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怎樣有效的進行二次備課
太行東路學校 馬家盛 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應該說是一節成功的集體備課,可是,在具體執教的課堂上,所呈現的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有時精心設計的精彩的教學環節在課堂上卻顯得很生澀,很混頓。為什麼成功的集體備課卻沒有上出成功的課呢?仔細想來,集體備課的「眾人智慧」要體現於動態的、生成的、具體的課堂,必須要在教師執教之前,結合自身和學生的實際進行「個人修改」才能實現。這里的「個人修改」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二次備課」。 二次備課就是要求教師在集體備課或個人備課的基礎上,針對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長,認真修改,批判吸收,合理取捨,形成真正滿足學生需要的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設計。 如果說集體備課可以讓課堂教學結構嚴謹、層次清晰、知識准確的話,那麼,「二次備課」則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動態過程,不僅閃耀著理性的光輝,而且躍動著個性的魅力。 那麼,二次備課到底應該「備什麼」?「怎樣備」?才能充分展現教師的個性魅力,以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呢?這是我們每位教師都十分關注的問題。下面從二次備課的內容和方法這兩大方面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二次備課」的內容 (一)備學生 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真實狀態是決定有效課堂教學一切活動的出發點。每一個學生都是完整的、鮮活的個體,有著其特殊的年齡特徵和復雜的心理需要。教師只有全面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水平及生活經驗和環境,掌握學生的需求,才能設計出適合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設計;只有充分地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才能更好地組織和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地進行有效課堂教學活動;只有充分地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不同需要,制定適應性較強的指導策略,教師才能做到得心應手,學生才能各得其所。 (二)備自己 新課程強調教師的自我反思,要求在對待自己的問題上要充分認識自己。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反思和設計自己。教師只有通過自我認識和自我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得到最充分的體現,使自己的弱點和錯誤減少到最低點,以最佳的心態和形象投入到教學氛圍中,全面提高教學效益。 古人雲:「感人心者,莫乎於情」。因此,在備課、上課時,要十分關注學生的生活情趣及情感體驗,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經常用生動的導語、過渡語、評價語及結束語一次次激發學生的情趣和求知慾,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活化教材,創設生動可感的各種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多元智能,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建構新知。 (三)備教材 新課程教材為教師留有較大的發揮和創造空間,等待教師去開拓、豐富、完善、創新。在二次備課時,我們要多角度鑽研教材,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活化教材,用好教材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來研究教材、整合課程、優化教學內容。 一本教材放在我們面前,我們不可能要求學生掌握所有的知識,正確的做法是對教材進行有效地整合,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個性特長,提高課程資源的利用率,優化教學內容。 二是以解決學生問題為核心確定教學思路,優化教學結構。 我們在進行二次備課時,首先要讀懂教材的編寫意圖,與教材進行深入地對話,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打通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間的界限,弄清楚本次教學讓學生「學會什麼。然後充分發揮學生的多元智能,創造性地組織教材,找准教材的知識點和學生學習能力的生長點,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哪些疑難問題?如何創設問題情境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師要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建構新知,把三位目標落到實處。 (四)備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學科教學的三維教學目標,加強過程性目標和體驗性目標,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此,我們在進行二次備課時確定的目標要有針對性和導向性。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要研讀《課程標准》,理解和應用《課程標准》,解讀文本,處處體現其基本精神。 2、教師必須以班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為基礎,解讀原教案的教學目標是否與本班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相適應,是否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與修改以滿足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五)備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程強調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教師只有靈活選擇和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才能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1、恰當選擇教法學法,努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選擇教法學法,既要根據教學內容實際,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又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還要考慮教師自己的實際,大膽實踐,積極創新。 2、注重教學方法選擇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在新課程教學中,不能千篇一律運用一種教學方法,要靈活運用。要在多樣化上下功夫,提高藝術性。關鍵在一個「活」字,盡可能體現「活」的原則。要結合學生學習需要,做到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 3、探索和創新「我的方法」。 我國教育家魏書生說過:「一個教師,要緊的不是忙著用這種教法去否定那種教法,不是證明多種教法有沒有道理,更不是糊里糊塗地照般某種教法到自己的課堂上,不加任何改變就用。他應當像蜜蜂一樣,在教法的百花園中,到處採集有用的花粉,回來以後,釀造自己課堂教學的蜜」。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要認真學習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靈活自如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努力實現教學方法的最優化。 (六)備教學環節 新課程要求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此,在二次備課時,我們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具體學情來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教學環節。教學環節的安排要努力體現循序漸進性、層次分明性、系統完整性、密度適中性。具體表現為: 1、教學問題的設計要環環相扣,具有一定的層次性與開放性。教學情境的創設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進行有意義建構。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近,最大限度地調動本班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2、要設計出能讓自己駕馭課堂時如魚得水,得心應手的過渡語言。精妙的過渡語不但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可以使一堂課更加緊湊、生動、引人入勝,使教材平中見奇,使知識產生誘惑力,使學生產生興奮感,形成一種學習心理的強刺激,讓學生自覺地展開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 3、教師要學會因勢利導,不斷積淀自己的教育機智。在具體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估計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以及應對措施,解決好預設與生成的問題。 (七)備練習設計 練習不僅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學到的知識、技能得到鞏固,而且使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進一步升華。在進行二次備課時,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內容及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與補充。習題設計要有層次性、多樣性,要有深度廣度,密度適中、坡度合理、真正發揮出練習的實效性。 (八)備教學策略。 「一切為了學生」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此,課堂教學組織和呈現不是以固定的模式化的「東西」做為教學設計的基點,而是以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需要為基點。教師在進行二次備課時要反復斟酌,全盤考慮,努力設計出「讓每一位學生都滿意」的教學方案。 (1)「照顧差異」策略。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照顧學生差異,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教學既能保證全體學生的學業成績共同得到進步,還要保障特殊需要的學生進步與提高。(2)「異想天開」策略。教學設計的出發點就是滿足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需要。大膽靈活的設計教學環節。對不同學科、不同內容、不同年級學生,考慮和安排不同程序、不同風格的教學設計。(3)「超越自我」策略。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最難以戰勝的是自己,在繼承基礎上,結合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實踐,加以創新和開發,達到借「他山之石」,攻「我山之玉」的目的。教學設計要體現在靈活性,「忘掉從前的自己,不要關注別人如何設計」,關鍵是在「活」字上下工夫,「從我做起」,「設計屬於我的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的內容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呈現呢?主要從以下幾種方法來進行: 二、二次備課的方法 1、勾畫法:勾畫原教案中的重點環節、重點問題、主要知識點以及教學過程中創新設計,以便在具體課堂教學調控過程中引起注意,融會貫通,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補充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具體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對原教案中過簡的教學內容進行必要補充完善。如教學情境的創設、知識的拓展、學法的指導、習題的設計等。 3、刪減法:對教學設計中不符合班級學情、不夠理想等旁支錯節進行修枝打叉。從而使教學結構嚴謹、脈絡清晰。 4、調整法:根據需要調整原教學設計的方式方法。如改變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教學問題的設計及前後銜接等內容。 總而言之,備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備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研活動怎樣有效的進行二次備課
Ⅱ 什麼是二次備課
理解一:二次備課指的是教師在已有教案(網上下載)的基礎上,研讀教材文本,並針對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認真修改,批判吸收,合理取捨,關注個性化的教學設計,使之更貼近自己的教學實際而進行的自己的教學設計的一種科學的備課方式。
理解二:理解一得出的課前教案,就是一次備課(預設教案)。二次備課是考慮到課堂上會遇到這樣或那樣意想不到的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教學反思,再進行二次補充備課,寫出體會和不足,記下學生學習活動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有的老師說這是課後反思)。
(2)金色的草地二次備課擴展閱讀:
備課是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備課分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兩種。備課的內容有課程標准,教材,學生,教法,學法。
備課分類
①學期(或學年)教學進度計劃。在學期(或學年)開始以前制訂。它的作用在於明確整個學期 (或學年)教學工作的任務和范圍,並作出通盤的安排。
它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總的說明,包括教材、學生基本情況的分析,教學目的、教學總時數,預定復習、考試和考查時間等;二是教學進度計劃表。
②單元(或課題)計劃。在一個單元(或課題)的教學開始以前制訂。它的作用在於對一個單元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安排。
包括單元(或課題)名稱、教學目的、課時分配、課的類型、教學方法、電化教學手段和教具的利用等項目。
③課時計劃(教案)。上每節課之前制訂。它對每一節課進行縝密的設計,是教師講課的依據,直接關繫到課的質量。
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項目:班級、學科、課題、教學目的、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方法、課的進程和時間分配等。有的還列有教具、板書設計和課後自我分析等項目。上課進程中,對原定課時計劃,有時根據具體情況可做適當調整。
實行師生合作形式集體備課制,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就集體備課而言,進行三種層次的集體備課。
一是教材集體備課.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針對整本教材應教哪些知識、培養哪些能力等集體研究一次。
二是單元集體備課。即在每單元教學前,針對單元教學目標、訓練重點等集體研究一次。
三是課文集體備課。第一次討論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訓練的重點內容,使用的教學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學案等。第二次討論教案、學案的設計是否合適、恰當等,並提出修改意見。
從備課開始,就讓學生幫助老師搜集資料,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行同年級老師集體備課基礎上的主備老師分工負責備課制,集中了老師們的智慧,豐富了教學內容,優化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效果。
還減少了老師的單打獨奏式備課麻煩和抄襲教案的低效甚至無效勞動時間,騰出時間來加強自身學習,更新知識,增強教師應有的人格魅力。真是一舉多得,一改多贏。
Ⅲ 如何正確書寫教案,教案、教材的二次備課,怎樣有效去聽課,作業的批改,如何有效
你把教材當成一棵大樹,樹的枝葉就是內容,每一片樹葉就是其中一個小小的例子,葉子里的內容就像一個微觀的世界,而教材也是一樣的,要有邏輯,更要讓學生的腦海里形成跟你也樣的知識量邏輯框架。
你所寫的教案,教材,只有兩種用途,
一、是自己授課,讓學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是自己學習,利用這樣額教案,教材來引導自己,能有順序的學習,能像上樓梯一樣簡單的學習。
所以的教案,教材都是為了學習,推廣,但是很多人卻忘了不管處在什麼樣的年齡階段下,想提升自己的知識量,就必須要形成屬於自己的一套記憶系統,讓腦子里的記憶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抽取,儲存的流程。
每一個人的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記憶片段都是不連續的,記憶片段的長短會導致教案,教材實施最後成果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最簡單的就是讓自己所學的知識連接起來,在聽課時有兩樣法寶可用,第一是錄音,錄視頻,第二是筆記,這些都可以把自己記不住的內容記錄下來,可以讓自己再次學一遍。
就像現在的大數據一樣,儲存,再儲存,需要時就連接起來,用大腦的念頭去調出來。
而大數據的模式就是這樣子的,儲存空間不夠就增加,而人腦的儲存空間足夠了,反而是容易遺忘,那就需要記錄,用各種各樣的記錄硬體來備份,錄視頻,錄音,記筆記等等都可以。
最後的一點就是,連接的念頭,當你需要該領域的知識時就需要一個清晰的念頭,能讓自己想起這些知識。
念頭的形成,可以是便利貼紙,可以是一些能令人記憶深刻的圖像。
Ⅳ 金色的草地的課文分析
2 金色的草地
我們住在鄉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當蒲專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屬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喊:「謝廖沙!」他回過頭來,我就使勁一吹,把蒲公英的絨毛吹到他臉上。弟弟也假裝打呵欠,把蒲公英的絨毛朝我臉上吹。就這樣,這些並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並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變綠了。這是為什麼呢?我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Ⅳ 二次備課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啊
把第一次備課,上課後存在的問題根據學生的情況在進行修改,主要還是你的上課流程,上課的重難點的突破方面下功夫
Ⅵ 如何進行在導學案模式下的二次備課
使用學案導學,教師在拿到學案以後,必須進行二次備課,將教學案一體化.這事因為學案是根據課程標准和現行教材,面向廣大教師和所有同學段班級設計和編制的.教師在上課前必須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和所教班級的學情進行有針對性的在備課,以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次備課的一般步驟是:鑽研課標——分析教材——研究學案——參與集體備課研討交流——個人在學案上備課.專研課標,重點把握教學的目標要求;分析教材則主要是了解教學的內容、知識體系結構、教學的重難點,確立基本的教學方向;研究學案主要是對學案的解讀,理解編寫設計的意圖,研究教學策略的設計是否得當,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確立是否正確,教學環節的設計是否合理,教學的方法措施是否等當;帶著自己研究的成果參與集體備課,在集體研討中與老師交流,通過交流大家達成共識以後進入個人在學案上的備課步驟.個人在學案上的備課主要是:1)修訂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和方法提示;2)修訂教學步驟中不恰當的教學環節;3)修訂教學過程中不恰當的方法;4)修訂問題設計中不恰當的問題;5)增減相關的學習內容;6)增減有關的練習或作業;7)增減相關的檢測與評價內容;8)將具體的指導、啟發和點撥的方式方法寫入自己使用的學案,將學案變成自己的教案.總之,二次備課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針對本班學習情況對學案進行修訂,達到學案的最優化;而是將自己具體的教學思路和方法,特別是具體的操作層面上的方法、技巧寫入學案,將教學案真正一體化.
Ⅶ 的是集體備齊教案,怎樣進行小學數學的二次備課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回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答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Ⅷ 教研活動怎樣有效的進行二次備課
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應該說是一節成功的集體備課,可是,在具體執教的課堂上,所呈現的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有時精心設計的精彩的教學環節在課堂上卻顯得很生澀,很混頓。為什麼成功的集體備課卻沒有上出成功的課呢?仔細想來,集體備課的「眾人智慧」要體現於動態的、生成的、具體的課堂,必須要在教師執教之前,結合自身和學生的實際進行「個人修改」才能實現。這里的「個人修改」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二次備課」。 二次備課就是要求教師在集體備課或個人備課的基礎上,針對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長,認真修改,批判吸收,合理取捨,形成真正滿足學生需要的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設計。 如果說集體備課可以讓課堂教學結構嚴謹、層次清晰、知識准確的話,那麼,「二次備課」則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動態過程,不僅閃耀著理性的光輝,而且躍動著個性的魅力。 那麼,二次備課到底應該「備什麼」?「怎樣備」?才能充分展現教師的個性魅力,以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呢?這是我們每位教師都十分關注的問題。下面從二次備課的內容和方法這兩大方面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二次備課」的內容 (一)備學生 新課程有效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真實狀態是決定有效課堂教學一切活動的出發點。每一個學生都是完整的、鮮活的個體,有著其特殊的年齡特徵和復雜的心理需要。教師只有全面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水平及生活經驗和環境,掌握學生的需求,才能設計出適合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設計;只有充分地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才能更好地組織和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地進行有效課堂教學活動;只有充分地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不同需要,制定適應性較強的指導策略,教師才能做到得心應手,學生才能各得其所。 (二)備自己 新課程強調教師的自我反思,要求在對待自己的問題上要充分認識自己。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反思和設計自己。教師只有通過自我認識和自我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勢得到最充分的體現,使自己的弱點和錯誤減少到最低點,以最佳的心態和形象投入到教學氛圍中,全面提高教學效益。 古人雲:「感人心者,莫乎於情」。因此,在備課、上課時,要十分關注學生的生活情趣及情感體驗,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經常用生動的導語、過渡語、評價語及結束語一次次激發學生的情趣和求知慾,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活化教材,創設生動可感的各種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多元智能,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建構新知。 (三)備教材 新課程教材為教師留有較大的發揮和創造空間,等待教師去開拓、豐富、完善、創新。在二次備課時,我們要多角度鑽研教材,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活化教材,用好教材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來研究教材、整合課程、優化教學內容。 一本教材放在我們面前,我們不可能要求學生掌握所有的知識,正確的做法是對教材進行有效地整合,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個性特長,提高課程資源的利用率,優化教學內容。 二是以解決學生問題為核心確定教學思路,優化教學結構。 我們在進行二次備課時,首先要讀懂教材的編寫意圖,與教材進行深入地對話,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打通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間的界限,弄清楚本次教學讓學生「學會什麼。然後充分發揮學生的多元智能,創造性地組織教材,找准教材的知識點和學生學習能力的生長點,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哪些疑難問題?如何創設問題情境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師要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建構新知,把三位目標落到實處。 (四)備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學科教學的三維教學目標,加強過程性目標和體驗性目標,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此,我們在進行二次備課時確定的目標要有針對性和導向性。要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要研讀《課程標准》,理解和應用《課程標准》,解讀文本,處處體現其基本精神。 2、教師必須以班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為基礎,解讀原教案的教學目標是否與本班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相適應,是否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與修改以滿足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五)備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程強調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教師只有靈活選擇和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才能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1、恰當選擇教法學法,努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選擇教法學法,既要根據教學內容實際,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又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還要考慮教師自己的實際,大膽實踐,積極創新。 2、注重教學方法選擇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在新課程教學中,不能千篇一律運用一種教學方法,要靈活運用。要在多樣化上下功夫,提高藝術性。關鍵在一個「活」字,盡可能體現「活」的原則。要結合學生學習需要,做到多種教學方法優化組合。 3、探索和創新「我的方法」。 我國教育家魏書生說過:「一個教師,要緊的不是忙著用這種教法去否定那種教法,不是證明多種教法有沒有道理,更不是糊里糊塗地照般某種教法到自己的課堂上,不加任何改變就用。他應當像蜜蜂一樣,在教法的百花園中,到處採集有用的花粉,回來以後,釀造自己課堂教學的蜜」。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要認真學習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靈活自如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努力實現教學方法的最優化。 (六)備教學環節 新課程要求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此,在二次備課時,我們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具體學情來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教學環節。教學環節的安排要努力體現循序漸進性、層次分明性、系統完整性、密度適中性。具體表現為: 1、教學問題的設計要環環相扣,具有一定的層次性與開放性。教學情境的創設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進行有意義建構。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近,最大限度地調動本班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2、要設計出能讓自己駕馭課堂時如魚得水,得心應手的過渡語言。精妙的過渡語不但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可以使一堂課更加緊湊、生動、引人入勝,使教材平中見奇,使知識產生誘惑力,使學生產生興奮感,形成一種學習心理的強刺激,讓學生自覺地展開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 3、教師要學會因勢利導,不斷積淀自己的教育機智。在具體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估計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以及應對措施,解決好預設與生成的問題。 (七)備練習設計 練習不僅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學到的知識、技能得到鞏固,而且使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進一步升華。在進行二次備課時,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內容及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與補充。習題設計要有層次性、多樣性,要有深度廣度,密度適中、坡度合理、真正發揮出練習的實效性。 (八)備教學策略。 「一切為了學生」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此,課堂教學組織和呈現不是以固定的模式化的「東西」做為教學設計的基點,而是以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需要為基點。教師在進行二次備課時要反復斟酌,全盤考慮,努力設計出「讓每一位學生都滿意」的教學方案。 (1)「照顧差異」策略。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照顧學生差異,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教學既能保證全體學生的學業成績共同得到進步,還要保障特殊需要的學生進步與提高。 (2)「異想天開」策略。教學設計的出發點就是滿足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需要。大膽靈活的設計教學環節。對不同學科、不同內容、不同年級學生,考慮和安排不同程序、不同風格的教學設計。 (3)「超越自我」策略。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最難以戰勝的是自己,在繼承基礎上,結合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實踐,加以創新和開發,達到借「他山之石」,攻 「我山之玉」的目的。教學設計要體現在靈活性,「忘掉從前的自己,不要關注別人如何設計」,關鍵是在「活」字上下工夫,「從我做起」,「設計屬於我的教學過程」。 「二次備課」的內容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呈現呢?主要從以下幾種方法來進行: 二、二次備課的方法 1、勾畫法:勾畫原教案中的重點環節、重點問題、主要知識點以及教學過程中創新設計,以便在具體課堂教學調控過程中引起注意,融會貫通,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補充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具體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對原教案中過簡的教學內容進行必要補充完善。如教學情境的創設、知識的拓展、學法的指導、習題的設計等。 3、刪減法:對教學設計中不符合班級學情、不夠理想等旁支錯節進行修枝打叉。從而使教學結構嚴謹、脈絡清晰。 4、調整法:根據需要調整原教學設計的方式方法。如改變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教學問題的設計及前後銜接等內容。 總而言之,備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備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們教師在進行二次備課時,都能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和自己的個性特長潛心鑽研,虛心學習,不斷積淀自己的教育機智,挑戰傳統,大膽創新,超越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日積月累,教學中就會自然而然地透出自己的個性,形成富有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神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