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歸去來兮辭集體備課課程標准

歸去來兮辭集體備課課程標准

發布時間:2021-02-12 19:54:59

A. 作業題目: 設計並描述您所用初中英語教材中某一課時的語言知識維度或語言技能維度教學目標

一、語言知識目標
語言知識目標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 語音
英語音素(母音和輔音)、語音拼讀規則和語調是語音目標的三個組成部分。設置語音目標主要是在課程進行中系統安排這三個方面的知識和操作,而且重點在操作。
2. 詞彙
詞彙目標涉及到詞彙量,基礎詞彙目標(按 cobuild 語料統計為 700 詞),詞彙拓展的等級劃分,短語、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的學習項目以及詞彙的主要用法等。
3. 語法
語法目標需要確定語法學習的范圍,並以句型為主要形式提供主要的語法條塊(如名詞、動詞,時態等)的具體學習項目(即具體目標)。語法目標設計的關鍵環節是對語法知識的細分,同時還要注意把語法形式、意義和應用三者有機結合起來。
4. 功能
功能項目目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日常交際用語。功能目標設計的關鍵環節是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分布功能項目。
5. 話題
所謂「話題」目標指的是按話題確定以上幾項知識內容的生活歸屬。我們可以稱之為「話題知識」。這是一種新的知識分類辦法,具有按照實際生活需求組織語言知識的特點。
二、語言技能目標
技能目標在《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中已經做了具體的劃分和等級界定。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應當依據《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把微技能( micro-skills )合理地安排在各個學習階段中。這里,我們把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涉及的主要的學生表現進行一下簡要的描述。
1. 聽做反應
技能達標的最初級水平是依據輸入信息作出恰當的反應。聽的技能的初級表現是聽做反應,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就是聽做反應的一種,但是,除此之外還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聽做反應,如 listen and do, listen and paste, listen and make 等。
2. 說唱反應
學生在兒歌、小詩、繞口令等說唱和表演中來實現語言技能的目標,通過說唱來體驗、感知、學習和運用語言。此類反應在小學階段更為突出。
3. 對話表演
學生學習會話的初級水平是理解對話,理解的具體表現可以是表演。表演並不是真正的對話,但它可以幫助學生體驗對話的過程。
4. 角色扮演
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實現的技能目標是角色扮演的具體行動。角色扮演( role-play )比對話表演的水平要高一些,因為在角色扮演中,學生已經不是「念台詞」,而是以特定角色來模擬教材中的示範性對話。這里有更加靈活的實際表現。
5. 情景反應
情景反應是一種對特定情景的隨機反應性行動,你有來言,我有去語,「來言」和「去語」卻發生在具體情景中。此時的學生表現已經可以脫離教材中的示範對話。
6. 口頭交流
在積累了上述表現之後,學生就可以進行口頭交流了。口頭交流的特點是完全按照語境要求有目的地傾聽他人並有目的地回應他人,同時有目的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情景性和隨意性是口頭交流的本質特徵。
7. 讀做反應
學生接受書面信息,然後做出相對簡單的反應,如 read and choose, read and number, read and match, read and make...
8. 閱讀理解
實際上,讀做反應也是閱讀理解。但是,讀做反應只是相當初級的理解。所以,我們把讀做反應從閱讀理解中分離出來。為什麼?因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首先能夠做到的是簡單的讀做反應,然後才能對一個表述的較為綜合的意見,作出自己的理解反應(如選擇,回答,圈點,排序,配伍),雖然這樣的行動反應本身不一定復雜,但它必須建立在綜合理解的基礎上。
9. 讀寫反應
讀了書面信息,根據情景和溝通目的,再寫點什麼。這一表達高於「讀做反應」和「閱讀理解」,因為它要求學生即要輸入、理解信息,又要輸出信息——寫出他(她)之所想。
10. 書面表達
在技能表現的等級排序中,口頭交流和書面表達位於最高層次。道理很簡單,因為它們是真實的語言溝通活動,是我們的語言教育在技能上要求的最終目標。
三、情感態度目標
情感態度是可以評價的,這是我們堅信的一條原則。因為情感態度可以有各種外顯的表現。概括起來,情感態度的表現可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持續的信心
學生相信自己能做好,而且在受到某些挫折後,仍然相信自己能做好,他們的行動可以驗證他們持續的信心。
2. 濃厚的興趣
學生非常關注一件事,一個學習活動,一種言語表達情景,願意投入到活動中去,並總是十分主動地做出參與的行動。這就是濃厚興趣的表現。
3. 積極的態度
學生喜歡自己的教材,喜歡自己的老師,喜歡自己的小組,願意參加小組活動,這些都是積極態度的表現。
4. 明確的動機
有一種內在的動力,有一種急於嘗試的渴望,有一種主動行動的沖動,基於這些內心活動的聽、做、演、說、寫、交談努力等都是明確動機的表現。
5. 豐富的情感
我們強調真實自然的語言運用,強調動情地用語言做事。在參與學習過程中,能夠本色地顯示自己的感情,能夠適應具體情景表現出應有的感情,伴隨著內心情感的起伏,學生能夠顯示特定的表情,姿態,手勢和人際互動,這些都是豐富情感的表現。
6. 有效的配合
情感態度是在人際間存在的狀態。所以,情感態度目標應當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的行動配合,有效的配合是基於良好的態度和良好的情緒的。
四、學習策略目標
學習策略在目標設置上應體現出具體的學習技能( learning skills ),教師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來設置學習策略目標。
1. 明確學習問題
學生應當知道:「我要做什麼?」「我為什麼做這些?」「我做這些有什麼困難?」「這些困難怎麼解決?」「我當前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
2. 計劃學習時間
學生應當學會時間管理( time management )。計劃( planning )是學習策略的重要目標,而時間管理是規劃自己行動的前提。其中包括:「我下周(月)做什麼?我把主要時間用在什麼問題上?」等等。
3. 學會記筆記
記筆記是一種信息管理方式,筆記技能應當從小學抓起。學生應當學會摘記,使用關鍵詞語、整理要點、概括教師指導的要領,速記行動過程,使用表格,使用符號等。
4. 學會主動提出問題
對學生來講意識到困惑和問題是一回事,主動提出自己的問題是另一回事。學習策略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能夠主動提出自己的問題。
5. 學會小組互動
合作學習需要有效的學習技能的支持。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小組互動。具體內容有學會領導一個小組,學會主動參與小組活動,學會求助小組集體的幫助,學會幫助小組中的夥伴,學會配合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等等。
6. 積極與教師配合
學生應當與教師建立一種平等互助的關系,而建立這種關系本身就是學習策略的目標。具體內容包括主動呼應教師,主動參與教師引發的活動,主動提出問題,並幫助教師解決問題。
7. 學會使用工具書
學生的資源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學會使用工具書。學生應當能夠知道工具書的功能,應當能夠在教師指導下選擇工具書,應當能夠用工具書查找信息,解決疑難問題。
8. 改進學習方式
這也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當中一個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就方式來講在不同的學段怎樣讓學生感到或清楚地知道學習方式適不適合自己的學習,是不是對自己的學習效果起到重要作用,要讓學生學會不斷地改進他的學習方式,老師們要有意的在這方面指導學生改進他們的學習方式來提高他的學習效果。
五、文化意識目標
《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提出了文化意識的七個方面: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化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文化意識包括雙向內容,一方面學生應當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要素和知識;另一方面,學生要知道如何把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介紹給英語國家的人們。在教學目標設計中,我們應注意引導學生了解以下內容:
1. 了解各國文化特點
現在新編的教材基本上都引入了中、西方文化的特點。教師應當根據單元話題的內容編制各國文化特點的具體目標。
2. 了解交流的禮儀
教師應當為單元教學安排了解和演練社交禮儀的學習要點。引導學生學習禮儀的具體知識,同時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進行社交禮儀的實踐。
3. 了解各國的生活習慣
各國生活習慣有各自的特點,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應當了解各國的生活習慣,並在課堂活動中表現出來。
4. 尊重他人行為規范
尊重他人習慣,遵守行為規范,也是英語文化意識的重要內容,比如,影響他人,應表示抱歉;他人為我們服務,我們應表示感謝;在公眾場合不大聲講話等等。
5. 介紹中國社會的良好風范
尊重英語國家的習慣和行為規范,和介紹中國人的優秀行為規范和良好的風范,這是文化意識目標的兩個相互關聯的方面。學生應當能夠告知外國人,我們自己的節假日,我們自己的生活習俗,我們自己的文化觀念。
6. 介紹中華民族文化歷史傳統
在介紹西方文化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展示中國的傳統文化知識,特別是弘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
在英語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否合理,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成效。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及歸宿,它具有導向、調控、激勵、評價等諸多功能。因此,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顯得十分重要。但筆者在多次聽課、調研中發現,目前仍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方面存在著目標虛設、目標錯位等現象,導致了課堂教學活動的無序、隨意,甚至造成低效、負效的結果。
那麼,如何才能有效避免這些問題,增強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
下面我們將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分析教學目標設計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建議。
案例 1:《新課標》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 unit 1 設計的單元目標
( 一 ) 知識
1. 掌握如何恰當地使用頻率副詞及短語: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how often, once, twice, three times a week, every day, habi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how often do you...?
2. 掌握如何描述課余時間的活動安排。
3. 掌握如何描述基本的飲食結構: milk, junk food, health, unhealthy
( 二 ) 能力
能夠綜合各種信息,准確地表述頻率。
( 三 ) 情感
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分 析:
案例 1 中,作為單元教學目標,設計者考慮到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以及所謂的「三維目標」,三個維度面面俱到,也使用了 「掌握」、「綜合」等表示結果的行為動詞,但是,仔細分析,這樣的設計存在很多問題。
目標描述中三個維度交叉、混亂,沒有做到「明確」。
案例 1 中的「掌握如何使用」和「掌握如何描述」這兩個短語的內涵似乎讓人感覺是霧里看花,不免產生這樣的問題:
學生在學習完這個單元後是要「掌握」「如何使用」、「如何描述」的方法,還是期望學生具有「能夠使用……」、「能夠描述……」這樣的一些能力?
「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究竟是一種情感還是一種日常能力?
我們認為,如果是「掌握」「如何使用」、「如何描述」,則屬於知識的范疇;如果具有「能夠使用……」、「能夠描述……」的能力,即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運用所學語言去做事情,應該列入能力目標中去,而其中的「掌握」又屬於知識目標的范疇,「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是一種能力,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能力,更不是一節課就能學會的能力,而是要經過長期培養才可以形成的能力。可見,在這個目標設計中,知識、能力和情感三個范疇是十分混亂的。
教學目標不夠「具體」。
「不具體」現象有二:一是把學科教學的總目標、總任務當作某一單元、某一課時的具體目標,這是很多教案中會出現的問題,如,「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就是典型。這樣的目標在具體實施中是無法操作的。二是具體課時教案中目標不夠具體。在案例 1 中,如果是「如何使用……」、「如何描述……」,這些都是程序性知識,即「怎麼使用」、「怎麼描述」這樣一些方法,要掌握到什麼程度才能算是「掌握」?如果是「能夠使用……」、「能夠描述……」這樣一些行為結果,那麼,這些行為結果的標准又是什麼?我們可以理解為:設計者是期望學生在學習完這一課內容後「能夠使用……」、「能夠描述……」,但是,即使是「能夠使用……」、「能夠描述……」,其具體條件和標准又是什麼?
案例 2: the media (北師大版,必修模塊 4 unit11 )
lesson 41 world news
( 1 )引導學生熟悉新聞類文章的文體特點,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閱讀技巧,如根據標題預測課文內容等;
( 2 )熟悉有關自然災害報道的各種詞彙,接觸更多相關報道的文章,以加深對新聞文體的認識;
( 3 )通過閱讀課文並設計各種活動,訓練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各種活動的能力;
( 4 )掌握被動語態的用法。
分 析:
一、案例 2 沒有按照三維目標的范疇來設計,而是將知識和能力等因素統一考慮。這樣做是可以的。但是,因為誤用了「引導」、「訓練」、「接觸」等動詞,也會帶來很多行動上的誤區。
二、案例 2 也存在教學目標不夠「具體」的問題。
如目標( 1 )的「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什麼內容,是大意還是細節?理解到什麼程度?
目標( 2 )中「熟悉有關自然災害報道的各種詞彙」,到什麼程度才能叫做「熟悉」?「各種詞彙」指哪些詞彙?
目標( 4 )中「掌握被動語態的用法」也十分模糊:,存在著「量」和「度」的問題:對「被動語態的用法」要掌握哪些方面?這些方面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能算是「掌握」?
第三、誤用行為動詞。
「接觸更多相關報道的文章,以加深對新聞文體的認識」、「訓練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各種活動的能力」都存在用詞不當的問題。
「引導」和「訓練」都是教師的行為,且為過程行為。不能用來描述學習結果; 「接觸」和「訓練」兩個動詞的行為主體不同,前者顯然是學生,讓學生「接觸更多相關報道的文章」,而後者的行為主體是教師,是教師「訓練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各種活動的能力」。
教學目標既然是教師對學生通過學習後其學習結果的一種預測( 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s ),那麼,它描述的目標理所當然應該是學生的行為而不是教師的行為。顯然,案例 2 中的「引導」、「訓練」等是教師的行為,而不是學生的行為。
第四、誤將過程當作結果。
根據教學目標的內涵,「熟悉」、「接觸」、「訓練」、「養成」等都是過程詞彙,不能用來描述教學目標,尤其是「形成……能力」,「養成……習慣」等不是一節課就能做到的,因此不能用來描述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章節的教學目標。
案例 3:以人教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section a 部分的教學目標設計為例。
1. 知識目標
學習單詞: section a — space museum,amusement park,aquarium,boat,water park,theme park,neither ;
掌握句型: section a —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
yes,i have. / no,i haven』t.
i』ve ( never ) been to a water park.
me neither. / me too. / so have i.
2. 能力目標:使學生能熟練地談論所去的地方。
分 析:目標虛設的問題
目標虛設就是我們常說的假、大、空,甚至等於目標缺失,目標虛設往往造成教學目的的不明確,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
在對知識目標進行描述時,該案例中用了「學習、掌握」這類表述比較籠統的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學目標的虛設,由於目標表述語的不明確,學生不知道學習和掌握知識的具體程度。教學目標是教學目的、任務的具體化。明確的目標表述語可增加教學目標的操作性,有效避免目標虛設的問題。建議教師盡量准確運用「了解、知道、理解、聽懂、會讀、會寫、掌握、運用」等行為動詞。如對知識目標可以這樣來描述:學會……生詞:了解……生詞的漢語意思,並能正確讀出其英語發音;能聽懂含有……的對話。
該案例中教師對能力目標的表述也比較模糊,其表述語為「使學生能熟練地談論所去的地方。」存在的問題為: (1) 這樣的表述語太籠統,學生不清楚要運用何種語言項目去完成該活動。(2 )表述語不準確,不是談論所去的地方,而是談論去過或到過哪裡。(3 )以何種形式談論,是 pairwork 還是 groupwork? 教師可以這樣表述:能用本課所學的「have you ever been to … ?」及答語 yes,i have. / no,i haven』t. 及 i』ve ( never ) been to … me neither. / me too. / so have i.」和同伴或小組成員間相互詢問(從未)去過哪裡及表述(從未)去過哪裡。這樣的目標表述比較具體,學生能正確運用所學的語言。因此,教學目標一定要落實到具體語言學習上,尤其要具體到某一語言項目的運用上。
案例 4: 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冊) 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 單元進行復習鞏固而設計的課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復習、鞏固對人的身高、體重、發型、面部特徵及著裝特點的描述。學生能夠熟練運用以下句型,如: stop doing / to do /love to tell jokes/have a new look /a little bit /the captain of…/the girl with long hair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 is medium height/build./he has long curly black hair.
分 析:目標錯位的問題
目標錯位即標准誤導,容易導致教學結果偏離方向。造成目標錯位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於教師語言表述不當或定位本身出現偏差。該案例在知識目標中有這樣的描述語:「……能夠熟練運用。」很明顯,這是對學生實際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要求,應屬於技能和能力目標的范疇,而該教師把對能力目標的描述語用在了對知識目標的描述中,造成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混淆。鞏固復習課的目標之一是對學生已學知識的查漏補缺,幫助學生夯實已學知識。因此,明確、到位的知識目標是非常必要的。知識目標應是對所復習知識提出的具體的、細化的要求。教師可以這樣描述知識目標:( 1 )掌握下列有關人的身高、體重、發型、面部特徵及著裝特點詞彙的音、形、性、意(列出教科書上的黑體詞);( 2 )熟練說出並能正確寫出下列表達法: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 is medium... 等。這樣,學生對所學詞、組、句的掌握程度就比較清楚了。
案例 5:人教版《新目標英語》八年級 ( 下冊)某一單元 reading 部分第一課時教學目標設計的陳述及課堂上師生表現情況的描述。
我有一次在八年級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讀懂單元末的長篇閱讀,備課時做了大量的工作:把所有學生可能不懂的單詞、片語、長難句型統統列為教學目標。單詞釋義和片語造句等都翻遍詞典尋求最佳解釋和最佳例句,以為給學生最大的幫助和最佳的學習途徑,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效率,結果卻事與願違:課堂上,筆者辛苦地講課,學生認真地記筆記,但看得出他們很被動、毫無趣味。詞語講解和練習剛進行了一半,下課鈴就響了。那一瞬間,筆者無奈、困惑並思考著這節課失敗的原因。
分 析:從該案例中陳述的教學目標不難看出:該節課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目標設定產生偏差,即該教師將知識目標設定成了該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導致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設置的錯位。結果導致教學目標即閱讀的技能目標沒有實現,知識目標也未完成。
人教版《新目標英語》從八年級 ( 下冊 ) 開始,每單元後都有 reading 的主要教學目標「讀」。教學中通常用兩個課時來完成,而這兩個課時的目標定位各有側重。第一課時,教師應把主要目標定位在對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上。教師備課時,應准確定位閱讀課的「微技能」目標,以便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策略指導。如:引導學生學會如何運用 skimming,scanning 等閱讀方式進行快速閱讀,如何找出文章的主題句等,如何進行猜詞等。在關注意義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關注語篇的結構,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閱讀理解能力不斷得到提高。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可側重於知識目標的達成。需要注意的是,教師為依據課標的相應要求確定知識點,切不可遇點就講,見點就練。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語篇(境)中感知、歸納語言知識,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
一個範例
案例 6:
unit 1 reading (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
教學目標:
( 1 )通過閱讀,絕大多數學生能認讀和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彙: unpleasant,scientist,already,made,factory,simple,such,everywhere,human,shape,huge,snake,possible,electric, seem,impossible,40% 左右的學生對非重點詞彙能基本理解,中等及以上學生能掌握文中的語言點及將來時態的用法;
( 2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部分學生能較為熟練地朗讀課文,並能簡單描述「機器人」基本的特點;
( 3 )在理解文章內容和反復朗讀的前提下,學會根據文章標題和相關圖片獲取新信息的策略; 80% 左右的學生能回答根據文章內容所提的問題,正確率應不低於 75% ; 50% 左右的學生能比較流利地復述文章的大意;
4 )產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學習科學的願望。
由於上述目標運用了適當的行為動詞,對學習內容、結果行為以及結果行為的條件和程度都作了具體的切合實際的界定,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可觀測性,因而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很好地實施。
總之,要真正發揮教學目標的有效作用,關鍵在於教學目標的有效設計。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換位思考,將自己置身於學生所處的位置,並讓學生去經歷、感覺學習的過程,這樣才能夠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B. 怎樣才能保證高考作文拿高分

作文

作文是一門課,上課,教師出題,學生圍繞題目思索,組織,分段編寫,至時交卷,教師批改,評分,發還,如是而已。
我當年也曾這樣理解。因為這樣理解,所以一提起作文,心裡或眼前就有兩個影子晃動。影子之一,這是嚴肅艱難而關系不小的事,比如說,課堂之上,如果寫不好,等第就要下移,不體面;考場之上,如果寫不好,分數就會下降,有名落孫山的危險。影子之二,作文要成「文」,文有法,如就題構思、開頭結尾、組織穿插等等,必須勤摸索,牢牢記住,執筆時還要小心翼翼,以期能夠不出漏洞,取得內行人的贊嘆。 兩個影子合起來,說是等於枷鎖也許過分,至少總是大禮服吧,穿上之後,就不能不正襟危坐,舉手投足都要求合乎法度。回想小學時期,作文課就是這樣兢兢業業度過來的。 那時候還視文言為雅語,作文爭取用文言,在兩個影子籠罩之下,一提筆就想到聲勢,於是開頭常常是「人生於世」,結尾常常是「嗚呼」或「豈不懿歟」。老師當然也欣賞這類近於「套數」的寫法,因而多半是高分數,有時還留績,受表揚。自己呢,有不少年頭也以為這條路是走對了。 後來,漸漸,知道這條路走得並不對,即使不全錯,也總是膠柱鼓瑟。認識變化的歷程,河頭驛站,游絲亂卓,相當繁雜,不能多說。打個比方,起初舊看法佔據天平的一端,因為另一端是零,所以老一套顯得很重。以後日往月來,讀,思,寫,新的成分逐漸增多,終於壓倒了舊的一端。為了明確些,這新的成分,也無妨舉一點點例。例之一,某作家的文章談到,民初某有怪異風格的散文大家談他的作文老師,乃是一本書的第一句,文曰:「放屁放屁,真正豈有此理!」好事者幾經周折,才找到這位老師,是清末上海張南庄作的怪諷刺小說《何典》。我幸而很容易地找到此書的劉復校點本,讀了,也悟出一些為文之道,是「扔掉一切法」。例之二是讀《莊子》,如《知北游》篇答人問「道惡乎在」,說是「無所不在」,然後舉例,說「在螻蟻」,「在稊稗」,直到「在屎溺(尿)」。這是「扔掉一切法」的反面一路,「怎麼樣都可以」。一面是法都錯,一面是怎麼作都合法,這矛盾之中蘊涵著一種作文的妙理,用現在的習語說是「必須打破框框」,或者說積極一些是「必須解放思想」。 本篇的標題是「什麼是作文」,這里就談在這方面的解放思想。作文是一門課程,提到作文,我們就想到這是指教師命題學生交卷的那種活動,自然也不錯。不過,至少是為了更欣

C. 作為一個小學教師應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如何去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

培訓目的:
1、從思想上、態度上、行為上做好一位教書育人的優秀老師。
2、從教書育人的業務素質上進行培訓。
培訓對象:
青年教師
培訓的內容:
1、思想素質
2、業務素質
培訓過程:
首先用王國維借用宋詞,形象地表達了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三種境界來與君共勉: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希望各位老師立志高遠;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希望金橋老師勤奮努力;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金橋的老師終於成功。
一、介紹我教書育人的經驗。
二、老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神聖的,學習是學生的天職,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所以我們義不容辭地作好教書育人的每一件事。
三、思想品德素質培訓——態度決定一切,性格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
1、青年教師必須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心理、性格、行為、情操等方面作學生的表率。
2、知識能力素質,現代教師必須具備扎實、寬厚、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和組織表達,教研創新等方面的能力。
3、必須具備多種綜合能力素質,它主要包括,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情感教育能力,善於扮演「多重角色」教學多面手的能力,駕馭全局的能力,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一句話就是教學創新能力。
4、必須具備身心審美素質,教師必須具備強健的體魄,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審美情操。
5、必須具備協作,溝通能力,與老師、學生、家長相互溝通,提高工作效率。
6、老師必須具有真正為學生服務的思想,以培養合格人才為第一己任,從教樂教,緊握教育的方向盤,堅決排除應試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干擾和慣性影響,切實加強學生對多種能力及素質的培養,永遠不辱教育主使命。
言行一致,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對學生的潛移作用。
四、老師應當是一個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在加強對學生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我們每個教師應當是一個完善的文明人格形象,只有這樣才能有意於學生的精神文明的建設,才能加速學生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
加強學生精神文明建設的教育任重道遠,並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青年教師必須持之以恆,及時總結調控,經常開展教育討論活動,以至真正消除教育之「盲點」,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希望;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獲得成功。我們不能把學生當作沒有理想,沒有情感的被動的受理者,而應該把他們作為有理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動發展個性。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們的意願,尊重他們的人格,把他們當作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馴服物。所以用孩子的心靈深處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顯然是最節省能源的方法。
教育學生要有信心,努力學習,給學生一些名言名語名例作為學生的動力,如:「我是金橋學校的學生,我要誠實、勤奮、拼博、創新;愛我金橋,努力學習,愛我祖國,立志成才;愛我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
五、要求老師切實培養學生的品德(尊師孝父,團結同學,遵守紀律;文明愛校,誠信負責,勤奮進取);心理發展(自信自強,自定自律,快樂生活);能力發展(生活能力,表達能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辦事能力);身體發展(保護視力,保正睡眠,保證營養,保證衛生,特長發展,弱科提升,社會素質發展,素質弱點矯正等)。
相信:金橋學校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是可成才,老師的教鞭下有「瓦特」,老師的冷眼中有「牛頓」,老師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老師應該做到這些。

對青年教師業務培訓

首先明確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生存線、發展線。要求以教學為中心,以活動為平台,以課堂為陣地,以評價為機制,以制度作保證加強教學管理,遵循教學規律,強化教學規范;牢固樹立學習意識,目標意識,科研意識,責任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效率意識,要以一流的思想理念,一流的精神狀態,一流的工作作風,一流的方式投到教學工作中。
教學常規
一、台上十分鍾,台下十年功——備課求實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可分為備課和寫教案。
1、教師假期中應在流覽教材的基礎上做到提前一周備課,平時要有一周的儲備課,在上課要進行預習和默講,嚴禁教師無教案上課。
2、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相結合,個人備課要做到五備: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作業。
3、動手寫教案前,要閱讀與教材有關的參考書,明確教學目的和雙基要求,在去粗取精的基礎上書寫教案,做到思想教育和知識教育並重,做到研究課程標准,研究考綱,研究教情和學情,研究教法和學法,精心積累備課資料;精心制訂教學目標;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精心選擇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課堂練習;精心編寫達標訓練;精心研究學法指導,做到重點突出,難點分散,訓練設計得法,教法運用恰當 ,反饋矯正及時。
4、青年教師要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因為備課組把集體備課作為信息交流和相互學習的平台,把集體備課的重點放在對課程標准和考試說明的把握上,放在對教材教法、學法的研究上,放在對例題、習題、作業和檢測的設計上,提倡使用教案一體化(一人主講,人人發言,集體定稿,資源共享)。
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上課求活
1、具體做到:教學對象,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目標,發展整體素質;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教學關系,民主互助合作;教學方法,啟發內化轉化;教學語言,生動精練,抑揚頓挫;教學環境,和諧愉悅共鳴。
2、堅持五主教學原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主幹,能力為主心。
3、突出三轉五讓: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變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為智能並重,讓學生自己觀察,讓學生自己思考,讓學生自己表述,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4、開放課堂教學: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在五個字上下功夫,(一)突出「實」字,課堂內容要實在。(二)突出「巧」字,對教學內容要巧設計,巧安排,要選擇恰當的教法,為求充分展示知識的發生和形成過程。(三)突出「精」字,訓練量要適度,質量提升,效要當先。(四)突出「活」字,在課堂教學中靈活處理好記憶——理解——適用三者間的關系,靈活地將問題教給學生,從知識到問題,從問題到方法,再從方法到能力,充分體現教師點撥到位,激活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讓學生的思維和感覺器官和諧運動,氣氛活躍,充滿活力,師生互動,達到教學的最佳結合。(五)「新」,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創新的思維處理「知識——能力——方法」三者之間的關系。通過上述五個方面,把知識教學,方法點撥,能力訓練,情操陶冶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立體的多功能的教學效應。在充分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通過自學、討論、輔導、練習等環節,努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高效地學習。
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十法:
1、組織教學:
a請同學們集體唱一支歌;b集體朗誦;c口頭作文。
2、巧設導語。
3、設計板書:
a字體變化;b故意寫錯字;c變換表述形式;d圖表、圖畫式;e請學生板書。
4、注意教態:
a表情;b姿態;c手勢;d微笑語言。
5、說話聲音變化:
a調整音量;b調整音調;c調整音速;d以情感人。
6、引導想像:
a勾勒形態;b樑上色彩;c使畫面動起來;d讓畫面更細致,更逼真。
7、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之中。
8、請學生猜測老師。
9、適當用一點班級用語。
10請學生說、讀、寫。
每節課寫好教學反思。
三、書山愚公不移,我移,學海鄭和不渡我渡——作業求精。
1、備課組要求青年教師自編課時練習,編寫練習要做到典型、新穎、靈活、針對性強,實用性好,綜合性高。
2、青年教師要注意課時練習要源於課本,高於課本,回歸課本,即從課本中來到課本中去。
3、作業份量適中,語、數、英三科每天的作業不超過40分鍾,其它科目作業量不超過30分鍾,要立足課堂,立足課本。
4、提倡分層作業,分層要求,分層達標。
5、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規范,做到作文不隔周,其它作業不過夜。
6、改變作業的傳統形式,各學科可階段性的布置一些帶有研究性的長效作業,即:學期性作業,開放性作業,實踐性作業和研究性作業。
7、課時練習要做到有講必發,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
四、輔導求細
輔導應以自主、個別、小型、分層為主,集體輔導為輔,輔導既要注意提優,更要注意補差,做到提優補差並重,課內課外同進。
五、考試求嚴
1、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實行周考制度,高一、高二實行單元過關檢查。
2、端正考風,嚴肅考紀,杜絕弄虛作假和舞弊行為發生,確保考試成績的真實性。
3、做好試卷的講評工作。
4、對每次考試都作好分析、總結、反思。
六、實驗求詳
要求老師寫出實驗目的,實驗過程,證明某種觀點。
抓教學重點
1、培優生:
(1) 理想教育
(2)目標激勵
(3)方法指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4)學會競爭(在競爭中學習,在學習中競爭)
(5)榜樣引路(學生之星,定期推出)
2、邊緣生轉化:
(1)准確定位(每班十名左右,分到各任課教師進行包教)
(2)建立檔案(跟蹤考查,跟蹤指導)
(3)培養品質(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品質)
(4)責任到人(學教同體,捆綁評價)
(5)定期輔導(零距離,小規模,個別化,面對面)
(6)政策傾向(課堂提問,作業批改,課外輔導,試卷評析)
(7)非智力開發(理想,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
(8)夯實基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優化教學策略
1、建好學科「錯題集」
錯題集主要用來積累學生在作業在作業,練習,試卷中做錯的題目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並對其進行必要的原因分析和訂正,同時進行適當的針對訓練。老師每周對學生的錯題進行一次檢查和批閱,每兩周對學生錯題集的積累情況進行一次總結,上好錯題訂正指導課,通過錯題集的積累、分析、訂正和針對訓練,使學生達到自我分析,自我糾正,自我補充,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目的。
2、培養學生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的習慣,老師每天要它排一定時間,讓學生進行一天學習的日清,確保每個學生一天學習下來不留問題,不留盲點,不留遺憾,每周安排晚自習時間讓學生對一周的學習按學科進行周清,通過「堂清日清周清」,培養學生總結反思的能力,把「堂清,日清,周清,總結反思」的過程看成是學生再學習,再積累,再提高,再成型的過程。看成是學生歸納整理知識,系統網路知識,分解重組知識,遷移再生知識的過程。
聽課,評課活動
青年教師每周一課:各年級、各學科每周必須開設一堂公開課、示範課、研究課、匯報課或觀摩課。開課前,要進行集體備課(集眾人經驗於一體,集群體智慧與一身);開課中,組織本組教師全部參加聽課,並作好聽課記錄。開課後,要組織全組教師認真評課,評課時重點談不足,談建議。
總之,提升青年教師業務,是通過教研組,備課組活動來培訓;通過教學活動與競賽來培訓;通過青藍工程,名師工程來培訓;通過本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應用來培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培訓;通過業務考試來培訓,通過課題的研究來培訓。是以會帶訓,以學帶訓,以課帶訓,以研帶訓,以考帶訓,以評帶訓,以壓帶訓。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使青年教師都能成為學習型,研究型,專業型綜合型和創造型的新型教師,成為能說、會教、懂管、善研、敢為的現代型教師。

D. 《歸去來兮辭》中「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的解釋

既要探尋那幽深的溝壑,又要走過那高低不平的山丘。

唐滿先選注版《權陶淵明詩文選注》:「窈窕:這里形容山路幽深。壑:山溝。這句指乘船經過幽深的山溝。崎嶇:高低不平的樣子。這句指乘車經過高低不平的丘陵。」

郭錫良等編《古代漢語》:「窈窕:深遠曲折的樣子。壑:山溝。邱:小土山。上句寫水路深遠曲折,下句寫山路崎嶇艱險。」

郭維森等譯注《陶淵明集全譯》:「窈窕:幽深曲折。壑:山谷。崎嶇:山路不平。丘:小山。曲折蜿蜒進入深邃的山谷之中,又沿著崎嶇的道路登上山丘。」

許嘉璐主編《古代漢語》:「窈窕以尋壑:尋窈窕之壑。窈窕:幽深曲折。壑:山溝。崎嶇而經丘:經崎嶇之邱。」

高中教材《語文》(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必修5)給出的翻譯是:「既探尋幽深曲折的山溝,也經過道路崎嶇的山丘。」

E. 歸去來兮辭寫農事之暇的句子

原文句子: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翻譯:有時沿著幽深曲折的小溪進內入山谷,有容時也順著崎嶇坎坷的小路登上山峰。

唐滿先選注《陶淵明詩文選注》:「窈窕:這里形容山路幽深。壑:山溝。這句指乘船經過幽深的山溝。崎嶇:高低不平的樣子。這句指乘車經過高低不平的丘陵。」

郭錫良等編《古代漢語》:「窈窕:深遠曲折的樣子。壑:山溝。邱:小土山。上句寫水路深遠曲折,下句寫山路崎嶇艱險。」

郭維森等譯注《陶淵明集全譯》:「窈窕:幽深曲折。壑:山谷。崎嶇:山路不平。丘:小山。曲折蜿蜒進入深邃的山谷之中,又沿著崎嶇的道路登上山丘。」

許嘉璐主編《古代漢語》:「窈窕以尋壑:尋窈窕之壑。窈窕:幽深曲折。壑:山溝。崎嶇而經丘:經崎嶇之邱。」

高中教材《語文》(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必修5)給出的翻譯是:「既探尋幽深曲折的山溝,也經過道路崎嶇的山丘。」

閱讀全文

與歸去來兮辭集體備課課程標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