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勞技集體備課

勞技集體備課

發布時間:2021-01-30 03:48:20

❶ 沙河市三中的學校成果

1.堅持正確的教育思想,辦學目標明確,學校管理有成效
該校實施「以德治校、依法執教、科研興校、特色揚校、質量舉校」的發展戰略,堅持「以人為本、以身立教、德育領先、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辦學思想,提出了總體發展目標:樹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戰勝平庸、追求卓越」的精神;培養兼備「高尚品德」與「聰明才幹」、「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具有鮮明個性且善於合作的一代新人。學校沿著創示範校、創特色校、創品牌校的道路所取得的快速發展和顯著成效。
學校能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依法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學校特別注重學生的差異性,依據教育教學發展實際制定了優秀生提升、學困生轉化、留守少年兒童、貧困生幫扶等計劃措施,計劃措施的落實在學校整體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學校還建立了各種特長生活動小組,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特長得到健康發展,個性與主體得到認證。
2.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學校以布局調整為契機,克服各種困難,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竭誠為教育教學服務,最大限度的規劃、使用現有的校園場地,合理設置必需的專用教室,配置了必備的儀器設備和圖書資料。多媒體室、微機室、圖書室、實驗室、勞技室、美術、音樂等專用教室配備齊全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學校新建、改建校舍51間,較好的解決了學生寄宿問題,學生寄宿率達87﹪,餐廳、學生宿舍區等配套設施完備。學校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適應教育發展,校園網路、資源庫、校園廣播系統充分利用,滿足了師生工作、學習、生活的需求。
該校創建的寄宿制特色化辦學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學校食堂、宿舍等相關配套管理秩序井然,已經走向規范化、特色化之路。寄宿制的實施為當地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切實解決了社會、學校、家庭、學生的實際問題,管理成效明顯,2009年4月2日,《連雲港日報》采訪報道了該校寄宿制特色化辦學模式。高效的管理和斐然的成績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
3.堅持德育為先,活動育人有實效
沙河鎮第三中學注重德育機構和德育隊伍的建設,把德育工作擺在了重要位置,學校有健全的德育工作網路,根據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發展的特點,以「關注學生的每個細節」為突破口,積極廣泛的開展德育教育活動,如把每年的九月作為「校風校紀整頓月」、每學期中間教導處舉行「校紀班規整頓」專項活動、每年三月的「學雷鋒活動月」活動、印發《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沙河三中學生一日常規》、定期召開家長會、法制報告會、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團隊活動,在學生宿舍區懸掛「二十四孝圖」對學生進行耳濡目染式的感恩教育等。真正落實了「全員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學校重視師德師風建設,認真落實《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積極開展師德教育,倡導敬業、勤業、樂業。正是這些活動達到健全人格、張揚個性、凝聚人心、培養品德的目的。我們發現「德育無小事,事事有人抓」,在沙河三中成為事實,學校秩序井然,2013年沙河市第三中學1207班郭龍榮獲最佳努力講,我們相信,不久以後,沙河市第三中學堅持者會越來越多。
4.注重教育教學的精細化管理,教育質量穩步提升
該校一直謀求新的發展,注重隊伍建設,做實定向引領工作,積極創造條件提高教師素質。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切實提高業務水平。該校青年教師占教職工的絕大多數,學校為了他們的成長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常態化的校本培訓、自學進修、外出學習與觀摩、班主任工作研討、「幫帶結對子」、新教師匯報課、課堂教學評比、「青藍工程」實施等。共有12名教師在縣市教師基本功大賽中獲獎,5名教師在縣、片教研活動中舉行示範課。
能較好的重視教科研工作,建立了學校教科研網路,按計劃開展教科研活動,教師的教科研素質得到了較好的提升。學校有市級立項課題12項,縣級3項,教師近三年獲獎論文18篇,發表論文29篇。2009年11月,《連雲港日報》對該校優化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作了專訪報道。
學校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學校的教學工作,強化課改意識,一切為著學生的生命與發展奠定基礎,遵循教學規律,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重視教學過程管理與監控,有力促進教育教學。學校認清學情,落實教學常規,以新課標為切入口,積極響應、探究「三案六環節」教學模式並能較好落實。教導處統一調配各科教學,各教研組具體實施,定期開展集體備課、公開課活動。努力做到了活動有計劃、有總結。在日常教學中重視教學質量的量化管理、過程管理和行為管理,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該校行政機構設置健全,各部門職責明確,團結協作,工作效率初見成效,在接受上級目標考核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先後榮獲或被評為常規管理達標學校、校園經濟示範校、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教育目標管理一等獎、綠化美化先進單位、先進教導處、綜合督導評估優秀級學校、科技活動周先進學校、先進團支部、青年文明號等。
學校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做到有計劃、有活動、有記錄、有總結,將學生的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常抓不懈,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09年1月8日,《法制日報》就該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進行了采訪報道。
學校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用辛勤的汗水,澆出了豐碩的成果,近幾年來為學校贏得了許多榮譽。學校先後榮獲或被評為常規管理達標學校、校園經濟示範校、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教育目標管理一等獎、綠化美化先進單位、先進教導處、綜合督導評估優秀級學校、科技活動周先進學校、先進團支部、青年文明號等。2010年5月,全縣初級中學常規管理現場推進會在我校召開。

❷ 程集中學的歷史發展

1978年,程集中學開始了回鄉畢業生跟蹤調查,發現大多數回鄉學生有四個「不足」:1、思想認識不足,輕農厭農不安心於農;2、心理素質不足,高考落榜也落了志;3、文化知識不足,學了的不會用,要用的還得從頭學;4、勞動技能不足,謀生無手段,致富無門路。四個「不足」帶來了三個社會問題;1、大量畢業生復讀,使農村中學教育捲入了重復教育的死胡同;2、給學生家庭帶來精神上、經濟上的負擔;3、給社會增添了包袱,甚至是不安定因素。
從1980年起,學校決定把勞動作為一門課程,各班除每周安排兩節勞動課外,還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加義務勞動。1981年,該校制訂出「勤奮學習,熱愛勞動,遵紀守法,立志成才」的校訓,強調學生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成績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思想不好是危險品」。全校師生利用三年時間,削平了一個小山丘,開辟了一個有250米跑道的運動場,挖了一口養魚池。修路800米,載樹5000株。 市教委主任龔政,省教委主任陸庭植、朱仇美等同志先後到該視察。1984年9月,安徽省副省長楊紀珂同志親臨程集中學考察,肯定程集中學的辦學經驗。
1993年,該校又進一步確立了「面向全體學生,堅持全面發展,全方位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該校狠抓養成教育,培養學生共產主義世界觀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狠抓「集體備課」與「目標教學實驗」,幫助學生掌握不同學科的學習方法;狠抓「課內向課外延伸」、「理論同實踐結合」、「知識向能力轉移」等教改實驗;狠抓「三課」(勞技課、體育課、美術課)、「三操」(早操、課間操、眼保健操)、「三會(班會、體運會、文藝晚會),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文化知識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素質和審美素質,在農村中學教育改革大道上,又前進了一步。
探索教育改革,堅持「兩為」方向,推行素質教育,每年高考中,該校畢業生本、專科達線人數逐年上升,多年來已達畢業生總數的80%以上。提出「擇校生三年包進大學,統招生三年包達本科」的口號,向學生、家長和社會作出了承諾。
程集中學決心在今後十年中,把程集中學辦成擁有54個高中班、2700學生、300教職工、藏書30萬冊,建有校園電視台,校園互聯網的高級中學,建成既能向高一級學校輸送高素質有特長的優秀人才,又能為當地農村培養適應力強、有一技之長的建設者的省級示範中學。

❸ 小學勞技教學敘事

隨著「教師專業化」、「行動研究」、「校本研究」、「科研興校」、「反思性教學」、「教師成為研究者」等教育觀念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校開始與大學教育研究者一起開展「合作研究」。在與中小學教師「合作研究」的過程中,不少大學研究者鼓勵教師留心收集自己的研究資料,然後整理成「教育論文」並爭取公開發表。中小學教師最初對「發表教育論文」往往很有興趣,熱心地請大學研究者幫助他們「修改」文章,大學研究者也很樂意提供這種「專業支持」。

可是,發表教育論文似乎並不能促進教師教育實踐的改進,也很難說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於是,經過較長時間的「合作研究」之後,合作研究中的雙方對這種以發表「教育論文」為目的的「教育科研」不免發生懷疑。

我們也曾與中小學教師做過多種形式的「合作研究」,在我們的合作研究中,也曾遭遇過類似的尷尬。不過,在一次與教師對話的過程中,我們意外地發現教師在「謙虛」地承認自己「理論水平不夠,不會寫論文」的同時,他們很善於講述自己經歷的教育故事。他們敘說出來的「教育故事」很真實,且令人感動。

於是,我們開始改變合作研究的策略,把合作的重點從原來的「給教師做教育講座」轉移到「聽教師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們建議教師「講述」自己是否遇到了什麼教育問題或教育困惑,自己遇到這個教育問題的情境;問題發生之後,又是怎樣想辦法解決的,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是否發生了一些有意義的教育事件,是否有值得敘說的細節。

那次對話使我們意識到,教師做研究可以採用「敘述教育故事」的方式,我們甚至在某些合作研究中提出「教師做研究就是講教育故事」。在我們的合作研究中,不少教師很願意接受這種研究策略,並感受到「講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對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實踐的作用。

不過,我們也不斷地遇到中小學教師提出來的質問:敘述出來的教育故事是否算教育論文呢?

我們的解釋是:敘述出來的教育故事顯然不是教育論文,它毋寧說是一種「教育記敘文」,我們稱之為「教育敘事」。但又有誰能夠說只有教育論文才算是教育成果呢?

就實際效果來看,「敘述」包括口述和書面描述,教育故事對教師本人確實是比較有效的研究方式。如果教師引經據典地寫「教育論文」而對自己所發表的「教育論文」中的觀念並不相信的話,這種「教育論文」不僅不能說比「教育敘事」更有理論水平,而且簡直不能算是研究成果。相反,如果教師將自己遇到的教育事件敘述出來,這種敘述不僅可以啟示他人,引起共鳴,而且可以在自我敘述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並在反思中回過頭來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通過敘述教育事件來改進、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這才是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真正目的。

基於這些考慮,我們在合作研究中常常建議教師以多種方式敘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我們將這種研究方式稱為「敘事研究」或「敘事的行動研究」。敘事研究的內容包括教學敘事、管理敘事或德育敘事。由於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最日常的教育生活,所以,我們將教學敘事作為所有敘事研究的重點。

「教學敘事」即教師將自己的某節「課堂教學」敘述出來,使之成為一份相對完整的案例。為了讓教師有話可說,學校可以配合「集體備課制度」和「公開課制度」(或稱之為「研討課制度」)個人將自己的這節「公開課」(或稱之為「研討課」)相對完整地記錄下來,使之成為一份「課堂教學實錄」。我們將這個過程稱為「用鋼筆錄像」。在我們與中小學老師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師將這個過程總結為「集體備課——集體聽課——集體討論——個人敘事」。

但「用鋼筆錄像」只是教學敘事的第一個步驟,這個步驟使「教學敘事」僅僅落實為一份「課堂教學實錄」。由於「課堂教學實錄」很難反映教師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後所引起的「教學改進」與「教學重建」,所以,我們建議教師可以「夾敘夾議」,將自己對「教育」的理解以及對這一節課某個「教學事件」的反思插入到相關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用「當時我想……」、「現在想起來……」、「如果再有機會上這一節課,我會……」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教學改進」、「教學重建」的考慮。在我們與中小學教師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師將這種「夾敘夾議」的方式稱為「插入」或「塗抹」,即教師將自己對本節課的感想「插入」到課堂教學實錄中,將自己對整個教育或相關教育理念的理解「塗抹」到相關的課堂教學實錄中。

之所以強調要配合學校的「集體備課制度」和「公開課制度」,主要考慮到這兩種制度有利於教師之間相互合作,而且經過集體備課和公開課之後,教師可以根據討論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討論中所發現的教學收獲與教學遺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學。

這種「教學敘事」的方式同樣適合於學校的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可分別稱之為「德育敘事」、「管理敘事」。比如教師可以將班級管理中發生的某些學生生活事件敘述出來,使之成為一份有教育意義的「班級管理敘事」。如果教師針對某個教育事件做一些追蹤研究,那麼,這種「班級管理敘事」會顯得更有價值。同樣,這種敘事也適應於校本的行動研究。校本的行動研究或敘事的行動研究的基本理念是:第一,「敘述」其實是一種行動方式,如果教師不行動,如果教師不改變自己的教學,教師就無話可說。第二,教師「敘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實質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教師參與教育研究不只是為了發表教育論文,不是為了炫耀某種研究成果。第三,對大學研究者而言,與中小學教師合作研究,最好是「聽教師講述自己的故事」。

目前,寫教育論文是每個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都要面對的事情,也確實有許多教師在寫論文的時候犯了難。教師到底要不要寫論文也引起過有褒有貶的爭論。本文作者提出的教師做研究要關注發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故事,並通過對這些故事的敘述去反思自己的教學,從而改進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而不是去寫那些有時是連自己也不理解的觀念性的論文。這種方式與其說是教育論文,毋寧說是教育記敘文。以此類推,可以提出教學敘事、德育敘事、管理敘事等等,在這些敘述中尋找那些有意義的細節,然後進行反思與分析。這也許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

❹ 華師附小的學校特色

學校佔地12184平方米,建築面積8443平方米,有1-6年級30個教學班,學生人。
學校有完善的教育教學設施。近幾年來,學校在爭創省、市示範學校的過程中,在大學部的大力支持下,為學生配置了計算機室、語音室、電子閱覽室、自然實驗室、勞技製作室、音樂室、美術室、形體練功房、圖書閱覽室、多媒體學術報告廳、課件製作室,還擁有植物園、勞動實踐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米環形塑膠跑道、閉路電視系統、無線載波廣播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全校各班級、各辦公室、各實驗室都配置了計算機,所有的計算機均可進入國際互聯網。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全校教職工82人。幹部和教師隊伍中,有特級教師3人,中學高級教師9人,小學高級教師52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7人,大學本科學歷的教師40人,大學專科學歷的教師31人,大專或大專以上的教師占學校教師的97.3%。全校教師都有教育行政部門頒發的教師基本功合格證書。有41名教師參加了全國及省、市骨幹教師的培訓,有50%的教師在全國省、市、區優質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有60%的教師都曾在全國教育報刊雜志上公開發表自己的文章,基本上形成了一支學歷水平較高、學科配套齊全、素質較好的師資隊伍。《光明日報》、《中國改革》分別以《重視教師的在職培訓》、《興校之本,強校之源》對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情況進行了專題報道。
學校有一支具有正確教育思想,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結構合理,銳意改革,有較高水平和較強能力,團結協作的領導集體。學校校長姚曉明系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湖北省優秀教師、武漢市優秀校長、湖北省教育科研學術帶頭人、全國千名骨幹校長培訓班學員。自他1997年主持學校工作以來,以科研為先導,以改革促發展,使學校工作步入了超常規發展的快車道,成為了一所享譽荊楚大地的品牌學校。學校還有7名中層以上幹部均有大學本科學歷,均為省、市、區專業學會會員、理事,有的還兼任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等學會重要職務,他們都是來自教學第一線的優秀教師,這批幹部年富力強,充滿朝氣,是學校推行素質教育,迎接各種挑戰的中堅力量。
學校有社會滿意的教育教學質量。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學校制定了優化備課、優化上課、優化說課、優化評課的具體要求,而且順應時代的要求,把學生的「主動學習」、「學會學習」作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深入進行了《小學生主動學習的指導策略研究》、《小學生學會學習的研究》和《小學生多元學習方式的優化與指導研究》。為了讓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學校要求教師把教學生學習方法、教學生學習技能作為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進行落實,讓學生掌握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本領,為學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由於教師觀念的更新、教法的改革,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明顯增強,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地發揮,學生學習的個性化也得到了充分的保證。教師實現了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學生實現了由「被動學」為「主動學」,由「教我學」為「我要學」的轉變,有效地克服了傳統教學中課堂教學形式僵化,方法單一。學生被動接受,發展單一的教學局面,讓學生形成了一種自覺能動,自主自律,開拓創造等良好的主體性品質,呈現出了一種和諧發展的態勢。自1996年以來,學校的學生共有1012人次在區級以上的各類競賽中獲獎,更有像朱明、韓賓同學這樣的奧賽金牌選手和龍學平同學這樣的全國數學競賽冠軍得主,學校畢業生也普遍受到高一級學校的歡迎,教育教學的質量多年來都被地方教育局評為教育教學質量目標管理立功單位。
學校德育工作,可謂是特色鮮明,效果突出。為了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學校除了抓好常規德育工作之外,還針對新時期兒童的特點,別拘一格,獨具匠心地設計了一系列新穎活潑的德育教育活動。如別開生面的少年警校活動,讓從來沒有離開過父母的「小皇帝」、「小公主」們每年都普遍地經受了一次自理、自護、自強的訓練;豐富多彩的藝術節活動,給每一位學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個性特長的舞台,也培育學生的競爭意識;富有特色的假日小隊活動,同學們自己組織起來,取隊名、制隊標、定活動方案,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自身素質得到了全面構建。還有「手拉手」社會實踐活動、養成教育系列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法制教育活動,中國少年雛鷹行動,體驗教育活動等。學校以這些活動為載體,把學校德育工作從單一的說教方式中徹底地解放出來,形成了學校以豐實的德育內容教育學生,以鮮明的特色活動吸引學生,以嚴格的管理規范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的學校德育工作特色。
堅持走科研興校,科研強校的發展道路,也是學校打造品牌,躋身湖北名校的重要舉措。學校依託華中師范大學的辦學優勢,長期堅持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在「八·五」和「九·五」期間參加了10餘項國家及省、市重點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老師們通過參加課題研究,教育教學觀念得到了更新,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了提高,科研意識也普遍增強。使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步入了「教中求研,研中導教,研教相長」的良好格局。學校目前不僅是華中師范大學的教育實習、見習基地,而且也是省、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學校教師通過教育科研的帶動,除了自身的素質得到提高以外,也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自「九·五」以來,學校教師共有106人次分別受到國家及省、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的表彰,有123人次分別在各級各類優質課和技能比賽中獲獎,學校教師在全國各教育報刊雜志上公開發表論文、教案、實驗報告150餘篇,在各級各類出版社出版了教材、教參、教輔圖書100多本,校長姚曉明撰寫的《優化課堂教學的構想》被評為湖北省第三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三等獎、學校《小學主動學習的指導策略研究》實驗報告被評為世界華人教育優秀論文一等獎、湖北省教育科研優秀論文一等獎、武漢市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學校也相繼被評為湖北省教育科研示範學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強學校、武漢市教育科研50強學校。
「九·五」以來,學校接受了省、市、區二輪七次教育督導評估工作,通過教育督導評估,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學校發展也注入了新的活力。自1996年以來學校相繼被評為湖北省普通中小學辦學水平示範學校、湖北省教育科研示範學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強學校、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十佳少先隊工作示範學校、武漢市普通中小學辦學水平示範學校、武漢市德育「六有」創新建設示範學校、武漢市教育科研50強學校、武漢市科技教育先進學校、武漢市藝術教育先進學校、武漢市體育教學一類達標學校、武漢市安全教育達標學校、全國中小學生養成教育實驗研究先進學校、全國啟發式教學實驗示範學校、全國雛鷹紅旗大隊、洪山區科技教育、藝術教育、環境教育、學籍管理、常規管理、教育教學目標管理先進學校。

❺ 岳陽市東方紅小學的東方紅新校

歷經兩年多的建設,2009年9月新校園正式啟用。新校園佔地面積28666.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4000平方米,校園分東西兩個校門,擁有三棟教學樓,一棟專業樓,一棟青少年活動中心,一個3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場,可容納72個班3600名學生。 東方紅小學新校園設施齊全,分區明確,布局合理,建立了高標準的檔案室、圖書室、閱覽室、網路計算機室、語音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實驗室、勞技室、籃球訓練館等30間功能室。全部按標准配備了各種儀電設備及音、體、美教學器材,滿足了各科教學的需要。學校系岳陽市首家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如今,東方紅數字校園已初具規模,集千兆校園網、多媒體教學系統、流媒體網路電視台、智學校努力打造「校本研訓」特色,堅持以集體備課為基礎,把校本研訓做實;以課例研討為陣地,把校本研訓做活;以小專題研究為主線,把校本研訓做大;以能力培訓為手段,把校本研訓做強。幾年來,學校以「校本研訓」促進整體發展,教師的整體素質顯著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走上了科學的發展軌道。能校園廣播、校園監控系統於一體。數字校園系統的運用,使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走上了智能化的軌道,為培養學生技能、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素質創造了優越的物質條件。 學校現有3545名學生,269名教職工,其中退休教職工75人,在職教職工194名。在職教師中有特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6人,小學高級教師137人。教師合格學歷100%,其中本科學歷127人,占專任教師的65%,大專學歷61人,占專任教師的32%,中專學歷6人,占專任教師的3%。學校根據標准配齊了專職音樂、體育、美術、綜合實踐、科學、信息技術等專業教師。
「質量是立校之本」,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探索中,學校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有效途徑:一是著力增強德育實效,關注細節,潤物無聲;二是不斷推進校本教研,促進教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三是積極開展課程改革,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四是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優化教育教學,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有效的途徑和措施保證了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學校以一流的質量享譽社會。

閱讀全文

與勞技集體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