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利用資源共享,完善集體備課制度
加強集體備課
實現資源共享
【摘
要】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對集體
備課的具體操作流程及管理進行策略探討,
通過理論提升、
完善制度、
組織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等,有效、深入地開展研究,取得了顯著的
成效,並在街道中小學推廣,在縣域內輻射。
【關鍵詞】
集體備課模式
研究
成效
推廣
新課程下教與學方式的改變改變呼喚著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而集
體備課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有效途徑,它強調的是集體智慧與個人創
意的結合。集體備課的開展,真正把大家從繁瑣、應付性的勞動中解
放出來,實現了由過去的「勞苦型」到「創新型」的轉變。它使備課
真正做到了「備」
而不是以前的「寫」,更注重了「研」與「探」,
濃厚了教研氛圍,增加了學術氣息。以下是我在集體備課方面的點滴
體會與有益嘗試:
(一)增強對集體備課價值的認同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體會到:
1
、通過集體備課,大家分工協作,既
有利於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整合,又能避免人人都去查閱大量資料高耗
低效地工作現狀;
2
、通過集體備課大家充分交流、溝通,既有利於教
師揚長避短,又有利於教師站在高起點上發展;
3
、通過集體備課,大
家可以從多角度分析,診斷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既有利於群策
群力尋求有效教學策略,
又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
、
通過集體
備課能有效幫助青年教師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
法,通過給任務、給機會、給幫助等方式,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的快速
成長。因此說集體備課的價值在於「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其意義
在於達到「備一課、促多人、帶一方」的目的。
(二)初步形成集體備課的運行方式
概括起來,集體備課流程共分四步。即:個人鑽研(初備形成個
案)——中心發言人說課,集思廣益(主備形成共案)——二次備課
(形成特色教案)——教後反思修訂(形成最後教案)
1
.初步研究教材,形成有自己思想的第一教案
-----
個案。課題
組在強調集體備課時,要求每個教師必須備好個人的第一教案,來保
證集體備課的「生命」意義。對於個案的形成,要求每一位教師在研
究教冊的基礎上,弄清所備課的內容在本冊,本章節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或本單元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就此設計教學的三維目標,設
計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設計突破關鍵點的思路;思考是不是設計
了切合實際的、
貼近學情的教學方法,
教學思路以及創新點、
德育點;
是不是設計了合理的習題、考點、板書、課堂檢測和課後作業;對於
教冊上沒有或概要的內容,教師要不要去研究地去補充;在哪些環節
和思路上課題組還存在疑惑和障礙等,帶著問題初步形成了融注課題
組自己教學思想的個案。
如果沒有個人的教學研究,
沒有個人的思想,
依據網路下載,盲目利用他人提供教學資源,套用他人的經驗操作教
學,則教師完全失去了自課題組,僅依靠集體備課,其「生命」將是
沒有陽光的。
2
.
在交流碰撞中形成有群體思想的集體教案——共案。
在有融注
思想的個案保障下,集體備課有了「生命」的根基。在集體備課時,
先由主備人說課:即說課標要求、內容特點、學情分析、目標確定、
教學過程、教法學法、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當然可以是備課組成
員按照事前的安排的方案進行說課)。然後由組員發表補充意見,全
組討論,集體商定後確定集體教案。主備人說課是教師集體備課的重
要環節,通過說課,組員相互比較,在組內開始有針對性的討論。集
體備課研討時,交流的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先由主備人圍繞自身鑽
研教材、調研學生、資源利用等備課的各環節逐一拋出自己的理解、
觀點、設計及有關理論依據。然後,由組內教師共同研討、集體交流,
各抒己見,補充完善。最後,由主備人根據備課組的意見,精心設計
教學預案,力求規范、科學。二是由主持人組織大家就備課時的困惑
或上周教學實踐的反思等選擇一到兩個話題,組織大家討論交流。可
以用提問的方式反問主備人,可以以商榷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見解,可
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展開辯論和思考;對共同存在的疑難問題進
行探討相應的解決辦法,針對年輕教師的不足提出建議和意見。主備
人綜合集體的意見,確定每個環節的最佳教學方案,對主備教案進行
修訂,形成具有群體智慧的、達成共識的共享教案
----
集體教案。集
體備課是在和諧的、平等的、民主的、互動的氛圍中,由集體成員的
有效協作而產生的智慧交流碰撞的升華,對教學相長,對教師的專業
成長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從根本上說教師集體備課是教學生命的載
體,是教學質量的生命,所以集體備課不在教師單方面地洗耳恭聽名
師的意見,而要有自己的思想。要以敢說「不」的勇氣,發表自己的
見解
(敢於對名師說
「不」
,
敢於對同事說
「不」
,
敢於對自己說
「不」
)
。
只要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敢於對別人的不足提出問題,在思想上真
正地交鋒碰撞,打破權威崇拜,集體備課才有存在的價值。所以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