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備課大語文

備課大語文

發布時間:2021-02-16 09:27:45

『壹』 什麼是語文大單元備課

以教材的一個單元來備課。區別於一節(篇)為單位的備課。目的是突出教育的連續性。

『貳』 小學語文如何備課更高效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教師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備課的有效性。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中,有許多青年教師為上好一堂語文課,常常瀏覽大量資料,參閱多堂名師範例及教案,經過精心整合、預設,形成了一份幾乎無瑕疵的多頁詳案,但實際執教起來並不如設想中那樣順利,往往出現量大超時,環節倉促,顧此失彼,束縛手腳等現象,形成低效的課堂教學。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備課呢?

一、備課標

課程標准、教材和參考書是教師備課前必須讀的「三本書」。很多教師備課時,往往只讀教材、參考書,照本宣科,忽視了課程標準的指導性作用,這樣的備課尤如井底之蛙,站不高、看不遠,教材也不可能真正鑽研深、鑽研透。備課,先從讀課程標准開始。課程標準是教學的「圭臬」、是源頭、是方向,也是方法。讀課程標准,就像砍柴前磨刀一樣,事半功倍。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他把課程標準的年段目標抄下來,貼在教案本的首頁,每次備課時都要翻看。由此可見,備好課標是備好課的基礎之步。

二、備教材

備教材是備課中的重要的一環。如何把握教材並創造性地加工教材呢?

第一步:鑽研文字。一篇課文擺在案頭,先做什麼?先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及含義深刻的句子。隨著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也會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記號。

第二步: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四五遍。這是鑽研教材、語文備課重要的環節。朗讀是活的,是躍出紙外的,賦予了作品生命力。朗讀好了,鑽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師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就會有多高,並超過老師。師生朗讀得精彩的課堂,必然是充滿生機的、充滿靈性的、富有情趣的課堂。

第三步:正確領會作者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意圖。教材中所選文章都是精品,語言運用得准確、生動就更不要說了。對於作者推敲、錘煉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老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甚至在老師的引導下,超常發揮。否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鑒賞能力)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第四步:認真思考課後練習題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學生背誦的部分(或全文),教師要先背下來;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課文,教師要先努力去做。

第五步:查閱資料。一是閱讀《教師參考用書》,二是上網查閱許多相關的背景資料。

三、備學生

在傳統的語文備課中,教案就是師案,是教師如何教課文的方案。這種教案往往是從教師的教學需求出發來進行設計的,教師在寫教案時考慮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學生如何學,學生的學要服從於教師的教,它是只為教師准備的,是只為教師服務的。它從教案上第一個字的出現起就已把教師的教作為主動的活動,把學生的學作為被動的活動來對待。在這種教案指導下的語文課堂,學生要做的最要緊的事就是如何去適應教師(教案);教師最渴望的是學生與自己(教案)親密配合,最害怕發生的則是學生的學偏離自己教的方向。一旦教學效果不理想,那教師埋怨的往往是學生沒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學生沒有與自己(教案)好好配合。這樣的課堂,究其原因還是教師備課沒有充分備學生。

四、備教案

1.教學目標設計——三維目標不能少

2.教學過程設計——科學合理可操作

(1)說好第一句話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由此可見,課堂教學要講究導入的藝術。一個精彩的導入,既使學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讓課文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要創造科學有效的導入形式,就必須把握課文的特點,根據學生好奇心理,運用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導入新課。

(2)提好一個問題

「提問」或者「問題」是組織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般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課堂教學知識的遷移和延伸主要都是靠提問來進行支撐的。 高質量的提問是教師研究教材與設計教學時思想的結晶,它們具有角度優美,形式多樣,內涵深度,激發力強的特點,在教學上能夠發揮出高質量的引領,激發,牽動作用。

(3)用好一塊黑板

板書是一門高度濃縮的「提練」藝術,是「提純的金,琢成的玉」。它用概括的文字、簡明的圖表、簡單的構圖、凝練而直觀的形式把教學內容濃縮起來,節省了教學時間。語文課的板書設計要從課文的教學目的出發,選取恰當的切入角度,對全文作鳥瞰式的綜合,應力求結構上簡明扼要,語言上精心錘煉,形式上新穎有趣,有審美價值,能寓教於樂,寓智於美,既有"三秋樹"的簡練,又有"二月花"的新穎。

3.教態語言設計——富有魅力感化人

一個氣質高雅、精力充沛、神采飛揚的教師必定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而且小學生最善於模仿,我們的言談舉止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生。備課時,我們雖不可能把每句課堂語言都預設好,但比較重要的過渡語言和總結性語言還是可以預設的,這部分能預設的語言,一定要仔細推敲。要考慮到是否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是否能最直白地表述核心知識點?怎樣呈現就更富有激情,具有「煽動性」,更能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怎樣做到口頭語言與肢體語言合二為一,相得益彰,從而一程一程地推進課堂教學甚至形成課堂的高潮。

『叄』 語文備課都包括哪些內容

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是教學的源泉。有效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收獲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這里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僅僅指教師的教,還包括學生的學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可以說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核心陣地,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核心在課堂。因此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關繫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實際價值。那麼,我們如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首要條件。 正如於永正老師所說,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其實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是」備忘錄」--供課前翻閱,以便把課上好。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如果備課無效,教學就必然無效。我們花氣力研究備課實際上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我認為備課的研究應比教學其他環節的研究更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實施有效備課。教師應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備課。這堂課會有哪幾項活動,怎樣安排,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估和調控等等,應該是教師著重考慮的問題。而且不僅需要事先備課,還要學會事後備課,就是進行教學反思。通過閱讀一些教學著作,發現很多特級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反思。怎樣把課前備課和課後反思相結合,是我們要進行研究的問題,這也是一個創新。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處理,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基本出發點,關注學生的發展。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體現。但有很多課仍然是先教師講,然後要求學生配合教師。例如,我在教學《蘇州園林》一文時,我先讓學生自己體會作者描寫的園林美圖,學生很快找出了一些美麗的景物,然後我便按自己備課的教學思路,來概括園林獨具特色的特點,卻忽略了學生自己對於途中風光的體會。那麼,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這是一個基本的問題,是我們應該一起認真研究的問題。只有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角,其創新思維的發展才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同時,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思考的多樣性,尊重學生思維綻放的火花,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裡,也就是說備課一定要備學生。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有效使用教材,加大學生的發展力度,增強教育的責任心,增強教育的服務意識。教師一方面要盡可能的豐富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材料;另一方面要能夠為學生提供主體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活教材,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使自身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真正起到身教勝於言教的作用。 二、加強學生課堂上的學習體驗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條件。 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體驗,一般來源於強烈的認知沖突,並在親歷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獲得體驗。例如,我在教學《尊嚴》一文時,先讓學生感知傑克遜大叔和年輕人的情感變化,感受年輕人既虛弱又堅定的語氣是因為什麼,年輕人為什麼不肯吃東西,然後再讓學生帶著自己對文中人物的理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學生在讀後,基本上都能體會出文中人物的情感脈絡。所以,不斷的強化和拓展學習活動體驗,有利於為後續學習積累新的經驗。同時我們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學更加開放和對話,讓課堂成為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在生動的信息背景下進行思維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維成果。如學生在寫作時,都想到了可以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章顯得生動、形象,但很多學生的比喻都天馬行空,不貼切實際,於是,我便悄悄地引導學生去聯系生活,用生活中較常見的物體作為比喻、擬人的對象,這樣就使文章顯得更為生動、形象,可讀性、精彩性也增強了不少。當然,在課堂中,我們還應該強化學生的個性化的體驗。引導學生去努力質疑,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民主的對話,在沙龍式的課堂思辨中不斷擦出創新的火花,在有價值的課堂論辯中使學生成為有自己思想的學生。 三、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 《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目前新課程倡導的新教學理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三種基本的學習方式。

『肆』 小學語文如何備課

備課就是教師在講課前的安排與准備,備好課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上好課。因此,在我國當前正處於實施素質教育浪潮的今天,備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是為上好一堂優質課所作的充分准備和關鍵環節。 備課就是老師在上課前對整個的一堂課所做的精心准備和進度安排。它一般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案等四個方面的步驟和內容。 備課分學期前備課和課前備課兩種形式。 (一)學期前備課,必須全面研究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其中,包括新的課程標准及教學參考教師用書,明確本學期總的教學目的、知識體系以及單元備課在整冊書中的分量和作用,把握備課的關鍵、重點、難點,了解所任班級的學生情況,列出學期的教學進度規劃。內容一般包括學生的簡略分析,本學期總的教學目標、要求,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相關措施,以及教學內容和時間的具體安排。 (二)課前備課。是教師對每一篇課文、每一堂課的准備;擬出一篇課文的、一個課時的授課計劃,寫出教案。課前准備可分為幾個步驟進行:1、認真研究教材,吃透其核心。 2、研究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在對教材進行精讀分析、掌握課文內容、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後,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現實情況和學生實際,進行綜合的分析研究,確定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 3、撰寫教案。 教案是教師在講課前准備的具體教學的實施方案,是謀章構篇的實施意見。一篇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幾個內容:(1)課題。 (2)教學目的。要分別寫出思想政治教育和語文知識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 (3)教學重點和難點。對教學中學生不能理解的和關鍵部分在備課中做到心中有數。 (4)教學時間。註明學習這篇課文所需的課時才能順利完成。 (5)教學步驟和內容。這是教案的主要的、具體的部分。 三、備課中的注意事項 (一)教學步驟。按上課首先把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的主要內容、方法等寫出來。教學步驟和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第一課大體是:准備談話、講解題意、教師范讀、字詞教學、試讀課文、課後討論;分析課一般的教學步驟、檢查預習、分段講讀課文、鞏固復習、安排作業,最後一課時還包括總結全文。 (二)將德育教育設計到語文教學情境中來。充分利用語文教材,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教育。因為語文教材中字字句句皆是作者心血的結晶,皆滲透著作者的情感。 1、注重思想教育。青少年時期正處於一個人之中變化發展的,影響極為深遠的特殊階段,生理上正發生著急劇的變化、身體外形的劇變,內部機能和性成熟等,對青少年的心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對學生注重思想教育刻不容緩,作為語文教師的精心備課中,既不能像備政治課那樣,說些條條款款,直接了當給他們講道理,明確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又不能脫離教材,而是充分利用教材,將德育滲透在教學情境中,一點一滴的去塑造學生,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健康成長。2、要提高德育滲透的效果。教師在平時教育教學工作中既要言傳,又要身教。教師歷來為世人敬仰,原因在於有博大的胸懷,奉獻的精神,如母親一樣的溫柔,如父親那樣的威嚴,學生在校學習,他的思想的形成,品格的鑄造,有許多成分來自教師言傳身教。3、「一碗水」與「一桶水」的問題。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乃至有一條源遠流長、永不幹涸的溪流。教師在備課中才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需要用到知識就是順手拈來、游刃有餘,為此,隨著社會進步教師應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學習,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忠誠於教育事業。 教案的設計與寫法,沒有固定的樣式。誠然!備課總的來講要效果顯著,語言精練,方便教學,掌握教材多想方案;只有在備課前做好充分的各項准備、有明確的思路,才能備出師生互動效應好、層次結構清晰的優質課。

『伍』 語文 備課大師的網站防火牆是怎麼回事

各色人等和貝爾和貝爾

『陸』 語文教師如何走向深度備課

河南省濟源市教研室劉麗霞 語文姓「語」,語文教學應該按照語文教與學的規律進行,著力於語言實踐:緊扣文本,揣摩重點語句,進行語言的品味;有效誦讀,適度拓展,關注語感的習得。抓住語言文字這個本體,讀寫並行,品出文字的聲律,嚼出文字的滋味,讓學生在獲得言語智慧的同時,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是謂「本色語文」。 語文教學要凸顯語文「本色」,必須先打好「底色」,進行深度備課。 一、走向深度備課:教師必須堅持歷練好三項基本功 二指教師進行文本細讀的精度。即對文本進行微觀分析,標題、關鍵詞語、句式、標點、句序、段序,都可以進行還原、置換、比較,以小明大。以《故都的秋》為例,由標題映照課文,「故都的秋」從第幾段寫到第幾段?由此文章可分為幾部分?題目換為「北平的秋」「北國的秋」如何?第三段「蘆花」「柳影」「蟲唱」「夜月」「鍾聲」前可以各加上怎樣的定語?這幾句意思分幾層?順序能否調換?寫「故都的秋」為什麼先寫江南的秋?以上問題指向文本細部的解讀,或新穎或深入,其實讀出了教師自己的發現和創造,而這正是衡量一個語文教師智慧水準和教學效果的潛規則。 三指教師進行文本增容的厚度。增容,其實就是將文本讀厚。其一是內讀,即教師自己以讀者身份「陌生的眼光」對文本進行個性化解讀;其二是外讀,除教學用書外,要找尋相關文本:原文本,課文內提及的原文本,或是課文外刪去的原文本;互文本,課文所在的原文本,與課文內容相關、相類、相似的文篇或書本;超文本,與課文相關的系列文篇和書本,包含同一內容、同一主題、同一作者、同一寫法的文本,包含名家的相關解讀成果,包含網路文本,史學、哲學、美學角度的解讀可高度關注。佔有並整合這些成果,重在將自身的讀解體驗轉化為文本教學策略,厚積薄發,深入淺出。 二、走向深度備課:教師必須透徹理解和准確把握高效教學的四個關鍵度 一節好的語文課一般要具備以下四個標准:課堂定位準確,思路明晰科學,師生互動有效,核心目標達成。 (一)課堂定位準確 首先是學科定位。要有課程意識,定準「語「和「文」, 深入挖掘文本的文字內涵、文學內涵。文本無邊界,教學有邊界,「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其他學科往往教材內容就是教學內容,但語文的教材內容只是教學的素材,師生深度閱讀後的生成、加工才是教學內容。文本「寫了什麼」不是教學重點內容,「怎麼寫」「為什麼這樣寫」才是重點所在。換言之,語文教學要教給學生的是一種言語智慧,即如何對信息進行處理、加工和傳達。文本語言既是載體也是本體,既是形式也是內容,是語文教學的著力點。要反對由《背影》批評父親不遵守交通規則之類的「反文本化」,或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單單進行「愛心」拓展之類的「泛語文化」,或聲光電狂轟濫炸卻不讓學生真正觸摸語言文字的「多媒體化」,防止語文課異化為德育課、政治課、歷史課、生物課、藝術欣賞課、思想方法課等任何非語文課。是否緊扣文本,是否書聲琅琅,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是否是一節真正的語文課。 其次是課型定位。按照不同標准,可以劃分出不同的課型。按活動方式,可分為說話課、閱讀課、作文課、講評課、活動課;從閱讀教學講,有教讀課、品讀課、研讀課、理讀課、自讀課、聯讀課、審美鑒賞課等;從語言教學講,有積累課、運用課、品析課等;從讀的方式講,有朗讀、默讀,精讀、略讀,跳讀、批讀等;從文體看,有記敘文(寫人、記事、寫景)、說明文、議論文、詩歌、應用文、文言文等。此處的課型主要指文體特色。比如寫景的記敘文,或曰散文,要關注的就是其文體特質:彈性(高度兼容了各種文體各種語氣的變化多姿的那些句式)、密度(寫景抒情間給人的紛至沓來、字字珠玉的美感)、質料(構成甚至決定全篇文章境界高低的個別的字或詞的品質)。凡作者用心、考究的地方,自然構成教學著力的地方。再比如文言文,關注的首要是「言」與「文」的關系,不能偏重於言,講成文言語法課;也不能偏重於文,上成政史課。最好是「以言促文,以文索言」,反復誦讀,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以詞語句子的理解為切入點,體會含義、理解感情、梳理思路、領會韻律,最後再以讀顯情,以讀悟文。文體定位與其它分類標准結合,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精確定位,使課堂教學重點突出、特色鮮明。 再者是目標定位。先澄清一個認識: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其實不是教學目標,而是課程目標,代表的是由課程的總目標、學段目標構成的目標體系。真正的具體到每一課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在「三個維度」的指導下,綜合考慮學段目標、課程資源的特點以及具體的學情來確定的。而且,「三個維度」是同一目標的三個維度,而不是三個目標,不能人為地割裂成三大塊進行簡單地疊加,三個維度在不同學段、不同課文、不同的班級也應各有側重。比如,「在學科課程中,它可能比較明顯地體現為知識或能力目標;在綜合課程中,由於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它有可能體現出『二維』或者『三維』;學科課程內的綜合性學習較為關注所學知識在情境中的應用,因而較多地表現為知識或能力與其他兩個維度的關系。教學目標有怎樣的維度,取決於教學內容的特點。」三個維度的關系是整體推進、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較為切合課堂教學現實的是: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並充分地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中。那麼具體目標怎麼確定呢?最好有一種全課程意識:這一課處在哪個學段、哪冊書、哪個單元?學段教學目標、本書編寫意圖、單元教學目標是怎樣的?比如納蘭性德的《長相思》,放置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二組「思鄉詩詞」中,同時它也出現在人教版高中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置身詩境緣景明情」單元,高中階段的審美鑒賞必然有別於小學的誦讀感知,但若《長相思》放置在小學第八組「人物風采」或高中另一單元「因聲求氣 吟詠詩韻」,目標的設計肯定也會隨之變動。 最後是師生關系定位。師生間應該是智慧的雙向流動和生發,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應該是在教師的「導」下的主動的學習發展,而教師的「導」體現在精心的教學設計、精選的教學內容、精到的文本解讀,開放、有活力的課堂氛圍,啟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特別要警惕的是新課程提倡「個性化解讀、多元解讀」,還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等,並不是要教師淡化出場、作用虛化。教師是語文實踐活動的參與者、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教學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如果只是走進教室,「不預設、不活動、沒立場」,必然無法顯示主導作用,並使學生的「發展主體性」淪為空談。 (二)思路明晰科學 所謂「科學」,即符合認知規律。比如,教學中盡可以有特色獨具、角度各異的導入,也可以有對「最喜歡的句段」「寫法的妙處」的熱烈討論,但此前對文本的整體感知必不可少,如果先局部後整體或有局部無整體,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甚至出現「盲人摸象」式的誤讀和錯讀。明晰則是指教學流程設計清晰,環環相扣。 可以將教學任務設置成有序的板塊,以幾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主問題,覆蓋一個個重要信息和一個個活動要點,使課堂結構變得明晰單純,課堂內容顯得豐富而有層次。比如著眼於主旨的「尋找緊要語」,立足於結構的「發現關節眼」,著力於手法的「比較新異處」,都是能體現「用教材教」從而引爆學生的思維能量的。需要指出的是,教材中有非常寶貴的備課資源,那就是課後題,它們常常體現著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新課標的能力要求、教學建議、甚至提供作品的解讀方式、探究方式。其中「有感情的朗讀、說說詞句的意思、想像畫面寫故事」稍加設計即是教學步驟,而「選做題、資料袋」則基本可以做成拓展提升環節或課後作業。(三)師生互動有效 說「互動」而不說「活動」,是要強調師生活動的不可割裂。它不是師生活動一前一後式,而是漸進式的、滾動式的、共同成長式的。教師備課時固然要杜絕淺問題、偽問題、錯問題、無效問題、無價值問題,課堂上更要始終立足於學生的獨立思考、深入體驗,這種課堂的試金石就是:生成!如果突破預設問題產生了新問題,如果學生的個性思維得到發展,學生的發言對教師產生促進作用,就是真實有效的互動。(四)核心目標達成 課堂教學目標具有層次性,有基礎目標,有延伸目標,有核心目標。再從三維目標來看,它們在宏觀上是等重的,但目標定位要有重點,應該有一個主目標,是全體學生必須要達成的。就語文教學看,「涵泳品味」往往是課堂教學的主線,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體,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閱讀全文

與備課大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