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07年高考語文試卷寧夏卷

2007年高考語文試卷寧夏卷

發布時間:2021-02-16 04:28:54

❶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山東卷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參考答案

1.D(A項分別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項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項yì/yì tī/tí mǒ/mā;D項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2.D(A扣人心弦: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B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群眾普遍不滿。義無反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回顧;怒形於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3.B(A「反而」使用不當;C「改善」缺賓語,在「缺乏」後缺增加「情況」;D句式雜糅,「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改為「都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或「都是靠電磁力來實現的」。
4.B(按總分結構排序。)
5.C(A應為「賑濟」;B應為「抓獲、扣留、收監」;D應為「高興地降服」)
6.A(A於是、就;趁機。B跟、同。介詞。C來、用來。連詞。D到。介詞。)
7.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8.C(A「厲武將軍」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訪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賞識」並非因「蒙冤不會忍氣吞聲」,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採納」誤解為「收集糧食等軍需品」。)
9.訪練兵簡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於撫納士眾 / 皆為致死 / 聞敦有不臣之心 / 訪恆切齒 / 敦雖懷逆謀 / 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翻譯(1)當時陶侃擔任閑官,周訪舉薦他做主簿的官職,與他結為好友,並把女兒嫁給陶侃的兒子陶瞻。
(2)人們往往有一些優點,很少不自己稱贊自己的,你的功勞那麼大,卻沒有說一句,這是為什麼呢?
10.(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
(2)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范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11(1)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3)醉里挑燈看劍 沙場秋點兵
(4)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12.C、D(C項信息來源於第2段,「全靠讀者的思考與聯想來完成」與文中「在凝神注視梅花時,你可以將全副精神專注於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視一幅梅花畫似的,無暇思索它的意義或是它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時你仍有所覺,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現的『意象』。這種『覺』就是克羅齊所說的『直覺』」不符;D項「而非艱苦思索的結果」與原文第4段中的靈感是「都常須經過艱苦思索……」相悖。評分標准:多選、錯選的不給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的給2分)
13.C(判斷此題主要來自第3段內容。A項「注意到了韻腳變化和重章疊唱的特點」,B項的「領悟到了詩人當時的志向與理想」,D項的「體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積淀」,都屬於「名理的知」。
14.正確。因為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靠的是「直覺的知」,讀者要將全副精神專注於詩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覺中形成獨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詩的境界」。(主要信息來自於第4、5兩段。)
15.從「見」升華為「詩的境界」需要用「直覺」見出來,經過思考之後,豁然貫通,「詩的境界就會像靈光一現似的突現在眼前。
16.首先父親需要我替他送食物,我是父親的精神理解者和支持者,我還是父親理想的繼承者,所以孤獨的父親需要我。
17.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後,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舉動,她覺得羞辱。但對父親,她雖不理解,在物質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見她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
18.如果說「河的第三條岸」是「父親」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對「父親」的這種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現在樂意跟隨父親一起上船;在父親需要的時候幫助你「偷」食物;當全家人都走了我還在默默地守護著父親,說「無論何時,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為了追求而去,當父親接受你的提議後,我渾身戰栗,害怕極了,甚至「發瘋似的逃掉」,把父親看作是「另一個世界來的人」。
19.「從某種本質意義上說,我們不能聲稱自己取得了什麼進步」指的是生長和繁衍的技術基本沒有變。「我們在其他方面卻取得了進步」指的是我們從那一個古老的分子至今,我們真的已經走得很遠了。(抓住語句在段中的前後文去理解句子的含義。)
20.「慘淡經營」移用手法,把用於人的詞語用到細胞的演變上,生動形象。「讓進」一詞把分子演進過程用擬人化的手法表達出來,形象生動。「白搭」是口語化的語言,明白自然地把某些科學家的不出錯誤的研究加以諷刺。「玩意兒」也是口語化的語言,同樣清楚明白地說明了「完美無瑕的一模一樣的復本」的分子。(抓住科普小品的語言特點進行說明,可分為生動形象、口語化。)
21.「絕妙的錯誤」指的是DNA的演變過程,在不斷的「錯誤」中由單細胞生物逐漸形成不同的生物。之所以稱為「錯誤」是指演變過程中「每一個突變都是某種隨機的全然自發的意外」,比如「在進化路上的某處,核苷酸旁移,讓進了新成員;也可能還有病毒遷移進來,隨身帶來一些小小的異己的基因組;還有來自太陽或外層空間的輻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縫,於是就孕育出人類」這些錯誤。說錯誤是「絕妙」的主要是說這一個個的意外錯誤,才成就了今天的生物。所以標題取名為「絕妙的錯誤」。
22.第一方面:對知識的獲取滿足於感性的把握。第二方面:陰柔之風過盛,陽剛之氣不足。(或具有很強獵奇心理,對歷史缺乏興趣。)第三方面:滿足於傳統,忘記了開新。(或閱讀過於功利,影響年輕一代。)
23.可從小孩的角度也可從婦女(或媽媽)的角度,只要圍繞「情深」書寫,運用兩種以上的修辭方法,鮮明生動即可得滿分。
24.(略)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海南卷參考答案
一、(9分)
1.(3分)B 2.(3分)C 3.(3分)A
二、(36分)
(一)(19分)
4. (3分)D 5. (3分)D 6(3分)C
7.(10分)
(1)(4分)謚號是用來流傳後世永不磨滅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號,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號。
譯出大意給2分:「所以」、「大名」兩外,每譯對一外給1分。
(2)(6分)不久朝廷又有北伐之舉,徵召嵇紹。嵇紹因為天子流亡在外,受詔令奔赴天子所在的地方。
譯出大意給3分:「尋而」、「蒙塵」、「承詔」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二)(11分)
8.(5分)
畫面大概是:有條小溪從兩山之間流出,樹林里樹葉飄落,一個人抱著瓮在路上(或在溪邊),山谷那邊隱約露出寺廟。
這畫面呈現出的是鄉村野外恬靜、安詳的氣氛。
畫面中應有小溪、山(山塢)、樹林(落葉)、人、瓮、寺廟等六種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種景物的,給1分;三至四種景物的,給2分;五至六種景物的,給3分。答出畫面呈現出什麼樣氣氛的,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3.(6分)
○1「水潺潺」聲音的描寫,○2「秋風瑟瑟」聲音的描寫,○3聯想到附近有個村莊的描寫,○4遠處寺廟傳來「鍾」聲的描寫,都表現了畫面以外的景和趣。
這樣寫的好處是:○1使畫面上靜止的景物活動了起來,變得有聲有色;○2拓展了畫面,使之更顯豐富多彩。
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聲、「秋風瑟瑟」聲、「鍾」聲並聯想到附近有村莊的,給4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能答出好處的,給2分,每答對一點給1分。
意思答對即可。
(三)(6分)
10.(6分)
(1)女也不爽 士也罔極
(2)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
(3)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猶唱後庭花
(4)在乎山水之間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則該空不給分。
如做了四題,按前三題評分。
三、(25分)
11.(5分)A C
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
12.(6分)
○1第一次,烘托環境,展開情節;○2第二次,渲染氣氛,轉換情節。
第每答對一點給3分。
意思答對即可。
13.(6分)
○1重視友情,信守諾言;○2樂觀開朗,心直口快;○3企圖逃避法律。
每答對一點給2分。
意思答對即可。
14.(8分)
○1鮑勃值得同情,因為他重情守信;○2鮑勃罪有應得,因為他是通緝犯;○3吉米忠於職守,因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誼,因為他抓捕了朋友。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點中的任何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給6分。
四、(25分)
15.(5分)B C
答對一項給2分,答對兩項給5分。
16、第一問(4分)
①學員必須循序漸進,不許中途他騖,直至完成學業;
②重在學習專門科學技術,文字語言只不過是工具。
每答對一點給2分;
第二問(2分)
體現了盛宣懷「學以致用」的辦學理念。
意思答對即可。
17、(6分)
第一問(4分):
①以內政、外交、理財等文科專業為主; ②設有師范、小學、中學和大學。
每答對一點給2分。
第二問(2分):
①為國家培養政法人才; ②為新式人才打下扎實基礎。
每答對一點給1分。
意思答對即可。
18(8分)
①有豐富的辦學經驗,辦訓練班、北洋大學堂、南洋公學;
②教育思想先進,學以致用,重視基礎教育;
③經濟實力強,控制許多大型企業;
④李鴻章的培植,保舉做高官,支持辦學。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點中的任何一點或其他觀點進行探究即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酌情給分。
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給6分。
五、(20分)
19、(3分) B
20、(3分) C
21、(3分) ③①⑤②④⑥
每答對兩處給1分;答對一處不給分、依此類推。
22、(5分)
①(總要)夾上 ②(卻是)白字連篇 ③(更)應該
④(但)同時 ⑤(隨著)中國
每插對一項給1分;如有其他答案視合理程度給分。
23、(6分)
內容貼線,給2分;語言通順,給2分;形成排比,給2分。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江蘇卷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8分)

1.B 2,C 3.D

4.環境影響 評價結果(或「書面報告」) 應用於決策(或「應用」、「應用於決策之中」)

5.贊成者的理由:節省時間,保障安全,增進親情等;質疑者應針對贊成者的理由反駁。言之成理即可。

二、文言文閱讀(18分)

6.D 7.B 8.C

9.(1)到獲得皇帝召見,便受到皇帝親近信任。

(2)近來告誡你千條萬項,為什麼臨事卻又背離、錯亂!

(3)想要將隊伍秘密轉移到江的南岸向劉尚靠攏,合並兵力抗擊敵人。

三、古詩鑒賞(8分)

10.(1)頷聯寫六朝古都的歷史遺跡,頸聯寫金陵美麗的自然風物;寄寓人事滄桑、自然永恆以及六朝興廢的感慨。

(2)比喻。①憂君王為姦邪所蒙蔽,憂姦邪為非作歹;②憂賢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憂國憂君憂民。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1.(1)辯乎榮辱之境 (2)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3)陟罰臧否

(4)江州司馬青衫濕 (5)逝者如斯 盈虛者如彼 (6)合抱之木 千里之行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20分)

12.(4分)

①從父女相依為命著眼,為下文選女婿,打陪嫁首飾,在女兒出嫁後父親的孤獨這些情節提供依據。

②從突出侯菊的精細能於著眼,為寫侯菊改裝花轎,出租花轎,成為當家媳婦等情節提供依據。

13.(4分)

①甜:因為女兒終於長大成人了;嫁了個好人家(女兒有了個好歸宿);可以為自己女兒打首飾了。苦:女兒出嫁後自己會很孤獨;女兒出嫁也只能給這點首飾。

②深沉的思念,難言的孤獨,自我安慰。

14.(6分)

①要花轎早有打算 ②改裝花轎心靈手巧

③出租花轎善於經營,賢惠體貼

15.(6分)

①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侯家父女相依為命,侯菊繼承了父親的精細、勤勞等品質, 寫侯菊就是表現侯銀匠。

②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女兒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寫此時此刻的情景,重點突出,可以避免平鋪直敘。

③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後的片段,正面描寫侯菊,間接烘托出侯銀匠的人生況味。

④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作者實寫侯菊,暗寫侯銀匠,以有形寫無形,更有情趣。

⑤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更多描寫女兒出嫁前後的情景,在人物關系中深刻表現中國傳統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長。

六、選做題:甲、論述類文本(18分)

16.A

17. C

18.(6分)

①本文作者認為《水滸》作者對李逵的行為持欣賞態度。

②本文作者在情感上親近李逵,在理智上則否定李逵。

③魯迅的話與《水滸》作者態度形成對比,對本文作者觀點是一個有力論據。

19.(6分)

①應當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

②反對濫用暴力。

③李逵這類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破壞性太大,「活在書中」可以對人們起警醒作用。

選做題:乙、實用類文本(18分)

16.D

17. B

18.(6分)

(1)青年時代接觸考據學,臨摹《輿地圖》。

(2)赴京參加會試,結識了許多名流學人。

(3)在日本搜訪典籍,校勘珍本。

(4)第七次會試失敗後,絕意科舉,專注學問。

19.(6分)

(1)好學精神:聰明好學,刻苦用功,博覽群書。

(2)治學方法得當:既有考據學的基礎,又能吸收新知識;既能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盲從。

(3)廣泛交遊,視野開闊:結識名流學人,游學日本,多方涉獵。

七、作文(70分)

20.略

語文附加題參考答案

21.是非頗謬於聖人/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貧賤/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遷之微意。

22.道家學派 儒家學派。

23.游俠列傳 貨殖列傳。

24.A C

25.(1)夏瑜——《葯》;九斤老太——《風波》;閏土——《故鄉》;單四嫂子——《明天》;陳土成——《白光》。

(2)「金玉良緣」指薛寶釵有金鎖,賈寶玉有寶玉,兩人應結成姻緣。「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為絳珠仙草,賈寶玉前生為女媧煉石補天餘下的石頭化成的神瑛侍者,兩者有恩 有義,今世應結成姻緣。如答:薛寶釵的「釵」中有金,賈寶玉的名字中有玉,兩人結為婚姻為金玉良緣。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賈寶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約,兩人應結為婚姻為木石前盟。

26.有歷史建築(「獨特的建築風貌」、獨特的建築格局),城鄉商品交流之地(城鄉經濟交流場所、城鄉商品交流中心),文人遺跡(出過許多文人學者、有文化遺存、有「書院和藏書樓」),保留了民俗(有祭祀、廟會等民俗)。

27.要珍惜文化遺產,保留古鎮原有的建築風貌(不能改變建築格局);保留古鎮的居住功能(另建新鎮,安置新增人口);修復名人故居宜修舊如舊;有序地適度發展旅遊(防止過度商業化)。

❷ 求2007到2010年寧夏的高考試卷

我只有2012年的。

❸ 求2007年寧夏海南高考卷語文作文的立意!!要准確!!

可以從觀察的角度來寫,偉大的發現往往並不是來源於偉大的理論,而是對平凡生活中的關注和觀察;
可以從機遇的角度來說
可以從執著的追求
注意材料最後幾句話已經指明了文章的方向

❹ 2007-2010年寧夏、高考試卷理綜,數學 ,語文,英語高考試卷(帶答案)

你只需點擊下面的網址,就有你要的試卷,自己看,能下載的自己回下載。如果有用,別忘答了給個採納。

http://wenku..com/search?word=%C4%FE%CF%C4%B8%DF%BF%BC%CA%D4%BE%ED&lm=0&od=0

http://wenku..com/org/view?org=xueersigaokao&cid=0&od=1&pn=360

❺ 急求!!!!!~2007年-2011年的海南寧夏高考真題試卷和答案解析(理科的)

中國校長網有全部的高考試題,免費下載的,如果找不到就給個郵箱發給你。

❻ 求2007年高考寧夏海南卷文言文整體翻譯

韋丹字文明,京兆萬年人,早孤,從外祖顏真卿學。順宗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為舍人。新羅國君死,詔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國,賜州縣十官,賣以取貲。丹曰:"使外國,不足於資,宜上請,安有貿官受錢?"即具疏所宜費,帝命有司與之。未行,而新羅立君死,還為容州刺史。教民耕織,止惰游,興學校,民貧自鬻者,贖歸之,禁吏不得掠為隸。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種茶、麥,仁化大行。以諫議大夫召,有直名。劉辟反,議者欲釋不誅。丹上疏,以為"孝文世,法廢人慢,當濟以威,今不誅辟,則可使者唯兩京耳"。憲宗褒美。拜晉慈隰州觀察使,封咸陽郡公。閱歲,自陳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張職,為國家費,不如屬之河東,帝從之。徙為江南西道觀察使。丹計口受俸,委余於官,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始,民不知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則戛而焚。丹召工教為陶,聚材於場,度其費為估,不取贏利。人能為屋者,受材瓦於官,免半賦,徐取其償;逃未復者,官為為之;貧不能者,畀以財;身往勸督。有吏主倉十年,丹覆其糧,亡三千斛,丹曰:"吏豈自費邪?"籍其家,盡得文記,乃權吏所奪,召諸吏曰:"若恃權取於倉,罪也。與若期一月還之。"皆頓首謝,及期無敢違。有卒違令當死,釋不誅,去,上書告丹不法,詔丹解官待辨。會卒,年五十八。驗卒所告,皆不實,丹治狀愈明。大和中,裴誼觀察江西,上言為丹立祠堂。刻石紀功,不報。宣宗讀《元和實錄》,見丹政事卓然,它日與宰相語:"元和時治民孰第一?"周墀對:"臣嘗守江西,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歿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詔上丹功狀,命刻功於碑。(節選自《新唐書·韋丹傳》) 翻譯: 韋丹字文明,京兆府萬年縣人,早年喪父,跟隨外祖父顏真卿學習。順宗做太子的時候,招他作舍人,當殿中侍御史。新羅國的國君去世,皇帝詔令任命他為侍封郎中前往弔唁。按照過去的典章制度,使臣出使外國,朝廷賜給他十個州縣的官職,讓他將這些官職賣出以得到出使的費用,這稱作「私覿官」。韋丹說:「出使外國,對於資費上的不足,應該向朝廷請求,怎麼能夠賣官得錢?」他列出所應開支的費用上奏,皇帝命令有關主管部門撥付給他,其後就把這種做法寫在法令制度中。還未出行,新羅國繼位的國君又去世了,韋丹還朝作了容州刺史。他教導百姓耕種紡織,禁止懶惰游樂,興辦學校,對於因貧窮而賣身為奴的百姓,將他們贖出並讓他們回家,嚴令官吏,不允許把他們搶掠來作為奴隸。開始興建州械,城牆長十三里,屯田二十四處,教百姓種植茶樹、麥子,仁政教化得以廣泛實行,朝廷用諫議大夫的官職徵召韋丹還朝任職,韋丹以正直聞名。劉辟反叛,議政的官員們主張放過他不加討伐,韋丹上奏,認為「在孝文帝時代,法令廢棄,人們輕忽法令,應當用威懾手段來救此危局,現在不討伐劉辟,那麼朝廷能夠管轄的地區就只剩下京地長安和東部洛陽這兩京了。」這得到了憲宗皇帝的贊揚,因而調任江南西道觀察使。當初,百姓不懂得建造瓦屋,都是用草蓋屋頂,用竹子做屋椽,如遇長期乾燥則易突然燒毀。韋丹召來工匠教他們燒制磚瓦,把這些建築用的材料聚放在場上,根據製造它們的費用定出價格,不要贏利。有能力建造瓦屋的百姓,從官府領取木材磚瓦,可以免除一半的賦稅,以後慢慢地歸還欠款。逃亡沒有回來的,官府替他們蓋房;貧窮不能蓋房的,給予他們錢財。因貧窮無力建瓦屋的百姓,則給予他們錢財。韋丹親自前去勉勵和監督。韋丹又建立了南北兩個市場,建造軍營來駐扎軍隊。年中大旱,韋丹廣泛徵召百姓做工,給予優厚的工錢,給他們食物。有一個官吏主管糧倉十年,韋丹審察庫存的糧食,少了三千斛,韋丹說:「難道這個官吏能夠自己耗費如此之多的糧食嗎?」查抄登記他的家產,得到了全部的賬目。都是當權的官吏強取的。韋丹就召集這些官吏說:「你們仗著權勢從官倉強取糧食,這是犯罪,我和你們約定一個月的時間歸還這些糧食。」這些官吏們都叩頭謝罪,到了限期沒有一個敢違約的。有一個兵卒違反了法令被判了死刑,韋丹沒有處死他,把他釋放了。他離去後,上訴狀告發韋丹違法,皇帝下詔將韋丹解送官府等候處理。就在此時,韋丹去世了,終年五十八歲。查驗差役告發的事,都不符合實際,韋丹成功治理的情狀越發顯明。韋丹去世後,裴誼建議為他設立祠堂,刻石記功。宣宗讀《元和實錄》,看到韋丹政績突出,有一天與宰相談論道:「元和年間,治理百姓誰是第一?"周犀回答說:「我曾任江西太守,韋丹功績卓著,恩澤施及八州百姓,死後四十年,無論老幼對他仍思念不忘。」 於是下詔讓觀察使上書言韋丹的功績情況,命工匠將其刻在碑石上銘記。

❼ 2007-2010年寧夏、海南新課標高考試卷、全國卷(語數外+文綜word附答案解析)

樓主您好,本來是要先採納我才能發送的,由於高考時間臨近,我就先發送給您,希望你好好使用,祝你考個好的學校!加油

能不能追加點分數呢?為樓主收集的材料不容易啊!希望樓主可以理解!

❽ 07年高考總共幾套卷 那幾個省卷子一樣

全國卷I( 河北 河南 山西 廣西等)

全國卷II(吉林 黑龍江 雲南 貴州 新疆 青海 甘肅 內蒙 西藏)專
北京市 (3+文綜屬/理綜 模式)
上海市(3+綜合+1 模式/高職、專科為:3+綜合模式)
山東省 (3+X+1 模式)
天津市 (3+文綜/理綜 模式)
重慶市 (3+文綜/理綜 模式)
湖南省 (3+文綜/理綜模式(文理綜為全國I試卷)
陝西省 (3+文綜/理綜 模式(語文、文綜、理綜為全國 I 試卷)
四川省 (3+文綜/理綜 模式)
湖北省 (3+文綜/理綜模式(文理綜為全國I試卷)
浙江省 (3+文綜/理綜 模式(文理綜為全國I試卷)
安徽省 (3+文綜/理綜 模式(文理綜為全國 I 試卷)
江西省 (3+文綜/理綜 模式)
福建省 (3+文綜/理綜模式(文理綜為全國I試卷)
廣東省 (3+文科基礎/理科基礎+X模式)
江蘇省 (3+2模式)
海南省 (3+3+基礎會考模式)
遼寧省 (3+文綜/理綜 模式(文理綜為全國 I 試卷)
寧夏(3+小綜合模式)

❾ 2007高考語文寧夏海南卷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海南、寧夏卷)

語文試卷

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第Ⅰ卷三、四題為選考題,其他題為必考題。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 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現在不斷有人提問,為什麼在我們這個堪稱偉大的時代里卻出不了偉大的作家?對此我的想法是,現在是一個無權威的、趣味分散的時代,一個作家很難得到全民集中的認可。事實上,要成為一位大家公認的偉大作家,需要時間的考驗,甚至包括幾代人的閱讀和篩選。而且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消費與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銳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種具有巨大原創力的作品很難產生。當然,當代中國缺少偉大的作家,除了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體弱化的問題。比如市場需求之多與作家生活經驗不足的矛盾、市場要求產出快與文學創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這當中,正面精神價值的匱乏與無力,無疑是當下文學創作中最為重要的缺失。

所謂正面精神價值,指的就是那種引向善、呼喚愛、爭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這種價值在文學作品中的體現,與作家對民族的精神資源的利用密切相關。我們民族的精神資源很豐富,但是也還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轉化,才能化為作家內心深處的信仰,運用到創作中去。還有一些作家表現出「去資源化」的傾向,他們不知如何利用資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與轉化,以為只要敢於批判和暴露,就會寫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讓人看不到一點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僅要能揭露和批判,還要有正麵塑造人的靈魂的能力。還有另外一種主體精神弱化的現象,很多作品沒完沒了地寫油鹽醬醋和一地雞毛,缺少一種人文關懷。作家的責任是把敘事從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價值所在。當他們喪失了對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創作變成了製作,批量化地生產的時候,文學就不會有什麼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將長篇小說《大明湖》濃縮成《月牙兒》,篇幅幾近短篇,卻也創造了了中國現代文學中公認的經典。他幽默地說:「我在經濟上吃了虧,在藝術上佔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這種苦功,那麼消費的時代再洶洶然,我們仍然可以對震撼人的好作品的出現滿懷期望。

1、從原文看,下列不屬於「當代中國缺少偉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項是(D )

A.現在是一個缺乏權威的時代,也是一個受眾趣味分散的時代。

B.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認。

C.在今天,消費與享受往往會消磨作家敏銳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對生活的體驗還不夠,同時文學創作本身的規律是求慢求精。

1、 D

解析:根據原文第一段「當然,當代中國缺少偉大的作家,除了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體弱化的問題。比如市場需求之多與作家生活經驗不足的矛盾、市場要求產出快與文學創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這句話可知,D 項應屬於「當代中國缺少偉大的作家」內在原因的一項。

2、從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C )

A.我們的民族精神資源很豐富,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保持原貌並移植到創作中。

B.所謂「去資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沒有充分利用社會生活的資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學作品使人看不到一點希望,這是正面精神價值缺失的結果。

D.作品中有油鹽醬醋和一地雞毛這樣的描寫,表明作家沒有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2、 C

解析: 根據原文第二段可知,A項中「如何保持原貌並移植到創作中」表述有誤,不是「保持原貌並移植到創作中」,應為「還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轉化,才能化為作家內心深處的信仰,運用到創作中去」;B項中「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沒有充分利用社會生活的資源」表述有誤,並不是他們「沒有充分利用社會生活的資源」,而是「他們不知如何利用資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與轉化,以為只要敢於批判和暴露,就會寫出最深刻的作品」;D項中「作品中有油鹽醬醋和一地雞毛這樣的描寫」表述有誤,應該是 「很多作品沒完沒了地寫油鹽醬醋和一地雞毛,缺少一種人文關懷」。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B )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價值的匱乏或無力,是當代中國文學創作中最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

B.是否善於利用我們民族豐富的精神資源,決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價值的能否體現。

C.要保持文學生命,作家就應該對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堅持把敘事從趣味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濃縮成《月牙兒》,說明下苦功夫創作,才能出現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3、 B

解析:原文第二段說「這種價值在文學作品中的體現,與作家對民族的精神資源的利用密切相關」,而B 項中卻說「是否善於利用我們民族豐富的精神資源,決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價值的能否體現」,誇大了它的作用。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韋丹字文明,京兆萬年人。早孤,從外祖顏真卿學。順宗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為舍人。新羅國君死,詔拜侍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國,賜州縣十官,賣以取費,。丹曰:「使外國,不足於資,宜上請,安有貿官受錢?」即具疏所宜費,帝命有司與之。還為容州刺史。教民耕織,止惰游,興學校,民貧自鬻者,贖歸之,禁吏不得掠為隸。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種茶、麥,仁化大行。以諫議大夫召,有直名。劉辟反,議者欲釋不誅,丹上疏,以為「孝文世,法廢人慢,當濟以威,今不誅辟,則可使者惟兩京耳」。憲宗褒美。乃拜晉慈隰州觀察使,封武陽郡公。閱歲,自陳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張職,為國家費,不如屬之河東,帝從之。徙為江南西道觀察使。丹計口受俸,委余於官,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始,民不知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則戛而焚。丹召工教為陶,聚材於場,度其費為估,不取贏利。人能為屋者,受材瓦於官,免半賦,徐取其償;逃未復者,官為為之。貧不能者,畀以財;身往勸督。有吏主倉十年,丹覆其糧,亡三千斛,丹曰:「吏豈自費邪?」籍其家,盡得文記,乃權吏所奪。召諸吏曰:「若恃權取於倉,罪也,與若期一月還之。」皆頓首謝,及期無敢違。有卒違令當死,釋不誅,去,上書告丹不法,詔丹解官待辨。會卒,年五十八。驗卒所告,皆不實,丹治狀愈明。大和中,裴誼觀察江西,上言為丹立祠堂,刻石紀功,不報。宣宗讀《元和實錄》,見丹政事卓然,它日與宰相語:「元和時治民孰第一?」周墀對曰:「臣嘗守江西,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歿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 乃詔觀察使上丹功狀,命刻功於碑。

(節選自《新唐書·韋丹傳》)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 )(3分)

A.早孤,從外祖顏真卿學 孤:幼年喪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 城:構築城牆

C.法廢人慢,當濟以威 濟:渡過難關

D.與若期一月還之 期:約定時間

4、 C

解析:「濟」是「救」的意思 ,「當濟以威」應該理解為「應當用威懾手段來救(此危局)」。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韋丹「助民安居」的一組是(D )(3分)

①民貧自鬻者,贖歸之 ②教種茶、麥,仁化大行 ③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

④度其費為估,不取贏利 ⑤免半賦,徐取其償 ⑥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5、 D

解析:運用排除法,「③罷八州冗食者,收其財」是說韋丹不願多花費國家錢財,精簡機構,整頓吏治;「⑥韋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是周墀對韋丹的高度評價和褒揚,不符合題目「使民安居(安定地居住、生活)」這個要求,故排除ABC三項。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C )(3分)

A、韋丹為人率直,敢於發表不同意見。舊例規定,凡出使外國,朝廷賜下州縣官員名額,賣出後充作資費,韋丹認為費用應有朝廷支付,不可賣官求錢。

B、韋丹認為法令廢弛會導致人們對它的輕視,因而主張嚴懲謀反的劉辟;對所治三州,認為並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費國家錢財,不如劃歸河東管轄。

C、韋丹對貪污現象仔細核查,責之甚嚴。倉庫主管十年間侵吞糧食三千斛,韋丹抄沒其家,查得實據,下令一月之內如數補還,保住國家財產不受損失。

D、韋丹去世之後,裴誼建議為他設立祠堂,刻石記功,當朝宰相也認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之不忘。皇上於是下令觀察使上報韋丹的功績並刻碑表彰。

6、 C

解析:並不是倉庫主管十年間侵吞糧食三千斛,韋丹也不是下令他一月之內如數補還,應該是當權的官吏強取糧食,韋丹下令侵吞糧食的「權吏」一月之內如數補還。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逃未復者,官為為之。貧不能者,畀以財;

譯文:(1) 逃亡沒有回來的,官府替他們蓋房;貧窮不能蓋房的,給予他們錢財。

解析:(1)句中應准確翻譯「復、 為為 、畀(給與)」幾個關鍵詞。

(2)驗卒所告,皆不實,丹治狀愈明。

譯文:(2) 查驗差役告發的事,都不符合實際,韋丹成功治理的情狀越發顯明。

解析:(2)句中應准確翻譯「告、實、治狀、明」等關鍵詞語。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小齋即事 劉一止①

憐琴為弦直,愛棋因局②方。未用較得失,那能記宮商?我老世愈疏,一拙萬事妨。雖此二物隨,不系有興亡。

①劉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進士。曾任監察御史等職,有記載說他曾因「忤秦檜」而被罷官。②局:指棋盤。

8、詩的第二聯對第一聯的句意起了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答:第二聯是對第一聯句意的補充。「未用」是承「愛棋」句而說,「愛棋」是愛棋盤的方,故沒有想到要用棋來較量勝負、「哪能」句是承「憐琴」句而說,「憐琴」是愛琴弦的直,所以怎麼能用它來記宮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聯突出強調了第一聯中「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9、作者為什麼要寫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發一種什麼樣的情懷?(6分)

答:作者寫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來寫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稜角。正因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變,結果到頭來「世愈疏」、「萬事妨」,只落得小齋獨處,無關乎國家的興亡了。這些都抒發了作者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對世事譏諷的情懷。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題任選三題)(6分)

(1)覆杯水於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_。置杯焉則膠,______________。(莊子《逍遙游》

(2)連峰去天不盈尺, ______________。 飛湍瀑流爭喧虺,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難》)

(3)俄頃風定雲墨色,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驕兒惡卧踏里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老夫聊發少年狂,____________、右擎蒼。錦帽貂裘,______________。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答案:

(1)則芥為之舟 水淺而舟大也

(2)枯松倒掛倚絕壁 砯崖轉石萬壑雷

(3)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4)左牽黃 千騎卷平岡

解析:默寫沒有難度,都是課本上要求識記的名句,關鍵是要寫准確,不要出現錯別字。

乙 選考題

請從以下三、四兩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考生作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的標號塗黑。

三、 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林沖見差撥

只說公人將林沖送到滄州牢城營內來,營內收管林沖,發在單身房裡聽候點視。卻有一般的罪人,都來看覷他,對林沖說道:「此間管營,差撥,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詐人錢物。若有人情錢物送與他時,便覷的你好;若是無錢,將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門便不打你一百殺威棒,只說有病,把來寄下;若不得人情時,這一百棒打得個七死八活。」林沖道:「眾兄長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錢,把多少與他?」眾人道:「若要使得好時,管營把五兩銀子與他,差撥也得五兩銀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說之間,只見差撥過來問道:「那個是新來的配軍?」林沖見問,向前答應道:「小人便是。」那差撥不見他把錢出來,變了麵皮,指著林沖便罵道!「你這個賊配軍!見我如何不下拜,卻來唱喏!你這廝可知在東京做出事來!見我還是大刺刺的!我看這賊配軍滿臉都是餓紋,一世也不發跡!打不死,拷不殺頑囚!你這把賊骨頭,好歹落在我手裡,教你粉骨碎身!少間叫你便見功效!」把林沖罵得一佛出世,那裡敢抬頭應答。眾人見罵,各自散了。

林沖等他發作過了,去取五兩銀子,陪著笑臉告道:「差撥哥哥,些小薄禮,休言輕微。」差撥看了道:「你教我送與管營和俺的,都在裡面?」

林沖道:「只是送與差撥哥哥的;另有十兩銀子,就煩差撥哥哥送與管營。」差撥見了,看著林沖笑道:「林教頭,我也聞你的好名字。端的是個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雖然目下暫時受苦,久後必然發跡。據你的大名,這表人物,必不是等閑之人,久後必做大官!」林沖笑道:「總賴顧。」差撥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書禮,說道:「相煩老哥將這兩封書下一下。」差撥道:「即有柴大官人的書,煩惱做甚?這一封書直一錠金子。我一面與你下書。少間管營來點你,要打一百殺威棒時,你便只說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來與你支吾,要瞞生人的眼目。」林沖道:「多謝指教。」差撥拿了銀子並書,離了單身房,自去了。林沖嘆口氣道:「「有錢可以通神,」此語不差!端的有這般的苦處!」

原來差撥落了五兩銀子,只將五兩銀子並書來見管營,備說林沖是個好漢,柴大官人有書相薦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無十分大事。管營道,「況是柴大官人有書,必須要看顧他。」便教喚林沖來見。

且說林沖正在單身房裡悶坐,只見牌頭叫道:「管營在廳上叫喚新到罪人林沖來點名。」林沖聽得喚,來到廳前。管營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舊制∶新入配軍須吃一百殺威棒。左右與我馱起來。」林沖道:「小人於路感冒風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頭道:「這人見今有病,乞賜憐恕。」管營道:「果是這人癥候在身,

權且寄下,待病痊可卻打。」差撥道:「見天王堂看守的,多時滿了,可教林沖去替換他。」就廳上押了帖文,差撥領了林沖,單身房裡取了行李,來天王堂交替。差撥道:「林教頭,我十分周全你。」林沖道:「謝得照顧。」

(選自《水滸傳會評本》第八回,有刪節)

11、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BC)(5分)

A、小說寫了林沖發配滄州、初入牢營的一段情節,作者將筆墨集中在林沖見差撥的細節描寫上。

B、由於被高太尉陷害,林沖一進牢營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關照,卻遭到差撥的辱罵和恐嚇。

C、差撥一見林沖就破口大罵,是因為林沖只是唱喏,沒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給管營等的書禮拿出來。

D、小說通過對管營、差撥、牌頭等人相互勾結欺壓犯人的具體描寫,形象的反映了牢營的黑暗現實。

E、小說借「有錢可以通神」這句話,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世態人情,也表達了林沖的感慨和無奈。

答: BC

解析:B項根據原文可知,強加因果關系,說林沖一進牢營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關照是由於他被高太尉陷害,原文中並沒有這層意思;差撥對林沖辱罵和恐嚇是因為「不見他把錢出來」。 C 項根據原文「那差撥不見他把錢出來,變了麵皮,指著林沖便罵道」可知差撥一見林沖就破口大罵是因為「不見他把錢出來」。

12、小說第一段寫林沖剛到牢營,就有犯人介紹牢營的情況,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①概括介紹牢營情況,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

②為後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製造懸念,使故事產生波瀾。

13、差撥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作者採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刻畫這個人物?請簡要分析。(6分)

答:

第一問:差撥是個利用職權詐取錢財的勢利小人。

第二問:①對比法。②主要表現在對林沖先罵後誇的語言描寫上;如先是罵林沖為「賊配軍」、「賊骨頭」,後來誇林沖為「好男子」、「久後必然發跡」。

解析:此題第一問很好答,第二問既要指出所用的表現手法,還要結合原文舉例簡析。

14、對第三段「林沖等他發作過了,去取五兩銀子,陪著笑臉告道」這句話,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金聖嘆評點道:「雖是播出奇文,然亦實是林沖身份。」依據小說內容,探究「亦實是林沖身份」指的是林沖的哪一種身份,表現的是林沖什麼樣的性格和心理。(8分)

答:

第一問: 兩種身份:①教頭身份。②配軍身份。

第二問: 四種性格和心理:①謹慎小心。②沉著冷靜。③隱忍順從。④顧及顏面。

解析:這兩個問題不難,但回答要全面,不遺漏要點。

四、 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

葉聖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葉聖陶來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廳教育科學館工作。他白天去辦公,晚上教兒女們寫寫文章。常常在晚飯之後,把油燈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誠就湊著光亮,認真地聽父親講解。有時候,兒女們也和父親熱烈討論。他們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葉聖陶一向主張作文要說自己的話,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對兒女們的作文,他也從來不出題目,隨他們寫去。這也是他們一天中最感興味的時刻。葉聖陶一邊看他們的文章,一邊問:「這兒多了些什麼?這兒少了些什麼?能不能換一個比較恰當的詞兒?把詞兒調動一下,把句式改變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問孩子們:「原來是怎麼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沒有?為什麼表達不出來?怎樣才能把要說的意思說明白?」他問得十分仔細,簡直就是嚴格的考試,同時也是生動活潑的考試。孩子們都樂意參加這樣的考試。

但是,對於葉聖陶,到了成都以後,使他格外高興的事,卻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見了。幾十年來,這兩位作家親似手足。朱自清曾寫過《我所見的葉聖陶》《葉聖陶的短篇小說》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動身訪問歐洲,就是在葉聖陶鼓動下,才寫出了《歐游雜記》的。朱自清在這本書的「自序」里,曾提到葉聖陶幫助「設計」、「題字」、「校對」等。葉聖陶曾寫過《與佩弦》的散文,講述他們之間的友情:

促膝談心,隨興趣之所至,時而上天,時而入地;時而論書,時而評畫;時而縱談時局,品鑒人倫;時而剖析玄理,密訴衷曲……可謂隨意之極致了。這當兒,名譽之心是沒有的,利益的心是沒有的,顧忌欺誑等心也都沒有,只為著看出內心而說話,說其不得不說。其味甘而永,無所不領會,真可說彼此「如見其肺肝然」的。

現在,很難得他們同處一地,又在一起工作,還先後合編了《精讀指導舉偶》和《略讀指導舉偶》,作為中學生學習國文的課外讀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學館叢書」出版。

為了澆灌《中學生》這塊抗戰時期青年的精神家園,葉聖陶1945年9月離開成都到重慶,住在螃蟹井開明書店那個局促的小樓上。看稿編輯,和作者、讀者書信聯系,甚至校對都由他自己動手。他熱情、認真、寬容,一心一意為作者和讀者服務。來稿只要有可用之處,他就誠懇地提出修改意見。趙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說:「他的復信措詞謙抑,字跡圓潤豐滿,正

顯出他那謙和而又誠實的心.」正如當年他主編《小說月報》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後來成為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時那樣。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態度,給予年輕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當時《中學生》雜志一位年輕編輯後來回憶說:「他是實際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訓態度的老師,而是取輔導態度的顧問……他是熱忱的事業家,在編輯部不是做官當老爺,而是腳踏實地、以身作則,放手讓青年編輯在實踐中鍛煉,有合理的建議欣然採納,對可用的稿件熱誠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時提醒,有弄錯的地方予以糾正。」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樣。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從他為自己的兒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誠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種多麼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把握時代的潮流而有所取捨,不斷前進。

(選自《葉聖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刪節)

15.下列對傳記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AC)(5分)

A、正是在葉聖陶的鼓動與熱心幫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動身訪問歐洲,並寫出了散文集《歐游雜記》。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學館叢書」的《精讀指導舉偶》和《略讀指導舉偶》,是葉聖陶和朱自清合編的中學生課外讀本。

C、正如當年的《小說月報》那樣,《中學生》這塊抗戰時期青年的精神家園,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

D、從葉聖陶為他的兒女取名為至善、至美、至誠,我們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惡假惡丑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E、本文通過描寫葉聖陶指導兒女們寫作、編《中學生》雜志等事跡,勾勒了一位可親可敬、踏實認真的教育家形象。

答:AC

解析:A項「正是在葉聖陶的鼓動與熱心幫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動身訪問歐洲」表述有誤,根據原文中「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動身訪問歐洲,就是在葉聖陶鼓動下,才寫出了《歐游雜記》的」一句可知; C項「《中學生》這塊抗戰時期青年的精神家園,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表述有誤,原文說「為了澆灌《中學生》這塊抗戰時期青年的精神家園」,「他熱情、認真、寬容,一心一意為作者和讀者服務,正如當年他主編《小說月報》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後來成為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時那樣」,重點是稱贊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態度,給予年輕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而沒有《中學生》「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這層意思.

16、葉聖陶指導兒女們寫作有什麼特點?他對兒女們的作文又是從哪些方面評議的?請結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答:第一問

①認真講解,時或熱烈討論。 ②不加約束,任其自由發揮。

③重視評議,培養寫作習慣。 ④善於啟發,誘導深入思考。

解析:結合原文第一段相關內容兒女們「認真地聽父親講解」「有時候,也和父親熱烈討論」和「主張作文要說自己的話,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對兒女們的作文,他也從來不出題目,隨他們寫去」分別概括出①②點,根據葉聖陶的問話內容及兒女們的表現可以分別概括出③④兩點。

第二問:

①仔細考查作文的表達形式。②詳細詢問作文的思想內容。

解析:應該根據第一段葉聖陶的問話來分析、提煉、概括,如「這兒多了些什麼?這兒少了些什麼?能不能換一個比較恰當的詞兒?把詞兒調動一下,把句式改變一下,是不是好些?」問話主要涉及了作文的用詞、句式等方面,考查的是關於作文的表達形式的;「原來是怎麼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沒有?為什麼表達不出來?怎樣才能把要說的意思說明白?」問話主要涉及的是作文的思想內容方面。

17、和朱自清見面,葉聖陶為什麼會感到「格外高興」?他們談心時為什麼能達到「隨意之極致」?請簡要分析。(6分)

答:第一問:

①有著幾十年親似手足的友情。

②有著共同的興趣和愛好。

③互相鼓勵和幫助。

解析:根據原文第二、三段內容,結合 「親似手足、鼓動、幫助」等關鍵詞語概括出來。

❿ 07年高考語文寧夏海南卷中的「逃未復者,官為為之;貧不能者,畀以財。」怎麼翻譯

逃亡沒有回來的,官府替他們蓋房;貧窮不能蓋房的,(政府)給予他們錢財。
畀:bì 給與
完整的是:逃未復者,官為為之(蓋房);貧不能(蓋房)者,畀以財。

閱讀全文

與2007年高考語文試卷寧夏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