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法語文老師

法語文老師

發布時間:2020-12-14 18:54:23

A. 小學語文老師都有哪些教學方法

1、閱讀技能需要教導小學生的,所以你作為老師一定要提前把要上課專的文章通讀了解,才能更好屬的更透徹的解釋給學生聽。 2、說話技能因為是小學的而且是語文老師,所以說話很重要,在很多人的小學時代語文老師都是一個天使的形象,而保持就需要做到:說話輕柔,有耐心,可以一句句的說明學生不懂的問題。還有就是對待家長,也一定要耐心在耐心 3、書面表達能力一定要有好的書面表達能力,因為小學是基礎,基礎打好了什麼都會很容易的,所以在給學生布置寫作或者閱讀理解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說明每個地方的不懂的問題,在修改學生作業的時候也要把每一個錯的點都寫清楚寫明白。 4、設計和組織教學的能力在每次上課前一定要做好該課程如何講解的教案,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到方法,不能只是死學,課堂氣氛也很重要,所謂寓教於樂。

B. 語文老師的上課方法

著做法不可取,你可以向老師提意見,但作為學生你還是要做好預習。這樣你就可以回答了,認真學不要總抱怨老師。

C. 新語文老師的語法正確嗎

語法上的區別:「新老師」是賓語,「黃老師」是主語。
語義上的區別:「新老師」是「新來的老師」,「黃老師」是「姓黃的老師」,一個以時間先後命名,一個以姓氏命名。

D. 中學語文老師的教學方法有什麼優點

不論是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有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常採用回的教學方法也不例外,其中不答存在絕對好的方法。就唯物主義的觀點而言,不管是何種教學方法都是相對辯證的,它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只是教師在運用這些教學方法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用這種方法解決什麼問題,要做好利與弊之間的平衡。

E. 語文老師常說的法、事、人、情是什麼

語文老師常說的法事人情是什麼?這個一般主要是課文文章中我們閱讀中常遇見的這些事情和內容方面。

F. 法學專業的能當語文老師嗎

一般專業都沒有限制,但是前提是要有教師資格證。首先要通過筆試,再有面試和試專講。
ps:我就再學校工作屬,我們單位的語文老師就有財經大學的日語的。英語老師還要動物專業的呢
你要有信心,堅持自己的理想。祝你成功!

G. 我想把語文老師親一分鍾,太漂亮了,有什麼方法

這是一篇關於結合實際並發揮學生想像力的作文,關於這個題目,由於五年級學版生的認知程度還比較淺權顯,所以著重在想像力方面,在以下方面對學生作出引導: 1、電腦和互聯網的應用方向,具體落地到細節,如可以上網、打電話的手錶、眼鏡等; 2、網路化拉近世界的距離,比如異地通過視頻通話等模式消除地理隔閡;通過引導可以開發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H. 中學語文老師的教學方法有什麼優點

一、教學方法的特點
第一 相對性。
不論是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有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常採用的教學方法也不例外,其中不存在絕對好的方法。就唯物主義的觀點而言,不管是何種教學方法都是相對辯證的,它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只是教師在運用這些教學方法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用這種方法解決什麼問題,要做好利與弊之間的平衡。
第二 針對性。
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針對教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目標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為了使教學過程更為順暢自然,教師一般會採用自己比較熟悉和擅長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所以教師要不斷學習和研究各種教學方法,並將這些教學方法靈活運用,針對各種綜合因素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
第三 綜合性。
教學方法應該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來綜合選擇,才能提高教學有效性。所以,教師既要重視示範、引導和點撥,又要培養學生觀察、運用和創造的能力。只有有助於發揮兩方面作用的教學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第四 多樣性。
語文教材當中的內容豐富多彩,教學目標也不盡相同,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來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比如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觀察法、多媒體教學法等。
二、使用教學方法的原則
1. 堅持啟發性。新課程改革理念中明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所以,教師要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徵,激發學生探索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採用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是本質上都應該對學生具有啟發性。教師既要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充分讓學生自主學習,又不能放任學生自流,需通過正確引導和啟發,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勇於探索新知的精神。
2. 堅持培養三維目標。現代教育思想認為教學工作應該實現對學生三個方面的培養目標:學習基本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目標對於教師選擇怎樣的教學方法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語文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充分考慮具體的教學目標,合理優化教學方法,使它們更具啟發性和針對性,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 堅持因材施教。學生和學生之間是存在著差異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從不同學生的特點出發,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語文課堂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進步。因材施教就是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夠快樂、主動地獲得知識。
三、常用的語文教學方法
長期以來,語文教師們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創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果把這些教學方法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的話,可以從以教為主、以學為主、教學結合三個方面進行歸納和總結。
(一)以教為主的教學方法
以教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指以教師的語言講解為主,傳遞語文知識信息,使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技能。常用的教學方法有:
1.講授法。這是一種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自己的語言向學生講授本堂課的語文知識,包括課堂導入、課程引導、介紹背景分析課文、課堂小結、布置作業等各個環節。這種教學方法使語文知識更加系統化,學生能夠快速准確地把握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目前講授法還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經常被採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一堂語文課,教師適當的講解和示範是必不可少的,教師不能為了避免「滿堂灌」的嫌疑而不敢開口講,該講則講,而且還要講透徹講到位。
2.串講法。串講法一般是指教師把文章中的內容從字、詞、句、段、篇章全部連貫起來進行系統的講解,使學生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藝術特色,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將文章進行概括,鞏固和深化知識的理解。串講法的運用更加突出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引導作用,課堂教學由教師單一的講解轉變為師生的雙邊互動,幫助學生抓住學習重點,使學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二)以學為主的教學方法
以學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指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常用的教學方法有:
1.討論法。討論法主要是指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通過自己的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集體討論交流的方式來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信息交流的過程中實現思想的碰撞,提高語文教學效益。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習的主動權交到了學生的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要求。
2.研究法。研究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形式,根據已經掌握的語文知識探索新知識、提高語文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改變了傳統教法中重視教師的教、輕視學生的學的局限性,充分體現了現代教學思想。
(三)常見教學結合的教學方法
1.問答法。這是現代語文課堂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一些與之相關的問題,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回答問題,或者學生提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困難或者疑問,在小組內或者班內互動交流、共同解決。這樣的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情境教學法。這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創設適當的情境來講解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以美感染人、以情感動人,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不斷提高,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結論
總之,不管是哪種教學方法,只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具體情況等因素,合理選擇並妥善實施,都會對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提高綜合素質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作為初中語文教師,還需要努力探索,創新更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

I. 以前語文老師的教學方法

我國古代語文教學對現代語文教學的啟示

(本文2000年7月於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美教育研討會」上宣讀發表;2001年9月發表於「全國基礎教育論文集」-P420.(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實驗中心編.中國教育科學出版社)

本文發表時候作者姓名:廣東省汕頭.潮陽市第三中學李統軼)

正文
漢語作為母語,是中國語言教學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漢語(作為母語)教學圈內自上而下思想特別活躍,許多專家和教師對語文教學成效持相當嚴肅的態度,反思的內容已涉及到教學指導思想、教材設置、教學方法諸方面,並已達成相當成熟的共識。
問題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78年,呂叔湘先生說:「十年義務教育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習,卻是大多數人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2700課時,接近中小學全部課時的30%。然而,每年全國有幾千萬青工在補課。進入大學後,許多人不會記筆記、寫不了實驗報告、病例。至於硬筆書法更是眾所周知的差。」呂叔湘先生這番話成了語文教學界反思的導火索,也被認為是建國30多年—-主要是文革十年――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非正式「總結」。
1992年3月20日《文匯報》就如何改進語文教學組織了一場很有影響的討論,陳鍾粱老師再次提出那個「引人注目的問題」,即「我們的學生花在語文學習上的時間最多,但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卻不強」。其原因有:①語文教學過去偏重內容與篇章的分析,削弱了最基本的語言訓練。②圍著一張考卷轉,片面追求升學率。③教學形式主義盛行,不講實效。
很多老師緊隨其後,有些老師指出目前的公開課(觀摩、經驗交流、實踐、精講……)已完全流於形式,存在以下幾大弊病:①重講輕練、以聽代練。②刻意求利、獲益不多。③重視聽課、忽視評課。
有些老師指出:「當今中小學語文課的最大弊病就在於老師講得太多」;「在工具性、實用性上下功夫」;「語文教學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有些老師強調改進閱讀教學,開設快速閱讀,以適應信息世界的需要。有的老師發現高考作文題不合理,「試卷越來越長,文字越來越多,內容覆蓋越擴越大」。以1991年高校入學考試題為例,滿滿八大頁,6000字,內容包括漢字讀音、辨形、標點、關聯詞語、文字鑒賞、句子修改、意義銜接、消除歧義句、長句改短句、漢字筆畫、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外加兩篇作文。
1992年第三期《語文學習》刊登了郭宗明老師題為《試論40年來語文教學的總體失誤》的文章。對教學指導思想、教材設置與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存在的失誤進行了探討。
1. 指導思想方面
(1),過於注重研究如何把學生教好,而忽視了兒童和青少年自身蘊藏著學習語文的潛能;只注重在如何教的一些具體問題上下功夫,忽視了人類掌握語文的特殊規律。
(2),過於注重研究教學法,而忽視了教學主導者(老師)素質和水平的提高。
2. 教材設置方面缺乏權威性、規定性、穩定性。
五十至七十年代以來盛行的「五大塊」教學法(作者介紹、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題思想、寫作特點)只注重師生對課文所表現出來的背景、內容和語言現象的分析及研究,而忽視了學生對課文本身的消化和吸收。
對「五大快」的弊病,郭老師描述得特別精確:「我們的語文教學不是去引導和要求學生在特定的階段掌握一定量的語言材料,而是幾乎不分階段的大規模地對語言材料提出問題進行分析。」我們的教學目的明明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而實際上的做法卻是在同學生分析語言現象。比如說,不是要求學生會寫一定量的漢字,而是要學生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那實際上是文字家的事);不是要求學生掌握和正確運用一定數量的詞彙,而是要學生分析詞、短語的組合方法,甚至詞中的語素的原意(那實際上是語法學家的事);不是引導學生猛練作文,而是盡在一些「比喻和比擬的區別、借代和借喻的區別」等純理論問題是兜圈子(那實際上是修辭學家的事)。
漢語老師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非常敏銳,敢於從宏觀高度討論問題。但是,由於未經過現代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的洗禮,他們考慮問題,尤其見之於表述時,更多的用的仍然是舊語文學的范疇,其語言風格帶有更多印象、直觀、非邏輯的色彩。這個問題體現在語文教學的各級專業雜志上,相當一部分爭鳴文章和原則關涉不大,實際上是文字「岐義」之爭,由於未能引進新的理論體系,新的范疇、術語,大量的文章由於限於個人經驗的狹窄,不能上升到規范語言和公認一致的理論層面,造成智慧和經驗令人痛心地損失。葉老生前曾呼籲「願語言老師和語言學科的工作者通力協作研究語文教學,做到盡快改進語文教學。」用心誠然良苦,可惜知音不多。事實上,經過我們的觀察、比較和分析,中國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首先體現在「教室政治」,即師生關繫上,「教師中心」論幾十年沒有被清掃過。學校名義上是為學生設立,但由於事實上的無視學生的根本利益,教師素質從來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教師上崗前沒有任何資格,學生關於教師工作的反饋意見毫無意義。低能的教師充斥課堂,他們的工作不會受到任何來自官方或民間機構的嚴格的審查,他們只能是照本宣科,沒話找話。如:「兒童的『童』字,上面是一個樹立雄心大志的『立』,下面是白求恩大夫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里』。」他們即使想關心學生的運用語言能力,但由於自己本身不會讀書,也寫不好文章,只好站在講台上沒完沒了地胡說,怎麼可能去培養學生的四會技能呢?其次,體現在教學方法上,一味以灌輸為主,繁瑣哲學,最後,涉及到科研,對教學的評估,許多人幾乎總是下意識地把問題繞開,迴避中國語言教學的最大問題:教師素質較低,學校教育仍然是「教師中心」的價值取向。許多研究沒完沒了地象在分析茶葉的成份、杯子的質地、乃至房間的溫度、沏茶的時機,但很少有人承認沏茶主要只涉及水溫和茶葉兩個方面,水是涼的,生的,茶葉優劣,這些重要事實被掩蓋了。
「五大塊」是一個毛病,注重語言形式的傳授,忽略了四會技能,實際能力的培養。用教代學,用講代練,「無限的輸入壓抑了習得者的觀察力、推斷力、創造力。損害了習得環境的豐富性」,反而妨礙了學生學習。「五大塊」是高度程式化的,無視教材闡釋處理的多元意義、形式,無視學生的個性、起點。
然而,語文教師們的探討是「尋根」,尋到古典語文教學的遺產中去。對我國古典語文教育傳統的反思,最早的開拓人是張志公先生。他的《傳統語文初探》最早印行於1962年10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張先生1984年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談到他是怎樣系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的。當時是出於一種基本否定的偏見開始研究的,後來,他逐漸發現古典教育是一座「寶庫」,在1962年的政治形勢下竟擺出這個觀點,可見,這樣做是需要一點學術良心的,發現這個「寶庫」有些做法的確值得我們借鑒:
1. 集中識字
兒童入學的頭一年,一年時間內集中認識2000個漢字。(漢字常用字5000-6000)
漢語屬非拼音文字(形音之間沒有聯系)古典教育能在6-7歲孩子身上解決漢字的1/3,的確是有中國特色的語文成就。這項成績關鍵是「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配套成龍,通用上千年。富於知識性、生活性、趣味性,而且易於上口,言韻合撤,而且三本書上沒有多少重復字,堪稱古代文化的奇跡。
2. 識字、寫字分別進行
識字課外設寫字課。而且練習字有合理順序,先描紅,後習字,先大楷,再中楷,後寫小楷。
3. 句子訓練一屬對屬對(如: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的好處很多:①不知不覺有識字而向造句過渡。②初步做詩訓練。③掌握大量的平仄音韻知識、技能。④在練習中學習修辭知識。
4. 作文訓練
八股名聲今天雖然壞,但現在許多作文教程也少不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幾種類型,也要先寫主題句。提出問題,然後進入正文,加以論證,最後得出結論。古人叫「起、承、轉、合」,給作文規定了一定的模式。張先生認為傳統語文教育的毛病存在:①忽視口語、重視完全脫離實際應用的書面語。②培養目的是選吏。
從純技術觀點看,傳統語文教育質量之高遠非今人可以相比。即使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雖然潦倒、愚腐,一無所長,一個舊制度的犧牲品。然而,我們誰也不會懷疑那個時代的秀才,幾乎都能寫一筆漂亮的毛筆字,不費力地完成從悼文到七絕,從新春對聯到學術論文的任何實用和理論文體。至於他對古代經、史、子、集的閱讀能力,懷疑也是多餘的。
自從張志公先生之後,1991年8月張隆華教授主編的《中國語文教育史綱》正式出版。這是迄今為止國內唯一的一部教育通史,上起先秦,下至20世紀80年代,涉及無數史實,時間跨越2000餘年。論述的問題關涉到教育宗旨,教育思想、教育體制、教材教法各個方面。和張志公先生60年代「披沙撿金」的保留態度相反,張隆華教授一開始就是「本著繼承發展傳統語文教育的必要性」這一點出發的。據顧黃初教授說,近幾年甚至有人公開提出要恢復傳統語文教學法。立論依據是語文教學實際效果「『五四』以後不如『五四』以前,抗戰以後不如抗戰以前,『文革』以後不如『文革』以前」,「在語文教學方面,現代人搞不過古代人。」這聽上去很有些一代不如一代的偏激,但是近現代語文教學盲目引進拉丁語言的形態語法范疇,把漢語切割得七零八落,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嚴重的惡果,確實是值得今人反思的。其實,文言文和現代漢語,有些原則性的東西是共通的:
1、語言教育總是對母語語言的識別、書寫、理解、運用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活動。一種語言道德體現為一套符號系統(語音、音素)。其次,由於人們運用這套符號的系統有四種形式(聽、說、讀、寫),語言又可以理解為四種技能。最後,運用這些技能的目的,決定了語言是一種用於交際的工具。
2、漢語教學的失誤,通俗的說,是丟棄了傳統、失去了自我。張志公先生建議用新觀點——撇開拉丁范疇——重視研究漢語,但傷害已經造成。語文高考的「覆蓋面越來越大」說明拉丁語法體系和規范侵入漢語語言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3、漢語的教學的弊病是注重分析語言形式,忽略了語言的實質是用於交際的工具。解放前,漢語教學「翻譯法」,後來改成白話文,許多人又搞出「五大塊」,迴避問題的實質即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沒話話」、「裝著在教」。無怪乎呂淑湘先生說:「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齊口同聲說是得益於課外看書。」換言之,沒學好是遇人不淑,學好了是自學成才,老師呢,「裝著在教。」漢語界老前輩對古典語文教育的反思確是對改進漢語教學有重大啟發意義:
1、屬對訓練熔語法、修辭、聲韻、文化、詩學於一爐,是把情景教學原則落實到書面語層次的成功典範。
2、集中識字。
初級基礎的具備,就應該力爭解決詞彙問題,主要在運用中,也要注意死記硬背,如詞彙、詩歌、名篇、範文。
3、教學目的更科學。
古典的考試導向把平時的教學各環節調動起來:閱讀為了寫作,吸收為了產出。語言教學的成功的關鍵在於立足於產出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吸收能力的培養,這正是古典語文教學成功的秘密。

註:1、中國語文,1979年第8期。
2、《我和語文教學》劉國正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37頁。
3、參見第167頁。
4、中學語文教學參考,1992年第9期。
5、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年第3期,漢語語法的再研究,第1頁。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WXK201121064.htm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ywyj/ywyj201302/ywyj20130203.html
http://www.cqvip.com/QK/88700X/200710M/25652190.html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wjlt/wjlt200932/wjlt20093240.html

2000多年前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它是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的一座文化寶藏,它是植根於傳統文明基礎上的教育思想的寶庫。研究並繼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必定對我國當前的語文教學改革大有裨益。
一、「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對現代學生觀的影響
孔子的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言論記錄《論語》里,孔子認為人們先天本性相差不大,個性的差異是後天形成的,「行相近也,習相遠也」,所以他很重視後天的教育工作,主張「有教無類」。而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人為的劃分一些我們教師自認為「不可教也」的差生,而忽視了對他們的教育和要求。表現在平時偏愛學優生,片面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全體學生,漠視中等生,厭惡乃至放棄所謂的「差生」。造成這樣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應試教育的影響等,但教師的教育思想是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的教育教學究竟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還是面向少數精英的?是培養合格公民的還是僅僅為了選拔人才的?當下的素質教育改革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對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我們不僅要打破「差生」不可教的思想禁區,更重要的是要樹立「差生」更需要教育的觀念。事實上,這些學生之所以在某些方面落後於人,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教育本身,而不在於學生的先天素質。孔子在2000年以前就提出了「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觀點。所以我們更應該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尤其要加強對「差生」的教育,這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當然,這並不是要求每一位學生在學校成績上整齊劃一,而是在現代社會,每一位學生在某些特定方面都有所進步,從而有益於學生,有益於社會。
二、孔子平等的師生觀對當代師生觀的影響
孔子一生愛生忠誨,不隱其學,在游學列國中又同學生結下同生死、共命運的關系。師生之間感情深厚,關系密切。孔子的「當仁,不讓於師」和「教學相長」的思想,在道德教育過程中則表現為師生之間可以相互批評的民主學風。
孔子的師生觀是平等的,僅從一件小事上即可反映:孔子見南子,子路甚為不滿,又無法解釋,只好指天劃地的向子路發誓賭咒表白自己:「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這樣才取得子路的諒解。
我們今天也提倡師生平等,但我們認為的師生平等還僅僅是從人格上說的,即要把學生看成一個人。而更多的時候,這還只是一個抽象的人,不是一個有血有肉有個性和特長的人,孔子的師生平等還表現在學問和品德上,師生之間有一個相互學習的問題,事實上當今的中學生知識結構、范圍、來源等十分廣泛,教師雖在學科知識結構、范圍、社會閱歷上高於學生,但並不包括所有的方面。有時候,我們教師反過來要向學生學習。我們一定要徹底的解放思想,改變過去那種「師道尊嚴」的思想,建立一種完全新型的、民主平等的、教學相長的師生觀。
三、「因材施教」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誘導教學法對現代語文教學觀的啟示
孔子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是承認先天差異,但更強調「學而知之」,重視因材施教。孔子常用觀察法和談話法來了解學生,他們不僅是因材施教的前提,而且也是教師進行一系列工作的先決條件,不了解學生就不能教育學生。
孔子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的啟發誘導。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之隅反,則不復也。」朱熹註:「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即「憤」就是學生對於某一問題正在進行思考,急於解決而又沒有搞通的心理狀態。這時,教師要知道學生怎樣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就是「啟」。「悱」是學生對某一問題已經有所思考,尚未成熟,處於欲言而又無法表達的心理狀態。這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認識,弄清概念,用准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即使「發」。孔子要求在形成學生「憤」「悱」的心理狀態下進行啟發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和注入式教學的對立由來已久,孔子是啟發式教學的首創者。孔子的啟發誘導式教學原則和方法對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學改革有極大的啟發。當今的素質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學三更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學會思考,獨立的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該原則要求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
1、 建立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發揚教學民主,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進行啟發誘導。
2、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培養獨立自學的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創設教學情景,在一定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如在語文課的教學中,創設的情景要針對社會上的熱點和學生思維中的焦點來進行。啟發式教育教學的問題,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一以貫之,不斷提高效率,增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四、「學思結合」「學以致用」對現代語文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啟示
在孔子的教學論中,他非常重視「學」和「思」的重要作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思結合,是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辯證統一的過程。其中「疑問」在教學中更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只要認真的獨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則生問,問則求解,通過不同的形式解問答疑,學生不僅增長知識,而且還養成了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如果把「學」和「思」作為孔子教學過程的第一、二階段的話,那麼「習」和「行」就是第三、四階段。在第一二階段中,孔子要求學生獲得知識和鞏固知識,在第三四階段則要求學生將知識轉化成能力。《論語》的首句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在教學過程中特設了練習、實習階段,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本領,將「習」納入教學過程是孔子的一大創造。「學而時習之」的過程,不僅是學生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形成能力的過程。孔子是第一個將知行一致觀點納入教學過程之中的人,這樣就完成了他的學、思、習、行的教學過程。
孔子的這種「血、思、習、行」相統一的觀點對我們南今天素質教育中的「研究性學習」也不無啟示。「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在教師的指導下,從生活和社會中研究專題,通過親身實踐,以模擬科學研究的方法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是用一定的知識原理來指導的學習,它要求學生將「學、思、習、行」真正統一起來。
1、 要有深厚的學科知識。「研究性學習」無論是從課題的研究,還是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研究目的都應與一定的知識相關,在一定的知識指導下進行的。很難想像一個文盲能從事「研究性學習」。所以要搞好「研究性學習」必須首先學習各科知識,而且掌握各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做好綜合。
2、 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精神,做到「學思」結合。「研究性學習」是以自立性、探索性為主的,這就需要充分發揮人們的主觀能動性,要「勤思」、「善思」。
3、 要能夠「學以致用」,形成能力,多參加社會實踐,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一方面要從社會實踐中總結出原理,另一方面要能夠運用原理去解釋一定的社會現象,增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學」和「用」結合起來,形成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只會學,不會用」對現代社會是無所裨益的。
五、孔子的道德教育過程和方法對當代語文教育觀的啟示
根據孔子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及其哲學中的知行觀,可將他的道德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道德認識階段、道德情感階段、道德行為階段。孔子在教學和教育工作中,總是把知識傳授和道德知識結合起來,並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對我們今天的德育實踐有借鑒作用,即我們平時要把德育過程貫徹到每一門學科的教學之中,從學科教學中挖掘出道德教育的因素。其實在各門學科的內容體系中都包含有豐富的人文精神,比如自然科學家嚴謹的科學態度,社會學家對社會的責任感等,這些都要求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挖掘,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素質。
孔子的教育方法很多,如謹言慎行、言行一致、改過遷善、揚善抑國、自我修養、以友輔仁、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等。這些都給我們現行的道德教育以極多的啟示。傳統的道德教育強調「灌輸」而缺乏情感,強調原則而缺乏實踐的可操作性,重思想而輕行為i,這些都是需要改進的。
1、 正確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揚抑結合的方法。孔子非常重視自覺地改過遷善,注意用揚善抑過的教育手段,教育效果較顯著。
2、 重視自我修養。在德育過程中,孔子正確處理了內省和外察的內在聯系。「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著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我們家田的德育中如能喚起學生自覺地「內省」,將道德認識和情感內化為自己的要求和行動,則是我們教育工作的巨大成功。、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教師要在德育中受到良好的效果,必須特別重視「身教」。子曰「身教勝於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育的人格和教育的道德水平對學生高尚道德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法語文老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