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語文備課組長工作亮點

語文備課組長工作亮點

發布時間:2021-02-03 17:46:42

小學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語文教研組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教育部門、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教研工作以校本為中心,努力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緊緊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目標,進一步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規范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研質量,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二、工作目標
( 一)、學好理論,更新觀念,提高素質
語文教學應按照語文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適應的社會需求,強化語文的人文性、實踐性、實用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了適應這種新形勢,不被淘汰,我們全體語文老師在理論學習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 ,通讀一、二本理論專著。 結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
2、 及時了解語文教學的動態和語文教改趨勢,開拓視野拓寬語文改革思路;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吸收並消化他人的先進的教育經驗,不斷練好自身的語文教學「內功」。
3、緊密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並根據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二)、狠抓常規,改革教學,提高效率
1、對照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真正樹立教師的服務意識,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革陳舊、呆板、單調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和設計科學、新穎、活潑、開放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語文課堂要注重激活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堅決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照顧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研究和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努力促使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加強常規調研,確保減負增效。青年老師每學期每人至少上一節教研課,學校將請專人負責製作每位教師的精品課錄像,供教師自我琢磨不斷提高。教研組成員,非特殊原因,盡量參加,課後,及時評課。
(三)、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學生素養
語文教學應當在教給語言知識的同時,著重於引導應用,培養學生的言語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及時轉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舊教育,而到著眼於培養學生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新穎教育。為此,我們要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培養青年教師,促其健康成長
青年教師是我們語文教研組的中堅力量,而教研組、備課組正是培養新教師的主陣地。 各語文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資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尤其是使新教師能盡快提高、成熟,使青年教師發揮他們的主動力。
(五)、開展科研,突現重點
1、 通過每周一次的聽課——評課的研究方式及時與教師進行討論、反饋,評析課堂教學的成功與不足,共同商討教改方向和教改措施,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的智慧。教師要按時參加活動,參與討論,提高專題研究的效益。
2、加強教研論文撰寫工作,寫好有質量的實驗經驗論文,多寫實踐中有自己思考、實踐的文章,加強對課堂教學行為的反思。提升水平,提高修養。
3、創設濃郁的教研氛圍,組織教師認真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業務學習、教研活動,組織校「大課堂、跨學科」、 語文大組課堂教學活動,組織一年級教師對家長開課,圍繞主題,開展「同課異構-連環改進」校本教研活動。學期初確定本教研組的活動專題,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活動,提升教科研活動的質量和品味,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
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根據班級實際,制訂好語文教學計劃。
2、進一步抓好學習規范養成性教育。
3、第一次教研活動,討論並制訂教研組工作計劃。
4、一年級教師家長開放日公開課。
5、學生詩歌朗誦比賽。
三月份
1、學生寫字比賽。
2、集體備課的聽課、評課活動。
3、學生作業檢查,評比。
4、學生班級內朗讀比賽
5、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四月份
1、 學生班級間課文朗誦比賽。
2、 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討論期中全面素質評估事項,期中檢查
6、 語文新課程實驗教師開課。
8、 集體備課聽課、評課活動。
五月份
1、 集體備課。
2、 「一課多上」,組內教師互聽課、評課活動。
3、 組內老師專題座談會。
4、 課外閱讀知識競賽。
六月份
1、制定復習計劃。
2、教研組整理活動資料,撰寫工作總結。
3、教研組上交工作總結
4、組織學生期末考試
5、期末試卷分析

❷ 在加強集體備課下語文學科應怎樣進行個性化教學

集體備課是當前基礎教育中提高教師群體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如何發揮教師團隊合作精神,集思廣益,共同研究,真正、有效的進行集體備課,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以下是我們在實踐中的幾點具體做法: (一)明確集體備課的時間、地點和主備人.開學初我們備課組確定了本學期集體備課的時間----地點.主備人輪流擔任.這樣就使集體備課從時間、地點和人員上得以保障. (二)明確集體備課的步驟、內容和要求. 1.集體備課的步驟: (1)第一次集體備課我們主要備好三種計劃,那就是學期計劃、單元計劃以及課時計劃.「學期計劃」和「單元計劃」就是學科教學進度計劃,它往往是針對長達一學期的課程教學,主要考慮我們這門學科的教學時間安排和相應內容的安排,要確定有多少周、多少天、多少課時可以用於教學,日常假期或者考試周都要考慮進去.我們還要確立相應的教學內容,學生要達到那些目標,哪些內容可以學習,哪些實踐活動可以開展,有哪些課程資源可以利用,怎樣合理地安排到規定的教學時間內.「課時計劃」要更加細節化,更加詳盡,要大致規定每一堂課要完成的具體目標,這個教學目標通過什麼樣的內容和活動方式,使用課本中的那些內容,融入那些課本以外的資源和材料,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如何使學習延伸到課外得以鞏固和發展,從而使學習更有成效,同時備好老師這個課時中的方法手段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 (2)以後每周的集體備課的內容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總結上一周教學的得失.有哪些成功之處,存在哪些教學上的不足,哪些必須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彌補和強化.二是討論下周教學的內容,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目標的定位,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在備課的這個環節中,要深知有效教學的關鍵在於能夠了解學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這需要教師不僅考慮「我應該講什麼知識」,還要考慮「我應該如何讓他對這些有熱情」.所以教育要更多的融入感情教育.教什麼「內容」看起來比較容易,因為在教科書、練習冊和課程綱要中已經被詳細地確定了.但教師的責任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情緒狀態對這些教材進行「再度開發」.針對學生知識水平的不平衡和熱情度不同,教師應該具有使用多中教學方法或者策略的能力.像那些扮演大量角色、廣受歡迎的男女演員一樣,優秀的教師也應是復合型人才. 2.集體備課的內容: 集體備課時應從下面三方面入手: (1)備教材 認真研究教材,對教材要有宏觀上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更要從微觀著手,腳踏實地,力求實效.雖然新課程要求課堂是互動的,但並不是說我們的教學活動就可以脫離教材海闊天空的發揮,還是應該扎扎實實地走進文本.教師一定要反復研讀教材,傳統意義的「吃透教材」仍然是我們備課的法寶.要想「吃透教材」必須經過兩個步驟:一是「走進教材」.所謂「走進教材」就是教師專心研讀教材本身,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從學生的角度去反復研讀課文,直至充分理解,准確把握.然後再查閱相關的教輔資料,補充和深化原有的理解和把握.這是進行教學設計的基礎.其二是「走出教材」,即以教材為中心,進行知識的延伸和多方面能力的滲透,主要包括知識點的關聯,課內外知識與能力的銜接,思維方法和思想教育的滲透等等.教師要善於多渠道收集和整合相關信息,手頭的教學參考資料,網路的教學資源,生活中的語文素材等都是我們備課需要參考的內容,但決不要被現有的教參資料限制了自己的思想,語文教師要善於讀書,敢於思考,能夠擁有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能夠具有自己的語文思想.我們的備課應該以教材為支點,走出教材,走進生活,借教材這個點深入到生活的面.把文本和生活,語文和文化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2)備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學習,就必須充分的「備學生」.要具體分析學生實際,他們會在哪些方面會存在問題,怎樣講更易於學生理解、領悟和應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從其感興趣的方式、方法人手,往往效果更顯著.集體備課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備教法和學生的學法.一節課的重點、難點是什麼,一節課應該有幾個重點步驟,即這節課的幾個亮點,它就是能夠激起學生全面參與的關鍵點.估計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有哪些可能不易理解的地方,怎麼樣來設置例句,怎麼樣來設置情境,採取什麼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信心與決心等,這些問題都是要求我們老師在集體備課的時候想到並能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法. (3)備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得當,教學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集體備課時必須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同時,對學生要進行學法指導. 3.集體備課的要求. (1) 做好集體備課的准備 每次集體備課前,備課組長給每個組員分配備課任務,讓主發言人和其他組員都做好充分的准備.具體來說,一方面,每位教師應認真思考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步驟、教師授課時可能遇到的障礙、學生學習時可能出現的問題、鞏固練習以及板書的設計.另一方面,每位老師還應該自己充分地准備這一周內所要授課的所有內容.每位教師都要在分析本班學生、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另外,每位教師還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A)通過什麼方法、內容、形式等來實現教學目標;(B)面對復習這樣繁重的教學任務,為了實現具體的教學目標,應如何重組教材內容、整合教學資源、組織教學活動;(C)設計每個教學活動都應有具體的小目標.做到這些,就為集體備課的有效性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2)主備人提前一周准備所主備的教學內容,形成大體的教學思路、教學重難點.集體備課時由主備人發言,參與人員發表補充意見.共同討論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即教什麼?怎麼教?然後由主備人綜合集體的意見形成本次集體備課的教學案,形成書面材料分發給備課組成員.每個成員必須根據本班的學生實際對集體備課的教學案加以添加和取捨,形成符合本班實際的「個性化教案」 (3)集體備課要做到「四個統一」 「 四個統一」即「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重難點,統一階段測試」.提倡「四統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應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經集體分析和探討,作出合理安排. (4)集體備課要切實體現合作研究精神集體備課時我們英語教師要做到人人都開口,講出自己在准備時所考慮到的一切問題及思路.然後大家共同討論,相互交流、啟發、爭論、碰撞,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爭取人人都真正參與到集體備課中來,而不是充當集體備課的旁觀者.這是集體備課的關鍵所在,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之前備課的思考與理解,在此過程中進行闡述,進行思維的碰撞,求大同存小異,博採眾長,最後能取得比較一致的做法和看法.另外,在研討的過程中,各位教師要做好記錄,重點記錄別人發言中的閃光點、值得自己學習借鑒的地方. (5)集體備課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集體備課是一種常規的教學方式,它既要「定時間、定內容、定人員、定地點」,也要不受時空限制.集體備課重在利用集體的智慧來探討問題、交流看法、形成意見,促進備課質量的提升.因此,我們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每周固定的共有時間進行探討,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隨時進行探討;而且,除了辦公室,教師可以利用一切可供溝通的場所完成交流.這樣,大家可以隨時隨地及時解決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 (6)集體備課不能取代個體備課 每位教師都要意識到集體備課不能代替個體備課,而是個體備課的提升和完善.在集體備課之前,每位教師都要進行個體備課.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每位教師要根據自己所擔任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集體備課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研究.同時,借鑒集體的智慧火花來修正、補充自己的教案,形成適合自己的有特色的個性教案. (7)反思意識 通過對教學行為的反思來提高教學能力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眾多在教學上獲得成功的教師都是十分重視寫教學後記.有位學者指出,教師的成長 = 經驗 + 反思.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才能揚長避短,寫教學後記是教師反思自身教學行為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在集體備課的時候,應該對上一階段的課堂教學、學生反饋等問題進行深入地研究與反思,肯定成功之處,找准差距和不足,在一起商討解決的辦法和策略.「溫故知新」,也應該是集體備課老師的必修基本功之一. 總之,集體備課只有做到以上幾個方面,才能稱之為有效集體備課,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所以,我們不斷完善集體備課的過程 , 達到集思廣益 , 資源共享的目的,從而提高我們課堂教學的效率如何進行集體備課才能提高集體備課的效率,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❸ 讓成語教學成為語文課堂的新亮點

成語是在語言應用中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以高度凝練的語言形式,濃縮了十分豐富的文化內容,堪稱漢語寶庫中的精華。通過學習成語,探究成語的出典,了解成語的豐富內涵,可以使學生了解神話、寓言、歷史故事,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豐富文史知識,擴大眼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語言表達中,恰當地運用成語,可以收到詞簡義豐、形象生動、透徹犀利的效果。然而當前中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中並沒有把它當作一個專題來介紹,導致了對這一重點、亮點的忽視。在成語教學上顯得支離破碎,學生對成語知識也一知半解。因此應該在中學語文課堂上加強成語教學。
一、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成為成語學習的主人
古人雲: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教師為學生營造一種快樂的學習氛圍,就能使學生樂學、好學,把成語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因此在成語教學中可以採用以下活動形式:競賽、講故事、表演、猜謎、詩歌朗誦、辦手抄報等。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學成語學文言文的興趣,又使學生在各種語文活動中自然而然地積累了成語,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創新的能力。
在學習《漫遊成語樂園》一課時,首先是「看圖猜成語」。這個環節馬上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大家開動腦筋,猜對者興奮自豪,其他同學嘖嘖稱贊。接著進行成語擂台賽。一開始,「成語接龍」這一環節場面熱烈,群情激昂。同學們的思維被激活,鬥志被點燃,增強了合作競爭的意識。接下來大家一起走進「成語數字樂園」、「成語植物園」、「成語動物園」,真正感受到了漫遊成語樂園的無窮樂趣。在「看錶演,說成語」這一環節,看到表演的同學模仿著做出各種與成語有關的動作或表情,大家都發出了會心的笑聲,紛紛爭著猜出相關的成語。「根據語境說成語」這個環節要求用成語表達一畫面:「 一位老太太眼含淚水,讀著一封信:十幾年沒有音訊的女兒,今天終於找到了……」同學們思如泉湧,說出了不少成語,如:「百感交集、老淚縱橫、激動萬分、熱淚盈眶、喜極而泣……」大家在成語世界裡共同度過了一段很有意義的快樂美好的時光。課上孩子們的表現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由於課前他們作好了充分的准備,課上個個躍躍欲試,生龍活虎,每個組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都有上台展示自己的機會,他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角,教師是課前是導演,課上則退居二線,成了配角。從學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得到了一種極大的滿足。
二、重視成語積累,在文言文教學中突出成語學習
成語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但其特點學生一知半解,所以第一步是讓學生充分認識成語的來源、結構、意義及使用規則。成語言簡意賅,大多數成語背後都有一段軼事、典故。在具體的文言文教學中可以用成語作為突破口,採用古今融會、課內外聯接的學習方式,課前預習讓學生了解有關成語的意思,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要設計有成語的訓練內容。有意識地讓成語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成為前後照應的一個亮點。
在《曹劌論戰》一課的集體備課時,大家在互相交流中都談到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避免學得枯燥無味。忽然來了靈感,覺得古文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們蘊含著中華深厚文化的底蘊,特別是傳統文化精華的代表——成語沿用至今,成為古今融匯的橋梁和紐帶。比如成語「一鼓作氣」就來自《曹劌論戰》,今天我們依然使用。那麼,在教學中能否把它作為一個突破口,讓它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成為前後照應的一個亮點呢?於是大家決定嘗試一下。果然,學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求知慾望,都想了解「一鼓作氣」的來歷,並且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種戰略戰術有了深刻的認識,爭先恐後地談它對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啟發意義,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讓「一鼓作氣」這個成語貫穿全文,成為前後照應的一個亮點。課前預習讓學生知道「一鼓作氣」這個成語的意思,課堂上首先通過「一鼓作氣」這個成語典故導入新課,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布置了課後作業,讓學生解釋文中加點詞的詞義,並說出相應的成語。根據所學詞的詞義找出相應的成語,這是一種雙重意義上的積累,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三、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開展與成語有關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學習成語,重在過程,重在課外、課前的工作。可以採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從網路上搜集材料,分析整理。對成語的梳理探究,就是讓學生做一件很具體的事——梳理,分析,歸類。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收集篩選材料的能力和聽說讀寫演的綜合能力。
在《漫遊成語樂園》一課的教學前,按照老師的要求,學生事先通過網路等資源完成了成語溯源任務,指出成語的「源頭」有哪些以及相應舉出一些例子。在《巧借成語,活學文言》一課教學前,將全班學生分為6個小組,分別在六冊初中語文課本裡面收集文言文課文中出現的成語。共同完成了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語一覽表。《成語的實際運用》一課的教學,要求學生收集、展示妙用及誤用的成語,積累更多的成語,並了解成語的特點以及規范使用成語的方法。本環節對學生的要求在一定積累的基礎上,利用網路等途徑,收集資料,篩選整理。因此要提前布置作為家庭作業完成。全班分為成語妙用學習小組、成語糾錯學習小組分頭去收集成語,正式上課時展示出來,在全班交流。這樣的教學設計的價值在於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學生學到的不光是成語本身,還提高了綜合探究能力。
四、注重學以致用,讓學生有意識地在口語表達或寫作時運用成語
任何語言不經使用就是死的符號,盡管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形式。但它一經使用,就能使語言生動形象,又能畫龍點睛,提升表達效果。學習課本上成語的知識,其目的還是為了在生活中運用。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積累,聯合實際談談成語對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啟發意義。可以用學到的成語來說出、寫出一句話或一段話,用成語寫作文。這樣內學外聯,真正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
在《漫遊成語樂園》這節課中,「看錶演猜成語」等環節使表演者經歷了創造、體驗的過程,其他同學也經歷了觀察、思考的過程。這樣,人人都成了活動的參與者,都有親身體驗。然後,在「學以致用:用成語寫話」這個環節,教師讓學生用上幾個成語,寫出同學們剛才在漫遊成語樂園時的表現,或者寫出自己在這節課的感受和心情。由於習作來源於生活,所以學生就易於動筆,樂於表達。
說是寫的基礎,學生要能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說出來,再把它寫下來就不難了。在《成語的實際運用》一課中安排了課堂練習,選擇容易觸動喜怒哀樂情感的學生熟悉的學校和家庭生活,設置幾個具體場景,讓學生任選其中一個情景自己組織語言說幾句話,並適當地使用幾個成語,看誰使用成語既多又准確精妙。教師先安排學生寫好後在組里交流,再讓學生在班上交流,鼓勵大家暢所欲言,相互補充,使學生會說。教師指導學生說的過程,其實就是指導寫的過程。所以學生說後再寫,大大降低了寫的難度,從而提高了學生運用成語寫作的興趣和能力。有學生把自己的課堂練筆擴寫成一篇作文,其中成語運用得相當精彩,成為文章的一大亮點。結果這篇文章發表在《中山商報》上面,這樣更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成語的熱情。
當然,成語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指望單憑幾節課就學好成語。平時的點滴積累和一個階段的系統梳理結合起來,是積累成語的有效方法。教師要採取化整為零的方式,平時就要有培養學生運用成語的習慣。譬如每節語文課上課前,讓學生用上幾個成語說幾句話。相信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就能做到准確恰當、自覺地運用成語。
總之,成語是我國人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中留給我們的寶貴的財富。學習成語、積累成語、正確的運用成語對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家都有意識的多用成語、用好成語,那麼就能夠把我們祖國語言文化的精華發揚光大。

❹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教研活動

現結合主題式校本教研的過程,梳理如下。
主題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環節:確立主題,集體學習,集體備課,課堂教學,課後研討。
一定要真正地扎實地,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進行主題式校本教研,堅決杜絕臨時找個主題,臨時准備節課,應付檢查。應付檢查與真實的按五大環節進行是明顯不同的,是應付不來的。
一、確立主題。
主題,按要求,應該是從實踐中來,實際工作當中,我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哪個問題是我們近階段迫切需要解決的,把它確立為本輪教研活動的主題。但是,這樣操作可能遇到的現實困難是,有的主題確立後,很難找到與之對應的學習材料。學習材料不當、不精,會導致後續環節質量低下。怎麼辦?我們可以由學習材料確定主題。我們手頭現有或能夠收集的學習材料中,精選出有水平、與修訂版課標理念一致、能指導教學的材料,從這個學習材料中篩選出一個主題。這樣,就能解決理論水平的問題。
主題還要具體,針對性強,忌大而空。九個單位的主題分別為:
1、「以讀促悟,提高語文素養」(張市小學)。「語文素養」,概念太大,內涵太豐富,它包含了語文的知識、技能、能力、方法、習慣、積累、態度……不是一節課、一種方法、一次活動能夠解決的。可改為「以讀促悟,悟情(感情)悟形(人物形象)」——適合文學作品閱讀。
2、「低年級朗讀指導」(大南頭小學)。這個主題很具體,操作性很強。如果改為「低年級的朗讀指導策略」會更好。
3、「讀寫結合,構建高效課堂」(容城小學)。很實際,容易出點成果。
4、「依託文本,展開想像」(四庄小學)。實際,具體。
5、「抓語段,悟全篇」(仇小王小學)。「段」,主要對結構而非內容思想產生作用。可改為「抓關鍵詞句,感受人物形象」。
6、「咀嚼語言,共鳴情感」(王村小學)。非常好。
7、「讀寫結合,提高教學有效性」(段庄小學)。很好。
8、「以訓練點為抓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博奧小學部)。「訓練點」,什麼的訓練點?指向不明。可改為「語言訓練點」。
9、某個單位沒有主題。
二、集體學習
現實中的「集體學習」,很成問題,有的沒學,有的流於形式。要找個時間,集中人員,真正學一學。組長念一念,組員記一記、議一議。切忌把學習材料復印後發給老師們自由謄抄,那樣很難有什麼收獲。
學習內容有兩部分組成:修訂版課標中的相關表述;收集來的學習材料。學習材料,一定要精心選擇,學習材料的質量,決定了整輪教研活動的質量。不學習,無論怎樣教研,只能是原地踏步;只有學習,才能提高。
三、集體備課
可能是工作任務繁重的原因,也許是其他原因,很多集體備課變成了獨角戲。這樣做,就降低了活動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而且,不利於同伴互助時的發言。要人人參與,發揮集體智慧。
四、課堂教學
觀察我們的課堂,有兩點突出的問題。
1、略讀與精讀不分。
有兩節課講的是略讀課文,四上《火燒雲》和六上《中華少年》。《火燒雲》成了精讀的濃縮版;《中華少年》則需要兩課時,徹底的精讀教學。雖然,我們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但盡量還是要尊重教材編者的意圖,精讀是精讀,略讀是略讀。把略讀上成精讀,真正的原因,我想,還是不明白二者的區別。
葉聖陶先生早就指出:「學生從精讀方面得到種種經驗,應用這些經驗,自己去讀長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單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師的詳細指導,這就是『略讀』。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准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於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像得到的,學生遇到需要閱讀的書籍文章,也許會因沒有教師在旁作精讀那樣的詳細指導,而致無所措手。現在一般學校,忽略了略讀的似乎不少,這是必須改正的。……不過略讀指導與精讀指導不同。精讀指導必須纖屑不遺,發揮凈盡;略讀指導卻需提綱挈領,期其自得。何以需提綱挈領?惟恐學生對於當前的書籍文章摸不到門徑,辨不清路向,馬馬虎虎讀下去,結果所得很少。何以不必纖屑不遺?因為這一套功夫在精讀方面已經訓練過了,照理說,該能應用於任何時候的閱讀;現在讓學生在略讀時候應用,正是練習的好機會。學生從精讀而略讀,譬如孩子學走路,起初由大人扶著牽著,漸漸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邊遮攔著,替他規定路向,防他偶或跌交。大人在旁邊遮攔著,正與扶著牽著一樣的需要當心;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純熟,能夠自由走路。精讀的時候,教師給學生纖屑不遺的指導,略讀的時候,更給學生提綱挈領的指導,其目的惟在學生習慣養成,能夠自由閱讀。」
汪潮教授也有個形象的比喻:「精讀課文相當於數學的例題,略讀課文相當於數學的習題。」
崔巒先生也在很多場合說過略讀課文的教法:略讀課文,要粗知大意。學生要獨立閱讀,自讀自得,整體把握。可採用幾遍讀的方式:一讀解決字詞,互相交流;二讀明白大致內容,要准確概括;三讀就是重點讀,抓感興趣的部分讀,交流收獲體會,或內容或寫法。
2、有的閱讀教學,還是以內容分析為主。
比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主要做了三件事:
1、逐段進行有感情朗讀指導。(深入理解內容體驗情感以前的朗讀指導,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
2、哪裡寫父親了不起,找出來,讀。
3、哪裡寫兒子了不起,找出來,讀。
這是比較典型的「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
怎樣響應崔巒先生的號召,「和內容分析式的閱讀教學說再見」呢?或者說實現「教課文」向「教語文」的美麗轉身呢?我們不妨看看河北省教科所李學紅主任的主張:
1、教學重點要突出,一課一得。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語文課可以上成朗讀欣賞課,
語言品析鑒賞課,比較閱讀課,討論交流課(文章的思想內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價值觀探討),閱讀、寫作方法指導課(如何質疑、如何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如何寫文章),讀書方法指導課(如何讀懂一本書),閱讀、寫作實踐課等。
2、以《開國大典》為例,釋題導入,引出「大典」—整體感知,初識「大典」—重點研讀,感受「大典」—課堂總結,銘記「大典」——教課文;布置寫作:學校秋季運動會—學習《開國大典》,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比較學習:感知場面描寫的方法—拓展閱讀,進一步了解「史實」——教語文,寫作方法指導課。
另外,我們的課堂,要體現修訂版課標的理念,要重視兩點:
1、「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要多圍繞「語言文字」 做文章。
2、「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鍾,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
五、課後主題研討
這個環節,問題最嚴重,主要表現在主題形同虛設,大多數發言沒有圍繞主題進行。
(一)、主持人開場白
需要四點內容,禮節性用語,什麼背景下產生的主題,主題是什麼,本次活動的流程簡介。
(二)、作課人反思
兩塊內容,第一塊(簡要介紹):教材簡介,根據……主題,我制定……目標,重難點,教學流程;第二塊(詳細說明):針對主題,成功與不足之處,原因,措施。
(三)、同伴互助
要針對主題發言,先肯定成功之處,再指出不足與改進建議。與主題無關的少說甚至不說。可以結合剛剛觀察的課堂發言,也可以結合自己的課堂經歷發言。舉幾個例子:
1、讀寫結合,構建高效課堂。可以這樣發言:結合點選擇在哪裡,是否恰當,用了什麼方法,訓練了哪種能力,效果怎麼樣……
2、咀嚼語言,共鳴情感。可以:咀嚼了什麼語言,用了什麼方法(參考替換、比較、刪除等),體驗到什麼情感……
3、低年級的朗讀指導策略。可以:什麼時機指導,什麼方法形式指導、評價,效果怎樣……
(四)、專業引領
校長或其他校級業務領導進行,要有明顯的理論高度。可以提前准備出來,也可根據老師們的發言,適時調整。
(五)、主持人總結
達成的共識有哪些,還有什麼異議。

❺ 教學亮點有哪些

精心設計每一次導入環節,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也為生活服務,無論是情景回導入、故事導入還是溫故知答新導入等以貼近實際為原則,善於用提問問題方式引發學生思考,提高學生求知慾,適當時候引出新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 在教材方面備課細致,平時認真研究教材,參閱各種資料,捕捉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力求每節課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 研究學生方面,通過每日小練的方式深入、快速了解學生,根據學生認知水平針對性訓練,由於學生之間認知差異的存在,在設計練習題時難度由易到難,以使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4. 在作業批改上,合理布置作業、每一次作業認真嚴格對待,不但強調學生作業的正確性,還強調其規范性。力求作業全批全改,及時批改、細心批改,以使每一位學生盡快獲得反饋信息,及時改正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5. 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堂中保持與學生互動,鼓勵學生思考、探討、踴躍發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對正確回答的學生及時作出肯定反饋,對於回答有誤的學生不批評,及時引導改正錯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

❻ 怎樣當好中學語文教研組長

語文綜合實復踐活動是語文制學科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整合的一種新形式,是新課改的一個亮點。它是以語文教材為依託,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活動能夠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走出課堂,走向社會,拓展視野。自從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這個新生命悄然來到我們身邊之後,使課程發生了質的變化,使教師有了創造的新空間,讓孩子們走出了封閉的課堂,在廣闊的天地里實踐、探索、體驗、創造……學生們渴望的是豐富多彩的課堂。大量的信息、豐富的活動、美麗的大自然,對孩子們充滿著無窮的吸引力。如何將課堂所學的語文知識有創意地與豐富多彩的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輕松地由厭學變為樂學,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

❼ 怎麼開展小學語文教研活動比較有創意

新課程實施以來,「教研教改」是個出現頻率很高的詞,他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教研工作也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作為學校的一項基本工作,語文教研活動對學校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為此,學校藉助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強勁東風,以學生發展為根本,努力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下面我就結合我校實際,談談小學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教研工作。
一、強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課程背景下的老師,不能再是一桶水,而要變成不斷充溢的一桶活水,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為此,我校提出了各學科組定期學習的要求:
1、分散學習。為了提高老師們的業務水平,我校倡導「理論先行,實踐結合」的理念,學校為老師們訂閱了相關的教學資料,鼓勵老師訂閱相關的教育書刊,力爭在理論上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2、集中學習。每周星期四課外活動時間,是我們語文組集中學習的時間,學習的內容可以是學習他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也可以是本校學科帶頭人的一些先進的教學經驗。主講人准備的也很充分,其他成員也在認真的進行學習筆記的摘抄。
3、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積極組織教師參加進修學校舉辦的各種進修、培訓活動,讓老師接觸較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培訓學習的老師回到學校後,將自己的學習心得進行梳理,然後形成書面材料,再在學校的教研活動中進行二次培訓,以進一步開闊廣大教師的視野。
二、立足課堂,開展多樣化的教研活動。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主陣地,也是教師成長的主要途徑,一位優秀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有調動學生的能力,有駕馭課堂的機智。為了讓有更豐富的教學經驗,努力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我校開展了一些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1、堅持組織老師開展「公開課」活動。認真積極地開展校內上課聽課活動,讓每位老師每學期至少有一次上公開課的機會,每位教師聽課不得少於十二節。要求上課的老師認真備課,認真上好課;要求聽課的老師按時到位,認真做好聽課記錄。通過組織這樣的教研活動,促進教師集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傳統。本學期,這個傳統繼續在我校語文教研組得到發揚。鼓勵教師之間相互學習,一起討論,共同參與,發揮著傳、幫、帶的作用。每次活動,我們都認真抓好以下環節:組織聽課,說課、評課、反思、總結。
2、開展「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即開展校內「同級教師同上一堂課」的活動,同級教師圍繞同一主題,針對同一內容,用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別上一堂課,引發幾位教師教學理念的碰撞,提高教師的鑽研教材和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3、年級段同學科教師教研。在我們學校,每個年級組一個辦公室,這樣同級教師在一起辦公的時間又比較集中,隨時都可以把教學中的一些狀況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
4、積極開展「評課」活動。在有公開課的一周,同級三位教師上完公開課之後,我們組就及時的進行評課,在評課這一環節,首先,上課的老師介紹自己的教學構思及自己對本節課的一些反思,然後,聽課的老師要積極對這節課進行點評,發現這節課的亮點,更多的是指出這節課的不足以及一些合理的建議,交流中,大家集思廣益,從多方面對一堂課進行更全面的構思,設計、認識,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得到提高。讓聽課的老師和上課的老師都能從課中受到啟發,獲得一些進步。
5、努力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切實落實「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於日常課堂教學中,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求實、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設備,利用網路資源,增大課堂容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6、加強「推門聽課」力度。近幾年來,我校將推門聽課落到實處。校委會成員分組、分級進行不定時的推門聽課,讓每位教師的每節課都能做到准備充 分,落實到位,向四十分鍾要質量。在這些活動的開展中,教師互幫互學,共同進步。這樣的教研氛圍,不僅加深了教師間的相互了解,更促進了教師教學藝術上的提高,達到了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目的。
7、本學期我校要加強校際交流,向兄弟學校加大學習交流的力度,多聽優質課,示範課,促進我校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
1、學校規定每周星期三課外活動時間為課外閱讀時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為學生創造了條件,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2、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他們參加了各種興趣小組活動,如書法小組、古詩文朗誦小組,寫作小組等。
3、適當組織了其他語文課外活動,如自己動手辦手抄報,學校組織普通話演講比賽、作文競賽、書法比賽,漢字聽寫比賽等等。 四、教學常規檢查常抓不懈,落實到位。 為了使教學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條理化,每個月的常規檢查,都狠抓落實,不走過場,認真細致,發現問題及時整改。通過督促、檢查,教師們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每到月底總能及時完成各項任務。
五、教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有些教研活動開展的不夠扎實,在許多具體工作環節上缺乏創意,活動效率不高,沒有充分發揮出教研活動應有的作用。
2、個別教師對教研組活動重視不夠,認識不足,參加集體活動的熱情、積極性不高。因此,教學能力提高不快,影響了教學成績的提高。
3、學生活動開展少,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夠。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還不夠,對其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關注不夠。
總之,我校的語文教研工作,有可取之處,當然也有許多不盡之處,這要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靈活處理,並隨時與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取得聯系,隨時關注教育信息,與時俱進,讓我校教研取得更好的成效。

❽ 淺談如何高效開展中學語文教研活動

一、強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
課程背景下的老師,不能再是一桶水,而要變成不斷充溢的一桶活水,這
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
為此,
我校提出了各學科組定期學習的
要求:

1、分散學習。為了提高老師們的業務水平,我校倡導「理論先行,實踐
結合」的理念,
學校為老師們訂閱了相關的教學資料,
鼓勵老師訂閱相關的教育
書刊,力爭在理論上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2、集中學習。每周星期四課外活動時間,是我們語文組集中學習的時間,
學習的內容可以是學習他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也可以是本校學科帶頭人的一
些先進的教學經驗。
主講人准備的也很充分,
其他成員也在認真的進行學習筆記
的摘抄。

3、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積極組織教師參
加進修學校舉辦的各種進修、培訓活動,讓老師接觸較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培訓學習的老師回到學校後,將自己的學習心得進行梳理,然後形成書面材料,
再在學校的教研活動中進行二次培訓,以進一步開闊廣大教師的視野。

二、立足課堂,開展多樣化的教研活動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主陣地,也是教師成長的主要途徑,一位優秀
的教師,應該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有調動學生的能力,有駕馭課堂的機智。
為了讓有更豐富的教學經驗,
努力成為一名專家型教師,
我校開展了一些形式多
樣的教研活動:
1、堅持組織老師開展「公開課」活動。認真積極地開展校內上課聽課活動,讓每位老師每學期至少有一次上公開課的機會,每位教師聽課不得少於十二節。要求上課的老師認真備課,認真上好課;要求聽課的老師按時到位,認真做好課記錄。通過組織這樣的教研活動,促進教師集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傳統。本學期,這個傳統繼續在我校語文教研組得到發揚。鼓勵教師之間相互學習,一起討論,共同參與,發揮著傳、幫、帶的作用。每次活動,我們都認真抓好以下環節:組織聽課,說課、評課、反思、總結。

2、開展「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即開展校內「同級教師同上一堂課」的活動,同級教師圍繞同一主題,針對同一內容,用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別上一堂課,引發幾位教師教學理念的碰撞,提高教師的鑽研教材和課堂教學能力,促進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3、年級段同學科教師教研。在我們學校,每個年級組一個辦公室,這樣同級教師在一起辦公的時間又比較集中,隨時都可以把教學中的一些狀況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

4、積極開展「評課」活動。在有公開課的一周,同級三位教師上完公開課之後,我們組就及時的進行評課,在評課這一環節,首先,上課的老師介紹自己的教學構思及自己對本節課的一些反思,然後,聽課的老師要積極對這節課進行點評,發現這節課的亮點,
更多的是指出這節課的不足以及一些合理的建議,
交流中,大家集思廣益,從多方面對一堂課進行更全面的構思,設計、認識,教師
的教學能力也得到提高。讓聽課的老師和上課的老師都能從課中受到啟發,獲得一些進步。

5、努力上好每一節常態課。切實落實「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於日常課堂教學
中,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求實、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設備,
利用網路資源,增大課堂容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❾ 語文教研活動的意義

教研活動的意義

摘 要:教研活動是教學當中的重要環節,是教學的另一種關鍵形式,沒有教研則沒有好的教學方法。因為教研可以使教師相互借鑒、交流、促進,可以推動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進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研;交流;推動;研究;進步

教研工作是學校教學的一項主要工作,是另一種的教學形式,也是學習、交流經驗的方式,「他山之石可攻玉」。教研活動可以相互學習並借鑒別人的經驗、理念、教學方法,從而在教學實踐中去改進自己的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有時候對某一問題,通過交流會使我們彷彿有豁然開朗的清爽之感覺,這樣在學習、交流、反思中不斷提升自己。

「教而不研則愚,研而不教則虛。」教與研本應是互為依託、相互促進。教乃研之基礎,研乃教之利器,教學與教研猶如兩扇翅膀,是平衡教師專業發展的經緯,可以推動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進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教研活動,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教師只有通過參加各種類型的教研,像蜜蜂采蜜一樣,採的百花方可釀成蜜,否則就會故步自封,甚至夜郎自大。教師參加教研活動,必須以積極正確的態度去參與其中,一定要克服教師之間的文人相輕的冷氣,彎下腰來,俯下身來,虛心學習,不可驕傲自大,更不可居高臨下,要謙虛,要真誠。田野里,只有成熟而飽滿的麥穗才是低下頭的,而那些昂頭挺胸的往往是那些不成熟不豐富的穗子,成熟的教師也應該是這樣,明亮而不刺眼,謙遜而又虛懷若谷。只有把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游刃有餘地在三尺講台上任意揮灑,激揚文字,揮灑教學的江山。只有通過教研的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才能迅速,否則會步履蹣跚,舉步沉重。只有能力得到發展,才能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教而不研則淺,沒有教研的指導,沒有教研的氛圍,缺乏研究和探索的氣息,就達不到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高度,有可能處於盲人摸象的境況。

教研活動中,應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凝聚集體的力量,形成教研活動共同體,在教中研,研中教,同教研,共進步。本著教研服務教學的原則,選擇實踐中帶有普遍性的突出問題,採用「小切口,細分析,深挖掘,大作為」的理念,實事求是地展開研究。教研的形式也要豐富多樣,不拘一格,可以是案例研討,也可以是課堂觀摩;可以是行動研究,也可以是教學反思,不一而足。

教研,必須是扎實的,有效的,要有一定的理念和思想的引領,要有明確的目的,期望所能達到的高度,不能為了教研而教研,不能走形式、走過場。要把教研中所能達到的效果放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每次的教研要研究我們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即帶著問題去教研,充分發揮教研的時效性。

「教無涯,研不止」,教和研是教學的雙翼。只要有教學,就會有問題,就需要進行研究。一個問題的解決,一項課題的完結,並不意味著教研活動的結束,隨著教學實踐的發展,已解決的問題可能會有新的變化,新的問題也可能會隨之出現,這就需要持續不斷地對教學活動進行關注、研究。要知道,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沒有一勞永逸的事兒。

讓我們展開教研的翅膀奮力飛翔,讓我們的教學和諧而充滿生機。

閱讀全文

與語文備課組長工作亮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