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沈陽理工大學徐飛老師
她教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對學生挺好,挺負責的。人挺隨和~以下是在學校網站上粘貼來滴,僅供你參考,不謝。
姓名:徐飛
職稱:講師
學歷:博士
最後畢業學校:遼寧大學
所在學科:世界經濟
研究方向:規制經濟學
職務:經濟學教研室主任
2000-2004吉林大學經濟學院 經濟學 學士
2004-2007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 世界經濟 碩士
2009-2013遼寧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世界經濟 博士
一、學術論文
1.陳志恆、徐飛.中日貿易合作:歷史、現狀及特點[J].現代日本經濟,2006(5):24-29.CSSCI核心期刊。
2.徐飛.應對流動性過剩的經濟政策分析[J].山東紡織經濟,2007.
3.徐飛.重溫日本《國民收入倍增計劃》[J].中國西部科技,2008(12):78-79.
4.徐飛.日本財政投融資體制改革的特點及借鑒[J].日本問題研究,2010(3):25-33.中文核心期刊。
5.徐飛.日本的規制改革——基於OECD的PMR指數的觀察[C].21世紀中日關系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2011.
6.FeiXu.The confirmation of Okun's coefficient in Japan and comparative study[C].ICEE,2012.國際會議。
7.徐飛.趕超型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研究及借鑒[J].經濟師,2012(2):10-11.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8.徐飛.日本規制改革最新進展評析——基於PMR綜合指數的觀察[J].現代日本經濟,2012(4):1-9. CSSCI核心期刊。
9.徐飛,楊鳳.日本電力產業規制治理結構評價[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3)。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10.徐飛,李彬,楊鳳.日本運輸產業規制緩和對我國運輸業的啟示[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3(5):5-9。北大核心期刊。
11.徐飛,郭爽.計程車行業規制問題研究——以沈陽市為例[J].經濟師,2013(11):171-173.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12.楊鳳,賈山亮,徐飛.遼寧省產業結構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J].經濟師,2014(3).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13.徐飛.後危機時代日本政府規制政策的方向性調整[J].日本研究,2014(4).
2、 教研論文
1.徐飛,耿乃國,張鑫.基於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型課程考試方法改革與實踐----以新制度經濟學課程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4(07).
三、學術課題
1.主持沈陽理工大學青年科研基金項目《日本公共產品供給主體演進及借鑒》(QN2011-07),2011年7月。
2.主持企業橫向課題《沈陽機械加工行業調研報告》,2012年3月。
3.主持企業橫向課題《沈陽建築行業調研報告》,2011年3月。
4.參研遼寧省教育廳課題《中國城市公用事業規制績效與監管模式研究》,2009年1月-2011年12月。
5.參研沈陽市社科聯重大課題《文化強市指標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2010年2月。
6.參研沈陽市科技局課題《沈陽「三農」文化消費需求狀況和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對策研究》,2009年4月-2010年9月。
7.參研遼寧大學青年基金項目《基於參數檢驗與Panel Data模型的日本公司治理改革研究》,2009年4月。
8.參研2012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遼寧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產業哲學研究》,主持人:楊鳳。排名第三。
9.參研2012年度11月,遼寧省教育廳課題,遼寧省資源、環境、人口與經濟承載力研究,主持人:李琦。排名第二。
10.參研2012年度,遼寧省社科聯課題,主持人:王海鷹。
11.主持沈陽市社科聯一般研究項目《沈陽市社會治理與政府規制對策研究----基於多中心治理理論》,2014年3月。項目編號sysk2014-05-03。2014.03--2014.10。
12.主持沈陽理工大學博士啟動資助項目《遼寧省食品安全規制問題研究》,編號2014BS-03。2014年7月。
13.主持2014年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課題《遼寧省食品安全規制現狀及對策研究》,編號L14BJY034。2014年12月--2016年12月。
4、 教改課題
1. 參研2012年度,遼寧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於高校人才素質提升的文化管理模式在教學管理中的運用研究》,主持人:王海鷹。排名第六。
2. 參研2013年度,沈陽理工大學教改課題,《基於自主學習能力的考試方法改革》,主持人:耿乃國。排名第三。
3. 參與《管理經濟學》精品資源課建設。主持人:耿乃國。
4. 參研2014年度,遼寧省教育廳教改課題,《基於自主學習能力的考試方法改革》,主持人:耿乃國。排名第二。
五、著作與教材
徐飛.商業經濟[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主編教材。
六、獲 獎
1.獲2011年度沈陽市社會科學課題「關於沈陽市文化環境建設的對策建議」二等獎,沈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頒發,2011年12月。主持人:李彬。證書號:sysk2011-02-13。
2.獲2013年度沈陽市統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關於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引導非公有制企業轉型問題研究》,2014年1月。中共沈陽市委統戰部、沈陽市統戰理論研究會頒發。主持人:張志元。項目編號:SYTZ2013029,證書號:2013004。
3.獲遼寧省社會科學聯合會2013年度二等獎,《提升遼寧產業核心競爭力路徑和政策研究----以裝備製造業為例》。主持人:張志元。證書號:20131s1j1-136。
七、指導學生
指導學生參加2012年度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新型小區太陽能空氣調節系統創業計劃。
八、證書
2008年獲得《遼寧省高等學校雙語教師資格證書》
九、其他
2013年度,沈陽理工大學年終考核優秀
2014年度,沈陽理工大學年終考核優秀
2014年度沈陽理工大學第六屆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一等獎
Ⅱ 別樣的作文研討:看看高考作文怎麼給分
一次別樣的作文研討
看看高考作文怎麼給分
園區高三作文教學研討中,我重點組織老師們圍繞六篇典型文章作了交流。高三語文老師之前已對這些文章打了分數並進行了點評。這次活動對提升作文診斷能力還是蠻有意義的。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2014屆蘇州期中)
肖伯納:人生有兩大悲劇,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周國平: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要求: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②題目自擬;③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④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⑤不少於800字。
記敘文1(《手邊的陽光》):
賦分情況:
最高分58分,最低分42分。6位老師打分在50分至52分之間。6位老師打分在42至45分之間。建議賦分:42—45分。
簡評選粹:
這篇記敘文,對於材料主旨的解讀不夠到位,注意到結果的「幸福」,沒能展現追求過程的幸福。且故事平淡,對話太多沖淡了人物形象。寫人敘事能力一般。(高妙霞)
①主旨不明確,描寫重點不突出。如果是結尾句「尋求幸福莫不如珍惜幸福」,那麼行文的重點應該在「如何珍惜幸福」上。②行文亂,文筆也較貧乏,過多無謂的對話描寫削弱文章表現力。(姚鐵意)
主題應該是珍惜手邊的幸福,那麼是如何表達的呢?文章強調了開店阿姨對叔叔的情感,又一再敘說阿姨對開店的執著,那麼兩者又有怎樣的關聯呢?什麼是幸福,又如何珍惜的呢?沒有表達清晰。文章細節處理很不成熟,生硬。倒數第四節媽媽的話不符合人物身份與對話場景。阿姨接話太突然,既然是戳戳媽媽,那就應該是悄聲說的,阿姨怎麼就接上話了?詳略不當。文章開頭的敘述有相當的文字可以略去。這是一篇不成熟的記敘文,構思意圖太明顯,缺少動人的細節。(范紅梅、王峰)
專家點評:
這種字我實在看不清,文章也無法流暢地讀下去,幾次想讀完,但都因無法識別這種字而作罷。但從這種不連貫的碎片中,似乎感覺到,文章已經偏離了材料的主旨。好像主題集中在題目和最後一句話上。這樣判斷下來,已經與題意有嚴重偏離。從文章功夫來說,因為無法流暢閱讀,我也無法斷定。只覺得,說了很多,似乎都無法向材料提供的立意方向聚焦過去。(蔡明)
小結:
此文立意為最後一句,「珍惜手邊的幸福」。沒有著眼於材料整體,最多算「基本符合題意」。再從文中事件與立意的角度分析,前文敘述拖沓冗長,重心不突出,缺乏結構安排意識。(徐飛)
記敘文2(《身邊的愛》):
賦分情況:
最高分60分,最低分41分。8位老師打分在50分至56分之間。11位老師打分在41至45分之間。建議賦分:42分上下。
簡評選粹:
本文審題立意:從與材料的相似性來看,抓住追求過程。作者要寫的是追求過程背後的「無奈(悲?)」可以說是世俗的人生寫照,有生活氣息。但作者圍繞這點的寫作意識不足,剪裁欠當。有以「親情」包打作文,而形成的套作傾向。2013年江蘇高考記敘文的閱卷,有點作踴,因此2014年高考作文,將會小流行套作問題。要引起我們早一點的關注。(邵統亮)
這一篇可能是套寫的有關親情的文章,因為有些內容,曾經見過,比如父親超市睡著那一情節。主旨是「奮斗向前時,不要忘了身後的愛」,與面對得與未得的態度無關,應視為偏題。結構上有一定的匠心。視為偏題中最高分。(胡溢芙)
專家點評:
從立意上來看,有什麼理由否定別人對理想和事業的追求呢?因為「心愛的東西」永遠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的。「身後的愛」這種表達,還能屬於「得到的心愛的東西」么?再從故事本身來說,也太平常了!最後一點是,雖然本文不斷地議論,但文章的發力點依然在「情」而不在「理」。(蔡明)
小結:
此文立意為「為自己沒得到的心愛之物奮斗之時,不要忘了已得到的愛」,這是從周國平的話引申出來的觀點,只能算基本符合題意。再從文章本身而言,情節多有不合理處。如果責怪寫父親為事業打拚而忽視親情,但文中體現的卻是對父親的理解。「我」發現父親的疲憊應該是全文的轉折,但上下文並沒有轉折的意味。前文「我」已跟父親聊過回老家看奶奶,所以末句「這周我一定回來看您,帶上爸爸!」就顯得蒼白而矯情。(徐飛)
議論文1(《悲喜全在一念間》):
賦分情況:
最高分57分,最低分40分。4位老師打分在51分至53分之間。11位老師打分在42至46分之間。建議賦分:不超過46。
簡評選粹:
此文站在兩則材料之外來思考,也是一個很好的思考材料的角度。切入分略高,一是題目比較明確鮮亮,二是結尾兩段文字扣題分析較為精彩。但開頭引用原材料較長,登月材料敘例與議例也欠簡明。(邵統亮)
通篇都是引述別人的話,加上一點自己的點滴感悟,整篇文章沒有結構上的思考。(王呈偉)
文章有論述,有分析,但題目是「悲喜全在一念間」,後面又說換個角度,前後不統一,觀點轉換較僵硬。如果立意換位「悲喜全在一念間,關鍵是看待問題的角度 」就可以增色不少。(張富玉)
開頭敘述材料過長,說明沒有理清文章思路就開始寫了,主體部分的素材經過用心收集,但缺乏有效的邏輯整合,缺乏有效論證。(宋建州、白坤峰)
專家點評:
題目亮眼,但成敗也系「一念間」。「一念」能有多大的承載空間,「一念」能有多少可以深掘的意蘊。掮得起來,是一篇佳作;擎不起,那就落入庸常。文章能從佛家參禪的維度去思考,這應該是可取的。可惜重點偏了,不在「一念間」而在「悲與喜」,在進與退,在得與失,這就偏離了材料主旨。材料是在討論「得到和沒有得到」而不是「得與失」;加上開頭幾乎原封不動抄材料,又是多麼犯忌的事兒。不只是可惜,實在是這樣的文章一般學生很能hlod得住。(蔡明)
小結:
能從整體考慮,是很可貴的品質。但本文作者思維粗疏,把重心落在「一念間」,又落進了片面立論的怪圈中。如果能結合「得與未得」來辯證地闡述,就較為切題。(徐飛)
議論文2(《找尋生命的無限》):
賦分情況:
最高分68分,最低分55分。1位老師打分57,其餘均在60分及其以上。建議賦分:64。
簡評選粹:
此文具有濃郁的哲學思辨色彩,無論援引的事例還是名言或是說理都體現大家風范。不陷在材料之中拔不出,劈頭從生命的無限寫起,其實扣合周國平的材料。說理一層深入一層,論述段落之間承轉邏輯嚴密。語言還稍嫌稚嫩。(邵統亮)
立意准確,且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最難能可貴的是,小作者能把讀書所得化為材料,且分析很到位,結構也很清晰,前後段落邏輯聯系也很緊密,但在層次向縱深發展方面略顯不足。(羅寬海)
這篇文章的立意看來頗為宏大高遠,但細究起來就會發現,其論點的表達和論述並不明確清晰,原因有二:論據和其首段確立的論點並不完全一致;末段里的「弱者」「強者」用語曲解了兩段作文材料的內涵。書寫很好,讀書較多,語言暢達。(郭居祥)
本文認識深刻,非一般同學可比,自不贅述。個人認為,本文還是有缺陷的。首先,論述平面化,未向縱深發展。第二,開篇立意立足於「未得的悲傷被巧妙地轉化為追尋的快樂」,是切題的,而且很巧妙。但後文的論述重點則在於探討追求無限的意義,因「未得」而突破有限,並指出這就是生命的意義;而「快樂」一詞,在後文論述不夠充分,特別是「培根」段。篇末點題亦未點「快樂」。結尾是不是可以這樣點:「弱者安於所得,而強者樂於未得,從而找尋生命的無限,讓卑微的生命鑄成永恆的雕像」?(胡溢芙)
議論文3(《命若琴弦》):
賦分情況:
最高分55分,最低分40分。4位老師打分在50分至53分之間。9位老師打分在41至45分之間。建議賦分:45分上下。
簡評選粹:
本文以史鐵生一篇小說為由頭,立意也准確,構思也較嚴密,分析上有長處。但在由頭的敘述、議論方面,敘述冗餘,分析不足。開頭與下面的段落之間存在脫節情況,同時對「命若琴弦」這一詞語的含義也沒有認真辨析。暴露的問題就是由頭式作文應該如何寫的問題。(羅寬海)
文章開頭較為新穎,以《命若琴弦》老瞎子的故事作為開頭,彰顯了小作者的閱讀積淀,但後來我們再次回顧了《命若琴弦》文本,老瞎子早已得知那隻是個美好的希望而已,用那種方式激勵自己的徒弟,讓他在追求光明過程中滿懷快樂,小作者引述情節有誤,是個硬傷;文章論點為「在希望中,在追求終於一路向前」,但下面的仕途失意者「杜甫」的論述不甚切題。(鄒艷紅)
本文關於「命若琴弦」的情節引述有誤。那張葯方是老瞎子關愛小瞎子的獨特方式。據老瞎子的這種生存大智慧,文章同樣可以立意為:人生的樂趣在於追求希望的過程。後面的論述中,小作者未能完全扣住論點,比如「杜甫」段,成功者、失意者與被銘記與否,與中心無關。(胡溢芙)
專家點評:
除一個故事,其餘文字基本不著調。如果就以故事為抓手,分析出多種可能性來,扣上主旨,或許會別開生面。(蔡明)
小結:
第四段寫所謂的成功者得到了心愛的東西卻很快被後人遺忘,而所謂的失敗者,如杜甫,雖然窮困潦倒,卻名垂千古。這一段有些莫名其妙,首先段落內部邏輯混亂,成功者得到了心愛的東西與失敗者的窮困潦倒並不能構成對比關系,誰說失敗者在窮困潦倒中就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心愛的東西?再者,即便忽視這一缺陷,承認這一對比成立,而對比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難道說得到了就不幸,沒有得到反而是一種幸運?這顯然將「得到」與「得不到」的對人生的影響無限放大。
再看下一段。論述人生的快樂與悲劇,不在於是否得到想要的東西,而在於以何種態度去看待他。這跟上段明顯脫節。作者其實想表達的是,人生並不由結果所決定,而取決於過程中的態度。
此外,這篇文章的題目也明顯不妥,缺乏議論性文章題目的特徵。但是,這篇文章的實際得分55!
原因何在?
這裡面存在著掃讀與細讀的區別。即便是高考閱卷現場,一份作文試卷也就是匆匆幾十秒時間,有的甚至還不到三十秒。題目與開頭的首因效應不容忽視,這篇文章就是因為開頭不俗,讓閱卷老師在一大堆平庸無奇的作文中亮起了眼眸,興奮之下,給出了超過實際得分的分數。這也給我們一些啟示:如何讓我們的學生作文不再平庸乏味?
但是,這篇文章的分數畢竟來得僥幸。如果我們能以《命若琴弦》為由頭,精心構思一篇「由頭式」議論文,倒完全可以獲得高分。
修改意見如下——
拉緊生命的琴弦
《命若琴弦》中,在老瞎子的琴槽里,他的師父為他封著一張葯方,在彈斷一千根琴弦之時,就可以取出葯方,抓葯治病,眼睛復明。然而,當老瞎子終於彈斷了一千根琴弦後,那張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葯方,居然只是一張無字白紙。但老瞎子沒有把真相告訴小瞎子,他鄭重地把那張無字白紙封進了小瞎子的琴槽,對他說:「記住,得彈斷一千二百根。」
老瞎子經過五十年的修煉,天眼洞開,或許他早已發現,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場虛無。肖伯納也是人生的智者,他同樣看出了人生的虛無與荒誕。無論得還是未得,前方永遠是迷茫。
有一些人因為看清人生的悲劇實質,而讓自己的生命過早地從這世上消逝。生命的真正消亡,從精神支住的倒塌開始。(舉例)
而真正的英雄,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的人。老瞎子早已知曉葯方的虛幻,但依然快樂地活在琴聲的世界裡,並用這葯方去鼓舞年輕的生命。(扣周國平句)
命若琴弦是一場宿命,也是宣言:「只能扯緊歡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張無字的白紙。」只管按自己的信念去活,活出充實的過程,而不必在乎最終的「得」抑或「未得」。
(徐飛)
議論文4(《懷揣著熱忱之心》)
賦分:44分左右。
專家點評:
這篇文章最大的問題是思想偏頗缺少深刻。面對「真理玩笑兩相宜」的肖伯納的深刻表達,怎麼能如此簡單地認為是「悲觀」的態度呢?提供一個故事就會明白肖伯納的價值取向和審美眼光了。一位朋友來到肖伯納的工作室,環顧了一番房內的陳設,慨嘆道:「我一向以為你是愛花的,沒想到你房間里只擺著幾只作為裝飾品的花瓶,連一朵花兒也找不到。」肖伯納稍一思索,解釋道:「我也喜歡兒童,但是,我總不能把他們的頭割下來供養在瓶子里呀!」朋友連連點頭:「有道理,有道理。」兒童和花畢竟有別,但肖伯納通過這一超乎常情的類比所說明的道理卻是深刻的。「愛」和「得到」並不是一回事,愛一個人或愛一種事物就更要尊重他(它)的獨立性,珍惜他(它)的「生命」,因「愛」之反「傷」之,那就不是真愛,而是一種自私了。這種得到了心愛的東西的結果,也就是更大的悲劇了。這和芸芸眾生的悲觀人生態度能同日而語嗎?(蔡明)
我的看法:
本文立意「懷揣著熱忱之心,愛我所愛」,屬基本符合題意。文中第一段簡單思維,片面立論,肖伯納僅僅是揭示了人生悲劇實質,但並不說明他是悲劇人生觀。因此,全文立論的基石不穩。而且全文有多處絕對化的論述,實屬寫作議論文的硬傷。(徐飛)
蔡明老師指出本次作文題有較大難度。也挑出當前高三作文的突出問題:
(1)讀題能力太差。題吃不準,寫起來就左右搖擺。一不小心就「溜車」
(2)學生面對一道題目,即使能讀懂材料,也不知道這篇文章的發力點在哪裡?
記敘文1
手邊的陽光
騎著車在碎石路上顛簸絕不是什麼美好的經歷。我低頭看著那些故意做成稜角分明的碎石想,也許在周日的陽光下,一路聽著路邊擬石音響傳來的評彈,倒也不錯。
周日早上,一拉開窗簾就灑進了大片陽光。我媽一邊給我遞牛奶一邊說著,今天要去看她的高中同學,於是我就只能一邊腹誹這條古典的小路,一遍又猜著。這不是去她家的路啊。
老媽的同學我最熟悉的就是她。她家裡人前幾年得了癌症,老媽一直去幫忙,送東西或是陪陪她,順帶捎上我。
正想著,老媽把車停在一家小店的檐下,抬頭往裡頭笑:
「店面正經不錯啊。」
我就見那老式的雕花木門一開,她探頭出來,也是笑:
「快進來,茶在泡!」
我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她拉進了門。桌上一盤茶具,一壺熱水。她招呼我們坐下。把門窗開足,屋子裡瞬時亮堂了起來,她坐下沏起了茶。
「被你如願了歪。沒想到而她還真成了。」
老媽還在打量四周,眼裡盡是笑。拎起大壺熱水淋在茶具盤里的小個兒紫砂壺上,白霧騰在她臉上,慢慢彌漫,到一邊的吊蘭叢邊。
「那時候在廠里就想著什麼時候能有家自己的小店,我自己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呢,嘿」她自己說著說著也不住的笑。她手邊的一道陽光下,細小的塵埃不斷浮起落下,一派安詳。那手上盡是老繭,手背上一道淡淡的淺色疤在陽光下特別清晰。
對於大人們的談話,我完全不懂其因果,坐在那兒捧著茶聽著。她起身去後面再燒些水,我戳戳老媽,讓她給解釋解釋。
「那個叔叔的病暫時是沒事了,」老媽看著一旁架子上的手織衫:「我年輕時候跟她一個廠,那時候她就想開家小店,一直找店面,託人,進貨什麼的,一直到她老公查出來病了,她全部時間都用來照顧他。現在她老公差不多已經好了,她就盤下了這間老房子的店面,我還當她不念著了。」
「哪裡不想?」她端著杯子過來,「只不過後來就覺得,我要的就是這樣好好的日子么,這次只是機會到了,趕巧了遂了願。」
我接過添滿了的茶杯,看見撒了滿室的明媚陽光,覺得無比溫暖。
說是要尋找幸福。莫不如,好好珍惜手邊的幸福。
記敘文2
身後的愛
「什麼時候回家來看看,好久沒回來了。」電話那頭的奶奶靜靜的等著我的答復。多年前父親為了他的事業來到蘇州打拚,已是多年不曾去看望那個老人。我也忙碌於學習生活中,周末總有那樣這樣上不完的補習課。
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沒得到的心愛之物奮斗之時,卻忘了身後已得到的愛。
記得多年前,父親的事業並不理想,滿是失落喪氣的他帶著一家三口回到了老家。整日陪伴著我們的奶奶似乎總是有著使不完的力氣,為我們做這做那。雖是滿布皺紋的臉上總洋溢著化不去的笑容。如今想來,那笑容竟像甜食一般留在了我的心間。可是,這樣愜意的日子並未過多久,父親便在接了一通電話後帶我們回到了那個繁華的城市。臨走之時,奶奶撫摸著我的頭緩緩說:「去吧,你們走了後便又只剩下我這個老婆子了。」年少的我並不理解奶奶眼中轉瞬即逝的傷感。直到上次與母親談起我想考北方的大學時,在母親眼中再次看到那樣的神情,我才懂得,母親與奶奶一樣都渴望著親情卻要放開我們的手讓我們飛翔。
在我們身後有著這樣深厚的愛,我們卻極容易忽視,我想這也是人生的一大悲劇吧。
上個星期,忙於事業的父親難得來學校接我。回家的路上,我們聊著何時回老家看看那位年邁的老人。父親的眼中滿是疲憊,想來是沒有回去看望她的打算了。我一時語塞,望向窗外,看著川流不息的人們奔赴下一個目的地。為了緩解車內的尷尬,父親領著我去購物。結賬時,我發現少拿了一件東西,就讓父親坐在一旁等我。回來之時,你便已經睡著,微側著頭,輕聲打著鼾。我來回拿東西的時間不過三分鍾,您便已經睡著,可想而知您有多麼的疲憊。此時此刻,我輕輕的走到您的身邊,注視著您,不願打攪。十八年來,我第一次這樣近距離的看您。原本英俊的面容被滄桑代替。父親,我的成長建立在您的衰老之上,是您讓我茁壯成長,為我遮風擋雨。我又有什麼權利責怪你的無奈呢?與你相比,我彷彿更是不孝。你雖是早出晚歸,我們卻也有相處的時間,而我卻從不曾向您表達出我的愛。
大千世界,人們往往只注意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事業,奔波於下一個目的地,卻忘了身後唾手可得的愛。轉過身去,擁抱你身後的愛吧。
奶奶,這周我一定回來看你,帶上爸爸!
議論文2
找尋生命的無限
帕斯卡爾對人有這樣一種認識:人既偉大又悲慘。人認識到了自己所能取得的有限,不會諸事順遂己願,卻仍渴望著無限,因生命中未得的殘缺而不斷追求。
正因如此,未得的悲傷被巧妙地轉化為追尋的快樂,這一份對無限的渴望使人清醒地定位自己,付出無悔的努力。遙想當年《法國大革命史》這部巨著的形成過程,是著者卡萊爾在失去原稿,不復可得的悲慘遭遇中,重新鼓起勇氣,再次完成,並更為精益求精的第二部成書。這部書是卡萊爾的夢想,是在一直渴望取得的頂峰。倘若就因一次失去的悲慘,認定此生無法企及,那卡萊爾何嘗能在找尋未得,找尋無限的過程中重拾作為一個史學家的欣慰和喜悅呢?
所以,對生命無限的渴望,對未知的那種期盼,恰是人們創作的不竭源泉。紀伯倫曾指出:「一個人不在於他成就了什麼,而在於他企求成就的東西。」在找尋生命的無限中,人們練就了堅持不懈的品格,他們品嘗了人世的悲歡,終於在找尋無限,追求未得中暫且放下了不圓滿的缺憾,努力形成別具一格的偉大。
的確,就算人在知、情、意方面總會有個限度,可這也提供了一個未得的契機,使自己突破已往的極限。正如當年的培根,為了潤色自己的隨筆與人生箴言,時刻將筆記本放在身邊,不斷修改。或許在旁人眼中,那已經是足夠完善的作品了,但培根認為他的文字還遠未達到滿意的標准。這也就激發他去不斷超越自我,近於完美。
而今,當人們讀著《培根隨筆》時,是否品味出了那因「未得」而更上一層的語言?又是否體會到找尋未得,渴望無限所給予的活力和熱忱?它確實融進了人的生命,讓他們的議論文章都有了熱度,讓他們的智慧匯聚為文明的長河。
從中,我們可以知悉人的偉大和悲慘了。沒有得到心愛的東西,是有可悲之處,那是人終將走往的限度。可當我們知曉了無限,進而追求和創造,在這一過程中,方顯出生命的本色,達到更高的境界。
其實,生命的意義也便是這樣。從二律背反中清醒過來的人們,在得和未得間感慨不已,弱者安於所得,但強者找尋生命的無限,讓卑微的生命鑄成一座永恆的雕像。
議論文3
命若琴弦
高三(2) 謝麗芳
想起史鐵生的一篇小說《命若琴弦》,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老瞎子與小瞎子奔波在一個又一個山頭,以為拉二胡維持生計,老瞎子一直賣力地拉著二胡,因為他的師傅告訴他,只要拉斷了一千根弦,他就能重新獲得光明。但是,當年老的老瞎子終於拉斷了一千根琴弦而找人去看師傅所留下的秘方時,才得知那僅僅只是一張白紙。在期待與追求中度過了幾十年的歲月,得知真相後,老瞎子的希望全都破滅。最終,在告知小瞎子原來要拉斷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能治好眼睛後,老瞎子在無盡的絕望中走了。
人生,永遠在追求中一路向前走著。我們總是懷抱期望,去追求我們心愛的東西,有些人得到了,但他們卻並不快樂,因為在得到後,他們便失去了人生的追求,一個沒有追求的人生是殘缺的,甚至是痛苦的。因為你將不知道除了無所事事,你什麼也做不了,這種輕松,是生命所難以承受的。
正如一些所謂的成功者,回首歷史,每個朝代的榜眼探花無數。的確,在當時,他們可能的確獲得了他們所心愛的東西——名和利,也達到了所謂的成功,但是能被後人所記得名垂千古的又是幾個?但是那些仕途失意,都真正擁有自己的思想,才情洋溢的「失敗者」卻深深的留在了世人的心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杜甫,即使窮困潦倒,仍然為學子們著想,這是那些早已得到權位的高官們遠遠不及的。
人生的快樂與悲劇,其實並不在於我們是否真正得到了我們所想要的東西,而在於我們以何種態度去看待它。
在老瞎子沒有拉斷一千根琴弦而去看那張秘方之前,他是快樂的,他雖沒有得到秘方,但他還是懷抱著希望並不斷追求。但當他得到了,悲劇也隨之而來。同樣仍舊是失明,但是心境卻早已截然不同。
倒不如抱著樂觀的心態,快樂的追求。追求而最終無所得?那又何妨。它本就不屬於我們,而我們在追求它的過程中又不曾失去了什麼,反而在追求中獲得了努力之後的快樂,那我們又有什麼好悲傷的呢?不如簡簡單單,當一個成功的失敗者,一蓑煙雨任平生。
史鐵生似乎在告誡我們,人的命運如琴弦,人們應看重拉琴的過程,追求過程中的快樂,而不是所謂的結果。因為結果,其實都是一樣的,等待人們都是悲劇,不可逃避的悲劇。
超脫悲劇人生
魯迅說過:「悲劇就是把美的東西打碎給人看。」對於蕭伯納而言,得到心愛之物卻發現並非為當初自己所想,愛慕之心被打碎,何其悲劇;沒有得到自己心愛的東西,心中那份渴望不斷騷動卻最終被扼殺,亦是何其悲劇!然而捫心自問,生命不就是在得到與失去之中度過的嗎?如果二者皆是悲劇,那整個人生豈不就是一出悲劇?這樣的人生,難道不痛苦而煎熬嗎?
周國平的另一種解讀也正映襯了他自己的人生。幼女出生不到一個月即被診斷出惡性眼底腫瘤,治療也無法挽回這條註定逝去的生命。周國平在悲痛之中書寫了「一個父親的札記」。他說:「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著,還得朝前走。經歷過巨大苦難的人有權利證明,創造幸福和承受苦難屬於同一種能力。沒有被苦難壓倒,這不是恥辱,而是光榮。」若是如蕭伯納所言,好不容易得到的心愛之人卻又最終失去,豈不是人間至悲至悲劇!然而周國平用自己的態度化解了悲傷,將妞妞的死認為是天使回到了天堂,並在不久之後重又擁有了一個粉雕玉琢的女孩兒。悲喜之間,人生終於還是向快樂走去。
這也許便解釋了面對同一件事,有些人肝腸寸斷從此一蹶不振,有些人坦然面對開始嶄新人生。歸根到底的緣由便是心態的不同和承受力的不同。
盧浮宮收藏的第一幅墨西哥人畫作來自一個身高僅五英尺的女人——弗里達。六歲她便因小兒麻痹症失掉一條腿,十八歲又因一場車禍全身植入上百根釘子用於固定。一個花季少女,失去了自由行動的權力,若是常人,早已沉鬱崩潰。但弗里達的堅強異於常人。還被裹在厚厚石膏中時她便用唯一可以活動的手在包裹自己的石膏上畫滿了蝴蝶。她想飛!但她不能。她甚至連靠自己的力量坐起來都做不到。於是她開始畫畫,在畫布上放飛自己的靈魂。
人生的悲劇不在於失去心愛的東西,好像弗里達失掉她的腿。悲劇的是失掉那顆追求,創造,渴望的心!悲劇的是你因為過於悲痛而忘記了去品味和體驗自己仍舊擁有的心愛之物!
正如女權主義作家伍爾芙所言:「生命不應該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賞的靜物,而應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生命的意義不在保留,而是追求!」僅僅改變自己對於不可控事實的態度不足以支撐你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反而會讓你成為阿Q的「戰友」。若想真正擺脫生命悲劇的枷鎖,超脫悲劇人生,必要堅持生命的意義是追求,是創造,是不言棄!像莫泊桑所說的那樣,「咬著牙走路」,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遠,很遠……
Ⅲ 第十八屆語文報杯高中組獲獎名單
徐飛紅
Ⅳ 易家橋中學好不好,學校老師如何
說實話直白抄一點,老師教的襲很好,有些老師不比其他初中差,但是有些老師的教育問題真的如同心裡變態一樣……喪盡天良…比如某物理老師的體罰,真的是妄為人師,有些同學被打的額頭青了,孩子在學校都快抑鬱了,推薦上啟秀吧,孩子的心理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Ⅳ 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
信息技術怎樣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怎樣對變革教育教學方式、提高教專育教學質量、屬促進教育均衡發揮最大作用?為使全市教育信息化和國家教育雲規模化應用試點工作更為高效有序,6月24日,東陽市教育雲環境下課堂教與學創新應用觀摩活動在橫店鎮中心小學舉行。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與會者分別觀摩小學語文市級網路教研活動、橫店鎮中心小學美術翻轉課堂教學、橫店二小與三單中小學英語同步課堂。第二階段由橫店鎮中心小學、橫店一中作國家教育雲學校應用的經驗介紹。中央電化教育館技術處處長費龍、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章雪梅,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副主任徐飛,東陽市教育局局長徐文金、副局長杜召榮等出席了本次觀摩活動並講話。費龍高度評價了本次觀摩活動和東陽試點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他強調,教育工作者都有責任、義務和願望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要在下一步的應用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更好的新模式。
Ⅵ 東北農業大學徐飛
為人啊。。。沒怎麼接觸過。。。不過如果去問題的話。。。他貌似是只給他的學生講題。。。呵呵。。。你遇到他什麼事了么???
Ⅶ 你看過的電視劇最虐心的結局是什麼
你看過的電視劇最虐心的結局是什麼?
《琅琊榜》
當年看劇的時候,哭得稀里嘩啦的,抑制不住的淚水.....終究還是悲劇....
劇中人物梅長蘇還是去了戰場,沒有再回來。。。。。
《琅琊榜》由孔笙、李雪執導,胡歌、劉濤、王凱、黃維德、陳龍、吳磊、高鑫等主演的古裝劇。該劇根據海宴同名網路小說改編,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興山河為主線,講述了「麒麟才子」梅長蘇才冠絕倫、以病弱之軀撥開重重迷霧、智博奸佞,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進行的一系列斗爭。
集數
54集
Ⅷ 蘇州大學教育學有名老師及其導師
姓名 性別 專業
徐飛 女 行政管理
尹艷秋 女 教育學
閻力 男 心理學
陳亦強 女 行政管理
甘忠偉 男 教育技術學
黃辛隱 女 心理學
陳曉紅 女 教育學
吳繼霞 女 心理學
周成軍 男 心理學
陳炳亮 男 行政管理
李西順 男 教育學
孔明 女 心理學
劉稚穎 女 心理學
彭彩霞 女 教育學
張芸 女 思想政治教育
黃啟兵 男 教育學
蔣曉虹 女 行政管理
宋玲玲 女 行政管理
楊炯 男 思想政治教育
周川 男 教育學
洪芳 女 教育學
吳鐵鈞 男 心理學
王瑩彤 女 心理學
付亦寧 女 教育技術學
楊雙 男 心理學
肖衛兵 男 教育學
許慶豫 男 教育學
唐斌 男 教育學
徐紅彩 女 教育學
陳羿君 女 心理學
丁威 男 行政管理
曹永國 男 教育學
王平 女 心理學
陶新華 男 心理學
王海燕 女 教育學
趙蒙成 男 教育學
陳京 女 行政管理
劉電芝 女 心理學
丁芳 女 心理學
何華 男 心理學
李瑩麗 女 心理學
李健寧 男 教育學
謝竹艷 女 教育學
王青 女 行政管理
王靜 女 行政管理
宋維紅 女 教育學
秦煒煒 男 教育技術學
張陽 男 心理學
范庭衛 男 心理學
和匯 男 教育技術學
疏德明 男 心理學
李宏利 男 心理學
馮成志 男 心理學
邱曉婷 女 行政管理
徐世平 男 藝術
陳貝貝 女 思想政治教育
曹莉萍 女 心理學
段錦雲 男 心理學
童輝傑 男 心理學
寧寧 女 心理學
楊濱 女 心理學
張明 男 心理學
孫冀寧 女 教育技術學
薛衛軍 男 行政管理
王燕 女 管理學
崔玉平 男 教育學
吳榮先 男 心理學
夏駿 男 教育學
彭彥琴 女 心理學
馬忠虎 男 教育學
杜敏 女 教育技術學
李利 女 教育技術學
馮文鋒 男 心理學
張潤來 男 教育技術學
朱月龍 男 心理學
王明洲 男 教育學
劉江岳 男 教育技術學
徐愛兵 男 心理學
廖渝 女 心理學
導師:
姓名 性別 職稱 學位 學科 主要研究領域
周 川 男 教授(博士生導師) 博士 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
許慶豫 男 教授(博士生導師) 博士 教育法學、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
母小勇 男 教授(博士生導師) 博士 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學 課程與教學論
崔玉平 男 教授(博士生導師) 博士 教育經濟與管理、高等教育學 教育經濟學
朱永新 男 教授(博士生導師) 博士 高等教育學 教師教育研究
尹艷秋 女 教授 博士 教育學原理 教育學原理
趙蒙成 男 教授(博士生導師) 博士 比較教育學、高等教育學 比較教育學
曹 健 男 教授 博士 教育經濟與管理 教育管理學
沈美媛 男 教授 學士 課程與教學論 課程與教學論
江 涌 男 教授 博士 高等教育學 教育管理學
唐 斌 男 副教授 博士 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
宋維紅 女 副教授 博士 高等教育學 教育管理學
馬忠虎 男 副教授 博士 比較教育學、教育學原理 比較教育學
洪 芳 女 副教授 博士 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
李健寧 男 副教授 博士 教育經濟與管理 教育統計學
黃水林 男 副教授 博士 高等教育學 成人教育學
張建初 男 教授 碩士 教育經濟與管理 教育經濟學
朱 躍 男 副教授 博士 職業技術教育學 課程與教學論
曹永國 男 副教授 博士 教育學原理 教育哲學
王海燕 女 副教授 博士 課程與教學論 課程與教學論
黃啟兵 男 副教授 博士 高等教育學 高等教育學
李西順 男 副教授 博士 教育學原理
王明洲 男 講師 博士 教育管理與教育理論
夏 駿 男 講師 博士 課程與教學論
謝竹艷 女 講師 博士 教育史
陳曉紅 女 講師 學士 教師教育技術
徐世平 男 三級美術師 學士 教師教育技術(書法)
肖衛兵 男 講師 博士 高等教育學
彭彩霞 女 講師 博士 課程論 課程論
Ⅸ 陽江市拉丁舞老師,羅月福出名還是徐飛出名
都不出名,我來說幾個:張雪輝、於果。(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