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歷史綜合實踐活動總結怎麼寫
我校2006年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程開設伊始,就受到了李待軍校長的高度重視.組織並召開了學校領導班子、教研組長、專任教師組成的會議.會上李校長詳細說明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現代教育的重要地位.並要求大家群策群力積極參與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我們的宗旨是「確定好一個主題、開展好一項活動、調動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帶動全體學生的發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發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稱.它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它雖然有國家制定的總的活動綱要,有獨特的先進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但沒有課程標准和現成的教材,也沒有可學的操作模式.綜合實踐活動本質上是一門「校本化」的課程,僅僅靠「模仿」和「選用」,很難使它成為學校「自己的」課程.我們覺得,要實施好這門課程,必須走校本化之路;因地制宜,利用社區資源,結合學校的特點和學生的需要,整合自己的優勢,才能形成學校的特色,創出學校品牌.
另一方面,我們在考慮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時,取得了學校的大力支持.把綜合實踐活動分成兩步走:一是以社會實踐活動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二是以學科實踐活動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力爭把學生培養成既有社會實踐活動能力又有相當科學知識能力的綜合型人才.
如何根據地區、學校、學生的特點,開發出有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呢?又怎樣對各種資源進行整合,開展符合學生特點、體現地方特色的實踐活動呢?我們在學習、思考之後,選擇了《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研究》這一課題,旨在構建一系列具有創造性、綜合性、實踐性、教育性、自主性的活動內容,增強課程內容自身的適應能力和更新能力,以提高學生急需具備的各方面的素質.另外,所研究內容試圖解決知識增長的無限性與課程內容的相對穩定性、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同時,我校也力圖抓住這次機遇與挑戰並存的發展契機,實現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下面就本課題的開展情況作一簡單的匯報:
一、明確課程目標,構建內容結構
1、圍繞辦學理念和學生發展需求,確立課題的研究目標.
在學校辦學理念定位的大討論中,將愛國主義教育的切入點定位於:從認識家鄉入手,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再以熱愛家鄉為中心,輻射愛國主義教育.根據學生認識范圍的擴大和水平的提高,逐漸加長半徑,擴大圓面,豐富內涵,升華主題,提高品位,陶冶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課程開發的目標是以課改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我們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發展了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我們根據學校實際,根據學生個性發展需要,提出以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我們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
2、按照「三維」結構,構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框架.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沒有教材,但決不意味著活動內容可以隨意而定.實際上,綜合實踐活動不是一門課程,但是它也存在它的內容框架,不過這種內容框架不是由學科教材當中的章、節、目組成,而是由活動的序列構成.一個學校開展的活動如果毫無序列,就無法解釋自己的課程框架,無法解釋開展這些活動的必要性.當我們在考慮活動有序列的時候,有兩個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要保持自然探索、社會實踐和自我發展三者之間的大致平衡.綜合實踐的內容是十分廣泛的,但不外乎這樣三個「維度」.保持三者的平衡,有利於促進學生素質結構的和諧發展.第二,要對學生在校三年當中的活動做出統一的安排,依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適當的活動.只有這樣,不同年級的教師才能抓住活動的要點,更好地實現課程目標.把上述兩個因素結合起來,我們的具體的做法是:學校根據本校的特點和地域資源優勢,從自然、社會、自我三個「維度」出發,在不同年級確定適當的活動「主題」,在同一主題下,由學生選擇開展不同的「活動」.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要按「維度→主題→活動」這樣一個邏輯結構展開.課題組就發揮鄉村和校內課程資源的優勢作了幾次討論,將烈士陵園等作為德育教育的基地;將集發觀光農業園作為社會勞動實踐基地;把校內苗圃作為環保教育基地,把圖書室、信息技術中心等作為探索性、信息化學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程資源,也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創造性智慧.
3、依託地方資源,進一步完善綜合實踐活動校本教材
我們感到有責任把豐富的地方資源進一步整理和發掘,發揮它的教育功能,讓我們的學生不要遺忘,更要以此為驕傲.因此課題組的老師們積極行動了起來,投入到了校本教材進一步完善的工作中.在這過程中,我們強調師生互動,學校與社會聯動開發,突出教師、學生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通過調查整理,我們把家鄉的自然人文資源分成了以下幾類:
(1)、優美的風景:風景優美的碣石山,秦皇島有機農業生態帶橫貫其中.
(2)、育人的基地: 烈士墓是遠近聞名的中小學生德育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節都有中小學生到這里緬懷烈士的英勇事跡,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體驗幸福的來之不易.
(3)、悲壯的歷史:勤勞勇敢的人民,在戰爭年代,不畏強暴,同敵人作過殊死的斗爭;在困難時期,艱苦奮斗,戰天斗地,創造了新的生活.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書寫了一部悲壯的歷史.
(4)、淳樸的鄉風:泥井本土的風俗,是勤勞的人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活動中形成的.有吃秧歌、元宵燈會等習俗.
(5)、成材的學子:當年在我校勤學苦練,現在高等學府深造或走上工作崗位取得佳績的莘莘學子.
(6)、愛國的熱情:近年來,在我鎮涌現出許多熱愛祖國、建設家鄉、回報人民的感人事跡.
(7)、輝煌的成就:近幾年我鎮在經濟、農業、工業、商業、教育事業等各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有村村通水泥路、實現一鎮一所幼兒園一所小學一所中學等
通過大量的走訪和實地調查,特別是發動學生和家長搜索、提供素材,我們形成了第一手的資料,在進行細致的梳理後,把我校的辦學理念貫穿於校本之中,進一步完善了校本教材.
校園環境資源的利用.我校非常重視使校園文化成為綜合實踐課程的資源,力圖把校園建成學生學習、成長的搖籃.學校每一個區域的劃分,每一個景點的建設,都帶著濃郁的家鄉氣息.有突顯家鄉建設成就的長廊,有學生宣傳家鄉的書畫廊,有展示學生利用身邊材料動手製作的精美的手工作品.這些布局的設計完全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鄉村教育理論,也滲透了我校「為繁榮家鄉育才,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讓學生在學校能深深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會帶動家鄉的發展,更會為祖國的將來做出貢獻.
二、強化組織管理,建立保障機制
課程內容的現實規定、課程特性和實施情境的復雜性都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課題實施的管理帶來較大的困難.因此,兩年多來,我們從實際出發,從組織建設、人員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了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課題的實施相適應的管理和保障機制.
1、構建組織管理網路,形成責任分明、協調一致的合力.
為了使本課題的有效的推行,學校建立健全了實施組織網路.在這個網路中,校長室負責課程目標、課程開發方案的制定和課程資源的開發、課程實施的組織、管理協調;教科室負責活動研究、指導培訓、成果鑒定、資料管理等;教導處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執行和檢查考核;教研組負責計劃的制定、總結、實驗的指導、教學研討;各年級研究組負責確定、協調活動計劃;班主任及其他指導教師是具體實施者.在計劃制定方面,我們注重全員參與、自主制定,即校領導、教師、學生都參加到學校計劃制定的活動中來,它經過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兩個輪回.由上而下,即由學校領導、教科室將確定的我校綜合實踐的課程理念、目標向下傳達,組織教師學習領悟,讓每一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充分了解本課程的性質、任務、本校的活動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內容的制定全員參與,由學生到指導教師最後再匯總到主管的教科室.在學生中展開廣泛的調查,圍繞家鄉的山水,圍繞身邊的事物,你最感興趣、最想研究的課題是什麼?再由指導教師進行篩選、歸類,最後由教科室根據各年級確定的研究主題進行統一的規劃安排,制定計劃.可以說,這些計劃集全校師生的心血和智慧,貼近學生的生活,體現學生的需求,更體現了我校綜合實踐依託地方資源的特色.這些活動主題富有新意,又源自學生生活,貼近學生,都是他們樂於探索實踐的.
2、制定相關制度,促進課程實施.
課題開始研究之初,能完全勝任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並不多,針對現狀,我們建立了相關制度來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和本課題的研究能基本達成.①保障激勵制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放性和實踐性決定了教師指導工作的復雜性和師資配置的難度.為了更好的調動任課教師的積極性,我校對於申報擔任綜合實踐課程指導教師的教師承諾提高綜合實踐活動任課教師及輔導員成果獎,期末根據實際(參照教師檔案袋和指導教師的過程性評價表)進行評比獎勵.②校本教研製度: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關鍵,我校以校本培訓為主要手段,不斷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水平.以定期檢查與抽查等方式,督促任課教師按計劃組織教學.允許教師採用「拿來主義」,鼓勵他們多看一些相關的雜志、文章、課堂教學錄相片、網路資源等,讓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模仿著在教學中實施,使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有更感性的認識.安排任課教師到秦皇島去取經,回到學校後立即向其他任課教師交流聽課所得,又分別請外校教師到我校指導教學,幫我們提一些實質性的建議.同時我校還邀請了縣教研室、進校的專家到我校對教師進行課改知識的培訓,解答了教師們在課改中存在的困惑,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方法.其次,我們借鑒語、數學科開展活動的成功經驗,每兩周組織教師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課例研討和教師匯報示範活動,讓教師在不同類型的案例剖析中了解並掌握一些指導學生開展活動的具體方法.另外,課題組定期為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推薦、印發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案例,並要求每一位課題組成員開展「六個一學習研究活動」,即讀幾本與綜合實踐相關的理論專著,寫一份學習體會,參與一個課題的課題研究,上一堂公開研討課,交一份完整的主題活動方案,寫一份活動案例或論文並公開交流.由教導處和教科室聯合對教師的「六個一」進行評比考核.以上活動的有效組織開展,確保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能基本勝任這門課程.
3、重視宣傳發動,取得廣泛認同.
我們利用學校的櫥窗、班級板報等宣傳陣地,以及向每位學生家長發放《告家長書》等形式,積極向學生家長宣傳、解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的意義和對學生成長的好處,努力取得家長對學校開設本課程的理解和支持;同時走向社會,積極聯系我校的「學校德育基地」、「學校文明共建單位」及部分工廠、公司、企業,走訪、聯系一些勞模、老幹部、老教師、本地的致富能手及關心學校教育的人士,和他們就我校如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展開討論,取得了共識,獲得了他們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使他們成為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又一支生力軍.
三、實行制度化管理,促進課題研究
1、課時管理:綜合實踐活動要求的課時安排應是彈性課時制,即將每周2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我校聯系學校實際情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2節綜合實踐活動分成「1+1」的形式,「1」為信息技術課,每周一節,單獨列入課表,配備相應的信息技術老師;「1」為綜合活動大課,每周1節,以年級為單位集中安排在一個單位時間,列入課表.在平時的教學中,由各年級組長根據活動內容的需要,負責將課時進行調整組合.可以根據需要將1節綜合活動大課與信息技術課打通,也可將其與其它學科如自然、班隊、社會、地方等打通,統一安排使用.這樣的安排靈活性大,為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
2、人員管理:教師是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可缺少的因素.實踐證明,少數教師或專職教師承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是難以滿足全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需要的.因而,我校在教師的構成上,以「教師小隊」形式,以一個年級為單位組建若干個教師指導小組,從而來有效地開展各類活動.各年級的教師指導小組由年級組長、班主任、一些相關的科任教師(如:信息技術教師、自然教師、勞動與技術教師、品社教師等)組成.一次活動的指導老師不局限於一人,可以聘請校內相關老師客串.此外,各年級還可以根據需要自主聘請一部分社會教育力量,擔任校外輔導員,以充分發揮社會資源,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效果.
3、過程管理:在計劃實施過程中,我們注重動態管理.(1)集體備課制:每次主題研究活動由年級組成員先初步商量一下,由一位教師負責制定活動方案,方案不在於詳而在於是否能真正讓學生展開研究實踐活動,是否具有操作性.教師在活動中不一定要完全照著方案進行,因為活動是不斷生成的,教師可以根據活動、學生的需要進行調整,甚至衍生出新的子課題;每周安排一位教師上一堂活動觀摩課,全體教師聽課、評課,使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升.(2)每學期案例評比制:期末請每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選一份最好的案例參加學校案例、論文評比,優秀案例送交上一級參加評比.在這種管理機制中,教師們在活動中與學生一起主動研究探索.
四、開展主題化活動,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我們開發地方資源為的是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教育空間,使學生認識了解資源,更重要的是研究利用資源.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地方資源,設計系列化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主題活動中增長見識,發展能力,提升才幹;讓靈動的山水成為鮮活的教材;讓厚重的文化成為孩子的精神養料.在開展「走尋家鄉的名人」主題活動中,發動學生去走訪在家鄉建設事業中有特殊成績的領跑者,始終保持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的老黨員、老英雄,在外辛勤求學的學子,學生們收集了很多的材料,在分享的時候大家感觸最多的是他們那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學生們紛紛申報活動主題、設計活動方案,把教師「涼在一邊」,學生在活動中培養了合作意識、人際交往意識、問題意識,鍛煉了自身的綜合能力.在開展「我是碣石山小導游」這個主題活動中,我們發動學生整理碣石山各景點的傳說和故事,串編成導游詞在每個景點進行解說.這充分證明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得扎實有效.結合「校園是我們成長的樂園,家鄉是我們學習的課堂」,引導學生走進美麗的大自然,讓他們在美麗的環境中認識各種動物和植物,採集和製作各種標本,鼓勵他們開展小實驗、小製作、小創作活動.讓他們欣賞各種美妙的動人景象.讓他們聆聽風吹樹葉的沙沙聲,小溪流水的嘩嘩聲,悅耳動聽的鳥鳴聲,湖濤涌動的拍岸聲,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可愛,大自然的樂趣.從而培養和激發了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走進歷史,親手摸一摸,親眼看一看,親身感受一下昌黎的文明史和先進文化的遺產,讓學生利用各種感官去感知歷史知識,在社會課的實踐中,既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學到了許多歷史知識和優秀文化知識.讓學生走進村鎮,就是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組織學生到社會福利院,帶上自己心愛的禮品慰問孤寡老人,為他們表演節目,這時學生特定的社會角色是「下一代或兒女」,在慰問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們尊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責任意識.組織學生到公共場所(如:菜場等)打掃環境衛生,參加義務勞動,這時,學生特定的社會身份是公民,打掃環境衛生是公民應盡的權利和義務,在這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了學生應有的公德責任意識.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到附近工廠參觀、考察和訪問,了解昌黎現代化建設的成就,感受昌黎現代化的科技成果,同時增加了學生對現代化科技發展的感性知識.在這種社會實踐活動的基礎上,我們積極鼓勵學生開展小實驗、小製作、小發明活動,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去感知,在實踐活動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變革、去創造,從而真正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同時,成立了十幾種班級活動小組,他們利用身邊的廢棄物、家鄉的資源進行手工製作,他們的作品就張貼在校園的走廊上.在對我校九年級學生起床、上學情況和農村衛生情況作了調查後,有的學生向同學、家長、社會發出了倡議書,有的學生與家長簽訂了《環保條約》、約法三章,有的學生寫信給校長、老師、建議如何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增加學生的睡眠時間,還有的學生用作文、畫畫、創作手抄報、宣傳欄等形式,向人們宣傳環保知識……
五、實施多元化評價,引領學生自主發展
綜合實踐雖然是一個校本課程,但我們課題組成與經過討論認為它與語文數學等學科一樣,必須通過評價來促進課程的有效實施.可以說,評價是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綜合實踐的評價強調多元化,評價主體是多元的,教師、學生、夥伴、校外指導員等都可作為評價者.應該重視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而不是僅針對他們結論成果.只要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就應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基於以上理念,我校對學生評價採用的是檔案袋評定製.我們讓學生按活動小組建立自己的活動檔案袋,保存本小組活動所得的資料.比如學生活動的照片、搜集的資料、體驗日記、作品、評價表等.由學生自評、互評為主,教師等級評價與評語相結合的方式,評價要注重過程,重視態度,特別要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感體驗,力求體現評價的多樣性與層次性.
經過兩年多的實驗,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表現在:以活動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潛能生、學困生的興趣得到了適當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自信心得到了培養;同時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學生的課內外生活,增進了校園文化的建設.
我們走出校園,組織各類有序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成長、探索.投身這青山綠水之中,學生們領略了家鄉的美麗,激發了探究的慾望,點燃了創新的火花,體驗到了生活的真諦.我們的研究活動也得到了兄弟學校及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程開發與實施經驗交流研討會」在我校舉行;2007年5月我承擔了市十一五科研立項《綜合實踐活動的開發研究》.以上是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方面的一些很不成熟的嘗試,感覺我們的工作還是很粗淺的.我們願在教科研的廣闊空間里不斷追求、前進,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執著耕耘,迎接燦爛的明天.
Ⅱ <汕頭市普通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若干意見>的具體內容
教師課前准備要求
一、 通讀教材,科學合理安排好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和教學進度,制定好有利於本班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教學措施。
二、 精心備好每一節課,須做到以下七點要求。
1、教師備課內容要求:必須做到 「 六備 」 :備大綱(課程目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訓練,備好電教設備或其它教具或學具,重點研究本學科教與學的改革與創新,創造性使用教材和教學資料。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活動和校本課程可採用選用、搜集、改編和創編等方法,為教學提供參考資料,資料必須整理歸類。
2、教師個人備課必須結合本班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培養。不得與參考教案雷同 , 應有所創新。
3、備課在超講課前一周。
4、備課教案書寫必須做到書寫規范,字跡工整。
5、通過集體備課確定研討課內容,研討時間 上課人,記錄研討過程。
6、積極參加集體備課,不遲到、早退。
7、必須布置好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搜集資料或學具准備工作。
教師上課要求:
一、教師必須帶好教案、教具提前進入相應教室(配套室)上課,檢查學生課前准備情況。
二、教師必須用普通話講課,嚴禁用方言進行教學,嚴禁坐在桌椅上上課,嚴禁在課堂里做與教學無關的事,不準私自離開教室或無人上課。
三、教師必須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和學習情境,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充分尊重學生人格,嚴禁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師必須採用新理念下的教學方法,使用科學的教學手段組織教學,勇於創新與變革,及時調整教學步驟,加強師生互動,正確評價學生,善於激勵學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教師必須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與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個性品質。嚴禁在學生中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信息。
六、教師必須根據課堂教學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反思,及時記寫好教學隨筆或教學後記,促進個人的專業成長,提高教學水平。
教師課後輔導與作業批改要求:
一、 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好適量作業,原則上一二年級不留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不多於一個小時。
二、 教師必須及時批改,及時講評。對於個別差生必須面批面改,優先照顧。(一年級語文作業應有寫字,二年級語文作業應有寫字、組詞、造句與寫話,三至六年級語文作業應有寫字、造句、作文等其它作業;數學要每日一批;自然科學要有實驗報告單,美術學科要有各類作品,綜合實踐活動要有成長日記或調查報告或小論文等。)
三、 教師必須對個別學困生進行課後輔導,也可採用學習互助小組給予幫助,並不斷進行跟蹤,建立轉差培優跟蹤檔案。
四、 教師必須進行各單元的復習、考試命題與評卷工作,及時進行單元小結與試卷講評,對於學困生必須給予二次考試的機會,以此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和學習信心。
五、 教師每學期必須進行期中、期末兩次全面家訪。平時必須根據個別情況,進行個別家訪。學校可通過家長學校或家長委員會,舉辦家長會、座談會,加強家校溝通與交流,取得家長、社會的支持與配合。
落實課程計劃的要求:
1、各校必須嚴格按照省頒的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門類,開足課時,尤其是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其中,一二年級校本課程四節課,三至六年級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計六節,可設置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校本課程分別三課時。
2、各校必須落實好各種課程的實施與管理,其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必須制定好研究性學習指導方案,各年級各科學習的目標、內容、要求具體明確;有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計劃,有勞動與技術教育計劃;教師要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設計主題活動方案;校本課程應有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課程說明與課程綱要,包括教學設計,學校校本課程委員會必須對教師開發的課程進行審批與評價。
3、藝術課程每周四節,可由有美術與音樂特長的兩位教師擔任,可安排一個大節(兩小節)。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充分考慮學校場地和體育器材,合理安排,執教教師必須充分上好每一節體育室外課,嚴格按照體育課的步驟組織教學,注意運動安全,不準放任自流,每學期均要按照《學生體質健康標准》進行測查,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
教學科研要求:
1、各校必須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科研活動,時間統一設置於每周四下午。兩個片區每學期必須以片組織三至五次集體研討,形式、內容由承辦學校擬定。
2、校本教研要做到四定:定主題內容,定主題發言人,定研討時間,定研討形式(集體備課、課改沙龍、問題會診、教學敘事、聽課評課、理論學習、經驗交流、講座等),要做到切實可行,扎實有效。
3、學校行政人員、教研組長、骨幹教師要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每周不少於兩課時;學校要發揮本土專家的引領作用,學校行政人員、骨幹教師要主動參與研討,深入課堂,走近教師,為教師解決實際問題。
4、認真開展教學案例研究和專題(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學校必須具有課題申報、實施計劃、教師培訓、課題研討、課題跟蹤、研究成果、專家報告、結題報告等材料,深化課題研討,力出成效。
5、學校必須對教師執行課程計劃、課前准備、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與輔導、考試與評價、家校工作、教學科研等進行嚴格管理,作為教師學年考核、職稱評聘的重要內容。
6、校本教研要有記錄,有資料,有收集歸檔。
也不知全不全。。
Ⅲ 談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如何實現自身專業成長 (結合實際)
現在各地都在進行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我個人認為專業發展要靠教師自身,版根據所教孩子的特點權,結合理論去研究去探討才會有明顯提高,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理論和一味地追求實際操作,沒有理論的根本很難從根本上讓我們自身成長,單就實際操作能力培養自己,也只是單方面的,所以要想發展好自身專業成長,書中的理論必不可少,再結合實際去解決一些問題的能力,兩個相輔相成效果會更好!這是我的個人看法!
Ⅳ 四川廣元高中生進來!
四川省廣元中學始建於1929年,是一所擁有光榮傳統和厚重文化底蘊的歷史名校。1994年11月成為四川省重點高中,2002年6月通過四川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2005年1月被評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是一所國家級重點高中。
學校重點級別: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廣元中學始建於1929年,是一所擁有光榮傳統和厚重文化底蘊的歷史名校。1994年11月成為四川省重點高中,2002年6月通過四川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驗收,2005年1月被評為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學校位於廣元市城區,包括校本部、南校區、嘉陵校區,呈「一校三點」格局,地理位置優越,校園優美,硬體設施一流。校本部位於廣元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東壩新區,是一座現代化、園林式、生態型校園;南校區位於欣欣向榮的利州經濟開發區,毗鄰南河,校園平坦方正;西校區位於廣元市城市與商業發祥地的老城區。前臨源遠流長的嘉陵江,背依風光旖旎的鳳凰山,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里交相輝映。 學校現在教職工422人,其中高級教師107人,特級教師3人,學校現有教學班94個,在校學生6200餘人。學校的教育思想是「博學廣才,器識為先」,教育理念是: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溝通,倡導:讓我們與老師一起進步,讓我們與學生共同發展,讓我們與家長形成共識,讓我們走進學生的心靈,形成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工作環境和育人氛圍(即「一本四讓」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是:活動育人,和諧發展。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四川省廣元中學歷史悠久,創建於1929年。七十多年來,學校歷盡滄桑,培養出眾多的桑梓學子,是遠近聞名的學府。改革開放,又為她的發展帶來勃勃生機,使其重展雄風,以更加嶄新的形象展露在教育界。
學高為師科研興校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建設一流的學校必須有一流的教師隊伍。廣元中學認准了這條道理,根據「學高為師,德高為范」 的行為標准,拓寬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優化。學校要求教師除提高基本功以外,把「一課一文一書」納入教師年度考核評價范圍。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幫助教師加強學習,更新理念。學校先後請四川教育學院教授和北京四中領導講學,傳輸先進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派遣有關教師參加國家、省、市和兄弟學校的教研活動。 抓好教學科研,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教學質量提高的助推器。廣元中學對此狠抓不放。首先,學校堅持各教研組利用每周一個半天時間進行常規教育教學研討,全面推廣集體備課,並在業務學習上加強指導,推進課題研究。為了培育學生的科學精神,學校設有科技活動室、科技製作室。學校的生物實驗室目前已被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科協命名為青少年科普教育集體,建成生物科技標本館,發揮了廣泛的科普教育作用,每年都能接待上萬名中小學生、幼兒的參觀考察和學習。該校學生在掌握信息技術方面的綜合實力居全市第一。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教學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畢業班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狠抓畢業班管理,建立和完善畢業班服務機制,提高學生高考競爭能力。近年來,廣元中學畢業生升學率連上台階,令人矚目,2000年突破了300大關,2001年突破400大關,2002年一榜上線人數一舉達到663 人。近五年,考入一流名校的學生超過100人,其中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達13人,這在經濟欠發達的四川北部地區實屬不易。
鎖定目標再攀高峰
首先在育人上,學校不滿足按部就班的操作方式,形成了獨有的鮮明特色——「活動育人,和諧發展」。學校充分利用活動類課程,突出社會實踐活動,創設生動活潑的教育場景,使學生通過實踐、體驗、感悟、內省、挖掘和發揮潛能。 學校還定期召開團員代表大會和學生代表大會,並且民主選舉領導人員,實行學生會主席競選制,讓學生幹部參與學校管理。學生會還成立了「春潮文學社」和「風流魂」編輯部,建立了英語俱樂部和電腦俱樂部,開展了「超霸杯」足球賽,組織周末文藝「校園之春」卡拉0K比賽等。學生社團活動范圍廣,《風流魂》辦得貼近學生生活,很多文稿精美感人。 學校在學生的素質教育方面不斷拓寬領域,並取得了顯著成果。依照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學校調整了課程安排,設有必修課、選修課,把「研究性學習」納入課程設置,每周安排兩節正課。研究性學習由學生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自選研究課題。學校指派專業教師指導他們制定研究方案,指導研究過程,指導寫作結題報告。 廣元中學是一所歷史名校,曾經有過許多輝煌,但是,在新期如何保持和發揚是學校教職工時刻考慮的大問題。學校領導對此更是高度重視。所以,他們始終把確立目標當作頭件大事。去年,學校根據市委、市政府批準的規劃方案,下發了《關於落實創建國家級示範高中各項任務的通知》,明確指出「爭創全國一流學校」的目標,一下子把學校的全部工作納入了一個新的軌道。
民主管理廉潔勤政
廣元中學 學校按照「敬業、廉潔、團結、求實、創新」的工作思路,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在管理工作上,倡導「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熱情服務,狠抓落實」。在教職工中樹立「四個意識」,即危機意識、改革意識、競爭意識、質量意識。在領導班子中遵循「交流、溝通、理解、合作」的精神。 學校確立的辦學指導思想是:立足於廣元中學的實際,堅持教育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和長效性原則,以為學生一輩子負責的態度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工作中處理好五個關系:堅持繼承和發揚傳統與改革創新之間的關系;堅持嚴格的制度管理和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之間的關系;堅持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和逐步提高福利待遇之間的關系;堅持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關系;堅持注重常規管理建章立制和科研興校的關系。 以崇高的事業吸引人,以深厚的感情凝聚人,以適當的待遇挽留人,這是廣中領導班子的工作特色。 2002年,學校榮獲全國貫徹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校團委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稱號,學校還順利通過了首批省示範高中驗收和省校風示範學校驗收,榮獲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省體育傳統項目先進學校。學校還被評為廣元市職業技能示範學校、市現代教育示範學校、市教學研究示範學校、市教育科研實驗學校、市教學技能示範學校、市綠色學校等。 所獲獎項 進入新世紀,學校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逐年穩步提高,2005年的高考,廣元中學本科上線人數列全省第8名,學生龔晨曦以全市理科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黃穎以全省少年大學生考試第一名的成績被中國科大錄取。 學校獲得了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全國群眾體育運動先進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精神文明單位、四川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四川省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四川省現代教學技術示範學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四川省綠色學校等二百餘項次榮譽稱號。
編輯本段優秀辦學
辦學宗旨
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四川省廣元中學半個多世紀以來,廣元中學在各個歷史發展階段都從來沒有離開過人民的關注和支持。「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學校服務社會,回報人民的最好體現,更是踐行「三個代表」思想的具體行動。 教育理念 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溝通,倡導:讓我們與老師一起進步,讓我們與學生共同發展,讓我們與家長形成共識,讓我們走進學生心靈,形成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工作環境和育人氛圍。以上簡稱為「一本四讓」。 「一本四讓」的辦學思想,體現了現代教育的基本要義,標示著學校辦學的准確定位和獨特的價值追求。它既是對廣元中學優良辦學傳統的傳承和升華,又是對傳統教育觀念的反思和揚棄,透析出學校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積淀的教育文化的精粹。 「一本四讓」蘊涵著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思想「和」與「合」,同時,這也是現代管理哲學的兩個重要思想元素。以人的發展為本,追求人的全面和諧發展,致力於學校育人系統的整體優化,構成了廣元中學的學校文化主流並引領著學校的持續發展。
指導思想
立足於廣元中學實際,堅持教育的方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和長效性原則。以「對學生一輩子負責」的態度開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和責任感,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辦學特色 活動育人和諧發展 其內涵界定: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建構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和實踐性的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為其基本特徵,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和諧發展為目的的一種新型育人觀和育人方式。充分利用活動類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創造有效的教育情景,通過學生的實踐———體驗———感悟———內省———發展,激活學生潛在能力,它涵蓋德育類、智育類、體育類、科技類、美育類、社會類、生活類等各個方面,以全方位的活動綜合影響學生,體現教育對學生的人文和科學的雙重關懷。 在具體實施中,按照「創意好,設計好,開展好,總結好」的系統要求,把握以下四點:1、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和發展需要,確定適合於學生主動和諧發展的活動目標;2、建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實踐性自主活動為基礎的開放的教育過程;3、適當調整、補充、改造現行教材,加強教育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的對接;4、充分利用和開發校本、社區、本土的教育資源,引導學生去讀社會這本「無字的書」。學校正在致力於把傳統教育改造並還原成生命活動的過程,培養社會需要的人和幸福的人。
編輯本段教學特色
▲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和諧發展的德育體系 德育理念 堅持以人為本,依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自身發展規律,立足於學生主體發展,以「教會學生做人」為核心,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活動育人」為載體,培養學生成為有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有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高尚情操和社會責任感,心理健全的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健全德育體系,規范德育管理 1、德育管理運行機制 建立以黨委為核心、校長全面負責、行政職能部門實施的管理體制;建立以黨委———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為主線的德育工作系統;建立以團委、學生會———團支部、班委為主線的學生自主教育系統,使學校德育工作上下貫通,優勢互補,形成合力。 2、形成群體育人的德育隊伍 一是以黨委書記、校長為主的中層以上幹部隊伍,負責全校德育工作決策和宏觀指導。 二是以學校各行政職能部門負責人、年級組長、班主任、政治課教師和黨員教師為主體的德育工作隊伍。 三是以團委、學生會幹部為骨乾的學生幹部隊伍,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體作用,同時學校積極引導他們參與學校德育管理。 四是以社會知名人士、學生家長為代表組成的家長委員會,優化育人環境,充分利用和開發社會教育資源。 3、建立科學的德育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機制 以《中學德育大綱》、《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實施辦法》等作為學校德育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的依據,同時完善了一系列德育管理制度和多層次的考核機制。 拓寬育人渠道,優化育人環境 在操作上實行「三個結合」: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相結合;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與社區、家庭教育相結合,構建全方位的立體化的德育網路。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滲透到學科教學過程之中。注重科學教育和人文關懷並重;充分發掘教材的德育因素;積極開發教材之外的課程資源,拓寬育人背景。 2、加強校園文化的班級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一是重視校風、班風建設,創設各班富有特色的高雅的教室和寢室文化;開展豐富多彩、主題鮮明的學校和班級文化活動,實施「4+1工程」———行為規范工程、學業驅動工程、班級形象工程、學生自治工程和班主任自律工程,培育班級文化品牌;二是優化師生關系,舉辦「師生面對面」主題班會,開展「以成功攜手,與學生(教師)同行」的師生結對子活動,設立校園希望工程、教職工助學工程、扶農育才獎學金以增強學校和班級的親和力、向心力;三是注重校園的綠化、凈化和美化,開展「熱愛廣中,凈化校園,從我做起」形象工程活動,發揮環境育人的潛在功能。 3、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育活動。主要有三大類:一是勞動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勞動體驗,培養勞動觀念,養成勞動習慣。二是課外實踐活動,為拓寬學生學科知識背景,如成立科技俱樂部,為學生中的「科技發燒友」創設一個自主活動空間;邀請美籍華人王可父女作「1+1」成長報告。三是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區服務。參觀重點建設項目寶珠寺水電站、廣元機場、紅軍碑林和川北監獄,開展青年志願者活動。 ▲「活動育人,和諧發展」的教學體系 「活動育人,和諧發展」教學觀 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載體———學科課程,同樣貫穿和融匯著「活動育人」的教育理念,其表現特徵為: 1、由靜態的單一的教學方式轉變為動態的師生交往的教學方式。(師生互動活動) 2、由「以教定學」轉變為「以學定教」,充分保證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自主活動的時空。(學生自主活動) 3、由預設的結論教學轉變為強調生成和建構的過程教學。(師生建構活動) 4、由「以教材為中心」的封閉式教學轉變為與學生生活經驗對接的開放式教學,強調「在做中學」(動手操作活動)。 注重教師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育思想的領導 在學校制定的《實施素質教育五年規劃》、《教育科研五年規劃》中,把轉變教育觀念和提升教育觀念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根本,注重先進教育理念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引導作用。邀請華東師大霍益萍、四川教院陳安福、姚文忠教授、北京四中副校長田佣來校作專題學術報告,請特約教研員具體指導教研和科研工作。 強化教師的校本專業發展 學校始終堅持培訓教育以校為本,注重利用和開發學校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倡導「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的工作方式和研究方式,強化教師的績效感和職業歸屬感,以課堂教學的「真問題」作為研究的切入點,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1、搭建青年教師成長的平台,樹立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典型,實施「名師工程」,評選出45名名師和「廣元中學十大傑出青年」;2、開展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學校行政領導獻課、「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課、中高級教師示範課、青年教師「新秀課」;3、教研相長,教師既是實踐者,又是研究者。廣泛開展「一課一文一書」活動(上一節優質課,撰寫一篇教研論文,讀一本教育專著);4、提高人文素養,增強教師人格魅力。要求教師有一、兩樣健康的業余愛好超過學生,有一、兩項技能強於學生,有一、兩項本領高於學生,在學生面前盡量展示出教師美好的一面。 推進高中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驗 1、以國家級課題《課堂教學中自主性學習的心理研究》為切入點,開展構建自主性學習體系的實驗和研究,推進高中課程改革。 2、為高中課程改革創設良好的心理環境。以省級課題《高中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實驗與研究》為中介,歷時三年的研究,為學科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為提高自主學習的教學效果積累了許多認識成果和操作經驗。 3、歷時三年的市級重點課題《讀報活動教學對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作用與影響研究與實驗》取得初步研究成果,豐富了學校活動育人的理論與實踐。總結和提煉出了四種活動的方式:自主型活動、交 往型活動、體驗型活動和探究型活動。 4、初建「活動育人」的教學體系 學校已初步構建成必修課、選修課、活動類、隱性課程共四大板塊的完整課程結構,形成了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體系。「活動育人」的教學體系涵蓋德育、智育、美育、科技、體育、生活等各個方面,其操作模式和活動系列經多年實踐已趨完善和成熟。每年的三大運動會(春季田徑會、科季球類運動會、冬季越野賽)和藝術節已形成傳統。生物科技標本館十多年來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校本化的科普活動,在市內外、省內外都有較大的影響和知名度,被省科技廳、省科協命名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各地中小學生、幼兒計萬餘人慕名前來參觀學習,成為我校「活動育人」的一個亮點。開展暑假「中華營」活動,強化英語聽說能力,舉辦地理冬令營,進行地質地貌考察。 廣元中學是人民的廣元中學,如何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廣元中學全體教職工夙興夜寐心為之系、情為之動的崇高歷史使命。事業發展永無止境,我們將繼往開來,自策自勵,用不懈的奮斗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廣元中學先輩的業績!
編輯本段對外交流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及美國英語學會共建項目中華夏令營 (2007-4-30) 著名英語教育專家李陽老師在廣元中學激情演講 (2007-4-30)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來校講學 (2007-4-30) 日本教育專家來校講學 (2007-4-30) 美籍華人王博士來校與師生交流 (2007-4-30) 美籍華人哈佛大學學生王可來校與學生交流 (2007-4-30) 劍閣中學來校學習參觀 (2007-4-30) 德陽五中來校學習參觀 (2007-4-30) 廣元中學邀請成都知名教師作06高考報告會 (2007-4-25)
Ⅳ 小學校本課程計劃
2006教學工作計劃
認真貫徹國家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繼續以"關注課堂"為工作主線,並注意整合教學,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大面積地提高教育質量。
具體工作:
一、認真學習理論,明確課改方向。
要把理論學習作為伴隨課改全程的活動。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知識不斷更新,新的理念不斷涌現,學習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從事著教書育人的工作,更需要學習。只有那些重視學習,善於學習的人,看問題才會更准,思路才會更清,行動才會更快。教導處將統籌安排,將學習安排到全校業務學習活動中,滲透到教研組教研活動中。在學習中,既要學介紹具體經驗文章,也要學難懂的理論性較強的文章,防止東施效顰;既要學正面宣傳的文章,也要學提出爭議的評論,防止人雲亦雲。採用理論聯系實際、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辦法,要求每位教師做好學習筆記。並經常組織交流,使先進的教育思想牢牢紮根於每位教師心中,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本期與上期一樣,每周一篇學習筆記,一月一篇案例設計一篇教育故事。
二、嚴格執行常規,提高教育質量。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課程計劃是法規,任何人無權變更,教導處將不定期抽查教師上課情況,嚴格督促教師自覺按課表上課,嚴禁私自調課或侵佔技能課等現象發生,如有特殊情況確實需要調課的必須報請教導處批准。
2、本學期將繼續組織教師學習常州市教研室修訂的《中小學各科教學常規》,修訂我校教學常規要求,使全體教師明確要求,自我對照,切實落實常規,有效地改進教學,全面提高教學水平與質量。教導處將提倡「推門聽課,翻本檢查」工作制度,繼續實行學月常規檢查制度。
3、加強教研組建設。教研組是教師教學研究的主陣地,教師成長成材的搖籃。各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本教研組的實際情況,擬定切實可行的教研組工作計劃。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學習課改理論、寫讀書筆記、鑽研課標教材、集體備課、聽評課,進行教法和學法的探討等)、定好主題和中心發言人。教研活動要在「實」與「新」上做文章,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熱情,鼓勵教師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提倡各個教研組要創自己的特色,及時、認真總結得失,在期末進行交流,開展先進教研組的評選。
4、抓好集體備課。備課組活動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集中活動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安排,定時間、定內容、定主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著力提高集體備課質量,各班要針對班級實際進行修改,並在教學過程加以調整,倡導課後撰寫教學後記和教學案例。
5、加強對教學質量的調研。教學質量是學校教學的靈魂和生命線。每位教師必須樹立「有效教學」觀念,增強質量意識,憂患意識,爭先意識,努力提升所任學科的質量。本學期教導處將加大學科的階段性調研力度,分析存在問題,落實解決措施,力爭不使一門學科、一個班級、一個學生掉隊。抓好幾個調研與比賽,即一年級看拼音寫漢字比賽,二年級朗讀比賽,三—六年級「六一」作文比賽,低年級口算調研,中高年級計算、概念、應用題調研,英語階段性調研。
6、抓緊畢業班復習迎考工作。認真總結上學期期末考試情況,分析我校六年級教學工作的現狀,引導全體教師進一步明確各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採取針對性的應對舉措;及時召開畢業班家長會,加強家校聯系溝通,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爭取家長配合支持,為學生復習迎考,打勝小學畢業最後一仗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有力支撐。抓兩頭,促中間,分類輔導,採取學月考試,獎勵前五名和進步大的等形式,努力提高畢業考試的優秀率和及格率。
三、深化課改實驗,提升實施水平。
1、加強課改實驗的師資培訓。本學期繼續組織教師學習新課標,把握其精神實質,加強對三年級等使用新教材教師的培訓與管理。
2、加大課程研究的力度。加強教研和科研的結合,以教研為載體,以科研為先導,促進全體教師實施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的水平。繼續與教研室多聯系,爭取專家的支持、指導,健全教研製度,改革教研形式。各教研組制定計劃時要立足本校,結合自身教學需要,精心設計好每次活動的內容,開展小型、多樣、高效的教研活動,創造性地開展活動,讓教研和科研活動真正為提高教師課程實施能力服務。學校將有針對性地組織有關學科的校級教研活動,對品德與生活(社會)等術科教研活動也將有所安排。以此全面提高教師駕御新課堂的能力。
3、繼續加強課程管理開發的研究,根據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的有關要求,加強管理,使之不至流於形式,加強課程開發的研究,繼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本期綜合實踐活動由教師自願報名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組組長鄭志強指導,集中力量進一步開發、完善我校校本課程——《我的家鄉---梓潼》,使校本課程真正成為拓展學生學習領域、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育學校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徑。
四、調動教師熱情,加強隊伍建設。
1、上期,我校開展青年教師賽課,一部分教師在活動中脫穎而出,一部分教師迅速成長。本期,我校將進行中老教師示範課,讓教師們在這樣的活動中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不同的教學風格
2、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學歷進修,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實踐水平。加強計算機及其網路技術的培訓,重點培養教師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本期,要求每一位教師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上倆節課,由張玉全作好記載。
3、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評優課活動、學術研討和參加教壇新秀、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的評選活動,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著力造就優秀教師。
4、繼續組織校課改積極分子、青年骨幹教師、優秀教研組等評優活動,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教學是學校的主要、重點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是每一位教師每一節課所必須遵循的原則,教導處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深入課堂、深入各班,檢查教學的各環節的落實,使我校的教學再創佳績。
五、科研工作:
教不研則淺,研不教則枯,為及時把握時代脈搏,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我校確立的科研課題為:
1、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促進小學生誠信品質的形成(國家級)2語文課題將申報「愉快識字法」(市級)
3、校本教材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4、數學課題組
路漫漫其修遠兮,親愛的教師們,辛勤的付出,必會換來金秋的收獲。
教學工作大事表
2006年2月
主要活動:
二月份:
1、制定教學工作計劃。
2、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3、各科教師制定學科教學計劃。
4、召開綜合實踐指導老師會議,制定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三月份:
1、第二次教學常規檢查。
2、召開英語教師研討會,討論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有關措施。
3、修訂學校教學常規細則。
4、校新課程教材培訓。(一、二年級數學)
5、中老年教師示範課
8、召開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議。
9、課題組制定課題實施計劃。
四月份:
1、學科期中調研測試。
2、徵集、評選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3、畢業班復習教學研討活動。
6、第三次常規調研。
五月份:
2、三—六年級慶「六一」作文競賽。
3、一、二年級口算比賽。
4、二年級朗讀比賽。
六月份:
1、檢查各教研組落實教研活動情況。
2、六年級模擬考試。
4、一年級看拼音寫漢字比賽。
5、評選課改積極分子、優秀教研組。
6、撰寫教學論文與案例。
7、舉行期末考試,做好試後分析。
8、第四次常規調研。
Ⅵ 小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遇到哪些困難,是如何解決的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及其對策 【摘要】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亮點,也是難點。 目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綜合實踐 活動課程在實施的過程中仍存在了不少問題。 課程認識問題、 如: 課程資源問題、 教學設計問題、課程管理與評價問題等。正視這些問題並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辦 法,是推進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順利實施和進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問題;原因;對策 1.寫作的目的 寫作的目的 基礎教育課程強調培養目標應該體現時代要求。 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 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 礎技能和方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與實施, 正是在小學探索一條既 符合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培養目標,又符合小學生心理年齡、認知特點 發展規律的新探索。 至 2003 年底,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程已在全國的大部分地區推行,作為 這次課程改革重要內容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在全國大部分中小學開始實施。 而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卻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關鍵, 它不只是既定課程 計劃、教學方案的落實過程,而是該課程的開發、設計、實施、評價的整體過程, 從而是一個探究、發現、創新過程。但是,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仍是一門新興 課程,其發展實施尚處於起步階段。從目前實施的總體情況看,學校實施綜合實 踐活動課程的意思仍在不斷增強, 有的學校已經有意識地進行了教師的學習與培 訓,有的學校建立了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還有的學校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 了總結評價。總而言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正 視目前的現實情況,形式也不容樂觀,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嚴肅。而發現和 解決這些問題將成為促進綜合實踐活動順利實施的關鍵, 也將成為其發展的必然 要求。因此,對綜合實踐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產生原因和解決對策進行總 結歸納,將有助於更快更有效地解決實施中遇到的問題。 2.相關概念與剖析 相關概念與剖析 所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的學 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 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3]。其學習領域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以學生的經驗、社會實際 和社會需要及問題為核心,以主題的形式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以有效地培養和 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 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點。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活動課程的一種特殊發展形態, 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 課程改革中備受關注, 《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開發的決定》規定中小學設 置綜合實踐活動,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更加明確地將綜合實踐 活動規定為小學到高中的必修課程,由國家統一制定課程指導綱要,地方教育管 理部門根據地區差異加以指導, 學校根據相應的課程資源, 進行校本開發和實施, 體現了三級課程管理制度的特徵和功能。因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最能體現學 校、地方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性課程。對於習慣根據教材、大綱和傳 統教學方法來實施課程教育的地方、學校和教師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領域,一 門全新的課程,一門沒有教材、沒有課程標准和教學大綱的課程,一門使地方、 學校和教師對其實施確感為難的課程。 3.1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及其原因的研究現狀 3.1.1 綜合實踐活動類課程的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是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的一種嘗試。 國外較 早開設綜合實踐活動類課程的國家有美、英、法及日本等國。20 世紀 90 年代以 來, 我國在總結中小學課外活動經驗及吸取 「活動課程」 理論合理因素的基礎上,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初中課程計劃》中規定:開設班 團隊活動、晨會(夕會) 、科技文體活動、體育鍛煉、校傳統活動和社會實踐活 動六類活動課。 2001 年 6 月教育部印發的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綱要 (試行) 》 中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作為必修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 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 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加強信息 技術教育,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 工,形成初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 3.2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的現狀 3.2.1 課程及課時安排不符合國家規定 陳秋紅、沈旎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 中談到:從《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師資培養研究》課題組對武漢市武昌地區綜 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實施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中看出, 在調查的 50 所學校中, 有 10 所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時數合計每周超過 5 課時,有 24 所學校每周 2~3 課時,10 所學校為 1 課時,6 所學校未寫明具體時數。個別學校在課表中未 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而是將班會、信息技術、勞動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 程。 王穎在《深圳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問題研究》一文中也有談到: 2004 年,深圳市教研室對 100 多所小學校長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47.%4 的學校全部年級開設了,50.%8 的學校部分年級開設,還有 1.%7 的學校完全沒 有開設。而每周開設課時 1 節、2 節、3 節、4 節的學校比例分別為 42.%9、45%、 8.4%、29%.由此可見,半數以上的課改年級沒有開設綜合實踐課,近 9 成學校 沒有按規定開足綜合實踐課時量。 由此觀之, 課時不落實是目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普遍存在的問 題,特別是民辦學校這種現象尤其嚴重。有的學校缺乏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 的正確認識,認為既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升學影響不大,作為一門副科何必在 這方面浪費時間,甚至於連課表都不用排;不少學校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地方、 學校自行管理之名,任意分割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全部 2 課時或者 3 課時用來開設所謂的地方課程;有的學校認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 缺乏「專職教師」 ,缺乏「教材」 ,缺乏明確的評價指標,開設的時機還不成熟, 乾脆把 3 課時分別劃給語文、數學和外語,或者只是要求學生在雙休日、寒暑假 期間簡要地做點調查,寫一篇調查報告應付教育管理部門的檢查。 3.2.2 學校管理制度的缺失與教師安排的不合理 陳秋紅、沈旎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 中有這樣的描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組織雖然有,在運行時職責卻不分明、 不規范,教師在實施過程中缺乏來自學校層面的相關指導,直接影響教師的積極 性和課程實施的效果。 馬笑岩在 《淺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的問題》 一文中也這樣寫道: 制度的有效建設和執行是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根本保障,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是一門新課程,它更加需要制度的支持。然而,有的學校沒有及時建立綜合實踐 活動課程實施的相關制度及措施,不能通過制度措施的保障,促進綜合實踐活動 課程的建設和發展。 張建芳在《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中寫道: 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任務集中在少數幾名教師身上, 導致課程知道教師專職 化和具體知道寬泛化。 潘東良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誤區與對策》一文中也有這樣的描述:把 綜合實踐活動課任教師等同於班主任或專職教師。現在不少小學管理者、教師認 為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是班主任或某一專業教師的任務。理由是,班主任熟悉班級 的管理,專業教師有較精深的專業知識,有一定的專業背景作支撐,這兩類教師 知道活動的效果比一般教師要好得多。 由上觀之, 許多學校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專門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研 員和專職負責的領導及老師。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由學校原來的班主任 或其他教師來兼任, 由於每個教師都有自己承擔的學科課程的教學工作或其他任 務,因而課程計劃、主題選擇、學生活動過程、檔案管理、成果展示等工作無人 全程指導和跟蹤服務管理。 3.2.3 教師指導不當 王松在《亟待改變的幾種現象—淺議農村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一文中描 述到一種現象:有些老師以前自己以教學主宰者自居慣了卻渾然不覺,依賴講授 法多了而秉性難移。課程實驗剛開始,還是不知不覺地老用講授法,介紹什麼是 「綜合實踐活動」 ,有什麼意義和作用,告訴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過程可以分為哪 幾步,每步需要完成哪些任務……一問一答,循規蹈矩。結果兩節課下來,學生 就興味索然了。也有的教師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放任學生自由活動,忽視了教師 的指導作用。具體表現為:教師隨便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小組長負責活動, 只到活動結束時,教師才與學生一起分享活動「成果」 。 姜翠君在《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的幾點思考》一文中也有相 似的描述,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教師一包到底的現象十分嚴重。這其中教師成 了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角,學生成了配角,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原則。相反,有 的教師放任學生的自由,完全忽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 總而言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的角色進行根本性變革,由傳統的 主導者、 支配者轉變為引導者、 組織者、 協同者。 教師不能象教學科課程一樣 「教」 綜合實踐活動課,而要起到有效指導作用。就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而言,教師的指 導作用表現在:能創設小學生發現問題的情境,指導小學生確定探究的方向,幫 助小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指導小學生獲得合作的技能等。 3.2.4 本土化課程開發沒有受到重視 王穎在《深圳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問題研究》一文中寫道:傳統 的教育習慣,使教師始終是教材的忠實執行者,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全部內容,老 師沒必要開發課程資源,自然缺乏必要的課程開發意識和能力。直到現在,綜合 實踐活動課程在深圳實施已經三年多了, 經常還有老師抱怨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好 上,沒有教材、教參,沒有課程標准。相當部分的教師不知道什麼叫課程資源, 什麼樣的素材能夠成為課程資源,更談不上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即便是有些教 師有課程資源開發意識,學校也不一定有幫助他們開發課程資源的條件。 這種只面向少數學生和過於重視成果、 忽視對過程中的豐富教育資源 的開發導致了課程實施的精英化和表面化,這並不能使學生得到真正的成長。 3.3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過程實施的解決方案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過程實施的解決方案 落實課程設置要求, 3.3.1 落實課程設置要求,確保教學到位 第一,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放在和其他課程一樣的高度,要求集體備課,注重 專題研究,嚴格教學檢查。第二,要保證足夠的課時,開齊課程,更新教學理念, 打造高效課堂, 要保證學生社會實踐課每學期不少於兩周。 第三, 組織編寫教材, 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常態化。 第四, 建立學生學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建立學生和教師個人資料資料庫,完善學生個人成長檔案,構建綜合實踐活動課 和綜合素質評價的網上操作系統。第五,在課堂教學上,首先要保障課程開齊開 足,不能停開或少開,按要求配齊教師、課表、教材,其次要重視教學方式的改 進和觀念的創新,以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教 學目標。 3.3.2 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素教師專業素質 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素教師專業素 第一,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師資力量跟得上。在師資配置上,要優先安置綜 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師,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重點培養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骨幹力量, 這是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基礎條件;在教學方法上,要注重靈活多樣的教學方 式,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在課程管理上,在教師考核方案上增加了對綜合實踐 活動實施的考核,促進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方面的探索實踐的積極性和規范性。 另外,組織開展多種方式的教師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培訓和交流的方式有外出 學習和校內開展講座和座談會等等, 以促進教師在心理上對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 的重視,以及對開展活動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的充分了解和深入研究。 3.3.3 豐富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豐富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容,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踐主體是小學生,因此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積極 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使小學生通過參與各項活動,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同時 也強化了教師和學生對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創造有利於活動開展的校園氛圍。 3.3.4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注重實效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不能盲目上馬, 各校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有目 標、有特色、有步驟的展開,制定的目標不能不切實際,開展的方法不能過於僵 化, 實施的步驟要平穩有序。 比如在確立活動的目標上, 學校要做到 「一次規劃, 分期進行,循序漸進」 ;每學期開學,要制定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計劃,作為開展 活動課程的指導方針,針對學科的特點靈活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針對農村小學 教學基礎資源相對落後的現狀,要加大經費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學校軟、 硬體建設;要重視人員培訓、課程設置、學生評價、設備配備、教學研究、樣本 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力求社會實踐活動課的開展起步扎實、 過程落實、 效果厚實。
Ⅶ 小學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 研究性學習下冊教案
小學六年級研究性學習中的教學設計
一、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有什麼特點?
1、粗放性。在常規教學中教學設計的對象是固定的,重點難點也是明確的,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只要通過對內容的研究就可以確立教學目標。整個教學設計過程基本上是線性的。而在研究性學習中,由於學習的內容具有不穩定的特點,研究的范圍也難以界定,因而教學設計只能是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試粗線條的估計,至於自己的設計是對還是錯教師心中也沒有底,從這一點看,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是一種對未知過程的想像與摸索,它需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創造力,教學設計的內容形式可以百花齊放,整個設計過程是粗放的也是立體的。
2、動態性。研究性學習強調的是研究過程,而不是研究的結果,由於這一過程是不斷變化的,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內容和方式必須根據過程的變化而變化,因而它還具有動態性的特點。研究性課程教學設計的過程實際上也上對課題研究的一個設計過程和跟蹤過程。
3、協作性。不僅在研究性學習中要強調協作性,就是在教學設計中協作性也非常重要。這里既有師生間的合作與老師間的合作,還有學校與社會的合作。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許多東西對我們廣大老師來說都是第一次接觸,只有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才能妥善解決好研究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從而找到最佳的解決方式。教師間的合作,在研究性學習中至關重要,因為集體的智慧總要超過一個人的智慧。
4、靈活性。在常規教學中,教師只是對規定內容進行處理,教學方式相對單一,在研究性學習中,由於研究性學習的教學形式千差萬別,學生的研究內容與方式也各不相同,隨時都可能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這就決定了教師的教學設計也必須靈活機動,可以說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時,靈活性尤為重要。
二、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
①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研究性學習在不同階段的內容和要求是不一樣的,教學設計理應針對這些變化進行調整。例如:在選題階段,主要是指導學生如何選擇恰當的、便於研究的課題,這就要教師針對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和能力、已搜集到的資料及能為研究提供的資源環境等進行設計。在結題階段,主要是指導學生如何寫好結題報告,這就要教師針對學生收集到的所有資料,對學生進行資料的整理、歸納、分析等方面指導。
②針對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研究性學習的每一次教學活動所要完成的目標是不一樣的,教學設計就要針對不同的目標,制訂不同的計劃,設計不同的方法和過程。例如:外出采訪搜集資料,就要對學生基本的外出調研知識進行指導,特別是在文明禮貌、交通安全等方面加以強調;上網查閱資料,就要對學生進行如何上網、下載指導。
③針對學生。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各不相同,學生的個性存在差異,學生的交往能力也不盡相同。例如:在指導學生小組分工時,就要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合理分工。性格活潑開朗、交際能力強的學生負責對外聯絡,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負責攝影或做實驗,理論水平強的學生負責書寫和結題,性格內向,做事認真、細膩的學生負責資料保管。
④針對現有的教育資源和環境。研究性學習要以學校、社區為依託,要充分考慮學校、社區的現有教育資源的種類和數量及教育環境設施,盡可能地加以充分利用。在選題時特別要加以考慮,否則可能會造成選擇的課題不能研究,導致半途而廢。例如:農村、小城鎮的學校千萬不要像大城市的學校那樣選擇科研要求極高的課題。因為它們沒有大城市那麼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作依託。
2、科學性原則
教學設計的科學性體現在教學目標明確、方法得當、重點突出、過程清晰、內容准確、課時合理、科學用語規范等。要使每次教學設計科學合理,有利於教師的管理指導和學生研究的順利進行。我們認為在每次教學活動之前師生應該協商備課,發揮集體的智慧;每次教學活動之後,應該及時總結,寫教學後記並作適當的調整,以便充實和完善教學設計。
3、主體性原則
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教學設計應以學生為本,強調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為主。整個教學始終要圍繞學生自己發現-----選擇----探究----解決問題這一研究過程來設計,教師在研究中只起點撥、指導、領路的作用。每次活動的教學設計同樣也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外出采訪。教師給學生提出這次外出采訪的幾點指導性建議:①需要帶些什麼東西(訪談表、介紹信、錄音機、錄像機、照相機等);②需要解決什麼問題;③在采訪中若遇到突發性問題應如何合理解決(如:被采訪的單位或人不接待怎麼辦)。接著讓學生各盡所長,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采訪。
4、鼓勵創新原則
研究在不斷變化中進行,有許多的新鮮事物不斷出現,要求教學設計作不斷的調整和創新,特別是鼓勵學生在研究中大膽地對教師提出質疑並不斷調整研究方向。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創造性地去研究。沒有創新的設計和學生自身的創新,研究性學習就沒有生命活力。同時,每次的教學設計也不必千篇一律,應該要創新出各種不同的形式。
5、可持續發展原則
研究的事物隨時間、空間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學生的知識、能力及認識事物的水平隨著研究的深入也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故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要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不僅僅是為了一屆又一屆的師生積累豐富資料和寶貴經驗,更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今後的人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幫助。教學設計的思想和理念要新,不能著眼於現在,應放眼於未來,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教育學生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敢於創新和實踐的作風、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等;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善於思考的思維方式等。
三、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要進行哪些方面的准備?
這是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時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為了不打無准備之戰,使自己的備課更有針對性,教師必須對方方面面的情況都進行充分的調查和估計。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尋找備課依據。
1、學生情況研究
學生是研究性學習的主體,他們研究熱情的高低、活動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強弱將直接決定這門課程的成敗。為此,必須對學生的知識現狀、能力層次、研究興趣、活動區間、生活環境作一正確的評估。由於這門課程是面向全體學生,因而不能憑主觀臆斷。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手法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一次摸底,以找到一些教學設計的依據。
(1)興趣方面:了解他們對開設研究性課程所持的態度。一般來說,學生對一門新的課程總會抱著一定的好奇心來參加,態度普遍比較積極。可由於研究性課程是一項社會實際活動,對動手能力相對薄弱的中國學生來說,他們的反應可能並不如想像的強烈,對此,我們應作好充分的估計。
(2)活動能力方面:了解他們在平時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和性格特點。如他們是否常常與同學或家長進行交流,是否願意與陌生人聊天,是不是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高聲說話,是否願意到一個不熟悉的部門去進行采訪等。我們知道學生的活動能力有強弱之分,性格有內向和外向之別,而活動能力又往往受到家庭環境和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影響。一般來說,性格外向的學生社會活動能力要強一些,但自製能力往往要差一些,工作也相對要浮躁一些;而性格內向的學生雖然拙於言辭,不善交際,但卻非常沉穩。了解這些,可以幫助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能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指導策略。
(3)知識結構方面:雖然現在學生的知識結構還處在一個未定型的時期,但他們對某些學科又或多或少有些偏愛,因此有必要對他們的知識現狀摸底,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創造才幹。如了解他們是比較喜歡人文科學還是自然科學,學得最好的是哪些學科,最不感興趣的是哪些學科,喜歡看哪種類型的課外書等。這樣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就可以避免許多重復勞動。
(4)日常生活方面: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的特殊地位使得他們往往目中無人,惟我獨尊。他們大多不願向別人袒露自己的思想,心理封閉。這一點在常規教學的重要性並不十分突出,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也大可不必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研究,而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強調集體的協作精神,一個課題研究小組有無凝聚力往往決定著這個課題能否順利進行。因此,了解學生是否具有合作意識就成為我們進行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前必不可少的一環。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不同側面去進行了解,如他們是否願意與大家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悅,是否願意向父母或朋友傾訴自己的心思,是否喜歡自己的父母或鄰居,是否有過孤獨的感覺等等。
(5)困難預見方面:研究性學習的困難不僅體現在研究過程中,還體現在這門課程的推行中。因為在大多數學生看來,它與高考聯系並不緊密,花那麼多的時間去搞調查、做實驗,有不務正業之嫌。學生最擔心的恐怕就是會影響常規課程的學習,為此,我們有必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想法,在進行這門課程啟動前的教學設計時,就應想方設法打消他們的顧慮。
學生的另一個困難來自客觀方面,我們可以向學生了解一下他們希望學校能為他們提供哪些方面的幫助,如做好校內圖書館、電腦室、實驗室、後勤部門的服務工作和家長的說服工作以及社會有關部門的聯系工作。另外,還有必要了解一下他們希望從教師那裡得到哪些方面的幫助和對老師的要求。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研究,我們就掌握了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的第一手材料,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也就可以對症下葯、有的放矢了。
研究學生的常用方法是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找學生聊天。只要我們尊重他們,以誠懇的態度去對待,他們一般都會樂意與教師進行交流。
2、教師情況研究
一個課題指導小組往往由幾位教師組成,這些教師在專業知識、心理性格、業余愛好等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區別,因此,有必要對同組的每個教師的優點和不足進行認真的研究,取長補短,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課題指導小組的作用。
專業知識方面:高中教師大多是教授一門課程,知識面相對比較窄,對邊緣學科知識了解有限,因此在對學生指導時要進行合理分工,讓每個教師盡量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但由於教師在學歷層次、能力結構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在分工方面不能一刀切。如本校在學生的開題和結題報告中都要求要有一篇英文概述,英語教師雖然能解決學生的英語語法問題,但對學生的報告是否抓住了研究的核心內涵可能並不清楚,這就要求其他教師也必須參與進來。
心理性格方面:每個人在心理性格方面都與別人有區別,即或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也可能表現出不同的心理性格特點,因此,對本組每一位教師的性格志趣進行研究,會幫助我們找到一些最佳的指導方法。如性格內向的老師往往比較有耐心,能幫助學生認真分析研究中的得失。性格外向的教師往往交際廣泛,能幫助學生與社會上的有關部門取得聯系,讓學生順利地進行采訪,在指導學生方面往往不拘一格、富有創意。
興趣愛好方面: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社會實踐課程,它涉及的范圍相當廣泛,如果單憑幾個教師所學的專業知識,在指導的時候可能會感到捉襟見肘。因此,必須充分利用教師的興趣愛好這一有利資源。如有的老師電腦玩得不錯,有的老師喜歡收藏,有的老師喜歡攝影,這些技能都是研究性學習所必須掌握的,這些教師完全有能力給學生提供幫助。
3、指導策略研究
指導策略是提升學生研究興趣的一種有效途徑。學生的研究興趣能否得以長期保持、研究過程能否順利完成都離不開教師的精心策劃,要當好這一導演的角色,就必須掌握一些指導的技巧。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指導策略進行研究,在不同的場合,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策略,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保持學生研究的積極性。常見的指導策略有如下幾種:
激勵法。一般來說人都是渴望得到別人認可的,當學生在研究中有突出的進展時,教師不應吝惜自己的表揚,要表揚得讓學生受寵若驚,讓學生都有一種「我是天才」的自豪感。學會欣賞學生是指導教師教育觀念轉變的第一步。即或學生的某次活動毫無收獲,我們也不應多加指責,在與學生一道分析失敗原因的同時,一邊鼓勵學生去繼續自己的實踐,盡量去發現學生研究的長處,哪怕只是很細微的優點。
激將法。當學生在研究中受到挫折,比如去采訪某人受到拒絕時,教師要想辦法激起學生的勇氣。如我們可以向他們說某個小組的同學去采訪某人時受到了很熱情的接待,你們就承認自己不如哪些同學嗎?現在的中學生自尊心都很強,利用他們的這一心理特點,就可以培養他們知難而進的爭勝意識。
求助法。教師有時候不妨拿一些自己已經知道的問題去向學生求教,當一回學生,讓學生也感受一下當教師的滋味。這一方法既可滿足學生的虛榮心,又可密切師生間的關系,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指導藝術。
4、困難與優勢研究
(1)困難研究
研究性課程自始至終都面臨著困難,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中必須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做出充分的估計,並找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
一般來說在課題論證階段學生會面臨許多方面的困難,如不知怎樣選擇課題,不知怎樣去研究,不知從哪些地方去尋找自己需要的資料,去采訪做調查也搞不清該了解些什麼。此外還有一些來自社會方面的壓力,如家長的反對等。對這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都必須認真准備,做到心中有數。
在開題准備階段,由於學生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研究,對研究性學習的輪廓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因而在這個階段出現的困難主要表現在資料的收集、開題程序和開題報告等方面。如他們往往搞不清在收集的材料中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沒用的,搞不清開題報告到底該怎麼寫,寫什麼內容,哪些內容要重點寫,哪些內容只要稍微提一下就可以了。這些問題也是這一階段教師教學設計的核心問題。
在學生的開題順利實施後,課題的研究就進入中期實施階段,這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飛躍階段,學生需要佔有大量的材料來論證自己的課題。這一階段學生的最大困難恐怕是研究熱情的維持問題。學生由於剛剛通過了課題的開題,普遍認為可以松一口氣了,因而課題研究最容易有始無終。又由於這一階段大多處在學生的長假期,他們很可能因其他活動而把自己的研究給忘了。如有些研究花卉的同學讓花蔫了,有些研究汽車尾氣的同學讓用來做實驗的老鼠餓死了。對此,指導老師應認真設計學生的實施計劃,對學生的研究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跟蹤。
最後是課題的結題階段,進入到這一階段,學生面臨的困難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結題報告的撰寫;成果展示;經驗與教訓總結。
(2)優勢研究
中學生處在一個思想情緒很不穩定的時期,他們自身所能具備的最大優勢就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未來充滿遐想,任何一點成功都會使他們的心理得到滿足,正確的引導會點燃他們創造的火花,為此,應好好對他們的這些自身優勢進行研究,充分激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除此之外,還應進行有針對性地研究。如了解學生的專長、興趣愛好,以便他們在選題時能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時教師還應對本課題組教師的優勢進行研究,以便進行合理分工,優勢互補。
5、活動形式研究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可謂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不同內容採取的活動形式也往往不同,那麼教師該怎樣去開展活動呢?最常見的活動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討論式。這是研究性學習中採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形式。教師根據課題進展的情況,向學生提出一個有代表性的問題,讓學生小組集體解決。
調查式。學生根據自己的課題需要,帶著問題,都有關場所去進行社會調查。
采訪式。學生到有關部門去采訪與課題有關的專家,或到網上尋找在自己課題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專家學者。
交流式。各個課題小組定期交流自己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互相介紹自己的研究經驗和心得。
查閱式。學生到校圖書館、新華書店、市圖書館、互聯網等場所查找與課題有關的資料。
實驗式。學生到實驗室等場所在老師的指導下做實驗。
教師在安排每一次活動時,一定要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能急於求成,做到三個「切忌」:活動范圍切忌過寬;活動內容切忌模糊;活動目標切忌過高。
另外,教師在進行活動安排時還要考慮到學校總的課時設計,以便急早安排好每一階段的活動目標。如本校高一年級是用一年的時間來完成這門課程的,因而,學生的活動內容和方式也就相對豐富一些。一般來說,起始年級所花的時間要長一些,以便學生有充裕的時間來適應這門課程。
6、學習資源研究
(1)人才資源
所謂人才資源指的是本課題組研究人員所具備的智力優勢及與本課題有關的社會人才資源。在向學生進行開題動員的時候,要能充分宣傳自身的優勢。
教師的智力資源固然重要,但研究性學習的主體畢竟是學生,為此,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能力優勢更是課題研究的關鍵。
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還要對與本課題有關的部門和社會專家進行了解,向學生提供一些采訪的渠道和專家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成就,以供學生研究時作參考。另外,有些學生的家長可能就是在某個領域做出了傑出成就的專家,對此千萬不能忽視,因為聯系家長比聯系其他部門的領導要方便得多。
(2)物力資源
首先要充分利用學校的現有資源,如圖書館、閱覽室、實驗室、微機室;其次是到社會上去尋求幫助,如新華書店、市圖書館、科教中心等;再次就是取得家長的支持。如本課題第一小組的幾個同學家庭條件都不錯,家長對孩子的活動也很支持,家長給他們提供了活動所需的有些設備,如采訪機、數碼相機、錄像機、攝像機、電腦等。這樣他們的課件製作高出其他同學許多也就在情理之中。
四、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的內容有哪些?
第一:確立課題研究目標
這里所說的課題研究目標,是指每次活動的主題構想。這是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必須明確的問題。那如何來確立每次活動的主題構想呢?一般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展開。
1、每個課題都有課題的中期和長期目標,在確定每次活動的主題構想時,應結合課題的中長期目標來設計本次活動的課題目標。
2、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和原先預計的目標有所不同,那就要求在教學設計時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活動目標。
3、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要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分析總結,結合組內學生的工作能力、知識水平以及上次活動完成情況等,來確立下次活動的目標,使之更加適合學生,使他們在實施過程中,少走彎路,多有收獲,為整個課題的完成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制定活動目標的時候,一定要具體,有可操作性。一次活動最好著重解決一個問題,達到一個小的研究目標。
第二:預計重難點
預計重難點,就是對每次課題研究的活動目標的重點進行分析,對學生研究中可能出現的困難進行估計,這是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的核心內容。為了避免設計的盲目性,課題組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前應做好兩項工作,一是要對學生在上一次活動中碰到的困難進行了解、分析,從中找出一些共性的問題,進而分析這些出現這些問題的症結和根源;二是要對課題研究的外部環境進行分析,對可能影響課題研究的客觀情況進行估計。這樣在進行每次活動的教學設計時,就可能更具有針對性,對重難點的把握就可能更接近於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
第三:操作過程
研究性學習教學設計的操作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形式。
一種是教師指導。這既有指導老師結合本次活動所確定的主題構想,對學生進行一些知識性的指導和對學生前一階段研究工作總結,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作一集體回答,又有專門為學生開設與課題有關的專題講座,如《怎樣寫開(結)題報告》、《怎樣收集材料》等。
一種是學生活動。這是指課題組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對課題活動內容進行安排,對活動過程進行指導,以及對活動過程中各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估計。這時教師教學設計的重點應放在對學生活動過程的管理上。如有些學生可能利用這個機會到外面去玩耍,或到網上去漫遊,所以對學生活動內容的設計,一定要盡可能從各方面考慮,多想方法,使課題的操作過程,既符合規范,又有創新。
第四:知識更新
由於課題組老師是由不同科目的課任老師組成的,各個老師都有知識的局限,單憑一個老師的專業知識是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開展課題研究的,因此教師應認識到自身知識的缺陷,不斷地提高自己,豐富自己。在進行每一次教學設計時,都應對本次活動所需要具備的知識作充分的准備,對自己陌生的知識應虛心向同行或專家請教,對一些基本的技能應認真去學習,如有關電腦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指導教師都必須熟悉。另外,教師在指導研究過程中所獲得的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能,要及時反映在教學設計及指導中。因此在進行每一次教學設計時,都要把自己的知識更新作為一個專項列出來,以促成自己的研究素質的提升。
第五:反思總結
這部分內容是教學設計的最後一環。盡管我們對研究性學習的方方面面都作了充分的准備,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總會有許多意料不到的情況發生。因此,對每一次的活動進行總結反思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我們應多問幾個為什麼,如為什麼會出現種情況?為什麼沒有預見到這種情況?是自己的能力問題還是自己的主觀認識問題?這一反思可增強指導教師的責任感。
此外在每一次的教學設計中還應對自己前一階段所指導的工作作個總結。看自己在指導學生的課題研究中,自己有哪些收獲,教育教學行為和教育方式有哪些轉變。這一總結,可增強教師指導的自信心
Ⅷ 關於熱愛校園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關於綜合實踐的精神,整合學校課程,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構建有特色的校園文化。認真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年級對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以認真的態度、務實的措施,規劃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本學期我校將以《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為指導,採用《廣州市3-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討論稿)作指導,規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與開發。結合學校及地方特色,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堅持理論學習和研究,對教師進行課程培訓和實施指導,增強教師對課程的理解,提高課程的實施水平。本學期做好常規教學工作的同時,加大集體備課的步子,讓擔任本課程的教師積極參與和熱心投入到該學科的教研活動的同時,還需擴大該學科的影響,加深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認識和提高實施的水平,以期我校實施本課程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是我校課題改革的一個工作重點。為了配合學校的文化建設,我校準備開展「智慧閱讀」活動。讀書應成為同學們生活的一部分,書是知識的海洋,信息的倉庫,是經驗的總匯。此次綜合實踐活動結合學校啟動的「智慧閱讀」活動,目的是讓同學們熱愛讀書,擠時間讀書,多讀一本書,多活一個人生,多一份智慧,多一份力量。在讀中學,在讀中樂,與書為友,天長地久,為學校營造一個書香校園。
二、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3、實現整合,將實踐活動與少先隊活動、學校特色建設及校本課程開發有機結合,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
4、典型引路,以案例研究為切入點,探討活動中出現的難點問題,強化對教師的指導。
5、營造書香校園,讓學生靈動的心自由地翱翔於「學海」、「書山」之間,讓讀書成為習慣,讓學習成為樂趣,形成一種風氣,一種氛圍,一種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自由發展的人文環境。
6、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閱讀能力。學生讀「好書」後,推薦「好書」給其他學生,帶動其他學生讀好的書。
三、主要工作:
(一)整體構思,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落實課程計劃的要求,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空間。本學期,學校將把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特色建設、德育活動等聯系起來思考,在各年級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制訂出詳細、全面、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以使綜合實踐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
(二)加強學習,提高對活動課程的認識。
加強專題培訓。本學期將繼續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要求每位執教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老師自覺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6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優秀課例分析》等書籍,讓每一位指導教師都明確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意義,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學科教學實踐。
培訓的方式:集中培訓、教研組研討、個人自學相結合,以「案例式」、「對話研討式」等學習形式使學習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聯系起來,使之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使教師在活動中不斷反思,獲得實踐經驗。
(三)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增強交流。
積極參加省、市、區組織的教研活動,實現校內老師增強交流,本校與外校老師之間加強交流,吸取兄弟學校開展本課程的經驗,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
(四)注重過程,進行有效的實踐活動指導。
1、注重學生的活動過程的展現。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制定研究計劃、記錄活動經過、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督促,並且這些事情要力爭在課堂上、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內成員合作完成。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的過程中,親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
2、加強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師要及時參與學生的研究,預設學生將會遇到的困難,給予有針對性的幫助與支持,尤其是方法上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將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五)關注評價,深入推進實踐活動的開展。
本學期,我校將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收集好每次活動的方案設計、活動成果作品、反思日記、研究報告等,及時記錄自己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探究的過程和體驗;開辟學生成果展示。學校將利用學校的紅領巾廣播站、櫥窗等欄地將學生的研究成果、小論文、小報告、小作品展示或展覽。讓教師、家長、學生都積極參與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評價,採用自評、互評等方式,實現評價主體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過程的動態化。
(六)有效開展課程研究,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以學校創建「書香校園」為主要的框架,各年級可結合學校的語文科課題,根據本年級的實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主題自定)
如:本學期三年級將開展「閱讀伴我成長」綜合實踐活動。(努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能。)
(七)加強和家長的聯系,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
能夠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會使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因此可加強和家長的聯系,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訂並貫徹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2.各級討論活動內容,訂好本學期活動計劃。
3. 積極參加區組織的教研活動。
十月份:
1、召開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培訓會。
(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
2.各級按制定的計劃開展主題活動。
3、積極參加教研活動。
4、進行階段性的工作小結。
十一月份:
1.組織一次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活動。
2.各級按制定的計劃開展主題活動。
3、積極參加教研活動。
十二月份:
1.各級按制定的計劃開展主題活動。
2、積極參加教研活動。
3、各年級可進行一次活動成果展示。(可利用牆報、宣傳欄等進行展示)
4、進行階段性的工作小結。
一月份:
1、收集整理活動資料。
2、完成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的評價工作。
3、總結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情況,撰寫專題總結。
4、撰寫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Ⅸ 教師為什麼要制定教學計劃
每學期老師都要做計劃,有了教學計劃,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有條不紊的進行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