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備課為什麼要備學生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也在發生這深刻地變化。體現在課堂教學設計上,除了有傳統的教案外,還出現了學案、導學案、助學稿等,最近甚至還出現了課案。不過教案也好,學案也罷,教師要備好學生總是備好課的關鍵,教師只有對學生的認知水平、認知習慣等有準確的把握,才能做出合理的教學設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然而,據本人抽樣了解,盡管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細則中明確提出「備課要備學生,備教材,備練習」等,盡管教師的工作總結中也寫著諸如「備課認真,既備教材,也備學生」之類的話,但真正的在備課中認真備學生的教師恐怕不會到20%,這就不可避免的出現教學設計的無的放矢,從而必將導致「第三種負擔」(一種由學習方式不當所導致的學習負擔)的產生,影響課堂教學質量。
是什麼造成了這樣一個重要環節的缺位?大概有三種情況。一是有些老師壓根就不知有「備學生」這樣一回事,在他們心中,備課一直以來就是抄資料或抄教材;二是有些老師也知道要備學生,但並沒有把它作為一件基礎工程來做,所以即使有,也是「毛估估,大約摸」,幾乎等同於沒有;三是知道備學生的重要性,但不知道怎樣備學生,所以免不了不得要領,甚至南轅北轍,看起來到位,實際上缺位。
那怎麼進行學情分析呢?我認為有兩個層次的要求。第一是宏觀的要求。接手一個班級,必須對班上每一位學生的家庭背景、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學習態度、思維習慣等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方法上可採用家訪、談話、平時觀察等方法,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然而卻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是實現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第二是微觀的要求,即了解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即先前經驗)、學生還想知道什麼(即自發動機)、學生能知道什麼(即教學目標)、學生如何知道什麼(即教學過程),特別是要摸清學生相關准備知識基礎和能力的實際。奧蘇伯爾也曾經說過:「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這一點許多老師是非常重視的,但能做到怎麼樣,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上海閘北第八中學原來是一所薄弱初中,劉京海校長進行了「成功教育」的實驗,採用「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學科教學模式,在確定學科教學起點時,老師先要理清知識網路倒向結構,然後編制預測性檢查試題,根據檢查結果了解學生的實際知識起點組織教學。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先總整理出一元一次方程教學的准備知識,即有理數的運算,分數的有關知識,等式、方程的有關知識,符號、括弧的有關知識,求代數式的值,整式加減運算,解應用題的有關知識等,然後編制與包含內容的一元一次方程預測性檢查試題進行檢測,結果發現,的確存在一些教師認為學生肯定應該懂的內容學生確實不懂的情況。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起點進行教學設計,這樣精細化的備課,要想沒有針對性也難。當然也可以通過課堂觀察、談話、作業等途徑。
總之,磨刀不誤砍柴工,備課先要備學生,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該做的事情還是應該扎扎實實的做好。
⑵ 如何看待教師備課的意義
教師備課的意義就是講課之前的准備工作。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專法。結合學生學屬習的實際情況,准備怎樣的教學方式方法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氛圍好,學生都能參與活動,都能愛學你這科,學會,會做這節課的內容。只有老師備好課,課堂上才能有好的效果。你老師課都沒備好,怎麼去教學生?學生又怎能學好?所以要想更好的傳道授惑解業,老師要備好課。
⑶ 教師在備課時主要備哪些方面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備課是上課的基礎,備課質量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要想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課,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應該提高教案的質量。思想政治課的特點決定了思想政治課教師永遠都是「新教師」。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備課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關注國際國內形勢,做到與時俱進,發展創新。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備課中,應該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思想性與時政性。 一、備好課標。課程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明燈,在備課之前應該認真的理解課程標准,為自己即將展開的教學活動找到堅實的基礎。課標對各個知識模塊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建議進行了非常精闢的闡釋,,細細研讀,便可輕易實現各個知識模塊之間的溝通與整合,對於備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備好教材。教材是無數專家用心血與經驗編寫而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載體。吃透教材是上好課的一個關鍵因素。拿到教材後一定要先對本冊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內容結構有清楚的認識,對整個知識體系有全面的感知,再針對上課內容進行具體解讀。如何理解教材呢?第一步初讀文本,掌握全貌,;第二步逐節細讀,理解內容,;第三步統觀全文,弄清觀點原理,;第四步結合實際,確定重難點和雙基。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還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因而教師要敢於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樹立「大政治」的觀念,不僅指導學生學好教材,還要鼓勵學生多讀政治課外書籍,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僅搞好課堂教學,還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好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新中考強調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應該對教材內容結構作大膽調整,不拘泥於課本內容具體詳盡的講解。一些知識性的內容放手讓學生自學,騰出時間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或選取有價值的能力型的熱點重點問題展開討論,啟迪思維。例如:初二法律常識開篇課——前言,讓學生弄清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我以書本第3頁漫畫「視而不見」作為切入點,啟發學生思考「視而不見」,反思「視而可見」,並提出問題:如此危險,此人是知險而行,還是不知其險呢?「視而不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反思:「視而可見」情境是怎樣的?又告訴我們什麼道理?這樣的課堂教學既緊密聯系了學生的思想實際,又加強了學科與生活、社會的聯系,讓學生關心生存環境,關注社會焦點,體會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備好學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主體而進行,所以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學」的過程。在准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就要思考如下問題:什麼樣的學習目標適合他們?怎樣幫助學生最快最有效的達到學習目標?具體而言,諸如哪些方法該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該讓學生自主發現、自我構建,哪些問題可讓學生提出,哪些內容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哪些疑難可讓學生自主解答,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哪些地方學生的理解會浮於淺層,停留表面,學生可能需要點撥、引導;哪些地方學生可能偏離主題較遠,需要及時撥轉方向;哪些語言含蓄處、文本空白處、意境深遠處、情感共鳴處、認識分歧處可拓展學生思維,引發學生對話,激發創新的火花。總之,運籌帷幄,不打無准備之仗。 第一、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樣 沒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識?哪些新知識學生自己能夠自主學習?哪些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通過對學情的了解,確定哪些知識應重點進行輔導,哪些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從而很好地把握教學的起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過程,突出教學的重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學生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 第二、關注個別差異,設計不同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要細心觀察,並充分估計。要打破傳統教學的「一刀切」教學觀的束縛,採取「分層教學」、「分類施教」。1.設計課堂教學分層。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備課時要因人而異地設計教學環節,做到揚長避短、分類指導。課堂的提問,新舊知識的遷移,新知識的講解等方面,都要針對學生差異,設計不同層次問題,使能力較強的學生發展了思維,能力中等的學生產生了興趣,能力較差的學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提高。2.設計課堂練習分層。練習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技能轉化為熟練活動的過程,是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隨時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練習。教師可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差異,設計三個層次練習,即:基本練習、變式練習、拓展練習。通過分層練習,使各類學生學有收獲,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 3.設計作業分層。布置作業是檢查教學質量及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一種手段。作業的布置不應整齊劃一,在掌握各層次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效果後,可分層設計。將作業分為A、B、C三組。A組為基礎,B組為中等,C組為最佳。通過分層作業設計使全體學生不同程度落實新知,充滿對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教師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志趣的基礎上備課,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設計教案,才能備好課,進而上好課,達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境界,為培養當今時代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四、備好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主導。備課時,教師應結合自己的特長,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備在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出自己的特色來。如:你足智多謀,可以以「理」服人;你活潑好動,風趣幽默,可以玩中教,樂中學。總之,你是學生生命樂章中跳動的音符,你如何譜寫,就將有怎樣的樂章。 五、備好教學方案。實錄式教案設計稱為「詳案」,多表現為師生問答式,這種形式極大的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削弱了師生交流的質量,降低了教師隨機應變和靈活調控的能力。應該設計結構式教學方案,也稱預案。預案設計宜粗不宜細,理清整體思路框架,整體把握教學進程。多設計話題性、開放性問題,設計活動板塊、設計主問題,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提供平台。為學生提供廣闊思考的空間,設想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使教學過程成為多向交流。 六、備時政。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是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對此,我們採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導學生閱讀各類書刊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報》、《時事》雜志等;二是每天讓學生收看《新聞》和《焦點訪談》,並作好摘記;三是開展社會調查,撰寫政治小論文,進行全校評比。這樣,思想政治課教學逐步將小課堂與大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教學因素,都在不斷更新,作為政治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從學生的全面發展來備課設計課堂教學,關注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展,使教學過程更加切合新課程的要求。
⑷ 教師在備課時主要備哪些方面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備課是上課的基礎,備課質量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要想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課,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應該提高教案的質量。思想政治課的特點決定了思想政治課教師永遠都是「新教師」。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師在備課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關注國際國內形勢,做到與時俱進,發展創新。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備課中,應該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思想性與時政性。 一、備好課標。課程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明燈,在備課之前應該認真的理解課程標准,為自己即將展開的教學活動找到堅實的基礎。課標對各個知識模塊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建議進行了非常精闢的闡釋,,細細研讀,便可輕易實現各個知識模塊之間的溝通與整合,對於備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備好教材。教材是無數專家用心血與經驗編寫而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載體。吃透教材是上好課的一個關鍵因素。拿到教材後一定要先對本冊教材的編寫理念、編排特點及內容結構有清楚的認識,對整個知識體系有全面的感知,再針對上課內容進行具體解讀。如何理解教材呢?第一步初讀文本,掌握全貌,;第二步逐節細讀,理解內容,;第三步統觀全文,弄清觀點原理,;第四步結合實際,確定重難點和雙基。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還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因而教師要敢於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樹立「大政治」的觀念,不僅指導學生學好教材,還要鼓勵學生多讀政治課外書籍,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僅搞好課堂教學,還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好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新中考強調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應該對教材內容結構作大膽調整,不拘泥於課本內容具體詳盡的講解。一些知識性的內容放手讓學生自學,騰出時間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或選取有價值的能力型的熱點重點問題展開討論,啟迪思維。例如:初二法律常識開篇課--前言,讓學生弄清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我以書本第3頁漫畫「視而不見」作為切入點,啟發學生思考「視而不見」,反思「視而可見」,並提出問題:如此危險,此人是知險而行,還是不知其險呢?「視而不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反思:「視而可見」情境是怎樣的?又告訴我們什麼道理?這樣的課堂教學既緊密聯系了學生的思想實際,又加強了學科與生活、社會的聯系,讓學生關心生存環境,關注社會焦點,體會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備好學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主體而進行,所以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幫助學生「學」的過程。在准確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就要思考如下問題:什麼樣的學習目標適合他們?怎樣幫助學生最快最有效的達到學習目標?具體而言,諸如哪些方法該讓學生掌握,哪些知識該讓學生自主發現、自我構建,哪些問題可讓學生提出,哪些內容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哪些疑難可讓學生自主解答,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哪些地方學生的理解會浮於淺層,停留表面,學生可能需要點撥、引導;哪些地方學生可能偏離主題較遠,需要及時撥轉方向;哪些語言含蓄處、文本空白處、意境深遠處、情感共鳴處、認識分歧處可拓展學生思維,引發學生對話,激發創新的火花。總之,運籌帷幄,不打無准備之仗。 第一、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樣 沒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識?哪些新知識學生自己能夠自主學習?哪些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通過對學情的了解,確定哪些知識應重點進行輔導,哪些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從而很好地把握教學的起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過程,突出教學的重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學生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過程。 第二、關注個別差異,設計不同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要細心觀察,並充分估計。要打破傳統教學的「一刀切」教學觀的束縛,採取「分層教學」、「分類施教」。1.設計課堂教學分層。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備課時要因人而異地設計教學環節,做到揚長避短、分類指導。課堂的提問,新舊知識的遷移,新知識的講解等方面,都要針對學生差異,設計不同層次問題,使能力較強的學生發展了思維,能力中等的學生產生了興趣,能力較差的學生掌握了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提高。2.設計課堂練習分層。練習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技能轉化為熟練活動的過程,是反饋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隨時根據學生的情況,調整練習。教師可針對本班學生的學習差異,設計三個層次練習,即:基本練習、變式練習、拓展練習。通過分層練習,使各類學生學有收獲,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 3.設計作業分層。布置作業是檢查教學質量及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一種手段。作業的布置不應整齊劃一,在掌握各層次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效果後,可分層設計。將作業分為A、B、C三組。A組為基礎,B組為中等,C組為最佳。通過分層作業設計使全體學生不同程度落實新知,充滿對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教師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志趣的基礎上備課,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設計教案,才能備好課,進而上好課,達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境界,為培養當今時代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 四、備好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主導。備課時,教師應結合自己的特長,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備在教學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創出自己的特色來。如:你足智多謀,可以以「理」服人;你活潑好動,風趣幽默,可以玩中教,樂中學。總之,你是學生生命樂章中跳動的音符,你如何譜寫,就將有怎樣的樂章。 五、備好教學方案。實錄式教案設計稱為「詳案」,多表現為師生問答式,這種形式極大的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多樣性,削弱了師生交流的質量,降低了教師隨機應變和靈活調控的能力。應該設計結構式教學方案,也稱預案。預案設計宜粗不宜細,理清整體思路框架,整體把握教學進程。多設計話題性、開放性問題,設計活動板塊、設計主問題,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提供平台。為學生提供廣闊思考的空間,設想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使教學過程成為多向交流。 六、備時政。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是政治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對此,我們採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導學生閱讀各類書刊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報》、《時事》雜志等;二是每天讓學生收看《新聞》和《焦點訪談》,並作好摘記;三是開展社會調查,撰寫政治小論文,進行全校評比。這樣,思想政治課教學逐步將小課堂與大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政治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教學因素,都在不斷更新,作為政治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從學生的全面發展來備課設計課堂教學,關注學生個性和潛能的發展,使教學過程更加切合新課程的要求。
⑸ 備課中怎樣備學生
要想「教「成功,必需「備」先行。「備」,字面理解為「准備」,教學活動中的備回課包括備教答材、備教法、備學生,其中備學生可視為對學生較為全面的了解、分析與研究。教師歷來都很重視備教材和備教法,都能夠較好地把握大綱對教學內容的要求並能理解教材的要點及內在聯系。但長期以來,備學生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最終使素質教育的目標難以落到實處。現結合本人的教學體會,談一下。
一、了解學生的甚本情況
一個班級是由許多學生個體組成的,教師要對全班每個學生的性趣,愛好,身體狀況,心理素質,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及家庭教育環境等有所了解,真正做到情感與心靈溝通,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業」。應多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與學生一起游戲,真誠地以大朋友的身份與他們交往。這樣,「學校里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進行心靈接觸"(蘇霍姆林斯基)。
⑹ 淺談備課中如何備學生
課堂教學是中小學教育教學的主渠道,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高質量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而備課是教師取得高質量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所謂備課,實際上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的設計准備工作,即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內容做教學法上的加工和處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規劃教學活動。在備課的具體工作中,備學生是核心環節,備學生的工作效果對於備課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現實狀況是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在備課活動中,備學生主要圍繞備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知識現狀、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徵等內容展開的。 1.研究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 學生原有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對他進一步學習新的學科內容、構建新的認知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備課要根據知識、內容的內在邏輯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學生認知活動能力,注重從知識的整體入手。例如,在高中的開始階段,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的認知基礎上進入高中數學的學習,認知特點可概括為「具體——抽象——概括」,我們在備課中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設計有趣的、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 2.研究學生的知識現狀 要了解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現狀,這對備課具 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在起始階段,即新生的入學階段,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在數學方面的知識基礎差異很大,對各部分知識掌握的程度也不同,這對以後的數學學習有重要影響。教師應把學生以前的學習情況進行一次調查,對每位學生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個綜合研究,然後仔細分析,記錄下來,為今後的教學設計打下基礎。在平時的每次單元檢查後,也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法,普遍問題要重點指導,個別問題要個別輔導。 在具體備課時,還要注意了解學生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狀況,例如在學習向量部分的內容時,物理學科中的力、位移速度等概念就是向量的具體化和應用,我們可以從這樣具體的知識背景入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新概念。 3.研究學生的生活背景 學生的生活背景包括學生的經歷、經驗,思想和生活狀況,每位學生的生活環境,學習經歷都會不同,進而形成的對社會、對學習的觀點和態度也會很大不同,這些背景對於學生進一步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數學學習要講背景,講應用。數學的產生和發展,始終與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任何一個數學概念的引入,總有它的現實或數學理論發展的需要。因此,新概念的引入中都應特別強調它的現實背景,數學理論發展的背景和數學發展歷史上的背景,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 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另外,數學思維方式的背景也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重要影響,一個人能不能「數學地」思考和解決問題主要是由他所具備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方式的背景決定,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時,原有的數學思維方式決定了他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深度。 4.研究學生的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徵 教育的對象是處在不斷發展變化過程中的人,而且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趨於成熟,知識量增多,社會接觸面更廣,社會交往更頻繁,升學和就業的壓力促使他們的社會化進程加速。思維能力更加成熟,認知活動的自覺性明顯增強,但由於知識和經驗的不足,認識問題不準確、不深刻,有時帶有片面性。教師要採用多途徑和方法,在與學生接觸中了解、分析、記錄學生們存在的各種問題,包括情感的和心理上的。調整方法制定相應措施,要充分尊重他們,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進行心理疏導,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 高中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邏輯思維的嚴謹和美感都在對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求真務實的品質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的人文價值在培養創新人格,進而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的作用更為重要,充分發揮數學課程的人文價值,是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5、備課中怎樣獲取學生信息 備好一節課,不僅需要考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 程等幾個環節,更要以人為本,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表現在備課中就是必須更多地研究學生。 1).從研究學生的實際狀態中獲取信息,作為教學的起點 要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教學過程,我們就必須把握教學的真實起點。為此,在備課中,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切入,尋找學生的起點: 第一,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者部分掌握教學目標中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樣,沒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識。 第二,那些新知識學生自己能夠自主學習,哪些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 教師應通過對學情的了解,確定哪些知識應該進行重點輔導,哪些可以忽略不講,從而很好地把握教學的起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過程,突出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從學生的個別差異中獲取信息,進而設計不同的要求 在倡導個性化、尊重多元化的當今時代,我們對學生的個別差異要細心觀察並充分估計,採取分層教學,分類施教。 第一,設計課堂教學分層。學生的個性特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備課時,教師要因人而異地設計教學環節,做到揚長避短、分類指導。針對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使能力較強的學生發展了思維,能力中等的學生掌握了方法,能力較差的學生產生了興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第二, 設計課堂練習分層。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差異,設計三個層次的練習,即基 本練習、變式練習、引申練習。通過分層練習,各類學生學有收獲,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第三, 設計作業分層。布置作業時檢查教學質量及學生掌握知識情況的一種手段, 作業可分為 A、B、C 三個層次。A 組為基礎,B 組為中等,C組為提高。通過分層作業,全體學生可不同程度的落實新知識,充滿對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3).預測學生學習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有備無患 在備課中,獲取學生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不僅與學科特徵有關,而且與教師的教學風格相連。預測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和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是備課的重要內容。 第一, 學生難懂的內容。教師備課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時刻把握學生的智力水平和 接受水平。教材上的知識內容有些在教師看來似乎很容易,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但站在學生的智力水平上來接受這一知識,可能就把學生難住了。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換位思考,想到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幫助他們實現知識由難到易的轉化。 第二, 學生易錯的問題。在指導學生實驗、批閱作業、批閱試卷和下班輔導時,我們經常發現學生有這樣那樣的錯誤,為 了不讓學生再出現錯誤,在備課時教師可以特意准備一些學生易錯的實驗和習題,上課時故意錯給學生看,引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引以為戒,達到防微杜漸的目的。 第三,學生易忘的內容。在備課中,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會提前預料到學生用到這部分知識時可能會遺忘什麼,從而有意地提前讓學生溫故知新。不僅如此,有經驗的教師常常預先把這部分內容提煉升華,甚至編成口訣,讓學生輕松地記憶,為學生的應用掃清障礙。 綜上所述,教師的備課不只是備教材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備學生,備學生可能出現的各方面問題。教師只有在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志趣的基礎上備課,在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設計教案,才能備好課,確保課堂教學的高質量。
⑺ 教師備課應備學生哪些方面
摘要 教師備課是上好課的基礎和前提,包括備教材、備教法和備學生三方面內容,備教材固回然重要,而備學答生則更是關鍵環節。本文擬就教師應在備課中關注學生知識基礎、個性特徵、行為習慣、家庭背景及發展變化等方面,作淺要分析。(剩餘2425字)
⑻ 在備課活動中,教師要備學生的哪些方面
在備課活動中,備學生主要圍繞備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備學生的知識基礎,備學生的經驗基礎和生活關注點,備學生的能力和興趣等內容展開的。
(一) 備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 學生原有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對他進一步學習新的學科內容、構建新的認知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教師要根據知識、內容的內在邏輯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學生認知活動能力,注重從知識的整體入手。對物理教學中一些重要概念和規律的揭示,注意遵從適應知識內在的矛盾關系,並有意識地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設計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和有豐富物理內涵的活動,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物理
(二)備學生的知識基礎 要做到了解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這對備好課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備學生的經驗、思想和生活關注點 每名學生在來到學校學習的同時,也帶了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和不同觀點、看法。這種已有的經歷、經驗和對待社會的觀點,對於即將進行的課堂學習生活具有深刻的影響。
(四)學生的能力 在學科教學中,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等。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具備以下六種能力,即合作交往能力、創新能力、選擇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抗挫折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教師首先要將這六種能力結合所教年級制定出應達到的目標,合理地進行備課。
(五)備學生的情感因素 在學科教學中,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等。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具備以下六種能力,即合作交往能力、創新能力、選擇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抗挫折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教師首先要將這六種能力結合所教年級制定出應達到的目標,合理地進行備課。
(六)備學生的身心特徵 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心理各有其特點。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 總之,好的課堂教學,既要聯系教學內容的實際,更要聯系學生實際,注重研究學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