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14廣東卷語文試題及答案

2014廣東卷語文試題及答案

發布時間:2021-01-29 11:02:28

① 2011高考語文試題廣東卷詳細答案

10.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7分)
減字木蘭花
蘇 軾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等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1)詞中所寫的春天的最美好時節是什麼時候?為什麼?結合詞中的描寫簡要說明。(3分)
【答案】早春(初春)。從「鶯初解語」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特點可以看出。(黃鶯才剛剛懂得開口唱幾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剛剛下著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剛剛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覺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遠遠望去,才發現有一層的嫩綠鋪在地面。詩人所寫的這些景物都獨具初春的特點。)(寫出「早春」,1分;結合詞中的描寫簡要說明,2分)
(2)結合全詞,簡要分析詞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在作者眼中,早春顯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應該倍加珍惜。花還沒有開放人就會老去,時光易逝,不要等春天過去後悔,因而不要浪費時光,要在這個時候「醉倒」。表達了對早春的喜愛,把握青春年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不要虛度人生、錯過大好青春年華的感情,同時也表達出一種及時行樂,不要到年老時後悔顛倒、無所作為的思想感情。
(指明詩人的思想感情和結合全詞簡要分析,各2分)
【詩詞淺析】
這首詞的大意可以結合韓愈的《早春》來理解:「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不過蘇軾也真是偷懶,一首當中差不多有一半化用或者直接引用韓愈的詩,只有下闋表達了自己的一點思想感情。
整首詩可以這樣解:「黃鶯才剛剛懂得開口唱幾句春天的歌,這是一年當中春色最好的時候吧。天空下著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剛剛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覺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遙遠望去,才發現有一層的綠鋪在地面。 不要推辭會醉倒在這個季節。花是不經開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濃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時再觸目傷懷,你我顛倒唏噓、百般感慨在紅英凋零、綠苔如茵之間。」
如果把春天分成早春、陽春、晚春的話,那麼在花開花落的特徵上,與人生的興衰就有可比性。根據韓愈的意思,早春顯然是春天中最好的時令,蘇軾採用了這一說,並且說要在這個時候「醉倒」,不要等待落花時節,觸目傷懷,顛之倒之。那麼,我們可以揣測:趁年輕時瀟灑走一回,及時把握青春年華,珍惜一生 中最好的時光,及時行樂,不要到年老時後悔顛倒,無所作為,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了。

② 2010年廣東高考語文試卷答案

1、B 2、C 3、A 4、D 5、B 6、B 7、D 8、C 9.(1)諸將已得宋忠/頗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諂諛奸惡/貨賂得官/才掌兵柄/便爾驕縱/此輩熒惑小人/視之如狐鼠耳/區區勝之/何足喜也/諸將咸頓首稱善 (2)①翻譯:而今上天把(居庸關)授予我們,不可以(再)丟失。②皇上指揮軍隊度過黃河,吶喊(著)直接沖擊宋忠的軍陣。10.(1)隔,隔斷、阻隔之意。詩人身處江西,目光被樹阻隔而難望見江東。同時,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東。一語雙關,增強於江東留戀之情。(2)上片:詞人觸景生情,實寫江邊目光阻隔感受,虛寫夢中回到江東。抒發不忍離去之愁。下片:詞人實寫燈下寫書信,虛寫希望大雁捎帶思念,卻是節令已過。流露濃重的牽掛不舍愁緒及深深的無奈之情。11.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12、AD13、C14、答:劃線句為兩句。第1句,強調表演要重視我化為非我,要把握具體形象的反映特點。第2句,強調在表演中,在非我中要有我,要有鮮明的個人的愛憎情感。15、答:創作和欣賞都需要不可無我的體驗過程。一,創作角度:藝術活動要表現創作者要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現對客觀現實的態度,要影響現實改造現實。
二、欣賞角度:發現藝術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聯系,找回自我,擁有個人的獨立的態度,顯示鮮明個性。16、答:1,妻子發現丈夫凌晨在廚房。1分2,妻子仔細觀察後發現丈夫偷麵包。1分3廚房對話中,妻子沒有揭穿丈夫的謊言。1分4,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麵包勻給丈夫。1分
17、答:第1句,語言和動作的描寫。表現了丈夫尋找借口意欲掩蓋真相的心理。2分
第2句,與第1句內容上重復,體現了丈夫內心的慌張與不安。
第3句,動作描寫。「頭深深埋下去」說明丈夫不敢面對妻子。體現了丈夫矛盾心理。一方面,知道妻子確實會吃不飽。另一方面,如果不接受妻子麵包,自己又飢餓難忍。3分
18、答:小說通過飢荒中妻子維護丈夫尊嚴並為他省下口糧的小故事,不但表現了患難與共的真情,也歌頌了二戰後飢荒中,人們互相砥礪互相關愛的精神。
分析:第二段中,妻子已經很明確判斷出丈夫偷了麵包,但她並沒有明言。
丈夫在被窩中吃麵包,妻子可以安然入睡,也體現了她對丈夫深摯的愛。
最後妻子以謊話對謊話,更能體現她對家人和家的深沉的愛。
19、答:第1句,擬人1分。賦予陽光、水等人的委屈情態,生動鮮明的表現了人們對新能源認識的局限。1分
第2句,反問1分。增強語氣,再次強調應該正確認識並充分利用好新能源。1分
第3句,排比1分,增強氣勢,突出新能源發展受限制的現實原因。1分
20、答:作用為承上啟下1分。承上指法拉第剛發現電磁感應時不被人理解,和現在新能源現狀接近。2分
啟下則為,電力現在對人類的貢獻預示著新能源會帶給人類美好的未來。2分
21、答:標題含義為,人類通過立法來保護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2分
文章主要從新能源現狀即為新能源立法的原因和2分
立法的意義兩大角度論述。其中,現狀包括人們對新能源認識有限和新能源開發利用上受限制。
22、這個活動中心隨著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轉移到了英國,它的標志是牛頓對微積分的研究及牛頓學派的學術成就。其後,受18世紀大革命的影響,加上蒙日對微分幾何的貢獻和蒙日學派的研究成果,法國成為數學活動中心。
23、感謝高一2班的精彩表演。是啊,我們知道,封建傳統禮教的一統天下無疑是焦、劉悲劇的根本原因。下面我們就來欣賞民主思想和封建傳統出現斗爭的一出作品。有請高二5班為我們帶來《雷雨》!
作文:是夢境與我為鄰
那是我一直在尋覓著一種意境,一恍然見到的燈火闌珊處的身影。似乎是醉酒李白眯著惺忪的雙眼大吼「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豪情萬丈;又好像白樂天筆下「回眸一笑百媚生,後宮粉黛無顏色」的楊玉環般裊娜多情;或者又是易安的那絲絲離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無奈薄涼。
偶爾會坐在書房,捧上一闋詞,讓鼻翼間充斥這茉莉花的芳香。半閉著目,就彷彿完全沉醉。那似真似假的夢境里有的是《飲水詞》中納蘭容若對她妻子的纏綿悱惻,又有著《漱玉詞》里李清照的那份凄凄慘慘戚戚,曾幾何時也看到了曹雪芹那滿紙荒唐言中的一摸辛酸淚啊。我不禁夢得痴了,在夢中跌宕起伏,體驗人生如南柯一夢。看那些詩人們,流著眼淚笑、皺著眉頭忘,最後終究只留下了這幾行墨跡蔓延。直至我們的心底。
我夢到了,夢到李白在我夢境中撒潑。在牡丹擁簇的亭台樓榭里,他命力士脫鞋,國舅磨墨,卻寫下「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在柳條微撫的春風中,他雙眼垂淚,無語凝噎,嘆息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又在皎皎的明月下,他高舉酒杯,對影空自憐,只得哀傷著「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便是愛著他這份率性大方,那一襲白衣、或大氣或清雅;那一樽清酒、也被一句「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寫到淋漓了。我便在夢境里,看透了他的紅塵夢,不過是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可我心中卻泛起了一絲狂放後的凄涼。
我夢到了,夢到蘇東坡在我夢境里的那略一皺眉。是初來黃州任知府時,滿目的荒蕪也敵不過心底的荒涼的那點心酸,是「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的凄涼;是東坡心傲時犯下的「烏台詩案」,其實錯的並不是那句「明月枝頭鳴,黃狗卧花心」的荒唐,而是一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無奈;又或許,那皺眉是為了他那識詞達意的「如夫人」,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道盡了心中的悲切。我看到的他,是「永不背叛感覺」的性情中人,又何嘗不是橫絕百年的男子,天資卓絕的才人,最後、不也是釋然了,不然、如何唱出「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淡然超曠。他的一生,是一隻荊棘鳥,最後用最痛來換取所有的最美好。
我還夢到了,夢到了易安居士的一顰一笑,是她「驚起一灘鷗鷺」的無措,也是「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的無奈與荒涼;我也夢到了,夢到那千古情皇李後主的那一聲輕嘆,那句「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的香艷,又或許是「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那份落寞。
我在夢境中,體會著人生苦短,看他們「今朝有酒今朝醉」,看她們「女為悅己者容」,看他們冷暖自知,看他們……
是夢境與我為鄰。

③ 2008年高考語文試卷廣東卷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參考答案(僅供參考)

1.D(A項分別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項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項yì/yì tī/tí mǒ/mā;D項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2.D(A扣人心弦: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B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群眾普遍不滿。義無反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回顧;怒形於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3.B(A「反而」使用不當;C「改善」缺賓語,在「缺乏」後缺增加「情況」;D句式雜糅,「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改為「都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或「都是靠電磁力來實現的」。

4.B(按總分結構排序。)

5.C(A應為「賑濟」;B應為「抓獲、扣留、收監」;D應為「高興地降服」)

6.A(A於是、就;趁機。B跟、同。介詞。C來、用來。連詞。D到。介詞。)

7.B(「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8.C(A「厲武將軍」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訪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賞識」並非因「蒙冤不會忍氣吞聲」,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採納」誤解為「收集糧食等軍需品」。)

9.訪練兵簡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於撫納士眾 / 皆為致死 / 聞敦有不臣之心 / 訪恆切齒 / 敦雖懷逆謀 / 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翻譯(1)當時陶侃擔任閑官,周訪舉薦他做主簿的官職,與他結為好友,並把女兒嫁給陶侃的兒子陶瞻。

(2)人們往往有一些優點,很少不自己稱贊自己的,你的功勞那麼大,卻沒有說一句,這是為什麼呢?

10.(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

(2)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范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11(1)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3)醉里挑燈看劍 沙場秋點兵

(4)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12.C、D(C項信息來源於第2段,「全靠讀者的思考與聯想來完成」與文中「在凝神注視梅花時,你可以將全副精神專注於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視一幅梅花畫似的,無暇思索它的意義或是它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時你仍有所覺,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現的『意象』。這種『覺』就是克羅齊所說的『直覺』」不符;D項「而非艱苦思索的結果」與原文第4段中的靈感是「都常須經過艱苦思索……」相悖。評分標准:多選、錯選的不給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的給2分)

13.C(判斷此題主要來自第3段內容。A項「注意到了韻腳變化和重章疊唱的特點」,B項的「領悟到了詩人當時的志向與理想」,D項的「體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積淀」,都屬於「名理的知」。

14.正確。因為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靠的是「直覺的知」,讀者要將全副精神專注於詩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覺中形成獨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詩的境界」。(主要信息來自於第4、5兩段。)

15.從「見」升華為「詩的境界」需要用「直覺」見出來,經過思考之後,豁然貫通,「詩的境界就會像靈光一現似的突現在眼前。

16.首先父親需要我替他送食物,我是父親的精神理解者和支持者,我還是父親理想的繼承者,所以孤獨的父親需要我。

17.母親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她對父親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親的行動後,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遠別回來。」對於父親的舉動,她覺得羞辱。但對父親,她雖不理解,在物質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見她是一個善良勤勞想過幸福生活但又守舊的家庭婦女。

18.如果說「河的第三條岸」是「父親」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對「父親」的這種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現在樂意跟隨父親一起上船;在父親需要的時候幫助你「偷」食物;當全家人都走了我還在默默地守護著父親,說「無論何時,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為了追求而去,當父親接受你的提議後,我渾身戰栗,害怕極了,甚至「發瘋似的逃掉」,把父親看作是「另一個世界來的人」。

19.「從某種本質意義上說,我們不能聲稱自己取得了什麼進步」指的是生長和繁衍的技術基本沒有變。「我們在其他方面卻取得了進步」指的是我們從那一個古老的分子至今,我們真的已經走得很遠了。(抓住語句在段中的前後文去理解句子的含義。)

20.「慘淡經營」移用手法,把用於人的詞語用到細胞的演變上,生動形象。「讓進」一詞把分子演進過程用擬人化的手法表達出來,形象生動。「白搭」是口語化的語言,明白自然地把某些科學家的不出錯誤的研究加以諷刺。「玩意兒」也是口語化的語言,同樣清楚明白地說明了「完美無瑕的一模一樣的復本」的分子。(抓住科普小品的語言特點進行說明,可分為生動形象、口語化。)

21.「絕妙的錯誤」指的是DNA的演變過程,在不斷的「錯誤」中由單細胞生物逐漸形成不同的生物。之所以稱為「錯誤」是指演變過程中「每一個突變都是某種隨機的全然自發的意外」,比如「在進化路上的某處,核苷酸旁移,讓進了新成員;也可能還有病毒遷移進來,隨身帶來一些小小的異己的基因組;還有來自太陽或外層空間的輻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縫,於是就孕育出人類」這些錯誤。說錯誤是「絕妙」的主要是說這一個個的意外錯誤,才成就了今天的生物。所以標題取名為「絕妙的錯誤」。

22.第一方面:對知識的獲取滿足於感性的把握。第二方面:陰柔之風過盛,陽剛之氣不足。(或具有很強獵奇心理,對歷史缺乏興趣。)第三方面:滿足於傳統,忘記了開新。(或閱讀過於功利,影響年輕一代。)

23.可從小孩的角度也可從婦女(或媽媽)的角度,只要圍繞「情深」書寫,運用兩種以上的修辭方法,鮮明生動即可得滿分。

24.(略)

④ 求高考語文廣東卷答案及解釋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解析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的讀音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A、滋潤/蘊含 贍養/瞻仰 調試/調和
B、對峙/嗜好 竣工/英俊 強迫/倔強
C、造詣/逃逸 堤岸/提拔 抹黑/抹布
D、湖畔/裝扮 慪氣/樞紐 阻塞/邊塞
【標准答案】.D
【試題解析】 本題主要考察字音,這是基礎,(A項分別是rùn/yùn shàn/zhān tiáo/ tiáo;B項zhì/shì jùn/jùn qiǎng/jiàng;C項yì/yì tī/tí mǒ/mā;D項pàn/bàn òu/shū sè/sài)
【高考考點】 對新課標所要求的注音要求掌握!!
【易錯提醒】 A項和B 項考生容易判錯!!
【試題解析】 A扣人心弦:形容詩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動;B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群眾普遍不滿。義無反顧: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回顧;怒形於色:內心的憤怒在臉上顯露出來。
【高考考點】成語是基礎!
【易錯提醒】對成語也是不能理解!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對這部小說的人物塑造,作者沒有很好地深人生活、體驗生活,憑主觀想像加了一些不恰當的情節,反而大大減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煨桑是一種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著固定的儀式:先把柏樹枝和香草堆在山頭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間放上糌粑或五穀,然後灑上幾滴水,點燃以祭祀神靈。
C、我們平時所用的調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鈣、磷、鐵和維生素B等成分,被皮膚吸收後可以改善面部皮膚營養缺乏。
D、高速磁懸浮列車沒有輪子和傳動機構,運行時與軌道不完全接觸,列車的懸浮、驅動、導向和制動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
【標准答案】D
【試題解析】A「反而」使用不當;C「改善」缺賓語,在「缺乏」後缺增加「情況」;D句式雜糅,「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改為「都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或「都是靠電磁力來實現的」。
【高考考點】 病句的基本類型
【易錯提醒】病句不能改出!
4、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禹貢》主要以山脈、河流和海洋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區分為九州,不受當時諸侯割據形勢的局限,把廣大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分別闡述九州的山川、湖澤、土壤、物產等,是自然區劃思想的萌芽。
【試題解析】 (按總分結構排序。)
【高考考點】對語言的感知能力!!
【易錯提醒】不知怎麼排!!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周訪字士達,本汝南安城人也。漢末避地江南,至訪四世。吳平,因家廬江尋陽焉。訪少沉毅,謙而能讓,果於斷割,周窮振乏,家無余財。為縣功曹,時陶侃為散吏①,訪薦為主簿,相與結友,以女妻侃子瞻。訪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參鎮東軍事。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十人皆散走,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尋以為揚烈將軍,討華軼。所統厲武將軍丁乾與軼所統武昌太守馮逸交通,訪收斬之。逸來攻訪,訪率眾擊破之。軼將周廣燒城以應訪,軼眾潰,遂平江州。
帝以訪為振武將軍,命訪與諸軍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軍船艦,訪作長岐棖以距之,桔槔不得為害。訪復以舟師造湘城,軍達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訪步上柴桑,偷渡,與賊戰,斬首數百。賊退保廬陵,復圍弘於廬陵。弘大擲寶物於城外,軍人競拾之,弘因陣亂突圍而出。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擊,又破之,奔於臨賀。帝又進訪龍驤將軍。
訪既在襄陽,務農訓卒,勤於採納。王敦患之,而憚其強,不敢有異。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智勇過人,為中興名將。性謙虛,未嘗論功伐。或問訪曰:「人有小善,鮮不自稱。卿功勛如此,而無一言,何也?」訪曰:「將士用傘,訪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訪練兵簡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於撫納士眾皆為致死聞敦有不臣之心訪恆切齒敦雖懷逆謀故終訪之世未敢為非
(選自《晉書?周訪傳》,有刪改)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周窮振乏,家無余財 振作
B、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 收留
C、訪復以舟師造湘城 前往
D、訪威風既著,遠近悅服 愉快
【標准答案】C
【試題解析】(A應為「賑濟」;B應為「抓獲、扣留、收監」;D應為「高興地降服」)
【高考考點】文言基本解釋!!
【高考考點】對文言的感知能力!!
7、下列各句中的「之」,屬於代詞作前置賓語的一項是 (3分)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
C、訪率軍追之,獲鞍馬鎧杖不可勝數
D、將士用命,訪何功之有
【標准答案】B
【試題解析】「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高考考點】文言基本解釋!!
【易錯提醒】文言基本解釋!!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周訪功績卓著,曾先後被朝廷授予揚烈將軍、厲武將軍、龍驤將軍等職務,成為一代名將。
B、周訪性格剛強,一旦蒙冤決不會忍氣吞聲。為此,他深受皇帝賞識,並得到了獎勵提拔。
C、在討伐敵人的戰斗中,周訪親臨前線指揮。他既英勇果斷,又能隨機應變,因而屢戰屢勝。
D、在襄陽時,周訪重視生產、軍訓,勤於收集糧食等軍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

【標准答案】C
【試題解析】A「厲武將軍」是丁乾的官名,而非元帝所封周訪的官名。B文中「被皇帝賞識」並非因「蒙冤不會忍氣吞聲」,文中指的是「帝不罪之」。D把「採納」誤解為「收集糧食等軍需品」。)
【高考考點】文言整體感知!!
9、斷句和翻譯。(10分)
⑴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斷句。(4分)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更憑青女①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注]①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這兩首詩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麼自然屬性?都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2分)
⑵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麼不同?(5分)
【試題解析】(1)描述了木芙蓉開花的自然屬性。運用了擬人手法。
(2)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任由風吹雨打的形象;范詩寫的木芙蓉孤苦、心酸,處境凄涼,但作者並沒有把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閑適之士的豪邁與大度的形象,後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境中的樂觀者形象。
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則按前3題計分)(6分)
⑴吾嘗終日而思矣, ;吾嘗跛而望矣, 。
(《荀子?勸學》)
⑵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 。
(李商隱《錦瑟》)
⑶ ,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
(辛棄疾《破陣子》)
⑷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 。(蘇軾《赤壁賦》)

【試題解析】(11.(1)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2)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3)醉里挑燈看劍 沙場秋點兵
(4)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詩與直覺 朱光潛
無論是欣賞或是創造,都必須見到一種詩的境界。這里「見」字最緊要。凡所見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詩的境界。一種境界是否能成為詩的境界,全靠「見」的作用如何。
詩的「見」必為「直覺」。有「見」即有「覺」,覺可為「直覺」,亦可為「知覺」。直覺必須是對於個別事物的知,「知覺」必須是對於諸事物中關系的知,亦稱「名理的知」。例如,看見一株梅花,你覺得「這是梅花」,「它是冬天開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來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覺到的是梅花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就是它的「意義」。意義都從關系見出,了解意義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為B」公式表示出來。認識A為B,便是知覺A,便是把所覺對象A歸納到一個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無意義,必須與B、C等發生關系才有意義。我們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須把A當作一塊踏腳石,跳到與A有關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覺對象除開它的意義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視梅花時,你可以將全副精神專注於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視一幅梅花畫似的,無暇思索它的意義或是它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時你仍有所覺,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現的「意象」。這種「覺」就是克羅齊所說的「直覺」。
詩的境界是用「直覺」見出來的,它是「直覺的知」的內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內容。比如說崔顥的《長干曲》,你必須在一頃刻中把它所寫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鮮的圖畫,或是一幕生動的戲劇,讓它籠罩住你的全部意識,使你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玩味它,以至於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暫時忘去。在這一頃刻中你不能同時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絕」、「它用平聲韻」、「橫塘是某處地名」、「我自己曾經被一位不相識的人認為同鄉」之類的聯想。這些聯想一發生,你立刻就從詩的境界遷移到名理世界和實際世界了。
這番話並非否認思考和聯想對於詩的重要。作詩和讀詩,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聯想,甚至於思考愈周密,詩的境界愈深刻;聯想愈豐富,詩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聯想時,你的心思在旁馳博騖,決不能同時直覺到完整的詩的境界。思想與聯想只是一種醞釀工作。直覺的知常進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釀成直覺的知,但決不能同時進行,因為心本無二用,而直覺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視。讀一首詩和作一首詩都常須經過艱苦思索,思索之後,一旦豁然貫通,全詩的境界於是像靈光一現似的突現在眼前,使人心曠神怡,忘懷一切。這種現象通常被人稱為「靈感」。詩的境界的突現都起於靈感。靈感亦並無神秘之處,它就是直覺,就是「想像」,也就是禪家所謂的「悟」。
一個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覺中成為一個獨立自足的意象,那就還沒有完整的形象,就還不成為詩的境界。一首詩如果不能令人當作一個獨立自足的意象看,那還有蕪雜湊塞或空虛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詩。古典派學者向來主張藝術須有「整一」,實在有一個深埋在裡面,就是要使在讀者心中能成為一種完整的獨立自足的境界。 (本文有刪改)
13、下面對詩的賞析,符合「直覺的知」的一項是 (3分)
A、在欣賞《詩經?蒹葭》時,注意到了韻腳變化和重章疊唱的特點。
B、在欣賞曹操《觀滄海》時,領悟到了詩人當時的志向與理想。
C、在欣賞杜甫《望岳》時,感覺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偉壯麗。
D、在欣賞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時,體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積淀。
【試題解析】12.C、D(C項信息來源於第2段,「全靠讀者的思考與聯想來完成」與文中「在凝神注視梅花時,你可以將全副精神專注於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視一幅梅花畫似的,無暇思索它的意義或是它與其他事物的關系。這時你仍有所覺,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現的『意象』。這種『覺』就是克羅齊所說的『直覺』」不符;D項「而非艱苦思索的結果」與原文第4段中的靈感是「都常須經過艱苦思索……」相悖。評分標准:多選、錯選的不給分,只選一項且正確的給2分)
13.C(判斷此題主要來自第3段內容。A項「注意到了韻腳變化和重章疊唱的特點」,B項的「領悟到了詩人當時的志向與理想」,D項的「體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積淀」,都屬於「名理的知」。
14、在「詩的境界」形成的過程中,只能有「直覺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這種說法正確嗎?為什麼?(4分)
15、「見」升華為「詩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內容?(4分)

【試題解析】14.正確。因為在欣賞詩歌的過程中,靠的是「直覺的知」,讀者要將全副精神專注於詩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覺中形成獨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詩的境界」。(主要信息來自於第4、5兩段。)

⑤ 2010年廣東高考語文卷,附有詳細答案,謝謝。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語 文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皎潔/打攪 業績/污漬 纖維/纖夫
B.效仿/發酵 空曠/粗獷 盛開/盛飯
C.隱瞞/蠻橫 挑釁/撫恤 埋伏/埋怨
D.市儈/反饋 瀕臨/頻繁 辟謠/精闢
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事
中國歷代文人視為至寶的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它們雖然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但殊途同歸。它們在藝術創作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中國古代書畫藝術的神韻,記錄了歲月的斗轉星移,體現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它們並沒有因為現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囂塵上而銷聲匿跡,而是繼續在書畫藝術中展示著華夏民族的質朴和靈動。
A.殊途同歸 B.斗轉星移 C.甚囂塵上 D.銷聲匿跡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讓膚色不同、語言不同的人們在這樣一個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尋找答案。
B.「低碳生活」這一理念,經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的成功和失敗的實踐,無可爭辯地證實了這一理念的正確。
C.劉老先生熱心支持家鄉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業。他這次返鄉,主動提出要與部分福利院參加高考的孤兒合影留念。
D.成千上萬的亞運志願者都在忙碌著,他們在共同努力,完成舉辦一次令亞洲乃至世界都矚目的文明亞運的理想。
4.依次填入下面的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作品的獨創性亦稱作品的原創性,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創作活動產生了作品。 。 。二是作品表現出作者的個性特點。
。不同的人對同一題材的創作也是常見現象。 。
作品的獨創性是針對作品的表達形式而言,並不延及作品的主題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煉、加工的社會生活本身。 。
① 只要是獨立創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題材,也會產生出與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達特徵
② 作者運用自己獨到的眼光、技巧,獨立地選擇了自己滿意的色彩、旋律、動作、語言等,形成對自己的思想、觀點、感情的表達形式
③ 作者的創作活動表現為對素材的取捨、運用、素材是構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
④ 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獨立創作的,必然表現出與他人不同的個性特點
⑤ 任何人的創作都離不開對前人文明成果的傳承、借鑒,也離不開時代人的互相影響
A.②①⑤③④ B.②④③①⑤ C.③②⑤④① D.③④②⑤①

二 、本大題7小題 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丁丑,俞瑱在居庸關剽掠,居民竊走來告。上①曰:「居庸關山路險峻,北平之襟喉, 百人守之,萬夫莫窺。今俞瑱得之,利為彼有,勢在必取。譬之人家後戶,豈容棄與寇盜?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縱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後難取也。」 乃命徐安往討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懷來,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賊知固結人心,謹守是關,雖欲取之,豈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吳玉守之。
上語諸將曰:「宋忠擁兵懷來,居庸關有必爭之勢, 因其未至,可先擊之。」諸將皆曰:「賊眾我寡,難與爭鋒,擊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賊眾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輕躁寡謀,狠愎自用,乘其未定,擊之必破。」
癸未,上率馬步精銳八千,卷甲而進。甲申,至懷來。先是,獲賊間諜,言宋忠誑北平將士雲:「降家皆為上所殺,委屍填滿溝壑,宜為報仇。將士聞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為前鋒,用其舊日旗幟。眾遙見旗幟,識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無恙,是宋都督誑我也,幾為所誤。」遂倒戈來歸。宋忠余眾,倉皇列陣,未成,上麾師渡河,鼓噪直沖其陣,宋忠大敗,奔入城。我師乘之而入,宋忠匿於廁,搜獲之。並擒俞瑱,斬孫泰於陣,余眾悉降。
諸將已得宋忠頗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給諂諛奸惡貨賂得官才掌兵柄便爾驕縱此輩熒惑小人視之如狐鼠耳區區勝之何足 喜也諸將咸頓首稱善
(選自明•謝眞《後鑒錄》卷下,有刪改)
【注】① 上:指皇上 朱棣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上語諸將曰… 談論
B.委屍填滿溝壑 放置
C.識其父兄子弟咸在 標志
D.噫!我固無恙 禍患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今俞瑱得之 B. 利為彼有[來源:學科網]
乃令昊玉守之 宜為報仇
C. 降家皆為上所殺 D. 我師乘之而入,宋 忠匿於廁
幾為所誤 斬孫泰於陣,余眾悉降
7.下列各句,都能表現朱棣「料事如神」一組的是 (3分)
①居庸關山路險峻,北平之襟喉 ②譬之人家後戶,豈容棄與寇盜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賊眾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擊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為前鋒,用其舊日旗幟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朱棣深謀遠慮,迅速出擊居庸關,打敗了俞瑱;然後進軍懷來,一舉擊潰敵軍,活捉宋忠、俞瑱。
B. 俞瑱逃亡懷來,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勝追擊,於是分析了敵人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制勝之策。
C.為了穩定軍心,鼓舞士氣, 宋忠用欺騙手段來蒙蔽下屬,但被敵方間諜獲知,最終未達到目的。
D.宋忠失敗的原因在於輕率浮躁,加上計策失當,不少部下臨陣嘩變,以致不堪 一擊,兵敗如山倒。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4分)
諸將已得宋忠頗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給諂諛奸惡貨賂得官才掌兵柄便爾驕縱此輩熒惑小人視之如狐鼠耳區區勝之何足喜也諸將咸頓首稱善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師渡河,鼓噪直沖其陣。
10.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7分)
望江東
黃庭堅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①住。
燈前寫了 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②。又還是、秋將暮。
[注] ①闌:阻隔 ;阻攔。②直饒:縱使。分付:交付。
(1)簡析「隔」字的雙重意蘊。(3分)
(2)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分析這首詞的上片或下片。(4分)
11.補寫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
(1)呼爾與之行,行道之人弗受; , 。(《孟子•告子上》)
(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
(3) , 。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漁家傲》)
(4)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 。(蘇軾《赤壁賦》)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不可無「我」
錢谷融
①藝術活動,不管是創造也好,欣賞也好,總離不開一個「我」。在藝術活動中要是抽去了「我」,抽去了個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為一種藝術活動,也就不會有感染人、影響人的藝術效果了。
② 當然,離不開「我」,並不是只有「我」。「我」,是時時處在「非我」的包圍影響中的「我」。所謂「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圍著「我」的客觀現實。
③ 文學藝術總應該是生活現實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現。但文學藝術的反映,不同於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須是具體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為張三李四,不感受體驗著張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寫不出張三李四來;不使自己融入客觀現實之中,不呼吸著客觀現實的氣息,不感受著客觀現實的脈搏,就寫不出生動的客觀現實來。所以,創作者首先必須要有一個使「我」化為「非我」的過程。
④ 另一方面,文學作品之所以要寫出張三李四等人物來,要反映客觀現實,又不是無所為的,不是為寫張三李四而寫張三李四,為反映客觀現實而反映客觀現實;它是有目的的,它是為感染人、打動人而寫張三李四,為影響現實而反映客觀現實的。所以,藝術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為張三李四,完全沒入客觀現實之中,而一定仍要不失「我」之所以為「我」,要能在對張三李四的描寫中,在對客觀現實的反應中,表現出「我」的鮮明的是非愛憎之感來。所謂要在「非我」之中表現「我」,無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滲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這,我認為正是創作的主要之點。創作者正是為了要表現他對周圍人物、對客觀現實的態度,表現他對社會的歌頌或抗爭,才來進行創作的。所以,在創作活動中 ,決不可無「我」。
⑤ 表演藝術最能說明這種創作的辯證法。俗話說「裝龍像龍,裝虎像虎」。演員演岳飛就應該像岳飛,演秦檜就應該像秦檜。但只是像岳飛像秦檜,而不能也不應該使自己就變成岳飛,變成秦檜。演員不應該完全丟掉自己。他仍應該讓人透過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對他所演的角色的愛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務。
⑥ 對於欣賞者來說,他所面對的是一件藝術品,是一個藝術世界,要能欣賞它,首頁必須走進這個世界中去。不跑進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邊,那是既不能領會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領會作者創作的意圖和甘苦的。但是叫你跑進去,並不就是叫你完全跟著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當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叫你完全聽任作者的擺布,對他所表現的是非愛憎態度表示絕對的順從。而是應該走進這個世界,又不能迷失在這個世界之中,要發現這個藝術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聯系,要能在這個「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來。要對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為,對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愛憎之感,表示出你個人的獨立的態度來,顯示出你的鮮明的個性—「我」來。所以,在欣賞活動中,也不可無「我」。
⑦ 藝術活動不可無「我」這一特點,可以最鮮明地從無論 是創作還是欣賞,都首先要有一個體驗的過程上看出來。對於創作者來說,不但在他提筆之前,必須現有豐富的生活、真切的體驗;就是在他提筆之後,他的思維過程、創作過程,也還同樣是體驗的過程。他必須有一種如同身臨其境、親見其人的感覺,才能進行創作。對於欣賞者來說,他要是不能首先體驗創作者所灌注在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身上的思想感情,他就不能領會欣賞這一作品。而他的領會欣賞的過程,同時也就是體驗的過程,至少是同體驗的過程不可分的。總之,要是沒有真實的體驗,缺乏一種「感同身受」的態度,不把「我」
浸染於其間,那是藝術的門外漢,是及談不上創作,也談不上欣賞的。
(選自《錢谷融文論選》,有刪節)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作答。(12題選對兩項給5分,選對一項給2分,多選不給分)
12. 下列選項中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A.藝術活動中決不可無「我」,所以藝術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現。
B. 對作家來說,作品一藝術形象反映客觀現實,也是在藝術世界中表現「我」。[來源:學&科&網Z&X&X&K]
C. 在藝術欣賞中,對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現的是非愛憎,表示絕對的順從,就是在建立「我。」
D. 在藝術欣賞中,表示出你的獨立思考個愛憎感情,就是從 「非我」世界中找回來「我」。
13.根據文意,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來源:學科網]
A. 為演好孫悟空,演員需要事先觀察並模仿猴子的動作和神態,這是在創作 前的體驗「非我」。
B. 清代一怒子迷戀《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最終抑鬱成疾而死,這是他在心上活動中迷失了「我」。
C. 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欣賞著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D.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敘寫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是創作這在「非我」中表現了「我」。
14. 從藝術活動中,「我」與「非我」關 系的角度,分析第五段畫線部分的內容。(4分)
15.藝術活動中為什麼「不可無『我』」?請從創作和欣賞兩方面回答。(4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做答前,務必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塗與所選題試題組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漏塗、錯塗、多塗的,答案無效。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麵包
沃爾夫岡•波謝特
她突然醒來。兩點半。她尋思,為什麼會突然醒了。哦,原來是這樣!廚房裡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細地聽找廚房裡的聲音,寂靜無聲。太安靜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邊的床,發現是空的。這就是為什麼特別安靜的原因了—沒有他的呼吸聲。她起床,摸索著經過漆黑的房間來到了廚房。在廚房兩人相遇了。表針指著兩點半。她看到櫥櫃邊上有個白的東西。她打開燈。兩人各穿襯衣相對而立。深夜,兩點半。在廚房裡。
在廚房餐桌上是一個盛麵包的盤子。她知道,他切過了麵包。小刀還放在盤子旁邊。桌布上留下了麵包屑。每晚他們就寢時,他總是把桌布弄乾凈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現在桌布上有麵包屑,而且小刀還在那裡。他感到地上的涼氣慢慢傳到她身上。她轉過頭來不再看盤子了。
①「我還以為這里出什麼事了。」他說,並環視了一下廚房四周。
「我也聽見了什麼。」她回答,這時她發現,他夜晚穿著襯衣看起來真是老了。跟他年齡一樣老了。六十三歲。白天他看起來還年輕些。她看起來已經老了,他在想,穿著襯衣
的她看起來相當老了。不過也許是頭發的原因夜裡女人顯老是表現在頭發上。頭發使
人一下變老了。
「你應該穿上鞋子的,這樣光著腳在冷地上你會著涼的。」
她沒有注視他,因為她不願忍受他在三皇,他們結婚三十九年之後他現在撒謊了。
②「我原以為這里有什麼事。」他又說了一遍,又失去了自製,把視線從一個角落移到
另一個角落。
「我也聽到了什麼。於是我想,這里出了什麼事。」
「我也聽見了。不過,大概什麼事也沒有。」
她從桌上拿起盤子,並用手指彈去桌布上的麵包屑。
「沒有,大概沒什麼事。」聽到他不安地在說。
她趕緊幫他說:「過來,大概 是外面有什麼事。」
「走,睡覺去。站在冷地上你會著涼的。」
他向窗戶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點什麼事。我以為是在這里。」
她把手伸向電燈開關。我必須現在就關燈,否則我必定還回去瞧盤子的,她想。我不
能再去瞧那個盤子。「過來,」她說,同時把燈關滅。「這大概是外面有什麼事,刮風時檐
槽嘗嘗碰牆壁。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風時它總是嘩嘩亂響。」
兩人摸著走過黑黢黢的過道來到卧室。兩雙光腳在地板上拍擊作響。
「 是有風,」他說,「已經掛了一整夜了。」當她躺在床上時,她說:「是的,颳了一夜
的風。剛才大概就是檐槽在響。」
「是呀,我剛才還以為是在廚房。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說這話,彷彿已沉入半睡
中。
她注意到,當他撒謊時,聲音多假。
「真冷。」她說,並輕聲地打著哈欠。「」我可鑽被窩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說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呀。「
隨後是寂靜無聲,許多分鍾後她聽到,他在小心、輕聲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勻地
呼吸,使他不致發覺,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節奏均勻,倒使他慢慢進入夢鄉了。
當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時,她分給他四片麵包;平時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說著離開了餐桌。「我吃這麵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
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③他把頭深深埋在盤子上。他沒有抬頭。就在此刻她對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兩片麵包。」他對著盤子在說。
「夠了。晚上我吃麵包消化不好,你吃吧,吃吧!」日1」
過了一會兒,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燈下。
(選自《外國短篇小說百年精華》,包智星 譯)
【注】沃爾夫岡•博歇爾特:西德廢墟文學的先驅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說《麵包》寫的是二戰後人們
在飢荒處境中的生活。
16.請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4分)
17.文中的畫線部分分別表現了丈夫怎樣的心理?(5分)
18.小說的主題是什麼?請結合全文分析。(6分)[來源:學§科§網Z§X§X§K]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
讓法律來保護陽光
梁衡
「中國高度重視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把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2006年1月1日,中國將正式實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國家主席胡錦濤2005年11月7日在國際科再生能源大會上的致辭
什麼是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相對於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這些能源可謂循環往復、取之不竭。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專門立法來保護它們的開發呢?原來這陽光、這風、這些生物等並不自由。我們歌頌陽光的美麗,羨慕風的來去,欣賞生物的多姿,①其實它們受著許多束縛,滿肚子委屈。陽光不遠萬里來到地球,不只是為了紅幾朵花、綠幾棵樹,它還能發電、供熱,能讓汽車跑,能讓電燈亮。科學家說,晴天太陽照著的每一平方米就蘊藏著1千瓦時左右的能量。風兒在地球上飄盪,也不只是為了來一點涼爽、送幾片白帆,它還有更大的力量,卻無用武之地,所有就惱怒、狂躁。你看那台風、颶風、龍卷風是怎樣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類以外還有多種多樣的生物,不過它們只是無奈地獨處,蘭在幽谷無人間,花自飄零水自流,②還有誰知道它們居然蘊藏著豐富的能源呢?
陽光、風、水、生物、地熱、海洋有這么多本事,為什麼不使出來呢?有兩個原因:一是人們的認識所限,有眼不識金鑲玉,輕慢了它們,它們當然就不出力。這好辦,隨著科學的進步,觀念的轉變,會糾正的。二是人們的固執,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續別人用。原來能源一族也和人類社會一樣,新舊之間會明爭暗鬥,搶位置、爭高低,先來的見不得後到的,強勢者擠兌著弱小的,新能源的開發當然要投資,就能源說,何苦呢,照就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開發要成本投入,舊能源說,你看,得不償失!房頂上裝一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和供熱系統,可以供全樓的照明、熱水。③建築商說還得改圖紙,施工隊說太麻煩,物業部門說不美觀。山坡上豎一個風力發電塔就可送電到萬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進設備、培訓技術人員。主持者一想,算了吧,還是到熱電廠買電去。玉米的傳統用途是食用或者當飼料,現在發現可以造酒精,這酒精還能開汽車,玉米稈可以發電。但是將這些理論變為現實有許多風險,誰第一個吃螃蟹?總之,新事頭緒多,舊軌最好循。至於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麼多。一般人管不了,誰來管?國家來管。用什麼方法來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規范所有人的行為,保護人類的長遠利益,於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
1831年,當整個歐洲還在靠油燈、蠟燭照明,靠煤炭取暖時,法拉第把一塊磁鐵投入線圈,電流計上的指針輕輕擺動了一下。他給人表演時,有紳士問:「這有什麼用?」法拉第說:「先生,不用多久,它就會給您交稅的。」現在全世界靠電力生產的財富和稅收早已多得難以統計。為推廣新能源,各國都制定了相關法律。現在陽光、風、生物等新能源才嶄露頭角,就像當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鐵和線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會支持,盼法律保護。打個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護法》一樣,它是專門保護弱者、保護未來、保護人類的長遠利益的。
千百年來,我們都將陽光當作人類自由的象徵,現在突然發現,我們並沒有給陽光自由,發現我們亟須用一部專門的法律來保護陽光的自由。當年 有人問恩格斯說,你和馬克思為之奮斗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樣子?恩格斯回答:「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自有階級社會以來,人類就在為自己爭自由,為社會秩序立法,現在又懂得為自然爭自由,為保護利用自然立法。人類的自由發展應該成為自然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反之,自然的自由發展也是人類自由發展的條件。當陽光、風、各種生物,還有地熱、海洋都自由地迸發它們所有的能量時,人類自己也就獲得了最大的自由。
(選自《梁衡新聞作品導讀》,有刪改)
19.請在畫線部分任選兩處,指出其所用修辭方法,並分析所用修辭方法在文中的表達效果。(4分)
20.作者引用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歷史事實,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麼?請簡要分析。(5分)
21.文章標題「讓法律來保護陽光」的含義是什麼?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的?(6分)

五、本大題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22.近代西方社會發展史表明,數學活動的中心(數學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們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總是與當時政治、文化、經濟發達的中心大致吻合。請根據以下圖表所示的情況,補充下面文段中A、B處空缺的內容。要求:內容完整,語言簡潔,語意連貫。

從15世紀開始,數學活動的中心由於資本主義的萌芽又返移歐洲,並隨著資產階級革命重心的轉移而在歐洲不同國家之間轉移。文藝復興時期,伽利略等人天文計算的成就標志著數學活動中心轉移到了義大利;這個活動中心 ;[來源:Zxxk.Com]
A
數學活動中心。
B
23.某校舉行由學生把所學課文改編成獨幕話劇的演出晚會。下面是這次演出的節目單;
晚會節目單
1.《孔雀東南飛》(原作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 演出:高一(2)班
2.《雷雨》(原作曹禺《雷雨》) 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節目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常常需要在節目之間加上一些銜接的話,以增強晚會的整體感。請你在《孔雀東南飛》與《雷雨》之間,為支持人設計一段這樣的話。要求:所寫內容與串聯的節目密切相關,銜接自然,不少於60字。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你我為鄰,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鄰」無法迴避,卻可有所選擇。
請你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感受,以「與你為鄰」為標題寫一篇文章,自定文體,不少於800字。

⑥ 2014屆廣東省佛山市高三質量檢測(一)語文試卷作文例文

作為高考作文的題型樣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觸、曾經操練的話,回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答實水準的。因為在考你寫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閱讀能力,即對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較之那種類似話題、內容寬泛、只要不超出范圍主題完全可由作者自己掌控的命題作文,材料作文基本能杜絕用所謂以往操練過的不變「經典」來應對萬變考題的套題弊端。

⑦ 2014年高考語文廣東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

我下載 好了

把你郵箱給我~~

這個上面傳不了

接受到了吧 QQ!!!

閱讀全文

與2014廣東卷語文試題及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