學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種以師生的共同合作、創造為基礎的美學追求、生命精神追求。「詩意」緣於「情意」,因為語文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情感對於一個人的認知操作活動具有調節功能,所以只有充滿「情意」的語文課堂,才有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詩意」棲息。如何打造詩意的語文課堂,談談自己的實踐與體會。1讀中彰顯語文課堂詩意韻味「三分文章七分讀」,一堂語文課,如果沒有琅琅書聲,猶如盲人騎瞎馬,奔不遠,飛不高。讀在語文教學中一直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語文教學就是「讀讀、說說、寫寫」,但是,怎麼讀,怎麼講,怎麼寫卻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讀不是枯燥乏味地讀,寫也不是機械重復地寫,講也不是人雲亦雲地講。語文學習的底氣來源於閱讀。經典的詩歌與文章要大量背誦、大量閱讀,課堂中不需要紛雜、疲憊不堪的設計,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出「語文味」。1.1「映日荷花別樣紅」――朗讀感知文本語文教學中,對文章的感知靠讀,感悟靠讀,理解靠讀,情感的熏陶也靠讀。可以說,對於文本,初讀有感受,再讀有感悟。尤其是對於文本中那些值得學生品讀的詞句,更是「讀」演繹的舞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讀得熟,才能悟得深。從上課一開始就渲染氣氛,有意識地讓教材蘊涵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相連接、溝通,讓學生披文入情。在自讀過程中,可引導學生輕言細語慢慢讀,須字字認真,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誤一字。通過自主讀、小組交流互讀、課堂展示精讀等方法,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逐步感知與理解文章,形成正確的語感、豐富的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曾在網上看過王崧舟老師執教的《去年的樹》一課,課中老師引導學生讀的環節令我印象頗深。王老師擅長對讀的情境的創設,在品析課文時,通過教師繪聲繪色的語言情境描述,讓學生的讀顯示出生動的畫面感,讓學生通過反復比較讀出文中「天天」一詞的意味,從而領會出鳥兒和樹之間的深厚感情。王崧舟老師的詩意教學如浩瀚大海,盪滌著博大、激昂的海浪,詩意課堂成為了眾多教師的追尋目標。立足當下文本,從讀中生惑,讀中悟情,王老師將語文課的詩意美建構得淋漓盡致。課堂上,對文本中一個詞的讀,可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對一句話的讀,可以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讀中滲透情感,在讀中動情演繹,在讀中有所收益,形式多樣的讀書聲會為語文課增添「映日荷花別樣紅」的風采。1.2「此時無聲勝有聲」――默讀升華情感語文課須「書聲琅琅」的觀點得到了普遍認同。現在的語文課堂不缺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也不缺精彩的朗讀指導,語文課堂有的是活力和生機。然而,驀然回首,語文課上若只有朗讀似乎也缺少了一種韻味。朗讀很重要,默讀也不可或缺!就語文本質而言,默讀與朗讀如「鳥之雙翼」是「車之兩輪」。朗讀引出情感的共鳴,那默讀讓情感升華。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文章本是有情物,教師指導學生默讀,讓學生靜下來體會,一定要引導學生注入真情,甚至幻化成作者,和作者同呼吸,共命運。語文課文中有一些經典作品,往往含有很多熠熠生輝的精妙句子,均值得學生反復體會,玩味再三。例如蘇軾《題西林壁》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人先對景物的具體描繪,筆鋒逆轉,立馬升華到對哲理的概括,這是所謂的詩眼之所在,景與理躍然紙上。教師除了構設情境讓學生從感性上把握廬山的整體形象外,還應讓學生默讀來感受詩意,讓學生體味到作者雖從多個角度看廬山,還是看不清廬山的真實面貌,感受到只有跳出廬山看廬山。進而在理性的角度上悟出要全面、多角度正確地認識事物的哲理。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充分吸收文本的情感養料,涌動生命的情感源泉,人生體驗得以豐富,生命空間得以擴充。所謂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真實意境就是「欣賞」與「感悟」可共生,「感知」與「內化」能和諧,「動」與「靜」能平衡,這就是默讀的效果。讀讓文字有了生命,讀讓語文課堂有了天籟般的聲音,讀讓課堂有著「春色滿園關不住」的詩意。2疑中撥尋語文課堂詩意星亮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朱熹註:「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狀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意為學生有了「憤」、「悱」的心理狀態,教師就可以開導指引。我們發現身邊語文教得好的老師,大都有一兩手教學上「一招鮮」即教學藝術,師生配合好,這樣的語文課堂不僅有滋有味,而且詩意盎然。2.1以異求異,引導質疑學貴有疑,有疑才有變通,有變通才有創造。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的內驅力,質疑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往往喜歡崇拜書本和老師,往往認為只要是書上寫的、老師說的就一定是正確的。教師應鼓勵和培養學生敢於懷疑的思維品質。每篇課文學完了,每個學生會有不同的理解,也會有對所學結果有疑問之處。記得有一位老師上二年級《司馬光砸缸》一課,讓孩子讀題後嘗試提幾個問題:有幾個孩子提的問題很合老師的設計,比如司馬光為什麼要砸缸?司馬光是誰?但是有一個小朋友高高地舉手說:老師,我覺得他的名字好難聽啊!很意外的小插曲,於是老師溫和地說:每個人的名字都賦予了神聖的意義,沒有好聽與難聽之說。說完並摸了摸孩子的頭,孩子滿意地坐下了。教師在學習中給予孩子足夠的包容以及對孩子自尊心的照顧讓人印象深刻。在課堂中體現的平等和寬容讓整節課的氛圍非常愉悅。2.2授之以漁,引導想像想像,是思維的特殊表現形式,豐富的想像是創新的翅膀。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詩歌具有豐富的情感,學生通過吟讀能很好地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所以有人說「詩歌的學習如果缺少了朗讀,就如同一部優美的舞劇缺少了音樂。」對於詩歌學習而言,單就字面解釋一通,如同嚼蠟,沒多大滋味;通過吟讀體會情趣,滋味才能雋永。教學《游山西村》時,通過范讀,自由讀,齊讀,引讀等多種方式反復誦讀,讓學生與詩人一道,融進這純朴的鄉情中,體會農家的淳樸熱情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莫笑」二字讀出作者的中肯,「足」讀出農家的自豪,「山重水復」讀出山路的曲曲折折,「又一村」讀出作者的驚喜……情感詩韻的把握,皆從讀中求得。3動中構建語文課堂詩意平台學生呼喚語文課堂中與老師的平等對話,希望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可以無話不談沒有隔閡。只有在師生平等的對話中老師才能真傾聽到學生的真實想法,聽出學生對文本真正理解的深度,聽出學生內心深處的需求是什麼,聽出學生對某一事物真正的評價和看法。課堂上的互動應是師生全員參與,以學生為中心,以平等、尊重為原則,在教學中促成師生之間或同學之間相互激勵、啟發和分享。如此,課堂便充滿愉悅的情趣和美妙的回味。3.1以情動情,平等交流教師要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台,學生是主角,教師當導演,正視師生關系的換位。尊重學生新奇的想法,學生才能大膽發揮聰明才智,才會在學習中得到愉悅的體驗,使學習活動成為一種享受,從而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在備課《游山西村》這首詩時,我就感嘆於詩人用詞的精煉、准確。中年級的學生學習古詩有了一定的基礎,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自讀古詩,讓學生質疑問難,抓住關鍵詞理解詩句的意思。如理解「豐年留客足雞豚,莫笑農家臘酒渾。」詩句時,抓住「足」、「莫笑」等詞理解詩意:「足」是什麼意思?指什麼足,想像一下,村民會怎樣招待客人?在作者眼裡,這里的「足」難道還單單指酒菜足嗎?那還指什麼足?你能把村民的這份淳樸、好客情感充分地朗讀出來嗎?「莫笑」是什麼意思?不要笑什麼呢?村民招待客人會說些什麼呢?相信此時此刻詩人已被村民這份淳樸,這份熱情深深打動了,同學們,讓我們通過朗讀把詩人內心的這份感動表達出來吧!這樣通過理解「足」、「莫笑」等詞語,學生能體會農家的淳樸熱情,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3.2多元互動,共促生成有效地進行多元互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十分有效的。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經常表現在提問和回答的環節,教師提出問題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活動中啟發學生主動探索,獨立思考,獨辟蹊徑,對學生的回答及反應要予以恰當的反饋,對有標新立異的觀點及時肯定,強化學生的創造理念。
② 語文教師如何做到劍氣合一(王崧舟講座摘錄)
我來自上虞,語文是我的精神家園,我對我的故鄉有著深厚的感情。 我把我的精神家園建築在語文學科,語文課程,語文教學,乃至整個語文教育上,所以我的標題的後半句是,"在語文的家園安身立命"。作為敏感的老師就已經能看出將人生,生命跟我的語文融合在一起。Ep當這個標題一打出來,我就發現有的老師在竊笑,因為還有個"劍氣合一","劍氣合一"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小語界有人戲稱有"三劍客",網上有人說:一個是江蘇的孫雙金老師,一個是北京的竇桂梅老師,還有就是浙江的我。戲稱"三劍客"。;Tg"我今天的"劍氣合一"是受盧真金教授的教師專業成長模型的影響。今年暑假,我請盧教授到我學校講課,請他談教師的專業成長。他打出了一個模型,這個模型是一個三角形,立足篇,理論篇,實踐篇,把理論篇富有創意地稱為作為"氣宗",把實踐篇稱為"劍宗",認為教師的成長,特別是名師的成長,當他通過了立足篇的發展之後,一定有一方面的偏向,有的是走"劍宗"的發展,有的是走"氣宗"的發展,還有就是特殊的"劍氣合一"的發展。...... 好,前面權且作為我教育敘事的研究,我回顧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希望大家體會到我的成長經歷走的是一條劍氣合一的道路,那麼下面,我分開來,先跟大家談談我的劍宗,再談談我的氣宗,最後談談我的劍氣合一。~%
③ 《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讀後感
[《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讀後感]
《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讀後感
在教了多年的中學之後,想要和小朋友去交朋友,當我有了這個打算之後,朋友們告訴我,這是一個與中學相差很遠的天地,你准備好了嗎?帶著疑惑,我查閱了小學課本,發覺越是容易的知識越難以傳授,怎樣教才能讓孩子們接受,理解呢?葉聖陶先生說,教本中的文章就是例子,我怎樣把這些例子讓孩子們明白呢?要是有一種方法能像白居易的詩歌一樣簡單如話,詩意如話該多好啊!帶著這樣的困惑,我走進了書店,翻閱了n本教育書籍而郁悶之時,《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讓我眼睛一亮,我被裡面的文字所吸引,我領會到了什麼是「迫不及待」、什麼是「如飢似渴」,直到全部閱讀完畢,我都無法相信自己是近乎「一字不漏」的看完了這本書,《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讀後感。我感覺我不是在「看」,更像在聆聽鄰家大哥哥在與我談古論今、談天說地,那信手拈來的名詩名句,對文學著作的別致見解,無不讓我為他的學識所折服,精彩紛呈的教學實例、文本細讀的獨到解讀,更是讓我「膜拜」於他「登峰造極」的教學魅力。
「人的底蘊就是人的精神能量、文化能量、高級的生命能量,讀後感《《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讀後感》。沒有底蘊,或者底蘊不厚實,哪怕你學會了全套的降龍十八掌,那也還是花拳綉腿,中看不中用。」「底蘊從哪裡來?唯一的途徑就是讀書。讀書是我的愛好,讀書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愛好。」為己讀書,天天讀書,隨性讀書,成堆的書籍讓他比別人多了一雙發現的眼睛,多了一份對教材的思考,也造就了精彩的課堂。如《楓橋夜泊》,王老師從陳小奇《濤聲依舊》歌詞入手引出鍾聲,寫到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禎、500多年前明朝詩人高啟、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詩人陸游一直到1200多年前的張繼都寫過這樣的鍾聲。寒山寺的鍾聲從一千多年前傳來,穿越時空,撞擊著每一位學生、每一位聽課者的心靈。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體現的詩的文化、詩的價值是什麼呢?從「春風「這個自然意象中還有什麼不一樣的文化意象呢?……幾個文本的解讀我們只有贊嘆的份――大師就是大師。
行走在優美的文字內,暢游於詩意的教學中,感受大師的智慧與靈性,我想起了一句歌詞「像一陣細雨撒落我心底,那感覺如此神秘」。是的,《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帶給我的更多的是甜蜜,「我滿心歡喜」。因為前行的路上明燈高照!
〔《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④ 《讓人尊敬的校長》讀後感
認識王崧舟老師是因為「詩意語文」,聆聽過他的課,對他的博古論今的口才佩服得五體投地,對他駕馭課堂的機智甚是羨慕、嫉妒、恨。這次閱讀《做最好的校長》讓我對王老師了解更多,原來他還是一位成功的校長,他的「新成功教育」與「詩意語文」一樣令人敬佩。
走近了幾位名校長,了解了他們的付出,我腦中告訴自己要對他們做一番比較、總結,也許對我的幫助會更大,因為我不僅要享受閱讀的快樂,我還要吸收他們的精髓。
這些名校長有幾點共同之處。
1.他們都對教育無比熱愛。他們把教育看作是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孩子,全心全意地投入,不管是王崧舟校長,還是退休後再創輝煌的蔡林森校長,他們拋棄功利,一心一意為教育謀出路,為學生謀幸福。
2.他們都是閱讀者。本來想說他們是閱讀狂,但想想不合適,「狂」似乎有貶意之意,不過,他們的確嗜書如命,他們的智慧源於書籍,他們的抱負緣於名師、教育家的影響,他們的成功最後也是回歸於文字,否則,我們怎能讀到他們成功的經驗?他們的榜樣,堅定了我的閱讀之路,可以不看電視,可以不去逛街,可以不去聊天,一定要閱讀,而且日日堅持。
3.他們都敢作敢為。每一個成功的校長都有舉步維艱的時候,也都有困惑、迷茫的時候,但同時都具有向前沖,迎刃趕上的精神,就因他們敢作敢為,一個個問題不僅解決了,還化不利為有利;一個個困難克服了,還滋生出其他的成功。
4.他們有自己清晰的教育之路。一個學校要發展,辦學理念很重要,辦學目標是關鍵,一個老師要成長,成長目標要清晰,也許剛開始成長,大家都迷茫、懵懵懂懂的,隨著發展的深入,骨子裡的目標方向會越來越清晰的。
5.他們為人和善謙卑。一個領導首先應該是一個慈祥的引路人,鄰家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不會放大下屬的缺點,他們不會記住下屬的頂撞,他們更不會扼住下屬的發展,他們不會嫉妒下屬的成績。如果一個領導能做到這份上,老師還會不服他,不信任他,不為他鞍前馬後嗎?
6.他們敢於創新。在全國,中小學有兩萬余間,你沒有新鮮的血液,沒有與眾不同的風格如何嶄露鋒芒?校長應該不拘一格地創新,當然創新的前提應是立足本地、本校的實際,天方夜譚,痴人說夢都是不現實的。也許也會有曇花一現的美麗,但教育不是曇花,教育是樹。
7.他們都有企業經營頭腦。也許有人說,教育是一方聖地,引進企業管理,會玷污了教育的神聖;也許有人說刻意雕琢出的美不是自然的美。試問哪一樣自然美最後不需要雕琢美來一睹風姿?一個學校要有活力,不是單靠一個校長雄心壯志便能實現了,也不是單靠一個學生100分就能維持的,他需要全校老師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帶動全校的學生積極向上,才能見到一個充滿活動的校園。
⑤ 詩意語文的提出
詩意語文的提出:
一、多維度透視「詩意」
詩意語文早已有之,並非王崧舟老師的首創,中學語文界的許多教師很早就在從事詩意語文的實踐探索。其最初來源已無從考究,不知王崧舟老師的詩意語文是否源自19世紀德國的哲學詩人荷爾德林的那句著名的詩——「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的棲居於大地上」。誠然,將該詩作為詩意語文的依據之一也未嘗不可,至少提供了研究的參照。那麼,何為「詩意」?眾說紛紜,語文界並沒有做出具體的概念解釋。
據王崧舟老師所言,他始終堅持詩意語文不是一種教學流派,也不主張將其標定為某種教學風格。他認為「『詩意』是一個超越個性、超越風格的范疇。『詩意語文』也應是一種超越風格、超越流派的教學現象。」對於「詩意」,他做出如下闡述:「『詩意』本身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模糊概念,不同的角度對『詩意』有著不同的闡釋。譬如,從哲學的視角看,詩意乃是一種精神和心靈的自由;從認識論的角度看,詩意則是某種直覺和頓悟,是對人生和宇宙的當下了悟;從存在論的視角看,詩意指一種有意味的感性形式的存在;從美學的視角看,詩意是人類情感的一種表現和升華;從倫理學的角度看,詩意就是善良、仁愛與悲憫;從心理學的視角看,詩意則常常意味著豐富的想像和創造;從社會學的角度看,詩意是一種內在的幸福感;從文學表現的視角看詩意總是呈現為某種含蓄、凝練、朦朧的境界。」
對「詩意」理解的多樣性固然折射出了詩意內涵的豐富性,但同時也增加了為「詩意」下定義的難度。從多種角度出發,我們看不清「詩意」的真面目,況且它尚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將經過一個漫長的探索、研究和論證的過程,最終「修成正果」。在此期間,為其下定義是多餘的,我們不妨暫且將定義擱置。王崧舟老師曾坦言:「什麼時候將詩意語文搞清楚了,什麼時候也就宣告了詩意語文的死亡。」這樣說未免有些極端。我們不為「詩意語文」進行概念性的闡釋,並不等於它是不可揭示的。我們可以通過對具體教學案例的剖析,對詩意語文做些描述與解釋,發掘其價值追求,歸納其課堂教學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