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級語文評價手冊 拓展提升答案
哪一課
2. 人教版八上語文評價手冊答案
第一課 新聞兩則
【課前預習】
1. sài jiān è dāng
2. 度、渡 ; 潰、饋 ; 泄、瀉 ; 孤、弧 3.(1) 頑固 頑強 (2) 管轄 管理 (3) 消費 消耗 (4) 封鎖 封閉 4. 句子特點 : 用連續的比喻 , 語言顯得生動形象 , 森林的形象 , 枝葉茂盛的形象 , 生機勃勃 , 富有氣勢。仿寫示例 : 我們在天涯海角游盪 , 不僅是水滴 , 而且是江河了。不僅匯聚成流水 , 而且波濤澎湃著。
【課堂學習】
1. 可以利用新聞的標題概括 :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也可以運用新聞的導語進行概括 : 第一則——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 , 從一干余華里的戰線上 , 沖破敵陣 , 橫渡長江。 西起九江 ( 不含 ), 東至江陰 , 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第二則——在人民解放軍偉大的勝利的攻勢 下 , 南陽守敵王凌雲於四日下午棄城南逃 , 我軍當即佔領南陽。 2. 不能顛倒順序。三層分別寫了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迅速突破敵人長江防線的經過 , 它們之間存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 ; 西路軍所通敵情與中路軍一樣 , 所以放第二層寫 ; 並且 " 東路軍 " 是文章重點 , 後寫以突出其在整體戰役中的地位。 3. 人物 : 中原我軍時間 :1948 年 11 月 4 日下午地點 : 南陽事件發生的原因 : 蔣軍因全局敗壞 , 被迫將整個南部戰線近百個師的兵力集中於以徐州為中心和以漢口為中心的兩個地區。在我強大的野戰軍和地方軍配合打擊之下 , 困守南陽的蔣軍 , 不得不被迫棄城南逃。經過與結果 : 自去年七月 , 南線人民解放軍開始向敵後進軍 , 大量殲敵 , 擴大並鞏固了根據地 , 壯大了人民武裝 , 徹底孤立了敵人 , 南陽守敵王凌雲棄城南逃 , 我軍當即佔領南陽 , 從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據點外 , 全部為我解放。 4.B
【課後練習】
1.C(A 中的 " 剩 " 念 shèng;B 中的節奏應劃為 " 天若 / 有情 / 天 / 亦老 ";D 中 " 恬淡 " 的情感不符合詩意。 )(2) 鍾山風雨起蒼黃 , 百萬雄師過大江。 (3) 詩中主要表現詩人豪邁的感情。百萬大軍迅速佔領南京的勝利令人振奮 , 同時這意味著歷史將翻開新的一頁 , 作為即將譜寫歷史新篇章的革命者 , 詩人自然豪情滿懷。 2.(1) 許錫纘獲取並傳送重要情報 , 為渡江戰役的勝利立了大功 ( 創造條件 ) 。
(2) 因為許錫纘為自己參與了我軍必將取得勝利的渡江戰役而激動 , 但當時他的對外身份還是國民黨人 , 所以外表要保持平靜。 (3)D( 此處的引號是強調特殊意義 , 即此 " 女友 " 並非真正的女友 ) (4) 句中的 " 主要 " 表明在許多地下工作者中 , 許錫纘是主要的 , 擔負著重要的地下工作的同志 ;" 之一 " 表明不止許錫纘一人在做獲取長江防禦計劃的工作 , 這體現了渡江戰役的背後 , 有不少像許錫績一樣的 同志冒著生命危險在為我黨我軍工作。
第 2 課蘆花盪
【課前預習】
1.(1)V(2)cuān(3)V(4)V(5)diàn2. 清 尖 皇 角 3.(1)B (2)A(3)B
(4)A4. 作用 : 這句運用比喻 , 把蘆花比做絲絨 ,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蘆花盛開的美麗景色 , 襯托出老頭子取得勝利時的喜悅心情。仿寫提示 : 運用比喻對一處景物進行描寫。
【課堂學習】
1.(1) 這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 暗示了時代背景 : 炮火紛飛的抗戰時代。渲染了緊張、神秘的氣氛。 (2) 這句運用擬人手法 , 把自洋淀人民那種在殘酷的戰爭環境里頑強生存的姿態烘託了出來 , 充滿了意志和力量。 (3) 寫出了天氣的炎熱 , 為鬼子下河洗澡埋下伏筆 , 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2. 提示 : 孫犁的小說對美有一種特殊的追求 , 他曾在《黃鸝》一文中這樣寫道 :" 各種事物都有它的極致。虎嘯深山 , 魚游潭底 , 駝走大漠 , 雁排長空 , 這就是它們的極致。在一定的環境里 , 才能發揮這種極致。 " 因此,他不是正面地描寫刀光劍影 , 而是以白洋淀明媚如畫的風光作背景 , 用漫天飄飛的蘆花、潔白如雲的蘆葦、清香四溢的荷花 , 點染白洋淀人民新生活的歡樂和昂揚樂觀的戰斗精神。文筆顯得清新自然 , 婉約韻致。 3. 如 :(1) 他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 , 花白鬍子卻特別精神 , 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 (2) 他手無寸鐵 , 卻神通廣大 : 里外交通 , 運輸糧草;護送幹部 , 樣樣都行。 (3) 他穿行在槍林彈雨中 , 卻一點兒也不害怕。 (4) 他一支槍也沒有 , 卻讓十幾個鬼子流了血。 (5) 他工作那麼繁忙危險 , 他卻始終是那麼樂觀和自信。 (6) 他那麼 " 好面子 ", 工作出了一點差錯 , 就覺得 " 沒臉見人 " …… 4.B
【課後練習】
( 一 )1. 老頭子 一個姑娘 機智勇敢 2. 寫魚鷹被殺事件 , 揭示了老頭和白洋淀人對敵人的仇恨的原因 , 也暗示了抗日戰爭已有了轉機。 3.A 句 : 把我們坐的小艇比作大海上漂著一片竹葉 , 形象生動地表現漫天漫地的蘆葦淀之大 , 襯托我們目標之小。 B 句 : 葦垛被機關槍掃射後著了火 , 照得遠近十幾里地方都像白天一樣 , 形象地表現了葦垛多、葦垛高 , 才使火勢如此之大。 ( 此句的理解一定要與上文照應起來看 )4.C( 《蘆花盪》中的老頭兒沒兒沒女 , 所以對護送的兩個女孩兒特別喜愛。 )
( 二 )1. 開端 : 維拉收到通知她去醫院見丈夫的信 , 很激動。發展 : 維拉見到身負重傷的 " 丈夫 ", 倔強地把他帶回家照顧。高潮 : 真正的丈夫回到了家 , 產生了誤解。結局 : 丈夫消除了誤會 , 夫妻決定共同照顧重傷員。 ( 意對即可 )2.(l) 心痛得知 " 丈夫 " 失去雙眼、雙腿而難過。 (2) 激動、驚喜、幸福與真正的丈夫闊別多年 , 終於重逢。 ( 意對即可 )3. 不矛盾。前者表現維拉對身負重傷的 " 丈夫 " 充滿憐愛 , 後者用 " 倔強 " 表現她將重傷 " 丈夫 " 帶回家親自照顧的堅決的態度 , 同樣是對 " 丈夫 " 的愛。 4. 維拉是一個善良、溫柔、堅強、富有愛心的人。 ( 意對即可 )
第 3 課蠟燭
【課前預習】
1. mù lì jiào chàn pú fú
2. 竭 拂 鞠 腋 聳 3.(1)A(2)B (3)A(4)B 4. 理解 : 作者以蠟燭作比 , 贊美反法西斯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 蠟燭不滅 , 情誼長存。仿寫略。
【課堂學習】
1." 蠟燭 " 表面是指老婦人為悼念烈士 , 在紅軍戰士墳上點燃的她珍藏45 年的結婚喜燭 , 實際上這 " 蠟燭 " 象徵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 , 寄託著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 , 這也是南斯拉夫與蘇聯兩國人民戰斗情誼的象徵。 2. 老婦人飽受德國法西斯侵略之苦 , 她冒著生命危險掩埋紅軍戰士屍體 , 並拿出珍藏 45 年的結婚喜燭點燃 , 表示悼念之情。這些充分表現了她是一位善良慈愛、堅韌頑強、愛憎分明的偉大的母親。 3. 對 " 炮火 " 的多次描寫 , 突出了當時環境的危險 , 更突出了老婦人不顧生死、臨危不懼的高尚品格 , 同時也使我們為老婦人的行為而感動。 4.(1)" 走 "" 跪下 "" 取出 "" 蹲下 "" 拾起 " " 插 "" 站 " 等 , 這些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婦人舉動的庄嚴而鄭重 , 表現了她內心對烈士的哀思與敬意。 (2) 黑色 , 表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 , 多次出現不僅渲染了肅穆氣氛 , 也表達了老婦人無限的哀思之情。 (3) 略
【課後練習】
1.A 、 C 、 D 2. 接收德國兵 3. 德國人。他們能與德國士兵自由交流 , 卻不會說英語 , 且只能說幾句法語。 4. 人性的善良。戰爭是殘酷的 , 但在這一不尋常的聖誕夜裡 , 卻散發著人性美的光輝。
3. 八年級語文評價手冊第一課《新聞兩則》課堂學習的答案
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族實現了自民國以來一直未能實現的統一與團結,這是民族振興的重要前提。
一個民族要走向振興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前提,即民族的大團結。抗戰前的中國政治舞台上活躍著各種政治勢力。除了國共之間的對立和戰爭外,還有國民黨各派系之間,中央政府和各地方實力派之間的斗爭,地方實力派相互之間也是你爭我奪,混戰不已。在山河破碎,大敵當前的情況下,中華民族各種政治力量、各個階級終於摒棄成見,共同團結在抗日救國的旗幟下,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共同抗擊民族敵人,實現了中華民族的自我振興。
國共兩大黨的合作是全民族團結的關鍵。國共兩黨原先處於你死我活的斗爭之中,但在民族責任感的驅使下,中國共產黨主動改變策略,一再提出團結抗日的主張,並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實現不惜作出重大讓步。國民黨開始則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共政策,但在國內外各種力量的作用下,終於接受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同共產黨一起戰斗,形成中國軍隊一致團結在抗日大旗下共同對敵的新局面。
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得到鍛煉,更加成熟,更加堅強,政治威望空前提高,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振興的主要領導力量。
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國實際的路線、方針、政策。盧溝橋的炮聲一響,中國共產黨立即號召全體黨員和全國人民一致奮起,開展神聖的民族自衛戰爭。不久,中國共產黨制訂並發表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提出必須發動全民族參加抗戰的完全正確的全面抗戰路線。同時,中國共產黨還從斗爭的實際出發,提出反對教條主義、反對關門主義,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應用於抗日戰爭的具體實踐。在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交織作用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獨立自立的原則,表現了一個成熟政黨的睿智。
抗日戰爭造就了我國一代科技人才,他們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寶貴財富。
4. 初中語文學習評價手冊八年級上冊的全部答案,拜託了~~~,感激不盡
2、因為作者深受抗日戰爭的危害,寫出這種如詩如畫的環境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3、是蘆花盪這篇課文吧?具體內容忘了,不過答案你上網上搜下,或者書背後的網址
5. 初二語文評價手冊課後閱讀答案
1.說明了什麼是窯洞,窯洞的種類和窯洞現存的數量
2.選址和建築方式的不同
3.放在乙處。因為前一句說「除了結實抗震,還極其耐火」,如果加在這句後面,不僅與前文相呼應,還可以成為上一句所舉的例子,更加具體的突出窯洞結實的特點,更令人信服。
4.不能。因為作者不能確定是否准確就在5000年前,所以用「約」;「現存」表示現有的,也許以後會發現更多。這兩個詞起到限製作用,去了則改變原句意思。兩個詞體現了說明文的准確性。
5.都用了許多說明方法,並分段介紹事物特點。(相同點)
《說「屏」》更注重渝介紹屏的作用。(不同點)
6. 八年級下冊語文評價手冊專項訓練答案
有很多個專項練習.你要哪個?我有全部答案
7. 人教版8下語文評價手冊30課全部答案- -
對不起,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