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年高考語文廣東卷答案及解析(word版)
我下載 好了
把你郵箱給我~~
這個上面傳不了
接受到了吧 QQ!!!
2. 2013年廣東高考文綜歷史B卷答案
B卷選擇題答案:12-16BCDBA 17-21BCACB 22-23AD
另附B卷試題
12.戰國以前,「百姓」是對貴族的總稱;戰國以後,「百姓」成為民眾的通稱。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強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D.井田制的推行
13.東漢初年桓譚上書說:「(重本抑末)此所以抑並兼、長廉恥也。今富商大賈,多放錢貨……收稅與封君比入。」據此推論合理的是
A.東漢初年金融業繁榮,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B.東漢初年商人與封君勾結,中央集權削弱
C.在漢初年商人經濟實力強,桓譚建議厲行重農抑商
D.重農抑商是中國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譚描述的現象不存在
14.有位古代思想家認為:通過讀書等外在手段來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識一個字,亦須還我堂堂地做個人」,重要的是先確立仁義這一根本。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陸九淵
15.「革命,革命,剪掉辮子反朝廷;獨立,獨立,中國豈是韃子的!」這首歌謠反映了當時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風易俗 B.民族主義思想已影響到民眾
C.民族區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對帝國主義成為思想主流
16.20世紀30年代前期,「左」傾錯誤領導人把反對資產階級同翻地反封建並列,企圖畢其功於一役。使中國革命遭受巨大損失。「左」傾錯誤的表現有
A.把民族資產階級作為革命對象 B.堅持國民革命路線
C.放棄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 D.實行工農武裝割據
中間地帶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指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廣大經濟落後的國家,一部分是指以歐洲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國家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兩部分都反對美國的控制。在東歐各國則方式反對蘇聯控制的問題。
——毛澤東
17.右示材料說明當時
A.中美關系已經實現正常化
B.中國已有反霸統一戰線構想
C.中國積極參與不結盟運動
D.中國奉行「一邊倒」外交政策
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規定,每年召開的特別的公民大會,投票決定將那些嚴重威脅民主政治的人員流放海外。據此,下列行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時參加公民大會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權
C.為贏得個人政治聲望資助貧窮公民 D.拒絕參加城邦舉行的戲劇表演
19.歐洲某個時期崛起了一個富有的階級,他們成為教會之外新的藝術資助人。於是,藝術家創作的重點轉向宗教題材以外的、表達人物內心的肖像畫。這里的「藝術家」是
A.文藝復興時期畫家 B.19世紀現實主義畫家
C.法國印象主義畫家 D.20世紀現代主義畫家
20.有人在1877年號召民眾為當前政體的形式和憲法的完整性而戰,並指出這是1789年革命的繼承者同及制度特權等級的殘余及羅馬神權政治代理人之間的斗爭。「當前政體」是
A.君主專制 B.君主立憲制
C.共和制 D.無產階級專政
21.被宗教人士評論為「讓上帝遠離了這個世界,降低了人類在其中的獨一無二性」的學說是
A.伏爾泰的天賦人權說 B.達爾文的進化論
C.馬丁·路德的新教學說 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22.針對曾把農民出售糧食和其它農產品視為投機倒把並予以懲辦的做法,某國領導人指出:「投機倒把活動,如果從政治意義上來理解,那它和『正當『貿易就區分不開來。」體現該領導人這一觀點的措施是
A.允許農民進行商品交換 B.推行農業集體化
C.為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 D.實行余糧徵集制
23.杜魯門在敦促國會盡早通過馬歇爾計劃的特別咨文中說:「要使經濟復興獲得成功,必須採取某種對付內部和外部侵略的保衛性措施。」此後採取的「保衛性措施」是建立
A.聯合國 B.歐洲共同體
C.華沙條約組織 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38. (27分) 有學者在研究世界經濟貿易關系時提出了以下論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早在13, 14世紀,連接歐亞非地區的世界貿易網已經形成,歐洲在其中一直處於邊緣地位。這不僅因為歐洲的經濟總量遠遠無法與亞洲的中國、印度相比,還猶豫歐洲人在從亞洲輸入香料、絲綢、瓷器、棉製品等商品時,能向亞洲銷售的產品極少,多數情況下只能以金、銀等貴金屬交易,歐洲的貴金屬貨幣日益緊缺。16實際歐洲在世界經濟貿易中的這種處境開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紀,原有的世界經濟貿易格局仍沒有改變。隨著歐洲人越來越廣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經濟貿易體系,並在其中發揮日益增大的影響力,到19世紀歐洲終於成為世界經濟貿易的中心。
——據《白銀資本》等
(1) 根據材料,13到18世紀,在世界經濟貿易中居優勢地位的是哪個地區?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6世紀歐洲在世界經濟貿易中處境開始改善的主要原因。(6分)
(2)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與18世紀相比,19世紀歐洲和中國在世界經濟貿易中的相對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並分析促成這一變化的政治、經濟原因。(12分)
(3) 結合史實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9分)
39.(25分)歷史認識是人們對歷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評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對於洋務運動,當時的人頗有批評,以下看法較具代表性:
劉錫鴻
中國空虛不在無船無炮,而在無人無財,此皆政教之過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紛紛講求,致群鶩於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飭紀綱(綱常倫理),而惟騖心於凶器之末何歟?
——《劉光祿遺稿》
郭嵩燾
西洋立國以政教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異而歲不同;(中國專注與造船、制器、練兵)考求洋人末務而忘其本,自以為安。
——《倫敦與巴黎日記》
材料二:20世紀70年代,洋務運動被全面否定,曾經提出洋務運動具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學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出現了一股研究洋務運動的熱潮,盡管在一些問題上爭論較大,但洋務派引進西方技術符合時代潮流、有利於中國近代化的觀點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收。
——據《洋務運動研究的回顧》等
(1) 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什麼?它是對鴉片戰爭前後出現的哪一思想的發展?(4分)
(2) 劉錫鴻和郭嵩燾都批判洋務運動捨本逐末、但他們的主張並不相同。根據材料一對此加以分析。(10分)
(3) 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從時代背景分析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對洋務運動評價發生變化的原因(8分)
(4) 通過以上問題的回答,你認為歷史認識收到哪些因素的影響?(3分)
3. 廣東2013年高考語文作文,求專家鑒定是否離題了!!
親,扼腕吧。我寫的和你差不多。。我選第2的,題目是借他人之手,祝我成長。。沒沒寫到償還。。,哎~祈禱有40分把。。畢竟只用了30分鍾來寫。。
你的情況貌似比我好
4. 求廣東近十幾年來的語文、英語高考試卷(2001-2013)及答案(要doc格式的pdf也行)
你可以去中國校長網下載,全部免費,有歷年的高考題。
5. 求廣東2006-2013高考題及答案解析(文綜,語文)
一、基礎知識。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組是:(B)
A.崢嶸zhē猙獰zhēng慎重shèn縝密周全zhěn
B.詛咒zǚ 趔趄qiè 狙擊jǖ 神情沮喪jǚ
C.譏誚qiào 眉梢shāo 俏麗qiào峭拔剛勁qiào
D.輟筆chuò 啜泣chuò 拙劣zhuō相形見絀chù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C)
A.父親收藏的那些產於不同時代、具有不同造型、來自不同國家的玩具汽車,把小小的書房擠得滿滿當當,間不容發。
B.我們不能因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國NBA,就妄自菲薄地說,我國的籃球運動足以與歐美籃球強國抗衡了。
C.沈從文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因在《邊城》中描繪了一個獨特的湘西世界,展現了豪爽與浪漫的湘西風情而名噪一時。
D.我倆考慮問題時,他習慣從大的方面著眼,我總是從具體方法入手,雖然南轅北轍,但總能殊途同歸。
詳細解答:
A.間不容發:jiànbùróngfà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事物很精密或時間緊迫,事機危急。出處:漢·枚乘《上書諫吳王》:「系絕於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發。」用在這里「把小小的書房擠得滿滿當當,間不容發」明顯不恰當。
B.妄自菲薄:wàngzìfěibó妄:胡亂的;菲薄:小看,輕視。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這個成語用在這里,明顯不對。
C.名噪一時:míngzàoyīshí解釋噪:群鳴。一時名聲很大。名聲傳揚於一個時期。噪:群鳴。出處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國師閱文偶誤》:「婁上王辰玉、松江董元宰入都,名噪一時。」
D.南轅北轍nányuánběizhé: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出處〗《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3.在下面各句橫線處依次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A)
①應該以實際運用能力來我們的學習效果。
②老百姓說得好,常年無災情,不可一日不防備:
③這小夥子整體素質的確不錯,誠實溫和。
A.考查 寧可 品性 B.考察 寧願 品性 C.考查 寧願 品行 D.考察 寧可 品行
詳細解答:
考察和考查的區別:考查」指「用一定的標准來查看評定」。「考查」帶有考核、檢查的意思,常用於上級對下級,老師對學生等等。例如:考查幹部的工作成績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考察」是「實地觀察了解」的意思。例如:考察國外水利工程考察環保產業現狀兩者的目的和對象都不相同。
寧可和後面的不可聯系起來,選擇寧可。
品行和品性的區別:二者都與人的品德有關,不同的是:"品行"指有關道德的行為,如"該同志品行端正";"品性"指品格...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B)
A.考古學家對兩干多年前在長沙馬王堆一號墓新出土的文物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對墓主所處時代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B.縱觀科學史,科學的發展與全人類的文化是分不開的,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國也是如此。
C.讀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讀者就會被這詩一般的語言所譜寫的回憶夢幻曲所感染,使讀者感到餘味無窮,不忍釋手文。
D.王林呆在實驗室里半個月,好像與世隔絕了,所以他回到家,強迫著自己看了十天的報紙。
詳細解答:
A.的「兩千多年前」搭配錯誤,應該改成放在「文物」前面。
C.缺少主語,句子混亂。
D.「十天的報紙」有歧義,可以理解成「十天內的報紙」,也可以是一下子「一共看了十天的報紙」。
二、文言文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D)
A.又積窗課二十餘篇,待質名流詢問
B.素與郭善,登門造訪友好
C.王諦玩之,其所塗留,似有春秋玩味
D.乃錄向之灑點煩多者試之記載
解答:錄,抄寫。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D)
7.下列選項中不屬於表現郭生虛心和驕傲態度的一組是(3分)
解答:B聯繫上下文,「王諦玩之,其所塗留,似有春秋。又復視涴①卷,類冗雜可刪。」這里主語應該是王諦,而不是郭生。所以也就不屬表現郭生的虛心了。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C)
A.郭生家中經常鬧狐患,丟失了許多東西,不少習作也被弄得污濁不堪,難以閱讀,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來拜訪,郭生向他傾訴了自己的煩惱。王生覺得狐狸不僅無惡意,而且還可以當郭生的老師。
C.葉公名氣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卻在抄本上潑墨,郭生便明白了葉公的文章並不出色。
D.郭生屢拔前茅之後,狐狸還是塗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為然,就不再為狐狸設饌,並將讀本鎖在箱子里。
解答:「便明白了葉公的文章並不出色」這里有錯,並非當時就明白的。文中提到「於是漸不信狐」。
9.斷句和翻譯。
(1)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斷句。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異史氏曰/滿招損/謙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為是/執葉公之餘習/狃②而不變/勢不至大敗塗地不止也/滿之為害如是夫
(2)翻譯下面的句子。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包括對詞的理解和詞類活用的考查。
①但以濃墨灑作巨點,淋漓滿紙。郭異之,持以白王。
(狐狸)只是用濃墨灑作大墨點,(弄得)滿紙都是。郭生對此感到奇怪,拿著紙來告訴王生。
②郭以是德狐,恆置雞黍,備狐啖飲。
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辦(美味的)飯菜,供給狐狸吃喝。(德:感激,感恩)
10.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餘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芽落葉,閑坐數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其情感?
解答:清秋,日暮,月初白,落葉,流螢,孤燈。
(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中「穿」、「數」二字的藝術效果。
解答:詩人於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樹,酒已半醒,周圍一片冷清幽寂。詩人獨自在落葉飄零的樹林中穿行。「穿」:形象的傳達出詩人孤獨、徘徊的情緒。詩人又坐在林中百無聊賴地「數」起了流螢。「數」字傳神地描繪出詩人苦悶無聊的心境。
1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王灣《次北固山下》)
(2)間關鶯語花底滑,。,凝絕不通聲暫歇。(白居易《琵琶行》)
(3)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宮賦》)
(4),,人道寄奴曾住。(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解答:本題考查考生的語言積累和文學素養。
(1)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凝絕
(3)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4)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三、現代文閱讀鑒賞
12.根據文意,以下說法正確的兩項是(AC)
A.藝術追求的是美,但也離不開真。
C.科學家在追求「真」的同時,有時也會感受到「美」。
其餘幾項都錯了。
13.下列各項中不能作為論據證明「藝術與科學、美與真,有重疊、有交融」的是(D)
D.藝術創新需要感性、直覺與頓悟。其他的都可以從文章找到答案。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談到了藝術的科學性問題,這是重復嗎?請說明理由。(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結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不重復。第二段是說藝術的表達技巧需要適中,符合客觀規律,因而有科學性;第四段則說藝術作品表現的內容,能夠揭示事物的本來面目,因而有科學性。
15.從事科學研究與藝術創作的人,要分別怎麼做,才更有利於創新能力的培養,才更有利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本題考查考生對作者觀點的概括能力。
解答: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應該學習藝術,以不斷提高形象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和創造能力。
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應該學習科學,以不斷提高理性思維能力,更有利於把握藝術的規律。
一個人既懂得自然科學,又有藝術素養,二者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考生可以任選一篇文章作答。
指導:考生做題目前,可以先瀏覽下後面的題目,判斷那一篇更簡單,更容易理解,更有把握拿分,這里帶了風險性,選擇是一個關鍵。相對來說,第二篇更加容易得分。
16.文章在開頭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雪,這樣寫有哪些作用?
本題考查考生梳理文章脈絡、分析作品結構和概括作品內容的能力。
解答:突出了雪美麗與醜陋的兩重性,從而為下文寫泥濘作鋪墊(從寫熱愛雪寫到熱愛泥濘)
17.作者為什麼說「我熱愛這種渾然天成的泥濘」?請聯系全文回答
本題考查考生品味重要句子和賞析作品豐富內涵的能力。
解答:因為泥濘帶來了鄉村質朴自然的生活氣息;泥濘誕生了「跋涉者」;「泥濘」使人自然回憶起民族艱辛的歷史;「泥濘」使人自然想起土地的廣博與祖國的含義。
18.最後一段,作者既說「我們也不會刻意製造一種泥濘讓它出現在未來的道路上」,又提出「我們是否渴望著在泥濘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本題考查考生從文章不同層面層層深入發掘作品意蘊的能力,並要求考生探討作品中蘊涵的人文精神。
解答:因為泥濘是渾然天成的,無法人為製造;而且泥濘象徵著苦難與屈辱,沒必要在未來的路上人為地設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濘可以使人警醒,給人力量,可以促使人們重溫歷史,所以當我們在順境中茫然和麻木時,我們會渴望在「泥濘」中再跋涉一回。
19.統觀這篇訪談,采訪者所提的問題可以歸納為哪幾個方面?
本題考查考生掌握訪談文本的特徵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
解答:被訪者的基本情況;對音樂的認識和追求;怎樣成為一個藝術家。
20.傅雷曾對傅聰說:「做人,才做藝術家。」從全文看,傅聰認為藝術家應該怎樣做人?
本題考查考生歸納和評價被訪者的主要觀點的能力。
解答:能擯棄世俗觀念,有「大愛之心」,有獻身藝術的精神;有堅持原則的勇氣;有「赤子之心」(真誠)。
21.根據傅聰的觀點,演奏家如何才能使偉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斷地發展」,「不斷復活、再生、演變」?
本題考查考生從不同層面發掘文本深層意蘊的能力,並要求考生探究文本中的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解答:演奏家要經歷一個「師今人、師古人、師造化」的過程,在音樂上有很高的造詣;演奏家要對音樂原作的內涵有真正的理解,領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個人體驗和追求融入作品,從而使作品具有個性和創造性(不斷地對作品進行演繹、闡釋與再創造)。
五、語言運用。
2.2008年奧運會四個比賽項目的標識圖形:請你選取一個,圍繞圖形內容,緊扣動態特徵,展開聯想,寫一段話。要求語言通順,運用兩種以上(含兩種)的修辭手法,不少於40字(含標點符號)。
本題考查考生准確、鮮明、生動運用語言和正確使用常見修辭手法的能力。解答:把握好題目,一是圖形的動態描寫,二是要展開聯想,三是兩種以上的修辭。
(1)剎那間,只見他右手抓住籃球,一個箭步,然後如大鵬展翅,騰空躍起,以千鈞之力將球穩穩地扣入籃筐。
(2)東方神鹿王軍霞像離弦之箭沖出對手的「包圍」,她將里貝羅們一一拋在身後,在萬米跑道上展現了萬米紅霞。
3.縮寫
解答:本題考查考生篩選、概括信息和語言表達能力。所給材料按內容分為概念、起源與形成、唱腔(唱、調)與伴奏、行當四個部分。
(1)粵劇是吸收梆子、南戲等元素而形成的最具廣東特色的劇種。唱腔以梆子、二黃為主,唱、調還有細分,伴奏用二弦等樂器;行當分生旦凈末丑等十餘種。
(2)粵劇是以梆子、二黃為基礎,融合崑曲、南音等形成的最具廣東特色的劇種。唱有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調有正線、反線、乙反線之別,伴奏有二弦等樂器,行當有生旦凈末丑等。
(3)粵劇是起源於明代,受崑曲、南戲影響,最具廣東特色的劇種。唱腔以梆子、二黃為主,唱分大喉、平喉、子喉之分,調有正線、反線等,伴奏有二弦等樂器,行當有生旦凈末丑等十餘種。
六、寫作
萬物在傳遞中綿延不已,人類在傳遞中生生不息。技藝、經驗可以傳遞,思想、感情可以傳遞……
請以「傳遞」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標題自擬,文體自選(詩歌除外),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題目看似簡單,可寫的東西也很多,但是要寫好也是很有難度的。作者最好抓住一點或者一個方面作文章,做到「以小見大」。其次要注意創新,體裁上的創新能夠給人以良好的第一影響。
本題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
1.對自然、社會和生活的觀察與思考的能力及其創造性思維;
2.記敘、描寫、議論或抒情等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能力;
3.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的能力;
4.調動語言及知識積累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准確、鮮明、生動。
本試卷共8頁,24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鍾。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試室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塗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後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塗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作答選做題時,請先用2B鉛筆填塗選做題的題組號對應的信息點,再作答,漏塗、錯塗、多塗的,答案無效。 5.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後,將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要多看才看得懂
6. 請問2013年廣東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是什麼
2013年廣東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是:理想與現實!
7. 2013廣東卷高考語文 文言文 宋史 張詠傳 詳細註解
2013廣東高考文言文的譯文和分析
張詠,字復之,是濮州鄄城人。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郡中推舉進士,經眾人評議,把張詠作為第一名推薦。有一位年老博學的儒生張覃,這次沒有能夠考中科舉,張詠和寇準聯合上書郡中首長,推薦張覃為進士第一名,大家都贊許他能夠謙讓。適逢李沆、宋湜、寇準接連推薦張詠的才學,朝廷任命他為荊湖北路轉運使。他上奏請求罷去歸、峽兩州設置的水遞役夫。就職後轉任太常博士。太宗聽說他很能幹,就把他召回了京師。張永德擔任並、代的都部署,有一個小校尉觸犯了軍法,被杖苔死亡。太宗下詔追究他的罪過。張詠重新密封並交還詔書,並且說:「陛下剛剛才委任永德在邊關任統帥,如果因為一個下級校尉的緣故,就追究責罵一位主帥,我恐怕下面的士卒會產生輕慢上級的心理。」太宗不聽眾他的建議。過了不多久,果然發生了士兵威脅訴訟軍校的事情,張詠引述之前發生的事情來勸說,太宗動容地慰勞他。
(第一段寫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寫張詠謙讓第一名進士,體現了他良好的品德;第二件事是張詠請求免除弊政,體現了他能體察民間的疾苦;第三件事情是勸說皇帝不要干預邊關將領治軍,體現的是他的政治謀略。其中,第一、三件事詳寫,第二件事略寫。略去的文字幾乎是關於張詠的任職變遷,不影響文章的理解。但第三件事在《宋史》原書中應另為一段,此處卻歸入第一段,容易產生前言不搭後語的問題,容易影響考生的理解。)
張詠出任益州知州,當時李順造反,王繼恩、上官正總領官兵攻打討伐,卻令軍隊停止不再前進。張詠用言語來激勵上官正,勉勵他親自出征,依然舉行盛大的宴會來為他餞行。上官正因此決定親自前行深入平叛,大勝。當時敵寇橫行的時候,百姓很多都被迫跟從了,張詠寫了文章把朝廷的恩德和信譽告訴他們,讓他們各自回到家中繼續務農。
(此段寫了張詠來到益州任職後的兩件事情,一是激勵官兵勇敢出征,體現了他的軍事才能;二是收復了叛軍士兵的心,使他們無所牽掛地重拾生計,體現了他的民政才能。本段刪減較多,卻能使文段的中心更為集中在對張詠個人才能的描寫上,減少了考生閱讀的難度。)
開始時,四川的士子們都一心求學,不喜歡做官。張詠考察後發現當地人張及、李畋和張逵都很有學問和德行,被同鄉的人所稱道,於是敦促勉勵他們參加科舉考試,這三人也都全部考中了科舉。當地的士子們因為這事都聽從了張詠的勸說。
(此段寫了一件事,這件事仍是張詠任益州主官時發生的,他勉勵有才學和德行的讀書人要敢於通過考試參政,這體現了他愛惜人才的品德。此段刪去的文字,是張詠任益州時的判案和施政效果,以及他丁憂後任兵部郎中時對幣制變革的奏議,雖與全文有一定關聯,但不影響考生理解。)
宋真宗咸平二年夏天,張詠憑工部侍郎的身份掌管杭州。這一年農田歉收,許多百姓私自販賣鹽來維持生計。衙門抓捕了數百名犯人,張詠全都寬免了他們應受的罪罰,而且遣返他們回鄉。部下的官員請教道:「不狠狠地懲罰他們,恐怕沒有辦法禁同類事情的發生。」張詠說:「錢塘一帶十萬戶人家,有八九成挨餓,如果不利用販鹽來使養活自己,一旦他們像蜜蜂一樣聚焦起來做盜賊,那麼造成的憂患就很深了。等到秋天收成後,自當仍然按照過去的法則來罰處。」五年,真宗因為張詠以前在四川治理行為優異,重新任命他掌管益州。適逢派遣謝濤巡撫西蜀,皇上趁機令謝濤傳諭給張詠說:「得到你在四川,我沒有西方的憂慮了。」
(此段寫兩件事,都是出自真宗年間。一是張詠任杭州知州時對因飢荒而走私的百姓的寬恕,體現了他對百姓的愛護,同時也體現了他施政的靈活;二是張詠復任益州知州,這時真宗給了他很高的評價,這體現了張詠才幹出眾。此段刪去了張詠任職的一系列變化,無關宏旨,另外,還省去了張詠對一件遺產案件的審理。審案講究證據,而張詠的審案卻是依據經驗,雖然能夠體現他的機智和治理才能,卻違反了今天法治的精神,因此刪去,可謂合適。)
張詠與青州的傅霖少年是同學。傅霖隱居不做官。張詠已經地位顯赫後,訪求傅霖三十年,都找不到他。到了這時,他來求見,守門的小吏稟告說傅霖請求進見,張詠斥責他說:「傅先生是天下有名的賢能之士,我尚且沒有能夠成為他的朋友,你是什麼人,敢直接叫他的名字!」
(此段寫一件事,即張詠對待朋友、賢士的態度,體現了他愛才惜才的心理。但這段話,一是人物傅霖與全文無關,且沒有介紹他的具體情況,讓考生對此人難以把握,二是「至是來謁」這句話也讓考生摸不著頭腦,不知道「至是」就是什麼時候,這就容易給人留下只是為了第9(2)題才勉強把它放入文中的印象。事實上,前文刪去了整整一段,交代了張詠來到此地任職後的善政,並且得到了民眾極力的擁戴,但此時為官清正的他卻病入膏肓。「至是」即承此而來,而後文則交代了兩人見面一個後,張詠就去世了,由此更體現了這次見面的珍貴。)
8. 高考語文廣東卷答案及解釋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⒈【參考答案】A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字音的能力,能力層級為A級。字音涉及多音字、形近字和形聲字的讀音。作答字音字形題首先需要仔細審題,明確題意,是選相同還是不相同。其次聯想相關詞語,因義定音,排除法與認定法相結合,逐項逐音分辨。
【解析】A項yàn/yè,gài/kǎi,yàn/yè;B項sù,chōng/tóng,shà/xià;C項zhēn,cuì/cù,mú/mó;D項què/quàn,zào,jiàng/xiáng。
⒉【參考答案】C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需根據語境和詞義來分析。本題重點考查的是望文生義,「首當其沖」 「莘莘學子」就屬於此類型。「首當其沖」常被理解成「首先沖在前 面的」;「莘莘學子」 常被理解成「辛苦的學子」。
【解析】A「莘莘學子」指眾多的學子,此處符合語境。B「運籌帷幄」指在後方決定作戰策略,也泛指籌劃決策,此處符合語境。C「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此處不合語境。D「棟梁之才」擔負國家重任的人,符合語境。
⒊【參考答案】A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正確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需要熟練掌握病句的幾種類型,積累常見的語病現象。病句類型主要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幹分析法和枝葉分析法,即從語法角度對句子成分進行分析找尋病因。
【解析】B項首先是語序不當,「新發現的一種野生動物」不是鑒定的內容,「發現的一種新的野生動物」才是鑒定的內容。其次主謂搭配不當,改稱「這頭金色氂牛是世界上新發現的一種野生動物,並被命名為「金絲氂牛」。C項語序不當,應為「……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築物,構思奇特,巧奪天工,令人流連忘返」。D項句式雜糅,「所以食用水果應該洗凈削皮較為安全」雜糅,糅合了「食用水果應該洗凈削皮」「洗凈削皮較為安全」兩種句式結構,改成「所以食用水果前的洗凈削皮較為安全」或「所以食用水果前應該洗凈削皮」。
⒋【參考答案】C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語言表達連貫和文章邏輯順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時需要通讀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內容,確定首句,抓住前後的銜接詞、照應詞。
【解析】綜合來看,幾個句子的中心議題是「修辭學中的示現」,抓住前後的銜接詞、照應詞排序,第③句中的「後來」,照應前文的「本是」, ①是對③具體闡釋,④⑤②是總分結構,⑤照應後文的「同追述的示現相反」,也可用派出發,根據「預言的示現,同追述的示現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兩項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總述句,後三句分別闡述「追述的」、「預言的」、「懸想的」,故②句應在⑤後。④⑤②排列的有BC選項,也可排除AD選項。例舉杜甫詩句是為了說明「修辭手法」,根據語感,順序應為③①,由此可選C。
二、本大題為7小題,35分
⒌【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需要結合原文語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採取篩選的辦法排除不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所考查的四個實詞,都是教學大綱規定的120個詞語之中的,且都是教材中常見的詞語。
【參考答案】B
【解析】A.奇:意動用法, 認為……驚奇,C.誅:誅殺,D.弛:鬆弛。
⒍【參考答案】D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需要結合原文語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解析】A.代詞,代李迪 /表祈使,當,可。 B.代詞,代亡卒/ 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C.「以何」的倒裝,用 / 用來 。D.都是竟然。
⒎【參考答案】C
【考點】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時,先要准確理解題乾的要求,圍繞「膽量非凡」加以篩選,再推敲各選項文句所表達的內容是否與題干要求對應。可先找出不能表現李迪「膽量非凡」的句子,再用排除法,如本題中①④⑤並非直接體現誠信,由此可排除ABD選項。
【解析】①說的是李迪有才情, ④、⑤與「膽量非凡」無關,刪除BD選項,答案選C。
⒏【參考答案】D
【考點】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要重視選文細節處的理解。
【解析】A.不是李迪「為了躲避五代的戰亂,他與家人搬家來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獻太後預政」之後。C.「不畏眾怒」錯,「怒」的只有皇帝。
⒐【參考答案】⑴李迪賢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獻臨朝/頗挾其才/將有專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習/不敢窺覦/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獻亦全令名/古人所謂社稷臣/於斯見之。
原文:論曰:李迪、王曾、張知白、杜衍,皆賢相也。四人風烈,往往相似。方仁宗初立,章獻臨朝,頗挾其才,將有專制之患。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習,不敢窺覦;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獻亦全令名,古人所謂社稷臣,於斯見之。知白、衍勁正清約,皆能靳惜名器,裁抑僥幸,凜然有大臣之概焉。宋之賢相,莫盛於真、仁之世,漢魏相,唐宋璟、楊綰,豈得專美哉!《宋史卷三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九》
⑵① (章獻太後)告訴李迪說:「你先前不想讓我參與國家政事,(從現在看)大概是你錯了!」
② (仁宗皇帝)下詔不批准,但卻覺得他內心很有豪氣。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翻譯時注意聯系前後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力求做到文從句順。
【解析】第⑴句注意「向」、「 殆」「 過」等詞的落實,第⑵句注意「許」、「然」 「壯」等詞的落實。
【翻譯】李迪字復古,他的祖先是趙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戰亂,遷徙家到濮。李迪深厚有器量學識,曾經攜帶自己寫的文章去見柳開,柳開很賞識,說:「先生有輔才。」後來參加科舉考試舉進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誥。真宗駕臨亳,李迪是留守判官,於是就任毫州知縣。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發兵搜捕,很久沒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後,全部讓所發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訪流寇的去處,部署曉諭精銳士卒,一舉擒獲流賊,斬首後徇游示眾。
曾經回家沐浴,忽然傳詔對內於東門,拿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歲出入材用數給李迪看。當時正值連年蝗災旱災,問李迪如何度過難關,李迪請求打開內府藏庫來幫助國家,這樣賦斂寬裕,老百姓就不會過於勞苦了。皇帝說:「朕想讓李士衡替代馬元方,等他到,應當拿出金帛數百萬借給三司。」李迪說:「天子在財物上沒有內外之分,希望下詔賜給三司,來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說借。」皇帝很高興。
起初,皇上將立章獻為皇後,李迪屢次上疏勸諫,因違章獻起於寒微,不可母儀天下,章獻深深地痛恨他。天禧年間,李迪任給事中。周懷政之誅,皇帝非常生氣,想責怪到太子,群臣沒有人敢說話。李迪從容上奏說:「陛下有幾個皇子,竟然要出這個策略。」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誅殺了周懷政。
仁宗即位後,章獻太後干預政事,貶寇準到雷州,因為李迪朋黨傅會,貶到衡州。丁謂派人脅迫他,沒有成功,李迪知河南府。來朝京師,當時太後垂簾,(章獻太後)告訴李迪說:「你先前不想讓我參與國家政事,(從現在看)大概是你錯了!現在我保養天子到這里,你以為怎麼樣?」李迪回答說:「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現在見到天子明聖,我不知皇太後盛德,竟然不知道到這種地步。」太後也高興。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縣因祠岳為皇上祈年,仁宗對輔臣說:「祈禱不是李迪所應當做的,還是讓他不要去做。」元昊攻打延州,軍事長久鬆弛,守將有的因為有其他名義賴躲避戰爭,李迪願意漱守邊疆,(仁宗皇帝)下詔不批准,但卻覺得他內心很有豪氣。
李迪是賢相。當仁宗初立,章獻臨朝稱制,很挾仗自己的才能,將有專制之隱患,李迪義正詞嚴,能使宦官近習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聲德一天天豎起,章獻也保全了好的名聲,古人所說的社稷臣在這里就看到了。
⒑【參考答案】⑴全詩以明月興思情,同一輪明月寄予著兩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遠綿長與月夜的孤獨寂寞相織相融,形成一種清麗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圍,抒發了詩人對時局動盪、國事艱難的憂慮以及對家鄉故園親人的思念。作者通過描寫春夜清冷靜謐的月下景色,抒發了自己因國難而顛沛流離、生活動盪不定的凄涼傷感之情。
⑵①「萬里」一詞,突出空間范圍之廣,表現了廣闊地天地籠罩於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襯了詩人的個體的渺小孤獨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詞,強調時間之長,寫出了南飛的烏鵲在深夜經長時間飛奔後只能落在江邊暫時棲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現了詩人長時間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艱難處境。
「時時」一詞,運用疊詞,寫月光時時照進黑暗的居室,與下句的「故故」相對,使語言表達更富有韻律美。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詩歌形象和情感,首先通讀全文,結合背景,從詩歌所描繪的意象出發。
【解析】第⑴題考查詩歌景和情的關系,「月」是本詩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寫的月的特點,再結合詩人遭遇和國家的局勢作答。第⑵題考查詩歌情感,結合注釋①作答。
附:高考學子心聲:
因為個人對古詩詞有一定的喜好和敏感,所以當語文題目解密後,我首先看的是詩歌。老實說,不看註解,我基本上讀不懂這首詩;看了註解,我還是不太懂——當然,我不懂不等於別人不懂,何況我們在教學生做詩歌鑒賞題的時候,經常會有「文難題易」的說法,目的是提升學生做題的信心。在語文高考所有的題目當中,恐怕「古詩鑒賞」是一個連老師也沒有把握做准確的題吧,那麼,在「參考答案」沒有出來之前,姑且讓我這個「資深」高級語文老師猜解一回吧。
⒈一看詩題:詩題既然是「月」,那麼,詩的主要內容當然是寫「月」了,詩的主題當然也是與「月」有關了。朝著這方面去理解詩歌,總不會太離譜。
⒉二看註解:先看註解的好處在於了解作者寫作的背景和避免在閱讀時對不懂的地方過多糾纏耽誤時間。①瞿唐:瞿塘峽,位於長江三峽奉節至巫山段,安史之亂後,杜甫曾困居於此。這個地址無關緊要,「安史之亂」是背景,「曾困居於此」是提示——只不過這個提示讓人迷惑:「曾」是相對於杜甫寫詩的時間而言還是相對於今天命題的時間而言呢?這個問題不解決,詩歌的內容就不好理解。按理,「曾」應該改為「當時」。②上弦:上弦月,農歷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這個註解基本上沒什麼大用——但也有點用,就是讓我們猜想「六」大概應該是「初六」吧,但本詩的主題,只與月亮有關,而與什麼時候的月亮沒有太大關系。③故故:常常,頻頻。這是解詞,怕學生不懂。可是不解還好,一解反而迷惑了——這是寫某一天晚上的月亮呢還是寫某一段時期晚上的月亮呢?看來應該是後者——瞿塘峽晚上的月亮經常彌漫了青天——用泛寫代特寫,學生難懂。
⒊三看詩文:我看不懂的有四處:
①「萬里瞿唐月」中的「萬里」是指什麼?如果本詩的主題為「月下鄉思」,那麼可以理解為與故鄉有「萬里之遙」,但也可以理解為「瞿塘峽青天萬里」。哪一個較為恰當?
②「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不好理解。正如上文所言,這是當晚的特寫,還是瞿塘峽月亮的泛寫?若泛寫,上文的「六」如何落實?若特寫,「時時」「故故」如何落實?
③「爽和風襟靜,高當淚臉懸」中的「和」不好理解。下一聯的「當」應為動詞,讀音應為第一聲。按照對仗的原則,「和」也應該為動詞。就平仄規律來講,「和」應該為仄聲,那麼這個字應該念hè(第四聲),意思應該和「配合」差不多。全句的意思大概是:天氣清爽無風,衣襟配合著靜止不動,月亮高掛天空,正對著淚臉高懸——唉,「高師」尚要猜,學子何以堪!
④「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一句,勉強可以理解:不管「南飛」是飛向南還是從南邊飛來都無關緊要,反正一隻烏鵲停在江邊。但是「夜久」一詞學生未必能准確理解:是停落了很久呢?還是夜很深呢?杜甫和命題人的意思,大概是後者。
上文說過,難文可以易出,這是命題的常識。但是所命的兩個題,偏偏卻不怎麼好答。
⑴作者通過詠月主要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怎樣的感情?」除了「安史之亂」和「曾困居於此」,詩歌當中沒有任何文字信息,也即是所謂的意象能表明詩歌的主題。那麼我們就只有猜了:戰亂時期,流離失所,困居他處,見月思鄉。不知我這樣解行不行?
⑵從「萬里」、「時時」、「夜久」三個詞中任選兩個,分別簡析它們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這又難了。剛剛所分析的這幾個詞,偏偏是含有許多歧義的,你讓學生如何准確的解釋清楚呢,更何況要說它們的「作用」?真是難為人!我姑且再猜一次:「萬里」——用空間的遙遠或廣闊表明離鄉之遠,思念之深。「時時」——用月亮頻繁的出現惹起作者的思鄉之痛。「夜久」——用烏鵲深夜久停,不肯離去,喻作者深夜難眠,望月對鳥,增添思鄉之念。
⒒【參考答案】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⑵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⑶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⑷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結合上下文准確填寫。
【解析】常出現的錯別字是「反」寫成「返」,「 受任」寫成「受命」,「 潼關」寫成「童關」。
三、(16)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題
⒓【參考答案】B E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解題時首先要鎖定答題范圍,將選項對應原文信息,合理篩選。需要准確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解析】B選項中「就能夠」和E選項中「只要……就……」語意絕對化
⒔【參考答案】D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以及篩選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時需要准確把握原文信息。
【解析】與倒數第二段末句「如果合理的分工問題得到解決,技術的進步就會提供這種自由的可能性」意思不同。
⒕【參考答案】
①主觀因素:個人在思想上是否受權威和社會偏見的束縛,是否受一般違背哲理的常規和習慣的束縛。
②客觀因素:社會(包括學校)是干涉「內心自由」的發展還是鼓勵支持「內心的自由」。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題時需依據題干要求,鎖定答題范圍,合理篩選相關句子,再加以提煉。
【解析】答題范圍在最後一段,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如「這種精神上的自由在於思想上不受權威和社會偏見的束縛,也不受一般違背哲理的常規和習慣的束縛」是主觀因素,而「但社會也能做很多事來促使它實現,至少不該去干涉它的發展。比如學校可以通過權威的影響和強加給青年過重的精神負擔來干涉內心自由的發展;而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鼓勵獨立思考來支持這種自由」是客觀因素。
⒖【參考答案】⑴滿足物質上的需要。
⑵增進一切有關自然規律的知識,也就是要促進一切科學工作。
⑶人在獲得生活必需品的前提下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個人活動,使一切人的精神發展成為可能。
⑷只有不斷地、自覺地爭取外在的自由和內心的自由,精神上的發展和完善才有可能。
【考點】本題考查對原文文意的理解,能力層級為B級。解答此題,應先依據選項找到信息在原文中所在的地方,合理篩選相關句子,再加以提煉。
【解析】本題答案遍布全文,首先根據提干要求,結合文意,找到相關的句子,再加以提煉。相關的句子有「滿足物質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滿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發展成為可能……人不應當為了獲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從事個人活動的程度」「 但如果要使科學思想、哲學和一般的創造性思想得到盡可能快的進步,那就必須始終不懈地去爭取這種自由」「 只有不斷地、自覺地爭取外在的自由和內心的自由,精神上的發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類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才有可以得到改進」。
⒗【參考答案】
⑴「它們」指割草、縫鞋子、編識字課本、收割、種植等平凡瑣碎的日常勞動。
⑵「踩出深深的凹痕」寓意是托爾斯泰深深地紮根於土地,踏踏實實、身體力行地從事日常的勞作,在文學創作上取得的輝煌成就,創作了大量反映土地和農人生活得作品。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解答需要聯系前後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層含意。
【解析】①根據語句:「他怎樣匍匐到土地上,與庄園里的農民,特別是孩子和農婦們打成一片,割草、縫鞋子、編識字課本、收割、種植……他做他們所做的一切,身心與土地緊密結合。」②根據第五自然段,結合內容作答。
⒘【參考答案】
①從其作品內容:詩人一生最重要的幾部文學著作都揭示出他對農人的深厚感情和與土地的緊密結合。
②從其人生經歷:他是一個貴族,後來卻越來越離不開土地,最終拋卻了自己的庄園,將更遙遠更蒼茫的土地作為最後的歸宿。
③從其創作觀:托爾斯泰將日常的勞作與寫作結合起來,在勞作中捕捉、感悟、發現生活的真諦,土地滋養了他飽滿的詩情,給予了他創造的靈感。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題,應先依據題干要求,通讀全文,篩選出信息在原文中合理相關句子,再加以提煉。
【解析】本題答案需要通讀全文,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圍繞「托爾斯泰的一生是與土地須臾不可分離」這一題干要求,歸納出幾個角度作答。
⒙【參考答案】
⑴俄國畫家列賓給托爾斯泰畫的耕作圖長久地吸引了作者,他認為托爾斯泰與土地須叟不可分離的關系是一個偉大詩人與庸常寫作者的最本質、最重要的區別。
⑵揭示文學創作與體驗生活的關系,批判當下纖弱、虛假、遠離生活的創作風氣。
⑶耕作能給予我們真正的創造力和判斷力。
⑷高度禮贊了托爾斯泰生命不止、追求不息的創造精神。對他的寫作態度和方式表示贊美。
【考點】本題考查評價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評價的前提是讀懂文章內容,
【解析】本文始終圍繞「耕作」二字描寫托爾斯泰的,這兩個字既表現了托爾斯泰的精神,也體現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高度評價,應結合原文內容,從這兩個方面作答。
⒚【參考答案】
①文章是從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學人之嚴謹三個方面敘寫黃侃的。
②舉例:a.志士之狂:寫題為《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葯也》的文章抨擊清廷腐敗,擁護革命浪潮。
b.名士之狷:在中央大學任教期間,從不佩戴校徽、攜帶名片,穿著土氣,多次與門衛發生沖突。
c.學人之嚴謹:所治諸書皆反復數十遍,幾乎沒有誤差,不肯輕易為文,教育學生學無止境。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題,應先依據題干要求,通讀全文,篩選出信息在原文中合理相關句子,再加以提煉。
【解析】文中「志士之狂、名士之狷,當然不是黃侃的全貌,他對學術的謹嚴與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是一過渡句,由此句即可得出答案。
⒛【參考答案】
①中國學問的特點: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學無止境。
②治學態度:嚴謹認真求實、不欺世盜名、有敬畏之心。
③貢獻:治學要實事求是,要對後世負責。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把握局部文意的能力。
【解析】在第⑦段中找出相關的句子,再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回答。找出相關的句子:中國學問的特點:中國學問猶如仰山鑄銅,煮海為鹽,終無止境;治學態度: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五曰不竊;貢獻:四曰為後世負責。
21.【參考答案】
①從多個側面刻畫人物豐富的個性,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傳主。
②體現了傳記文學真實性的特點。
③為了表達文章主旨的需要,文章的主旨是刻畫黃侃的狂、狷、嚴謹的個性,自然會選擇一些妙文趣事來寫。
【考點】本題考查評價作者的選材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解析】作者的選材和表達特點都是為了表現黃侃的狂、狷、嚴謹的個性,更好地豐富人物形象。
22.【參考答案】A學歷越低的群體通過電視科普節目獲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B不同職業的群體通過電視科普節目獲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異,C多考慮性別、年齡、學歷、職業的不同需要。
【考點】本題考查圖文轉換能力,要抓住圖表中的主要信息,用精練准確的語言概括表述。
【解析】要把握住每個圖表的主體特點和不同發展趨勢,如圖表一主體是不同學歷的人,趨勢是「學歷越低的群體通過電視科普節目獲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圖表二的主體是不同職業的人,特點是「不同職業的群體通過電視科普節目獲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異」。
23.【參考答案】
尊敬的華南大學的各位代表:
你們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南粵中學向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感謝華南大學為我校無私捐贈了一批圖書和電腦.。
再次向華南大學表達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考點】本題考查致謝詞的表達能力,要注意內容的前後連貫,語氣誠懇,達到致謝的目的。
【解析】致謝詞屬於應用文體,目的是表達感謝,要符合這一特點。
六、本大題1小題,60分
24.【解析】廣東今年高考作文命題較為平易,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篇話題作文。命題者只提供了一個話題范圍,學生只要在話題范圍內作文便是符合題意。和去年「不要輕易說『不』」這一作文題相較,廣東今年高考作文命題的審題難度顯然有所降低。只要抓住「談談你生活中與『常識』有關的經歷或你對『常識』看法」這個關鍵信息,就能夠寫出符合題意的文章來。
「常識」即普通知識。「知識」是人類的認識成果,來自社會實踐。「普通知識」是「知識」的初級形態,亦即「經驗知識」。按其內容可分為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哲學知識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知識的總體在社會實踐的世代延續中不斷積累和發展。作文審題要抓住「常識」普通性一面,寫出對「普通知識」看法即可。
作文的導語部分,提供了兩個學生可寫的角度:有時,常識雖易知而難行,有時,常識須推陳出新。一般考生只要選擇其中一個角度來寫,就能符合作文的命意要求。基礎好的學生也可另外選擇新的角度作文,甚至反向立意,只要自圓其說即可。
作文立意的思辨色彩是廣東近年設題的一個關注點,廣東今年高考作文命題也沿襲這一特色。辯證的聯系的發展的去認知「常識」,是取得立意高分的不二法門。
寫好這篇作文的關鍵在於考生是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化大為小、化虛為實,要搞懂常識背後的規律性。比如今年幾次模擬考試當中接觸過的作文題「登高望遠」、「一葉落而知秋」等,還有平時練習過的「雨過天會晴、春來草自青」等,都可以納入「常識」的范疇,關鍵就是要靈活運用,關聯上「常識」的內涵。