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年級語文《蝸牛》一課課件
三年級上冊《蝸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和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認真、細致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4、掌握本課會認字、會寫字和詞語。
教學重點:弄清作者為什麼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後來又敬佩它,
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自由、投入地讀課文,盡力讀懂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 觀圖導入,揭題:
你們見過蝸牛嗎?它長什麼樣兒?(生描述)就這樣兒——「展示課件第一屏」 (播放有關蝸牛的短片或圖片供學生觀看)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動物朋友——蝸牛。(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具體的動物形象最能打動孩子們,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學習體驗,進而激起探究的慾望。
二、 情感朗讀,感悟:
(一)、請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讀這篇課文,通過文字和作者對話,和小蝸牛對話。
1、師:讀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障礙?(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疑答惑)
2、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特別吸引你?(三、四自然段)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讀讀這些描寫吧,去享受美好的文字帶給你的精神盛宴。(生自主讀文)
(二)、師:此時此刻,你一定想說些什麼吧,把你心裡的話寫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寫完讀給我們聽聽。
【設計意圖】:教師作為組織者、引領者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讀中生疑,讀中自悟,只有當該「出手時」再「出手」。
三、 回顧學法,識字:
1、師:在學習《山雀》一課的生字時我們一起來回顧、總結了學習生字的好方法——
「展示課件第二屏」 出示生字的學法
2、好的學習方法就像是勇士手中得力的武器,可以所向披靡。那麼,小勇士們還等什麼呢?開始學生字。
(1)、同桌合作試講。
(2)、學生依座位順序講生字,每人一個,其他同學可補充。
(3)、師重點講解、范寫「袋、繼、熟」三字。
(4)、從這些生字和詞語中自選三個以上即興說幾句話或編一個小故事——例如:口袋、繼續、成熟
【設計意圖】:新增此環節將生字新詞故事化,既有助於學生記憶、理解、運用字詞,又是對構思和表達能力的鍛煉。
四、 學生練寫生字,師巡視,及時指導。
五、作業設計:
(一)、在作業本上寫本課生字。
(二)、有感情地練讀課文,預習課後題。
六、板書設計:
6 蝸牛
袋 繼 熟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和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認真、細致地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用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弄清作者為什麼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後來又敬佩它,
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 揭題,走進回憶:
師:一段美好的生活,總會留下一個難忘的回憶。而在美好的童年裡,在潮濕的牆根兒下和蝸牛親密接觸的幸福和幸運可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如今,當蝸牛更多地被作為美味端上餐桌時,關於牆根兒下的抓蝸牛、看蝸牛的回憶就顯得更加珍貴了。
一起走進鄭曉東的回憶。(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回憶總是綿遠悠長的,就像一聲聲輕輕的嘆息。這篇文章中處處彌漫著作者的情感,既有對蝸牛的敬佩贊嘆,又有對逝去歲月的惆悵感慨,在開課之初以接近於作者風格的語言創設一種回憶的情感空間,可以引領學生自然置身文境。
二、 讀文,品詞析句:
(一)、師:文章中到處彌漫著作者的真情實感,請你輕輕地朗讀課文的一、二、五自然段,讀好後想想:你發現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預設:1、我覺得作者有點兒難過,惆悵。
2、我發現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都寫到了小青青唱兒歌。
(師結合現實幫助學生理解「惆悵」的含義,同時引導他們感受作者自然的文筆,滲透「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二)、1、回憶是美好的。在回憶中,作者對蝸牛的感情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請大家用心地默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尋找答案。
(起初認為蝸牛是膽小鬼,後來開始敬佩它了。)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這兩個自然段,思考:為什麼「我」開始嘲笑蝸牛是膽小鬼,後來又敬佩它了呢?標出相關的詞、句、段,好好體會。
〖預設〗:(1)、「蝸牛總是藏在圓圓的螺旋形的硬殼里不肯出來。」
A、生朗讀,談體會。
B、藏在硬殼里的蝸牛當時會怎麼想呢?(生想像、交流,體會蝸牛的膽小。)
C、師指導朗讀:是夠膽小的。誰來讀讀這句,讀出小傢伙兒的膽怯。
D、學生讀句子。
(2)、「不一會兒,從硬殼里探出一對長著小黑眼睛的觸角,……它便立即把頭縮回去。」 「展示課件第三屏」
A、生匯報。
B、師緊扣「探出」、「東張西望」、「巡視」、「慢慢」、「伸出」、「立即」、「縮」等詞語,引導學生藉助動作、想像的方式理解詞語含義,從而體會到蝸牛的膽小。
C、指導朗讀、背誦。
(3)、師:如此膽小的蝸牛後來卻得到了作者的佩服,原因何在呢?
(生談) (板書:不畏懼 不退縮 不放棄)
A、師生合作讀第四自然段,體會蝸牛的精神。
B、生從文中尋找相應內容填表格——
爬行的角度
背上的負重
爬行的方式
摔下來的表現
所用時間
垂直平面
「殼像一塊大石頭」
挪動
「沒關系,我沒摔壞。」
幾十分鍾
C、師引導學生根據表格內容,再聯系自身負重爬山的體驗體會蝸牛的勇敢、頑強。
D、師生舉例子(聯系身邊的、報刊雜志、電視節目中出現的具有頑強精神的人的事例),理解「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含義。
【設計意圖】: 立足文本解讀,超越文本感悟。
三、 總結,欣賞勵志:
師:兒時的觀察、思考讓作者寫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贊美蝸牛的回憶性文章,這段回憶又讓我們認識並了解了可愛而頑強的蝸牛,作為錦上添花的禮物,下面我要把一首名叫《蝸牛》的歌送給大家。
「展示課件第四屏」 播放周傑倫的歌曲《蝸牛》並出示歌詞
「展示課件第五屏」 「路在腳下,只要走,就有希望!」
【設計意圖】:學習即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四、 作業設計:
(一)、採集課文中用得巧妙的詞語補充在「詞語花籃」里。
(二)、日記《我___蝸牛》。
(三)、閱讀《語文同步讀本》中《松鼠》和《喜愛音樂的白鯨》兩篇文章,感受自然界動物的可愛。
五、 板書設計:
6 蝸牛
鄭曉東
不畏懼 不退縮 不放棄
世上無難事
只要肯攀登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1、藉助具體文章進一步學習「仔細觀察」。
2、欣賞學生的精彩日記和他們推薦的動物故事佳作。
教學過程:
一、羅列佳句,歸納觀察方法:
從學習《山雀》到認識《蝸牛》,我們跟隨著風格不同的作者去領略動物世界的獨特魅力。而作者們之所以能把山雀、蝸牛的形態寫得如此逼真,其中的奧秘就是仔細觀察,用心思考。(板書:仔細觀察 用心思考)
《語文同步讀本》也為我們提供了四篇好文章,下面咱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精彩片段。
「展示課件第六屏」 出示羅列出的佳句
(一)、同桌合作朗讀、體會、交流。
(二)、師以其中幾句為例引導學生感受作者是怎樣對動物的行為進行細致觀察的。
(三)、歸納觀察方法:看靜態、動態
(外形側重於靜態,活動側重於動態。)
看整體、部分
強調觀察順序:由遠及近(或反之)
從頭到尾
從上到下
先整體後局部。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文章精彩描寫的印象,領會觀察方法、觀察順序在寫作中的重要作用,為本單元的習作做好鋪墊。
二、 欣賞作品,加大材料儲備:
(一)、欣賞學生寫的半命題日記《我___蝸牛》。
(師生傾聽、點評。)
(二)、欣賞學生推薦的有關動物的作品。
1、學生依次讀,大家傾聽,記錄好詞。
2、每聽過一篇都請同學們自由談感受。
【設計意圖】:鄭重地請學生上台把他們自己寫的或者努力搜集的作品讀給大家聽,既是對他們本人的肯定和贊賞,更是對別人的激勵,欣賞課能夠成為推動孩子們積極閱讀、寫作的動力源泉。
三、 作業設計:
(一)、根據5、6兩課的內容設計三道自測題並認真答題。
(二)、預習第7課。
四、 板書設計:
仔細觀察 用心思考
觀察方法:看靜態、動態 觀察順序:由遠及近(或反之)
看整體、部分 從頭到尾
從上到下
先整體後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