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八步備課

八步備課

發布時間:2021-02-01 15:59:13

備課的內容包括哪些

(一)備學生的心智水平
備課時,首先應該研究學生,研究學生的心理、興趣和認知狀況,要把「假如我是學生」作為備課的警醒語。備學生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備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已知什麼,想知什麼,什麼是難點,教師要心中有數,備課要備到「點子」上。備學生的認知水平,還包括了解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掌握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現狀、智力狀況和生活積累。二是備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學必須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考慮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特徵,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三是備學生的興趣愛好,找准學生的興奮點,讓教學更親切地走進學生。
(二)備教具的使用策略
教具使用是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但也有一個怎麼使用、怎麼用好的問題。教學過程中不乏有這樣的現象:有的教師由於對使用的教具不熟悉,上課時手忙腳亂,既影響了課堂氣氛,又耽誤了時間;有的教師由於教具擺放位置不當,學生過早地看見,待使用時,失去了應有的效果,或用完隨意一放,牽扯分散了學生繼續學習其他內容的注意力。有的教師教具演示時間過短,學生還沒來得及看清楚是怎麼回事就收了起來,學生感到不滿足,影響了學習情緒;或演示時間過長,無意地佔去了不少學習時間等。總之,教具應用得好,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激發學習興趣,反之,則影響學習效果。在備課時,要認真備好教具:一是熟練掌握所用教具,尤其是電化教具、多媒體軟體,對操作程序、使用方法要瞭然於心,做到操縱自如;二是要明確教具的使用目的,應考慮教具要解決什麼問題,完成什麼教學任務,使之有針對性、目的性。三是制定好教具的使用時機和演示的時間,做到方式合情,時間合理,時機適當,用量適度;三是安排好教具擺放的位置,該亮相時再亮相。
(三)備教材的利用價值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教學的首要任務。教師應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結合現代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實際需要,研究教材的價值。首先,要深入鑽研教材,在反復認識、全面領悟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居高臨下的把握,使教學內容形成一個結構清晰、層次分明的體系,使知識的發現過程問題化。其次,教師還應該敢於超越教材,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大膽取捨,可以對教材里不合理的內容進行大膽批判,可以對教材的順序進行大膽調整,把教材當著一個例子,一個台階,一個載體,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三,在立足教材、超越教材的基礎上,確立教學的目標、重點和難點。
(四)備教學目標的設計
課堂教學應該有明確的目標,過去,我們把目光集中在知識目標這一維度上,把學生當作是知識的容器,這顯然是一種短視的行為。新課程提出了「三維目標」,強調要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的整合,這三個維度不是三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互相融合的一個整體,如同立方體長、寬、高三個維度的關系一樣,是一個事物的三個方面,三者相輔相成。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們應該正確把握好這三維目標之間的內在關聯,重視目標的整合,在「三維目標」中,「過程和方法」是主軸,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都應該在「過程」中體現,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則不應該是我們刻意和直接追求的目標,而是隱含和糅合在前兩個維度實現的過程之中。
(五)備教學情景的創設
創設教學情境,能夠以鮮明的形象強化學生感知的真切性,以真切的情感調動學生參與認識活動的主動性,以廣遠的意境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創設教學情境的途徑是多樣的,如生活展現情境、實物演示情境、圖畫再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表演體會情境、語言描述情境。教學情境的創設要考慮學生實際、教學內容、班級特點以及教師的教學風格,不要故弄玄虛,牽強附會。
(六)備教學過程的構建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想使課堂教學有序、有效地開展,必須注重教學過程的構建。教學過程的構建,首先要樹立現代的教學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學生的「自我嘗試在先,教師的引導在後」為原則,變程序式課堂教學為建構式課堂教學。教學過程的構建,其次要遵循教材的實際和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教材的內容不同,呈現的形式不同,採取的教學程序也不同。例如:「情境——活動——體驗」、「問題——討論——總結」、「自擇——自悟——交流」等等,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優越性。無論採取何種程序,都要有利於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利於問題的生成,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有利於活動的展開,有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當然,教學過程是個動態過程,它常常需要調整和變化。
(七)備學習方式的選擇
現代教學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學生自主提問、自主討論、自主選擇、自主創造、自主領悟、自主體驗的過程,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創新精神,開發學生潛能。選擇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我們說「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種教學理念,而不能將其理解成教學模式。所以,「自主、合作、探究」既要整體考慮又要分開考慮,既可以貫穿全篇,也可以體現在某個環節上,該用則用,不該用則不用。例如合作學習,不是什麼內容都需要合作,有的是簡單的問題,自己能解決的就沒有必要合作。又如自主學習,是在老師主導的前提下的自主。教師要啟發情境、創造條件、指明方向,有針對性地對某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備學生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備問題的設計、備情境的創設、備引導性的語言,讓學生自覺地生成學習方式和選擇學習方式,因為在備課時學生的學習方式可能預測到,但不能了解到學生活動實質和展現的方式,這還要靠在實際教學中臨場的監測和調控,及時調整策略。
(八)備師生問題的生成
沒有問題的課堂教學是沒有生命的課堂教學。問題是打開思維的鑰匙,是展開合作交流的導索,有問題才有自主、創造、發現、體驗。反對教師的串問,但不能否定教師的問。教師的問要問到關鍵,問得得法,問得有價值。教師要少問,盡量把問題留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地問。問題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切入點是多層次的、多角度的,但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價值性、層次性,體現情境性、啟發性、藝術性。現在教學最難的是備學生的問題,學生會提什麼樣的問題是不確定的。雖然存在不確定性,但教師也要有預測,預測憑老師對教材的理解,憑教師的教學經驗,憑教師對學生的了解。這就是說要做充實的准備,有積蓄才能沉著應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准備的問題是一回事,學生提出問題是另一回事。教師除了必要的幾個問題之外,不要把自己准備的其他問題強加給學生。問題是由學生自己生成,學生的問題還要由學生自己解決,出乎意料的問題師生都解決不了,可放在課後。
(九)備教學活動的開展。
教學應該是教師、載體(文本、媒體、景觀、實物)、學生的對話過程,對話是通過活動來實現的。學習活動分為內隱的和外顯的兩種:內隱的如:思維想像、自我對話、師生的情態對話等;外顯的如:談話式、問答式、品讀式、討論式、合作式、競賽式、表演式、游戲式、觀察式等,具體一點說就是聽、說、讀、寫、算、問、畫、演、唱。教師備課時應在什麼教學環節上,選擇什麼樣活動方式呢?主要是根據教學目標,針對教學內容,遵循教學規律,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來巧妙地安排。教學活動要有設計但不拘泥於設計,教師要有應變的能力,這才是現代課堂教學的要求。需要強調的是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建議在課堂中起主導的作用。另外,教師也應參與自主活動的設計,為他們出謀劃策,提供條件、資料等。
(十)備課程資源的開發
長期以來,我們基本上是把一本教材、一冊教參、一個課堂當著課堂教學的惟一資源,其結果導致生生同書本、師師同教案、校校同結果的局面,課堂呈現一種內容單一、形式呆板、氣氛沉悶、效率低下的狀況,我們的教學嚴重地脫離自然,脫離社會,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現代的課堂教學應該由封閉走向開放,這種開放是全方位的,包括思維的角度、情感態度、內容的選擇、學習的方式等。教師應該充分開發和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不僅要備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備知識背後蘊藏著的方法和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僅要備書本這些傳統的「文本性」材料,還要備網路上的有關教學資源,即「超文本」材料;不僅要備書本知識,還要備教師經驗性知識、學生的體驗性知識和生活性知識;不僅要重視教材上預設的結論性、事實性知識,更要重視復雜多變的課堂上師生積極探究而生成的新知識。教師應善於對資源進行篩選、辨識、整合、汲取和優化,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既具有效度,也富有寬度和深度。
(十一)備教學語言的優化
教學語言是教師傳遞教學信息,啟發學生求知,開拓學生視野,指導學生探究的重要渠道,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自己的語言,使之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和穿透力。教師要精心准備好五種課堂教學語言:其一,設計好激情誘趣的「入課語」;其二,設計好啟發思維的「設問語」;其三,設計好承上啟下的「過渡語」;其四,設計好點撥解惑的「講解語」;其五,設計好畫龍點睛的「總結語」。板書也是教師課堂的語言,板書是教案內容的濃縮,是將精心構思的教學思路外化為直觀形式展現在黑板上。好的板書應具有符合「這一篇」的獨特個性;具有符合學生思維、心理特點和學習實際的針對性;具有啟發性功能,能帶給學生思想上的啟迪、視覺上的美感。板書設計應力求簡潔、新穎,書寫要工整,布局要美觀。教師還要注意設計自己的體態語言,使之成為教學的一種有效的輔助力量。
(十二)備學科作業的設計
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的反饋形式,備作業應做到「三個清楚」、「兩個注重」、「兩個指導」、「兩個注意」、「一個知道」。三個清楚:一弄清楚作業的訓練意圖,訓練目的。二弄清楚作業在內容上的廣度與深度。比如答題,需要回答出幾個方面內容,回答到什麼程度。三弄清楚作業的格式要求。兩個注重:注重留「以少勝多」的作業,注重留能力含金量高的作業。兩個指導:備如何指導作業中的難點;備如何指導後進生。兩個注意:注意將作業中的有關思考與練習題有機地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與以前同類作業比較異同,使作業發揮鞏固、發展學生技能的作用,避免簡單機械的重復練習。一個知道:知道學生完成作業大體需要多長時間,注意分量適當,使學生的課業負擔控制在適度范圍內。當然,作業的形式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從作業的載體看,有紙筆作業、口頭作業、電聲作業、音像作業、網路作業;從作業的內容看,有積累鞏固性作業、實驗操作性作業、演說交際性作業、品味鑒賞性作業、採集編創性作業、調研探究性作業、考察體驗性作業、問題爭辯性作業;從作業完成的方式來看,有獨立作業、合作作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使作業的設計有價值、有意義、有效果。
總之,要提高課堂效率就得備好課,而備課對教師的素質要求很高,教師要學習新的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掌握可行的教學策略,合理應對學生提出的各方面的要求,這樣才能靈活貫通,更好的實施教學。

Ⅱ 老師們都是怎麼備課的

教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上課,而想把課上好就需要前期的准備--備課。通常版在贊揚演員、播音權主持等帶有語言性質工作的人時會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說明平常的鍛煉作用非常大,老師更是如此。要想講好一節課需要課前精心准備,首先老師課上要講的內容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要根據課程標准,結合教材這節課應該包含哪些知識點,圍繞這些知識點來組織自己的教學內容,寫出講稿,這當中還需要區分出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講授時間的安排,不同的知識點如何進行引入,和前後章節的聯系,選擇哪些例題,課後作業是什麼等,為了保證課堂質量讓學生能聽懂,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採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原來傳統的滿堂灌的方式肯定不行了,要讓學生喜聞樂見,當然要查閱大量資料,設計好教學環節,這些都是備課時要完成的。看著老師就上了一節課,豈不知要花多少倍的時間來備課。

Ⅲ 教師備課應該注意什麼

1、講點什麼。

即這節課應該給學生講點什麼內容。

注意,這里所說的是「講點」什麼,而不是「講些」什麼,二者的區別在「量」上。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當前情況,確定教學的具體內容與任務。力求少而精,具體而實在;力求能講得明、練得透、用得活。如果內容過多,會沖淡主題,易出現蜻蜓點水、雨過地皮濕現象,甚至會出現「消化不良」、「腹部腫脹」,嚴重的還會出現「暴雨成災」現象。還不如步步為營,各個擊破,穩扎穩講好。

「鼓要打到點上,笛要吹到眼上。」所講的內容,應該是當前學生特別應該學習的知識,或是該節課特別需要進行訓練的能力,或是具有導火線性質的內容,力求做到一「課」中的。

因此,在備課時應該爬梳洗剔,選其要點,擇其關鍵點,抓其提挈點。

2、留點什麼。

教師上了一節課,如果沒讓學生留下點知識或能力,那這節課就白上了。有好些課,很精彩,掌聲四起,贊美聲一片。可是,三五年後,十年八年後,學生還記得嗎,心中還有什麼痕跡?對學生影響深遠的,是在學生心中留下深深印痕的東西。

讓學生時時回憶起、時時鞭策自己,能受用終身,有這樣效果的課才是真正的好課,才是真正成功的課。

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應思考這節課能給學生留點什麼,能帶給學生點什麼?學生在心中留下的往往少於教師所講的內容。留下的內容不必多,一點兩點足矣,但必需深刻,有像墨水浸入白布那樣留下難以抹除的印痕,才能讓學生長時間能記住,長時間受益,否則只是過眼煙雲,一閃而過。

事實上,若能做到一節課就留一點讓學生受用終身的東西,那一期下來多少節課,給學生留下的東西該有多少,對學生的影響還小嗎!能把課上到這個程度的教師,想不當教育家都難!

3、用點什麼。

即用點什麼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完成「講點什麼」的任務和達到讓學生能「留點什麼」的目的。

偉人毛澤東曾說過:「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方法很重要,可以提高效率,提高成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很多,有效的也很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用、都適用。有的成本高,有的成本低,有的易於操作,有的步驟繁瑣,有的是立竿見影,有的長期見效。所以,備課應思考這節課用點什麼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預期的效果。這需要認真研究學生特點,分析教師自身情況,從大量的方法中進行甄別篩選,找到最佳的方法,方法不需多,只要易於操作,有效即可。這跟醫生治病一樣,良葯不需多,一兩味即可,對症才是最好的葯。用葯多了,成本高不說,葯效可能會相互排斥,甚至還有可能生成毒素。

管用的方法不一定復雜,復雜的方法不一定是好方法,關鍵是要因材施「法」。比如,對於一個餓得快死的乞丐來說,解決的最好方法是給他稀飯,而絕對不是給他太空梭。

教師如果在備課時抓住這三個「點」,省去一些冗雜的問題,刪去一些無關的環節。這樣,目標會更集中,指向更明確,任務更具體,脈絡更清晰,方法更有針對性。

Ⅳ 目前初級中學老師一般如何備課,備課方式是什麼

如今,學校進入又一個五年發展時期,這一時期必將是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和跨越式發展的最佳機遇期。面對教育發展日新月異的形勢,必須用明確的目標、清晰的思路來引領學校事業的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特製定學校「十二五」(2010-2015年)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全國、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為指南,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辦一所真正讀書的學校,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走「教育管理人本化、隊伍建設專業化、教育手段現代化、育人質量素質化」的發展道路,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努力提升學校品位,更加彰顯辦學特色。

二、總體目標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以」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發展」為育人目標,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善於合作,敢於競爭,身心健康,意志品質堅強,審美情趣高尚的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人才。不斷加強內涵建設,堅持人本理念,倡導文化管理,打造書香校園,提升科研品位,創造學校特色,實現跨越發展,將學校辦成校風端正、設施一流、理念先進、質量優良的學習型、科研型、現代化、特色化的農村優質高中,力爭成功創建省四星級高中。

三、主要工作與措施

(一) 推進以學會做人為核心的育人工程。

以引導學生「學會做人」為核心,關注學生優秀品質的養成、行為能力的發展和現代意識(公民意識、主人意識、創業意識)的培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特點,完善德育工作機制,講究德育工作實效,真正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打造一支理念先進、專業過硬、責任感強、年富力強的優秀班主任隊伍。完善德育考評機制,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要進一步開展學校德育的課題研究,積極探索科學、合理、富有學校特色的育人模式,形成德育活動、德育管理和德育評價的科學體系。

2.明確德育工作主題。遵循德育工作規律,搭建主題教育平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按照學段特點確定德育主題有序推進實施,努力形成德育工作系列化、課程化、特色化。

3.拓寬德育實施渠道。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課程建設,辦好家長學校,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建立「家庭—社會—學校」立體德育網路,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4.形成德育長效機制。積極圍繞新課程方案的實施,狠抓學風、班風、校風建設,狠抓傳統美德教育。積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徑,以簡便易行為准則,尋找突破口,常抓不懈。經常性地開展德育案例和青少年成長案例分析,通過案例分析,使廣大教師認識到德育工作的艱巨性和價值所在。

5.打造學校德育品牌。深入實施自主德育,切實改革評價體系,真正確立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堅持信任、尊重、理解的原則,充分實現學生的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我調控、主動發展。辦好學生業余黨校,做好班幹部、團幹部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學生會在自主德育中的作用。

6.推行德育導師制度。按照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思想,按照教師和學生100%參與的原則,根據班級內教師數和學生數確定教師與學生的結對比例,通過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確定師生結對對象。教師負責在課外詳細了解結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學生思想困惑時及時提供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制定個人成長計劃,通過家訪或網上交流的形式與學生家長建立共同教育的機制,對貧困生或其他特殊學生提供救助渠道,了解學生的狀況,學業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關心學生成長。

(二)構建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課程和教學體系。

課程改革是學校教育教學的核心改革,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更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制高點。今後5年學校堅持依法治校、科研強校方針,加大課程改革的力度,構建一個充滿生機活力、適應學生全面發展和特長發展的課程體系。包括課程開發和課程評價制度,選修課學生管理和成績評價制度,教師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績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師繼續教育制度,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共享制度等。

1.加大學科建設力度。打造優勢學科,提升發展弱勢學科,扶持薄弱學科,堅持穩步推進、適度超前的原則進行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進一步增加選修課在學校課程中的比例,努力推出精品課程,出版校本教材,形成學校課程特色,在全市產生較大的影響。

2.創新課堂教學策略。轉變教師教學方式,促使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單一角色轉向知識學習的引導者、研究性學習的指導者和學生人生發展的同行者。重視課堂模式的研究、實踐與推廣,努力形成校本特色,大力倡導以「學生主體參與,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建立校本課程管理與研究機構,制定校本課程開發規劃,分階段、分學科、分專題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課程開發實行教師申報、學校立項、專家評審、學生試用的辦法。今後5年,開發5門左右校本課程,初步建立起學生選修課程體系。

4.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不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必然導致不同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了解學生的參與、體驗與感悟,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等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5.加強學生導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研究性學習。學生導師不低於教師總數的1/4,兼顧學生個人興趣、學校辦學特色和學校特殊地位等特點,結合新課程改革需要,開發學生研究性課題;結合各類競賽,確立重點研究選題。學校保障課題研究經費,並實行分類管理。

6.促進學生特長發展。切實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科技教育工作,倡導和組織學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為國家輸送更多的藝體、科技及實用性人才。加強音樂、美術的課堂教學改革,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繪畫、書法、音樂、詩歌等高雅藝術,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並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

(三)打造專業化、研究型師資隊伍。

教師是課程開發的研究者、開發者與實施者。新課程實施要求教師學科知識能力專業化、教育理論素質專業化、教學實踐專業化以及教學品質專業化。新課程強調教師不局限於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共同參與知識的建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點,應放在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上,應在具體的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探索、不斷地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化素質,成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新型教師。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開展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引導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完善學校培養培訓體系,做好教師培訓規劃,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建立各層次優秀教師預備培養制度,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幹、「雙師型」教師、學科帶頭人,努力造就一批在姜堰、泰州有影響的教學名師。

3.大力實施「青藍工程」。成立青年教師培養領導小組,為每一位青年教師配備好教學和德育指導老師,協調各部門力量做好青年教師工作,制定好青年教師培養提高計劃,將那些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及時放到教學、管理崗位上鍛煉,充實教學、科研、管理骨幹力量,促進他們健康快速成長。

4.積極推進「名師工程」。全面實施「1133」計劃,舉辦骨幹教師研修班,對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成長發展,統籌安排,系統管理。加大名優教師培養力度,明確培養目標,延長培養時間,加強考核管理。通過3~5年努力,教師中達研究生水平10人,姜堰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10名,泰州市學科帶頭人、名教師3名,校內名師30名。

5.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強化教育科研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採取有力措施,促使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人人參與重點課題研究(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參加1—2個課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將教學人員參與課題研究情況,納入個人業務考核范疇,並作為評優、獎勵、晉級的依據之一。

(四)完善科學化、動態性管理機制。

創新和進一步優化各項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努力實現管理目標明確化、管理工作責任化、管理過程精細化、考核評價科學化,保證學校在依法治校、民主開放、科學發展的軌道上運行。

1.建立質量管理制度。成立校級、年級兩級質量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學校質量管理的目標與責任;圍繞學校教學中心優化崗位設置,形成職責明確、協調順暢的崗位體系;形成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工作流程;建立科學、明確的工作責任標准,把學校質量落實到每個崗位、落實到每個人員、落實到日常工作每個環節。

2.創新分配製度。完善評聘分開、以崗定酬、績效掛鉤、多勞多酬、優教優酬、優勞優酬、優管優酬機制,全員實行績效工資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激發教職工的工作熱情和自主創新能力。

3.完善崗位目標責任制。建立部門、年級組管理目標責任制,進一步理順部門與年級的關系,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強化目標管理與考核,關注細節,注重過程,突出績效,讓學校各職能部門在教育教學中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

4.實行動態人事管理模式。根據獎先促後、追求適合的原則,依據學校有關考核的綜合情況,實施各層次人才合理流動,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保持學校人力資源的調配最優化。

5.構建「文化管理」格局,激發共同遵從的校園價值取向,形成「發展學校、成就未來」的清晰辦學理念,優化自然環境,和諧人際環境。充分發揮教代會職能,堅持民主管理,科學決策,努力實施和諧、透明,充滿文化底蘊、飽含人文關懷的智慧管理。

(五)建設交互性、數字化網路平台。

1.按照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准》要求,做好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讓所有教師都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環境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2.加強信息化硬軟體建設,實現校園數字化升級。重視硬、軟體建設與改造,逐年加大信息化投入,加強網路資源建設,整合學校網路中心、電教中心和圖書信息中心,建設數字化校園,實現全面的網路互動化、教學多媒體化、管理數字化;完成數字化圖書館、數字化實驗室建設工程,建成校本資源庫及課件研發製作室,使學校的信息化水平保持全市的領先水平。

3. 加強學校網站建設,不斷完善校園網路平台,包括智能辦公系統、教學及管理系統、家校互聯系統、家長信息自動傳發系統等,探究遠程教育模式,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裝備效能。

(六)開展全員性、草根式教育科研。

以「科研興校」、「科研強師」為方向,規范教科研管理,形成濃厚的科研氛圍,以實施教師成長三年規劃、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為載體,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策略和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促進學校教科研工作進入全市先進行列。 1. 克服「功利主義」干擾,形成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制定學校教育科研發展規劃,完善教科研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學校教育科研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積極推動教科研向應用和為學校發展服務的方向轉變,建立學科交*、隊伍整合、資源共享的教科研體制,完善教研與教學相互融合的工作機制,創新科研評價和激勵機制,激發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的教科研氛圍。設立教育科研專項基金,制定和完善「教科研立項制度」、「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制度」、「優秀教育教學論文獎勵制度」等,鼓勵教師承擔或參與國家級、省市級等教科研課題研究,要求教師人人參與校本課題研究。

2. 堅持「草根研究」法寶,構建開放的教科研網路。建立直接服務於教師發展、開放式的學校教科研網路,為教師獲得經常性的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協作創造良好的環境。通過各類公開課、論文評比、課題研究、學科基本功大賽、專題論壇等教科研活動,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教學方法,了解教改信息,增強教師教科研意識,鼓勵教師積極自覺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喚醒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和科學研究意識,形成濃郁的教科研氛圍,探索教師專業發展道路,建設一支有較強科研能力的教師隊伍。
3. 緊扣「課堂教學」改革,回歸務實的教科研本源。搭建學習平台、實踐平台和反思交流平台,圍繞「教學有效」「課堂高效」 開展廣泛的校本專題研究。切實加強集體備課,高度重視教學反思,每個教研組結合學科的特點,針對存在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教科室要及時展示優秀的專題研討案例,並做好論證推廣工作。各年級要大膽設立 「教改試驗班」,深入進行教學改革,爭取在「有效課堂教學」課題研究中出成果、創特色。將教科研能力作為教師綜合考評的考核內容之一,對教育教學研究成績優異者實行重獎,從而大力推進學校教科研工作。

(七) 錘煉高品位、特色化校園文化。

文化性是學校的重要特性,是學校生命力的重要根源。一流學校必然有一流的校園文化。學校必須立足本土文化、繼承傳統文化、學習先進文化,成為文化聖地。今後幾年,學校文化建設的重點是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生態化、人文化的學校

1.大力發展學生社團。根據學生發展興趣、特點,鼓勵、支持學生組織各類社團,加強對學生社團的指導和管理,使學生社團成為發展學生個人興趣和特長的強大動力源、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徑、成為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渠道。

2.培育高端精品文化。學校制定經典閱讀計劃,推薦必讀、選讀書目,開展經常性的讀書活動。通過舉辦經典著作讀書報告會、討論會、讀書沙龍等活動,引導學生尊重經典、親近經典、理解經典,要求每個學生高中三年在自然學科、社會學科、人文學科範圍內系統、深入地閱讀3~5本經典著作,並撰寫讀書報告。

3.優化校園文化設計。注重學校形象設計,以更生動的時代形式反映學校精神。重視校園人文景觀建設,凸現學校人文特色,豐富學校文化內涵,將校園變成一本鮮活教材,激勵師生鬥志,不斷地追求卓越。重視校園自然景觀建設,烘托學校人文特色,將校園變成一座生態化的公園,陶冶師生性情,凈化師生心靈。營造一個宏偉典雅、充滿傳統人文精神和現代文明氣息的花園式學校,真正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

4.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發揮示範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作用,讓學校優質教育資源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滿足學生、家長、社會的需求。規范宣傳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5.關注師生校園生活質量。構建新型的合作式的師生關系,實現教學相長、共同發展。辦好「職工之家」,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全面展示教職工的才藝,充分愉悅教職工的身心。

6.辦好 60周年校慶活動,弘揚學校優良傳統。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工作,建立較完備的畢業生信息庫,大力宣傳學校優秀畢業生。

(八)提供高質量、人性化後勤服務。

探索學校後勤社會化工作經驗,加快學校後勤保障建設。多方籌集建設資金,迅速啟動學生食堂新建工程和運動場升級工程,一年內建好學生食堂和運動場。

1.推進學校後勤服務改革。建立一支綜合素質好、工作效率高的後勤保障隊伍,增強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2.強化安全責任意識,營造平安和諧校園。繼續完善安全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實行分級管理,明確崗位責任,加強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確保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3.強化成本意識,注重精細管理,創建節約型校園。充分整合並有效利用教育教學資源,堵塞浪費漏洞,加強環節監管,做到物盡其用。

4.鞏固綠色學校創建成果,爭創國家級「生態校園」。重視環境育人功能,精心打造一流育人環境,努力實現綠色滿校園、處處聞鳥語、四季有花香的綠化美化效果。將綠色理念拓展到教育、教學、管理各個領域,實施綠色管理、綠色德育、綠色課程和綠色後勤,構建和諧校園,實現學校和全體師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把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四、保障監督機制
制定和實施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是一項系統工程,為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制定過程須廣泛徵求意見,經專家論證,教代會通過,最終形成共識。為此設立以下保障條款:
(一)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發展規劃領導小組,充分發揮組織、指導、協調和服務功能。規劃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解決重大問題,檢查規劃實施的進展情況,提出指導性意見。積極尋求政府、上級教育部門、社會和家長的外部支持。
(二)機制保障
加大學校十二五規劃的學習和宣傳力度,使全體教職工了解規劃,提升學校的凝聚力和發展力,增強執行實施規劃的權威性、自覺性。各部門要通力合作,保證學校各項工作圍繞此規劃高效開展。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教代會在學校民主管理方面的職能,促進校務公開。

(三)物質保障
以學校發展規劃為依據,以教育教學工作為重點,科學合理的編制每年預算。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產,努力提高資產使用率。學校設立專項基金用於課程開發、實施和管理,用於師資培訓、繼續教育、設施配置、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與對外交流等。開源節流,勤儉節約,充分利用有限資金創造最大效益。

Ⅳ 教師備課要求

備課的要求:

1、傳授知識的精準性。

凡需要向學生傳授的知識應該十分准確,不能似是而非,即使是最簡單的概念問題,也要准確把握,不能出現問題。有爭議、不能作出結論的問題,一般應予迴避,不能輕易搬上課堂。

2、明確課堂的目的性。

教師應對每堂課,每個章節要達到什麼目的,有什麼要求,都必須十分明確。這樣才能依據目的合理處理教材,採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否則會東拉西扯,隨心所欲,使教學收不到應有的效果。

3、備課的主體是學生。

備課必須心目中有學生,時時想到學生,處處想到學生。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

4、統籌全局,有計劃性。

就整冊教材而言,課時的分配,新舊知識的聯系,復習與檢測的安排,均應有計劃。就每課而言,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板書的設計,教具的使用,實驗的演示,都是統籌安排,有一個合理的「序」。

5、備課時提前預知每一種「可能」。

備課既是課堂教學的設計,當然有明顯的預見性,我們要求的是「准確」。在備好教材,備好學生的基礎上,要准確的預計到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出現的情況,設想好應變的措施,以因勢利導,化被動為主動,變不利為有利。預見性准確,教師上課時就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始終掌握主動權,不會出現忙亂無緒的情況。

(5)八步備課擴展閱讀

1、備教材。

是指教師對教材的深入鑽研。它是包括熟悉教學大綱,熟悉全冊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課的內容,明確它在全冊的地位和前後的聯系等。教師要深刻准確地把握教材,必須查閱資料,認真鑽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如,對語文教材,既掌握各種體裁文章的區別和寫法,又通曉古今中外不同歷史時期文學發展概況。只有這樣,才有利於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更有效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也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理想前途等方面的教育,從而更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備學生。

課堂教學師生的雙邊活動,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所以必須備學生,備學生要備學生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理解能力等。備好學生可以使教師的教學符合學生實際,避免盲目性,同時也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教學活動。

3、備教法。

備好教材與學生,只是具備了搞好課堂教學的可能性,要使可能變為現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還要備好教法。這是抵達彼岸的橋梁。教無定法,教師要遵循基本的教學原則,根據教材、學生、教師本身素質等特點選擇最優的教法。

4、寫教案。

教案是教師備課成果的升華和結晶。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具體依據。教案可詳可簡,可寫在教案專用紙或本上,也可以評注形式寫於教材上,視具體情況而定。

5、寫教後。

課堂教學不可能不折不扣地按教案進行,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實際往往會糾正、充實原教案。以寫教後的形式總結些寶貴的經驗教訓,可作下一次備課的借鑒,是教師提高備課水平的重要方法。

閱讀全文

與八步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