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小學語文教學計劃
年 級 五年級 班 級 五(4)
任教老師 趙成強 班級人數 41
內容分析 1.教材特點:(一)專題組元的角度更加靈活多樣。 (二)加強整合的編寫目的更加明確。(三)課文既保留傳統的優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時代感的新課文。(四)強化導學功能,引導學生思考。(五)改進「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六)拓展學習資源,加強課內外語文學習的聯系。
2.知識結構: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我愛閱讀,月是故鄉明,學習說明性文章,生活的啟示,遨遊漢字王國,父母之愛,不忘國恥、振興中華,走近毛澤東。其中第一單元「我愛閱讀」和第五單元「遨遊漢字王國」還安排有不同呈現形式的綜合性學習內容,使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遨遊漢字王國」單元採取了全新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和學習重點。課例由4篇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2篇,略讀課文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將前後課文從內容上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根據教學的需要,在一些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提供課文的背景資料,並豐富學生的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獨立成一個欄目,並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3個欄目組成,其中有2個固定欄目:「交流平台」「日積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兩次,「趣味語文」一次。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32篇。這些課文從精讀、略讀到選讀,按三個層次編排,體現由扶到放的設計思路。本冊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15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為了便於復習檢測,每組課文後安排有「詞語盤點」欄目,包括「讀讀寫寫」「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是由精讀課文中會讀會寫的詞語組成;「讀讀記記」是由精讀和略讀課文中要求認識的詞語組成,只記不寫。另外,教材後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200個;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150個,以供復習、檢測之用。本冊注音有下面幾種情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考慮到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本冊教材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以外的其他部分(如,導語、資料袋、閱讀鏈接、回顧?拓展、選讀課文)中出現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弧標出;多音字隨文注音,用方括弧標出。為了便於識字,課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語言環境中要變調讀出或讀輕聲的字,隨文注音,並在教師教學用書中加以提示。
3.知識內在聯系:加強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系。本冊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安排有「連接語」,有時在略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之間也有「連接語」。這段文字承上啟下,內容突出,過渡自然,明確提示了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體現由精讀到略讀的閱讀訓練過程,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的整體感更強。
學生分析 五年級共有學生41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18人。學生的年齡大部分在11歲左右,年齡結構比較正常,男女生比例均衡。但部分學生基礎較差,不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自律性差,上課好動,喜歡說話等。本人自從接手任教該班,就半年多的觀察和了解,在以下幾個方面積累了一點素材,現逐一分析如下:
一、道德品質。本班學生總體來說,大部分學生活潑、機靈,待人有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打招呼問好,同學之間也團結友愛,極少有打架鬧事的事件發生,也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老師的教育能虛心接受,知錯就改。
二、紀律方面。五年級整體紀律較好,課桌椅擺放整齊;課堂上能專心聽講,,上課說話的人較少,,少數學生坐不住,不是站起來,就是趴在桌子上,或用膝蓋跪在椅子上,到處轉動和同桌或後面的同學說話。就以上的情況來看,主要是五年級這一階段學生本身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五年級孩子大部分在11歲左右,身心的發育成長造成了他們的一些外部表現:好動,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除此之外,老師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因素。當講授的內容符合他們的口味或興趣濃厚時,也會聚精會神,鴉雀無聲。所以,我們在教學時要注意教育引導,並間隔提醒,讓他們慢慢養成專心的習慣。最主要的還是我們要想方設法讓課堂更生動,更有趣,符合他們的認知特點,對上他們的口味,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到學習上來。從而創造一個安靜、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提高40分鍾的教學效率。
三、學業成績。本班學生在四年級時,整體基礎較好,特別語文成績較突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學生學習熱情較高,但注意力不集中,但學習方法不夠得當,勤奮度不高,有部分學生比較懶惰,家庭作業不能及時完成。就以上情況,除了學生本身的原因外,家庭環境的影響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四、身體狀況。整體來看,本班學生大部分好動,整天蹦蹦跳跳的,身體素質普遍很好。只有少數幾個學生抵抗力較差,愛生點小毛病。,經常感冒請假。五、家庭背景。本班學生家庭背景情況比較單純,大部分學生均來自農村,父母在外打工或商,由爺爺奶奶在家照管。此類型的學生,家長過問極少,只是有時一兩個電話系。
總之,家長對學校的工作比較配合和支持,對孩子的成長也很關心。五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轉折點,無論是課程的調整,還是身心的成長、個性特點的塑造都需要我們細心的去觀察和發現,通過掌握的材料再加以分析,以便指導我們今後工作的開展。
教學目標 本學期學科教學目標
(一)認字200個,會寫150個,會使用字典、詞典,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二)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並體會漢字的優美。
(三)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默讀有一定的速度,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六)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七)學習瀏覽,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八)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5萬字。
(九)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習辯論、演講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范、整潔。
(十一)學寫簡單的讀書筆記、學寫內容梗概。
(十二)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並能策劃簡單的社會活動,學寫活動計劃。
教學策略
識字寫字 五年級上冊的識字都隨課文安排。無論是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都安排了要求認識的字。學生通過前四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而且課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學生認字並不困難,可以讓學生自學或在小組里合作完成。老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檢查,可以對多音字、難讀準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導。高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要更加放手,要有別於中年級。為了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識字的能力,本冊教材在正式課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不認識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決。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大膽猜讀和跳讀,運用一些識字方法推知生字的大意,以便在手邊沒有字典、詞典的情況下,不妨礙閱讀。
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中,隨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中,老師可以就難寫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點指導,引導學生用識字規律認記生字。課內要留有一定的寫字時間,指導學生寫好筆畫、筆順,安排好字的各個部件及間架結構,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字的速度,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於要寫的生字、精讀課文中出現的新詞,老師引導學生隨時抄寫,及時聽寫檢測。也可以就「詞語盤點」中的詞語,進行復習鞏固。
對於書寫練習,除課堂生字學習指導外,主要憑借本冊配套的鋼筆字和毛筆字寫字教材,進行指導和書寫訓練,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愛好。
閱讀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讀課文數量將逐漸減少,略讀課文的數量則逐漸增加。五年級上學期是小學高年級的起始階段,教師要全面把握閱讀教學的要求,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精讀課文的教學
(1)指導朗讀、默讀。
(2)精讀詞句,積累語言。
(3)精讀課文,領悟感情。
(4)精讀內容,領會方法。
2.略讀課文的教學
一是內容上,理解內容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大體理解內容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在具體的詞句學習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3.選讀課文的教學
可以按課文內容分別插入相關專題單元讓學生自讀,也可以作為期末綜合復習材料,讓學生課外獨立完成。教師可以酌情檢查。對主動閱讀的學生,要予以鼓勵,激發學生更廣泛地開展課外閱讀。
習 作 本冊習作共安排了7次,其中「遨遊漢字王國」單元的習作融合在綜合性學習之中。此外,結合課文學習,安排4次小練筆,作為片斷練習。
7次習作涉及寫身邊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像性作文等多個方面。在呈現方式上,有的是說寫合一安排,有的則分開安排。習作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強化學生的習作意識。
2.加強習作形式的指導。
3.引導學生積累習作素材。
4.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文風。
5.習作交流和評價,重在鼓勵。
口語交際 本冊安排7次口語交際,其中「遨遊漢字王國」單元的口語交際融合在整個綜合性學習中。這7次口語交際有的是結合專題內容,有的是從學生生活和思想實際出發而安排的話題;有的單元只提供一個話題,有的則提供兩三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本冊的口語交際,首次安排了辯論和演講的形式,教師要注意不要拔高要求。
本冊的口語交際教學,既要重視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培養學生傾聽和應對的能力,又要重視培養獨白(如演講)的能力。要在學生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范,循序漸進提高口語表達水平。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
2.注重表達的條理性。
3.把口語訓練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
4.引導評價,提高語言能力。
綜合性學習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有兩種呈現方式,對第一種結合課文學習安排的綜合性學習,教學方式大致和前幾冊教材相同;對後一種獨立成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教師則要加強研究,調整教學策略。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2.合理安排課內外的活動時間。
3.根據本班實際情況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
教學實施
日期 單元 教學內容 課時 執行情況 備注
9.1-9.14 一 課文:1、2、3、4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13 較好
9.15-9.30 二 課文:5、6、7、8
口語交際.習作二
回顧.拓展二 13 較好
10.4-10.20 三 課文:9、10、11、12
口語交際.習作三
回顧.拓展三 13 較好
10.21-11.5 四 課文:13、14、15、16
口語交際.習作四
回顧.拓展四 13 較好
11.8-11.23 五 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 13 較好較好
11.24-12.8 六 課文:17、18、19、20
口語交際.習作五
回顧.拓展五 13 較好
12.9-12.23 七 課文:21、22、23、24
口語交際.習作六
回顧.拓展六 13 較好
12.24-元.14 八 課文:25、26、27、28
口語交際.習作一
回顧.拓展一 13 較好
『貳』 請完成一篇本年段學科整體備課的教學設計
一、提高年級段學科教學質量是備課組的工作重心
備課組如何開展工作,活動些什麼內容,怎樣才能最大效能地發揮備課組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我沒有這方面的大理論,但從我個人理解的角度認為,質量是生命,備課組活動必須以本年級教學內容為依託,以提高本年級教學質量為目標,以交流備課組各成員的教學經驗、發揮各自教學優勢為合作方式,努力提高教學效率。現借這次機會,來談談我們一年級數學備課組怎樣圍繞教學重點,採取高效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
一、分析教材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的重點
一切教學活動必須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因此,一開學我們備課組就從以下幾方面就著手研究教材。
1、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是正規學習生涯的起始年級,雖然在學前接觸過數學,大多數學生入學時都已經會數甚至會讀、寫20以內的各數,但是對於數的概念未必清楚。我曾經碰到一個家長在學前讓孩子做小學一年級的加減法,非常苦惱,說這些題目在一星期前已經做得很熟練,現在怎麼又忘了,而且已經反復好多次了,並不斷責怪孩子記性差,不聰明。其實他是簡單的在識記題目,對各數字的含義沒有真正認識,所以才會遺忘。因此,一年級學生的數概念是模糊的,對加減運算的含義更是不清楚,而且,剛入學孩子的學習層次也是大有差別的。我們必須把每個學生當作一張白紙,一切從零開始培養學生的數學數養。
2、教學重點分析:
這一冊內容很多,既有數的認識又有相應的計算,還有分類、認識圖形、認識鍾面等數學知識。我們把1-20的認識,10以內的加減計算以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定為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因為這些內容和下學期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乘除運算中都有加減運算,而且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乘除法的錯誤多數錯在中間的加減運算。)是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扎扎實實的掌握。
二、研討落實教學目標的策略
針對以 上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們備課組三位成員認真思考,積極討論,決定從以下幾方面採取措施落實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難點。
1、 在操作中建立數概念
數概念的建立,對學生學習數學非常重要,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必須從現實的周圍世界中抽象出數,並通過大量的操作來認識數。如何操作,用什麼操作材料方便簡潔。我們備課組經過討論,在第一周就布置任務,每位學生帶一盒去掉火葯的火柴棒,一副撲克牌(去掉大王、小王和J、Q、K)。我們選火柴棒是因為它是長方體的,在桌上不易滾動,而且短而小所佔面積少,便於操作,再次有火柴盒,便於保管。通過操作火柴棒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數數,自主地探索數的組成,清晰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際活動中逐步形成數概念,同時也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良好學習習慣。因此,要求學生每堂數學課前必須准備好。撲克牌在數的組成練習中也可以作為操作素材發揮很大的作用。
2、在游戲中輕松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
10以內的加減法是2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學生掌握的熟練程度必將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新教材的計算練習並沒有像老教材那樣有許多的練習課,上過新教材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新教材的計算教學不扎實,學生計算的速度不快,正確率不高。如果讓學生機械重復地練習口讀卡,枯燥、乏味,效果不明顯,還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為此,我們備課組想辦法用游戲的方法去吸引一年級剛入學孩子的眼球。
1、甩拳游戲:10以內的加減法的依據是10以內各數的組成,只要學生對各數的組成熟練掌握了,計算也就不成問題,尤其是10的組成更是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重要知識基礎。因此我們備課組特重視數的組成教學,用甩拳游戲的方法作為常規內容鞏固數的組成。
操作方法:學生在操作火柴棒理解數的組成的基礎上,在鞏固熟練階段用甩拳游戲。例8的組成:師(配合手指):我出5;生 (配合手指):我出3。根據學生的配合情況不斷地變換節湊和速度。
游戲作用:全方位調動學生眼、耳、手、口、腦等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培養專心聽的習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回家與家長一起玩,配以一定的物質獎勵或處罰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數的組成。
2、撲克牌游戲
操作方法:准備1-10共40張撲克牌,打散後兩人平分,雙方各出一張,算出兩張的和或差,快者贏得兩張牌,可以在課間學生之間玩,或回家與家長一起玩。
游戲作用:鞏固10以內的加減法。
以上兩種游戲解決了一直困擾我們的一年級計算教學效率低的難題,通過實踐,我發現在化時少的前提下,無論在學生的計算速度方面,還是計算正確率方面都較以前我們教過的學生要好。
三、 不斷反思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
我們備課組成員利用備課組活動時間或課間或午間等定期不定期地隨時交流自己的教學心得,遇到的教學難題,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共同商討教學的對策,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以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一年級學生由於識字剛開始,問題解決的題目都是以圖畫的形式出現,學生能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圖,並能規范地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課堂上,由於時間有限,能規范流利說的總是那麼幾個膽子大的優秀生。個別學生即使在課堂上給他機會說,他也不敢說,怕說不好。另外,由於在看圖列式題中,許多題目的答案學生是能數出來的,學生把條件和問題混起來,給解決問題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教學後,我們發現效果不是很好。為此,我們調整了相應的教學方法。第一、家庭作業布置學生說圖意家長寫題意再列式計算的問題解決專項練習,通過家長一對一的幫助,讓孩子敢說、想說、會說,培養自信心。我們也考慮到有些家長可能不會輔導孩子怎樣說好圖意,因此,我們就在練習紙上舉好不同類的各種例子便於家長仿照。第二、我們在教學中,對如何加強審題訓練進行了研討,交流各自的得失,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由於教學方法調整及時,措施有效,現在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掌握較好。
『叄』 本年段學科整體備課的教學設計
第三單元整體教學(第1課時)
一、單元教學目標設定
1、會寫34個生字、會認20個生字、正確讀寫29個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
3、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像,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學本組教材用10課時。
二、單元內容分析
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給人帶來美的感受,秋天給人以豐收的快樂。本組以秋天為專題,由4篇課文組成。《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角度描寫秋天,有的表達了在秋天裡人們對家鄉、對親人的懷念;有的記敘了孩子們在秋天裡活動的歡樂;有的描寫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里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聲音,都會使人們心中產生不同於對其他季節的感受。
本組課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點,將秋天的特色描寫出來,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像,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組教學的一個重點。
第二,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於朗讀的訓練,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天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背誦中,積累語言;
第三,本組教材無論是導語、課文,還是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日積月累,都是緊緊圍繞有關秋天這個專題編排設計的,教學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學相互關連,緊密配合,使本組教學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如,導語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筆,描繪我們心中的秋天」,是為語文園地中的習作提出了學習的准備。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秋天,畫一幅秋天的圖畫。
三、重難點分析
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給人帶來美的感受,秋天給人以豐收的快樂。本組以秋天為專題,由4篇課文組成。《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角度描寫秋天。
本組課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點,將秋天的特色描寫出來,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像,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組教學的一個重點。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於朗讀的訓練,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天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背誦中,積累語言。
四、課文內容預習
10風箏
教材簡說
這篇精讀課文是賈平凹的作品,文章既寫了「我們」放風箏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快樂,也寫了放風箏時的傷心;同時還體現了孩子們對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終,充滿了童真童趣,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景,如可觸摸。
本文敘述層次清晰,依照做風箏、放風箏和找風箏的次序把事件的過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細致的心理描寫是這篇課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們心情的變化是隨著事件的發展而自然變化的。教學時,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夥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並找出描寫心情的詞語和句子。難點是在引導理解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孩子們的心情的變化寫具體的。
設計思路
童心童趣是這篇課文的鮮明特色,也是需要重點引導學生細心感受的內容。課文開門見山點明,做風箏和放風箏是「我們」這些孩子「最大的快樂」。風箏顯然給童年的「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樂趣可以從文中孩子們的心情變化看出來,這些心情變化是通過具體事例及一些動作、神態的描寫來表現的。
11秋天的雨
教材簡說
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准備過冬的情景。
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編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設計思路
1.課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前四個自然段分述秋雨,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總結;前四個自然段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話又是這一段的總啟,下面分別進行分述,課文的結構非常整齊。
2.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涉及到一些詞語的理解。多數詞語可以聯系語言環境來理解。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繽紛」,這個詞語比較抽象,但是當我們讀完了這一段,眼前浮現出黃色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田野和美麗的菊花時,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五彩繽紛指的是什麼意思了。12聽聽,秋的聲音
教材簡說
本課是一首現代詩,是略讀課文。作者抓住秋天裡大自然一些聲響,用詩的語言,贊美了秋天。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從秋天所特有的聲音中,體味秋天獨特的風情。詩歌語言精練優美,富有韻味。教學重點是:從秋天的音響中,想像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
設計思路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要求與精讀課文有著明顯的不同。課文前面有一段連接語,課文學習之前要先引導學生閱讀這段連接語,以明確學習要求。
2.初讀詩歌。應著重解決兩方面的問題:(1)運用前面幾篇課文里學過的方法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2)了解詩中講了哪些事物的聲音。詩中從兩方面寫了秋天的聲音,一種是具體可感的聲音。像一、二、三、四節中寫的,落葉、昆蟲、大雁、唱歌等聲音;另一種是可心領神會而不可聞的無聲的聲音,其實是秋景給人的感受。像最後兩節中寫的秋天的聲音。
2.這首詩歌就是通過秋天的聲音來體現秋天的景象,所以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留意秋天更多事物和景象,搜集描寫秋天的詩歌,舉行贊美秋天的詩歌朗誦會。
五、小組交流、讀書、提問題
小結:
反思:
第三單元基礎知識訓練(第2課時)
學習目標:
一、掌握本單元重要字詞,會說會寫。
二、學習古詩的讀法,要讀出感情。
三、學習本單元遣詞造句的寫法,體會文章中作者感情。
教學流程:
一、掌握字詞
第九課:促、深、憶、異、逢、佳、倍、遙、遍、插
第十課:精、希、卻、依、拼、命、奔、村、抖喪、磨、坊
精心、希望、依然、飛舞、拚命、奔跑、抖動、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尋找、
磨坊、繼續、垂頭喪氣、村子
第十一課:扇、枚、郵、爽、柿、仙、梨、菠、蘿、糧、緊、楊
清涼、留意、扇子、炎熱、郵票、涼爽、柿子、仙子、菠蘿、氣味、香甜、糧食、加緊、油亮亮、楊樹、豐收
二、古詩讀法訓練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要發散學生的思維)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像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根據課堂情況可讓學生寫一寫)
5、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三、重點研討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2、能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體會本單元文章作者在譴詞造句方面的特點。
4、邊讀邊想,能交流體會,自己創作詩歌。
5、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
6、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四、學生提問題,師生交流解決。
小結:
反思:
課題 9、古詩二首 課型 新授 第(3)課時
教
學
目的 1.認識「促、憶、異」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重 點法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課文後面提供了一些詞的註解,引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藉助註解,自己試著理解試著理解詩歌的意思。在組內進行交流,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補充。
資料准備 1.課文插圖。
2.學生課前查閱這兩首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3.學生搜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意圖
一、學生交流資料,了解古詩背景。
學生交流課前所查閱的資料。
師:我國宋代有個詩人叫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傍晚,他外出散步,觸景生情,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大家想知道寫了什麼嗎?
二、學習古詩
1、看圖說話:(出示課文掛圖)瞧,這就是葉紹翁所見到的情景,請大家仔細看圖,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麼。
2、自由朗讀古詩,藉助拼音讀准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2.同桌互讀:要求學生把這首詩讀給同桌聽、互相評議、互相指點。
3.自學古詩:藉助課後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字詞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迴指導。
★5.課堂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決疑難問題。
三、再讀感悟,體會情感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小組交流,組內成員互相補充。
3.指名描述畫面,教師可相機引導學生把想像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詩人,看到眼前情景,會產生怎樣的心情?
5.感情朗讀:帶著這樣的情感朗讀古詩。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四、圖文結合,熟讀成誦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
2.讓學生觀察範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3.學生練習書寫生字。
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4.出示生字:憶、異、逢、佳、信、遙、遍、插,組詞朗讀。
六、拓展活動
你還讀過哪些詩人所作的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學生把自己收集的資料,接受給大家。
學生看掛圖說話。
自己朗讀古詩,藉助拼音讀准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同桌互讀。
學生自學古詩。
在小組內把學懂的進行交流,
自由讀古詩,展現畫面
組內交流。
指名說。
朗讀、賽讀、評讀。
學生熟讀後,進行背誦的練習。
學生認讀生字,並練習書寫。
從學生的所知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看圖說話,自主學習,初步感知詩文。
學生通過交流,解決疑難。
通過讀、組內交流,理解詩句。體會感情。
指導學生有語氣的朗讀。
指導學生正確的書寫。
板
書
設
計
古詩二首
夜書所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小結
反思
課題 10、風箏 課型 新授 第(4)課時
教
學
目的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重 點 引導學生體會在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過程中,夥伴們的心情起伏變化,並找出描寫心情的的詞語和句子。主要通過學生自讀自悟,多種形式的讀,又自讀、小組內讀等等。
資料准備 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意圖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出示課題,帶著情感朗讀課文第一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指名學生讀,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注意正音。
2.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後自己讀一讀這些句子。
3.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復朗讀。
★4.引導發現、生疑:讀後有什麼發現,產生什麼疑問,與大家交流(交流要點:一是讀中發現:「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是挺高興的,放風箏的非常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二是讀中生疑:我們的心情為什麼會起這樣大的變化?)
三、細讀深究,體悟情感
1.學習第2自然段。a、讀一讀:激勵學生多人次地讀這一段。b、說一說:讀了這一段,你道寫了些什麼嗎?c、想一想:角色轉換,想像:如果是你在做著風箏,你心中會想些什麼呢?d、找一找:同學們所想像的可以用這段內容中的哪幾個詞語來表示或代替。e、結一結:原來做風箏的快樂就在於它充滿著憧憬和希望f、賞一賞: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嚮往、渴望、喜悅)
朗讀全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a、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麼?
b、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盪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裡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e、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感受。
f、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
四、書寫生字
1. 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1、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2、練習書寫生字、抄寫詞語。
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五、回顧課文,暢談感受
放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著急,為什麼還說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
小結
板書
反思
說說自己最大的快樂
朗讀課文第一段
找出生字認讀
注意讀音
讀課文畫句子
交流朗讀
質疑
讀課文體會情感
結合實際想一想
課文中找合適的詞
朗讀課文
說出自己的想法
說說自己的感受
找出孩子們的心情
有感情朗讀課文
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練習書寫
抄寫句子
談感受
10風箏
做風箏
放風箏
找風箏
導入新課
認讀生字
整體感知
體會情感
結合生活經驗體會
書寫生字
課題 11、秋天的雨 課型 新授 第(5)課時
教
學
目的 1.認識「鑰、匙、趁」等8個生字。會寫「盒、扇、郵」等10個字。能
讀寫「清涼、留意、扇子」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喜歡秋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對秋雨的喜愛。
重 點 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地描寫,體會秋天的美麗,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重要通過學生的充分的讀,從讀中體會,感悟課文中語言的美。
資料准備 生字卡片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意圖
一、談話導入,調動情感
1.引發生活情感:同學們,你們喜歡下雨嗎?為什麼?
2.引入課文:有的同學喜歡下雨,因為……,有的同學討厭下雨,是因為……,有一個人就十分喜歡下雨。 (板書課題:11.秋天的雨)他為什麼喜歡雨呢?讓我們來聽聽他的心聲。
二、朗讀課文初步感知
1、 師朗讀激情
★2.聽了老師的讀,你想問些什麼?三、逐節朗讀,想像動情
1.你最喜歡哪段課文?趕快去讀讀
2、 出示生字新詞卡片,認讀詞語,糾正字音。
3、 朗讀展示:營造閱讀的氛圍,激勵學生用欣賞性的語氣讀給大家聽
4、 想像畫面,感悟語言文字。
a、秋天的雨給植物帶來了什麼?你似乎看到了什麼?
b、直觀感受,語言訓練:這么多的顏色出現在我們眼前,你會用四個字的詞來說它嗎?(五彩繽紛、五顏六色、色彩繽紛……)
c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讀出秋天的熱鬧、絢麗多姿。
d、秋天的雨給果實帶來了什麼?你的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e、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驗(喜愛、嚮往)有滋有味地讀。
f、如果你是秋雨,你准備給小動物帶去什麼?
g、小動物們聽到你們的話了嗎?它們在干什麼?指名學生多人次地朗讀第4自然段。
四、學寫生字
1.學習生字,交流學法。
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五、談話啟發,拓展活動
1.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說說秋天給我們帶來什麼。
2.引發興趣:同學們,學完了這篇課文,你喜歡秋天嗎?現在,你最想干什麼呢?是畫一幅秋天的畫。還是寫一首秋天的詩?
3.教師指導學生可以以課文結尾句為開頭句,也可以擷取課文中的語句編一首詩歌。
六、展示交流,賞評作品
小結:
反思:
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
齊讀課題
打開課本,傾聽朗讀,初步感受文字的美和文中的情感。
說自己的感受
多讀幾遍,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讀生字
賽讀課文
其他同學可欣賞性地聽,聽後可仿讀,可評點。
在老師或同學有感情的朗讀下閉上眼睛想像
運用積累的詞語
朗讀課文
說說自己的感受
發揮想像回答問題
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怎樣既正確又漂亮地寫好這些生字,你有什麼話要提醒
練寫生字詞語
說感受
學生自由組合,動手創作。
介紹或朗讀自己的作品,表現出自己喜愛或贊美等感情。 同學共同欣賞、評點
11 秋天的雨
一把鑰匙
五彩繽紛的顏料
藏著好聞的氣味
吹起小喇叭
帶給大地豐收的歌 帶給小朋友快樂的歌
導入新課
認讀生字初步感知
朗讀課文
理解體會
書寫生字
拓展展示
課題 12*聽聽,秋的聲音 課型 新授 第(6)課時
教
學
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像,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後的體會。
3.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
重 點 從秋天的音響中,想像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主要是通過學生讀,自讀自悟來體會的。
資料准備 1、 選擇一段優美的關於秋的音樂磁帶。
2、 准備錄音機1台、實物投影儀1架(或小黑板3塊)。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意圖
一、游戲導入,展開想像
1.游戲導入:自然界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同學們,你們想欣賞一下嗎?下面我們做一個聽錄音猜聲音的游戲,請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聽,然後說一說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播放聲響錄音帶)
2.展開想像:聽著這些美妙的聲音,你腦海里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次播放聲響錄音帶,引導學生想像並交流。
3.有一位詩人在秋天裡聽到許多美妙的聲音,就寫下了這么一首詩,你們想聽聽嗎?(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2、營造樂讀氛圍,激勵學生多人次朗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三、品讀想像,體會交流
1.品讀第1—3節,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邊讀邊展開想像: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讓學生從看到的、聽到的這些方面來想像)。
2.指名學生進行描述
3.帶著這種美好的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一節。
四、仿寫詩歌,積淀語言
1.教師有感情地配樂誦讀第4—5節。
2.讀後引述:聽聽,秋的聲音還有許多許多,讓我們一起走近每一片葉,每一朵花……去聽聽他們的聲音,並仿照課文第1.2節或第3節的樣子,也來作一段詩,好嗎?
五、誦讀回味,表現情感
1.指名誦讀最後一節。
2.交流:從這一節感受到了什麼?
3.帶著這種情感齊讀最後一節。
聽聲音猜想
憑想像說畫面
齊讀詩題
自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讀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指名學生讀,喜歡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
邊讀邊想像
把自己想像的畫面描述得美一點。學生評議並補充畫面,把畫面說生動、說形象。
朗讀
學生自由作詩,在小組交流,幾個小夥伴可以合作一首詩。選派代表誦讀,給學生配上音樂。
品讀體會,升華情感
有感情地朗誦,可以一個人誦讀,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誦讀。可以邊誦讀邊加上動作。 導入新課
整體感知
體會情感
拓展訓練
誦讀回味,表現情感
板
書
設
計
小結
反思
12 聽聽,秋天的聲音
大樹抖抖手臂 刷刷
蟋蟀振動翅膀 蠼蠼
大雁 叮嚀
秋風 歌吟
語文園地三(7、8課時)
課 題 語文園地三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
2.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話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課前准備 1.實物投影儀。
2.把自己在秋天裡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畫成圖畫。
3.詞語卡片。
課 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秋天嗎?說說理由,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畫或掛圖(可以是前面課文的掛圖,也可生畫的)。
師: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是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給我們大家帶來很多的來的快樂,是嗎?板書:秋天的快樂
師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時高興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a、請學生說說自己在金秋時節最喜歡做的事是什麼,讓學生自己先說說。
b、具體說說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備。要求:
(1)把做的事兒說清楚。
(2)說出自己的快樂。
(3)可以邊說邊演,可以請同桌一起說說演演。
3.講評結合,促進交流。
a、指名學生上台口述,師生結合要求評點。
b、以示範為例,和同桌或在小組內互述,並推薦出讓自己感受最快樂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師生評選最佳學生。
4.學習小結,指導實踐。
小結學生交際的情況(以肯定為主的不足,以指導學生生活實踐。
5.拓展活動
畫一畫秋天的圖畫或所做的快樂的事。
第二課時 習作
一、 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上節課,你們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畫了美麗的畫,那你們能把畫面上的內容寫下來嗎?
二、 寫前指導
1. 請同學們把畫展示給同桌看,並說說畫上的內容。
要求:說話完整、清楚,盡量用上好詞
2. 抽生上台展示、交流,評價。
3. 交流好詞好句。
三、 寫作
1. 根據自己的畫和描述寫一段話。要求:事情敘述清楚、完整,語句通順,用上了好詞。
2. 同桌相互交流所寫的,並相互提出意見。
3. 自行修改
四、 交流、欣賞
1. 抽生上台讀,大家評價
2. 佳作欣賞,大家點評寫得好的地方。
3. 自己再次修改。
4. 把話讀給你喜歡的同學或老師聽。
五、 作業
1. 謄寫
2. 家長寫出評價。
3. 把畫和話貼在教室的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