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大班科學集體備課記錄表

大班科學集體備課記錄表

發布時間:2021-01-30 03:28:04

A. 幼兒園五大領域教研計劃怎麼寫

一、指導思想 根據園務工作計劃的要求,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准繩,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水平為目的,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開展集體備課、定期進行課題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活動,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能, 幼兒園教研活動計劃 。加強課題研究,凸現我園的特色教育。本學期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二、教研重點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教師在工作之餘,要堅持學習,及時轉變觀念,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頭腦,以科學的教育方式組織學習,以飽滿的教育熱情對待孩子。為此本學期我們通過有目的地定期開展教科研學習活動和自學相結合,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具體 (1)積極借閱幼教刊物,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做好理論學習筆記,並且要學以致用,把所學理論與自己教學實踐相結合,同時,積極參與本園觀摩活動,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論及授課水平。 (2)進一步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綱要》進行深入理解、積極探索、切實落到實處。積極參與教師再培訓教育 2、注重業務培養,提高保教質量 每位教師要認真對待教育各個環節,從備課到上課再到活動延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體內容有: (1)每周由年級組長組織本級教師共同探討制定主題活動計劃、活動目標、活動過程及教學方法。各教師認真備課,做到先教案後行課,格式統一,目標明確,層次分明。 (2)觀摩交流,主要觀摩本園教師的公開課,借鑒別人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保教手,段,課後組織全體教師進行評,由開課老師就這堂課的有關問題作介紹,然後大家暢所欲言,共同討論,並從中尋求最佳教育途徑。 (3)開展評比活動,適時開展兩操評比、教育隨筆、教玩具製作等各種評比活動,激發教師教育熱情,努力營造我園良好的教育氛圍。 (4)實行隨機查課,「推門聽課」的制度,督促教師備好課,上好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每周4——5節)課後及時與授課教師進行交流,並給予評價(記分——作為月考依據) 3、扎實開展教研活動,真正發揮其輻射作用 (1)建立教研活動輪值制。輪流主持,充分創造機會讓教師主動積極參與,形成教學互助,讓教師既當學員,又當教員。(英語音樂(江平)珠算(李萍、何得群)美術 (2)研討,是調動教師主動參與培訓的重要形式,它能為每個人提供較充分的表達思想、觀點的機會,讓思想和觀念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本學期我們採取的研討方式有: a、分年級組研討。本學期各班對各主題的教學活動要深入開展,對在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要提出來,大家相互討論,找出解決辦法,並適時做好資料積累(備查),避免以後在教學中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集中研討。本期我園將實施半日開放日活動,每周四由我帶領全體教師共同討論開放日的實施計劃、實施方案、實施手段,並組織大家一起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做好各項記錄,切實保證實施質量。 4、進一步興起崗位練兵活動,抓好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不僅關系教師自身的成長,更是關系教育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環節。本學期根據上級指示,針對我園實際情況,我們將進一步興起崗位練兵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做好師資建設工作。 (1)繼續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主要是繪畫(每月兩次字畫展示)、舞蹈(黃遠利)、音樂(江平)、手工製作、(張雨)計算機網路知識學習、課件製作(由付金紅、李萍指導)、活動過程的設計等教學基本功的訓練。 (2)不斷反思,善於總結。反思是教師的一種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在幼兒在一日活動中,教師認真組織幼兒深入觀察幼兒一日生活中的行為和反應,進行分析,並不斷調整計劃,改進教育行為,最終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做好教育心得筆記。 (3)開展教師相互結對活動,相互聽課每月不少於2節,並做好聽課記錄。 (4)每月一篇心得體會、月小節,兩月一篇幼兒觀察日記。月末認真擬訂月計劃(每月28日前交) 5、加強課題研究,凸現我園的特色教育。 (1)繼續加強幼兒的常規管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此基礎上創建班級特色,如繪畫、舞蹈、珠算等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發展。 (2)為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在全園開展古詩背誦、禮儀教育等(每天早上7:40分由兩名禮儀寶寶站在幼兒園門口用英語向來園幼兒及家長問好) 古詩、兒歌:(每月) 小班:3首 大班:4首 中班:4首 學前班:4首 (3)特色班將繼續開設幼兒美術、舞蹈 、 珠算、音樂等特色課程,開發幼兒多元智 6、重視家園共育,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 有計劃的組織幼兒參與各類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師保留好每次活動時的幼兒作品,學期末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真實地展示幼兒的成果。 幼兒園教研活動計劃範文二: 一、工作思路:依據區學前科工作重點和園所自身的發展需求,以研究教學與研究幼兒一體化為基本思路;以片級聯動、園級和各教研組的教研為依託;以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常態教研為重點;將教研與科研、培訓相結合,平行班教研與特色組教研相結合,各領域教學策略研究與特色教師的培養相結合;提高教研活動實效性,提高教師專業意識和能力,提高我園保教質量。 二、現狀分析: 1、在教研組建設方面,大家逐步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觀、責任感和團隊意識,同伴互助效果明顯。本學期將繼續深化項目研究,在園本教研製度和文化建設方面總結經驗成果。 2、在隊伍建設方面,教研組長由召集人、組織者逐步向專業引領者轉化,在教研活動中能在不同程度上發揮著組織作用和專業引領的作用,但教研組長的專業能力與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骨幹教師隊伍初步形成,但各領域的首席教師還不成熟;青年教師進步較快,創新意識強,但還需加強日常教學的各項基本功。本學期將加強研修,以評選「領域首席教師」、「藝術專長教師」等活動來促進不同層面教師的的專業成長。 3、在教研組織形式上,將平行班與特色組教研相結合,既滿足日常教學所需,又引領和支持教師進行專業研究。本學期將繼續延續這一做法,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提高活動實效。 4、在教研內容上,從制定教研計劃入手,以研究教學策略為抓手,將教研工作指向「真問題」,提高了教研的實效性。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缺乏對幼兒學習特點的了解。本學期繼續將教學策略的研究作為園本教研的落腳點。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和自我反思,將研究教學與研究幼兒一體化,從研究教材教法走向研究幼兒的學習,在對幼兒學習的研究中獲得教育智慧。 5、在教研成果的總結與提升方面,各特色組都能結合自己的研究內容進行總結,意識到要將教師的教轉化為幼兒的學。有的組思路清楚,從本領域不同年齡班幼兒的關鍵經驗出發總結教育策略;有的組內容豐富,從幼兒發展特點出發,總結出不同年齡班提問設計的方法。但在總結中發現,有的組雖然作了很多工作,但由於不會總結、就事論事不會提升,影響了展示的效果和成果的推廣。本學期加強理論學習和自我反思,引導大家進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做好經驗的總結和推廣。 三、本學期教研工作重點: (一)繼續深化「以園為本教研製度建設」的項目研究。 1、參與聯片教研。 在聯片教研同課

B. 十個幼兒園可實驗操作的科學課題

操作材料: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經常碰到、感知、觸摸的材料。 科學活動: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活動前教師要經過縝密的籌劃,而不能偶發和隨機的。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教師首先要依據教育的目標、幼兒已有的發展水平以及幼兒的興趣、需要,制訂本次活動的具體目標,保護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挖掘幼兒的潛在能力,培養幼兒關心周圍環境,關注自然、關注社會,幫助幼兒理解自然現象,初步理解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形成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幼兒園科學活動: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重要和有趣等 研究目標、內容 目標: 1、探索中班科學小組活動中操作材料運用的有效方式。 2、讓幼兒在操作材料運用的過程中建構基本的科學探索的概念,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3、提升教師活動設計和組織能力。 內容: 1、研究探索提供適宜的活動操作材料及操作材料投放的形式與時間; 3、幼兒在活動中有效的運用及幼兒操作中教師的指導。 實施方案(說明研究的方法、步驟) 方法: 1、具體行動研究法:在具體科學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具體有效的、積極的手段。 2、文獻檢索法:綜合運用各種路徑(參考書、網路資料、報刊雜志、外出參觀學習等)關注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各種行為,最大限度的把科學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已達到科學教學的有效。 3、經驗總結法:把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表現、具體行為;自己在科學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具體教學方法、心得體會等以文字的形式進行記錄,逐步形成理性認識,爭取在幼兒園的范圍內推廣檢測。 步驟: 一、通過教師集體備課,挖掘小組活動中操作材料運用的多種方式(1013、3—2013、6) 1、建立課題組學習資料資源庫,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 2、課題小組的成員確定教學內容(選定本學期數學活動兩個知識點重點開展操作材料運用研究),根據活動內容進行集體備課,設計活動。 3、根據活動設計准備相關的操作材料,研究預設材料實際運用的多種實驗模式。 (1)可以研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操作材料的提供與運用達到的不同教學效果的對比分析。 (2)可以是同一教學內容,相同材料提供,但是材料提供的數量、提供運用的時間和運用次數、指導語等不同的效果的對比分析研究。 二、通過課例教學和反思、園內觀摩學習,提高科學小組活動材料操作的實效性 (2013、9、2013、12) 1、通過課題小組的成員一課多上的形式驗證預設的操作材料運用的實踐模式; 2、通過課後反思,重新修改活動設計和操作材料的運用; 3、通過互相觀摩、課後反思歸納同一活動內容中操作材料運用的經驗和方法。 預期成果 1、教學設計:整理中班科學活動操作材料的設計;(課題組預期4節教學設計) 2、圖片資料; 3、課題結題研究報告; 4、活動展示。

C. 幼兒園教師跟崗培訓每日反思筆記

為了統一認識到底什麼是一堂好課,得出一個科學的評價標准,初中部參照其它已獲成功學校的經驗,再參照我校原有的聽課評價表,定出初稿,以學科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經幾上幾下的討論,修改再討論,再修改,現已確定了適合初中部實際情況的一堂好課的標准。
(1)教學思想先進
教學觀念的轉變是一個根本問題,是怎樣看待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及相互關系問題。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來說是要研究學生如何學好知識,更主要的是要充分認識教師的教對於學生學的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且對學生的知識、智能和身心所起的不可忽視的主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是缺一不可的,杜絕滿堂灌,教師的本領不僅僅是佔有知識,而是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理解了的知識,啟發潛能,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新,這就是教師主導作用的結果。在我校"保證基礎,發展個性,服務社會"12字方針指引下,做為"保證基礎"的課堂教學活動,是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把學生當成有意識、有能力的人,而不是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局限於老師講,學生聽。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興趣,盧梭講過:"教學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注意學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學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不要看作是靜態的固定的,而應看作是處於動態變化之中的,學生的主體作用的活動量越來越大,這並非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的減弱,其實恰恰相反,課堂中隨著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主體精神發揮的越來越大,對教師授課內容質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尤其是中學生,他們的知識經驗逐漸提高和發展,形成邏輯思維的能力漸趨成熟,辯證思維開始形成,心理上的獨立性進入了最迅速發展時期,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其知識性,趣味性,邏輯性及辯證觀點,必須有一個高水平,高深度,高層次的主導意識,才會讓學生信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但教師本人的高尚道德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及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只有人格化為教師的知識、才能、個性,才能通向學生的心靈,最終達到潛能開發的目的。
(2)教學目標明確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方向盤指南針,也是起始和歸宿。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確定要准確,不脫離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以認知目標為切入點,以智能目標為主線,以情感目標為動力,調動學生的求知慾,完成大綱的要求。教學目標不僅要具體明確,而且要分清主次輕重,以提高課堂效率與效益,同時教學目標的制定也應考慮可以操作和測試,能及時反饋,彌補不足與缺陷。這學期抓課堂教改,首先抓了備課這一重要環節,要求備課組首先熟悉大綱的要求,把握教材知識體系,使教材的精神內化為教學工作思路,上課才能揮灑自如,得心應手,才能熟練、正確、科學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腦中有大綱,要熟悉所教年級,所教學科具體的教學目標的要求,了解大綱對相鄰年級乃至整個學段的整體要求,從宏觀上一盤棋統籌安排教學時間,把握教學進度。
備課中要充分體現備學生這個重要環節,同時強調各備課組教師集體備課的重要性,集體備課是優化備課的保證。統一認識,備課時有幾個知識點,哪些需要必須掌握的,重點、難點在哪裡,要求作業的基本題統一等,在此基礎上,根據個人的教學能力及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適當增加新的信息,增強學生的興趣。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學生也增長了知識,鍛煉了思維。
教學目標要具體明確首先要認真地記錄在教案中。教學目標應是具體的而不是籠統的,每節課的目標與知識點的目標都應是具體明了,還要落實,只要知識點的目標得不到落實,長期下去,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教案要求詳細認真設計書寫,克服上課時教師主觀隨意性,不認真備課寫教案,拿起教材隨意上課,這樣也許會有頓悟和新意,可這種隨意性較大地破壞了知識的連貫性,也違背了教學計劃的特點,不寫教案,浮想聯翩,海闊天空與課堂無關的內容成串,計劃內的教學內容講的膚淺或不得要領,就會大大抑制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備好課,寫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要求把這種思維活動記錄下來(即寫好教案),這就大大地增加了備課的科學性。

D. 幼兒園小班科學什麼尖尖集體備課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尖尖的物品,說出它們的名稱和用途。 2.知道尖尖的物體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又有一定的危險,生活中會避開尖尖物品。 3.願意接受成人的安全提示,盡量讓自己不受傷害。 活動准備: 1.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尋找生活中尖尖的物體,並用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帶到幼兒園。 2.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尖頭剪刀、大頭針、牙簽、竹簽、樹枝等每桌一份。 3.紅色即時貼貼小圓點若干。 4.圖片4幅:圖1:小兔用尖尖的筆尖在小鴨子身上畫畫;圖2:小猴在揮舞樹枝;圖3:小狗正確使用剪刀剪紙;圖4:小兔拿著筷子在專心地吃飯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看一看、再輕輕摸一摸桌上的物品,初步感知尖尖的物品。 提問:桌子都有什麼?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二、組織幼兒與同伴分享交流收集到得各種尖尖物體的照片,認識生活中常見、常用的尖尖的物體。 說一說這些尖尖的物體有很多,牙簽、大頭針、剪刀、竹簽、針、刀子、削好的鉛筆、樹枝等都屬於尖尖的物體。 三、引導幼兒觀看圖片,了解尖尖物體存在的危害。 1.提問:它們誰做的對?為什麼?怎樣才能不受尖尖物品的傷害? 2.小結:尖尖的東西戳在身上會很痛,使用不正確會戳傷我們的身體,導致流血;戳到眼睛上,會使眼睛失明。所以在使用尖尖物體時一定要小心,不要手持尖尖的東西和同伴追逐、打鬧;不能將尖尖的東西對著別人或自己;當看到別人拿著尖尖的東西時要盡量遠離,不要讓自己收到傷害。 四、玩游戲"找尖尖",讓幼兒找出教室里尖尖的物品。 1.出示即時貼,請幼兒找出教室內尖尖的物品並貼上標志。 2.請幼兒說出:"我找到的尖尖是……"提醒同伴注意安全。 五、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會有哪些危險?怎樣避開這些危險? 小結:除了尖尖的東西不能隨便亂動外,還不能亂動電源、電器和熱、燙的物體等。小朋友年齡小,生活中還有很多危險是我們想不到的,但只要小朋友記住爸爸、媽媽、老師給我們的安全提示並盡量照做,就會避開很多危險!

E. 幼兒園教代會優秀提案可以寫什麼

各位代表,本次教代會籌備期間,代表們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以主人翁的姿態,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積極獻言獻策。大會共收到5份提案,議題涉及多個方面。學校行政高度重視這些提案,專門召開會議審議如何答復。今天,我在這里代表大會主席團作提案答復,不能盡意之處還望繼續溝通、探討,以形成共識。

提案一:給老師創設適度的自由時間和空間
鄭老師等6人

答復:這份提案比較長,我先做一個總體評價。這是非常好的一份提案。很專業。這份提案,涉及到很多教育原理和管理理論,提案人水平很高,從標題到理由到建議,幾乎是滴水不漏。這次教代會的提案數量不多,但有這一份也可以以一當十。其實這些問題,一直是我們管理層在思考的東西。其中有些概念和觀點,每一項都可以成長篇大論。但是今天限於時間,我不能詳細解答,會後有機會,還可以繼續探討。

一、理由
1、自由是智慧之源、創造之源。當人的自由得到保障時,思想就會十分活躍,創造性就被不斷激活。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能動性、創造性勞動,教師擁有了一定的自由度,才會有更多的精力去反思教學、反思生活,總結並創造出更多的教育智慧,體會到教書育人的快樂感、成就感和價值感。而無處不在的程式化、教條式管制,則會使老師窮於應付,壓抑創造性,造成心理上的逆反與抵觸。

答復:關於自由,應該有兩種:一是思想言論的自由,二是人身活動的自由。我想,這里所提出的,應當更多的是指後者。人身活動的自由,有時確實表現為對思想自由的制約,因為「精力」有限,所以「時空」的限制,有時也是思想智慧的限制,雖然不完全對等。我們學校沒有在教師「時空」自由上的限制,除了作為一個單位必要的、基本的作息、紀律要求外,沒有特別的條例和約束。上班差不多是「半彈性化」,上班的空間,就完全沒有約束。所以「思想」包括諸如「反思的智慧」的產生,基本上取決於個人的自覺和勤奮(如鄭女英老師讀書不輟,就常有智慧的產生)。我們希望,「學而不厭」成為教師職業的生存常態。我們最擔心的,正是不學無術、不思進取的生存狀態。我們想倡導的,正是行為的自覺和思想的自由。
「程式化」的問題,有可能是老師對課堂教學模式的誤解。我們現在的課堂改革的目的,是以「有效」為原則和出發點。它包括四個方面:1、課前有效的准備,2、課堂人際(師生關系)的和諧;3、課堂有效的組織、實施,4、課後有效的作業練習。如果這些程式化的東西能夠落實,那是一件好事。「滿堂灌」和無程序會降低教學效果。當然,在落實這些程式當中,我們不希望有教條化的東西出現。

2、教育教學是件「良心活」。老師是具有一定學識修養和品德修養的知識分子群體,職業特點決定了老師相對一般人而言,更注重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比如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而不僅僅滿足於多賺點錢。因此,領導首先要相信大部分老師在工作中是具有一定自覺性和主動性的。失誤在所難免,必要時需要給予相應的監督、指導、調控和服務和尊重,在管理上少些統一模式、多些個性展示。

答復:這一條理由說的非常好。我們倡導教師多一些精神追求,多一點浪漫氣質,避免過早、過度的物質化(不是不要關注物質)。教師作為准知識分子群體,絕大多數人都有自覺性和主動性,但是也有不自覺和不主動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工作的失誤,只要不是因主觀態度造成的,給兩次、三次機會也沒有關系。指出工作中的失誤是為了今後減少失誤,幫助進步。人無完人,文過飾非肯定不行。對於行政,我們正在努力倡導服務意識和下位意識。

3、繁雜瑣碎的事務束縛了教師自由思考的靈感。在列計劃、寫總結,查資料、填記錄,編學案、制課件,選習題、改作業,忙開會、做家訪,看早讀、查晚修,跟兩操、跑宿舍,找談話、做輔導,以及復習、考試、評卷、閱卷、聽課、評課等等事無巨細的忙忙碌碌中,老師缺少的恰恰是自由的空間和思索的時間。實際上,一堂好課往往來源於一個靈感,而靈感往往爆發於身心自由舒展下思考中的一瞬間。

答復:這里所列舉的教師的「繁雜瑣碎的事務」,正是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生存狀態的寫照。這是由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的角色特徵決定的,每一項都是體制內的,只不過在這里作了一個加法,但是對於領導來說,這些還不夠,還包括:迎檢查、受評估、保安全、防吸毒、團委婦聯加工會,維穩黨務關系戶。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做人就要做教授》,其中有一段話,不妨讀給大家聽一聽:
「當今的中國,教師一職,清貧且苦,然而教授是不在其內的。做教師當做大學教授,千萬不可做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師與教授,一字之差,天壤之別。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足不能出三里之外,手不能寫百字篇章,眼不能雄視半山之下,心不能包藏九城之廓。只需起早貪黑,與乳臭未乾或剛乾的學生摸爬滾打,絮絮叨叨,細細碎碎,作業來,粉筆去,品德來,安全去,考試來,分數去,如保姆,如家僕,如圃丁,如獄卒。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利薄名少,直到退休,英年早衰,身心疲陋,形容憔悴,皺紋白頭。而教授則不同。教授可以出書,可以論壇,可以科研,可以休閑,可以出國訪問,可以悟道參禪,可以左右政府決策,可以指導公雞下蛋。無關學生吃喝拉撒事,有碩士博士跟著後面轉。一言成鼎,一言換金,一字予生,一字奪命,學術權威,名利之星,居高臨下,指揮若定,個個鶴發童顏,人人耳目一新。教授一職,委實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我們不能做教授,只能做老師,所以這是沒辦法的事。如果這些體制內的「繁雜瑣碎的事務」不做,或者少做,我們的生存就會出問題,除非體制上發生了改變。當然,怎麼做,方法和技巧要講究,要注重效率。

4、老師的自由不僅在於有積極思考的時間、主動選擇的空間,也在於一種能被人理解的愉悅心態。老師不怕辛苦付出,就怕不被理解。若發生一些工作失誤,被簡單地指責不配做教師,這不僅傷了老師的自尊,也貶低了老師的能力,最終造成老師身心俱疲、職業倦怠,失去工作活力和創造潛能。

答復:這一條提得非常好。但是,事實上,確實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做老師。「配與不配」的評價雖然沒有什麼實際性的意義,但是至少可以起到警戒的作用。在一個團隊當中,如果管理得好,絕大部分成員都是優秀的,但也確實有「瑕疵」的存在。把「瑕疵」挑出來,打磨打磨,使之變得光亮,當然是應該的。否則將影響到學校的聲譽、成績、社會的評價。要做一個優秀的老師,一是靠內在的自覺,二是靠外在的管理,缺一點都不行。外在的管理當然要講究方法,「簡單指責」當然是不對的。

二、建議
管理是一門科學、一門技術、一門藝術,是三者的統一。學校領導在完善制度的前提下,既要「嚴格執法」,也要「熱情服務」;既要規范化管理,也要人性化操作。採用科學合理的策略,激發熱情,調動活力,變「要我做」為「我要做」,用放飛與喚醒代替壓抑和禁錮。建議從五個「減少」著手創設老師的自由時空。

答復:「嚴格執法」和「熱情服務」相結合,規范化和人性化相結合,提得非常好。「我要做」是主人翁的姿態,這是我們隊伍建設的最高追求。

1、減少名目繁多的會議。提倡開短會、開「並會」,可開可不開的會就不開,充分發揮現代網路的作用,通過校園網、宣傳欄和書面材料,甚至博客、QQ、手機簡訊等形式傳達會議內容,進行工作安排,積極創新會議形式、手段和內容,提高會議的實效。

答復:這個學期,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新班子的磨合、迎接水平評估、迎接教育強區評估、學校制度的完善),會議是相對多了一點,但真正感受到會議之苦的,卻是我們行政,而不是一般教師(其實開會我們很照顧老師,每一次都控制時間)。將來,我們會規范各種會議的頻率、時間長短、效度,更多的利用信息技術的功能。科組、級組、班主任可以設置QQ群,加強溝通。通知、文件、資料、課件等可以利用校園網、順德教育信息網和ftp共享,也准備建立校園短號系統,方便聯系。但是,該開的會議是不能不開的,像今天這樣的會議。

2、減少無效的、形式上的檢查。對集體備課記錄、談心記錄等數項實效性不大的檢查項目,可以取消。把常規檢查變成與老師溝通、協商和對話的過程,變成對老師教育教學工作的診斷和指導。鼓勵教師探索嘗試,不用統一的模式和過多的檢查束縛手腳。迎接上級部門的檢查則盡量減少老師的參與。

答復:當前確實有一些為檢查而檢查的檢查,如果行政部門只用「檢查」來代替平時的干預和管理,那是一件偷懶的做法。但對於「備課」和「談心錄」之類的檢查,如果能夠發現做得特別好的,以此來激勵那些做得不好的,也是很有意義的。檢查可以改變一下思路,如果大家都很自覺,那我們獎勵先進總是應該的。把檢查變成溝通、對話、協商的過程,理論上很好,實踐上又會增加別的負擔,比如會議的負擔。迎接上級部門的檢查,需要老師配合的,一定要參與。當今的社會,分工特別細,幾乎沒有一件事情是可以一個人完成的,哪怕一個老師上好一堂課,都是許多人對你做出了貢獻——班主任、電腦老師、衛生員、文印員、後勤工作者。上次有一個老闆請全校老師吃飯,一些老師以為這完全與工作無關,去不去是個人的事,但我認為,不去至少要打一個招呼,這一方面表明你是集體當中的一員,另一方面,拒絕善意和美意,讓行善者不覺得熱臉貼上冷屁股,也是應有的禮貌吧。
學校有相當多的工作,一般老師是不知道的,老師是沒有參與的。上次有代表說,「一年到頭,不知道德育處做了些什麼。」如果我叫德育處把他們收到的上級部門的信息、通知、文件打一個清單給老師看,恐怕會嚇壞你。我也希望營造一種詩意的學校生活:行政在上面忙俗務,老師在下面讀雅書。這種境界很有詩意,有點像桃花源,「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3、減少重復、交叉、突擊性的活動。學校對上級非業務部門組織的活動以及與校外的交流活動要進行有效選擇,對師生發展意義不大、且花費大量精力的活動應妥善拒絕,對有實效性的活動則集中精力提高質量。形式主義少做不做,面子工程能推則推。

答復:突擊性的活動不是我們說減少就可以減少的,除非是我們自己「瞎折騰」。對上級非業務部門的活動,有時由不得我們來選擇。我前面說過:「迎檢查、受評估、保安全、防吸毒、團委婦聯加工會,維穩黨務關系戶。」沒有一項可以選擇。對學生的教育,只有通過一定的形式來實現,「無為而治」肯定不適合做教育。一項活動,對學校發展有無意義,有時不是立即就可以看得見的,比如有些學校承擔全國高考,承擔教育局、教研室或教育組各種活動,意義大不大呢?關起門來做「底子工程」和打開門來做「面子工程」,兩者有時都需要。完全關起門來辦學,在當今學校開放化的時代,是不行的。不與外界溝通、聯系,得不到社會、家長、政府的支持,那才是真正的自己在「瞎折騰」。

4、減少不必要的計劃和總結。提倡寫教學專題材料,引導教師積極反思、梳理和總結自己教學中的經驗和困惑,不斷提升自己的實踐智慧。

答復:不必要的計劃和總結肯定要減少,甚至完全不寫。但是必要的計劃和總結一定要寫。東廬中學的陳康金校長講過一句話:不會寫總結的校長不是好校長。總結甚至比計劃還重要。人生就是在不斷的總結中成長、提高。至於提倡「寫教學專題材料,引導教師積極反思、梳理和總結自己教學中的經驗和困惑」,只不過更專業化一點,那還是計劃和總結,難度比一般的計劃總結還大。我們現在有些老師,幾年不見一篇像樣的文章,是懶惰的緣故。

5、減少盲目跟風的「折騰」。學校發展規劃應多求長期效應,少點急功近利。給學校的定位要立足現實,下達的工作任務要量力而行、把握尺度,否則,高壓下的教師在過大的張力下就缺少了彈力。這樣,教師節省出適度的時間,用於參加有益活動,閱讀教育經典;認真研究學生,仔細琢磨教法;自覺進行課改,增強教學實效;提高自身素養,豐富教學經驗;形成教學個性,實現專業成長;從而和諧校園氛圍,提升幸福指數。

答復:桂洲中學以前不跟風,現在依然不跟風,估計這一點大家都有共識。現在所說的跟風,如果是指在「憂患意識」下的「見賢思齊」,比如招生的宣傳,美術展的宣傳,那是必須的。學校定位在「順德區品牌學校」這個位置,正是充分考慮到學校的實際,不像有些學校要辦「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學校」——要全國一流干什麼呢?我們又不是向全國招生。但是,目標相對要高遠一點,這是肯定的,否則希望在哪裡?動力在哪裡?我們不是常說,「不想做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嗎?倡導教師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是學校領導班子正在關注的話題,但同時希望老師們主動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不是完全靠學校的推動。倡導教師閱讀,那簡直正中下懷。我上次在南京夫子廟,很想給每一位老師買一本《論語》,一塊錢一本的袖珍本,後來想一想,怕人家說我「迂」,就罷了。不要說別的什麼教育經典,老實說,做老師的如果把《論語》學透了,不像老師都有三份像了。

F. 幼兒園教職工代表大會提案內容如何寫

各位代表,本次教代會籌備期間,代表們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以主人翁的姿態,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積極獻言獻策。大會共收到5份提案,議題涉及多個方面。學校行政高度重視這些提案,專門召開會議審議如何答復。今天,我在這里代表大會主席團作提案答復,不能盡意之處還望繼續溝通、探討,以形成共識。 提案一:給老師創設適度的自由時間和空間 鄭老師等6人 答復:這份提案比較長,我先做一個總體評價。這是非常好的一份提案。很專業。這份提案,涉及到很多教育原理和管理理論,提案人水平很高,從標題到理由到建議,幾乎是滴水不漏。這次教代會的提案數量不多,但有這一份也可以以一當十。其實這些問題,一直是我們管理層在思考的東西。其中有些概念和觀點,每一項都可以成長篇大論。但是今天限於時間,我不能詳細解答,會後有機會,還可以繼續探討。 一、理由 1、自由是智慧之源、創造之源。當人的自由得到保障時,思想就會十分活躍,創造性就被不斷激活。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能動性、創造性勞動,教師擁有了一定的自由度,才會有更多的精力去反思教學、反思生活,總結並創造出更多的教育智慧,體會到教書育人的快樂感、成就感和價值感。而無處不在的程式化、教條式管制,則會使老師窮於應付,壓抑創造性,造成心理上的逆反與抵觸。 答復:關於自由,應該有兩種:一是思想言論的自由,二是人身活動的自由。我想,這里所提出的,應當更多的是指後者。人身活動的自由,有時確實表現為對思想自由的制約,因為「精力」有限,所以「時空」的限制,有時也是思想智慧的限制,雖然不完全對等。我們學校沒有在教師「時空」自由上的限制,除了作為一個單位必要的、基本的作息、紀律要求外,沒有特別的條例和約束。上班差不多是「半彈性化」,上班的空間,就完全沒有約束。所以「思想」包括諸如「反思的智慧」的產生,基本上取決於個人的自覺和勤奮(如鄭女英老師讀書不輟,就常有智慧的產生)。我們希望,「學而不厭」成為教師職業的生存常態。我們最擔心的,正是不學無術、不思進取的生存狀態。我們想倡導的,正是行為的自覺和思想的自由。 「程式化」的問題,有可能是老師對課堂教學模式的誤解。我們現在的課堂改革的目的,是以「有效」為原則和出發點。它包括四個方面: 1、課前有效的准備, 2、課堂人際(師生關系)的和諧; 3、課堂有效的組織、實施, 4、課後有效的作業練習。如果這些程式化的東西能夠落實,那是一件好事。「滿堂灌」和無程序會降低教學效果。當然,在落實這些程式當中,我們不希望有教條化的東西出現。 2、教育教學是件「良心活」。老師是具有一定學識修養和品德修養的知識分子群體,職業特點決定了老師相對一般人而言,更注重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比如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而不僅僅滿足於多賺點錢。因此,領導首先要相信大部分老師在工作中是具有一定自覺性和主動性的。失誤在所難免,必要時需要給予相應的監督、指導、調控和服務和尊重,在管理上少些統一模式、多些個性展示。 答復:這一條理由說的非常好。我們倡導教師多一些精神追求,多一點浪漫氣質,避免過早、過度的物質化(不是不要關注物質)。教師作為准知識分子群體,絕大多數人都有自覺性和主動性,但是也有不自覺和不主動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工作的失誤,只要不是因主觀態度造成的,給兩次、三次機會也沒有關系。指出工作中的失誤是為了今後減少失誤,幫助進步。人無完人,文過飾非肯定不行。對於行政,我們正在努力倡導服務意識和下位意識。 3、繁雜瑣碎的事務束縛了教師自由思考的靈感。在列計劃、寫總結,查資料、填記錄,編學案、制課件,選習題、改作業,忙開會、做家訪,看早讀、查晚修,跟兩操、跑宿舍,找談話、做輔導,以及復習、考試、評卷、閱卷、聽課、評課等等事無巨細的忙忙碌碌中,老師缺少的恰恰是自由的空間和思索的時間。實際上,一堂好課往往來源於一個靈感,而靈感往往爆發於身心自由舒展下思考中的一瞬間。 答復:這里所列舉的教師的「繁雜瑣碎的事務」,正是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生存狀態的寫照。這是由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的角色特徵決定的,每一項都是體制內的,只不過在這里作了一個加法,但是對於領導來說,這些還不夠,還包括:迎檢查、受評估、保安全、防吸毒、團委婦聯加工會,維穩黨務關系戶。我寫過一篇文章,叫做《做人就要做教授》,其中有一段話,不妨讀給大家聽一聽: 「當今的中國,教師一職,清貧且苦,然而教授是不在其內的。做教師當做大學教授,千萬不可做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師與教授,一字之差,天壤之別。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足不能出三里之外,手不能寫百字篇章,眼不能雄視半山之下,心不能包藏九城之廓。只需起早貪黑,與乳臭未乾或剛乾的學生摸爬滾打,絮絮叨叨,細細碎碎,作業來,粉筆去,品德來,安全去,考試來,分數去,如保姆,如家僕,如圃丁,如獄卒。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利薄名少,直到退休,英年早衰,身心疲陋,形容憔悴,皺紋白頭。而教授則不同。教授可以出書,可以論壇,可以科研,可以休閑,可以出國訪問,可以悟道參禪,可以左右政府決策,可以指導公雞下蛋。無關學生吃喝拉撒事,有碩士博士跟著後面轉。一言成鼎,一言換金,一字予生,一字奪命,學術權威,名利之星,居高臨下,指揮若定,個個鶴發童顏,人人耳目一新。教授一職,委實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我們不能做教授,只能做老師,所以這是沒辦法的事。如果這些體制內的「繁雜瑣碎的事務」不做,或者少做,我們的生存就會出問題,除非體制上發生了改變。當然,怎麼做,方法和技巧要講究,要注重效率。 4、老師的自由不僅在於有積極思考的時間、主動選擇的空間,也在於一種能被人理解的愉悅心態。老師不怕辛苦付出,就怕不被理解。若發生一些工作失誤,被簡單地指責不配做教師,這不僅傷了老師的自尊,也貶低了老師的能力,最終造成老師身心俱疲、職業倦怠,失去工作活力和創造潛能。 答復:這一條提得非常好。但是,事實上,確實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做老師。「配與不配」的評價雖然沒有什麼實際性的意義,但是至少可以起到警戒的作用。在一個團隊當中,如果管理得好,絕大部分成員都是優秀的,但也確實有「瑕疵」的存在。把「瑕疵」挑出來,打磨打磨,使之變得光亮,當然是應該的。否則將影響到學校的聲譽、成績、社會的評價。要做一個優秀的老師,一是靠內在的自覺,二是靠外在的管理,缺一點都不行。外在的管理當然要講究方法,「簡單指責」當然是不對的。 二、建議 管理是一門科學、一門技術、一門藝術,是三者的統一。學校領導在完善制度的前提下,既要「嚴格執法」,也要「熱情服務」;既要規范化管理,也要人性化操作。採用科學合理的策略,激發熱情,調動活力,變「要我做」為「我要做」,用放飛與喚醒代替壓抑和禁錮。建議從五個「減少」著手創設老師的自由時空。 答復:「嚴格執法」和「熱情服務」相結合,規范化和人性化相結合,提得非常好。「我要做」是主人翁的姿態,這是我們隊伍建設的最高追求。 1、減少名目繁多的會議。提倡開短會、開「並會」,可開可不開的會就不開,充分發揮現代網路的作用,通過校園網、宣傳欄和書面材料,甚至博客、QQ、手機簡訊等形式傳達會議內容,進行工作安排,積極創新會議形式、手段和內容,提高會議的實效。 答復:這個

G.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怎樣使它們都豎起來》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專寫意圖、完成屬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

H.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中教師有效提問的策略有哪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必須深入兒童的精神世界」,要了解每個幼兒的個性特徵,以及各方面發展的水平。要了解幼兒,首先要深入觀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進行有效提問,由淺入深地啟發幼兒思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數學來源於生活,與生活密切聯系,有效策略的提問可以讓幼兒在已有知識經驗水平的基礎上自由探索;教師通過多元化的提問鼓勵幼兒開拓思維,通過多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想出別處心裁的解決數學問題的多種途徑使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充分地體現。數學具有高度的邏輯性、抽象性、較枯燥,難以理解;易給直觀形象為主的幼兒在學習中造成困難。為此,教師不僅要准備好充分的教學材料,而且還要組織好教學過程。同時,教師如果還能通過巧妙地提出問題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的提問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巧妙有效的提問能調動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提問的含義及類型——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抓住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提出問題,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地思考問題,在集中討論,並加以解決,從而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提問則是指教學提示或「傳遞所學內容的刺激以及幼兒做什麼、如何做的指示」,從而達到檢查學習、促進思維、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實現教學目標的目的。教師提問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一種廣泛應用的重要的教學手段,它不僅能將教學活動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於引發幼兒思考與學習主動性。教師提問是技術,更是藝術。提問應體現層次性,發展性的原則,並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分層提問,逐漸加深層次,體現有效教學促進幼兒的發展。如在「圖形分類」的數學活動中,教師先提問:「圓形和三角形想回家,怎麼辦?請你們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在幼兒按形狀分類的基礎上再提出問題:「圓形家中,它們想按形狀住在一起,你能幫他分一分嗎?「幼兒根據問題按顏色形狀完成了分類後。教師又提問:「你們能按圖形的大小再把圖形分一分嗎?」於是幼兒又進行了第三次分類。教師通過逐層深入的方式提問幼兒,使幼兒參與的每次活動都有不同層次的目標,引導幼兒不斷地探索嘗試,這樣不僅滿足了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又使幼兒在原有的經驗基礎上得到進步,充分體現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二、分析幼兒園數學活動中提問的現狀

提問是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環節,我們再設計一節數學活動時,有時把提問看成是集體教學的核心。數學來源於生活,與生活密切聯系,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在已有經驗水平上探索發現。然而目前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提問整體偏向於教師的主體思路,幼兒的回答也是順著老師的提問走,沒有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影響著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一)不從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有些教師不了解本班幼兒回答問題的能力,不了解幼兒的知識水平等。在教學中出現教師的提問偏離幼兒實際生活、教師與幼兒配合不和諧等現象。一些教師在教學或備課過程中,由於問題的設計沒有充分的思索和考慮或沒有查找更多的資料,常常被孩子們的回答、反問弄得十分尷尬,不得已用「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你很聰明,先坐下」,「等你長大就會了」等來敷衍了事,使孩子在活動中經常有許許多多的失望、不滿足等,調動不了幼兒的積極性,使教師在一節課中處於被動狀態中。

(二)不會引導和控制氛圍的提問。教學活動中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是幼兒回答問題積極性很高,教師控制不住,不讓說也說;二是幼兒答非所問,幼兒回答的問題不是老師提出的問題,從而造成課堂混亂;以上兩種的出現會讓老師不知所措,使數學活動無法進行,活動中心偏離。

(三)教師過多的提問。許多教師認為只要一節課中多提問幼兒與幼兒互動就不是灌輸式、被動式的學習,所以活動中過多的提問從而使自己從主導地位變為主體地位,幼兒會順著提問的方向去思考,而封閉了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讓幼兒處於被動的地位,對教師產生依賴,不願意動腦筋,時間一長,最終導致思考意識的喪失。

三、幼兒園數學活動中有效提問的策略和技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換句話說,我們生活在「數學」的世界裡,「數學」時刻圍繞著我們,它支配著我們的生活。同樣,在幼兒園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於站在幼兒的角度去思考、衡量問題,通過提問解決問題的方式,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幼兒的思維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根據這一特點,教師的提問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實際水平出發這樣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認為在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提問必須要抓住以下幾點:

(一)引導性。是指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年齡特點設計問題,啟迪幼兒的思維,正確引導,避免幼兒答非所問。這就要求教師在提問時要精益求精、不要顛三倒四,以免弄得幼兒在活動中不知所措。如在小班數學《比多少》探究活動中,教師將沙子分別裝在兩個容器里,再讓啟發引導幼兒「怎樣才能知道兩個容器裡面的沙子哪個多哪個少」?在這一環節中,老師設計了一個輔助性問題:「奶奶蒸米飯時該拿多少米呢?用什麼方法?」這一巧妙的啟發性提問,使幼兒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有的說用稱稱重量的、用碗盛的,也有的說用勺子的,還有的說用水杯來盛的。最後老師組織幼兒進行討論,總結出:像沙子、麵粉、大豆、大米這類不能用數數的方法來知道物體多少的,可以用量和稱的方法來知道。

(二)合理性。是指教師既要熟悉幼兒,又要熟悉幼兒教材。設計的問題要符合幼兒的實際年齡特點和操作能力范圍,太難和太易都不利於幼兒思考。問題提出的難易程度,既不能讓幼兒答不出,也不能太過簡單地答「對」與「不對」,提出問題的難易程度應在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內,太深奧太難會使幼兒不知從何下手,打擊自信心和積極性,太過於簡單的又不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使幼兒的思維得不到開拓。例如小班數學活動《比多少》時,教師組織幼兒玩「搶椅子」的游戲進行導入,6個孩子、5把椅子,游戲開始後有幾個小朋友沒有椅子?孩子和椅子分別有多少?哪個多?哪個少?再在椅子上放上裝有不同數量水果的籃子,讓幼兒進行比較數量的多少。這樣用實物引導幼兒進行活動,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恰到好處,整個教學活動幼兒的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狀態,師幼配合默契。

(三)趣味性。幼兒園的孩子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很容易去探索、想像。所以教師在提問問題時要根據3—6歲幼兒的性格特點去設計問題,以引起幼兒的興趣,激活數學教學活動的氣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如在大班數學《認識門牌號碼》的活動設計中,我們利用ppt給幼兒出示了多張門牌號碼,讓幼兒初步認識樓號、單元號、樓層號、門牌號,在通過「給小動物找家」的游戲讓幼兒加以鞏固,如:「小兔子住在302號房,那302在哪裡?是第幾層、第幾個房間呢?」整個活動過程,幼兒的參與性很高,氣氛活躍,從而使枯燥的數學活動變得有趣。再如小班數學《圖形找家》,教師引導幼兒把迷路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分別送回它們的「家」里,教師創設這樣的游戲情景,幼兒注意力馬上集中,這些趣味性的問題有助於幼兒親近數學。

(四)遞進性。是指設計的問題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層遞進,牽引著幼兒步步向前。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所致,幼兒之間存在著能力、智力、個性等方面的差異,為了真正發揮數學活動的實際作用,我們應做到難以結合,使每個幼兒的能力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展與提高。

如《比多少》的最後環節,教師准備了大小、高低、粗細不同的幾個杯子,引導幼兒操作思考「一樣多的沙子舀入粗細不同的一組瓶子里,會怎麼樣?」緊接著老師進一步設計了第二個問題:「都是裝了2勺,為什麼會有高低不同呢?」幼兒被老師的提問所吸引,開始展開討論,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最後得出結論,原來瓶子有粗又細、有高有矮,所以同樣裝有2勺的沙子在不同的杯子里有會有不同的結果,但實際的容量是一樣的。通過這一活動又得出另一個結論,就是讓幼兒親自動手實踐比老師講、幼兒聽、老師問、幼兒答的單一模式更能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更能激發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鍛煉了幼兒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了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幼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學習的主體來說,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說明幼兒正處在積極思考的狀態。我們認為是傳統的老師問-學生答的提問模式,扼殺了幼兒的問題意識。而整個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正確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能力」,任何時候都應該鼓勵學生提問。我們在慣常的教學活動中,都是以教師的引導為主,整個教學活動都是以教師的提問、幼兒回答的形式進行,這種單一、灌輸式的教學,造成幼兒對知識的「被動接受」,因此,教師不僅應該注重幼兒回答問題能力的培養,還應該注重幼兒提問能力的培養,我們應該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的要求,為幼兒提供最佳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操作中得出結論。

教師是教學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多元化的提問方式有利於師生之間共同探討,相互激發,良好的提問能優化幼兒數學活動的活動過程,使幼兒和教師之間一直處於和諧的活動氛圍之中,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有了更多的提問機會,他們的問題意識和自我提問的能力也就在無形中得到提升,教師的提問是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它是聯系幼兒和教師之間的紐帶,是啟發幼兒思考、激發幼兒學習數學興趣的有效途徑,教師只有掌握了一些設問的技巧,我們的教學活動才會變得美輪美奐、充滿活力!

I. 幼兒開展集體備課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幼兒快樂而又有效地學習。集體教學活動開展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幼兒知識技能的獲得,智力、體力的發展,思想情感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在近三年開展來的「蘇中地區幼兒秩序感養成之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感覺到:集體教學活動要想取得較好的效果,它需要一定的秩序來維持。而秩序需要規則來維護,良好的規則是一切活動的保障。
一、存在問題
那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執行規則的情況是如何呢?課題組的老師在各項集體活動中對幼兒進行了跟蹤觀察和個案分析,發現:
(一)部分幼兒規則意識比較模糊,自製力較差,活動中難以安靜地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常常打斷別人的發言;有的幼兒的注意力會游離於活動之外,做與活動無關的事,影響集體活動順利開展。
(二)不能按要求整理、收拾材料,動作無序。活動中,部分幼兒隨心所欲,不會按老師的指令進行有序操作。有的幼兒在活動結束後,也不能及時將用過的一些操作材料如繪畫工具、樂器等放回原處,做事無條理;
(三)不能很好地與他人合作。在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或體育活動中,有的幼兒找不到新朋友,不會找空地,容易碰撞他人,造成課堂秩序混亂。
縱觀這些違規行為的發生,我們發現在集體教學中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集體教學活動中的規則制定不明確,從而使幼兒不知其所以然,班級常規出現混亂,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幼兒沒有真正了解遵守規則的價值和意義,如上課為什麼不能隨便說話?取放材料時為什麼要有序等待等。還不能自覺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遵守集體規則,從而干擾了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通過研究和實踐,在搜集相關資料、信息,分析自身教學優勢的基礎上,我們不斷思考著「如何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有效提高幼兒有序操作能力的策略?」和「怎樣合理共享空間」等相關問題。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幼兒在親歷親為中,逐漸理解規則、內化規則,從而自覺遵守規則,以保障集體教學活動的有序、有趣和有效。
一、多種途徑,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我們發現在幼兒園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中,幼兒只有耐心傾聽老師的講述,傾聽同伴的發言,才能有意識地參與教學活動,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也才能保證活動的有序進行。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他們的表現欲強,再加上多數是獨生子女,常常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想說就說。他們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傾聽別人發言的方面明顯存在著不足,主要表現為:不能安靜地、集中注意力地傾聽,並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再加以反饋。我們分析:這些孩子其實並沒有掌握傾聽的具體要求,不知道傾聽是一種參與學習的過程。我們試著從幼兒喜歡的文學作品入手,通過針對性的游戲,鍛煉幼兒傾聽的能力,提升傾聽品質。
(一)故事解讀,明了傾聽的要求
故事、兒歌一類的文學作品,通俗易懂,幼兒喜歡,樂意傾聽,而且注意的時間較長。因此,在集體教學中,我們常選擇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情節有趣、富有教育內涵的作品作為教材,如《小青蛙聽故事》、《大熊有一個小麻煩》、《我知道》、《小羊過橋》等,讓幼兒在與作品的互動中,逐漸明白傾聽的具體要求,學會耐心傾聽。
案例:語言活動《小青蛙聽故事》
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述一遍故事後,用誇張的表情,學「月亮婆婆」皺著眉頭、生氣的樣子,輕輕問幼兒:「為什麼月亮婆婆躲起來不給小青蛙講故事了?」沉浸在故事之中的幼兒在老師的情緒感染下,也皺著眉頭,撅著嘴巴說:「因為月亮婆婆生氣了,不高興了,所以就不講故事了!」「那月亮婆婆為什麼會生氣呢?」教師引導幼兒展開討論,小朋友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有的說:「因為小青蛙不好好聽故事,呱呱亂叫!吵死了!」有的說:「因為它沒禮貌!」……接著,老師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假如你在講話的時候,被別人打斷,你的心裡是什麼感受?讓幼兒設身處地為發言者著想。接下來,老師與幼兒分別扮演「月亮婆婆」和「小青蛙」,通過語言對話和動作表演,讓幼兒直接了解傾聽的要求,即別人說話時要注意耐心傾聽,不可以隨便插嘴。要尊重發言者,學會控制自己的激動情緒,即使對他人的發言有意見,也得等別人把話講完以後再發表,這才是有禮貌的行為。通過教師生動形象地解析,幼兒很快掌握傾聽的要求和做法。
另外,我們還在教室里開設專欄,請幼兒輪流到集體面前講述,如「我高興的事兒」、「故事大王」、「天氣預報員」、「新聞廣播員」等。幼兒間互相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有趣事兒,孩子們非常樂意傾聽,既豐富了知識經驗,又培養了耐心傾聽的習慣。
(二)游戲強化,提升傾聽的品質
《綱要》指出: 「游戲是幼兒進行各方面學習的主要途徑。」我們知道,游戲是孩子的最愛。因此,在游戲中進行傾聽能力的訓練時最為有效的。
1.「傳聲筒」。
游戲方法:幼兒分成若干組排好隊,教師事先准備一句完整的話,(小班的語句注意要簡短易記)輕輕告訴每組排頭的幼兒,讓排頭的幼兒依次向後傳話,看哪一組的幼兒傳得又對又快。幼兒在這個游戲中會凝神傾聽,時刻注意與同伴積極配合,經常玩這個游戲可以培養孩子仔細傾聽的能力。
2.「奇妙的聲音」。
游戲方法:帶領幼兒到周圍熟悉的環境中,讓孩子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數一數一共聽到了多少種聲音,並用語言進行描述。如我們帶孩子們來到美麗的馬洲公園,讓他們仔細地分辨周圍的聲音:「聽到一種聲音就伸出一個手指。」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游戲。他們閉著眼睛,努力集中思想,排除干擾,專注傾聽。有的孩子最多聽出了六種聲音:小朋友說話的聲音、腳步聲、汽車聲、摩托車聲、風聲、鳥叫聲等。
3.「找錯誤」,
游戲玩法:教師事先准備一段話,讓幼兒仔細傾聽,如:烏龜天上飛、白雲水裡飄、公雞會下蛋等,讓幼兒指出其中的錯誤並糾正,或者請個別幼兒說出一段話,讓大家判斷語言的對錯。這個游戲詼諧有趣,能鍛煉孩子專注傾聽和即時辨別的能力。
4.「聽指令」,
游戲玩法:老師發出指令,要求幼兒根據指令來完成任務,「摸摸**物品跑回來」,「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右耳朵」,「向前跳三步,往後退五步」等。這類游戲需要幼兒在傾聽的同時還要正確判斷做出反應,帶有挑戰性,頗受幼兒喜愛。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具體情況,我們在活動中循序漸進地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分步驟、有重點地訓練,培養幼兒耐心聽、細心聽、善於聽、喜歡聽,同時與說的能力培養結合起來,使他們傾聽的專注性、堅持性、持續性得到發展,從而保證教學活動有序開展。
二、注重引導,提高有序的操作能力
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操作」。 兒童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操作活動不但能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使幼兒在自主、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技能,而且對於促進幼兒邏輯思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發現:幼兒只有在有序的狀態下進行操作,才能對材料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一)有序地操作材料
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藝術性的語言指導能使幼兒形象地了解操作的順序和方法,從而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主動探索、有序操作的活動中來。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思維(或者行動)特點,我們在語言指導方面各有側重點:小班注重形象性,中班注重層次性,大班注重條理性。
如:小班美術活動中,為了讓幼兒學會在輪廓線內順著一個方向塗色、塗滿、不塗出輪廓線外,我們用「油畫棒寶寶溜冰」或「給小動物、水果娃娃穿衣服」等方法,使幼兒較好地掌握塗色的方法和順序。
小班幼兒初次接觸繪本,還沒掌握按序翻書的技能,我們指導幼兒:書就像一列小火車,書的封面是火車頭。書裡面是一頁一頁的,就像許多小車廂,車廂里藏著很多秘密呢!我們把書一頁一頁地翻著看,就會發現書里有很多有趣的事兒,這就是車廂里的秘密。最後,把車子的「後門」(封底)關上,一本書就看好了。同時,我們還編了形象的兒歌:小小圖書真神奇,前封面,後封底,一頁一頁翻過去,有趣的事兒在書里。用兒歌配以簡單的動作,幫助幼兒學習有序翻看圖書,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有序地取放材料
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常需要做很多的准備工作,如:繪畫活動前准備顏料、彩筆、畫紙;手工活動時人手一份剪刀、漿糊;閱讀活動時要准備圖書;科學活動准備操作材料等等。活動過程中需要分發材料,活動結束後還需要進行收拾和整理。為了保證活動效率,避免消極等待,幼兒必需要學會有序地取放材料。
1.借用標記,按序取放
圖示法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容易引起幼兒注意,便於幼兒領會,有利於幼兒記住。
我們與幼兒一起設計了很多標記,如顏色標記、圖形標記等,貼在水彩筆盒子和櫃子上,讓幼兒看著標記一一對應,學會按序整理。到了中大班,幼兒的認知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使用的標記范圍就更廣了,我們採用了數字標記、漢字標記、幾何圖形或者直接寫上物品名稱、幼兒的姓名等,讓幼兒看著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取放材料。
2.依次傳遞,迅速取放
為了保證教學環節緊湊、有效地進行,我們還讓幼兒學會依次傳遞材料。
如數學活動中,當幼兒的座位呈縱向六組排列時,我們老師做「火車頭」,小朋友做「車廂」,請「車廂」一節一節開動,練習從前往後或從後往前傳遞圖書、畫冊等材料;音樂活動中,當幼兒的座位是半圓形時,請幼兒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一個接一個傳遞打擊樂器,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加快了取放速度,還鍛煉了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協調能力。
3.任用「組長」,積極取放
幼兒喜歡為集體服務,更喜歡做老師的小幫手。老師們採用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輪流擔任「小組長」的方式,請他們協助老師做好集體活動前的准備工作和活動後的整理工作,幼兒很樂意參加。分組活動時,由「小組長」按序分發一部分操作材料,帶領小組成員參與活動,活動結束後,「小組長」安排大家一起收拾材料,孩子們都積極參加。時間久了,集體活動的秩序就大有改觀。「小組長」的任用既激發了幼兒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學會合理取放材料,還培養了幼兒為同伴、集體服務的意識。
三、科學組織,保證空間的合理共享
集體活動一般是在有限的環境和空間內面向全體幼兒進行的。由於幼兒的空間知覺和空間辨認能力較弱,他們在集體活動中由於不會合理利用空間,經常會發生碰撞、擁擠等無序現象。這既影響了幼兒的情緒,又干擾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因此,培養幼兒的空間秩序感,發展幼兒與他人共享空間的意識和能力,發展幼兒在運動過程中的快速調控反應能力就顯得很重要了。
(一)藉助參照物,合理分享固定空間
在集體活動時,我們會根據活動的需要,組織幼兒圍坐成半圓形、馬蹄形、直線形等,這樣的坐位既是為了便於教師指導、觀察幼兒,同時幼兒也能自如地活動、游戲。
在小班時,由於他們的空間知覺發展不完善,我們藉助固定的點和線,以此為目標,幫助幼兒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如音樂活動中,教師請幼兒兩兩相對做律動,為了幫助幼兒快速找到自己的朋友,教師分別請男小朋友站到綠點上,面朝圓圈上站好,女小朋友站在紅點上,和一個男孩子面對面。這樣,幼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同伴。中班時,我們利用地面的直線或周圍環境中的物品,如操場上的大樹、籃球架或教室里的黑板、鋼琴等作為參照物,引導幼兒迅速找到合適的位置。到了大班,幼兒的理解能力和空間知覺都有所發展,我們便取消外部條件的幫助,常藉助語言指令發出提示:「你可以選擇喜歡的小夥伴和他坐在一起游戲,但不能碰撞到別人!」或者引導他們用目測的方法找到合適的位置,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幼兒共享有限的空間帶來的快樂。
(二)巧妙引導,合理使用自由空間
當幼兒參與集體游戲時,需要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能夠與不同的夥伴交往和合作。但是在游戲中有些幼兒因交往得不到滿足,或因不會及時避讓,常會與同伴發生碰撞、擁擠,影響了游戲秩序。
因此,當幼兒因交往發生問題時,我們首先帶領幼兒討論:在游戲中怎樣才能順利找到好朋友?結合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幼兒通過交流,得出:在游戲中要想找到好朋友一起玩,首先要有禮貌,學會與別人友好協商,其次要遵守集體規則,這樣別人才願意和你合作游戲。為了教會幼兒學習避讓,避免碰撞,我們常在幼兒集體活動前先規定一個合理、安全的空間范圍,讓每一個幼兒都在教師的視線內。
如玩體育游戲「揪尾巴」時,我們要求幼兒在畫有跑道線的范圍內自由活動,玩音樂游戲《熊和兔子》時,要求幼兒在圓圈線內自由活動等,這樣既便於我們及時觀察和指導幼兒,也可以隨時注意幼兒的安全。其次,我們要求幼兒做動作時不影響他人,也不讓他人影響自己,學會避讓和保護自己。如小班體育游戲「戰勝灰太狼」中,活動開始部分「小羊羊」跟著「媽媽」出來,一窩蜂地擁擠到一起,這時,「媽媽」舉起手臂,一邊轉,一邊帶著幼兒念起兒歌:手插腰,慢慢轉,不要碰到好夥伴;手伸平,慢慢轉,不要碰到好夥伴;慢慢轉,慢慢轉,碰到朋友讓一讓。兒歌念完了,幼兒也找到了合適的位置,活動順利有序進行,充分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閱讀全文

與大班科學集體備課記錄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