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標題語文教學教什麼與怎麼教的問題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李先權
初中語文老師時常感嘆:「我們該教的都教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也夠給力的了,可學生的語文成績老是提不高,甚至越考越差。現在不知道怎麼教語文了。」作為一名教師能夠思考教學中的問題,本身是件好事,說明從一味踐行教學開始轉為反思自己的課堂,有反思就有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可能,但是,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很多老師卻把一切原因歸咎於學生,說現在的學生基礎如何如何差,或者學生如何如何不好教,講的都是客觀原因,很少有老師從主觀上找原因,從自身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查找症結,尋求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每次下鄉,我聽了不少的語文課,總的感覺,現行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表面化、淺層化、或者是從已知到已知的教學,學生沒有多大收獲,一堂課下來學生往往還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礎上,沒有什麼提高,基本上是走過場,無實效可言,試想,教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的是淺顯的低層次的知識內容和低要求的能力訓練,學生又怎麼能應對要求越來越高的考試呢?明年的中考,語文加20分,滿分是140分,閱讀題目的難度有可能還要加大,那麼我們平常的語文課堂教學如果不及時調整,其差距會越來越大,面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我們語文老師不僅愧對學校,更愧對學生家長。總而言之,當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缺乏課堂教學可持續的有效性;二是缺乏課堂教學恰當的高度,具體說來有三個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備課平面化
備課是教師課前應有的准備,充分與否,科學與否,決定課堂教學的好壞,有好的備課必然有好的課堂教學,那麼有怎樣的備課就必然有怎樣的課堂教學面貌。目前,教師備課的主要問題集中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由於語文老師對一個單元的話題關注不夠,對文本鑽研不深,對學情考慮不周,致使確定教學目標時,一是找不到課堂教學科學合理的邏輯起點,教學目標設立過低,這就決定了當堂的教學是在很淺的層面上徘徊,學生顯然得不到應有的提高,二是幾個教學目標點之間沒有梯度,都是在一個平面上,或一個層面上設立,導致課堂教學是平面化的教學,沒有層次感,比如:一堂課教了字音後教字形,教了字形以後又教詞語,雖然課堂教學設計的是字音、字形、詞語三個方面的教學內容,但都是停留在學生比較熟悉的一個教學層面上,即字詞的教學;再如,有的語文教師站位稍微高一點,第一個目標設為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內容,第二個目標設為理清全文線索,這兩個目標既沒有梯度,又沒有深度,課堂教學只是在理解的層面上稍微展開了一下,沒有上升到精讀課文,領會思想內涵,進而品讀課文,品味語言的精妙,因而鑒賞課文,欣賞寫作的高妙。其次,圍繞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時也是單一化的設計,在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點到為止的教學,沒有廣度,更沒有深度;沒有重點、難點,更沒有核心問題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致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即使是在一個平面上反復進行,也往往是支離破碎的教學。因此,備課的平面化,必然會導致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表面化、淺層化、碎片化,這是導致初中學生語文成績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活動形式化
新課改推行以後的一段時間,大量的學生學習活動充斥著課堂,開始覺得很新鮮,因為沉悶已久的課堂早已失去了生命力和吸引力,一旦我們聽到滿堂的掌聲、喝彩聲、笑聲、討論聲,或看到學生踴躍回答問題的教學局面時,頓覺這樣的語文課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充滿生氣的好課,贊不絕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實踐的一次次檢驗,或者經過一次次考試的直接檢驗,我們發現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並不理想,學生的語文成績沒有多大改觀,我們開始反思,漸漸明白這是作秀的課堂,表面的熱鬧掩蓋了課堂教學的本真,大量的學生學習活動附在課堂教學的表面,實質上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活動無序。
凡課堂上開展比較大型的學生學習活動如戲劇表演、辯論賽、采訪等都需要老師精心組織,做到活動嚴謹慎有序,不要求有好高的水準,但需要嚴格的組織紀律,活動的散亂只能帶來教學活動的低效或無效,除了活躍班上的氣氛外,對本堂課的教學沒有多大的輔助作用,是為開展活動而開展活動。好的教學活動是有助於學生熟悉文本、理解文本、探討文本、研究文本,開展有層次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有一個完整、深刻的體驗過程。
2.活動過多、過繁。
好的課堂教學不以教學活動的多寡而論,要看實際需要。反觀我們的語文課堂,有些活動是多餘的,有些活動是重復的,活動不精簡,佔用了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沖斷了教與學的鏈條,掩蓋了真實的教學過程,有時偏離了課堂教學的中心內容,在課堂教學的落實上大打折扣。
3.活動失去依存。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無論課堂上的哪一種學習活動都要有與之相依存的支撐點,否則,再好的活動只是游離課堂教學內容之外的形式。教師設計或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時,首先應有明確的目的,其次要有與之相對應的學習任務,第三要有學習活動的組織要求,第四引導學生參與活動要有積極性、靈活性、自律性。不然,不管什麼樣的學生學習活動在課堂教學的操作中就會失控或者落空。因此,選擇、組織活動的合理性應依據相應的教學內容,課堂教學進行到什麼階段,上什麼教學內容,選擇什麼樣的學習活動不是隨隨便便的。比如討論活動,不是遇到問題就討論,而是遇到有探究價值的一般難度比較大的問題時,才宜於開展。再比如交流活動,其前提一定是學生獨立思考之後才進行,其對應的問題大多數是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產生較為充分的個性認識,再在交流中發生思想碰撞,才有效果,才能讓學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更全面的認識,更多的是在同學的思想碰撞中產生思想的火花,有更新的發現,有更獨到的體會,從而組織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這樣的學習活動才有意義,才有作用,才真正體現開展這樣的學習活動的實際效果。
三、教學邊緣化
如果把我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比作一座富麗堂皇的殿堂,我們很多語文老師只是帶領我們的學生在殿堂的圍牆外辛辛苦苦地跑了一圈又一圈,沒有找到殿堂的大門,沒有真正踏上殿堂的台階,享受步入殿堂的輕松、愉快,觀光無限的美麗。所以我常說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圍式的教學,或者是邊緣化的教學,沒有觸及課堂教學的核心部位,問題的症結有四:
1.挖掘不夠。
現在,語文課堂教學比較糟糕的是很多語文老師不分文體、不分單元、不分題材教現代文,偏離文本的教學價值太遠,一般教得比較淺近,大多數老師花大量時間「磨」字詞,美其名曰「夯實基礎」,剩餘一點時間再引導學生領會課文,顯得倉促無力,根本談不上花大力氣引導學生品讀課文、鑒賞課文。語文教師手頭拿到一篇課文,首先想到的是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其次是結合文本和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我應該分幾課時完成本篇課文的教學任務。那麼教學前第一道工序是看單元提示和課後的練習題,把握單元話題和搞清編者的意圖;第二道工序是深鑽教材,吃透文本,理清課文幾個相關聯的教學核心點;第三道工序是根據學生實際,結合文本要求,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第四道工序是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第五道工序確定教法和學法,課前准備才算基本完成。不然,教師無法把握一篇課文的教學命脈。
2.著力點不夠。
即使我們的老師明確了應該教什麼和怎麼教兩個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又比較盲目,一種情況是該講的不講,不該講的大講特講,教學用力沒有花在關鍵處;另一種情況是不知道怎樣抓住教學的薄弱點和空白點趁熱打鐵,不知道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層層追問,窮追不舍,不知道發現學生的疑點和受阻點及時拓展,化難為易,化深為淺,很多語文教師一貫的做法是平均使力,課堂教學的節奏感不強,詳略不當。
3.針對性不強。
教師不是以想方設法解決學生的問題為教學落點,而是一心一意把預設的教學內容講完,因而課堂上不充分暴露學生的學習問題,而是嚴格依照教學步驟展開教學,完成教學內容的講述,最終的結果是內容教完了,而學生在課堂上遺留的問題沒有真正解決,長此以往,問題越積越多,學生一個個先後掉隊,後進生面越來越大,教學越教越差,教師越教越累。
4.落實不夠。
課堂教學的落實除了清晰地完整地解決了學生的學習問題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訓練外,還要留有10-15分鍾時間讓學生當堂訓練,精心設計與當堂教學內容相對應的練習題,做到教什麼練什麼,教練統一,同時設計練習要講究梯度、量度、強度、效度,讓學生對當堂所學的內容真正落實過關。這個教學環節,多年來恰恰被我們語文老師所忽略,即使有,也顯得比較隨意,往往就湯下面,套用書本上或基訓上的題,沒有精心設計,一是時間不夠;二是量度、強度、梯度不夠;三是教練不統一,因此,課堂教學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其實,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還很多,我只不過擇其我們完全通過自身努力能夠解決的幾個問題,引起我們高度關注,並加以改變,擺脫眼下的教學困境,不然,擺在我們學生面前的依然是「一條彎彎的河」,不知道怎樣渡過,教師茫然,學生痛然。
如果考試題已經做過,那肯定是一件大好事,當然,需要你「更上一層樓」;
Ⅱ 如何讓教學中學生的深度學習真正發生01
深度學習是一種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者能夠批判地學習新思想和分析事實,並將它們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進而提升學習層次,強化學習能力,去適應新情境、探究新問題、生成新能力的綜合學習。目前,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如形式化、程式化、碎片化等淺層學習的問題和現象。事實上,要想使得學生取得數學學習的最佳效果,只有在課堂中通過深度學習,才能不斷建構自身的數學體系,同時體會思考的樂趣。
一、「求真」――深度學習的保鮮劑
學習情境的真實展現和學習過程的真實展開,是學生自我建構知識結構的必備條件,只有真正經歷用已有數學活動經驗不斷解決新問題的過程,學生的深度學習才有可能發生。
1.開展真研究。
利用學生已知經驗,組織學生研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方式,但在課堂上往往受時空的限制,有時很難有效地完成,要麼蜻蜓點水,要麼變成個別同學的研究,最終演變成了假研究。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六下《認識圓柱》時,常常請學生用帶來的圓柱體物體觀察交流,總結特徵。從課堂教學來看,有一部分學生並沒有參與到研究中來。如果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引發思考、啟迪思維,真正感受圓柱的特徵,課堂交流討論就會更有質量,對圓柱的認識就會更深刻。
2.落實真經歷。
學習中的真經歷一定是遵循認知規律的,學生體驗數學知識形成與發展的過程,親歷「重蹈人類思維發展中的那些關鍵性步子」,學生才會進行深度學習。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五上《小數的意義》時,一個學生解釋「一張桌子的寬是0.5米」時說:「0.5米就是分米。」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回顧這位教師的板書,不難尋找到問題的根源。
板書:
一位小數 兩位小數 三位小數
0.1= 0.01= 0.001=
0.3= 0.04= 0.005=
盡管教師在教學時依託情境,但板書時卻屏蔽單位,從而導致學生認知的脫節。如果在例題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回答,把帶有單位名稱的算式摘錄在黑板上,比如0.1米=米,0.04厘米=厘米,組織學生讀一讀,充分感悟小數與分數聯系,發現單位相同,然後再把黑板上的單位擦掉,那將會事半功倍。
二、「求新」――深度學習的催化劑
數學課堂應是學生期待的課堂,每天都有新鮮事、新發現、新收獲,教師需要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有活力,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數學課堂,催化學習的深度展開。
1.任務驅動思考。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材適當加工,設計一些學生能夠「跳一跳」解決的問題,他們就會有新鮮感,自然願意展開學習。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一下《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時,考慮到本學期在學習不進位加時,教材的編排都是從現實生活情境中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學習計算的模式,因而在教學這一課內容時,筆者嘗試改變學習情境,直接利用開放題開展教學。
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照樣子,自己編一道26+□的加法算式。編完自己說一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學生編出了不進位加和進位加,針對學生的差異,筆者展開分層教學,比如通過「26+2」復習不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而通過「26+4」和「26+7」分別完成教材中的例題教學任務。利用學生自我生成的素材,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滿足學生學習的成就感。
2.實踐建構新知。
數學的嚴謹性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砍去那些不合邏輯的錯誤東西,保持數學的純潔性,但如果教學中處理不好,它也會砍去數學中生動活潑的思想。在建構新知的過程中,要多實踐多體驗,去找回數學的活力。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二上《認識厘米》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清晰建立厘米的概念,筆者藉助1厘米小棒,同座合作把各自1厘米的小棒連起來,認識2厘米。而認識5厘米,則先估計,後用1厘米的小棒去量,邊量邊用短豎線做記號,在不知不覺中創造出了一把簡易的尺子。學生在多樣的活動中,不僅經歷了尺子的演變和製作過程,感受到數學文化,更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神奇和意趣。
三、「求聯」――深度學習的活性劑
數學教學除了要有一個橫向的透視,也要有縱向的穿透,尋求數學的源與流。在教學中力求呈現數學動態統一、相互關聯、鮮活生動的形象,而不是片斷局部的、彼此分割的知識條塊和記憶庫。
1.整合建立聯系。
教材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圍繞教學目標,尋找它們的內在聯系,並使之有機整合,建立合理有序的知識結構,在這樣的深度學習中,學生的思維得以發展。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三上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12×3」時,教材上呈現了擺小棒、口算和列豎式三種方法。面對這些素材,教師應根據它們各自的特點,建立起它們內在的聯系。
(1)小棒、口算應為筆算服務。結合擺小棒,讓學生觀察發現「單根」有3個2,2×3=6,「整捆」有3個十,10×3=30,合起來是36。藉助小棒為筆算的算理理解做好准備。
(2)比較兩種演算法。學生之前已經學習了一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這里的豎式可以放手讓學生嘗試。教學時可以根據列出的豎式,結合擺小棒和口算的方法,讓學生講講算理,結合講算理的過程,展示豎式計算的完整過程,清晰計算每一步的意義。
(3)梳理小棒、口算、筆算三者之間的關系。計算12×3,我們可以擺小棒算,可以口算,也可以筆算,那麼它們在計算上有什麼共同之處?知識的梳理可以減輕學生的思維負擔,同時也滲透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思考方式。
2.溝通構建整體。
單元之間的承續,以及單元中每個知識點的銜接,都需要我們在備課和教學中多思考,教給孩子「打包」知識點的方法,他們能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比如在學習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面積和體積時都是不斷轉化成已經學過圖形的面積或體積來學習新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有瞻前顧後的意識,這些知識點雖分散在不同的單元和年級,但是教學時要有板塊意識、整體意識,讓學生能有效建構數學知識體系,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思考的方法。
深度學習是對學生學習提出的一種較高要求,作為教師只有深度鑽研、深度反思,才能促成學生努力學習、學會學習、享受學習,最終達到深度學習的最佳狀態,讓學生真正在數學學習中樂此不疲。
Ⅲ 老師們的日常備課需要花多少時間
對於一個新的老師,他的日常備課時間是需要花一個小時左右的,但是對於一位優秀的老師來說,他們是不需要任何時間來備課的。因為所有的知識都在他們腦子裡面。
Ⅳ 什麼是大數據時代職業教師應該怎麼做
隨著大數據時代出現有人曾這樣預言,隨著MOOC、微課、學堂等基於網路的教學形式的出現,我們這些中小學教師弄不好是會下崗的。這是不是危言聳聽呢?
對此,我們不要急於給出答案。我想說的是,當下這個「大數據」環境,究竟會給我們中小學教師帶來怎樣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又將如何應對?一言以蔽之,也即是說: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我們准備好了嗎?
在今天學生利用網路完成作業已經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了,因為他們本就是網路世界的原住民。50後、60後充其量只是網路世界的移民而已。問題是,原本也是原住民,至少是最初的移民的90後、80後、70後的中小學教師居然對網路背景下的學生知識的來源也缺乏清醒的認識,恐怕所謂「可能會下崗」的言論就不再是危言聳聽了。
我們要明白的是,大數據時代下,教師在知識層面將無任何優勢,當學生面對網路這個巨大的知識海洋,老師的半桶水完全失去了意義。老師存在的意義就是在知識和能力之間構造一座橋梁,這個橋梁叫做訓練。所以說,未來教師的有可能的體育教練型的,需要為學生制定一對一的訓練計劃。
大數據背景下,作為教師基本功的閱讀、命題的能力早已經慢慢地弱化了。梭羅如果再世,恐怕會發出人們不只是發明了工具,更讓自己成了工具的工具的感慨了。這是教師站在「人」的屬性意義上,面對大數據時代的尷尬。
荒蠻時代人們的知識主要來自生活,來自自然與社會;慢慢的,人們學會了書寫,有了書籍,於是書籍成了人們知識的來源;再往下,出現了老師,有了學堂,人們的知識,就從老師和課堂那裡來了。隨著時代和技術的發展,有了無線電、收音機、電視、電腦、網路之後,人們知識來源的渠道就越來越多了。於是幻燈機、收音機、錄音機、電視、電腦、網路、電子白板、微格教學技術一撥一撥地走進了教室,也一撥一撥地離開了教室。
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到今天,有了MOOC、微課、翻轉課堂、在線課堂,尤其是出現了智能手機後,學生的知識,再不必完全依賴書本、教師或課堂了。尤其是博客、微博、微信、APP等社交圈和自媒體的出現,使得人們獲得知識的途徑更便捷了。
學習方式的變化勢必帶來教學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變化。可悲的是,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我們的教育管理思想、教育觀念、教學技術,還停留在農耕時代,甚至原始時期:一味地拼時間,游題海,上班簽到,下班簽走,上班期間還有沒完沒了的巡查、通報。管理者更多地將精力轉移到備課筆記檢查、推門聽課、教學質量分析(其實就是開會表揚和批評)上了。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老師們呢,也不得不將精力放在了應付這些檢查和考核上,很少有人還有精力用於研究學生、教材、課堂上,更不要說研究教育了。同時,作為教師基本功的閱讀、命題的能力早已經慢慢地弱化了,我們幾乎尷尬地陷入了一個離開了參考資料和電腦網路就無法進行教學的境地了。
在這個網路社會,一方面我們獲得的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支離破碎的。單就閱讀而言,我們的閱讀已經沒有了深度,我們的閱讀更多的是「淺閱讀」式的。微博不就是一句一句的嗎?而且,這一句一句還往往是沒有聯系的,就是那最長的一句也超不過七十字——試問:即便是這一句,我們又有多少人、多少時候能耐著性子慢慢推敲呢?寫的人一般不會,看的人更不會。我們關注的是搶人眼球的犀利的另類的詞語,於是標題黨出現了。
這樣的情形下,教師和學校還是知識的權威和殿堂嗎?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教師如何做教師?
大數據背景下的教師要走進網路
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許多情況下是要藉助網路技術的。比如在線教育、PK學堂(國內首創競賽式學習平台,好玩刺激、激發興趣,高效快捷,成就名師,線上學習從PK學堂開始),作為一種教學形式,我們在設計製作的時候,重要的恐怕不只是技術,更重要的是要改變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並藉此來影響學生的學習理念和生活觀念。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必須走進網路,關注網路上與我們所教學科有關的甚至沒有關聯的新動態、新知識、新技術、新思想。否則,我們這些移民跟那些原住民的溝通是會發生阻滯的。即便是「屌絲」、「打醬油」、「油菜花」之類的網路詞語,看起來膚淺的東西,但如果我們不走進網路,我們在原住民面前就永遠只可能是一隻「菜鳥」,即便是這樣低層面的東西,我們如果一無所知,也是會影響我們的教育行為與學生的具體情況的匹配的。
另一個方面,我們必須盡可能從台前走到幕後,從屏前面走到屏後去。我們如果真想要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發揮展示,我們就得走進幕後,給他們以實實在在的幫助與支持,或是默默的支持。所謂「從台前走到幕後」,即盡量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你成為他的幫助者,影響者。而「從屏前面走到屏後」強調的則是課程的開發與設計。
在大數據背景下,我們早已經不是知識的控制者了,在許多知識面前我們甚至已經落在學生後面一步,幾步了。我們的優勢或許就只有閱歷和經驗了,然而,這正是學生身上所缺乏的,也是他們最需要的。或許我們能對學生產生影響的東西就在這里,僅此而已。
Ⅳ 課程直播都有哪些形式
1、智慧教室直播:
直播場景:金融數據解析直播,理科推算類課程直播,數據分析類課程直播等
以上直播形式選取自德勝智課。僅供參考。
Ⅵ 社會科學總在發生變化,大學老師怎麼輕松備課
想當老師呢,就別指望一篇課件用幾年
人文社科的知識日新月異,教師的學習和發展是永不停滯的,課件至少一學期要翻新一次
教師時間比較多,雖然是碎片化時間,干別的不行,備課綽綽有餘
一個課都不想備的老師,要麼是老專家,要麼就是小傻瓜了,你說呢~
Ⅶ 語文課堂教學待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李先權
初中語文老師時常感嘆:「我們該教的都教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也夠給力的了,可學生的語文成績老是提不高,甚至越考越差。現在不知道怎麼教語文了。」作為一名教師能夠思考教學中的問題,本身是件好事,說明從一味踐行教學開始轉為反思自己的課堂,有反思就有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可能,但是,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很多老師卻把一切原因歸咎於學生,說現在的學生基礎如何如何差,或者學生如何如何不好教,講的都是客觀原因,很少有老師從主觀上找原因,從自身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查找症結,尋求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每次下鄉,我聽了不少的語文課,總的感覺,現行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表面化、淺層化、或者是從已知到已知的教學,學生沒有多大收獲,一堂課下來學生往往還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礎上,沒有什麼提高,基本上是走過場,無實效可言,試想,教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的是淺顯的低層次的知識內容和低要求的能力訓練,學生又怎麼能應對要求越來越高的考試呢?明年的中考,語文加20分,滿分是140分,閱讀題目的難度有可能還要加大,那麼我們平常的語文課堂教學如果不及時調整,其差距會越來越大,面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我們語文老師不僅愧對學校,更愧對學生家長。總而言之,當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一是缺乏課堂教學可持續的有效性;二是缺乏課堂教學恰當的高度,具體說來有三個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備課平面化
備課是教師課前應有的准備,充分與否,科學與否,決定課堂教學的好壞,有好的備課必然有好的課堂教學,那麼有怎樣的備課就必然有怎樣的課堂教學面貌。目前,教師備課的主要問題集中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由於語文老師對一個單元的話題關注不夠,對文本鑽研不深,對學情考慮不周,致使確定教學目標時,一是找不到課堂教學科學合理的邏輯起點,教學目標設立過低,這就決定了當堂的教學是在很淺的層面上徘徊,學生顯然得不到應有的提高,二是幾個教學目標點之間沒有梯度,都是在一個平面上,或一個層面上設立,導致課堂教學是平面化的教學,沒有層次感,比如:一堂課教了字音後教字形,教了字形以後又教詞語,雖然課堂教學設計的是字音、字形、詞語三個方面的教學內容,但都是停留在學生比較熟悉的一個教學層面上,即字詞的教學;再如,有的語文教師站位稍微高一點,第一個目標設為通讀全文,了解全文內容,第二個目標設為理清全文線索,這兩個目標既沒有梯度,又沒有深度,課堂教學只是在理解的層面上稍微展開了一下,沒有上升到精讀課文,領會思想內涵,進而品讀課文,品味語言的精妙,因而鑒賞課文,欣賞寫作的高妙。其次,圍繞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時也是單一化的設計,在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點到為止的教學,沒有廣度,更沒有深度;沒有重點、難點,更沒有核心問題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致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即使是在一個平面上反復進行,也往往是支離破碎的教學。因此,備課的平面化,必然會導致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表面化、淺層化、碎片化,這是導致初中學生語文成績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活動形式化
新課改推行以後的一段時間,大量的學生學習活動充斥著課堂,開始覺得很新鮮,因為沉悶已久的課堂早已失去了生命力和吸引力,一旦我們聽到滿堂的掌聲、喝彩聲、笑聲、討論聲,或看到學生踴躍回答問題的教學局面時,頓覺這樣的語文課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充滿生氣的好課,贊不絕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實踐的一次次檢驗,或者經過一次次考試的直接檢驗,我們發現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並不理想,學生的語文成績沒有多大改觀,我們開始反思,漸漸明白這是作秀的課堂,表面的熱鬧掩蓋了課堂教學的本真,大量的學生學習活動附在課堂教學的表面,實質上只是一種形式而已,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活動無序。
凡課堂上開展比較大型的學生學習活動如戲劇表演、辯論賽、采訪等都需要老師精心組織,做到活動嚴謹慎有序,不要求有好高的水準,但需要嚴格的組織紀律,活動的散亂只能帶來教學活動的低效或無效,除了活躍班上的氣氛外,對本堂課的教學沒有多大的輔助作用,是為開展活動而開展活動。好的教學活動是有助於學生熟悉文本、理解文本、探討文本、研究文本,開展有層次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有一個完整、深刻的體驗過程。
2.活動過多、過繁。
好的課堂教學不以教學活動的多寡而論,要看實際需要。反觀我們的語文課堂,有些活動是多餘的,有些活動是重復的,活動不精簡,佔用了課堂有限的教學時間,沖斷了教與學的鏈條,掩蓋了真實的教學過程,有時偏離了課堂教學的中心內容,在課堂教學的落實上大打折扣。
3.活動失去依存。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無論課堂上的哪一種學習活動都要有與之相依存的支撐點,否則,再好的活動只是游離課堂教學內容之外的形式。教師設計或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時,首先應有明確的目的,其次要有與之相對應的學習任務,第三要有學習活動的組織要求,第四引導學生參與活動要有積極性、靈活性、自律性。不然,不管什麼樣的學生學習活動在課堂教學的操作中就會失控或者落空。因此,選擇、組織活動的合理性應依據相應的教學內容,課堂教學進行到什麼階段,上什麼教學內容,選擇什麼樣的學習活動不是隨隨便便的。比如討論活動,不是遇到問題就討論,而是遇到有探究價值的一般難度比較大的問題時,才宜於開展。再比如交流活動,其前提一定是學生獨立思考之後才進行,其對應的問題大多數是具有開放性的問題,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產生較為充分的個性認識,再在交流中發生思想碰撞,才有效果,才能讓學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更全面的認識,更多的是在同學的思想碰撞中產生思想的火花,有更新的發現,有更獨到的體會,從而組織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這樣的學習活動才有意義,才有作用,才真正體現開展這樣的學習活動的實際效果。
三、教學邊緣化
如果把我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比作一座富麗堂皇的殿堂,我們很多語文老師只是帶領我們的學生在殿堂的圍牆外辛辛苦苦地跑了一圈又一圈,沒有找到殿堂的大門,沒有真正踏上殿堂的台階,享受步入殿堂的輕松、愉快,觀光無限的美麗。所以我常說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圍式的教學,或者是邊緣化的教學,沒有觸及課堂教學的核心部位,問題的症結有四:
1.挖掘不夠。
現在,語文課堂教學比較糟糕的是很多語文老師不分文體、不分單元、不分題材教現代文,偏離文本的教學價值太遠,一般教得比較淺近,大多數老師花大量時間「磨」字詞,美其名曰「夯實基礎」,剩餘一點時間再引導學生領會課文,顯得倉促無力,根本談不上花大力氣引導學生品讀課文、鑒賞課文。語文教師手頭拿到一篇課文,首先想到的是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其次是結合文本和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我應該分幾課時完成本篇課文的教學任務。那麼教學前第一道工序是看單元提示和課後的練習題,把握單元話題和搞清編者的意圖;第二道工序是深鑽教材,吃透文本,理清課文幾個相關聯的教學核心點;第三道工序是根據學生實際,結合文本要求,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第四道工序是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第五道工序確定教法和學法,課前准備才算基本完成。不然,教師無法把握一篇課文的教學命脈。
2.著力點不夠。
即使我們的老師明確了應該教什麼和怎麼教兩個問題,但在實際教學中又比較盲目,一種情況是該講的不講,不該講的大講特講,教學用力沒有花在關鍵處;另一種情況是不知道怎樣抓住教學的薄弱點和空白點趁熱打鐵,不知道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層層追問,窮追不舍,不知道發現學生的疑點和受阻點及時拓展,化難為易,化深為淺,很多語文教師一貫的做法是平均使力,課堂教學的節奏感不強,詳略不當。
3.針對性不強。
教師不是以想方設法解決學生的問題為教學落點,而是一心一意把預設的教學內容講完,因而課堂上不充分暴露學生的學習問題,而是嚴格依照教學步驟展開教學,完成教學內容的講述,最終的結果是內容教完了,而學生在課堂上遺留的問題沒有真正解決,長此以往,問題越積越多,學生一個個先後掉隊,後進生面越來越大,教學越教越差,教師越教越累。
4.落實不夠。
課堂教學的落實除了清晰地完整地解決了學生的學習問題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訓練外,還要留有10-15分鍾時間讓學生當堂訓練,精心設計與當堂教學內容相對應的練習題,做到教什麼練什麼,教練統一,同時設計練習要講究梯度、量度、強度、效度,讓學生對當堂所學的內容真正落實過關。這個教學環節,多年來恰恰被我們語文老師所忽略,即使有,也顯得比較隨意,往往就湯下面,套用書本上或基訓上的題,沒有精心設計,一是時間不夠;二是量度、強度、梯度不夠;三是教練不統一,因此,課堂教學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其實,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還很多,我只不過擇其我們完全通過自身努力能夠解決的幾個問題,引起我們高度關注,並加以改變,擺脫眼下的教學困境,不然,擺在我們學生面前的依然是「一條彎彎的河」,不知道怎樣渡過,教師茫然,學生痛然。
Ⅷ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該怎樣備課
新課程改革以來,各種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出現。這些教學新理念,對我們的備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備課形式,有值得我們借鑒繼承並發揚光大的方面,也有我們必須大膽拋棄的一面。為了順應新課改的要求,我們必須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既要備形式又要備內容
備形式,是指常規的傳統的備課所要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課時安排、教具使用、教學過程等要素,要在我們的備課中能加以體現。從新課改的理念出發,這些形式的東西,未必要在文字上有很多的表述,最重要的是審視這些要素,通過對這些要素的審視,看看我們的教學設計過程,有沒有加以體現。這些「體現」,又有多少內涵反映了課標的要求,體現了怎樣的新課改理念。傳統的備課形式是按照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具使用、教學過程的先後次序在備課筆記上加以顯現的。如果,我們把備形式和備內容,硬性地做個區分的話,備教學過程就是備內容,教學過程前的所有要素的准備過程,就是備形式。實際上,備形式和備內容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是整體中的兩個部分。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可以繼承傳統的方法,按照原來的次序安排備課的過程。但必須要強調的是,當我們把整個教與學的過程設計完成之後,我們還要對照前面的那些備課要素,檢查我們對教與學的設計過程。這種審視與檢查的過程,就是把備形式與備內容有機結合。或者,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直接擺在備課的首要環節,在完成了課堂上教與學的設計之後,再從中提煉出我們課堂教學上應該關注的教學要素。
既要備知識傳授又要備做人道理
備知識傳授和備做人道理,就是在備課過程中,要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新課改所要求的不僅僅是學生的知識生成,更注重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就是注重做人的培養。根據教材,依照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已有的學情出發,設計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內容,是備課時應該要充分注意和必須把握的原則。
其一,注意知識與知識的內在聯系。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在已有知識的支點上,生長出新的知識,便於學生建構起知識體系,掌握系統化的知識,而不是零散的知識碎片。不僅要注意和學科內知識的聯系,還要注意學科間知識的聯系。
其二,注意知識與現實的聯系。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提取與知識相關的信息,來發現知識,驗證知識,直至達到最高的境界,運用書本上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其三,注意知識與方法的聯系。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與同伴的交流中獲得各種感性的經驗,這是學生獲得理性認識的前提和基礎。把這些感性的經驗,轉化為理性知識,需要發揮大腦對感性經驗的「加工製作」作用。這,是把感性經驗上升為理性知識的關鍵。此時,教師就要善於運用引導、點撥、提示等等教學手段開啟學生的思維。而且這里的引導、點撥、提示,不僅是來自教師本人的,也可以通過教師組織起來的某種學習形式,比如同伴交流、小組互助。也就是,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引導學生把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中的主導作用,讓學生自悟,這更加符合新課改所倡導的自主、合作與創新的教學理念。
其四,注意知識與情感的聯系。新課改所要求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注意創設情感氛圍,運用自己富有激情的語言,到位的情感渲染,激發學生思考,達到情感的升華。並通過這種情感的雕塑,堅定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
既要備教的過程更要備學的過程
新課改理念要求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既是自主學習的過程,又是分工合作的過程。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既有獨立的靜靜思考,也要有彼此之間的互助合作,發揮團隊的作用。新課改理念更要求在以上的基礎上,讓學生的思維碰撞,激發靈感的火花,產生創新的果實。據此,筆者認為此時備課,就要根據學生學習的方式,設計教師教的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合作與創新,就要求我們在備課的時候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讓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傾聽、觀看、回憶和閱讀)。其二,讓學生進行思考(演繹與推理、分析與綜合)。其三,讓學進行交流與表述(這是思維的延續和碰撞)。與其相對應,我們教師教的過程就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溫故復習,出示一段多媒體視頻,講述一個現實案例來引導、設疑,讓學生進入新的課堂教學所需要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去進行回憶和閱讀,調集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儲備。其二,點撥與啟示。學生進行思考的過程所對應的則是老師的點撥與啟示。把課堂教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的學習,並不是只要老師作為一個冷靜的看客。在學生進行必要的思考或者交流之後,學生仍然不得思維的要領。此時,老師最重要的是要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把感性的東西上升為理性的知識,需要老師在思維的方法與技巧上,給予適當的疏導。老師點撥之後,通過學生自我思考,再自我發現,這才是新課改理念所要求的真實內涵。而不是把思考的過程和結論直接告訴學生。其三,概括和總結。概括和總結應該在以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過程之後,是對學生思維成果進行的綜合評述。在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之後,我們還可以把這個過程交給學生,這樣更能符合新課改的精神內涵。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上過程中,教師還要發揮組織教學的作用,發揮「情感渲染」的作用,使課堂教學向著有序有效的目標層層推進。
既要備教學的自然生成更要備課堂的節外生枝
新課改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和傳統的課堂相比,由於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強調知識的在學生大腦中的自動生成,課堂中的「節外生枝」總是要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多一些。所以,課堂上總會出現一些我們預設之外的情況。此時,備課就要考慮到各種問題情境設置之後,由於學生的不同視野,不同的成長經歷,可能會出現的不同思維方式,以及這些思考方式所呈現的不同的思維結果。盡可能的讓這些「節外生枝」,囊括在自己「預設」之中。囊括不了,我們也不要盲目地給予肯定和否定的評價,可以將這樣的「節外生枝」留待課下,師生共同研究,共同思考。
如果說前面三點是我們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對傳統備課的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