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上海高一語文試卷

上海高一語文試卷

發布時間:2021-01-28 14:41:04

㈠ 關於上海高中語文課本

現在上海的課本年年再改 我在讀高中的時候很多不教的(我是二期課改2004年的) 你只要把文言文都弄懂就行了 別的看了也沒什麼大用處
高一上:
1.沁園春 長沙 2.跨越百年的美麗 3.我很重要 4.笛夢 5.草莓 6.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7. 哦,香雪 8.<激流>總序 9.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 10.<悼念一棵楓樹>,<星星變奏曲> 11.寒風吹徹 12.熱愛生命13.聽泉 14.生命的本質 15.愛因斯坦與藝術 16.自然筆記 17.邂逅霍金 18.改變世界的人們 19.<說教>,<科學美質疑辯> 20.公眾的科學觀 21.在馬克思前的講話 22.為了忘卻的紀念 23.晨曦 24.宣南雨又來 25.《發現〉,《一句話》26.我有一個夢想 27.鄧稼先 28.論語七則 29.孟子二章 30.垓下之圍 31.左忠毅公逸事 32.王風 黍離 33.蘇武傳 34.詞三首 35.五人墓碑記 36.諸子說水 37.秋水 38.江水 39.前赤壁賦 40.邵公諫厲王弭謗 41.與朱元思書 42.唐宋詩六首 43.愚溪詩序

高一下:
1.社會與人 2.短文兩首 3.隔膜 4.論友誼 5.兩行寫在泥土地上的字 6.冰山愈冷情愈熱 7.最後的常春藤葉 8.巴爾扎克之死 9.商鞅 10.我所認識的蔡孑民先生 11.把欄桿拍遍 12.回憶魯迅先生 13.哭小弟 14.在羅丹藝術博物館 15.再別康橋 16.想北平 17.廢墟 18.江南的古鎮 19.城市野望 20.你知道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嗎? 21.白莽作<孩兒塔>序 22無韻之離騷-太史公筆法小議 23.密室的生活 2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5.近代中國人在魯濱孫身上尋找什麼 26.漢魏六朝詩三首 27.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28.上樞密韓太尉書 29.志未酬 30.唐宋詩四首 31.送東陽馬生序 32.獄中上母書 33.黃花崗烈士事略序 34.唐宋詩五首 35.後赤壁賦 36.宋詞三首 37.長安雪下望月 38.虎丘 39.山莊玩月記

高二上:
1.陳奐生上城 2.老王 3.項鏈 4.我的幾個先生 5.母親這樣的女人 6.國外微型小說 7.詩二首 8.事間最美的墳墓 9.三棵樹 10.世上本無害蟲 11.短文兩篇 12.地球 我的母親 13.遙遠的自然 14.絕版的周庄 15.非攻 16.光榮的荊棘路 17.兩個世紀之交的聯想 18.書生論劍 19.曹操與楊修 20.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 21.法蘭西投降之真相 22.音樂短章 23.如果優美的文字離我們而去 24.你為什麼感到快樂 25.中國畫與西洋畫 26.梵谷的向日葵 27.百代法書 28.昆劇的故事 29.勸學 30.師說 31.墨池記 32.學記 33.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34.記舊本韓文後 35.宋詩四首 36.唐詩五首 37.游褒禪山記 38.石鍾山記 39.諸子喻山 40.始得西山宴遊記 41.宋金詞三首 42.游雁盪記 43.游黃山記

高二下:
1.新詩二首 2.荷塘月色 3.荷花澱 4.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5.日出 6.天籟 7.文學意境的特徵 8.內蒙訪古 9.春天,遂想起 10.永恆的敵人 11.故都得秋 12.只有扇子崖 13.外國散文兩篇 14.微型小說兩篇 15.雜文兩篇 16.讀書示小妹十八生日書 17.與李賀公飲 18.幼學紀事 19.城隍廟的書市 20.短文兩篇 21.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書目 22.實踐論 23.<吶喊>自序 24.新詩兩首 25.馬克思在倫敦 26.自述 27.<寬容〉序言 28.火刑 29.廉頗藺相如列傳 30.陳情表 31.諫太宗十思疏 32.訓儉示康 33.去私 34.<新序>二則 35.自表後主 36.<世說新語>三則 37.詩經二首 38.種樹郭橐駝轉 39.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40.黃英 41.詩四首 42.黃州新建小竹樓記 43.病梅館記 44.板橋題畫三則

高三上:
1.蝶戀花 答李淑一 2.老人與海 3.牡丹的拒絕 4.我願意是激流 5.雅舍 6.談白菜 7.上海的風格 8.守財奴 9.關漢卿 10.別了,哥哥 11.告別權利的瞬間 12.簡論市儈主義 13.錢與是非 14.錢鍾書伉儷 15.勞動從猿到任的轉變中的作用 16.短文兩篇 17.相信未來 18.<物種起源>導言 19.百年工程主世界之沉浮 20.地球的鏡像 21.走向21世紀的機器人 22.伊凡-屠格涅夫 23.<葯>點評 24.夏天裡一個春夢 25.情感的生命 26.說詩眼 27.空間的美感 28.小溪巴赫 29.國殤 30.過秦論 31.伶官傳序 32.六國論 33.秦晉餚之戰 34.荊軻刺秦王 35.肥水之戰 36.群英會蔣干中計 37.登樓賦 38.詩三首 39.阿房宮賦 40項脊軒志 41.滕王閣序 42.黃州快哉亭記 43.詞三首 44.長亭送別

高三下:
1.阿q正傳 2.哈姆萊特 3.鄉場上 4.套中人 5.飢餓藝術家 6.典型 7.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 8.人生頌 9.<傅雷家書兩篇 10.生命的物種恩賜 11.永遠的校園 12.節日 13.邊城 14.親情,舊情,友情 15.我們是怎麼過母親節的16.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17.沉默的香蕉 18.人之初 19.<中國科學技術史>序言 20.胡同文化 21.重讀雲南 22.古羅馬的大鬥技場 23.唐詩過後是宋詞 24.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性 2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26.琵琶行 27.香菱學記 28.歸去來兮辭 29.馬伶傳 30.<人間詞話>七則 31.蘭亭集序 32.山中與裴秀才迪術 33.秋聲賦 34.詞三首 35.竇娥冤 36.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打字很累)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㈡ 上海高中語文新老教材共有篇目

1、吳均《與朱元思書》 (新教材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一課)

2、韓愈《師說》 (新教材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3、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新教材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4、陶淵明《飲酒》 (新教材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5、蘇詢《六國論》 (新教材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二課)

6、杜牧《阿房宮賦》最後一段 (新教材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九課)

7、白居易《琵琶行》 (新教材高三第二學期第二十六課)

(2)新教材要求背誦的詩歌與古文篇、段:

1、陸游《訴衷情》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2、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秋瑾《鷓鴣天》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4、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5、王維《漢江臨泛》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6、李白《清溪行》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7、杜甫《旅夜書懷》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8、王安石《江上》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9、朱熹《泛舟》 (高一第一學期第四十二課)

10、《長歌行》(漢樂府)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六課)

11、劉楨《贈從弟》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六課)

12、祖詠《望薊門》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3、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4、李賀《致酒行》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5、王令《暑旱苦而熱》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16、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17、張九齡《望月懷遠》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18、李白《把酒問月》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19、黃庭堅《登快閣》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20、陸游《關山月》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四課)

21、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2、張孝祥《念奴嬌·洞庭青草》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3、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4、陸游《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5、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6、朱熹《鵝湖寺和陸子壽》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7、朱熹《偶題》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五課)

28、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29、王維《終南山》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30、李白《獨坐敬亭山》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31、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六課)

32、左思《詠史》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33、張九齡《感遇》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34、林逋《山園小梅》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一課)

35、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36、杜甫《登樓》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37、李商隱《安定城樓》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38、《論語》七則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八課)

39、《孟子》二章 (高一第一學期第二十九課)

40、荀況《勸學》第三、四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二十九課)

41、《學記》第一、二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二課)

42、屈原《國殤》 (高三第一學期第二十九課)

43、賈誼《過秦論》最後三段中的關鍵句子(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課)

44、酈道元《江水·三峽》三至六段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45、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高二第二學期第三十一課)
46、韓愈《送董邵南遊河北序》 (高二第二學期第二十七課)

47、蘇軾《石鍾山記》三至六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八課)

48、王安石《游褒禪山記》第一段 (高二第一學期第三十七課)

49、歐陽修《伶官傳序》最後一段 (高三第一學期第三十一課)

50、蘇軾《前赤壁賦》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九課)

51、蘇軾《前赤壁賦》 (高一第一學期第三十九課)

52、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高一第二學期第二十八課)

53、夏完淳《獄中上母書》末二段 (高一第二學期第三十二課)

54、袁宏道《虎丘》 (高一第二學期第三十八課)

55、龔自珍《病梅館記》第一段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三課)

56、《鄭板橋題畫三則》第二則 (高二第二學期第四十四課)

57、梁啟超《志未酬》 (高一第二學期第二十九課)

58、《長亭送別》中[正官][端正好]一段曲子(高三第一學期第四十四課)

(3)H版、S版共同要求背誦的篇目:

1、曹操《觀滄海》

2、陶淵明《飲酒》

3、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4、白居易《琵琶行》

5、陶淵明《歸園田居》

6、陶淵明《讀<山海經>》

7、吳均《與朱元思書》

8、韓愈《師說》

9、文天祥《〈指南錄>後序〉(第四段)

10、蘇洵《六國論》

11、歸有光《項脊軒記》(第一段)

12、杜牧《阿房宮賦》(最後一段)

㈢ 請問下上海地區的高一語文教材第一單元古詩是哪些

沁園春•長沙》(1925年)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回透,百舸爭流答。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毛澤東同志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注釋】

沁園春:詞牌名,由東漢的沁水公主園得名。

橘子洲:在長沙附近的湘江中。

舸:大船。

同學少年:毛澤東於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八年就讀於湖南第一師范學校。一九一八年毛和蕭瑜、蔡和森等組織新民學會,開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動。

遒:強勁。

遏:阻止。

【題解】

一九二五年秋,湖南省長趙恆惕再次通緝毛澤東。毛離開長沙去廣州,這首詞大概是離長沙時所作。

詩兩首 雨巷
再別康橋
3 大堰河
4 中外短詩五首 斷章風雨

㈣ 上海市高一第一學期語文需要背誦的篇目有哪些

《沁園春•長沙》
《再別康橋》(書上沒規定,但有些老師會規定要背)
《詩經•秦風專•蒹葭》
詩二首(左思《詠屬史》、陶淵明《飲酒》)
《我有一個夢想》(書上規定要背最後幾段,但沒考過)
《阿房宮賦》(市重點規定要背,書上沒規定)
《詩詞四首》(《登金陵鳳凰台》李白,《八聲甘州》柳永,《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登快閣》黃庭堅)
《項脊軒志》(第一段,書上沒規定)
《夢游天姥吟留別》
《律詩三首》(《書憤》陸游,《登樓》杜甫,《終南山》王維)
《絕句三首》(《從軍行(四)》王昌齡,《過華清宮(一)》杜牧,《塞下曲(一)》盧綸)
望採納。。。。

㈤ 上海高一語文目錄。

去書店看看

㈥ 怎麼把上海高中語文上到140分

權威回答。本人上屆學生滿分一百五,有幾個一百二十多。
語文要拿高分。內
選擇題一定要少容錯或者不錯。這通過積累和題海訓練是能夠達到。
然後就是主觀題了。尤其是上海主觀題特別多。
主觀題要有得分點意識。看分值分配是能夠猜出得分點的。一般是2分一個得分點。
也就是如果主觀題一道6分,你可能需要答到3個點。
然後要規范答題術語,尤其是表現技巧。對比、反襯、烘托等等,要能夠區分,並能夠分析其表達效果。
最後是作文,作文從仿寫開始。研究滿分作文,尤其是要看鑒賞,鑒賞會告訴你這篇文章好在哪裡,你從仿寫開始,多練筆。
日常要積累素材。沒有素材,就好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㈦ 上海高一新教材高一第一學期語文要背的 謝謝,還有再別康橋要全文背嗎

這首詩非常好,也很著名;背一下也沒有壞處,因為我們經常在聊天時也會說那句經典:我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㈧ 上海地區高中語文文言常識

古代文化常識

地理山川

1、陰陽(陰:山北水南,陽光不易照到之處;陽: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專指長江,「河」專指黃河。

3、關內、關外(漢朝前,「關」特指函谷關;明清時以至現在稱東北三省為「關外」。

4、山東、山西(「山」特指崤山,後來有時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東京、汴京--開封;京口--鎮江;金陵、建業、建康、江寧、石頭誠--南京;臨安、錢塘--杭州;姑蘇、吳郡--蘇州;淮上、江都、維揚--揚州;會稽--紹興;長安--西安;奉天--沈陽;直沽--天津。)

6、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

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東、南、西、北)。

(2)八荒:人為東、東南、南、西南、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茺為荒遠之地。八荒指遠離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為九州,即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楊州、梁州、雍州。

(4)山東:指崤山以東。

(5)江南:泛指長江以南。

(6)江左:即長江以東。

(7)江表:長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黃河流域一帶。

(9)五嶽:東岳泰山、南嶽衡山,西嶽恆山,中嶽嵩山。

(10)南京又名建業、建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潔和現代不同的地方。

(11)開封又名大梁、汴州、東京。

官名

古代職官情況異常復雜,而且各朝都有變化,可以中央、地方兩方面大致掌握。

中央官職:皇帝下有丞相或稱宰相佐理國政,統領百官。中央一般設六部分管政務,即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弄部、工部,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為侍郎。

地方官職:大政區稱郡、州或稱省,長官分別稱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撫。

基層政權稱縣,縣官稱縣令或知縣,間乎大政區和縣之間高州(或府),長官稱知州(知府)。

紀年

紀年有:

(1)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如:趙惠文王十六年)。

(2)干支紀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3)年號紀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

(4)年號干支兼用(如:咸豐庚申,英法聯軍自海入侵)。季節,一季三個月順次稱孟、仲,季,如孟春(一月),仲春(二月),季春(三月)。每月的特殊日子有特定稱呼,第一天叫「朔」,最後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一晝夜分十二時辰,用十二地支稱呼,每時辰兩小時。每夜分五更9鼓)每更兩小時。此外,雞鳴指早上三、四點,日出時叫旦、晨、朝;黃昏,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夕、暮、黃錯,人定即亥時相當晚上9-11時。

古代節日及有關習俗

元旦:正月初一,亦稱元日,有祭神貼桃符的習俗。相傳東海度朔山大桃樹下有神荼、郁壘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畫二神像,懸掛在門口來驅鬼。五代開始在符上寫聯語,後來演變成春聯。王安石有《元日》詩:「千門萬戶瞳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上元:正月十五,亦稱元宵、元夕、元夜。古代習俗在上元夜張燈為戲,所以又稱燈節。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社日:農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開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後,秋社在秋分前後。社日這一天,鄉鄰們在土地廟集會,准備酒肉祭神,然後宴飲。王家《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寒食: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有時是一百零六天。相傳起源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綿上之山隱居,晉文公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樹而死。晉文公便下令這一天禁火寒食,以後演變為寒食節。每逢寒食節,人們要禁火三日。元鎮《連昌宮詞》:「初過寒食一百六,店社無煙宮柳綠。」

清明:清明節的習俗主要是踏青和掃墓。杜牧有《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上巳:原定於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後,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們到水邊去遊玩采蘭,以驅除邪氣。後來,演變成水邊宴飲,郊外春遊的節日。杜甫有《麗人行》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端午:五月初五,又稱「端陽」、「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據說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們爭渡去救屈原,後來演變成劃龍舟的傳統。人們還投粽子到江里,以保護屈原的遺體,又有了吃粽子的傳統。唐以後端午成為大節日,朝廷有賞賜。杜甫有《端午日賜衣》:「端午被恩榮。」

七夕:七月七日。民間傳說此日夜間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婦女們結綵樓,陳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和凝《宮詞》:「闌珊星斗綴朱光,七夕宮嬪乞巧忙。」

中秋: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時秋高氣爽,月光最美,為賞月佳節。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韋庄《送秀才歸荊溪》:「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重陽:九月初九。又稱重九。古人認為九是陽數,日月都逢九,稱為重陽。古人認為此日帶茱萸囊登山飲菊花酒可以免禍,於是便有了這一天登高飲酒的習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臘日:臘是祭祀名,歲末祭眾神叫臘(所以十二月叫臘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臘日,村人擊細腰鼓,作金剛力士來驅逐瘟疫。杜甫有《臘日》詩:「臘日年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除夕: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禮儀習俗

1、年齡稱謂

襁褓:嬰兒。

孩提:2~3歲的兒童。

總角:幼年兒童。

豆蔻年華:13歲女子。

及笄:15歲女子。

冠、加冠、弱冠:20歲男子。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歲。

花甲、平頭甲子:60歲。耆:60歲。

古稀:70歲。

耋:70~80歲。

耄:80~90歲。

期頤:100歲。

2、避諱

封建社會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用改字、缺筆、空字,用同義詞等方法加以迴避。如「以俟觀人風者得焉」「人風」即「民風」。

3、謙辭和敬辭

竊: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請:請允許我、請讓我。

枉駕:有勞大駕。

惠賜:指對方給以了好處。

科舉職官

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拜:授給官職。

除:免去舊職任新職。

出:出任。

升:提陞官職。

遷:調動官職陞官。

革:革除官職。

罷:罷免、停職。

免:免除官職。

黜:廢黜、貶退。

謫:降職遠調。

削:革職罷官。

廢:罷免或廢黜。

退:⑴撤銷或降低官職;⑵自己辭職。

斥:屏棄不用。

去:去職,被調離。

左遷:降低官職調動。

擢:提拔、選拔。

授:封給官職。

人名稱謂

(1)人名:古人有名、字、號,當大官的死後有謚號。如歐陽修,字永叔,號六一居士,謚文忠。名和字間一般有聯系,如諸葛亮字孔明,孔明就是很亮的意思;也有反義的,如韓愈字退之,退之就和愈相反。

(2)一般稱謂。直稱姓名,用於自稱,稱輕視的人或客觀介紹。稱字、號、齋名、謚號表示禮貌發尊敬。還有稱官爵名,稱籍貫(如康有為稱康南海)。有幾項邊稱的,一般是先烈是先官名,次籍貫,後姓名,如「余在史館,聞翰林(官名)天台(籍貫)陶先生言博雞者之事」,「馬副使(官名)鳴錄(名)。」

(3)謙稱。王侯自稱孤、寡人,大臣自稱臣,一般人自稱仆、不地、不佞、愚等,女子自稱妾。晚輩自稱小子。

(4)敬稱。對君王稱陛丁、大王、皇上(已死的稱廟號,如宋太祖,宋仁宗),對上官或長輩稱公、君、足下、大人,對老師稱子、夫子、師、先生。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長。

文化典籍

諸子散文--《論語》、《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

風騷--《詩經》和《楚辭》的並稱。(《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了中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離騷》開創了我國詩歌的浪漫主義傳統。)

四書五經--「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部書。「五經」指《易》、《尚書》、《詩》、《禮》、《春秋》五部儒家的經典。

六藝經傳--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種經書。

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呂氏春秋》--先秦雜家代表著作,又名《呂覽》,系戰國時秦國丞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成。

《左傳》--《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

《戰國策》--國別體史書,是戰國時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系西漢劉向編訂。

《史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世說新語》--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

《說文解字》--我國第一部字典。

「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三吏三別--《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何謂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職名稱。據歷史記載,西周時期周王朝及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級。戰國時期,不少國家沿用。上卿是當時最高的官職。

九卿之說始於秦漢,指的是太常、光祿勛、衛尉、廷尉、太僕、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官職。

具體一點來說,太常掌管宗廟祭祀與禮儀;光祿勛掌管宮廷的守衛和護從;衛尉負責宮門警衛工作;太僕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獄、案件的審理等;大鴻臚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負責外交及民族事務;宗正負責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務;大司農又名治粟內史或大農令,掌管谷貨、租稅、賦役、財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供養皇帝。到北魏時期,在正卿之下還設少卿,歷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廢止。

三公之說也起始很早,周時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西漢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使大夫(大司空)為三公。到東漢時,名稱有所改變,指太尉、司徒、司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負責軍政事務。

古詩文集命名例談

中學語文課本中涉及到很多古代詩文集,這些詩文集的命名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孫子》、《列子》)、姓名式(如《岑參集》、《陸游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別號式(如《白香山詩集》、《東坡全集》)外,還有其他一些命名方式,如:

①封號式。古時君王常給臣子封號,封號也能作為集名。如明代劉基,字伯溫,封誠意伯,其作品集為《誠意伯文集》。北宋王安石,封荊國公,其作品集有《王荊公詩箋注》。

②謚號式。古代帝王高官死後,朝廷根據死者生前事跡給予一種褒貶善惡的稱號,叫「謚號」。「謚號」也可以命名詩文集,如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死後加謚「文正公」,他的作品集命名為《範文正公集》;歐陽修謚號「文忠」,其作品集為《歐陽文忠公文集》。

③官爵式。西漢司馬遷曾任太史令,世稱太史公,其《史記》又稱《太史公書》;唐代詩人杜甫,曾官檢校工部員外郎,也稱杜工部,其作品亦名《杜工部集》;明初文學家宋濂,曾官翰林學士承旨,其作品集有《宋學士文集》。

④籍貫式。古代以籍貫稱人表尊敬或表自謙雅趣,並常以此作為集名。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河東解縣人,也稱柳河東,其作品集名為《柳河東集》;宋代散文家王安石,撫州臨川人,其作品集名為《臨川先生文集》。

⑤地名式。即以任職地或隱居地地名為詩文集命名,如唐文學家杜牧別墅在樊川,故有《樊川文集》;北宋文學家沈括晚年隱居潤州「夢溪園」,故有《夢溪筆談》。

⑥書齋式。古人常自取或由他人賀取書齋名,齋名也可以作為詩文集的命名。如清代散文家姚鼐,室名「惜抱軒」,其詩文集名為《惜抱軒詩文集》;近代梁啟超,書齋名「飲冰室」,其作品集為《飲冰室合集》。

⑦年號式。以皇帝的年號作為詩文集的命名。如唐代白居易有《白氏長慶集》,因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編纂而得名;蘇洵有《嘉佑集》,嘉佑是宋仁宗的年號。

⑧顯志式。以書名顯示撰文編書的目的。如北宋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其目的是「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行失」,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鑒》。

㈨ 上海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必背篇目 急急急

新教材高一第一學期
第1課 沁園春長沙
第15課 蒹葭
第18課 飲酒(結廬在人境) 詠史(鬱郁澗底松)
第二學期
第14課 阿房宮賦
第15課 黃州快哉亭記
第16課 項脊軒志(第1節)
第17課 登金陵鳳凰台、八聲甘州、水龍吟等健康賞心亭、登快閣
第19課 夢游天姥吟留別
第20課 終南山、登樓、書憤
第21課 塞下曲( 鷲翎金僕姑)、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綉成堆)

㈩ 上海高一語文文言文哪些要背的

高一上
《蒹葭》、《沁園春。長沙》、《飲酒》陶淵明
高一下
《登金陵鳳凰台版》李白、《八聲權甘州》柳永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
《登快閣》黃庭堅 《夢游天姥吟留別》李白《終南山》王維 《登樓》杜甫
《書憤》陸游 《塞下曲》盧綸
《從軍行(其四)》王昌齡
《過華清宮》杜牧

閱讀全文

與上海高一語文試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