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學生怎樣寫數學小論文
1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存在的問題
部分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技術裝備資源利用率不高,甚至閑置。許多初中數學教師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因為對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裝備不太感興趣,認為數學是一門理論性、邏輯性較強的課程,口頭和板書來講解即可,使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裝備如同畫蛇添足。因此,雖然學校配置了相當豐富的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但是這些資源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是閑置的,一般只停留在擺設的層面。這就使得這些教育技術裝備資源沒有得到真正的運用,從而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重要性認識嚴重不足。許多數學教師不具備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專業素養,使用多媒體製作課件能力偏低,且用途不當。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裝備一般具有較為復雜的操作過程,許多數學教師因為對裝備的操作並不熟悉,因而導致在課堂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時常出現因為操作不靈活而浪費時間的情況,或者是損壞裝備的現象。此外,許多數學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時,雖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不具備熟練操作計算機的能力,因此在製作課件時,無法將自己的想法轉變為內容詳實的課件。這就導致許多教師在上課時,一般很少或不使用多媒體課件,僅僅是在比賽或者公開課時,為了取悅評委或者領導而使用。這樣就使課件失去了它本身的教學意義。有些數學教師過度依賴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拋棄傳統的教學方法。由於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具備多種功能,對於教學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因此,許多數學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在課堂上就過度依賴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盲目追求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拋棄傳統的教學方法,脫離教學和學生實際,只注重形式,不在乎實際效果,使一堂講授知識的課變成欣賞課,沒有真正理解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本質,從而使得課堂教學質量大大下降。
2解決問題的對策
深化對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認識,樹立現代化的教育觀念針對許多數學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技術裝備資源利用率不高,甚至閑置的問題,學校應該將在課堂中適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納入對教師的要求中去,幫助端正教師認識,使教育技術裝備逐漸融入日常教學中去。此外,學校可以組織初中數學教師觀摩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數學課,讓數學教師領略現代教育技術為數學課帶來的改變與提高,從而從根本上扭轉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態度,推動讓教師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並不斷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從而讓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加強對現有數學教學隊伍技術裝備方面專業素養的培訓,引進更多具備專業素養的人才對於現有的數學教學隊伍,學校應請專業的技術裝備人員為教師進行培訓,並進行相關使用方面的指導,幫助數學教師解決使用方面的困難,從而使教師在課堂上熟練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節約寶貴的課堂時間,使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此外,學校更應引進具備技術裝備專業素養與數學專業素養相結合的新型人才,這樣既能改善學校的教師隊伍的品質結構,又能提升現代化的數學教學水平,從而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一個質的飛躍。在初中數學課堂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輔助傳統教學方法,各取其所長、避其所短為了避免數學教師過度依賴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情況出現,教師應學會在數學課堂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輔助傳統教學方法。如在講授「勾股定理」這一節時,在課程開始時,可以藉助多媒體首先為學生展示勾股定理的來源,讓學生了解勾股定理從何而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後,可以藉助多媒體創設一個關於勾股定理的生活情境:「2015年10月,彩虹台風過境後,一棵樹在離地面4米處斷裂,樹的頂部落在距離樹根底部3米處,問這顆樹折斷前有多高?」可以通過多媒體創設的情境抽象出一個數學問題,讓學生積極動腦思考。當學生感覺對這個問題無從下手的時候,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入勾股定理的相關知識,並在黑板上為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需要注意的是,知識的講解是一個重要的過程,切不可在這一過程中使用多媒體走馬觀花地為學生講一遍,一定要細心且耐心地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良好的課堂效果。要明白,高效率的課堂不是熱鬧的課堂,更不是單純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課堂,而是使用組合的最優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到真才實學的課堂。因此,使用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更能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真真正正學習到知識,使自身的能力不斷得到提升。數學教師要學習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豐富教學資源,解決重點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效率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使用不僅僅停留在表面上,還可以使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豐富教學資源,解決重點難點,加大課堂容量,拓展學生的視野。如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數學「四邊形性質探索」中平行四邊形與其他圖形之間的特殊性質時,可以藉助幾何畫板來清楚地展示平行四邊形轉變為菱形、矩形、正方形等圖形的過程。只需要短短幾分鍾的演示,學生能很快掌握其特性。這樣不僅能節約課堂時間,更能輕松突破課堂上的重難點,使課堂效率的提高成為可能。
3結語
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優化初中數學教學過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和正視在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存在的問題,並且通過深化對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認識,加強對現有數學教學隊伍技術裝備方面專業素養的培訓,引進更多具備專業素養的人才,並以現代教育技術裝備輔助傳統教學,重點解決重難點等方法,不斷優化初中數學教學,讓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更好地為初中數學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王俞敏.現代教育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設計與應用[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2]王素珍.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整合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3]鄭東微.數學教育在現代傳媒方式下的機遇與挑戰[D].長春:吉林大學,2014.
[4]朱麗靜.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中多媒體課件有效應用的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關於初中數學小論文範文二: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思路
摘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增強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最佳選擇。本文從設置教學情境,選擇合適習題,增強師生交流等三個方面提出了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
關鍵詞:高效課堂;初中數學
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老師都認為要想提高學生的初中數學學業水平和初中生的數學素養,就必須在課堂內盡可能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而構建起高效課堂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途徑,也是最有效的途徑。所謂的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在課堂上能較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並且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筆者也十分重視高效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價值,因此努力打磨自己的教學技巧,力爭使自己的數學課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筆者認為教師要想將自己的課堂打造成高效課堂,可以從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精選適合學生發展水平的習題和增加師生間交流等方面著手,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實現高效教學,進而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1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
很多教師並不重視教學情境的設置,認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是否設置情景對教學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因此他們在初中數學課堂上都是直接切入本節課的主題。如果教師在上課之前能夠精心挑選並主動引入契合本節課教學重難點的教學情境,對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對教師能否高效率的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具有非常大的意義,是能否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之一。例如在教授《負數》新授課的時候,筆者就對如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如何幫助學生快速而有效地理解負數的本質進行反復思考,最後在集體備課的時候和幾位教師一起設計了一個比較切合學生日常生活的教學情境,這個問題情景由兩個問題組成。在上課之前筆者就對學生進行描述:今天早晨老師出門的時候帶了十元錢,可是在來學校的路上老師撿到了負十元錢,請問現在老師身上有多少錢。學生在聽到問題之後稍微有點驚訝,但是很快就反應過來,紛紛回答老師是不是身上一分錢都沒有了。這說明學生在經過課前預習之後,已經知道撿到了負十元就是丟掉了十元錢,同時在教師的問題引導下進入本節課的學習情境,由於這個問題比較契合日常生活,所以很容易就讓學生進入本節課的學習情境,進而從問題情境中明白負數的含義和運算原則之一,加負數就等於減去正數。隨後筆者在PPT上展示一個汽車運動的動畫,汽車向前跑了五十米,筆者對學生說:大家思考一下,這輛汽車向後跑了多少米?學生經過剛才的問題情景提示,已經知道負數的相關知識,再順著教師的思路思考一會之後就知道,負數不僅可以表示數量上的增減,還可以表示正方向和反方向。最後得到的答案就是汽車向後跑了負五十米。在經過這個教學情境的導入之後,學生在這節課上的學習心理得到了較好地引導,並且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對負數學習的心理准備,使筆者高效率地完成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2精選適合學生發展水平的習題
在完成新授課例題講解之後,教師一般都要給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新學到的知識點,而數學尤其是如此,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後,可以通過練習學會對新知識的應用,並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因此數學課上的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要想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教會學生運用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的目的,教師就應該在提高練習的質量上下功夫。例如,在講授《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新授課時,在完成因式分解法的例題講解之後,筆者給學生留下了幾個習題,讓他們當場完成並上黑板展示各自的解法和思路。(1)(2x-1)2+3(1-2x)=0(2)(1-3x)2=16(2x+3)2(3)(x2-6x)-7=0這幾道題目並不是很難,但是卻集中體現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礎方法和思路,比如換元法、展開之後再進行因式分解和直接分解法。這些習題還對學生以前學習的公式進行復習,不僅可以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提高學生對舊知識的運用能力,因此,可以通過這些習題較為全面地評估學生本節課對新知識的學習情況。教師要想通過習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就要精心設計一些注重基礎知識應用的習題。一般來說,學生在新授課上掌握本節內容的基礎知識並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就是很好地完成本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可以認為是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3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
師生之間的交流在構建高效課堂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教師只在課堂上講授新知識和練習題,而忽視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掌握,那就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知之甚少,無法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就談不上構建高效課堂。所以,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加強和學生的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對學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在課堂上,為了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筆者經常通過檢查學生隨堂練習完成情況以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因為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的差別,所以學習效果也不盡相同,對教師講述的新知識理解程度就有所差別,同一節課下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能已經在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擴展了新的能力,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可能是僅僅完成新知識的學習和鞏固,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甚至肯還不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教師僅僅通過提問是無法完全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的,所以,只有通過適當的練習,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解題思路,才能充分地完成師生之間的交流,讓教師真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4結語
構建高效課堂是每個教師的目標,也是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水平的必由之路。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從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精選適合學生發展水平的習題和增加師生間交流等方面著手,構建初中數學教學的高效課堂。
『貳』 初中生數學小論文2000以上
學東廬中學「講學稿」教學隨感
齊齊哈爾市第二中學 何廣民
東廬中學講學稿是集教案、學案、筆記、作業、測試和復習資料於一體的師生共用的教學文本.是 「 教學合一 」 的載體。東廬中學對講學稿的編寫有了明確的規定。根據主體性、導學性、探究性、層次性、開放性、創新性等原則。對各科講學稿的設計和編寫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一是具備明確的學習目標,二是注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體系.三是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四是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適當材料.五是注重 「教學合一 」、注重學生的學習,六是不同學科、不同類型知識和不同課型的講學稿都應該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七是不能把講學稿寫成類似學習輔導用書的模式.八是主備和審核教師要署名。
它是集教案、學案、作業、測試和 復習資料於一體的師生共用的教學文本,是教師集體備課 (包括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練習、備考試 )的結晶。講學稿的具體做法是:實行教師超前備課 (即在假期內 )、集體備課.教師輪流執筆,骨幹教師把關審核,形成共案,把教案、學案和分層次評價作業結合在一起.用一張 8開的紙印好 (正反面 ),每節課的課前 1天發下去。學生預習完成學案中規定的學習任務.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教師在上課前檢查學生課前作業的完成情況.並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教學。「講學稿 」發給學生後.一般教師要收回兩次,第一次是上課前檢查預習情況.第二次是檢查當堂訓練情況.並結合課後或周六培優補差的時間進行輔導,實現日日清、周周清。
講學稿的編寫過程是一個不斷打磨、不斷提升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經驗得以積累,教訓和問題變成了復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講學稿的研製過程使備課由 「重寫輕備 」轉為 「重備輕寫 」。在這個過程中.集體備課落到了實處,探索過程使問題成為研究資源。經驗得以形成和積累。一份好的講學稿,教學思路既是統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的教學目標.又有個人充分施展的空間;既加速了新教師、青年教師的成熟和骨幹教師的培養,又促進了中老年教師的進一步創造:既體現了合作研究、博採眾長,又留有了公平競爭的餘地:既把備課時的隱性思維轉化成了顯性思維,把教師靜態的個人行動轉化成了動態的合作研討.又為個人提供了個性化探究、建構的可能。備課這一日常的教學業務工作上升到了教學研究的高度,培訓、教研、備課、上課不再互相游離,而是逐步達到了和諧統一、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較快提高。
「 講學稿 」 的編寫流程:講學稿的特點是 「 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 。備課具體過程為:
(1) 寒暑假各人疏通教材,從縱橫兩方面把握知識體系。
(2) 開學初教研組長會同備課組長確定主備教師和審核人。
(3) 主備教師提前一周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程序,將講學稿草稿交備課組長。
(4) 備課組長初審後至少提前兩天將講學稿草稿發給全體組員:由備課組長召集組員集體審稿,提出修改意見。
(5) 主講教師按集體審稿的意見將講學稿修改後交審核人審查.再由備課組長將審核後的講學稿交分管領導審定。
(6) 上課前一天將講學稿發至學生手上,任課教師再一次閱讀理解補充講學稿.即進行課前備課。
(7) 第二天上課時師生共用講學稿,教師課後在講學稿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 「 課後記 」( 即課後備課 ) ,用於下次集中備課時小組交流,經驗得以積累,教訓和問題便成了復習教學的重點;學生則在講學稿相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學習心得等。
這樣的備課周期比較長,過程完備,環環相扣,雖然看起來過細甚至繁瑣.但它是務實的有效的。這種流程是能操作、可達成、有實效的。它將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個人備課與集體備課達到了有機的統一。
講學稿實施的關鍵在於學生會用。因而,在講學稿實施之前.學校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指導.向他們提出了如下的使用要求:
第一.拿到講學稿後根據其內容認真進行預習,做到自覺、主動、獨立。所有同學必須要解決講學稿中基礎題部分.然後可以做提高題,碰到生疏的難解決的問題要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提問。
第二.課堂學習時要適當作些方法、規律等的筆記以便今後復習,學完一課後.要在講學稿的空白處寫上學後記。
第三.每隔一定時間後。將各科講學稿進行歸類管理,裝訂成復習資料。
對於教師.學校也提出了使用 「 講學稿 」 的要求:
第一.原則上不允許再布置課外作業,在上課前必須抽批部分講學稿 ( 多少視情況而定) 了解學情。再次進行課前備課。
第二.要努力做到:新知識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放手讓學生閱讀,重點、難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議論.提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讓學生概括.規律放手讓學生尋找,知識結構體系放手讓學生構建。
第三.要拓展學生的思維。一方面通過引導學生思維來獲得知識,暴露思維過程中的困難、障礙、疑問的錯誤;另一方面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 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及時給予鼓勵和拓展。
第四.要做到 「 四精四必 」精選、精講、精練、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提高三個能力:一要提高備課中的 「 廚師能力 」 。教學過程中必須精選材料。在抓重點、攻難點、解疑點上下功夫,在提高學生能力的支撐點上下功夫.在激發學生主體意識的興奮點上下功夫。二要提高課堂上的「 公關 」 能力。教學中教師必須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變 「 要我學 」 為 「 我要學。三要提高教學中的 「 導演 」 能力。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內容,恰當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做到寓教於需。寓教於樂,寓教於情,從而使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亢奮狀態。
『叄』 關於師生互動的論文該怎麼寫
構建師生互動的中學數學教學反思機制的探索
反思能力研究的意義以及目的
我國古代早就提出了反思的思想。《論語》中「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其過而自訟者也」等格言都強調了反思在道德修養中的作用。我國最早的教育著作《學記》中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則是從學習方面提出反思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任何一個學生,不論其學習能力起點如何,都有必要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因為反思有著其現實的意義。
快樂月亮船
1、通過教學反思,學生能建立科學的現代的學習理念,並將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覺轉化為學習行動。反思的目的在於提高學生自我學習意識,增強自我指導、自我批評的能力。並能沖破經驗的束縛,不斷對學習診斷、糾錯、創新。能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需要,逐步成長學會反思。從教師的培養角度看,反思不失為一條經濟有效的途徑。作為教學變革與創新的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現數學教學最優化。
2、整體推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反思不單是指向個人的,它也可以指向團體。例如教師反思中的說課、聽課與評課都可以是團體的。在這種團體的教學觀摩、教學評比、教學經驗的切磋與交流中,每一個參與者都提供了自己獨特的教學經驗,同時也都會從別人的經驗中借鑒到有益的經驗。多種經驗的對照比較,就可以使每一位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全方位的反思。這樣做的結果是,普遍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整體上推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同樣學生的反思也可以是團體的,讓更多的學生通過自我反思總結出經驗,肯定可以提高學習的效果。
3、課堂反思,不僅要求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更要確立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課堂學習中,讓教師的主體性率先得到發展的同時,學生主體性更要充分發揮。因此通過反思,要求將發展教師與發展學生相統一,反思不僅要「照亮別人」更應「完善自己」。因此反思是學生自我成長的一條經濟有效的途徑,也是教師自身發展的一條經濟有效的途徑。
二、反思在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西方對反思教育的研究開始於上個世紀的三十年代。美國教育家杜威1933年在其發表的《我們怎樣思想》(How we think)一書中認為,反思是一個能動的、審慎的認知加工過程,是對個體觀念行為的再加工過程。反思旨在結果,並且正是反思促使了探究的產生,還認為「反思使我們從單純沖動和單純的一成不變的行動中解脫出來。從正面來說,思維能夠指導我們的行動,使之具有預見,並按照目的去計劃行動,或者說,我們行動之前便明確了行動的目的.在杜威研究的基礎之上,Schon認為,教育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師生互動過程之中或者過程之後,對其計劃或行為重新進行評估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以來,反思教育思潮再度興起。首先在以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教師教育界,進而波及影響到世界范圍內的教師教育界。於是有關「反思」(reflection)、「反思型教學」(reflective teaching)、 「反思型實踐」(reflective practice)、「教師即研究者」(teacher as researcher)、「研究為本」(research,based)、或「探究取向」(inquiry一oriented)的教師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就成了各國教師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們討論和研究的中心議題。 20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教學改革實驗的蓬勃發展,反思性教學引入我國,並引起教學理論界與實踐界的濃厚興趣。例如華師大教授熊川武先生在《反思性教學》一書中,以教學實踐合理性的研究為切入口,敘述反思性教學實踐成功的後有積極意義的部分,從理論上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反思性教學思想,為我國教學實踐提供寶貴的理論經驗。書中強調了這樣幾點:1、教學主體地位是確證的,不是「恩賜」的。2、教學工具有理論工具和實踐工具,如何用之得體,相得益彰。這種理論在學習實踐上,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新的思考和研究的思路,啟發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怎樣進行反思,從而提高各自的能力。
三、「構建師生互動初中數學教學反思機制的探索」研究的內容
時代的發展和要求,數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局限於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平衡與和諧的整合,在知識獲得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落實知識。這就需要反思。新課程強調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倡導以「主動、探究、合作」為特徵的學習方式。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的活動,它是以教材為中心,教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的相互作用,使學生獲取數學知識、技能和能力,發展學生思維品質,培養創新意識,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教育改革中教師是關鍵,學生是主體。研究表明,教師能力的提高及學生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實踐的探究中逐步確立。由此可見,教師與學生要想發展,必須要將實踐與探究融為一體,使之成為促進師生發展、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而反思則是將二者有效結合,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那麼做「反思型教師」和「反思型學生」就非常必要了。
1. 課堂簡要摘記
當前,老師講學生聽已成了教學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學生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反思,聽是遠遠不夠的。要反思,就要有內容。所以學生就要先進行課堂簡要摘記。課堂簡要摘記給學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據。學生也能從課堂簡要摘記中更好的體驗課堂所學習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成了有目標,有策略的主體行為,可促使老師和學生進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動。有利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提高個人的創造力,所以課堂簡要摘記是學生進行反思的重要環節。
2. 課堂教學中反思能力的培養
對學生而言,每次學習僅是一種經歷,只有通過不斷的反思,把經歷提升為經驗,學習才具備了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幫助學生養成學習反思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每個教師都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陣地,致力於學生反思意識的培養。使每一位學生的認知活動都伴隨著豐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緒,積極的反思,變得感知敏銳、想像豐富、思維活躍,使每一位學生的非智力水平都能在有效的智力活動中得到更健康、和諧地發展,進而達到素質的綜合提高。
3. 課堂中師生反思的多樣化
① 在解決問題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題是學習數學的必經之路,學生解決問題時,往往缺乏對解題過程的反思,沒有對解題過程進行提煉和概括,只是為完成任務而解題,導致解題質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整理思維過程,確定解題關鍵,回顧解題思路,概括解題方法,使解題的過程清晰、思維條理化、精確化和概括化。② 在集體討論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動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維發展的基礎」。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經驗為背景來建構對事物的理解,所以認識相對有限。學生通過集體討論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於豐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增強遷移能力。概念形成的關鍵是重視意義建構過程,而不僅僅是單調記憶,所以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集體討論、爭辯,來促進個人反思,實現自我創新。③ 在回顧知識獲取時反思,提煉思想:在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比較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其實,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總是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景來決定解題方法,這種方法受具體情景制約的,如果不對它進行提煉、概括,那麼它的適用范圍就有局限,不易產生遷移。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獲取知識後反思學習過程,引導他們在思維策略上回顧總結,分析具體解答中包含的數學基本方法,並對具體的方法進行再加工,從中提煉出應用范圍廣泛的數學思想。④ 在分析解題方法中反思,體驗優勢:學生在解題時往往滿足於做出題目,而對自己的解題方法的優劣卻從來不加評價,作業中經常出現解題過程單一、思路狹窄、解法陳舊、邏輯混亂、敘述冗長、主次不分等不足,這是學生思維過程缺乏靈活性、批判性的表現,也是學生的思維創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現。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方法的優劣,優化解題過程,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通過這一評價過程,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的思維逐漸朝著多開端、靈活、精細和新穎的方向發展,在對問題本質的認識不斷深化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學生形成一個系統性強、相互聯系的數學認知結構。⑤ 在尋找錯誤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時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視對結論的反思,滿足於一知半解,這是造成作業錯誤的重要原因。結果常常出現不符合實際,數據出錯等現象,特別是一些「隱性錯誤」發生頻率更高。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精心設計教學情境,幫助學生從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角度來剖析作業錯誤的原因,給學生提供一個對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機會,使學生在糾正作業錯誤的過程中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基本概念,指導學生自覺地檢驗結果,培養他們的反思能力。
四、 課後的學習情況的反思及作業情況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養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抽些時間回顧所學的內容,摸索知識之間的一些規律 和自己在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 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在作業中也要認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後的作業,並要求學生仔細分析自己的對題和錯題,寫下自己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還可以寫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創新。
研究方法和手段
1. 准備階段.
確定課題組成員,撰寫開題報告,落實研究實施方案.
2.搞好調查.
編制課堂反思記錄表,在幾個班級進行調查,讓學生每學完一節課的內容後,及時反思自己掌握了那些知識,反思課堂教學中學習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對老師還有那些建議.通過反思記錄表,學生可以對他所學的數學內容進行總結,可以像和自己談心一樣寫出他們自己的情感態度、遇到的困難或感興趣之處。教師可以通過反思記錄表來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生也可以在教師的評語中了解教師對自己的評價,進一步肯定自己或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也可以制定單元反思卡.讓學生反思自己這單元的學習感受,學習方法與收獲——成功的體驗和經驗有哪些;哪些地方做得比較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如知識的掌握不夠,或者解題策略不對,或者不會分析問題等),錯誤在哪裡,如何彌補,是否有進步,與本人的預期目標相差多少等。通過學生的反思記錄情況,教師可以從中了解自己的教學情況,從而引起教師的反思,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改進教法.學生大量的反思記錄為課題提供了現實依據.
3.搞好研究.
完善課題研究小組.對大量的反思記錄,包括教師的一些反思進行整理,形成論文.在事實依據的基礎上,定期舉行研討會.探討具體行之有效的師生互動的數學教學.
五、研究步驟
階段
時間
實施內容
准備階段
2004年9-10月
確定課題組成員,撰寫開題報告,確定具體研究專題,落實研究實施方案,編制教學反思情況記錄表及學生學習反饋情況登記表,召開開題會
調查階段
2004年11月-06年6月
在本學期期中後,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地動員各年級數學教師進行課題內容的實施。
研究階段
2006年1-6月
教科所領導提出本階段實驗意見;
觀摩、研討會;
師生論文;
收集整理各項材料
結題階段
2006年9-11月
撰寫課題總報告
課題結題
六、本課題研究的特點及條件分析
我校從今年開始使用新教材。我們知道課程改革就是要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記憶、模仿學習的傾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等各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方式使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具有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人。通過發展學生反思能力的探索,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困惑以及學習中的想法,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教學中更多地關注學生,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我組是一個擁有良好師資的教研組,全組教師的學歷大都是本科,其中有5人還參加過研究生課程班學習,具有很強的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幾年前,我組還被評為過市級先進教研組。現在我組教師年齡結構分布合理,35周歲以下的教師佔了大多數,他們充滿了青春活力,煥發出了極大的科研熱情。我組唐國強老師是區學科帶頭人,同時也是我們的校長,他對我組開展課題研究表示了極大的熱情和支持。學校及教科所領導對我組的課題也十分關心,他們不僅可以為我們保證研究課題所必需的設備設施及現代教育技術裝備,配齊所需教材和相應教學輔助用書等參考資料,更可以為我們提供理論上的指導。
為配合搞好這次課題研究,我組已經提出了把「集體備課」與「課題研究」一體化的的思路,並制定了集體備課工作有關規章制度,擬定具體備課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保證集體備課工作有序健康地進行。同時,通過集體備課研究,共同討論如何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我們相信,在全組教師的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圓滿地完成這個課題。
『肆』 論述教師如何備好課,並結合自己備課的經歷,在分析自己備課的優點和不足的同時,談
隨著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學教育格局的不斷調整,青年教師在學校的比例增大,課堂教學改革已從「單兵」作業發展到集體合作,於是「集體備課」被提上議事日程,成為教學前沿的一個時尚用語。許多學校把「集體備課」寫進文件,作出具體要求,有計劃、有過程、有檢查,應該說集體備課是落實的、有效的,對教師的成長和個人資源的整合有著前所未有的促進,這樣的備課形式,鍛煉了一大批年輕教師,集體備課給了他們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中老年教師也在集體合作中吸納新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把生動的傳統教學經歷補充到了備課集體之中。
但是,我們也看到,一部分學校的集體備課只是徒具了一個形式,追逐了一時的熱鬧,同以前的單獨備課相比,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改變。
一、集體備課的現狀
時下,有些學校的集體備課流於形式,不僅抹煞了教師的教學個性,浪費了人力資源,也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阻礙了師生的共同發展。
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
一是一人擔綱,眾人偷閑。學期初備課組將所任教的任務分成若干段落,或分配或抽簽,責任上肩,任務到人,從形式上看是不錯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人照搬了教案,有人下載網上教案,很少有個人獨立的思考與創意,僅僅只是當了一回「搬運工」,東挪西移,完成任務了差事,教師缺乏緊迫感和責任感,違背了集體備課的初衷。
二是缺少環節,隨聲附和。教案擬定後,應該說,備課組有一個討論會,徵求意見,修改完善,組內成員針對教案提出個人的獨特見解,幫助擬定者精益求精,從而形成集體的智慧。但是,這個關鍵環節要麼忽略過去,要麼無關痛癢,沒有從實質上整合集體的力量。使初步方案一躍而為既定方案,其結果是,教學課堂中,雖然班情各不相同,需要及時針對性地調整,但仍然千篇一律,缺乏創造性地運用。
三是反思乏力,停留於口述心記。授課結束,教師幾乎無一例外地有各種心得體會,一道例題,學生提出了創見性的解法,一次實驗,師生有了新的發現。本可以在教學方案中預見的,卻因討論草率而未涉及。教後備課組又沒及時組織總結,形成記錄,即使當時感慨萬端,也因停留於口述心記而作用不大,時間一長,便模糊不清,更不說下一次吸取教訓了。
二、集體備課的內涵
集體備課是指在課程改革的前提下,新的理念下,面對新的內容,新的資訊和新的教育對象而以備課組為單位開展的集思廣益的一種群體性智慧整合與發揮的教學研究活動。它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既要秉承傳統的優秀成果,保持先進的適合校情班情的做法,又要向課程改革,力爭與發達國家的教育接軌,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實踐。
採用集體備課的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增進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團結與合作,有利於形成強有力的戰斗集體,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潛力,把個人的教育實踐智慧和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合於集體合作之中。
首先,集體備課應有一個總體計劃。一般地說,集體備課在備課組內先由組長執筆,擬定學期總備課計劃,然後交由小組全體成員討論,集中大家的意見,修訂完善。計劃核心要素當是各校學生的認知結構程度、心理年齡特徵、區域信息常量、社會文化底蘊以及學校的層次定位等等。有了這樣周詳的考慮,其備課組的總計劃才是可能的,也才具有一致的明確方向。
其次,集體備課要分步組織實施。備課組長根椐總規劃,將各單元、各章節教學任務分配到人,組長要指導教師精心研讀教材、深入了解學生。洞察教改前沿動態,借鑒他人的典型課例和優質課教學經驗,從而形成富有創見而符合學情的教學設計。設計要緊緊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把「人」的因素放在顯著位置,徹底摒棄過去「目中無人」,只有教材教參的傳統觀念。方案初定後,應交由小組全體成員充分討論,吸納他人的正確意見,形成集體結晶。
最後,集體備課要注重反饋,深入反思。我們常常在教完一個章節、一篇課文後,總有新的發現,或是對教材的新領悟,或是師生在課堂上的新解法,有時甚至是教材不足、教參訛誤,這些都是十分難得的體會,而且一節課的內容,教師與教師收集的體會又各有不同,這就需要有一個交流平台,形成共識。備課組長遇到這種情況,要打破常規的備課組會議,趁熱打鐵,及時組織教師進行總結,形成文字。個人的感情可以在集體中得到肯定或是否定,解題的妙招可以推薦給他人,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引起預見性的關注。備課組長還可指導相關教師把有價值的問題寫成教學案例甚至學術論文。
總之,集體備課應做到:「計劃周詳 ----環節落實----反思及時」。唯其如此,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集體備課。
三、集體備課的作用
1、集體備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一個教師的成長成熟,總是與集體的關懷培養分不開的。過去,我們也生活在集體中,但卻是一種自發行為,缺少歸宿感,享受不到集體備課的成就感。即便有些教師出類拔萃,也幾乎是全靠個人的艱難進取,這樣的經歷至少延緩了教師的成熟期。
集體備課只是學校集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卻是教師參與最多、熏陶最多,也是直接關繫到教師業務能力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集體備課無論是對中老年教師,還是青年教師,都是迅速提高自身綜合素養的有效形式之一。
一個備課組,總是千姿萬態的。有的人才情橫溢,有的人活力四射,有的人待人寬厚,有的人思想敏銳。人格魅力強的,教學業務精的,業余愛好廣的,齊聚一堂,置身其中,他人的優點長處,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人、熏陶著人、教育著人。同事間的交流坦誠真摯,教學上的研究各抒已見,互相關心,互為補充,個人的素養從思想政治、心理成長到業務能力都在短時期內得到大幅提升。
2、集體備課有利於備課組的成熟
備課組作為學校教研活動開展的基本單位,也有一個成長成熟的過程。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尤其應關注備課組自身的建設。由於備課組具有臨時性特點,組內成員素質參差不齊,活動開展既要整齊一致,也要因人而異。
備課組的建設首先要立足於對每一個成員的培養,把鍛煉機會呈現在教師面前,讓教師通過聽課、上課、評課、說課、看課 (包括光碟)、讀課(雜志上的課堂實錄)等一系列活動,逐漸成長為行家裡手,甚至成為校內專家或是在市縣具有一定影響的人。備課組的責任就在培養教師,促進其專業發展的同時建設自己。
其次,一個好的備課組,要有一兩個靈魂人物。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使全組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集體至上,團結至上的建組理念。
3、集體備課有利於科研興校
綜觀科研成就顯著,教學質量名列前茅的學校,幾乎一致認為集體備課功不可沒,即使是有特級教師的學校,他也是工作在集體備課中而又帶動著集體備課的蓬勃發展。
對一所學校而言,集體備課是集團作戰,整合了各方面資源,加強了學校領導的力度,好的集體備課組織,學校的教師一定是空前團結的。
集體備課可以較好地促進課題研究。我校「校園虛擬網的開發與應用」就是這樣一個課題,不僅解決了管理、教學及後勤保障信息的暢通。也從理論上進行了一些嘗試,學校在這方面就全市而言,有了一席之地。
然而,集體備課與備課集體是有區別的一對范疇,前述的現象分析及內涵與作用,已較充分地闡明了什麼是集體備課,而備課集體則是高度和諧的集體備課形式,它是建立在集體備課基礎之上的,有著自覺意識和行為的研究共同體,獻計獻策,共同發展成為備課組成員的一致追求。
同時,備課集體的外延相對集體備課要寬泛的多,它不僅是指同學科年級內備課組的活動,也可跨越年級界限,有著較強的凝聚力。下面就備課集體的形成、發展和影響作一個簡要的論述。
一、備課集體的形成
備課集體是在備課組的集體備課過程中,通過備課組的一系列教研活動的鍛煉後,形成的一個由小到大,由核心成員到大眾趨向的一個團隊。
一般來說,備課集體是一種自覺行為,以備課組長或是某一核心人物為中軸的改變教育觀念,樂於集體奉獻,敢於發表創見的一群人,備課集體與集體備課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後者是基於學校行政的需要而構建的一級業務組織,而前者則是一群志同道合又善於研究,敢於研究的群體。後者有一定的約束及指導關系,而前者則是以志趣、理想為凝聚點的。後者著眼點在於更現實、更直接地為學生服務,為教學服務。前者則更多地關注教育動態,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力圖構建理想的教育人生,備課不僅僅是適用於課堂,更主要的是帶著研究的眼光看教育。
比較之下,備課集體既密切相關集體備課,又跳出集體備課之外。我們知道,當一個教師的職業追求一旦走向專業化的發展之路時,甚至可以跨越學校進行研究,可以文理兼容,這就是教育的境界。
如果一所學校,有那麼一個研究群體存在,那麼,它一定不僅是實現了集體備課,更主要的是崇尚著、融合到備課集體中。
二、備課集體的發展
備課集體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所學校的發展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文化的積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隨著學校歷史的增長,文化積淀自然增厚,但是,時間不等人,時代呼喚名師,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這就需要學校出台相應鼓勵措施,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在政策上、經費上保證備課集體的發展之需。
一方面加快備課組的建設,使其更多的人才迅速成長,另一方面擴大教研組的視野,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借他山之石,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素養的提高。
三、備課集體的深遠影響
備課集體一旦在一所學校形成,這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一定是突飛猛進,因為備課組聚集了一批教學能手,教改精英,甚至課程改革的專家型人物。
這樣的師資隊伍,學生是信服的,社會是認可的,家長是放心的。備課集體代表著一所學校的教學水平、教育能力乃至學術水平,不論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在學生中的影響,還是教師在教學中達成的藝術,都會得到社會的好評。
學校擁有了這樣的教師隊伍,自然地聲譽遐邇,而學校與名師也是相輔相成的,互為表裡的。名師越多、備課集體影響越大、學校形象越好,反之,學校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也帶動著名師的深造發展,使備課集體的內涵更加豐富。
總之,集體備課與備課集體有著質的區別,在現代學校教育中,我們崇尚備課集體的形成並迅速成長,同時,也希望集體備課更加完善,更能培養人,特別是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伍』 如何開展高中英語集體備課活動 論文
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版看法和權主張的一種文體。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闡述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的一種文體。這類文章或從正面提出某種見解、主張,或是駁斥別人的觀點。新聞報刊中的評論、雜文、說法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感受等,都屬於論文的范疇。
這類文章或從正面提出某種見解、主張,或是駁斥別人的觀點。雜文、說法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感受等,都屬於論文的范疇。
論文又叫說理文,它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陸』 跪求一篇數學小論文(數學的得與失), 字數別太多。謝謝~
一、對試卷的整體評價
作為畢業和升學的考試,今年的中考試題充分體現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理念,在全面考查課程標准規定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核心內容的基礎上,注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關注對數學活動過程和活動經驗的考查,加強了探究性問題的設計與應用,整張試卷基礎題更簡單,較難題適當增加了難度,試題具有良好的區分度和選拔功能。試卷設置起點比較低,坡度較緩,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至於綜合性較強的23、24、25題也都考慮到不同層面考生的認知水平設置多問,適當搭梯子,充分體現了數學面向全體學生的特點,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數學教育觀念。
二、對教學的啟示
1、基礎知識教學不容忽視。
從試卷出題特點看,突出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原試卷的第1、4、13、14、16、19題等都是直接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所以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基礎,扎實打好基礎,一步一個腳印,是可以使學生提高數學成績的。具體做法是
① 重視概念教學,從正反兩方面,講清數學概念。
② 查漏補缺,彌補學生的知識缺陷。
③ 充分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自學數學的能力。
④ 精講多練,加強課堂練習,提高運算能力。
2、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體現數學課標要求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原卷的第10題留給學生的思考空間較大,通過操作、觀察、探究,較好的考查了學生在數學思考能力和數學活動的方面的數學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對開放性問題和探究性問題注意處理好以下問題
① 主要是要仔細觀察,找到一些規律。
②一步一步深入的,慢慢做,注意從簡單到復雜,從特殊到一般。
③分組討論,交流合作
3、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
原卷的第9、11、12、14、15、22、23、24、25題都從不同程度層次上考察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的數形結合思想。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注意:
① 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具體的圖形結合起來,便於學生理解,
② 數和形結合起來,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這樣做既可使學生獲得豐富的表象,發展空間觀念,又可使學生學好抽象的數學知識,把抽象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緊密結合起來,以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③ 在教學中,深入淺出的、潛移默化的、可行的讓學生領悟數學思想方法。
三、結合自己的任課班級和教學及復習情況分析得與失
得:
我擔任普班教學,從成績分析上看平均分75分,完成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基礎知識把握較好,考前復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掌握,能夠簡單運用,最高分107分,達到優秀,沒有出現低分段。我覺得這和我們平時嚴謹的教學、充分的備考復習是分不開的。
1、 是長期堅持集體備課,注重教研的實際效果的結果。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按照"五個一"的要求進行授課,即「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進度,統一作業,統一測試」。真正做到了取長補短,資源共享,不搞單兵作戰、閉門造車。
2、是注重課堂教學設計,認真進行試題研究的結果在集體備課過程中,我們非常重視對課堂教學設計和試題的研究,對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廣泛的探討。每次考試都把出題作為一種教研的形式,兩人分別出題,共同研討篩選,考試後及時總結分析。加強互相聽課,增進相互交流與合作,發揮團體優勢,實現資源共享。
3、重視課本,掌握基礎知識,系統整理知識網路的結果
第一階段復習我們以課本、考綱為主。力求體現課本的價值,因為中考數學試題包含了「源於教材」的基礎題和「高於教材」的提高題,原型大都是教材中的例題或習題,或是例題、習題的引伸、變形和組合。所以我們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化繁為簡、分步突破的能力,善於將綜合題分解為較簡單的幾個小題目,各個擊破的能力。另外還通過精心批改學生作業,及時講評,指導學生建立「錯題檔案」,查漏補缺,鞏固復習成效。
在總復習的第二階段,我們依據基礎知識的聯系和轉化,系統整理,重新組織。指導學生構建數學知識的結構網路,選擇以章節綜合習題和系統知識為主的綜合題,做到既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規律性,又要有啟發性、靈活性和綜合性,讓學生體會方程、全等三角形和相似形、圓、函數等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
復習過程中第三階段復習過程中第三階段,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在這一階段我們不是盲目地強化訓練和大運動量的練習,而要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套題訓練,通過練、評、反思,查缺補漏,提高學生解題技能。針對我市今年新的中考要求各類題型和試題結構,進行全真模擬訓練,讓學生穩定心態,增加信心,特別強化運算的快和准;重視解題過程教學,強調規范、簡潔、嚴謹解題;善於放棄和攻堅,保證會做之題不失分,能夠做一步就毫不猶豫的攻堅;過難之題確實不會做,學會放棄。這種訓練,使得學生水準大有長進,信心十足,相信他們在中考中必能獲勝。
失:
從今年試卷出題的特點和學生總體成績看在平時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不足,特別是在教學和復習中對各知識點的整合欠缺,影響學生的概括性和綜合性;對中等難度的題的要求不夠,因為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容易題直接來自於基礎,中等題變相來自於基礎,較難度題繞彎來自於課本基礎題,因此考生只要抓住中等難度的題的基本內容,就等於抓住了中考卷面的分數。
四、今後的改進措施
基於對中考試卷的整體評價、出題特點和對學生成績的分析,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1、繼續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做到各知識點的有效整合,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綜合能力。
3、在復習時要做到查缺補漏,不可急躁,把易錯題易忘題隨時記錄,反復思考訓練。
4、復習備課堅持以中考說明為向導,做到重點內容要吃透,難點內容要化解熱點內容要關注。
『柒』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研究的j論文
一、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現狀簡析: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根基和辦學的生命線,積極深化課程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著力提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這和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學校制度的健全,和社會、家長、教師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以及國家為學生提供免費的教科書以來,學生的入學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輟學的學生明顯的減少。但是由於學生家長大多數在外務工,對子女的教育失去了信心,看見子女成績不好,就抱著破罐子破摔
的心理,帶著尚未完成學業的孩子一同打工去了。這樣的現象在農村不勝枚舉,我為這些學生的出走感到十分的惋惜和痛心,同時也為家長的愚昧無知感到萬分的無奈。還有的學生因為班級頻繁的更換老師,對老師上課教育方法的不適應等,使學生產生了厭學或者逃學的心理。 二、針對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所面臨的上述問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措施去加以改進。 (一)、學校要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做到以制度來約束人
學校管理制度是學校內部的治校之法。因此學校各種制度一經確立,就必須成為全體師生員工必須遵循的行為准則,並具有強制性。在貫徹執行學校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規章制度的具體規定與要求的效力,適用於其覆蓋的所有人和事,無論是對學校領導還是對教職工,一視同仁。身教重於言教,學校領導尤其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做維護制度權威性、嚴肅性的典範,因此在規章制度起步實施之時,就要嚴格貫徹執行,決不能網開一面或搞下不為例。學校管理的實施,是長期細致並具有反復性的工作,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強督促檢查和強化激勵,使各項規章制度的規定和要求落到實處。並不斷完善,使學校制度走向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在學校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二)、發展教師是關鍵,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堅決貫徹執行《教師法》《職業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規,確實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教師的聰明才智,採用現代教育管理方法,實行科學民主管理,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使教師的合法權益得到真正的保證,真正讓教師在素質教育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
教師隊伍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就目前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來看,他們獲取信息知識的途徑非常有限,視野極窄。本人認為,應加強以校本教研為主,定期組織教學業務學習,開展集體備課、賽課、聽課、評課活動和課堂小問題研究,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縣課題研究,參加各種層次和不同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並承擔各級教研任務,與其他學校開展送課等教學結對聯誼活動,激勵教師參加學歷提高、技能升級、撰寫論文、製作課件、總結反思和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等形式提高業務。
通過請進來,送出去,開展傳、幫、帶活動以及自我反思、同行互助、骨幹引領等途徑為青年教師搭建成長平台,拓寬培養渠道。同時,重視教師的師德、職業教育和心理輔導,加強教師發展性考評,努力促進教師整體素質從根本上達到量變和質變,切實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三)、繼續加大教育投入
農村學校的教學設施也是影響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所在。由於農村貧困面比較大,大部分學校的校園設施還不夠健全。譬如:遠程教育設備在很多農村學校,連基本的辦公室都沒有,多數學校是將辦公室和遠程教育辦公室擠在一起。這樣的現狀在農村學校較為普遍。因此,必須
繼續加大對基層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經費投入,徹底根除當前校舍破、舊、險的辦學條件,
改變現代化設備落後的現狀,
真正為素質教育提供可靠的物質基礎保證。 (四)、改革考試與考核的評價方法
必須真正改變單一的、靜態的書面考核所取得的成績作為質量檢查的標准,不僅要有知識掌握的評價,而且要有學生人格的評價、認知能力的評價以及心理狀態的評價。
要摒棄陳舊落後的評價制度,
與時俱進,強化教育評價中教師的
服務意識和指導意識,
而不僅僅單一地從學生考試成績上來進行評價考核。因此,教育教學評價考核運用的方式,不僅要有口試、筆試,還應有動手操作等多種方式來進行評價。 (五)、抓好學校、社會、家長三維一體的三結合工作
學校要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事參加,加大學校各種制度在家長中的宣傳力度,
調動學生家長的積極性,號召家長每日檢查孩子的作業,幫助孩子弄懂學習內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學習成績。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學生的很多不良行為都是在社會中感染的,因此,學校和家長要呼籲社會各界要做好對各類學生的監督力度,不要讓學生養成各種不良的習慣。比如學生的抽煙習慣的養成,如果社會各界監督得當,沒有人賣煙給未成年人,他們會養成抽煙的習慣嗎?因此要加強對學生養成教育的宣傳力度,同時學校、社會、家長要經常聯系,進行溝通,共同創造一個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
『捌』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探究論文有哪些
一、 研究背景及意義
在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些現象:
(1)教與學中的矛盾比較突出,一方面數學很有用,另一方面學了數學不會用;
(2)教師無視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用拉平取齊的方法要求兩頭學生向中等生看齊,致使成績好的學生「吃不飽」而原地踏步,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吃不了」而苦惱厭學;
(3)學生學習處於被動狀態且負擔過重,主體意識和參與能力不強,獨創精神和負責態度欠缺,以致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感到困難,富有創造力的數學優秀學生難以脫穎而出。
我們的教學理念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同時,我們的《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足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數學活動經驗」。然而,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數學新課的設計,對課堂練習重視的不夠,而學生在平時的課堂上一般對新課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很好,能否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就不能預測了,針對這個問題對練習的研究尤為重要。
二、過程設計
我校為了推進我校科研科研工作,參加了白雲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分層指導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的子課題《小學數學課堂練習題組設計的有效性研究》。在學校課題啟動後,我們根據低中高年級成立了課題小組,認真學習了區學校的總課題方案,對照新的課程理念,經過全面的課堂教學分析,反復了思考,最後確立了《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研究》子課題。為了順利有效地開展研究,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並進行了具體分工。課題組成員通力合作,積極搜集資料,查找理論依據。由董國洪校長擬稿,制定了課題方案,經過課題組成員討論,完成了開題報告。在這近一年的時間里,我組教師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學習。學習了課改《綱要》、《數學新課程標准》、及有關書籍和文章;與當前課改緊密聯系的優秀課例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認識水平。觀看了特級教師吳正憲《統計中的平均數》等課例的錄象,學習先進經驗,為我所用。做到定計劃、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讓課題組成員深刻理解了《小學數學課堂練習題組設計的有效性研究》課題中研究項目的主要內容和意義,進一步增強科研能力,建立科研信心。組內定期開展科研活動,為了保證開展課題研討課的質量,我們規定每次的教研活動都要做到「四個要」:一要集體備課,二要全員聽課,三要說課反思,四要重視評課。每節研討課都採用個人構思——交流討論——達成共識——形成教案的備課方式。充分挖掘資源,深入研究文本,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注意學習內容的組合,使課堂教學更有效。通過課後反思,總結一節課的得與失,為改進今後的課堂教學設計。努力上好展示課,力求做到提高課堂實效性為目標,探索一種適應學生個別差異,促進不同層次學生都有發展的課堂練習教學模式。
三、研究成果
一年來,經過組內成員的理論學習與實踐,通過課題研究,我們進一步提高了認識。
(一)理論成果:
1、設計時首先是以教學大綱為准則,深入領會大綱的精神。其次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我們要求參與課堂練習設計的教師要把握大綱的尺度,從素質教育的高度來研究、設計練習內容。規定練習設計的內容要緊扣教學要求,目的明確,要有針對性。練習的數量適當,能夠適應不同學生的需要。練習的設計要有層次有坡度、難易結合,要有一定數量的基本練習和稍有變化的練習,也要有一些綜合性和富有思考性的練習題,但不能過於繁難。盡量設計出符合素質教育、具有實用價值的練習,使學生德、智、體全面得到發展。
2、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對課堂練習設計的研究是使學生更好地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使學生通過不同的練習促進新知識的掌握。我們需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挖掘開放性的素材,精心地設計課堂練習,使課堂練習豐富起來,活起來,開放起來,生活起來,生動有趣起來教師要結合教學設計貼近生活,富於思考靈活多樣化的練習。
3、練習是一種數學活動,要體現「做」數學。練習的設計要有利於學生的發展。不要培養做題的「機器。」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練習設計要符合不同學生的水平,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4、 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和教育行為的轉變。
(1)樹立起現代數學教學觀。
(2)改變了傳統的練習方式。
(3)、改變了傳統的學生觀。
5、 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
(1)我們從教學中的「練習的有效性」問題出發,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尋找提高練習有效的途徑,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實踐、不斷反思和交流、不斷改善教學行為。提升了老師們的教學意識和教學水平。
(2)本課題開展研究以來,課題組教師的科研素質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對問題的洞察力和思考力有了一定的發展。課題成員先後寫了反思,論文。
2.實驗成果
課堂教學練習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
(1)練習的生活化趣味化
要使課堂練習生活化,使學生把數學知識成功地實踐到生活中去,把生活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前提就是要精心地設計課堂練習。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挖掘開放性的素材,練習題的設計要具有開放性,要使學生感興趣,要能直接反映學生的日常生活。
教師根據學生喜新、好奇、好強、好勝等特點,設計生動活潑、靈活多變的練習,在注重實效的同時,對練習的層次、方式科學安排,能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發展數學興趣。設計練習時要考慮到兒童的心理特點,從新的練習形式、新的題型、新的要求出發,避免陳舊、呆板、單調重復的練習模式,保持練習的形式新穎,生動有趣。讓學生做練習的主人,設計改錯題;讓學生當醫生,設計判斷題;讓學生當法官,設計操作實驗題,調動學生各個感官參與練習。也可以根據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練習,如運用猜謎語、講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各類小競賽等。這種游戲性、趣味性、競賽性的練習,既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學生做練習的興趣,又能取得滿意的練習效果,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練習,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如:在二年級《分米和厘米的認識》練習設計是以日記形式,今天早晨,我從2分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了衛生間,拿起1毫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後,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學校離我家不遠,大約有90厘米,上學路上我看見有一棵高2厘米的樹被風刮斷了,連忙找來了一根長1厘米的繩子把小樹綁好。我跑步趕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里翻出1毫米長的鋼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地做起筆記。先讓學生利用知識獨立思考,日記的問題使他們笑得前仰後合。爾後交流發現的問題,並改正過來。
2.練習的多樣化
比如在計算上我們反對過度的練習,但熟能生巧,計算能力的培養離不開適度的練習,任何知識都需要在用的過程中逐漸被接受和內化。我們可以在練習形式多樣性和趣味性方面下功夫,提高練習的操作性,做到教、學、做合一;在練習多樣化上下功夫,增強練習的游戲性、挑戰性和趣味性,寓學於樂。讓多樣化的練習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變以前的「要我練」為現在的「我喜歡練」,把練習過程變成小競賽,挑戰同學,挑戰自己;把練習變成技巧的探索,我發現,我總結,我成功;把練習變成是小游戲,我游戲,我快樂,我喜歡。這樣通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自主性,來鞏固計算技能,學生的計算技能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練習的多樣性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設計
(一).按照學習過程來設計練習。
1.准備性練習。
為了縮短新舊知識之間的距離,促進知識的遷移,在學習新知識前,應根據新學知識所必要的基礎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新課前的准備性練習。在學習「能被3整除數的特徵」時,為了排除學生根據個位上的特徵來判斷一個數能不能被2、5整除的干擾,在學習前設計如下練習。下列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13、36、16、93、42、29、24、39使學生看到,個位上是3、6、9的數不一定能被3整除,個位上不是3、6、9的數也不一定不能被3整除,從而為學生建立新的認知結構做好准備。學習前的良好准備,把學生引入最佳的認知狀態,再稍加點撥、誘發,便會水到渠成了。
2 .形成性練習。
為了促使新知識與學生認識結構中已有前觀念,建立非人為和實質性的聯系。在學習新知識時,應根據知識的邏輯結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學習新知識的形成練習。如:學習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根據知識的邏輯結構,應幫助學生認識面積、面積單位和長方形的面積;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應用具體感知,經概括表象,到規則抽象。
下面的練習設計可看到學生的知識是怎樣在有意義的學習材料的操作和練習過程形成的。
(1)具體感知(學生動手操作)。
①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量一個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面積。
②用12個(或8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擺成一個長方形,說出它的長、寬和面積各是多少?
(2)概括表象。
①口答:一個長方形長里正好擺5個1平方厘米,寬里正好擺3個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各是多少?
②再現在現平面圖形要求學生說出下圖的面積各是多少?(每個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3)規則抽象。
在上述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通過測量,說出兩個長方形的面積。並說出測量的方法,從而抽象概括出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3.鞏固性練習。
為了及時有效的鞏固所學新知識,應根據知識的重點、難點、關鍵,設計有針對性的單項練習。
例如,學習小數乘法時,可以針對其重難點設計下面題目。
(1) 說出下列各算式來有幾位小數?
4×0.3( ) 6.5×0.03( ) 43.3×4.l( )
(2)在下面算式的積里點上小數點。
12.6×2.3=2898 1.26×2.3=2898 1.26×0.23=2898
(3) l.21×26=( ) 0.121×2.6=( ) 12.1×2.6=( )
在局部的專項練習或獨立的模仿練習基礎上,再根據新知識的特點適當進行一些變式練習和對比練習。
(二)、按學習內容設計練習
學習內容的類型不同,練習設計有其不同的要求。概念學習的練習應著眼於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掌握概念的本質屬性;法則學習的練習應著眼於理解法則、掌握操作的過程;應用題的練習應著眼於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比如:應用題一方面要有利於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正確性。例如:在學習「玩具廠計劃生產1000件玩具,已經生產了4天,每天生產210件,還要生產多少件才能完成計劃?」這道應用題時,除了模仿練習外,還可以設計這樣的題目:自行車廠要裝配6OO輛自行車,已經裝配了9天,平均每天裝配72輛,自行車廠完成裝配情況如何?使學生懂得要判斷裝配情況如何,就要用實際的裝配產量與計劃裝配的產量進行比較。實際產量-計劃產量=超過產量,計劃產量-實際產量=還要生產的數量。從而使學生掌握解題的正確思考方法。
另一方面要防止解題方法模式化,防止思維定勢。如為糾正學生在解答應用題中「見多就加」「見少就減」的傾向。可以設計這樣的練習:小華有9張郵票,比小強多3張,小強有多少張郵票?小華有9張郵票,比小強少3張,小強有多少張郵票?從而使學生懂得審題的重要性,改變學生育目機械模仿的不良習慣。
(三)、按學習的反饋設計練習
新授課要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問題,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進行有效地調控,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l.對比練習
對表面相似的內容,學生學習時,容易彼此混淆,如帶分數的加減法和帶分數的乘法;求一倍數與求幾倍數的應用題等,要通過題目對比練習,培養分化的能力。
2.判斷練習
對學生認知過程中的心理因素所產生的錯誤,可以通過辯錯、改錯的練習,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認識。例如:學習平均數問題後,設計這樣的選擇題:某工人一、二月份生產零件350個,三月份生產210個零件,四月份生產220個零件。平均每月生產多少個零件?
(1)(350-210+220)÷3
(2)(350×2+210+220)÷4
(3)(350+210+220)÷4
從辨錯、改錯中,使學生懂得求平均數問題的關鍵。以上我們按學習過程、學習內容和學習反饋簡述了我們在新授課練習設計的一些做法,在實際的設中應是整體性的統一研究和考慮,以求最佳的效果。
3.練習的層次化
層次練習能引導和幫助學生克服思維障礙,推動思維多層面逐步深入地發展,使知識和能力不斷升華.教師可根據知識結構的繁簡和理解程度的難易,把包含在知識和規律內的復雜和隱蔽的內涵,層層剝離,進行多層面的展開,逐級推進和激發,既使練習由表及裡,深入清晰地揭示出整體知識的本質和內在的規律,又可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4.練習的興趣化
興趣是一種對智力活動有重要影響的非智力因素。數學學習興趣是培養孩子良好學習品質的有效途徑,是實現有效數學學習活動的前提,是教育的人文精神的體現。興趣作為一種自覺的動機,是對所從事活動具有創造性態度的重要條件,興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傾向,良好的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自覺動力。學生一旦有了數學興趣,就會積極地去實踐,這對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
四.問題與思考
1、 在設計課堂練習時,難度掌握不好,尤其是拔高題的難度,有時會設計的很難,有時學生會覺得很容易。
2 、還需要加強強理論方面的學習,用理論指導實踐。
3 、注意練習的有效性,讓學生做練習的主人,變被動為主動。
4 、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對老師練習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又受應試教育的束縛,練習在內容和形式上難以突破,總是習慣按題型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