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開展集體備課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幼兒快樂而又有效地學習。集體教學活動開展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幼兒知識技能的獲得,智力、體力的發展,思想情感和行為習慣的培養。在近三年開展來的「蘇中地區幼兒秩序感養成之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感覺到:集體教學活動要想取得較好的效果,它需要一定的秩序來維持。而秩序需要規則來維護,良好的規則是一切活動的保障。
一、存在問題
那我們幼兒園的孩子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執行規則的情況是如何呢?課題組的老師在各項集體活動中對幼兒進行了跟蹤觀察和個案分析,發現:
(一)部分幼兒規則意識比較模糊,自製力較差,活動中難以安靜地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常常打斷別人的發言;有的幼兒的注意力會游離於活動之外,做與活動無關的事,影響集體活動順利開展。
(二)不能按要求整理、收拾材料,動作無序。活動中,部分幼兒隨心所欲,不會按老師的指令進行有序操作。有的幼兒在活動結束後,也不能及時將用過的一些操作材料如繪畫工具、樂器等放回原處,做事無條理;
(三)不能很好地與他人合作。在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或體育活動中,有的幼兒找不到新朋友,不會找空地,容易碰撞他人,造成課堂秩序混亂。
縱觀這些違規行為的發生,我們發現在集體教學中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集體教學活動中的規則制定不明確,從而使幼兒不知其所以然,班級常規出現混亂,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幼兒沒有真正了解遵守規則的價值和意義,如上課為什麼不能隨便說話?取放材料時為什麼要有序等待等。還不能自覺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遵守集體規則,從而干擾了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通過研究和實踐,在搜集相關資料、信息,分析自身教學優勢的基礎上,我們不斷思考著「如何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有效提高幼兒有序操作能力的策略?」和「怎樣合理共享空間」等相關問題。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幼兒在親歷親為中,逐漸理解規則、內化規則,從而自覺遵守規則,以保障集體教學活動的有序、有趣和有效。
一、多種途徑,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我們發現在幼兒園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中,幼兒只有耐心傾聽老師的講述,傾聽同伴的發言,才能有意識地參與教學活動,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也才能保證活動的有序進行。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他們的表現欲強,再加上多數是獨生子女,常常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想說就說。他們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傾聽別人發言的方面明顯存在著不足,主要表現為:不能安靜地、集中注意力地傾聽,並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再加以反饋。我們分析:這些孩子其實並沒有掌握傾聽的具體要求,不知道傾聽是一種參與學習的過程。我們試著從幼兒喜歡的文學作品入手,通過針對性的游戲,鍛煉幼兒傾聽的能力,提升傾聽品質。
(一)故事解讀,明了傾聽的要求
故事、兒歌一類的文學作品,通俗易懂,幼兒喜歡,樂意傾聽,而且注意的時間較長。因此,在集體教學中,我們常選擇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情節有趣、富有教育內涵的作品作為教材,如《小青蛙聽故事》、《大熊有一個小麻煩》、《我知道》、《小羊過橋》等,讓幼兒在與作品的互動中,逐漸明白傾聽的具體要求,學會耐心傾聽。
案例:語言活動《小青蛙聽故事》
老師繪聲繪色地講述一遍故事後,用誇張的表情,學「月亮婆婆」皺著眉頭、生氣的樣子,輕輕問幼兒:「為什麼月亮婆婆躲起來不給小青蛙講故事了?」沉浸在故事之中的幼兒在老師的情緒感染下,也皺著眉頭,撅著嘴巴說:「因為月亮婆婆生氣了,不高興了,所以就不講故事了!」「那月亮婆婆為什麼會生氣呢?」教師引導幼兒展開討論,小朋友紛紛表達自己的意見,有的說:「因為小青蛙不好好聽故事,呱呱亂叫!吵死了!」有的說:「因為它沒禮貌!」……接著,老師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假如你在講話的時候,被別人打斷,你的心裡是什麼感受?讓幼兒設身處地為發言者著想。接下來,老師與幼兒分別扮演「月亮婆婆」和「小青蛙」,通過語言對話和動作表演,讓幼兒直接了解傾聽的要求,即別人說話時要注意耐心傾聽,不可以隨便插嘴。要尊重發言者,學會控制自己的激動情緒,即使對他人的發言有意見,也得等別人把話講完以後再發表,這才是有禮貌的行為。通過教師生動形象地解析,幼兒很快掌握傾聽的要求和做法。
另外,我們還在教室里開設專欄,請幼兒輪流到集體面前講述,如「我高興的事兒」、「故事大王」、「天氣預報員」、「新聞廣播員」等。幼兒間互相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有趣事兒,孩子們非常樂意傾聽,既豐富了知識經驗,又培養了耐心傾聽的習慣。
(二)游戲強化,提升傾聽的品質
《綱要》指出: 「游戲是幼兒進行各方面學習的主要途徑。」我們知道,游戲是孩子的最愛。因此,在游戲中進行傾聽能力的訓練時最為有效的。
1.「傳聲筒」。
游戲方法:幼兒分成若干組排好隊,教師事先准備一句完整的話,(小班的語句注意要簡短易記)輕輕告訴每組排頭的幼兒,讓排頭的幼兒依次向後傳話,看哪一組的幼兒傳得又對又快。幼兒在這個游戲中會凝神傾聽,時刻注意與同伴積極配合,經常玩這個游戲可以培養孩子仔細傾聽的能力。
2.「奇妙的聲音」。
游戲方法:帶領幼兒到周圍熟悉的環境中,讓孩子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數一數一共聽到了多少種聲音,並用語言進行描述。如我們帶孩子們來到美麗的馬洲公園,讓他們仔細地分辨周圍的聲音:「聽到一種聲音就伸出一個手指。」孩子們很喜歡這樣的游戲。他們閉著眼睛,努力集中思想,排除干擾,專注傾聽。有的孩子最多聽出了六種聲音:小朋友說話的聲音、腳步聲、汽車聲、摩托車聲、風聲、鳥叫聲等。
3.「找錯誤」,
游戲玩法:教師事先准備一段話,讓幼兒仔細傾聽,如:烏龜天上飛、白雲水裡飄、公雞會下蛋等,讓幼兒指出其中的錯誤並糾正,或者請個別幼兒說出一段話,讓大家判斷語言的對錯。這個游戲詼諧有趣,能鍛煉孩子專注傾聽和即時辨別的能力。
4.「聽指令」,
游戲玩法:老師發出指令,要求幼兒根據指令來完成任務,「摸摸**物品跑回來」,「用你的左手摸摸你的右耳朵」,「向前跳三步,往後退五步」等。這類游戲需要幼兒在傾聽的同時還要正確判斷做出反應,帶有挑戰性,頗受幼兒喜愛。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具體情況,我們在活動中循序漸進地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分步驟、有重點地訓練,培養幼兒耐心聽、細心聽、善於聽、喜歡聽,同時與說的能力培養結合起來,使他們傾聽的專注性、堅持性、持續性得到發展,從而保證教學活動有序開展。
二、注重引導,提高有序的操作能力
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操作」。 兒童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操作活動不但能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使幼兒在自主、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和技能,而且對於促進幼兒邏輯思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發現:幼兒只有在有序的狀態下進行操作,才能對材料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一)有序地操作材料
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藝術性的語言指導能使幼兒形象地了解操作的順序和方法,從而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主動探索、有序操作的活動中來。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思維(或者行動)特點,我們在語言指導方面各有側重點:小班注重形象性,中班注重層次性,大班注重條理性。
如:小班美術活動中,為了讓幼兒學會在輪廓線內順著一個方向塗色、塗滿、不塗出輪廓線外,我們用「油畫棒寶寶溜冰」或「給小動物、水果娃娃穿衣服」等方法,使幼兒較好地掌握塗色的方法和順序。
小班幼兒初次接觸繪本,還沒掌握按序翻書的技能,我們指導幼兒:書就像一列小火車,書的封面是火車頭。書裡面是一頁一頁的,就像許多小車廂,車廂里藏著很多秘密呢!我們把書一頁一頁地翻著看,就會發現書里有很多有趣的事兒,這就是車廂里的秘密。最後,把車子的「後門」(封底)關上,一本書就看好了。同時,我們還編了形象的兒歌:小小圖書真神奇,前封面,後封底,一頁一頁翻過去,有趣的事兒在書里。用兒歌配以簡單的動作,幫助幼兒學習有序翻看圖書,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有序地取放材料
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常需要做很多的准備工作,如:繪畫活動前准備顏料、彩筆、畫紙;手工活動時人手一份剪刀、漿糊;閱讀活動時要准備圖書;科學活動准備操作材料等等。活動過程中需要分發材料,活動結束後還需要進行收拾和整理。為了保證活動效率,避免消極等待,幼兒必需要學會有序地取放材料。
1.借用標記,按序取放
圖示法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容易引起幼兒注意,便於幼兒領會,有利於幼兒記住。
我們與幼兒一起設計了很多標記,如顏色標記、圖形標記等,貼在水彩筆盒子和櫃子上,讓幼兒看著標記一一對應,學會按序整理。到了中大班,幼兒的認知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使用的標記范圍就更廣了,我們採用了數字標記、漢字標記、幾何圖形或者直接寫上物品名稱、幼兒的姓名等,讓幼兒看著自己的名字就可以取放材料。
2.依次傳遞,迅速取放
為了保證教學環節緊湊、有效地進行,我們還讓幼兒學會依次傳遞材料。
如數學活動中,當幼兒的座位呈縱向六組排列時,我們老師做「火車頭」,小朋友做「車廂」,請「車廂」一節一節開動,練習從前往後或從後往前傳遞圖書、畫冊等材料;音樂活動中,當幼兒的座位是半圓形時,請幼兒從左往右或從右往左一個接一個傳遞打擊樂器,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加快了取放速度,還鍛煉了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協調能力。
3.任用「組長」,積極取放
幼兒喜歡為集體服務,更喜歡做老師的小幫手。老師們採用以小組為單位,讓幼兒輪流擔任「小組長」的方式,請他們協助老師做好集體活動前的准備工作和活動後的整理工作,幼兒很樂意參加。分組活動時,由「小組長」按序分發一部分操作材料,帶領小組成員參與活動,活動結束後,「小組長」安排大家一起收拾材料,孩子們都積極參加。時間久了,集體活動的秩序就大有改觀。「小組長」的任用既激發了幼兒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學會合理取放材料,還培養了幼兒為同伴、集體服務的意識。
三、科學組織,保證空間的合理共享
集體活動一般是在有限的環境和空間內面向全體幼兒進行的。由於幼兒的空間知覺和空間辨認能力較弱,他們在集體活動中由於不會合理利用空間,經常會發生碰撞、擁擠等無序現象。這既影響了幼兒的情緒,又干擾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因此,培養幼兒的空間秩序感,發展幼兒與他人共享空間的意識和能力,發展幼兒在運動過程中的快速調控反應能力就顯得很重要了。
(一)藉助參照物,合理分享固定空間
在集體活動時,我們會根據活動的需要,組織幼兒圍坐成半圓形、馬蹄形、直線形等,這樣的坐位既是為了便於教師指導、觀察幼兒,同時幼兒也能自如地活動、游戲。
在小班時,由於他們的空間知覺發展不完善,我們藉助固定的點和線,以此為目標,幫助幼兒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如音樂活動中,教師請幼兒兩兩相對做律動,為了幫助幼兒快速找到自己的朋友,教師分別請男小朋友站到綠點上,面朝圓圈上站好,女小朋友站在紅點上,和一個男孩子面對面。這樣,幼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同伴。中班時,我們利用地面的直線或周圍環境中的物品,如操場上的大樹、籃球架或教室里的黑板、鋼琴等作為參照物,引導幼兒迅速找到合適的位置。到了大班,幼兒的理解能力和空間知覺都有所發展,我們便取消外部條件的幫助,常藉助語言指令發出提示:「你可以選擇喜歡的小夥伴和他坐在一起游戲,但不能碰撞到別人!」或者引導他們用目測的方法找到合適的位置,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幼兒共享有限的空間帶來的快樂。
(二)巧妙引導,合理使用自由空間
當幼兒參與集體游戲時,需要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間,讓他們能夠與不同的夥伴交往和合作。但是在游戲中有些幼兒因交往得不到滿足,或因不會及時避讓,常會與同伴發生碰撞、擁擠,影響了游戲秩序。
因此,當幼兒因交往發生問題時,我們首先帶領幼兒討論:在游戲中怎樣才能順利找到好朋友?結合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幼兒通過交流,得出:在游戲中要想找到好朋友一起玩,首先要有禮貌,學會與別人友好協商,其次要遵守集體規則,這樣別人才願意和你合作游戲。為了教會幼兒學習避讓,避免碰撞,我們常在幼兒集體活動前先規定一個合理、安全的空間范圍,讓每一個幼兒都在教師的視線內。
如玩體育游戲「揪尾巴」時,我們要求幼兒在畫有跑道線的范圍內自由活動,玩音樂游戲《熊和兔子》時,要求幼兒在圓圈線內自由活動等,這樣既便於我們及時觀察和指導幼兒,也可以隨時注意幼兒的安全。其次,我們要求幼兒做動作時不影響他人,也不讓他人影響自己,學會避讓和保護自己。如小班體育游戲「戰勝灰太狼」中,活動開始部分「小羊羊」跟著「媽媽」出來,一窩蜂地擁擠到一起,這時,「媽媽」舉起手臂,一邊轉,一邊帶著幼兒念起兒歌:手插腰,慢慢轉,不要碰到好夥伴;手伸平,慢慢轉,不要碰到好夥伴;慢慢轉,慢慢轉,碰到朋友讓一讓。兒歌念完了,幼兒也找到了合適的位置,活動順利有序進行,充分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B. 集體備課的好處有哪些
1、集體備課節省了大量的備課時間,減輕了勞動強度。過去是一個人獨立思考版,參考一些教學資料,備完整冊權的教學內容,也有的是「今年抄去年」備課方式。而現在,是幾個人合起來,共同來完成同一項任務,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2、集體備課能使我們資源共享,提高教學效率。
3、能揚長避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的質量。
4、集體備課活動有利於幫助我們理解新教材。
5、集體備課活動有利於幫助我們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
6、集體備課活動有利於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水平。
C. 高中歷史如何做到有效備課
連備課都不會還做什麼老師?!一點主見都背有,遇到問題就問別人,教出來的學生也是社會上被宰的羔羊!毀人不倦啊!我見了老師就夠了!可報復了!
D. 如何有效備課提升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頗多,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採取適合本校條版件、情況的具體措施權來完善常規教育教學。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恆,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E. 小學教師怎樣備課最有效
結合班上學生的素質去備課啊!
F. 如何提高模塊教學設計的有效性
備課問題,一直是老師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也是教學管理的一個突出問題。作為一名老師,我知道備課的現狀,備課的效果,我總是想做些努力,作些探索,也因為這是一個特別敏感的事情,我的個人的能力不所及。好在我們的領導有心進行這項工作,備課必許改革。 用大話說,就是為扎實開展教學效益年活動,落實中心小學模塊教案活動,增強教師備課實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創新模塊教案機制,放大模塊教案效應。 我理解的「三位一體」模塊教案機制。建立中心小學、學校、個人三級培訓、三級研討、三級備課機制,使培訓、研討、備課融為一體。中心級備課,每月一次,以培訓為主,教聯片組織實施;校級備課,每周一次,每次活動不少於兩節課,以研為主,由學校管理,教研組、備課組組織實施;個人備課,以教師個人獨立鑽研為主,實現自我培訓,自我提高,寫出課堂教學執行案。為了保證備課質量,在暑假期間,中心小學組織全體幾十名教師,進行縣級模塊教案,反復研討,形成課堂教學建議案。 我理解的教案文本形式申報制度。為了保證備課效果,要求各學校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教師三備教案的文本呈現形式。特別規定,選擇使用模塊教案教學建議案進行二次、三次備課,教師個人在教學建議案上進行個性化設計,最終形成課堂教學執行案的學校,要向教研室提出書面申請,得到教研室同意方可實行。這樣做,無非就是為了保證備課的效果,第一次活動,總的效果很好,但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10個人聽課,其中5個人趴在桌上,怎麼說呢? 我眼中的備課常規管理措施。備課是否有效果,教師是否認真鑽研,規范管理是關鍵。首先教師在參加模塊教案培訓前,要認真鑽研本次模塊教案的教材內容,研究教學建議案(電子稿),做好個人初備工作。否則,聽人家講,還不是聽說書一般,能有啥效果。其次,教師要積極參加教研組(備課組)二次備課活動,要圍繞知識建構、能力發展、教法學法等進行深入研討,充分發表見解,形成模塊教案教學案。再次,個人三備必須體現實效性。著重抓好以下環節:選用選擇建議案進行二次、三次備課第二種方式備課的,教師在個人備課時,可在建議案右邊的空白處進行個性化教學設計,重點圍繞下列內容:①准確定位教學目標。要根據本班級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目標要體現好中差三個層次要求,做到三維目標有機融合,辯證處理好階段性目標和總體目標的關系。②分析把握學情。針對本班級實際情況,因材施教。③整合教學內容。基於教學目標,合理組織教學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④優化教學方法。依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靈活恰當的選擇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⑤設計教學過程。緊扣教學目標設置教學環節,有利於自主學習,體現開放性、參與性和過程性,重視預設與生成的關系。⑥預設檢測作業。合理有序的配置有層次、有梯度的當堂達標檢測題。課後作業要有層次性和選擇性,適當布置拓展型和開放性習題。(可以採用如批註、修改建議案、調整與補充、教科書圈畫、資料剪貼等多種方式進行個性設計。) 我以為,真寫教後記,是有大效果的。教後記可以圍繞下列內容:如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結構的安排、教學時間的調控、教與學、預設與生成等內容,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進行深刻反思,做得好的,有哪些經驗和體會,做得不好的,是什麼原因,應該怎樣處理等,不斷改進教學,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我希望,能把這件好事做好。做好這件好事,靠所有的老師。為事業,為工作,也為自己。
G. 如何進行有效備課經驗交流活動總結
進行有效備課經驗交流活動總結的方法:
1、科學處理教材。新課程有新「課標」,教師備課的真正目標就是如何達到新「課標」的要求。為此我們必須深入研究「課標」和教材,仔細閱讀有關參考書,弄懂教材的思想,結合學習實際情況,確定各章節的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關鍵點、障礙點及知識的內在聯系等,科學地確定教學目的,不斷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知識水平。此外,教材處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選擇編排教學內容,在「課標」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為中心,從縱、橫兩方面對教材進行處理,其中「縱」指知識的「線」,即知識的內在聯系,「橫」指知識的「塊」,即橫向聯系。這樣便於學生將知識聯系起來,避免前學後忘。
2、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這是提高備課質量的關鍵。教師在備課中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最優教學方法,選編典型習題,寫出具體可行的教案,並設計好板書及課堂小結。
3、研究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其方法的選擇應以教學目的、任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為依據,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學中要抓住關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重視學習。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水平,是提高備課質量的保證。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因此,教師自身學識水平的提高是關鍵。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1)博覽群書。從各種書籍、報刊中吸取與教學相關的精華內容,及時了解本學科、本行業的新知識、新情況,做好讀書筆記。
(2)常聽課。通過聽課,學習他人的長處,認真聽取評議,主動徵求領導意見和同行的意見,及時改正錯誤,傾聽學生及家長的呼聲,聽取學生對教學的評議,以便「對症下葯」,改進教學,開闊思路,不斷創新。
(3)勤寫。邊實踐邊總結,把自己積累的信息、資料、體會、辦法記錄下來,整理成文。
(4)走向社會。有選擇地交流,了解社會的變化與要求,使教學與社會息息相通。
H. 教研:期末復習怎樣有效備課
這些問題個人建抄議,你可以和同辦公室的老師交流一下經驗,在這里講一些粗淺的見解。
老師應當對教學大綱十分了解,以及對自己的教學科目內容十分清楚,熟悉。系統了解書本單元的內容結構及其地位作用、變化,歷年來出題的方式以及側重點,善於總結,反思,舉一反三。
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有一定的把握。就是學生不懂的地方多講一下,學生懂的就簡單講一下。還要不時地提醒學生復習哪些重點內容,督促他們學習。
I. 最佳有效提高教學質量的環節是備課還是上課
當然是上課的,上課面對面的教授知識最重要
J. 究竟應該如何通過互聯網,設計好的網路研修活動,開展有效的研究與實踐
我們始抄終堅持縣教育局提出的「一個中心、兩個重點」的工作思路,向課堂40分鍾要質量,通過一系列有效的研修活動,推動了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促進了教師素質的群體優化。
1、推行集體備課制度。
為了引導教師進行有效備課,實行資源共享,學校推行集體備課制度。要求集體備課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三統一」(統一三維目標、統一重難點、統一教學進度),強調教師將備課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材思路,規劃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化解教學疑問,促進學生心智發展上;強調備課應聯系學生實際,合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優化作業設計。集體備課時,由中心發言人分發已寫好的教學設計,並針對單元內容進行說課,然後進行集中研討,大家一起補充完善備課設計。在教學實踐中,各位教師結合學情進一步修訂完善教學設計,把集體智慧轉化為自己的作品。通過集體備課,大家集思廣益,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優化了教學資源配置與利用,拓展了教學思路,提高了教學設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