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認識帶魚的大班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海洋中常見的幾種形態、大小、顏色的魚,大概了解魚的基本特徵。
2、能用線條和色彩表現出不同魚的基本特徵。
3、喜歡魚,並能向同伴講訴自己的作品。
教學重點:學會用線條的變化畫出各種各樣的魚。
教學難點:了解魚的外形特徵的基礎上,發揮想像大膽表述自己喜歡的魚並進行繪畫,培養幼兒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的能力。
教學准備:
1、海底世界魚類視頻
2、白紙、鉛筆、記號筆、油畫棒
3、教室布置成海底世界
4、教師示範畫「海底世界裡的魚」
5、音樂《水族館》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育理論依據:
本節課的選取,因為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幼兒的腦海里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表現、模仿的對象,一日游戲中,幼兒經常會模仿魚兒做游戲,也比較喜歡參與。因此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參觀海底世界調動幼兒對於海洋、魚類的認識,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掌握魚的基本特徵:魚兒都有頭、身體、尾、鰭。並學慣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色彩和各種圖案來裝飾魚寶寶,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繪畫出與眾不同的魚兒,能用鮮艷的顏色進行塗色,從而培養幼兒豐富的想像力和創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激發幼兒認識海底世界的興趣。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非常好看的海洋動畫片,你們想不想看呢?(想)
視頻看完了,誰能來告訴我,你看到哪些魚呢? (幼兒自由交流回答,如:熱帶魚、鯊魚、鯨魚、金魚、劍魚、比目魚、珍珠魚、帶魚、五色魚等)
二、觀看范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並認識幾種常見的魚。
海底世界裡的魚兒可真多呀!你們想不想給魚兒拍照片呢?(想)
今天,我們要去海底世界給魚兒拍照片,小朋友看看海底世界都有哪些魚兒?
咦,我們來到了哪裡?(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裡漂亮嗎?(漂亮)
你們看看海底世界裡都有哪些魚兒呢?
誰來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魚兒?
(熱帶魚、鯊魚、鯨魚、比目魚等等)
魚寶寶的身體一樣嗎?(不一樣)有什麼地方不一樣呢?(幼兒討論,如:頭、身體的形狀)
小結:魚寶寶都有頭、身體、尾、鰭。
2、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發現每種魚都有不同的特徵,由不一樣的線條或圖形組成。
這些魚長得一樣嗎?(不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請你和好朋友之間互相說一說。(幼兒討論:觀察魚的形狀,回答魚身上的花紋有什麼不同,如:直線、弧線、三角形、圓形等)
誰願意來說一說?這些魚兒一樣嗎?哪裡不一樣呢?
幼:不一樣,熱帶魚的身體是三角形,它的身上有許多漂亮的花紋。而鯊魚的身體是橢圓形。
幼:不一樣,帶魚的身體是細長形的,而珍珠魚的身體是胖胖的等。
幼:不一樣,它們這些魚都不能變色,只有五色魚會變出漂亮的顏色,真奇怪。
幼:熱帶魚身上的花紋是由一條一條直線組成的,而比目魚身上的花紋是一個一個圓形組成的,所以它們不一樣。
小結:海底世界裡的魚真多呀!每一種魚都有自己的特徵,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圓有的細長,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麗的花紋,還有的魚會變色,甚至連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樣!真是有趣極了。
2. 幼兒園美術大嘴巴魚塗色備課筆記
活動過程一、導入出示照片—鯨魚教師:小朋友,你們看是誰在給我們表演節目呢?大海是鯨魚的家,鯨魚玩的多高興呀。今天,我們來畫一畫鯨魚好不好?點出活動主題——鯨魚。二、1、出示圖片—鯨魚噴水鯨魚是什麼顏色的?我們選用什麼顏色畫鯨魚呢?(加深幼兒對油畫棒顏色的認知)2、出示圖片—鯨魚教師與幼兒觀察圖片,探討按照什麼順序進行構圖。(1)在提示線的基礎上,完整添畫出鯨魚噴水的形態。(2)大海的波浪採用連貫性的波浪線完成,注意線條的均勻,在畫紙下放留出空白可以添畫各種小魚。3、教師示範著色方法,重點演示鯨魚身體過渡色的變化。(1)鯨魚:由上到下共分為三種顏色群青--深藍--白色,每兩種顏色的過渡交接處要輕輕著色,將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盡量使顏色的過渡自然化。(2)大海:根據波浪線的劃分,可用淺藍和檸檬黃交替進行。(3)提示:塗底色時,按一個方向平塗,把筆平倒下,淺淺的均勻著色。背景顏色要有深淺的變化。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1)指導幼兒的繪畫姿勢,注意握筆和坐姿。(2)鼓勵幼兒大膽添畫小魚、小鳥、白雲,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三、結束請小朋友們相互欣賞作品。組織幼兒收拾好自己的畫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活動准備照片—鯨魚圖片—鯨魚噴水幼兒用畫紙,畫筆。活動目標練習波浪線,鍛煉幼兒的手腕靈活度。學慣用過渡色為鯨魚著色,注意線條流暢和色彩的變化。
3. 釣魚的啟示備課教師建議記錄
那年,我剛滿十一歲。有一天,像往常一樣,我跟著父親去附近湖中的小島上釣魚。
那是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個夜晚。我和父親分別放好魚餌,然後舉起魚竿,把釣線拋了出去。晚霞輝映的湖面上濺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漣漪。不一會兒,月亮升起來了,湖面變得銀光閃閃。
過了好長時間,魚竿突然劇烈地抖動了一下,一定是個大傢伙上鉤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練地操縱著。也許是魚想擺脫我的魚鉤,不停地甩動著魚尾並跳躍著,湖面上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音,濺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條魚掙扎得筋疲力盡了,迅速把它拉上岸來。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輕輕翕動著。
父親劃著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錶,這時是晚上十點,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裡去。」
「爸爸!為什麼?」我急切地問道。
「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父親平靜地說。
「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著,哭出了聲。
我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盡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麼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餘地的。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捨地把它放回到湖裡。大鱸魚有力地擺動著身子,一轉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轉眼間三十四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沮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了。我再沒有釣到過像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所釣到的那樣大的魚。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一個人要是人們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
4. 幼兒園大班小貓種魚的故事說課稿
你好
首先介紹這個故事
之後叫同學說感想
最後作總結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滿意請點擊採納
5. 幼兒園科學教案《奇特的魚》
活動目的: 1啟發幼兒用多種方式表現自己想像中的魚。 2.培養幼兒的想像力。 重點與難點:通過改變魚的形狀,變化出奇怪的魚。 材料和環境創設:有海洋特徵的布置、演示教具。 設計思路: 繪畫教學應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讓孩子多渠道地感知魚的各種特徵,積累豐富的表象,為想像、創造准備了知識條件。深海里的怪魚,特別能激起幼兒想像的沖動,因為無人到達的深海神秘莫測,令孩子嚮往好奇而怪魚能使孩子突破常規思維,充分的想像。學習過程中讓孩子根據想像變化魚的外形,為創造性地表現創造了條件;最後讓孩子在模擬「海」 的環境中與同伴、老師、環境相互作用,大膽表現,則會讓孩子們體會到探索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活動流程: (一)激發動機語言激發:在人類無法到達的深海,生活著人類沒有發現的奇怪的魚,想想這些魚是什麼樣子的?它們怎樣生活? (二)交流討論1,觀察範例:理解魚外形變化的特點。 2.交流討論:我想像中的怪魚。 (三)大膽表現1.鼓勵幼兒根據想像大膽改變魚的形狀。 2.啟發幼兒添加美的花紋。 (四)體驗成功1.與同伴交流作品。 2.請老師參觀作品,向老師介紹作品。
6. 中班生字魚字的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故事內容,學說「小貓,生日快樂」。
2、能根回據影子答的明顯特徵猜動物,能正確匹配影子和物品。
3、通過觀察繪本畫面了解故事內容,體驗與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活動准備:
《小貓過生日》課件,小貓玩偶、生日蛋糕、水果和影子圖片若干。
7. 泥工《小魚》中班說課稿
網路空間精心為您編輯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
《幼兒園語言說課稿》
《幼兒園數學說課稿》
《幼兒園科學說課稿》
《幼兒園優秀說課稿》
8. 《魚我所欲也》的備課資料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魚我所欲也》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擴充文言詞彙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⑵ 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張,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⑶ 強化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⑷ 把握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或比喻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觀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讓學生掌握比喻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正確選擇,摒棄一己之私利,將正義、道義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 心,做一個大寫的「人」。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 比喻、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論證層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准備】 教學准備】 多媒體。 【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這是文言文教學最實用的教法,可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如默讀、齊讀、跳讀、 精讀、美讀等。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感受語言,體會文意,進行文化熏陶。 2、質疑法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問,或對文章觀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或就論證過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大膽質疑。 鼓勵學生自主質疑, 有利於發展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教學課時】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這天寒地凍的時節,同學們來還在上課,真不容易!但如果讓你們自己做出選擇的話,你 們仍然會選擇上課嗎?在人的一生中,我們要做出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選擇,尤其是在對待象 「生」和「死」這樣重大的問題上。當我們必須做出非此即彼的選擇的時候,這對任何人都是一 個嚴肅的人生考驗。今天學習的《魚我所欲也》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我們應 怎樣作出選擇。(多媒體顯示課題) 二、作家作品簡介(多媒體顯示) 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題目是編者加的。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 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他生活在兼並戰爭 激烈的戰國中期,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 說,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曾游說梁、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萬章、公孫 丑等著書立說。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孟子》一書中。此書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 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 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於譬喻,用形象化的 事物與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對後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 三、解題 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他認為人生而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只要 不使這些 「善心」 喪失, 就在道德方面具備 「仁義禮智」 本文就是從這種理論出發, 。 闡明了 「義」 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捨生取義」的主張。孟子認為,如果把生命看 得比「義」更重要,就會做出各種不義的事情來。他對比了兩種生死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 捨生取義的人。 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 見利忘義的人。 告誡人們要辨別義和利, 不要失去 「本心」 。 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生動形象;排比鋪陳,氣勢恢弘。體現了《孟子》一書的 文筆特點。 四、朗讀課文 要求: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和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氣勢和感 情。(多媒體顯示字音及部分句子節奏) 1、 故不為苟得也(wéi) 2、今為宮室之美為之(wèi wéi) 3、所惡莫甚於死者(wù)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5、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 6、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五、質疑解疑,疏通文意 質疑解疑, 1、你問我答學生提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請同學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問師答對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教師酌情給予點撥。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多媒體顯示) ⑴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故患有所不辟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 ⑵ 辨析黑體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魚,我所欲也 欲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賢者能勿喪耳 喪 蹴爾而與之 萬鍾於我何加焉 萬鍾 鄉為身死而不受 受 此之謂失其本心 本心 妻妾之奉 奉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與 ⑶ 翻譯下列句子: ①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②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④ 此之謂失其本心。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梳理本文論證思路,列出提綱。 第二課時 一、檢查課文背誦情況 二、導入新課學習 上節課,我們已翻譯了全文,疏通了文意。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內容,文 章主題和寫作特色。 1、分析第一段: ⑴ 學生劃出層次,教師點撥可以分成四個層次。 討論並歸納: 第一層 「魚, ( 我所欲也」 —— 「捨生而取義者也」 。 ) 第一句話以魚和熊掌比喻 「生」 與「義」這一對概念。魚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遠遠勝過魚,且不易得,因 此舍魚而取熊掌。孟子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形象地區分了「生」與「義」的價值高 下。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設喻引出來的論點:「捨生而取義者也」,這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層(「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從正面闡述,說人們把「義」 的價值看得高於生命,所以不能苟且偷生,寧願赴死也不願行不義。這里所說的「甚於生者」就 是指「義」,「甚於死者」就是「不義」。 第三層(「如使人之所欲」——「所惡有甚於死者」)。正反對比,進一步闡述「義」 重於「生」的道理。先從反面論述,用兩個假設復句反問,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就什麼事情 都做得出來;接著用「由是」開頭的句子做正面論述,說明事實上人能不貪生,不避患;最後用 「是故」兩句得出結論,證明「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因而人能捨生取義。 第四層(「非獨賢者」——「賢者能勿喪耳」)。這句話運用了遞進論證法,前文已 論證「義」字的存在,這里使主題升華,證明「義」字不只是少數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 它似乎成了一種充塞天地之間的正氣,無處不有,只是賢者更能保持罷了。 ⑵ 縱觀第一段,作者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討論並歸納: 比喻論證、對比論證(正反論證) ⑶ 教師小結本段: 孟子認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惡死, 但世上還存在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 也存在比 死亡更可怕的東西,那就是「義」與「不義」。「義」是人類最寶貴的一種品德,為了「義」, 人們可以不避禍患,直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一個真正的人,決不能因貪生怕死而行不義之事。孟 子從「性善說」出發,認為人生來就具有羞惡之心,這是一種善心,它可以幫助人們在「義」與 「不義」之間作出正確的選擇。 2、分析第二段: ⑴ 根據教師提示,學生把本段可分為三層。 討論並歸納: 第一層(「一簞食」——「乞人不屑也」)。從正面舉例,以「一簞食,一豆羹」為 例,「呼爾」、「蹴爾」而與之,則「行道之人」與「乞人」也不屑接受,這就是「羞惡之心」。 以食「嗟來之食」為「羞』,這就是「義」的觀念。 第二層(「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從反面舉例,說 明不辨禮義而收萬鍾之祿,是失其羞惡之心,是為求「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 這些比生死都輕的身外之物,這樣的做法,不過是見利忘義。 第三層(「鄉為身死而不受」——「此之謂失其本心」)。運用排比句,以「鄉」與」 今」對比,指出為得到宮室之美、妻妾侍奉、窮人感激而見利忘義,就是喪失了「本心」。結尾 一句話,歸納了此段,照應了開頭,這「本心」就是「羞惡之心」,就是「義」。 ⑵ 在本段中,作者又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討論並歸納:舉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 ⑶ 教師小結: 本段運用了舉例論證和正反對比論證。作者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作對比。 按財富的數量來說,「萬鍾」自然是多的,但是「萬鍾」決定的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 窮乏者得我」,而「一簞食,一豆羹」決定的卻是生命,自然要比「萬鍾」更重要。然而,無論 是「萬鍾」』,也無論是「一簞食,一豆羹」,與「義」字比較起來都是次要的。兩次舉例及在 舉例中對比論證法的運用,再一次深刻地論證了「捨生取義」這一論點。 三、延伸思考 思考、討論: 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捨生取義」的觀點,那麼 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四、教師總結全文 1、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論述道德標准和政治節操的說理散文。作者以嚴肅的態度,莊重的言語,闡 述生死與「義」的關系,指出「義」的價值高於生命。一個正直的人,有道德修養的人,應當為 義而生,為義而死,在必要時要「捨生取義」,而不能「見利忘義」。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 為是不足取的。 2、寫作特點: ⑴ 議論嚴密,層層深入: 文章圍繞「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立論,從正面論述生死與「義」的關系,指出捨生 取義是人的本心;從反面論述見利忘義是喪失人的本心,從而再次重申文章論點。結構嚴謹,層 層深化。 ⑵ 善用比喻: 開篇以魚和熊掌設喻,引出中心論點。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 喻守義不辱,形象生動。 ⑶ 善用對比: 第一段正反對比闡述「義」重於「生」的道理,從反面假設推理,又從正面事實說明 人能不貪生,不避患。第二段舉例論證,以正反兩個事例進行對比,說明人們對待利慾引誘的不 同態度,批判為追逐個人名利而喪失羞惡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論點。 五、布置作業 布置作業 1、《走進名校》之《魚我所欲也》。 2、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 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幾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 則幾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 則可以辟惠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 所惡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賢者能勿喪耳。 ⑴ 用「||」畫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停頓。(每句只畫兩處)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②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⑵ 解釋下列黑體的詞語。 ① 故不為苟得 ② 二者不可得兼 ③ 如使人之所欲 ④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⑶ 翻譯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 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 賢者能勿喪耳。 ⑷ 「非獨賢者有是心」文中的「是心」指 。 ⑸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 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