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備課教育部

備課教育部

發布時間:2021-02-13 21:16:53

❶ 國家教育部對中小學教師課時量的標准有什麼規定嗎

國家教育部對每個地方的中小學教師課時量的標准各不相同。詳細信息咨詢當地教育局。

❷ 中小學網上教學為什麼被教育部「叫停」

由於疫情現在特別嚴重,所以國家教育部於1月27日發布了“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隨後各省市各地區都積極響應,推遲開學時間。

我們都知道延期開學對於學生來說肯定會是有影響的,尤其是對於即將中高考的學生來說,肯定影響很大。所以很多地方就率先利用網路開始了網上授課,所以這段時間人們都調侃的說“老師都當起了主播”。

可是沒有幾天,就在2月4日的時候,教育部又發布了一條通知叫停了網上教學。教育部的這個叫停,其實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我們期待疫情馬上過去,孩子們都可以坐在課堂認認真真聽講。

❸ 哪位同志有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的原文

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

為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著力推進師德建設,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自覺性,造就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扎實做好教學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就加強和改進我院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思想和重要意義
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依據,緊緊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要求,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為重點,強化師德教育,優化制度環境,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范,造就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模範執教的教師隊伍,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貢獻。
(一)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證
高校是高素質人才成長的搖籃,是知識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學校辦學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素質以師德為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也是對合格的大學教師的根本要求。教師是黨的教育事業的實施者,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廣大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廣大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師德風范引導和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大舉措和根本保證。
(二)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確保教學質量,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的基礎工程
學校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隊伍起著基礎和主導的作用。高校的教師隊伍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是學校不斷發展進步的原動力。學校發展戰略的實施和辦學目標的實現,需要廣大教師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立足本職,努力工作,團結奮斗、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特別是在當前高等教育的競爭日趨激烈、社會對高等教育的要求愈加強烈的形勢下,對高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樣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必須以高尚的師德和優良的師風為根基。因此,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確保教學質量,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的基礎工程。
(三)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動校風教風學風整體建設的迫切需要
大學階段是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大學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靈魂工程師。大學教師的思想道德和敬業精神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教師素養的提高和學生素質的培養是一種相互聯系和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歸根結底,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繫到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直接關繫到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的優劣。
當前,我校師德師風整體狀況是好的,廣大教師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熱愛教育事業,執行教師規范;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維護教師形象,嚴於律己,為人師表,愛崗敬業;遵循教育規律辦學,嚴謹治學,精心施教,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關心愛護;擺正個人與集體和他人的關系,維護學校利益,顧全大局,關心集體,敬重同道,團結協作等等。這是主流,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在看到主流的同時,也要看到我校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少數教師的事業心和進取心不強,為人師表和教書育人意識比較淡漠;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存在著浮躁和急功近利現象,個別人甚至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他人成果;一些青年教師的師德狀況不容樂觀;道德失范現象在個別幹部和教師身上時有反映,等等。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和全面素質亟待進一步提高,師德師風建設工作亟待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環境亟待進一步改善,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
二、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基本要求
「師德」是指教師從事教育職業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道德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師德師風與教師的思想覺悟、價值觀念、人生追求、品德修養和工作態度等息息相關。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自身必須具備更高的道德境界,以高尚情操、豐富學識和人格力量影響教育學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職業崇高而神聖,教師的勞動同社會進步、國家興衰與人類文明緊密聯系;教師是學生效仿的楷模,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既應模範遵守社會公德,還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師德師風建設的基本要求是:
(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靈魂
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教師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堅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靈魂。廣大教師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牢固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接觸實際,了解國情。要認真學習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堅持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嚴格教育教學紀律。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影響和引領學生。
(二)培育愛崗敬業精神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
愛一行才能幹好一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工作,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職業光榮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教師必須熱愛本職工作,盡職盡責,把主要時間和精力用於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教師要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教學工作,遵守學校各項教學管理規定。任課教師必須按照教學要求,執行教學大綱,充分備課,認真講授;按時、認真、熱情答疑;及時按質按量批改作業、輔導實驗;認真監考和批閱試卷;認真組織安排學生實習、實踐。對於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均不得敷衍塞責,誤人子弟。教師要對工作兢兢業業、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認真鑽研本職業務。教師不得影響校內本職工作從事社會兼職。
(三)強化教書育人職責是師德師風建設的根本
教師從事著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教書育人是教師最神聖的職責。廣大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自覺遵循教育規律,積極推進教育創新,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承擔起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要把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貫穿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全面關心學生成長,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公平公正對待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形成相互激勵、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對學生滿腔熱忱,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學生,不得以冷漠、粗暴的態度對待學生,不允許以任何理由收受學生財物,不得以教謀私。要深入了解學生思想、生活、學習情況,結合教學工作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服務工作。
(四)樹立為人師表意識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點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健康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人師表,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是師德師風建設的重點。廣大教師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努力提高道德素質,以身作則,嚴於律己,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風范去影響和培養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模範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儀態端莊,衣飾整潔,舉止文明,語言得體,以自己良好的言談舉止和形象熏陶感染學生。教師應大力提倡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弘揚團結合作、協力攻關、共同進步的團隊精神,發揚優良的學術風氣,模範遵守學術道德規范,積極從事科學研究,潛心鑽研,實事求是,不抄襲、剽竊他人的科研成果,成為熱愛學習、終身學習和嚴謹治學、銳意創新的楷模。教師要堅決反對在招生、考試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風和違紀違法行為。
三、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主要措施
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進行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和作風,同時要適應時代要求努力進行創新,以高度自覺的精神和強有力的措施,扎扎實實地推進師德師風建設。
(一)加強組織領導
學校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首位,貫穿於管理工作的全過程。院黨委和行政要切實把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全面落實師德師風建設的各項措施。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教師要充分發揮政治核心和先鋒模範作用,教代會和群團組織要緊密配合,積極爭取學生、家長和社會參與支持,形成加強和推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合力。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做到師德師風建設的制度落實、組織落實、任務落實。要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千方百計地為廣大教師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為教師教書育人創造更為良好的環境。
(二)強化師德教育
在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重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風和學術規范教育。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者培訓制度,尤其要注重對輔導員、兩課教師等德育工作者進行師德教育專題培訓。建立和完善新教師崗前師德教育制度。結合不同教師的崗位職責,有針對性地將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列為教師培養和培訓的重要環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可操作的實施方案,不斷完善師德師風建設規章制度,逐步形成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
(三)注重師德宣傳
要大力開展師德主題教育活動,以慶祝教師節和表彰優秀教師為契機,集中開展師德宣傳教育活動;組織師德典型宣傳和優秀教師報告會,大力褒獎教師的高尚師德,廣泛宣傳模範教師的先進事跡,展現當代教師的精神風貌;舉辦師德論壇,提高師德師風建設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實現科學化、制度化;學校定期評選表彰「師德標兵」和「師德師風建設先進集體」。院報、廣播、網路等校園媒體要堅持團結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大力宣傳校內外教師的先進典型和模範事跡,為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四)推進工作創新
積極推進觀念創新、工作創新、制度創新,努力探索新形勢下師德師風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在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不斷改進和創新,特別要在增強時代感,加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要講究實際效果,克服形式主義,使師德師風建設更加貼近實際、貼近教師,把師德規范的主要內容具體化、規范化,使之成為全體教師普遍認同的行為准則,並自覺按照師德規范要求履行教師職責。
(五)嚴格考核管理
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認定和新教師聘用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質、思想道德品質作為必備條件和重要考察內容。要建立師德問題報告制度和師德考評制度,完善學生監督和輿論監督的有效機制。實行師德綜合評定。師德綜合評定每年進行一次,與年度考核同時進行,由人事處和各院系組織實施。對教師的師德評定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師德評定結果歸入教師業務檔案,作為教師年度考核、職務聘任、派出進修和評優獎勵等的重要依據。教師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師德」評價為不合格。
1、有違反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論,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者;
2、受到黨內或行政警告以上處分者;
3、違反職業道德或違反法律正在審查處理者;
4、弄虛作假、謊報成績、剽竊他人成果,違反學術道德,造成不良後果者;
5、無故曠教或無故拒絕接受分配的教學、科研及其它任務,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者;
6、無故不參加集體組織的活動,工作消極,在學生或教職工中造成不良影響者。對師德表現不佳的教師要及時勸誡,經勸誡仍不改正的,要進行嚴肅處理。對有嚴重失德行為、影響惡劣者一律撤銷教師資格並予以解聘。

❹ 教育部淘汰「水課」、打造「金課」為什麼讓很多教師紛紛叫苦

教育部作為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其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國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心。開學季,教育部下發了一個通知,學生和家長們紛紛叫好,很多教師卻直呼好日子到頭了。這個通知到底說了些什麼內容呢?原來,這則《教育部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正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讓一部分高校教師心情沉重——淘汰“水課”、打造“金課”。

對於教育部這個規定,你怎麼看?

❺ 國家教育部規定教師每周工作量是多少課時

國家教育部規定教師每周工作量:

1、普通高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0—14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0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每周12節,音樂、體育、美術、通用技術、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等每周14節。

2、初中教師每周工作量12—16節。語文、數學、英語每周12節,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每周14節,音樂、美術、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學科每周16節;

3、小學教師每周工作量14—18節。語文、數學每周14節,其他專任教師每周18節。

❻ 教育部關於中小學教職工工作量的規定

教師工作量制度是指高等學校安排並要求教師每年完成規定的工作量的一種教師管理制度。1955 年,中國高等教育部公布《高等學校教師工作日和教學工作量試行辦法》,規定各級職務教師的全年工作量定額。

1981 年,教育部發出《關於試行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制度的通知》,頒布《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試行辦法》和《高等學校教師教學工作量超額酬金暫行規定》。規定教師工作量包括;教學工作量(含教學法研究工作量)、科學研究工作量、實驗室建設工作量等。教師全年工作量按每天 8 小時,每周 5 天及每年校歷周數計算。

1985 年教育部《關於當前高等學校教師工作量問題的意見》提出:改革上述試行辦法,由各高等學校參照該辦法自行決定教師工作量的計算辦法及其定額,教育部不作統一規定。其他國家多無統一標准。有的由學校自訂標准;有的由學校在聘約中與教師個別約定;有的無成文規定,學校按一般慣例安排。

(6)備課教育部擴展閱讀

為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科學衡量中小學教師工作業績,促進學校管理和績效考核的規范化,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編辦、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關於山西省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准及實施意見的通知》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方案的相關規定,結合我省中小學實際,現就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教學工作量參考標准試行如下:

1、小學:語文、數學每周14-16節,英語、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科學、體育每周16-18節,其他學科每周18-20節。

2、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每周10-12節,思想與品德、歷史、地理每周12-14節,其他學科每周14-16節。

3、擔任班主任工作的初中、小學教師的工作量,按照教育部《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執行,即:「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准課時工作量的一半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

參考資料

網路-教師工作量制度

網路-山西省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工作量參考標准(試行)

❼ 教育部對中學各科每周的標准課時量的規定

中學包含初中和高中,中學教師周課時量

高中: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1節;物理、化學任教3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0節;政治、歷史、地理周課時不少於10節,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4節。

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0節

初中:

①數學、語文、英語任教兩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3節;物理、化學任教3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2節;政治、歷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地理、生物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音樂任教8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6節,體育任教7個班或周課時不少於14節,美術、計算機周課時不少於18節。

②擔任班主任周課時不少於12節。

③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周課時不少於2節(一校兩址或學生數在2000人以上的減半),副校長周課時不少於4節,中層幹部周課時不少於6節、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

④對跨年級、跨學科教學的,可在上述規定課時減少1-2節;

⑤對男滿55周歲、女滿50周歲的老教師,在規定課時中相應減少20%。

⑥對因病、懷孕待產及處於哺乳期的教師,可酌情減少課時量。

⑦專職教輔人員每校不超過3-4人;實驗室教師為專職教師。

(7)備課教育部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我國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等。意見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眼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攻堅、綜合改革、重點突破,擴大改革受益面,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保障公民享有更多受教育機會,始終被列入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首要目標;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始終是中國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兩個重要維度。教師隊伍有力支撐著中國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規模教育體系。

意見提出,把教師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教育融入培養、培訓和管理全過程,構建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師德建設制度體系。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評價中強化師德考查。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建立教師國家榮譽制度,加快形成繼承我國優秀傳統、符合時代精神的尊師重教文化,創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

意見同時要求,要切實提高教師待遇。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❽ 目前初級中學老師一般如何備課,備課方式是什麼

如今,學校進入又一個五年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必將是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和跨越式發展的最佳機遇期。面對教育發展日新月異的形勢,必須用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思路來引領學校事業的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特製定學校「十二五」(2010-2015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全國、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為指南,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辦一所真正讀書的學校,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走「教育管理人本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教育手段現代化、育人質量素質化」的發展道路,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努力提升學校品位,更加彰顯辦學特色。

二、總體目標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發展」為育人目標,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善於合作,敢於競爭,身心健康,意志品質堅強,審美情趣高尚的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人才。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堅持人本理念,倡導文化管理,打造書香校園,提升科研品位,創造學校特色,實現跨越發展,將學校辦成校風端正、設施一流、理念先進、質量優良的學習型、科研型、現代化、特色化的農村優質高中,力爭成功創建省四星級高中。

三、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 推進以學會做人為核心的育人工程。

以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為核心,關注學生優秀品質的養成、行為能力的發展和現代意識(公民意識、主人意識、創業意識)的培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特點,完善德育工作機制,講究德育工作實效,真正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理念先進、專業過硬、責任感強、年富力強的優秀班主任隊伍。完善德育考評機制,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要進一步開展學校德育的課題研究,積極探索科學、合理、富有學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活動、德育管理和德育評價的科學體系。

2.明確德育工作主題。遵循德育工作規律,搭建主題教育平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按照學段特點確定德育主題有序推進實施,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系列化、課程化、特色化。

3.拓寬德育實施渠道。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課程建設,辦好家長學校,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建立「家庭—社會—學校」立體德育網路,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4.形成德育長效機制。積極圍繞新課程方案的實施,狠抓學風、班風、校風建設,狠抓傳統美德教育。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以簡便易行為准則,尋找突破口,常抓不懈。經常性地開展德育案例和青少年成長案例分析,通過案例分析,使廣大教師認識到德育工作的艱巨性和價值所在。

5.打造學校德育品牌。深入實施自主德育,切實改革評價體系,真正確立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信任、尊重、理解的原則,充分實現學生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調控、主動發展。辦好學生業余黨校,做好班幹部、團幹部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學生會在自主德育中的作用。

6.推行德育導師制度。按照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思想,按照教師和學生100%參與的原則,根據班級內教師數和學生數確定教師與學生的結對比例,通過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確定師生結對對象。教師負責在課外詳細了解結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學生思想困惑時及時提供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制定個人成長計劃,通過家訪或網上交流的形式與學生家長建立共同教育的機制,對貧困生或其他特殊學生提供救助渠道,了解學生的狀況,學業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關心學生成長。

(二)構建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和教學體系。

課程改革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核心改革,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更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制高點。今後5年學校堅持依法治校、科研強校方針,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構建一個充滿生機活力、適應學生全面發展和特長發展的課程體系。包括課程開發和課程評價制度,選修課學生管理和成績評價制度,教師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績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師繼續教育制度,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共享制度等。

1.加大學科建設力度。打造優勢學科,提升發展弱勢學科,扶持薄弱學科,堅持穩步推進、適度超前的原則進行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進一步增加選修課在學校課程中的比例,努力推出精品課程,出版校本教材,形成學校課程特色,在全市產生較大的影響。

2.創新課堂教學策略。轉變教師教學方式,促使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單一角色轉向知識學習的引導者、研究性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生人生發展的同行者。重視課堂模式的研究、實踐與推廣,努力形成校本特色,大力倡導以「學生主體參與,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建立校本課程管理與研究機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規劃,分階段、分學科、分專題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實行教師申報、學校立項、專家評審、學生試用的辦法。今後5年,開發5門左右校本課程,初步建立起學生選修課程體系。

4.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不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必然導致不同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了解學生的參與、體驗與感悟,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5.加強學生導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研究性學習。學生導師不低於教師總數的1/4,兼顧學生個人興趣、學校辦學特色和學校特殊地位等特點,結合新課程改革需要,開發學生研究性課題;結合各類競賽,確立重點研究選題。學校保障課題研究經費,並實行分類管理。

6.促進學生特長發展。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科技教育工作,倡導和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為國家輸送更多的藝體、科技及實用性人才。加強音樂、美術的課堂教學改革,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繪畫、書法、音樂、詩歌等高雅藝術,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並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

(三)打造專業化、研究型師資隊伍。

教師是課程開發的研究者、開發者與實施者。新課程實施要求教師學科知識能力專業化、教育理論素質專業化、教學實踐專業化以及教學品質專業化。新課程強調教師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共同參與知識的建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點,應放在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上,應在具體的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探索、不斷地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化素質,成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型教師。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引導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完善學校培養培訓體系,做好教師培訓規劃,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建立各層次優秀教師預備培養制度,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幹、「雙師型」教師、學科帶頭人,努力造就一批在姜堰、泰州有影響的教學名師。

3.大力實施「青藍工程」。成立青年教師培養領導小組,為每一位青年教師配備好教學和德育指導老師,協調各部門力量做好青年教師工作,制定好青年教師培養提高計劃,將那些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及時放到教學、管理崗位上鍛煉,充實教學、科研、管理骨幹力量,促進他們健康快速成長。

4.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全面實施「1133」計劃,舉辦骨幹教師研修班,對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統籌安排,系統管理。加大名優教師培養力度,明確培養目標,延長培養時間,加強考核管理。通過3~5年努力,教師中達研究生水平10人,姜堰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10名,泰州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3名,校內名師30名。

5.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強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採取有力措施,促使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人人參與重點課題研究(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參加1—2個課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將教學人員參與課題研究情況,納入個人業務考核范疇,並作為評優、獎勵、晉級的依據之一。

(四)完善科學化、動態性管理機制。

創新和進一步優化各項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努力實現管理目標明確化、管理工作責任化、管理過程精細化、考核評價科學化,保證學校在依法治校、民主開放、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運行。

1.建立質量管理制度。成立校級、年級兩級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學校質量管理的目標與責任;圍繞學校教學中心優化崗位設置,形成職責明確、協調順暢的崗位體系;形成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工作流程;建立科學、明確的工作責任標准,把學校質量落實到每個崗位、落實到每個人員、落實到日常工作每個環節。

2.創新分配製度。完善評聘分開、以崗定酬、績效掛鉤、多勞多酬、優教優酬、優勞優酬、優管優酬機制,全員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自主創新能力。

3.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建立部門、年級組管理目標責任制,進一步理順部門與年級的關系,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強化目標管理與考核,關注細節,注重過程,突出績效,讓學校各職能部門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

4.實行動態人事管理模式。根據獎先促後、追求適合的原則,依據學校有關考核的綜合情況,實施各層次人才合理流動,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保持學校人力資源的調配最優化。

5.構建「文化管理」格局,激發共同遵從的校園價值取向,形成「發展學校、成就未來」的清晰辦學理念,優化自然環境,和諧人際環境。充分發揮教代會職能,堅持民主管理,科學決策,努力實施和諧、透明,充滿文化底蘊、飽含人文關懷的智慧管理。

(五)建設交互性、數字化網路平台。

1.按照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要求,做好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讓所有教師都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環境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2.加強信息化硬軟體建設,實現校園數字化升級。重視硬、軟體建設與改造,逐年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強網路資源建設,整合學校網路中心、電教中心和圖書信息中心,建設數字化校園,實現全面的網路互動化、教學多媒體化、管理數字化;完成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實驗室建設工程,建成校本資源庫及課件研發製作室,使學校的信息化水平保持全市的領先水平。

3. 加強學校網站建設,不斷完善校園網路平台,包括智能辦公系統、教學及管理系統、家校互聯系統、家長信息自動傳發系統等,探究遠程教育模式,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裝備效能。

(六)開展全員性、草根式教育科研。

以「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為方向,規范教科研管理,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以實施教師成長三年規劃、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為載體,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促進學校教科研工作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1. 克服「功利主義」干擾,形成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制定學校教育科研發展規劃,完善教科研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積極推動教科研向應用和為學校發展服務的方向轉變,建立學科交*、隊伍整合、資源共享的教科研體制,完善教研與教學相互融合的工作機制,創新科研評價和激勵機制,激發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設立教育科研專項基金,制定和完善「教科研立項制度」、「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優秀教育教學論文獎勵制度」等,鼓勵教師承擔或參與國家級、省市級等教科研課題研究,要求教師人人參與校本課題研究。

2. 堅持「草根研究」法寶,構建開放的教科研網路。建立直接服務於教師發展、開放式的學校教科研網路,為教師獲得經常性的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協作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各類公開課、論文評比、課題研究、學科基本功大賽、專題論壇等教科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教學方法,了解教改信息,增強教師教科研意識,鼓勵教師積極自覺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喚醒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和科學研究意識,形成濃郁的教科研氛圍,探索教師專業發展道路,建設一支有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
3. 緊扣「課堂教學」改革,回歸務實的教科研本源。搭建學習平台、實踐平台和反思交流平台,圍繞「教學有效」「課堂高效」 開展廣泛的校本專題研究。切實加強集體備課,高度重視教學反思,每個教研組結合學科的特點,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教科室要及時展示優秀的專題研討案例,並做好論證推廣工作。各年級要大膽設立 「教改試驗班」,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爭取在「有效課堂教學」課題研究中出成果、創特色。將教科研能力作為教師綜合考評的考核內容之一,對教育教學研究成績優異者實行重獎,從而大力推進學校教科研工作。

(七) 錘煉高品位、特色化校園文化。

文化性是學校的重要特性,是學校生命力的重要根源。一流學校必然有一流的校園文化。學校必須立足本土文化、繼承傳統文化、學習先進文化,成為文化聖地。今後幾年,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是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生態化、人文化的學校

1.大力發展學生社團。根據學生發展興趣、特點,鼓勵、支持學生組織各類社團,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管理,使學生社團成為發展學生個人興趣和特長的強大動力源、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成為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渠道。

2.培育高端精品文化。學校制定經典閱讀計劃,推薦必讀、選讀書目,開展經常性的讀書活動。通過舉辦經典著作讀書報告會、討論會、讀書沙龍等活動,引導學生尊重經典、親近經典、理解經典,要求每個學生高中三年在自然學科、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範圍內系統、深入地閱讀3~5本經典著作,並撰寫讀書報告。

3.優化校園文化設計。注重學校形象設計,以更生動的時代形式反映學校精神。重視校園人文景觀建設,凸現學校人文特色,豐富學校文化內涵,將校園變成一本鮮活教材,激勵師生鬥志,不斷地追求卓越。重視校園自然景觀建設,烘托學校人文特色,將校園變成一座生態化的公園,陶冶師生性情,凈化師生心靈。營造一個宏偉典雅、充滿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文明氣息的花園式學校,真正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4.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發揮示範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讓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滿足學生、家長、社會的需求。規范宣傳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5.關注師生校園生活質量。構建新型的合作式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辦好「職工之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全面展示教職工的才藝,充分愉悅教職工的身心。

6.辦好 60周年校慶活動,弘揚學校優良傳統。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工作,建立較完備的畢業生信息庫,大力宣傳學校優秀畢業生。

(八)提供高質量、人性化後勤服務。

探索學校後勤社會化工作經驗,加快學校後勤保障建設。多方籌集建設資金,迅速啟動學生食堂新建工程和運動場升級工程,一年內建好學生食堂和運動場。

1.推進學校後勤服務改革。建立一支綜合素質好、工作效率高的後勤保障隊伍,增強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2.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營造平安和諧校園。繼續完善安全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崗位責任,加強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3.強化成本意識,注重精細管理,創建節約型校園。充分整合並有效利用教育教學資源,堵塞浪費漏洞,加強環節監管,做到物盡其用。

4.鞏固綠色學校創建成果,爭創國家級「生態校園」。重視環境育人功能,精心打造一流育人環境,努力實現綠色滿校園、處處聞鳥語、四季有花香的綠化美化效果。將綠色理念拓展到教育、教學、管理各個領域,實施綠色管理、綠色德育、綠色課程和綠色後勤,構建和諧校園,實現學校和全體師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把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四、保障監督機制
制定和實施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為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制定過程須廣泛徵求意見,經專家論證,教代會通過,最終形成共識。為此設立以下保障條款:
(一)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發展規劃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組織、指導、協調和服務功能。規劃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解決重大問題,檢查規劃實施的進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積極尋求政府、上級教育部門、社會和家長的外部支持。
(二)機制保障
加大學校十二五規劃的學習和宣傳力度,使全體教職工了解規劃,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和發展力,增強執行實施規劃的權威性、自覺性。各部門要通力合作,保證學校各項工作圍繞此規劃高效開展。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教代會在學校民主管理方面的職能,促進校務公開。

(三)物質保障
以學校發展規劃為依據,以教育教學工作為重點,科學合理的編制每年預算。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產,努力提高資產使用率。學校設立專項基金用於課程開發、實施和管理,用於師資培訓、繼續教育、設施配置、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與對外交流等。開源節流,勤儉節約,充分利用有限資金創造最大效益。

❾ 最近教育部終於做出了給老師減負的決定,你怎麼看

我覺得教育部作出了給老師減負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現在的教學壓力實在版是太大了,每個老師都是從早晨權5點一直忙到晚上很晚的,他們每天都在忙著自己的工作,就很容易和自己身邊親近的人疏忽了感情,可能也沒有那個時間去照顧自己的子女,照顧自己的家人,所以給老師們減負是最應該的。

閱讀全文

與備課教育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