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基於重難點備課

基於重難點備課

發布時間:2021-02-10 16:30:07

教學重難點一般放在教學設計哪部分具體說是放在教學目標之前還是之後,能否給出理由,謝謝

教學目標之後,因為教學重難點確定的依據是教學的內容和目標。

❷ 如何基於單元教學確定教學重難點

一是該知識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缺乏相應的感性知識;二是回該知識較為抽象,學生難於答理解;三是該知識包含多個知識點,知識點過於集中;四是該知識與舊知識聯系不大或舊知識掌握不牢或因大多數學生對與之聯系的舊知識遺忘所致.\x0d在教學中,難點如果屬於第一種,教學中則應通過利用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充實感性知識得以突破;若屬於第二種教學中則利用直觀手段,盡量使用知識直觀化、形象化,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如果難點屬於第三種,則應分散知識點,各個擊破;如果難點屬於第四種,則應查漏補缺,加強舊知識的復習.因此,突破難點,關鍵在於對造成難點的原因進行分析,原因找准了,對症下葯就不難了

❸ 如何基於單元確定教學重難點"進行研討

教學重、難點的聯系與區別\x0d教學重點和難點具有不同的性質.難點具有暫時性和相對性.難點內容一旦經過教學被學生理解和解決了,難點就不復存在了,這就是難點的暫時性.同一知識與方法對一些學生(一般學校)可能是難點,而對另一些學生(重點學校)就可能不是難點,這就是難點的相對性.而重點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長期性(只有少數的課時重點具有暫時性,如暫時重點).它並不因為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就退避三舍,而是在一定的教學階段它會貫穿於教學的始終.這是由於重點內容大多都是在知識系統中和育人功能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致.\x0d教學重點與難點又有一定的聯系.有些內容是重點而不是難點,有些是難點而不是重點,而有些則既是重點又是難點.\x0d二、 確定教學重、難點的方法\x0d1、地位作用分析法\x0d根據重點的含義,教材知識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的知識、技能與方法是教學的重點.所以,可以從分析學習內容在教材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來確定是否為教學重點.\x0d2、課題分析法\x0d很多情況下學習內容的標題(課題)就明確了將要學習的主要內容,由此可以根據學習內容的標題(課題)來確定教學的重點.\x0d3、例習題分析法\x0d重點內容的學習要求學生要達到理解、掌握和靈活運用,因此,教材中一般都配比了一定數量的例習題供學生練習、鞏固並形成技能與能力.所以,分析教材中的例習題的安排和配製可以確定教學的重點.\x0d4、理論分析法\x0d這是指根據數學學習理論的分析確定教學重點.根據數學學習理論,學習的關鍵在於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識意義,才能真正感悟和體會到的精髓和實質,也才能體會到知識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才能真正發揮文化的育人作用,也才能真正掌握知識本身和靈活運用其解決問題.\x0d5、學情分析法(經驗分析法)\x0d學情分析法又叫經驗分析法,是指教師根據往屆學生學習理解本節內容的困難程度或者根據知識本身的難易程度再結合學生的理解水平來確定教學的重難點.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確定教學難點.具體可根據難點形成的幾個方面來分析確定.\x0d確定教學重難點除了掌握以上方法以外,還要求教師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知識,否則即使掌握了以上方法也不一定能准確準定教學重點.

❹ 淺談如何找出教學重難點

一、課前准備工作
(一)認真備課,吃透教材。
(二)根據新課內容給學生留適當的具體的預版習作業。權
1、在學案中有層次的練習設計,強化重難點。
2、形式上可多樣,難題或開放題可通過小組討論解決。
二、課上
(一)引入時將本節課涉及到的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
(二)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是關鍵。
(三)合理設計板書是途徑,重點知識一定要留在黑板上。
(四)精心設計練習是保障。
(五)及時的歸納小結。

❺ 教學重難點

所謂教學重點,就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意義、性質、法則、計算等等。如何在數學教學中突破重點和難點呢?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總結、摸索。通過自己十多年來的數學教學實踐,對此問題有如下點滴體會和做法。

一、認真備課,吃透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難點是突破重難點的前提

小學數學大綱指出:小學數學教學,要使學生不僅長知識,還要長智慧……,培養學生肯於思考問題,善於思考問題。做為一個數學教師,要明確這一目的,把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發展學生智力上,著眼於培養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學會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識途。我感到,要把數學之路探清認明,唯一的辦法就是深鑽教材,抓住各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備課時既能根據知識的特點,又能根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精心設計,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課前的充實准備,就為教學時突破重點和難點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以舊知識為生長點,突破重點和難點

小學數學是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每項新知識往往是舊知識的延伸和發展,又是後續知識的基礎。知識的鏈條節節相連、環環相扣、舊里蘊新,又不斷化新為舊,不僅縱的有這樣的聯系,還有橫的聯系,縱橫交錯,形成知識網路,學生能認識知識之間的聯系,才能深刻理解,融匯貫通。數學教學就是要藉助於數學知識的邏輯結構,引導學生由舊入新,組織積極的遷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認識簡單與復雜問題的連結,用數學學科本身的邏輯關系,訓練學生的思維。數學教學並沒有固定模式,實際教學中還要考慮到教學內容的一些特點,當新舊知識之間有緊密的邏輯關系或所學知識與舊知識之間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只是認知結構中原有知識的特例時,教學時就以原有知識為生長點,直接由舊到新,即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因為學生獲取知識,總是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參與下進行的,脫離了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進行教學,其原有的知識經驗就無法參與,而新舊知識連結紐帶的斷裂,必然會給學生帶來理解上的困難,使其難以掌握所學的知識。正因如此,自己在教學中運用了遷移規律,來實現重、難點的突破。

1.若一個新知識可以看作是由某一個舊知識發展而來的,教學中則要突出「演變點」,達到突破重點難點的目的:

如「有餘數除法的驗算」這部分知識,要以前面能整除的除法驗算為基礎。兩類驗算都要用「商和除數相乘」,後者演變的是「還要加上余數」。教學時,不但復習能整除的驗算方法,還以127÷6為例要復習有餘數的除法,其中重點追問:「這道題中127÷6,商21是平均分的127嗎?那麼平均分了多少?驗算時只用商和除數相乘行嗎?應怎麼辦?這一系列問題,大家討論」。這樣就能順利地掌握新規律和驗算方法。

2.若一個新知識可以看作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舊知識組合而成的,教學中則通過突出「連接點」這一途徑,從而突破重點難點:

如「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由同分母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和通分兩個舊知識組成的,它的關鍵問題是因為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教學新知識前復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這是舊知識,並提問: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是什麼?為什麼它們能 為什麼?這時又可用舊知識——通分來代替,則成為兩個舊知識的連接點,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新內容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並請同學們在此基礎上討論此題的計算步驟,抓住規律「化異為同」,溝通新舊知識,從而突破難點。

3.若一個新知識可以看作與某一些舊知識屬同類或相似,教學時則要突出「共同點」,進而突破重點難點:

如除數是兩、三位數的除法是多位數除法的重點和難點,在這部分知識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運用遷移規律,分層次逐步推進,突破各個難點,學好試商的方法。除數是兩、三位數的除法,是以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為基礎的,後者是除數由一位變為兩位、三位,出現了從被除數的哪一位除起,先看被除數的前幾位的問題。但無論除數是幾位數,試商方法都是一致的,即有共同點,就是教學中應抓住的,教學時,先以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為例,復習一位數除法的計演算法則及試商方法,從而啟發學生明白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演算法則及試商方法同一位數除法相同,進而再研究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通過三個層次的教學,總結歸納出除數是一、二、三位數的除法都是從最高位除起,除數是幾位數,就看被除數的前幾位,除到哪一位夠除,就把商寫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數必須比除數小。這就抓住了一類知識的共同點,仿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再把新知歸為舊知識。學生容易理解記憶,為學好多位數的試商,達到正確地迅速地求出商,提高計算能力奠定了基礎。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揭示和建立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找准知識的生長點,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是教學中突破重點難點的又一途徑。

三、依據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選擇板書內容,並以板書設計為突破口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縮影,是揭示教學重點難點的示意圖,也是把握重點、難點的輻射源,板書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它是在吃透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的要求、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把提綱性、藝術性、直觀性融為一體,既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又收到激發興趣、啟迪思維的效果。自己通過多年來的實踐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認真選擇突出重點的板書內容,精心設計板書,並力求做到板書的形式新穎、布局合理、有層次、別具一格,突出重點。例如:在備「正反比例應用題對比練習課」時,為了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我把突破口放在板書設計上:如下:

正反比例應用題對比練習課

不同點:

2.等式:商=商 積=積

相同點:

1.意義:x變、y隨x變

2.步驟:相同

從板書的內容上看體現了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從板書的形式上看,比較直觀,對比性強,學生便於比較,對學生能夠起到引導的作用,於是老師提出問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誰能總結歸納正反比例應用題的異同點是什麼?通過學生的思考與板書內容的溝通,學生便從正反比例的意義上、解題思路上、條件方法上總結出正反比例應用題的異同點。因此教師如何根據教材特點,選擇板書內容,合理設計板書格局是突破重點難點的途徑之一。

四、強化感知,突破重點、難點

幾何部分中的概念及有關知識抽象,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接受,要突破這些難點,教學中必須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用形象、鮮明的直觀教學手段,強化感知,突破難點。

如圓柱與圓錐底面積、高、體積之間,在一定條件下的內在聯系是六年級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因此教學時自己採用直觀教學與代入求值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反復觀察分析,做法分為如下三步:

1.將橡皮泥捏成一個底面半徑為2厘米(即底面積12.56平方厘米),高為5厘米的圓柱體。

板書:已知:r=2 h=5 求S=?(12.56) V=?(62.8)

2.再將這個圓柱體捏成一個以12.56平方厘米為底的圓錐體(學生先想像這個圓錐體的形象,再按要求做)

想算結合:什麼沒變?什麼變了?與原來圓柱體有什麼關系?

(V不變、S不變、形變、H變)

板書:已知: V=62.8 S=12.56 求h錐=?(15)

15÷5=3

3.把圓錐體捏回圓柱體,再捏成以圓柱高5厘米為錐高的圓錐體;

想算結合:什麼沒變?什麼變了?(V沒變、H沒變、S變)與原來圓柱體又有什麼關系?

板書:已知:h=5 V=62.8 求S錐=?(37.68)

37.68÷12.56=3

通過直觀教學和計算相結合,學生發現圓柱體和圓錐體之間的內在聯系:

由於學生自己動手,直觀教學,對所學內容,容易接受,記憶深刻,並通過教具、學具的應用,實際事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所學知識的含義,在理解的基礎上從感知經表象到認識,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五、以形式多樣的課堂練習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精心設計課堂練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因為學生是通過練習來進一步理解和鞏固知識的,也必須通過練習,才能把知識轉化成技能技巧,從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所謂精心設計練習,關鍵在於「精」,精就是指在新課上設計的練習要突出重點——新知識點。圍繞知識重點多層次一套一套地讓學生練習。

例如:「三位數乘多位數」新課知識重點是用乘數百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乘積是多少個百,乘得的積的末位要寫在積的百位上。這一個新知識是在學生掌握一、兩位數乘多位數計演算法則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因此,設計新課練習,要緊緊圍繞新課知識重點,在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上設計以下練習題:

1.完成下列各題計算:

① 314 ② 537

1570 2148

目的:集中時間和注意力放在本節課重點上。

2.計算下列各題:

(1)541×632 (2)712×431

目的:a:乘數個位、十位上數字小,節省時間

b:重點放在本節課上

c:獨立完成三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

3.選擇教材上練習題:

目的:通過在前兩套計算題目的基礎上,總結

4.思考題:

(1)5379×8641 (2)735×1324

目的:a:起到知識滲透、遷移的作用

b: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因而,要突出教學重點,還應在設計授新課的練習題上下功夫。

綜上所述,教師的教服務於學生的學,教師每備一節課,要動一番腦筋,花一番心血,認真研究教學大綱,深鑽教材內容,並結合學生實際,把握教材內容,弄清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教材意圖,合理安排教學環節,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方可找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法和最佳途徑。

❻ 如何把握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集體備課活動發言稿

集體備課活動發言稿 白沙縣第一小學 和毅 把握教學重難點有史以來就是一個貫穿課堂教學研究的問題,在新課改的推行中,仍是教師落實課程理念,探尋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主線。特別是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越來越受到關注的今天,教師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把握教學重難點的能力反映了一名教師解讀文本、研讀教材、調控課堂的水平。因此從教學重難點考慮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合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圓的教學內容,我的備課思路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建立整體教材觀,根據教學內容整體結構找准重點 所謂重點是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中心內容,是知識網路中的連接點,是教師設計教學過程的主要線索。確定教材重點,需要教師建立整體教材觀,要以教材本身為依據,全面研究解讀所教學的內容在整個知識系統中的地位和價值,把握整個單元、以及某一課時教學內容的前後聯系。第一單元圓的教學內容編排結構如下:空間與圖形第一單元圓▲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第一學段:▲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初步認識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初步認識 ▲周長和面積的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四年級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認識五年級上:▲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五年級下:▲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六年級下冊: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圓柱的表面積與體積 ▲圓錐的體積2、 把握教學重點應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 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是理解的基礎,是發展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學生的對基本數學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程度制約著解決問題能力的水平。因此以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來把握教學重點有助於使課堂教學思路清晰明朗,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自主建構。如備圓的面積一課,考慮圓的面積公式是教學內容的基本知識點,圍繞這一知識點進行分析:學生以往學過面積定義和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幾何圖形的面積推導過程方面的知識儲備,也理解了圖形面積的推導過程運用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而且在這一課中需要學生把對圓的面積推導過程的知識系統地結合到原有認知結構中,從而獲得對圖形面積知識的綜合掌握和獲得運用轉化思想解決問題的進一步體會。因此應該把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形成過程,而不應是直接讓學生把公式背熟後高強度地訓練圓的面積的各種計算。3、確定核心問題突破教學難點 所謂難點,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感受到難以理解或接受的內容。這些內容,或是由於知識本身抽象、復雜而難以接受,或是由於學生缺少必要的知識准備而難以接受。要突破學生數學學習的瓶頸,需要確定好教學切入點。有經驗的教師總是牢牢把握住學生認知基礎與教學內容之間的沖突設計好啟發性的問題進行引導;好的教材也如此。有效的引導常常反映在對核心問題的把握上。比如備圓的認識(一)這一課,學生要學習的知識點很多,包括圓的特徵、圓心、半徑、直徑、圓心和半徑的作用、如何畫圓等知識,如果每一知識點都分開來一一教學,既耗時又耗力。通過分析,其實這些知識點都是圍繞圓的特徵而展開的,如畫圓的方法、圓心和半徑的特點,但是直接讓學生理解圓是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這一特徵卻過於抽象。因此理解圓的特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根據教材設計的奪小旗游戲和畫圓的體驗,牢牢把握住定點和定長(也就是圓心和半徑)展開引導,確定核心問題為游戲為什麼公平?和在一個圓中什麼是不變的?,促使學生充分感受、理解圓的特徵,從而突破難點。再如備圓的周長這課,把握住核心問題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引導學生探究,從而突破難點,這樣課堂教學中心明確,過程流暢,課堂有效性就會凸顯。

❼ 如何設計基於重難點的微課的學習

微課應用抄於教學中的思考 大家知道在傳統授課時一節課的精華總是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教學點展開,精彩的、高潮的環節都是短暫的,瞬間的。學生視覺駐留時間普遍只有5-8分鍾,若時間太長,注意力得不到緩解,很難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❽ 教學設計中解決重難點的方法怎麼寫

那要看 你的教學難點在哪裡,然後你想想怎麼講解這個難點,學生可以接受,就這么簡單

❾ 如何基於重難點的解決提高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生活走進課堂
數學本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瞄準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最佳聯結點,並架起橋梁,使數學知識因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素養,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設計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實際的生活素材。例如,教學五年級 「數學活動課」一節時,播放師生游「三星堆博物館」的情景。參加這次活動的學生有980人,教師38人。門票價格為成人票每張20元,學生票每張8元,30人以上可以購買團體票,團體票每張5元。問:請你設計一種最為省錢的購票方案。同學們展開熱烈的討論,各自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
創設生活情景,突出主體地位。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例如,在教學「幾和第幾」時,讓學生模擬人們排隊買票的情景,把靜止的畫面變成生動的場景,在生動有趣的生活中學生加深了對基數與序數的認識,學會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學科教學中來,充分運用各種信息資源,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大教學密度和提高信息接受量
自從新課標實施以來,很多老師都有同感,就是我們所使用的教材課容量比老教材多了不少,而課時安排卻沒有增多,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提高教學效率。如果使用過去的手段,增加每一節課的信息含量,存在一定的難度。教材內容是有限的,而課堂教學採用信息技術手段後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把與有關的內容引入課堂,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加大課堂的容量。例如在講授「第十冊《統計圖》的教學」一節時,可利用電腦的Excel功能,設計簡單折線統計圖和復合折線統計圖,教會學生如何運用Excel功能。本來兩節課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一節課就完成了。學生通過在電腦室上課,動手操作,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對於重點、難點知識部分進行特殊區分顯示,比較歸納,得出結論。以往需要兩節課時完成的任務,在運用了信息技術教學之後,壓縮成了一節課時來完成。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科學,可以將教材按要求重新組合,增加課堂信息傳輸量,加大密度,同時又充分調動學生運用多種感覺器官,投入積極的思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樣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中介的整個課堂得到了優化,提高了教學的效果,還能減輕學生盲目地死記硬背的負擔。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由於課件設計的形象生動,使學生右腦的直覺形象思維得到較充分的訓練和提高,可以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又由於問題的設計和啟發易於多樣化和綜合化,易於知識之間的滲透和條理化,把左腦的抽象邏輯性與右腦的具體形象性相結合。通過這樣,教師就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思維力,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創新教育的實施和創新型人材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在數學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進入課堂,不僅可使一些教師難教、學生難懂的概念、法則、公式在教學中簡單化、形象化,也可以方便教師更好地突破知識的重點、難點,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化抽象復雜為形象簡單。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優化和鞏固。
1、在概念、法則、公式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感性地掌握知識。老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思考、討論、操作、答問、質疑、總結。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知識,發展思維、提高了能力。例如在教學面積的含義時,把它分為兩部分教學,先教學物體表面的面積,然後教學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最後讓學生得出面積的含義。在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演示引導學生得出物體表面的面積、桌面的面積、操場的面積,從而得出物體表面的面積,由什麼是正方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得出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再概括出面積的含義。
2、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有助於教師解決重點、難點。如在「體積和體積單位的認識」一課中,教學重點是理解體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單位;教學難點是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確表象。這些內容都比較抽象,利用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教學邊講解邊演示,電腦出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體有多大,並與學生操作相結合,變抽象為具體,誘導啟發學生,創造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環境,促進他們動腦筋,使所有學生都去思考問題,同時利用三把米尺組合成一個1立方米的正方體,讓一個組的學生走進去,從而感知到1立方米的正方體可以藏12個人。通過生動的演示和實驗使學生有所領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突破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3、利用信息技術的優點在教學中優化練習設計,鞏固新知識。新授課中的鞏固練習,就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時不是簡單地重復書上學到的東西,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不斷優化練習。信息技術在教學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在「練習」的設計方面更富有彈性,體現練習的階梯發展趨勢,由易到難,體現差異教育:學生開始從模仿型的基本練習——變為提高辨析能力而設置的判斷練習——再變為糅合知識而設置的綜合練習等等。另外,老師在練習課上從基本問題出發,循序漸進地設計練習內容和增加難度,設計一定的嘗試練習題和發展性練習題,使學生知道知識的內在聯系及規律,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不依常規去尋求變異,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這方面同樣有很大的優越性,不僅數學題型變化多樣,而且一題多變,可以讓學生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練習,提高了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活中的數學,從而提高學生數學的能力。4、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是艱苦的腦力勞動,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對事物有了美感,也就變「苦學」為「樂學」了。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是我們數學教師探索的主題,改變教學態度、改變教學方法等等。現在信息技術在教學的有效運用,給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插上了翅膀。
1、信息技術手段進入課堂,給數學課堂教學注入了一股活力,給學生帶來了新鮮感。通過屏幕出現的那一副副生動的畫面,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那高質量的音響效果喚起了學生學習的慾望和勁頭,那變化有序的文字不再使學生感到數學知識的單調和枯燥乏味。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起到強烈地吸引著學生,激發了學生求知慾,形成了一股學習的動力的效果。例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時,先在屏幕上用動畫顯示一個長方體的展開和合並不斷出現的畫面作為主題畫面,通過一隻小兔騎著摩托車在長方體的棱上繞圈,並加上美妙的音樂,一下吸引了同學的注意力,使同學們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同學們對於老師要上的數學課充滿了渴望,學習熱情高漲。
2、信息技術進入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實踐證明:當學生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產生了興趣以後,他們就會有很高的學習熱情。這時,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教師)就應該為他們創設各種條件,使他們主動參與進來,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時,先讓用動畫引出現豬八戒和孫悟空分西瓜的故事。故事裡由於孫悟空沒有把西瓜平均分成四分,師兄弟產生意見,為了搞好團結,共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現在需要同學們幫忙解決問題。這時候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了起來,迫切地想知道下面的內容。他們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並且廣泛地涉及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鑽研精神。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教學目的。

閱讀全文

與基於重難點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