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做一個有魅力的語文老師
我認為要做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必須是內外均有魅力的。首先,是外在的魅力。外在的魅力表現在教師的語言、行為上。一口流利的標準的普通話,讓人聽了親切舒服、與人更易溝通,是師者傳授知識,給生釋疑解難的好武器。舉止文明,穿著整潔,待人以禮,語言文明,是為人師者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是讓學生尊之敬之的基本修養。一手好字,一幅精美的簡筆畫,一顆充滿活力的童心,熱愛孩子的愛心,這些都是教師吸引學生有力的外在表現。其次,是內在的魅力。內在的魅力主要表現在於教師,要有深厚的、廣博的文化底蘊、高深的職業道德修養、開闊的視野、高超的教育智慧、遠大的職業境界。師者能在課堂上,滔滔不絕、談古論今、天文地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隨手捏來,讓聽者為之欽佩、折服的教學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師者內在深厚之功力,才會有這課堂上暢快的流淌,折服他人的魅力。
我想,要成為一個有魅力的語文教師,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要有三心:愛心、童心、慧心
師者傾情去愛自己的學生,以父母之愛對其關心、愛護,使學生在校如家,享受到師者父母之愛。生自然會與師親近,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得以正常發展的堅實基礎。師者在教學活動中,有一顆充滿活力的童心,與生交流、游戲、融入其中,只有親近孩子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生活經驗、情緒變化等,才能操控課堂,正確、科學的引導教育學生。師者要有一顆慧心,要有高超的教育智慧、廣博的知識。具有這三心是吸引生者,產生魅力的原因之一。
二、「給生一杯水、要有長流水」
在這知識快速更新、科技迅猛發展的現代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環境下,教育走向現代化,是社會必然要求。教材的內容快速更新,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學對象因生活環境的改變池會發生變化。新課程改革正是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給師者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新的教學法,新的教學觀,多媒體教學,電腦等走進課堂等等,對師者要求更新教學的觀念,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理論水平。因此,師者要給生「一杯水」,就必須不斷努力學習,不斷更新已有知識,提高專業技能,要樹立終身學習觀,才能具備源源不斷的「長流水」。高深的專業知識,高超的教育教學技能,廣博的知識是師者具有魅力的表現。
三、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光大「為人師表」形象
不斷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的理論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的修養,處處做到「為人師表」,是師者具有魅力的表現之一。
四、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
流利的標準的普通話,親切的語言,一手好的板書,一幅美麗的簡筆畫,掌握好專業的知識,先進的教育教學法等教學的基本功,也是師者具有魅力的表現。
五、要有勇於改革,開拓創新的精神
六、要有個性,教學上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以上,是我個人之感悟,我也會如上所說,去爭取做一個具有魅力的語文教師。
② 如何做語文老師
語文先是一種能力和素養,然後才是一門知識語文是一種能力,
怎樣才是一名好的語文老師?
勤勞為益友,熱愛是良師。要學生學好語文,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學生熱愛語文。當然,讓學生懂得語文的重要性,自覺學習誠然好,但也難;讓學生通過嘗試,對語文產生濃厚興趣,喜歡語文,並進而養成日積月累、樂此不疲的學習習慣,則更為重要,是更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這大概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道理吧!
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
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靠批評、訓責不是好辦法,靠考試施壓不是好辦法,靠詳細分析、講解也不是好辦法。有沒有好辦法呢?我覺得有,這就是一個字:讀!兩個字:熟讀!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之下,選可讀之文章,選精美之文章,這不但是一個好的途徑,而且是學語文的好辦法、大辦法,最根本的辦法。「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些已經被千百年歷史證明是真理性認識的慧語哲言,一到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怎麼就被拋到腦後去了呢!
怎麼讀?我贊成出我之口,發而為聲,入人之耳,激越有神的朗讀;主張要放開喉嚨讀,要口、耳、心、腦全面投入,全神貫注地讀;尤其欣賞讀得出神入化,搖頭晃腦,陶醉於自我朗讀之中的境界。在初中階段,尤其要重視讀,讀是更為基本的技能,多讀、多誦,體驗就在其中;多讀、多誦,感悟就在其中。
③ 如何做一個有教學魅力的語文老師
首先,做一名新型的語文教師
對老師來說課程改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課程改革中,教師應以怎樣的心態,怎樣的角色去參與課改呢?我想首先要解決的是認識問題。課程改革關乎基礎教育的前途和走向,關乎培養目標的規格標准,進行課程改革是教育內部機制進行自我調節和改善的需要,是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符合世界教育潮流的。課程改革並非要改朝換代,否定傳統,推翻一切,而是「立字當頭」的。那些漠不關心、談「改」色變、甚至百般挑剔的態度,都是不足取的。課程改革給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更廣闊、更富有彈性、也更具挑戰力和創造力的空間,同時,它更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其次,課程改革要求廣大教師從認識上和行為上發生轉變。教師不是先知先覺者,也不是知識的源泉,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促進者。不能僅僅把教師定位在「知識的佔有者」、「文化知識的傳遞者」上,教師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僅是專業知識,也包括教學藝術和手段。「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界定和「一桶水」的比喻已不符合今天的現實。新課程與過去課程的最大不同就是呈現出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過去,教材統一、標准統一、考試統一,教師可以依賴一本教科書和教參,老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而新課程在教學目標、教學結果、個性化教育、課程的綜合性等方面都出現了不確定性,要求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教材」,這不僅是教學方式的轉變,而是教師立場和職責的轉變。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宰」,教師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者和課堂氣氛的營造者,教師是課堂行為和學習效果的評價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第二,做有語言魅力的語文老師
「口頭為語,書面為文」,葉聖陶先生為語文作了最好的詮釋,就是說語文是語言和文字的總稱。能說會道是語文的工具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統一。由此可見語文是充滿魅力的,它能為人們撐起一片絢爛的天空,它能讓人感受內心深處釋放的感動,它能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它能滋養生命凈化心靈抒盡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邁與大氣。正因為有了語文,我們的智慧的火花才會閃現,我們創作的熱情才會激昂,我們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語文課堂更是一個能夠張揚個性、交流情感,充滿智慧與靈性、充滿活力與藝術的場所,它是一個動態的、雙方的、發展的過程。語文教學的魅力到底是什麼?語文在現代,已成了每個人生活中必須有不可缺的一部分,可見語文之魅力,語文之精彩。它最終表現為語文對於學生主體的一種擋不住的誘惑,一種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一種回味無窮終身受用的持久力。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無教、無學、無法、有悟。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語文教學是否有魅力,關鍵在於教師是否有魅力。語文教師的魅力來自於他的語言魅力,用精彩的語言感染學生,教師是吃開口飯的,一個語文老師就是語文。教師的語言魅力主要在於有激情,「言為心聲」,教師在課堂上將自己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對學生的熱愛,對專業的精通溶入語言,他的聲音必然充滿熱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具有號召力,必然能穿越時空,情感,文化等阻隔,讓學生享受課堂,享受語文。教師的語言技巧是他的魅力所在。教師的語言如果豐富多彩,風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就會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
第三,做一個有人格魅力的精神領袖型的語文老師
語文學科以其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恢弘的知識空間區別於其它任何一門學科。其深遠的影響延伸到學生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影響到他們終身的生活質量。學科的性質要求我們做一名精神領袖型的語文老師,這類老師應該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古人講「親其師則信其道。」
就是說,學生首先是喜歡上了他們的老師,然後才喜歡上了他們所教的課程。精神領袖型的語文老師能勾起學生對他們的崇拜心理。在師生之間架起一道心靈溝通、情感融匯的橋梁。初中教材《我的老師》中的蔡芸芝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將自己的一切美好的東西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她「慈愛」、「公平」、「偉大」、「溫柔」、「美麗」。她既是良師又是益友,不僅在課堂上同時在課下,在生活中對學生產生「有益的影響」。學生煩惱時能得到她的援助。純真的學生那怕是在放假的日子裡、在夢中,也回想到他們的老師。這是一種多麼殷切強烈的思念之情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好比一架精緻的樂器,它奏出一種人的和諧的旋律,使之影響到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但要奏出和諧旋律,必須把樂器音調准,而這樂器是靠教師、教育者的人格來調音的。」由此可見,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新《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而能不能夠營造出這種平等對話所必須具備的輕松、活躍、和諧的課堂氣氛,也是衡量一個語文教師有沒有人格魅力的具體體現。可見,語文老師的人格魅力表現在課堂、課下,課內、課外,教學中、生活中。
第四,以感情贏得感情,做有感情魅力的語文老師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
④ 如何利用網路學好語文
網路世界是一種全新的學習環境。利用網路學習語文的常用的方法有:
1、在線閱內讀。現在網上有各種專容業學習網站,也有學校、教師建立的,如古詩文網站,作文網,圖書網等,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現成的學習環境。在線瀏覽是互聯網中應用最廣泛的方式之一;
2、在線收集。即通過資料網站或搜索引擎快速瀏覽,查閱文獻,選取所需信息,並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學習、運用;
3、在線傳遞。即通過文件伺服器的上傳功能或電子郵件,發送傳遞自己的意見或郵件等,參與討論,完成作業,交流信息,進行網上討論、網上投稿等在線語文學習活動;
4、在線交流。通過網路聊天室等途徑,進行學術研究和交流,來吸收他人的觀點,學習知識。
⑤ 我大專學的網路..但是我很想當一名語文老師..我該怎麼做
你不是師范專業畢業的,而且又是大專,恐怕不是太好找!
你應該拿到教師資格證,還有普通話要二級甲等!
加油吧!
為了自己的夢想!
⑥ 怎樣輕松做一個好語文教師
這是一篇關於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如何做一名好的語文老師的文章。怎樣做一名有效的語文教師,不僅是新上講台教師要思考的問題,對於每位教師來說都是個永恆的主題。 尤其是語文教師,一直被認為是最難當的。作為母語,似乎 怎樣做一名有效的語文教師,不僅是新上講台教師要思考的問題,對於每位教師來說都是個永恆的主題。 尤其是語文教師,一直被認為是最難當的。作為母語,似乎誰都知道都會理解都可以說上一二,但真正能走進課堂行之有效教學恐怕就不容易了,所以我們要時常反思,怎樣做一名有效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多一份反思,或許會多一份清醒,多一份進步。 一、對自己的職業充滿愛,在愛中不斷認識自我。 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教育尤其需要熱情,需要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博大而熾熱的愛,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師。我國名師魏書生認為: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學生不好教,常常是我們的方法太少。眾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訴我們,不管處於什麼樣的處境,只要你有奮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會自覺地去改變自己把外在的壓力轉化成巨大的動力,不斷地學習,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中外名師都在以德執教,以身示範,讓我們以他們為榜樣,為自己的事業獻出一腔熱血。 二、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備課必須充分。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聽、說、讀、寫不必說樣樣精通,起碼必須能鎮住學生,在學生面前能有幾分自信。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的魅力就在於它是很有個性的,能緊密聯系生活的。陸游教孩子:「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所以語文教師是一個雜家,必須不斷地讀書,不斷地思考。學生如果會認為自己的語文老師知識淵博,上課能有一些新見解,就成功了一半。比如在教學《落花生》不必只談默默無聞,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不必只談沙皇統治的黑暗。 三、在學習與反思中,不斷發展自我 陶行知先生早就說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只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可見要成為有效教師對於學習的至關重要要有深刻認識,要把學習作為自身發展、勝任教學的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深入的思考,那麼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永遠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他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潔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不斷的反思。反思不僅僅是頭腦內部的想一想,他是一個不斷實踐、學習、研究的過程,是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的深層次的對話,要想成為一名有效教師,扎實苦乾的精神和態度是基礎,而學會不斷地自我反思則是發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當然還要學會和同伴交流,互相學習,取長補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總之在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大潮下,我們需要不斷反思,與時俱進。做一個「有效的」教師,實施有效的教學,是所有教師應有的追求。
請採納。
⑦ 怎樣做一名輕松的語文老師
香花中學劉志剛
說實在的,當一個語文老師很容易,但是當一個好語文老師就難,而當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就更難。不說語文老師上課要求比別的科目高,每當一堂公開課下來,總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地方,就是那換來換去的課文就讓語文老師的備課多了一些難度。再者就是現在的考試更是讓我們的語文老師摸不著頭腦,往往是一張語文試卷上難得出現幾道一個學期辛辛苦苦講過的題目。真的有點白忙一場的感覺。
第一、著手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這個道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高了,我們上課也就輕鬆了。可是這個興趣怎麼培養呢?記的前年我教一(2)的時候,入學的第一節課,我就跟他們講魯迅,冰心,矛盾等大文學家在文壇上的故事,當我告訴他們魯迅一輩子的稿費就有將近400萬的時候,他們羨慕的不得了,似乎都有了要學好語文的勁頭。這時我趁火打鐵告訴他們,誰都不是天生就成功的,他們的成功是緣於他們對文學的熱愛和執著追求,只要你努力,你也會在文學上有成就的。我想,一(2)班的同學學習語文的興趣一直都那樣濃厚,應該跟開學第一節課的這一席話分不開的。
另外在上課的時候,我也盡量地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的輕松。比如,在上課進行導入時,我就盡量地用不同的方式導入,如插圖導入、對聯導入、謎語導入、故事導入、影視導入、賞物導入、音樂歌曲導入、對比導入、創設情境導入、設制懸念導入等等。不管使用哪種方法,只要能刺激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就行。我記的在教《口技》時我就傻乎乎地為學生表演了鳥叫,這時就有同學自告奮勇仿火車聲,又有人說這些都沒洛桑表演得好,他大鼓、小鼓、大號、小號能一起發出。這時我說洛桑不過三五種聲音同時模擬而已,明朝林嗣環寫的《口技》更妙,能幾十種、幾百種聲音一起發出,老師話還沒講完,學生就迫不及待地翻書了。
再就是通過各種不同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朗誦一些膾炙人口的名篇;如通過以情帶聲、以聲傳情的藝術手法處理變為有聲語言,那更會收到感染人、震撼人的藝術效果。因此,詩歌、散文教學時我就在課堂上舉行一些小型的朗誦會,學生的感情能融進詩里行間,怎會不受感染而產生興趣?再就是唱:許多課文都可以和歌唱結合,如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學《誰是最可愛的人》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學《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唱《好漢歌》,學《白毛女》唱《北風吹》、《扎紅頭繩》等等。音樂與文學相通,琅琅書聲與陣陣歌聲都應是語文課上的一道風景,它不但能活躍氣氛,而且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還可以進行競賽促趣。心理學研究表明,競賽能刺激學生為自尊好勝而奮斗的自我提高內驅力。在課堂上恰如其分地開展學習競賽,能促使學生已經形成的學習動機由潛伏狀態轉入活躍狀態。
這個學期我在教完詩歌單元後,就將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舉行賽詩會,由學生為自己隊命名。激烈的競爭氣氛馬上形成,老師適時地在旁「煽風點火」,使得雙方隊員個個磨肩擦掌,當場出現的好詩、好句、好詞,老師翹起大拇指以示誇獎,兩隊的比分緊挨著向上竄,離下課還剩五分鍾時,有的同學唯恐老師看不見他舉手,擅自起立朗誦自己的創作,後來竟出現幾個同學一起站起來爭的情境。
第二、就是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鍾積累語文知識。俗話說「藝高膽大」。語文知識豐富了,功底深了,學習語文的干勁就會更大。因為語文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不像別的科目,弄懂就可以,它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不管是聽說讀寫都是如此。現在的中考有聽力題目,我就有意在課堂上給學生同時提幾個問,念兩遍後要求他們把題目記下來。另外就是我充分利用每天的課前五分鍾,一個學期一個內容。我是這樣安排的:第一個學期課前講故事,提高他們學語文的興趣;第二個學期課前背唐詩,積累好詩句;第三個學期課前讀美文,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是一段,講出自己推薦的理由;第四個學期講名言名句,還要用一至兩個例子證明;第五個學期仿說句子;第六個學期由學生自己圍繞中考出題,然後每天由一個學生抽題,得出答案。這樣堅持下去的話,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提高。另外上課時,我盡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能力。
最後談談自己在作文方面的體會。說實在的,教兩班語文課,每班作文都收上來,往面前一擺,我常覺得它們像兩座大山,我們便每天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動了上帝,派了兩個神仙把兩座山搬走了。可我們面前這兩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盡頭。最遺憾的是,越是中下等學生越是對老師不辭辛勞的「移山」行為無動於衷。我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批語,他們常常連看都不看,接到剛發下來的作文本,往座位里隨便一塞了事,這次作文批語上明明寫著過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舊過渡不自然。
為了提高學生的批改能力,我從2000年起,發動我的上帝——學生們一起來搬這兩座山。
開頭有人議論紛紛,說我偷懶的有,說學生水平低批不好的有,說作文水平會下降的有。但我心裡有數,因為學生在批改過程中積極性很高,批改得比我還認真、還仔細,批改後,學生們對同學寫的批語的關注程度遠遠超過以前關注我寫的批語的程度,有的還為一條批語是否准確展開熱烈的爭論。既然這樣,學生成績一定能提高。
2.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這樣容易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己引為戒鑒,也是好事,學生的思想多了一個相互交流、開放的機會。
3.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負擔不重,每次都抽簽換人,批的人有新鮮感,有興趣。每位同學的作文,每次都換一位同學批,看不同的同學對自己的批語,當然也有新鮮感。這種新鮮感,有利於培養學生批改作文的興趣和看別人批語的興趣。
4.批改作文時,學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進入教師的角色思考問題,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換能力,促進學生心理走向成熟。
5.教師只抽查翻閱一部分同學的批改結果,在短時間內看多篇作文,有利於教師比較思考,且保持較濃厚的閱讀興趣,容易激發教師的智力潛能與創造潛能。還可將節省的大量用筆批改的時間,用於研究學生心理,研究學習方法,進一步提高教書育人的效率。
如果認真找,還可以找出互批改作文更多的好處。不能否認,世間萬事萬物有一利便有一弊,有一得便有一失。互相批改作文既然有好處,便也一定有弊端,特別是在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強的班集體,弊端可能會更明顯,倘組織引導不好,會弄得一塌糊塗。正因為如此,試行學生互批作文的教師才更應認真思考,細致分析,耐心具體地指導學生做好這項工作,以興利除弊。六年學生互批作文的實踐告訴我,互批作文,利大於弊,有利於培養學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我是不會再重走被兩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老路了。如果有變化,那就是再探索更好、更科學、更節省時間的作文批改之路。
教語文很累,這是每一個語文老師共同的感嘆。但只要我們學會「偷懶」,想盡辦法合情合理地「偷懶」,才能教的輕松,才能得心應手得駕馭生活,駕馭課堂,駕馭考場。
⑧ 如何做一名幽默的語文老師
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一種素質——幽默
幽默最顯著最流於外表的特徵就是笑,它沒有滑稽和玩笑那麼強烈,卻有如蒙娜麗莎式的笑那麼深遠、雋永和耐人尋味。前蘇聯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指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的助手是幽默」。教師幽默就是教師運用巧妙的、詼諧的、機智有趣出乎意料的語言、體態,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以活躍師生交往的氣氛,愉快立效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能力。它是教師深刻本質的體現,是教師的思想、觀念、經濟、精神、意志、性格、能力等各項素質的綜合反映。
幽默是教師素質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是否具有幽默感,是衡量教師教學機智和教學口才的重要標志,國外一些機構對「稱職教師「的認證中就有」幽默「這一指標。
幽默也是一種美,幽默的語言最大限度地體現了語言的審美價值,而語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材料,語言審美價值的大小,直接決定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在一些調查中,學生列舉的他們所喜歡的教師特徵,幽默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學生喜歡幽默感強的老師,因為這樣的老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學生可以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書本上學習不到的東西——他的睿智,他的風趣以及他的對世事別具一格的洞察。魯迅在北大給學生講《紅樓夢》,問:「你們愛不愛林黛玉?」學生始料不及,議論紛紛,「周先生,你愛也不愛?」魯迅坦然回答:「我謙他哭哭啼啼。」口語化,生活化,十分幽默。
⑨ 如何在網路時代下進行語文教學
(一)借用網路,開展互助探究學習
利用網路進行互動探究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熱情,特別是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因為這個年齡段具有更強的好奇心和好動性。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們在相互的交往中,去和他人溝通、競爭、協調與合作,這一過程,間接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探究能力及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
其實,通過組成學習小組等形式讓學生們合作完成一項作業或任務早已有之,但是在網路時代,團隊協作更加便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網路延伸了學生們互助探究學習的空間,極大的便利了他們的溝通交流,有助於互助學習更好的開展。但是,網路是一個泥沙俱下的復雜的信息世界,成年人都很容易迷失,更何況身心都沒有發育成熟的小學生。因此,在互動學習中要注意選題的科學性,並且要科學、巧妙地利用網路。教師要密切注意學生的資源瀏覽行為,教育學生安全上網。
(二)借用網路,將"生活"融入教學
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理論性較強,可以說是凌駕於學生生活之上,與教學的對象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脫離。學生不能很好的感受到課本透漏出的真、善美的信息,只是機械性的學習字詞句等技術性技能,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們大多數閱讀面狹窄、閱讀量稀少,積累淺薄; 作文時言之無物,沒有生活感受;學得很苦卻收獲很少,對語文課感興趣的學生越來越少。
語文作為各學科的基礎,要實施素質教育,就要轉型,要變"應試語文"為"生活語文"。多媒體技術的廣泛使用和網路的普及,極大的推動了小學語文的生活化教育,它從課堂內容、課堂氣氛等方面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認知水平。讓書本知識呈現出鮮活的生命狀態,是多媒體技術支持下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標志。教師通過對教材的處理加工,把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學生經驗世界和知識串連起來,賦予書本知識與生命。這種具有內在生命狀態的知識,能喚起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興趣,提升他們主動探究的慾望。正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小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而建構知識。
(三)依託網路,拓展教學內容
語文課堂是心靈對話的舞台,教師應該充分依託多媒體網路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情景,為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供寬松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