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教版小學品生品社教學資源有哪些
一、「綜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設計體系
品生/品社課程標准中關於課程設計的思路是: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升。「綜合交叉,螺旋上升」說的是,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年段中將會重復出現,但是這種重復不是簡單的重復,是螺旋的,提升的。因此,同一主題下,每個年段的教學目標不能孤立存在,目標的設定要考慮整個教材內容的編排體系,考慮學生自身的認識水平和知識經驗,針對不同年段的同一主題,要抓著力點,側重點,把握住年段目標,並在落實過程分層施教,採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教學方式,以便真正實現「綜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課程宗旨。
• 螺旋上升的設計理念同樣體現在一個單元各個主題的活動中
例:五(下) 《向人民英雄致敬》教學目標上也是相互聯系,逐步提升的.首先, 「勿忘國恥」 ,知道了1840年以後我國遭受的列強欺凌和所蒙受的恥辱、危害.接著, 「覺醒的中國人民」了解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尋求救國之路的豪邁氣概;再次,通過「光輝的歷程」,了解了是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才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接著,又通過「黃河在怒吼」,感受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克服重重困難,經歷重重險阻,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最後,通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進一步理解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含義
二、「抓住主線,合理選擇與有效利用課程資源」的教學策略
課改以來,人們對課程資源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無論是文本的、非文本的,還是有形的和無形的,幾乎在所有的課堂中充斥著。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也不乏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的意識和熱情,但往往卻身陷「處處皆是課程資源」而不知如何合理選擇與有效利用的情形中。課程資源的選擇范圍、開發與利用的程度及實效性的發揮等,都影響著課程目標的達成效果。而品生/品社課程的生活性、綜合性、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決定了品生/品社課程資源是廣泛的、多樣的。針對豐富的課程資源,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該怎樣做呢?教者要圍繞著課程的教學目標,抓住一條主線,通過課程資源,使學生主動地自主地構建一個知識、技能、情感和態度相互關聯的網路,形成立體的多元的思維方式,以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例如在學習《從統一到鼎盛》、《秦漢一統》、《唐朝盛世》這部分主題時,學生要了解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的概況,就必須廣泛地收集資料,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理解去感受我國歷史的輝煌、文化的源遠流長。這些內容多而繁雜,時代久遠,生澀抽象。學生在搜集整理資料時,也往往只是羅列事例,就事論事,沒有對課程資源進行細致加工深入理解,即使利用了課程資源,也僅限於對資源的分類、匯報,在點、面中記憶、感受,而不是形成一個立體的、鮮活的、生動的情境,不是運用手中的課程資源進行思考闡述,從而做出決策和判斷。那麼這些內容的價值和意義如何呈現給學生呢?教者應該根據教學目標,把握「如何考察、評價這一歷史時期的主要人物(如秦始皇、漢武帝、李世民)」這一條主線,讓學生進行層層剖析。每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在我們的心中都應該是栩栩如生的,都應該讓我們感覺到他與眾不同的特點。關於他的事功、學識、見地、性情、修養等,我們都要有所了解。歷史人物決不應該只是一個曾經做過某件事情的人的名字而已。我們在學習時,讀到這個人物時,就如見其人一般。以秦始皇為例,我們就要思考:他都做了哪些事情?(統一六國、修建長城等)他為什麼要做這些事?他如何做這些事?這些事對當時及後來有何影響?他留給我們後人怎樣的啟發?如果把這些人物、事件和情境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的概念,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感也就形成了,我們的教學目標也就達到了。而課程資源只是為我們完成任務提供了參考和依據,幫助學生掃清了認知、理解、研究、建構等的障礙,滿足學生探究興趣和主動學習的需要。
再如,在學習《環繞地球看世界》這一主題內容時,情感、態度、體驗要達成的目標是「體驗多種文化的差異性和豐富性。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創造持尊重和欣賞的態度。初步形成開放的國際意識。」教學時,教師往往和學生一起收集了很多關於各個國家地理、氣候、風景、人物、產品、衣著、飲食、風俗等的資料、照片、錄像、實物等,活動過程中,學生往往就像往一個大籃子里拋物品,滿滿一大筐,種類齊全,花樣繁多,每個方面都涉及,每個內容都點到,沒有層次感,沒有梯度,沒有側重點。教學內容泛化,課程資源成了大比拼、大雜燴。課程資源,是形成課程的要素和實施課程的條件,是屬於工具性、手段性的。在選擇課程資源時,要使課堂教學猶如一篇優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一應當考慮:利用什麼樣的資源最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單元目標和主題目標,二應當考慮:這些資源如何圍繞目標,通過一條主線來呈現,三要考慮這些資源的主次、梯度、側重點。針對這類主題,首先要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自然狀況,(在這里的地理知識不要上成地理課,意思是地理要講,但不要詳細講。)然後結合這些特點闡釋它們對人類有什麼影響,與人們的生活有什麼關系?不同地區的人們是如何滿足他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以日本為例。物質資源方面:島國---會發展養魚和捕魚產業;雨水多——種水稻,達到自給,小麥和玉米要進口;優良港口——發展船運和造船業;多地震,多海嘯——國民危機意識、環保意識及團結意識……學生根據主線和自己的認知水平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課程資源,由近及遠、由靜到動、由局部到整體地處理好課程資源與教學目標的關系,而不是去記憶一些零碎的知識或去訓練單一的孤立技能。
又如教學《傳遞文明的紙》這類內容的教學又該如何抓住主線,合理選擇與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呢?我們可以圍繞紙的產生發展過程引導學生去探究;紙是誰發明的?在紙發明以前,人們如何記錄信息和書寫的?(甲骨文,碑文,鼎文.)紙為什麼會逐漸代替了龜甲,獸皮,絲綢,竹簡呢?它的製作過程是怎樣的?在探究中穿插學生的體驗活動,即了解了紙又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總之,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既不能盲目、泛化,又不能千篇一律,要圍繞目標,抓住主線,因地制宜,結合實際,使課程資源的潛在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和顯現。
三「道德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基本理念
關於「道德」,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道德通過人們的自律或一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生活,就是人們生存、活著。人的生存總離不開衣食住行,人活著,就會有喜怒哀樂,就需要滿足生理和精神的需要,在滿足需要的過程中,生活就必須與環境發生作用,這個環境不僅是自我的,也關涉到他人,這就要求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而道德是這些規則中主要的、根本的規則。如吃了蒜的人,一般不主動到公共場所去,原因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考慮到會影響他人,一種是考慮到有損自己的形象。道德存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當我們面對面地談話、互相握手致敬,當我們愛與恨、思考和活動,我們的閱歷體驗,我們的價值觀念,我們的喜好與厭惡等等,無不完整地、現實地、具體地、處處地在生活的過程中體現。道德是以生活為沃土而生存的,脫離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了僵死的條文和抽象的原則。比如以前的思想品德課,只注重道德原則、道德規范的知識性學習,只注重正面教育,教師往往以道德權威者、真理的化身對學生進行道德說教,無視學生的各種想法、情緒或心理。如關於「孝敬」這一道德教育,以前我們總是用傳統的小故事、小事例去說服學生,解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問題,忽視學生的生活感受和體驗,學生沒有「孝」的需要和動機,找不到和書中一樣的理想的事例,覺得「孝」起來很困難、很抽象,「孝」的道德教育也就沒了生命力。有的甚至還與他們在生活中已形成的道德倫理發生沖突或「碰撞」,使學生產生種種的困惑、迷茫,迷失了「自我」。其實「孝」在生活中處處體現,只要讓學生再現親歷的典型事例,包括他們所做的、所遭遇的、所追求的、所愛的、所忍受的,讓他們帶著自己的經驗、情感、價值和自己的理解去思考,去交流,去體驗,去感受,去溝通,去自省,道德的判斷、道德的選擇、道德的行為,便會在他們的生活中逐漸地自然地清晰起來、成長起來,獲得一種比較合理的解釋,道德教育的價值也會得到完整地體現。在日本,小學生就留有「每天擁抱媽媽3分鍾」的家庭作業。隨著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一個月、半年、一年以後,甚至更長,我想兒童會有許多的不同的感受,「孝」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便會在內化的過程中自覺地豐富起來、升華起來。
我們的道德教育就是在生活中,通過對學生的品德施加有目的、有方向的影響,來實現學生對自己品德的主導構建。生活本身是學生成長的「養料」和資源,也是品德教學的重要資源,同時生活又是人的生活,道德的價值就是要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並用「美好生活」的目標去引導和提升他們的真實生活。換句話說,「道德具有推進個人良好生活之功能,而不是無端干擾它。」(弗蘭克) 。為人、為人的美好生活而存在的道德,不但離不開生活,並且還要高於生活。
課程以兒童現實生活為基礎,但它不是學生生活的簡單翻版。課程的教育意義在於它要高於生活,所設置的內容是兒童生活的錘煉。
四、教學實效性的思考
1、利用模擬實踐活動,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托爾斯泰:"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探究知識和獲得能力的動力,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因此,教師的職責是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興趣因素,想方設法採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感受到上課是一種享受,願意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採用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直接動機;變換導語,巧設懸念激發探究興趣;結合實際質疑問難導入等。例如教學《走近殘疾人》一課為了讓學生盡快進入角色,我設計了用手語對學生說「我見到你們很高興」,在學生不懂老師手勢的情況下,讓學生體會老師當時內心的著急與苦惱,再激發學生去探究殘疾人的內心世界,導入《走近殘疾人》這一課,學生就能較快進入到學習情境之中。
學生品德的形成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於學生現實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創設情景,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態度,促進他們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的發展。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強調「做、學、教合一」。他說:「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模擬實踐,就是「做中學」的一種體現,教學中,我有目的地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用學生親身的實踐去鞏固道德認識,去規范自己的言行,促進知行統一
在教學《人人都應該懂得的道路語言》這節課時,我嚴格把握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滲透自我保護意識。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司機模擬演練活動。幻燈片場景為公路,不時變換交通標志,全班同學參與,手握方向盤,見到交通標志要說出標志的含義及如何行駛。學生們兩手在胸前握著方向盤感覺就像真的司機行駛。這個活動不僅讓學生認識了交通標志,而且強化開車要小心,進行了注意安全的教育。課堂上師生共同參與,其樂融融。
2、重視問題的設計
社會課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解決問題是認識社會、理解社會的核心。從既有知識與現實認識的矛盾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本課程特別提倡的。
E·R·漢密爾頓說:「教與學的全部過程貫穿著提問的藝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精心設計的問題,恰當地選擇提出問題的時機,科學准確地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評價,就可以有效地調控課堂教學過程,溝通師生知識上、情感上的交流,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與效果。所以在教學中,高質量、針對性強的提問,不僅能引起學生注意,積極的思維,而且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實現,成為學習的主人。
3、重視板書的作用
板書不但是教學重點的顯現,好的板書,對學生認知的提升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精心設計板書,讓學生參與板書的設計非常重要。例如教學《走近殘疾人》一課的板書,我設計了兩個心形圖案。代表殘疾人的心形圖案中隨教學進行,寫入「困難、痛苦、堅強」等詞語,而代表我們健康人的心形圖案中,也相機寫入「同情、尊重、贊美」等詞語。在教學的總結階段,我引導學生把我們心中對殘疾人的「同情、尊重、贊美」送入殘疾人的「心」中,教師隨機把「同情、尊重、贊美」填入代表殘疾人的心形圖案中,並引導學生體會:殘疾人的內心會發生哪些變化?三年級的小學生能很自然想到「困難、痛苦、」變小了,更有學生想到「堅強」變大了。這種教學效果讓在座的老師沒有想到。
4、課內外結合,樹立「大教育」的觀念。
社會就是大課堂,要想學好《品社》這一科,不能使學生局限在課堂知識的學習上,要樹立「大教育」的觀念,將教材作為一個範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挖掘教材資源,創造性地開展教學,使課堂教學更有現實感,回歸學生的現實生活。
一方面把課外知識融入課堂教學。品社學科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它的內容涉及知識極為廣泛。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教材的文本比較簡約,它所起的作用僅僅是一種提示和引導,給教和學都留下了較大的空間。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教材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努力使自己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超越教材,把社會生活中當前國情、國策、國內外局勢以及人們關心的敏感話題,把本校、本社區和本地區的相關課程資源及時地充實進來,將課外知識融入到課內教學。同時要作到讓課堂知識在課外得以實踐。在課堂上,通過種種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通過學生的體驗,通過教師的引導、提升和整合,凸顯教育意義,變得更加清晰,課後,教師想方設法把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延續到課外,使這種知識得以鞏固和升華。讓學生帶著這樣的收獲走向生活,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課堂教學的終點不是下課鈴響的那一剎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生命里,為他們的終身發展服務。例如:在學習第九冊《幫助殘疾人》時,課堂上讓學生談談自己打算以怎樣的行動幫助老人或殘疾人,以怎樣的行動計劃去實施,然後指導學生到現實生活中走近老人、走近殘疾人,伸出友愛之手幫助他們,把行動落實到實處。教學《生活中的安全》一課時,在學生了解了安全常識之後,布置學生回家與父母一起尋找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等等。
5、引導家長重視,帶動孩子學習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的慾望導致許多家長過多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對孩子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再加上對本學科的不了解,導致本學科被許多家長說成可學可不學的學科。為了教育家長,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方面,就要動點腦筋了,一種方法是與語文教師溝通合作,結合教學內容共同布置寫一寫的作業,如結合愛家鄉教育要求學生寫一寫「家鄉的變化」、「家鄉的特產」,結合遵守規則教學布置學生寫一寫「自學課上」、「放學路上」的觀察所得。也可以通過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調查問卷等方法進行滲透,達到教育家長,重視本學科的目的。例如學習《生活中的安全》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調查問卷: 1、在. 「健康與安全」 、「 學習成績」 、「文明守紀」 、「自理能力」4個選項中,家長認為孩子的( )最重要。理由是什麼?2、你認為孩子應知道哪些安全小常識?這些課外作業的布置讓家長了解本學科教學目的及其在孩子學習及成長中的重要作用,與教師形成合力,共同要求孩子學好本學科。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是格外引人注目的有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一致觀點,認為在小學所有課程中,社會學科是對社會情況和社會事件做出最敏感和最快反應的學科。對於教師而言,它一直是開放的,具有挑戰性的;對於學生而言,它既是學生梳理生活的平台,也是藉此眺望社會的窗口,是一扇走向社會的大門。
五.關於品生與品社教學活動的設計
值得關注的若干現象:
1、活動豐富、多——萬箭齊發一觸即收之感
2、問題提的大——學生發言、發問活躍,涉及面廣,問題深淺程度不一,導致教師無所適叢,無法歸納、整理
3、活動本身的妥當性,教育性——三年紀學生丟手絹;教學過程中的養成和社會性發展(為體會同學相處,故意損壞同伴的畫。)
4、課上意外的處理——例如:要求學生蒙眼體驗盲人,如果活動中發現有的學生把蒙眼布扒開縫兒,怎麼辦?
5、追求一節課的完美——1、《愛護小動物》。帶小動物到課堂,手掐著小動物的脖子,發出慘叫,漠視動物的痛苦;生打碎了魚缸,魚死了,師不在意,主題活動形同虛設2、體驗耳聾,問學生聽不見的請舉手?有沒有聽不見?3、《爸爸媽媽撫育我》安排學生給家長洗腳,讓學生說出感受,想像的成分很多,年輕的家長身體健康沒有需要,學生就找不到真實道德體驗,還不如采訪大人。
如何評價教學活動
應當看:
活動的方式是否恰當,是否圍繞教學目標
活動的時間是否充分
活動的要求是否合理
活動的指導是否到位
參與活動的學生是否興奮,精力是否集中
結合教學實際談談在設計活動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一、要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活動
二、活動內容要體現生活性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價值。只有源於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識,正是基於對課標的正確解讀,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從兒童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將教材中的原有材料與學生現實生活中鮮活材料結合起來,盡力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距離,使活動內容貼近兒童生活,易於兒童接受
三、活動形式要靈活多樣
本節課,整個教學活動,教師要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通過聽歌曲、講故事、聽故事、討論、交流、匯報、采訪、朗誦等形式
四、活動過程重視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撥動孩子們的「情」弦,以情感人、以情促思、以情導行。
⑵ 如何提高學生品生,品社課的學習效率
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狀態,和諧的課堂氣氛與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健康、活潑、主動地發展。
一、善於營造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學生學習保持最佳狀態的關鍵,它可以感染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可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游戲、猜謎、錄像、音樂等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的教育情境,使在課的一開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以人為本,精心設計課堂活動。
學生的品德和社會性發展,不是一個依靠知識灌輸和傳遞過程,而是要依靠學生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的,只有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去,知識才能真正領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鍛煉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觸及和調動,態度和價值觀才可能真正改變或形成。
在教學中,教師應設計一些活動,比如:采訪、調查、辯論、表演、辨析等,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成長,讓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良好品德得以形成,學生個性得以自由飛揚,使課堂多姿多彩。
三、尊重差異,多元評價。
理解學生的不同見解,鼓勵學生的獨特見解,捕捉學生回答的亮點,使學生成為課堂資源生成者,讓課堂涌動出生命的活力。
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評價的多元化,在學生交流匯報中,採用生生評價和教師評價,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全體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無論是表演,還是傾聽,都能夠有目的的參與活動。
四、創設情境,情感升華。
人的認識是一種復雜的活動,不僅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還是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不僅是理智的活動,而且是情感活動。
在品德課堂教學中,的教學任務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要全面通過情感陶冶,充分調動學生無意識心理活動的潛能,使學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緒愉快飽滿和精神放鬆的情況下進行學習。
五、課後之實踐,知行結合。
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讓學生在課堂明理,課外導行,實現知行結合。
除了課內教學,校內訓練,還有意識地抓住各種教育時機,組織學生主動地、愉快地進行實踐活動,從而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形成道德評價的能力,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
總之,以學生發展為本,才能真正的提高品德與社會的有效性
⑶ (山東人民出版社)急需 品生(上)品社(上)教案
一、平板玻璃
平板玻璃是指未經其他加工的平板狀玻璃製品,也稱白片玻璃或凈片玻璃。按生產方法不同,可分為普通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平板玻璃是建築玻璃中生產量最大、使用最多的一種,主要用於門窗,起採光(可見光透射比85%90%)、圍護、保溫、隔聲等作用,也是進一步加工成其他技術玻璃的原片。
平板玻璃按其用途可分為窗玻璃和裝飾玻璃。根據國家標准《普通平板玻璃》(GB4871—1995)和《浮法玻璃》(GB11614—89)的規定,玻璃按其厚度可分為以下幾種規格:
引拉法生產的普通平板玻璃:2mm、3mm、4mm、5mm四類。
浮法玻璃:3mm、4mm、5mm、6mm、8mm10mm、12mm七類。
引拉法生產的玻璃其長寬比不得大於2.5,其中2、3mm厚玻璃尺寸不得小於400mm×300mm,4、5、6mm厚玻璃不得小於600mm×400mm。浮法玻璃尺寸一般不小於1000mm×1200mm,5、6mm最大可達3000mm×4000mm。
按照國家標准,平板玻璃根據其外觀質量進行分等定級,普通平板玻璃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三個等級。浮法玻璃分為優等品、一級品和合格品三個等級。同時規定,玻璃的彎曲度不得超過0.3%。
普通平板玻璃以標准箱、實際箱和重量箱計量,厚度2mm的平板玻璃,每10m為1標准箱;對於其他厚度規格的平板玻璃,均需進行標准箱換算。實際箱是用於運輸計件婁的單位。玻璃的厚度不同每實際箱的包裝量也不一樣。實際箱按同厚度累計平方數乘以厚度系數即可得出標准箱數。重量箱是指2mm厚度的平板玻璃每一標准箱的重量,其他厚芳的玻璃可按一定的系數進行換數。
平板玻的用途有兩個方面:3~5mm的平板玻璃一般是直接用於門窗的採光,8~12mm的平板玻璃可用於隔斷。另外的一個重要用途是作為鋼化、夾層、鍍膜、中空等玻璃的原片。
二、安全玻璃
安全玻璃是指與普通玻璃相比,具有力學強度高、抗沖擊能力強的玻璃。其主要品種有鋼化玻璃、夾絲玻璃、夾層玻璃和鈦化玻璃。安全玻璃被擊碎時,其碎片不會傷人,並兼具有防盜、防火的功能。根據生產時所用的玻璃原片不,安全玻璃具有一定的裝飾效果。
(一)鋼化玻璃
鋼化玻璃又稱強化玻璃。它是用物理的或化學的方法,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一個壓應力層,玻璃本身具有較高的抗壓強度,不會造成破壞。當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時,這個壓力層可將部分拉應力抵銷,避免玻璃的碎裂,雖然鋼化玻璃內部處於較大的拉應力狀態,但玻璃的內部無缺陷存在,不會造在成破壞,從而達到提高玻璃強度的目的。
鋼化玻璃是平板玻璃的二次加工產品,鋼化玻璃的加工可分為物理鋼化法和化鋼化法。
物理鋼化玻璃又稱為淬火鋼化玻璃。它時將普通平板玻璃在加熱爐中加熱到接近玻璃的軟化溫度(600℃)時,通過自身的形變消除內部應力,然後將玻璃移出加熱爐,再用多頭噴嘴將高壓冷空氣吹向玻璃的兩面,使其迅速且均勻地冷卻至室溫,即可製得鋼化玻璃。這種玻璃處於內部受拉,外部受壓的應力狀態,一旦局部發生破損,便會發生應力釋放,玻璃被破碎成無數小塊,這些小的碎片沒有尖銳稜角,不易傷人。
化學鋼化玻璃是通過改變玻璃的表面的化學組成來提高玻璃的強度,一般是應用離子交換法進行鋼化。其方法是將含有鹼金屬離子的硅酸鹽玻璃,浸入到熔融狀態的鋰(Li+)鹽中,使玻璃表層的Na+或K+離子與Li+離子發生交換,表面形成Li+離子交換層,由於Li+的膨脹系數小於Na+、K+離子,從而在冷卻過程中造成外層收縮較小而內層收縮較大,當冷卻到常溫後,玻璃便同樣處於內層受拉,外層受壓的狀態,其效果類似於物理鋼化玻璃。
鋼化玻璃強度高,其抗壓強度可達125MPa以上,比普通玻璃大4~5倍;抗沖擊強度也很高,用鋼球法測定時,0.8kg的鋼球從1.2m高度落下,玻璃可保持完好。
鋼化玻璃的彈性比普通玻璃大得多,一塊1200mm×350mm×6mm的鋼化玻璃,受力後可發生達100mm的彎曲撓度,當外力撤除後,仍能恢復原狀,而普通玻璃彎曲變形只能有幾毫米。
熱穩定性好,在受急冷急熱時,不易發生炸裂是鋼化玻璃的又一特點。這是因為鋼化玻璃的壓應力可抵銷一部分因急冷急熱產生的拉應力之故。鋼化玻璃耐熱沖擊,最大安全工作溫度為288℃,能承受204℃的溫差變化。
由於鋼化玻璃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能和熱穩定性,所以在建築工程、交通工具及其他領域內得到廣泛的應用。平鋼化玻璃常用作建築物的門窗、隔牆、幕牆及櫥窗、傢具等,曲面玻璃常用於汽車、火車及飛機等方面。
使用時應注意的是鋼化玻璃不能切割、磨削,邊角不能碰擊擠壓,需按現成的尺寸規格選用或提出具體設計圖紙進加工定製。用於大面積的玻璃幕牆的玻璃在鋼化上要予以控制,選擇半鋼化玻璃,即其應力不能過大,以避免受風荷載引起震動而自爆。
根據所用的玻璃原片不同,可製成普通鋼化玻璃、吸熱鋼化玻璃、彩然鋼化玻璃、鋼化中空玻璃等。
(二)、夾絲玻璃
夾絲玻璃也稱防碎玻璃或鋼絲玻璃。它是由壓延法生產的,即在玻璃熔融狀態下將經預熱處理的鋼絲或鋼絲網壓入玻璃中間,經退火、切割而成。夾絲玻璃表面可以是壓花的或磨光的,顏色可以製成無色透明或彩色的。
夾絲玻璃的特點是安全性和防火性好。夾絲玻璃由於鋼絲網的骨架作用,不僅提高了玻璃的強度,而且當受到沖擊或溫度驟變而破壞時,碎片也不會飛散,避免了碎片對人的傷害。在出現火情時,當火焰延,夾絲玻璃受熱炸裂,由於金屬絲網的作用,玻璃仍能保持固定,隔絕火焰,故又稱為防火玻璃。
根據國家行業標准JC433-91規定,夾絲玻璃厚度分為:6、7、10mm,規格尺寸一般不小於600mm×400mm,不大於2000mm×1200mm。
目前我國生產的夾絲玻璃分為夾絲壓花玻璃和夾絲磨光玻璃兩類。夾絲玻璃可用於建築的防門窗、天窗、採光屋頂、陽台等部位。
⑷ 如何根據實際,利用"微課教學法"有效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提高品德與生活課堂教
學來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源肯定會有難以掌握或者容易忘記的知識,它們需要課後反思和復習。教師精心備課、搜羅素材,利用精緻的微課輔助教學,定會提高課堂效率;教師細致深入地研究微課,精心設計學生作業,有利於學生學習減負增效。
1.製作微課,精心備課,是減負增效的前提。教師精心製作微課的過程,其實是對新課標、新教材以及各類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更細致研究的過程,所以促進教師更加精心備課。只有精心備課、認真製作的微課,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真正做到減負增效。
2.利用微課,增效課堂,是減負增效的關鍵。微課穿插在課堂教學中,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微課輔助課堂教學,教師對課堂設計會進行更細致的推敲,從而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
3.研究微課,精選作業,是減負增效的途徑。減負、增效與否,可以直接從學生的作業中看出,一看質,二看量。教師研究微課,反思教學,就會對問題反復推敲,從而選擇最有助於學生發展的問題,在設置作業的時候,同時會考慮減輕學生的負擔。
⑸ 如何讓品生,品社課上得生動而形象
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以境激情,讓學生輕松的學習版
三、親身實踐,讓學生學權以致用
四、教學形式「活動化」
品生、品社課是不可缺少的,它開闊了學生的眼界,關注了時代的脈搏,同時也解決了許多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品生、品社課包羅萬象,小到學生的穿衣、刷牙,大到整個世界,所以品生、品社課對教師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作為教師只有了解兒童的世界,才能真正走進這個世界。只有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認識和感悟,尊重他們喜怒哀樂的心理感受,尊重他們在兒童世界的主人地位,才能成為孩子的朋友,才能引導他們更好地成長,教學活動才能有效。今後我要多給研究教材,多學習,多了解世界,讓學生在品生、品社課中學到更多的知識,讓學生覺得品生、品社課不可缺少。
⑹ 品生品社學科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將如何改進
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程能開設,但課時數不足。根據山東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版要求,一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權每周三課時,但個別學校只開二節課。品德課被「挪用」的現象較為嚴重,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只有75%的教師是完全按照課表上課的,其中36%還經常上不全,老師常會留些時間給他們做其他學科作業。學校對品德課堂教學情況、教師備課情況、作業批改、學業評價等常規管理明顯不到位。
⑺ 如何加強品生社備課組的建設
一、指抄導思想:襲
深入學習和貫徹《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以市教研室與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圍繞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這一目標,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研討氛圍,提高教研組老師對教材的處理能力,對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力,對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使我們辦事處的品德教學素質更上一層樓,使品德學科的教學水平能更上一個台階。
二.工作重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我們品德組提出了「拓展學科視野,加強內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課堂生活化,品德教學活動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在課堂中學習,在實踐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實踐活動,提升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⑻ 如何提高小學「品生」,「品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狀態,和諧的課堂氣氛與民主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健康、活潑、主動地發展。
一、善於營造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學生學習保持最佳狀態的關鍵,它可以感染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可通過語言描繪、實物演示、游戲、猜謎、錄像、音樂等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生動、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們在課的一開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學習狀態。
二、以人為本,精心設計課堂活動。
學生的品德和社會性發展,不是一個依靠知識灌輸和傳遞過程,而是要依靠學生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建構的,只有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去,知識才能真正領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鍛煉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觸及和調動,態度和價值觀才可能真正改變或形成。在教學中,教師應設計一些活動,比如:采訪、調查、辯論、表演、辨析等,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成長,讓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良好品德得以形成,學生個性得以自由飛揚,使課堂多姿多彩。
三、尊重差異,多元評價。
理解學生的不同見解,鼓勵學生的獨特見解,捕捉學生回答的亮點,使學生成為課堂資源生成者,讓課堂涌動出生命的活力。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評價的多元化,在學生交流匯報中,採用生生評價和教師評價,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全體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無論是表演,還是傾聽,都能夠有目的的參與活動。
四、創設情境,情感升華。
人的認識是一種復雜的活動,不僅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還是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不僅是理智的活動,而且是情感活動。在品德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學任務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要全面通過情感陶冶,充分調動學生無意識心理活動的潛能,使學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緒愉快飽滿和精神放鬆的情況下進行學習。
五、課後之實踐,知行結合。
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讓學生在課堂明理,課外導行,實現知行結合。除了課內教學,校內訓練,還有意識地抓住各種教育時機,組織學生主動地、愉快地進行實踐活動,從而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形成道德評價的能力,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
總之,以學生發展為本,才能真正的提高品德與社會的有效性
⑼ 如何提高品生品社課的課堂實效
思想品德課是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我們大多喜歡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聽的情況居多。而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有限,有些道理很難講清楚,空洞與抽象的說教不僅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會導致他們產生厭學情緒。新課程標准倡導的是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強調的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如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等。
如何使學生能更快、更全面地掌握思想品德教育課的內容,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作為思想品德課的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志趣,用孩子樂於接受的簡朴語言來表達思想品德課的內容,採取生動活潑,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志趣與熱情,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應積極動腦,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信息。那麼,怎樣才能積極有效地提高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效率呢?我認為,構建民主和諧的思想品德課堂、激活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讓學生擁有自主權是提高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下面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轉變教學觀念,構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1、轉變觀念,以人為本,實現教學的最佳效果。傳統教育模式是側重於知識的學習接受,輕知識的遷移運用。而現行的思想品德教材,增加了一些活動課的內容,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自己動手收集資料、動腦處理信息、合作探究的能力。教材內容的變化,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教研教改的新路子。而新一輪課程改革也明確地提出了以人為本 的教學理念。它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傳播知識,更要體現高尚的師德,尊重學生的人格,培養學生選擇、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並激發學生的潛能 ,指導學生在實踐、合作中學習,幫助與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還應該倡導教學民主,使學生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的教與學處於和諧統一,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勇於克服困難。在遇到學校的教學設備缺乏、教學硬體差的情況下,有些老師怕麻煩,圖省事,不愛動腦筋,不願製作簡單的教具,教學手段落後,認識方法單一。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要多動腦、多動手,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和條件,充分運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擴大信息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
2、激發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小學生的品德源於他們的平時生活中的認識和感悟,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這個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從而內化為內心深處的品質。現代的小學生思想活躍,見多識廣,上進心強。但是也存在著辯別是非能力較差,缺乏艱苦奮斗思想和實干精神,物質生活上互相攀比的心理較為突出等弱點。在課堂教學中,由於學生間存在較大的個性差異,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願望和實際參與情況是不同的,這是很正常的。針對小學生的思想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堅持少批評、多表揚、多鼓勵,不讓任何一個參與課堂活動的學生帶著遺憾坐下,對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特別是在活動中做得比較好的學生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激發其興趣;對在活動中做得不太好的學生給予理解、寬容,給予機會,培養其信心,不能因為其回答錯誤就板起臉教訓。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當學生因受到教師肯定的評價和鼓勵而產生成就感時,就會對思想品德課學習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教師不要擔心自己不講學生就無法學會,應該相信自己的學生能行,讓他們嘗試著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很重要。學生嘗試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探究的學習過程,即使結果是失敗的,但過程也是有價值的。比如:教學四年級下冊《從電視機的變化說起》一課時,這節課教材圍繞電視機的變化說起,引發學生思考產品為什麼會不斷更新。電視機是我們每一個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件物品,學生對它再熟悉不過了,課前我讓學生回家調查一下自己家的電視機是否進行過更換,什麼原因。上課後我首先讓他們在全班進行交流談談家裡的電視機為什麼要更換,由於事先進行過調查,學生交流得很好。這時順勢引導讓學生了解電視機的發展史,如由黑白電視機彩色電視機大屏幕液晶電視機等等。通過電視機的發展史讓學生認識到了產品的更新與人們的需求變化及科學的不斷發展有關。這時我拿出大量的圖片等資料對學生的發現給予肯定,同時要求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其他的事例,讓學生看到並不只有電視機在發生變化,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在發生變化。教育學生要想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從現在起,要好好讀書,珍惜現在的分分秒秒。
二、創設學習情境,激發情感
1、課堂導入,情感激趣。課堂導入是教學手段,是為開展課堂教學服務,是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主要是通過利用各種媒體或課件,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使其主動學習新知識的一種教學行為。一個優秀的品德課堂導入,不僅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還要考慮如何喚起學生的真實情感與生活經驗,從而引導他們更好的認識生活、學會生活。而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情景中的各種因素對情感的產生,起著綜合作用。尤其是小學生情感的產生,更離不開情景。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激其情,即激起學生學習本課文的濃厚興趣,主動積極地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因此,我常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把他們引入局面語言環境中,去陶冶、去感染,激發他們的情趣和願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我在讀講中,有時穿插一些能夠啟發思維的提問,讓學生聯想,進入新的意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例如教四年級上冊《美麗的生命》一課時,同學們明確植物、動物與我們人類一樣都是生命。它們與我們朝夕相處,是我們的朋友,應該關愛和善待它們。在講的練習中,同學們議論紛紛地說了傷害它們的可恥性,看到學生有了一定的感悟,我又結合課文插圖問:如果你看到這種情況會怎麼做?你們平時是不是像他們那樣呢?這時學生的情緒一下子激發起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不少學生競相發言,自作檢查,教學效果很好。
2、言傳身教,創設意境。身教與言傳相輔相成,又是創設意境的一種手段。為了培養激發學生思想品德的興趣,受到祖國優良傳統的熏陶,去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祖國,老師首先應成為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榜樣,然後才能使學生進入書面語言的意境去理解、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言傳加身教使學生置身於學習思想品德的意境之中。 潤物細無聲,隨著時間的推移,必然會受到熏陶感染,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培養出學生酷愛思想品德、學習思想品德的情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比如:當講解到獻出愛心、延續生命時,學生有可能認為老師又在講大道理。這時我問學生:我校舉辦的為震災區、旱災區捐款的活動,你們有沒有參加?我校還舉辦過為某一位學生治病捐款的活動,你們有沒有參與?因為大多數學生同學都參與了,這時他們很自豪地說:我們參加了。緊接著,我說:你們的這種行為就是奉獻精神的具體表現,體現了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奉獻。其實,我們這個社會很多人都在默默地奉獻,只不過平時我們並未十分關注,而我們的社會正因為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無私奉獻者才繁榮富強的。你們將來走上社會以後,絕大多數同學就會成為奉獻於社會,振興中華民族的一分子。這樣講解,從學生身上引發開來又回到學生身上,學生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這樣的觀點,進而激發學生們積極奮發、不斷創新的精神,很自然地對學生們健全人格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主動參與
教師教育觀念、教學方式的轉變最終要落實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新課程改革倡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主張多元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為主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新理念下,課堂教學過程不再是教師面對知識獨自的過程,而是引導、幫助、鼓勵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以獲得知識積累知識的過程。
1、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要為學習創造寬松的教育方式,組織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並給一些適當的平等的參與機會,增進學生的自主性意識。老師要當好指導者,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啟發學生對道德方面進行積極的思考,讓學生在自學、討論、爭辯中去發現問題,提高認識,建立新概念,利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所驗證的觀點去分析判斷周圍的其它事例。教師是指導者也應是一個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因為老師的參與會讓學生感到他們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隨意的小事,而是一件值得他們去重視,去認真體驗的一件大事,老師的指導又使他們少走彎路,可借鑒老師已有的經驗幫助他們更快地享受成功。
2、以小組調查、討論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可通過分小組學習方式,使更多的學生有自由表達的機會,這樣學生能從不同角度認識和思考問題,促進學生參與學習、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做到取長補短,求得同學之間的和諧, 並讓學生在活動中不知不覺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合作創新能力。教師要經常關注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學生自我接納,自我激勵,能夠在自然、輕松、和諧、民主的條件下主動把外部的情緒表現,逐步轉化為內部的情感體驗,實現道德內化。
3、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能動性,引導學生從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載的價值、目標和學生的生活有效地鏈接起來,讓學生主動、積極地用真實生活和自主活動來展開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動,從而達到感受、體驗教材中承載的價值目標。例如:在活動天地小小設計師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設計更方便於生活的用品,為他們搭建一個各抒己見、展示自我、個性張揚、大膽創新的舞台,激發了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和創新意識。於是,學生的思維開闊了,一個個金點子誕生了,設計出了很有創新意義的產品。雖然他們的表達不夠清楚,還有的設計存在著很多問題,但他們表現出來的這種創新精神令人感動。通過活動學習,學生真正體驗到發現的快樂和創造的幸福。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知識本身是富有魅力的。教師如何用豐富的知識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他們感到認識新事物,掌握新知識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使他們體會到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以後,隨之而來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和心情上的喜悅,其中一個必要的條件就是教師把課上得生動活潑、有吸引力,把一堂課的教學過程組織成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和諧統一的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