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生物研究性學習的活動記錄過程表怎麼填
生物研究性學習論文在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和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明確地將「研究性學習」作為普通高中的必修內容和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基本的指導思想是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因而一個重要的著眼點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形成一種主動探求知識、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這是一種有利於終身學習、發展學習的方式。而「研究性學習」就是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在高中生物課堂上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時間雖然是有限的,但教學方式的變革和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也會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為此,我在高中生物課中就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作了初步的探索。一、教師觀念的轉變是搞好研究性學習的前提。有人以為研究性學習只能在「研究性學習課」上開展,或只是語文、數學、外語等大學科的專利。事實上,每一門學科中,甚至每一節課,均有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可能,生物學作為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理應在研究性學習上做足文章。國家教育部有關人士也指出,設立專門的研究性學習課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是一種過渡,研究性學習應在每一節課中都有體現。當然我們在專門的研究性學習課上可以進行一些較大的課題研究,而在平常課堂上可進行較小課題的研究,或大課題中一個小環節的研究,但必須是由這門具體學科或其中的具體內容引起的「研究課題」,其「研究量」可小到幾分鍾甚至幾句話,但必須是經過學生分析、綜合、總結的,或是獨立完成,或是合作完成,或是運用課本知識分析社會現象,或是為生活現象尋找理論依據等等。其課題的產生可由教師根據案例或在特定背景下提出,更可由學生自己提出,教師在此「研究」中仍是配角,對主角——學生進行組織、引導、啟發。如我在復習「高等植物無性生殖的特點」時,提出為什麼「能保持母本的性狀」。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思考,並讓學生把「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的過程進行比較,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去探究生物遺傳和變異的原因,就會比老師直接講授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也會使學生學得靈活、學得扎實。可見,先有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才會產生教學行為的改變,原來「授之以魚」的教學模式改變為「師生共同探索」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的「講堂」改變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堂」,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在課堂上得到鍛煉和提高,為其終身的發展奠定基礎。二、課堂教學仍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陣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我們要培養學生具備的兩個最重要的能力,但能力的形成與提高決不是靠每周專門的研究性學習課就能解決的,所以必須把它貫徹到每一節課中去。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需要依託相應的課程載體,生物學教學在此大有用武之地。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適時適度引入研究性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1、指導學生正確觀察,引導自主研究生物教學中涉及不少生物標本和模型,正確指導學生對其結構進行認真的觀察,將激發起學生開展自主研究的興趣。例如,學習「植物的個體發育」時,先指導學生對大豆和玉米的種子進行觀察,然後讓學生復習和識別各個組成部分,教師提示學生要搞清楚各個結構的來源。再讓學生自學課本內容,最後由學生歸納總結「胚的發育」和「胚乳的發育」的過程及特點。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表現出強烈的探求欲。2、組織學生相互交流,促成合作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復雜的問題,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解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我在生物教學上,也注意到了指導學生合作研究活動的開展。如在講授「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的圖形區別」。這是一個難點,我就組織學生在認真觀察課本圖形的基礎上相互討論,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協作探究,歸納出最後得出正確的結論,使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快樂。3、要求學生大膽實踐,開展模擬研究實踐活動是生物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內容,它不但可以使學生將學到的生物學理論知識變成現實,而且可以使學到的知識得以「升華」。所以我在講授「植物的營養生殖」時,就指導學生開展用根、莖、葉繁殖的實踐活動,並進行仔細觀察生根成活的過程。利用已有知識綜合研究,最終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三、專題研究性學習課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又一重要途徑國家教育部的新課程計劃中明確規定,高中各年級必須開
㈡ 某中學生物學科興趣小組在學習了「青蛙的生殖和發育」後,開展「各種污染物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響」探
(1)卵生;蝌蚪 (2)3 (3)孵化的蛙卵的數量 (4)3號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號缸中蛙卵的孵化率遠低於3號缸」) |
㈢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育實習聽課記錄應該怎麼寫呀
生物必修一各單元知識點專提綱:屬http://www.tigang.net/tag/sheng-wu-bi-xiu-yi
㈣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育實習聽課記錄應該怎麼寫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育實習聽課記錄應該怎麼寫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人的記性再好,也總是有限的。所以去幼兒園實習,需要准備一至三本筆記本,而且要勤做摘記。記些什麼內容呢?第一本是聽課筆記。一般情況下,第一周是見習,實習生以聽課、觀摩為主。而這一周,實習生必須認認真真地觀察指導教師是如何組織教學活動,如何和小朋友、家長進行交流,如何使幼兒園一日之中各環節有條不紊的。因此,就要認真做好聽課筆記,以便日後回顧、反思、再學習,從中獲得有效的經驗。
第二本是備課筆記。一般從第二周開始,指導教師就會把教學任務布置給實習生。這時,實習生的角色就轉化為教師了。而教師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制訂周教學計劃和課時計劃,也就是備課。所以,這就要求實習生要運用書本上的知訓,結合本班幼兒的特點,深入鑽研教材,寫出詳實完備的教案來。
第三本筆記也叫隨筆。裡面的內容可以很雜亂,但很豐富。比如可以描述活動室的布置、一些小朋友的表現、指導教師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方法、跟家長溝通的技巧,以及自己的教育感想、老師對自己的教學評價等等。因此,這本隨筆應該隨身攜帶,隨時記錄。等到了實習結束甚至當自己重新走上這個崗位時,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掌握了那麼多翔實的材料,這對一個新手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㈤ 怎樣進行高中生物的說課應該准備什麼
一、 說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點:
《 》是高中數學課本第 冊( 修)的第 章「 」的第 節內容。
本節是在學習了 之後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 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後面學習 打下基礎,所以
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此外,《 》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科學研究 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學習這部分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本節的特點之一是:
;
特點之二是: 。
2、 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B、C
(2)能力目標:A、B、C
(3)德育目標:A、B
3、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2)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基於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據自己對研究性學習「啟發式」教學模式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認識,結合本校學生實際,主要突出了幾個方面:一是創設問題情景,充分調動學生求知慾,並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二是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就是把教和學的各種方法綜合起來統一組織運用於教學過程,以求獲得最佳效果。另外還注意獲得和交換信息渠道的綜合、教學手段的綜合和課堂內外的綜合。並且在整個教學設計盡量做到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觸發學生的思維,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過程,以思維教學代替單純的記憶教學。三是注重滲透數學思考方法(聯想法、類比法、數形結合等一般科學方法)。讓學生在探索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常見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造性素質。四是注意在探究問題時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以利於開放學生的思維。當然這就應在處理教學內容時能夠做到葉老師所說「教就是為了不教」。因此,擬對本節課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導入新課 新課教學
反饋發展
三、說學法:
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主動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時,應盡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有效的能被學生接受的學法指導應是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是通過優化教學程序來增強學法指導的目的性和實效性。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個方面的學法指導。
1、培養學生學會通過自學、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相關知識,使學生在探索研究過程中分析、歸納、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本節教師通過列舉具體事例來進行分析,歸納出 ,並依
據此知識與具體事例結合、推導出 ,這正是一個分析和推理的全過程。
2、讓學生親自經歷運用科學方法探索的過程。 主要是努力創設應用科學方法探索、解決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探索中體會科學方法,如在講授 時,可通過
演示,創設探索 規律的情境,引導學生以可靠的事實為基礎,經過抽象思維揭示內在規律,從而使學生領悟到把可靠的事實和深刻的理論思維結合起來的特點。
3、讓學生在探索性實驗中自己摸索方法,觀察和分析現象,從而發現「新」的問題或探索出「新」的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動力。在實踐中要盡可能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多觀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師要給學生多點撥、多啟發、多激勵,不斷地尋找學生思維和操作上的閃光點,及時總結和推廣。
4、在指導學生解決問題時,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猜測、嘗試、質疑、發現等探究環節選擇合適的概念、規律和解決問題方法,從而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促進知識的正向遷移。如教師引導學生對比中,蘊含的本質差異,從而擺脫知識遷移的負面影響。這樣,既有利於學生養成認真分析過程、善於比較的好習慣,又有利於培養學生通過現象發掘知識內在本質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創設情景:A、教師演示實驗。B、使用多媒體模擬一些比較有趣、與生活實踐比較有關的事例。C、講述數學科學史上的有關情況。)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引導學生提出接下去要研究的問題。
(二)、新課教學:
1、針對上面提出的問題,設計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通過動手探索有關的知識,並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得出新知,並進一步提出下面的問題。
2、組織學生進行新問題的實驗方法設計—這時在設計上最好是有對比性、數學方法性的設計實驗,指導學生實驗、通過多媒體的輔助,顯示學生的實驗數據,模擬強化出實驗情況,由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出知識的結構。
(三)、實施反饋:
1、課堂反饋,遷移知識(最好遷移到與生活有關的例子)。讓學生分析有關的問題,實現知識的升華、實現學生的再次創新。
2、課後反饋,延續創新。通過課後練習,學生互改作業,課後研實驗,實現課堂內外的綜合,實現創新精神的延續。
五、板書設計:
在教學中我把黑板分為三部分,把知識要點寫在左側,中間知識推導過程,右邊實例應用。
六、說課綜述:
以上是我對《 》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在整個課堂中,我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過的 知識,並把它運用到對
的認識,使學生的認知活動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識,又學會了方法。
總之,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基礎,以能力、方法為主線,有計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為指導思想。並且能從各種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說課稿模板
關於 的說課稿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講的課題是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和章節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數學教材第 冊第 章第 節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 基礎,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在 中,占據 的地位。以及為其他學科和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2. 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初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讀圖分析,收集處理信息,團結協作,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初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加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 的教學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 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
本著課程標准,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 突出重點
難點: 通過 突破難點
關鍵: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上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
1. 教學手段: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擬計劃進行如下操作:教學方法。基於本節課的特點: 應著重採用 的教學方法。
2. 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看書,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圖像信號法,問答式,課堂討論法。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的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啟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習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3. 學情分析:(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 學生特點分析:中學生心理學研究指出,高中階段是(查同中學生心發展情況)抓住學生特點,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識障礙上:知識掌握上,學生原有的知識 ,許多學生出現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的去講述;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 知識 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學中老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3) 動機和興趣上: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最後我來具體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4. 教學程序及設想:
(1)由 引入: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的沉思,期待錄找理由和證明過程。在實際情況下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肖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知識,不但易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2)由實例得出本課新的知識點
(3)講解例題。在講例題時,不僅在於怎樣解,更在於為什麼這樣解,而及時對解題方法和規律進行概括,有利於學生的思維能力。
(4)能力訓練。課後練習使學生能鞏固羨慕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與解題思想方法。
(5)總結結論,強化認識。知識性的內容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盡快化為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6)變式延伸,進行重構,重視課本例題,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例題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7)板書(8)布置作業。
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
教學程序:
課堂結構:復習提問,導入講授課,課堂練習,鞏固新課,布置作業等五部分
說課的方法技巧(轉)2009-04-26 17:591 說課的方法和技巧
「說課」是一種新興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師在特定的場合,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面對評委、同行或教研人員系統地口頭表述自己對某節課(或某單元)的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然後由聽者評議,說者答辯,達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從而使教學設計不斷趨於完善的一種教學研究形式。狹義的說課是指教師以口頭表達的方式,以教育科學理論和教材為依據,針對某節課的具體特點,以教師為對象,在備課和上課之間進行的教學研究活動。
說課,是當今教學改革的新課題,是教學研究工作的新形式,說課活動的開展,引起了廣大領導和教師的廣泛重視與關注,為教學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近幾年各校的年輕教師越來越多,學校領導非常重視新教師的培養工作。對於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而言,摸不透「說課」時應該「說」什麼,怎麼「說」。而由於說課是有一定的時間要求的,所以只見講者心急如焚「超速行駛」,說、說、說;聽者雲里霧里都跟不上趟。這樣的說課,是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為了幫助青年教師認識說課,現就說課談一下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走出誤區,從本質上理解「說課」。
1、誤區之一:說課就是復述教案
說課稿與教案有一定的聯系,但又有明顯的區別,不應混為一談。說課稿是在個人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寫成的,說課稿不宜過長,時間應控制在10~20分鍾之內為宜;教案只說「怎樣教」,而說課稿重點說清「為什麼要這樣教」。教案是教師備課這個復雜思維過程的總結,多是教學具體過程的羅列,是教師備課結果的記錄,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設定教師在教學中的具體內容和行為,即體現了「教什麼」、「怎麼教」。
說課稿側重於有針對性的理論指導的闡述,它雖也包括教案中的精華部分(說課稿的編寫多以教案為藍本,作為參考的第一手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體現出執教者的教學思想、教學意圖和理論依據,即思維內核。簡單地說,說課稿不僅要精確地說出「教」與「學」的內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具體闡述「我為什麼要這樣教」。教案是平面的、單向的,而說課是立體的、多維的。說課稿是教案的深化,擴展與完善。
2、誤區之二:說課就是再現上課過程
有些教師在說課過程中一直口若懸河,激動萬分地給聽者「上課」:講解知識難點、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紹板書等,把講給學生的東西照搬不誤地拿來講給下面就座的各位評委、同行們聽。其實,如果他們准備的內容和課程安排面對的是學生,可能會是一節很成功的示範課。但說課絕不是上課,二者在對象、要求、評價標准以及場合上具有實質性的區別,不能等同對待。
說課是「說」教師的教學思路軌跡,「說」教學方案是如何設計出來的,設計的優勝之處在哪裡,設計的依據是什麼,預定要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這好比一項工程的可行性報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見,說課是介於備課和上課之間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對於備課是一種深化和檢驗,能使備課理性化,對於上課是一種更為嚴密的科學准備。
3、誤區之三:說教學方法太過籠統,說學習方法有失規范
「教學設計和學法指導」是說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有些教師在這環節中多一言以蔽之:我運用了啟發式、直觀式等教學法,學生運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討論法等等。至於教師如何啟發學生,怎樣操作,卻不見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師把「學法指導」誤解為:解答學生疑問、學生習慣養成、簡單的技能訓練。
4、誤區之四:「一窮二白」,說課過程沒有任何的輔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師在說課過程中,既無說課文字稿,也沒有運用任何的輔助手段。有的教師明明說自己動手設計了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但在說課過程中,始終不見廬山真面目,讓聽者不禁懷疑其真實性。所以,說課教師在說課過程中可以運用一定的輔助手段:如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實物投影儀、說課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時間里向同行及評委們說清楚課,說好課。
說課是有固定環節和步驟的。
一、說教材
1.先說教材地位,如××節是第×冊第×章的第×節,與前後的聯系如何(是基礎/應用/承上啟下……)
2.說教學目標,注意是三維目標:知識目標、思維目標、情感目標。說重難點
二、說學情,即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對這節課的學習有什麼幫助或困難
三、說教法,在教學中採用的方法
四、說學法,立足學生,要學好這個知識應用什麼方法
五、說教具,多媒體也算。
六、說教學過程(這是最重要,應占說課環節的一半以上時間)
1.引入,從什麼角度引入正題,如講故事,看視頻,提問……
2.具體的知識環節,在說的過程中一定要和教學目標與教法相對應。如:我對待這個問題時設計了三個思考問題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思考,是為了突破教學難點中的哪個目標。
3.總結歸結
4.反饋練習(這個也很重要,不能多也不能丟)
七、說教學反思,即講完這節課後有什麼地方做得好,什麼地方做得不足,仍需努力(如果未講課而直接說課,此環節省略)
七個環節靈活掌握,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有些環節可以省略。但說教材、說教法和說教學過程是不能省的。
㈥ 求一篇中學生物研修日誌
給您一個 不知合不合胃口
點開「研修日誌」頁面,我懷著一顆好奇但又躍躍欲試的心情准備寫下我近期的遠程國培學習一些感觸。看到的提示是「研修日誌是對整個研修過程的記錄……」,雖然我現在已經學習了一點時間了,但一開始對整個國培的學習流程還是有些陌生,只是一味的在觀看視頻,在認真學習。後來才得知研修日誌也要及時跟進。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記研修日誌了,就當是我為最後的總結先鋪鋪路,架架橋吧。希望老師們不要責怪的的第一篇日誌來的那麼晚。
這兩天來,我先後對北京十二中楊桂玲 李京偉的《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教學研究》和《初中生物「生物與環境」教學研究》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可以說受益匪淺,專家對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人」教學研究的深刻剖析讓我更清醒地認識到我以及我身邊的同事存在的一定的問題,以及我們平時所產生的深層原因。一語驚醒夢中人,猶如醍醐灌頂給我們的職業發展點亮了指路明燈。在面對報告中提到的種種問題,我想我再也不會用簡單粗爆的方式去看待與解決了,血液循環系統以及人體代謝廢物的排除,以及人體內分泌系統的組成和建構。教材安排的分析。1 、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2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3 、描述其他排泄途徑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復雜,由多個結構共同協助完成,並且對於結構的講述有利於學生將較為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因此綜合課標和教材的要求,建議本課分為 3課時。第 1課時:泌尿系統組成和腎的結構;第 2課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第 3課時:人糞尿的處理等
我想只要這樣改進不僅學生會很喜歡,教師也會在這種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體驗到職業的樂趣和成就感,從而增強職業認同感,進而找到工作的動力,由此,所謂的重點難點題也解迎刃而解。
關於《初中生物「生殖發育與遺傳」教學研究》我剛剛看完,有一些深層次的思考還在繼續中,以後我會再詳加記述!
來自 大科學 團隊
㈦ 高中生物興趣小組活動內容
根據學習需要咯,有很多內容可以組織的,如課本上的探究性活動,充分利用教材的例子都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